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cultivation ai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engineers, the reform practice and research were performed on this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paying attention to basic knowledge, outstanding specialty, emphasizing frontier and practice, emphasiz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improving evaluation pattern, teacher training and bilingual language teach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refor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tudy interest of students, exercising the abilities of discovering and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 widening visual field, and greatly enhanced the teaching quality.

关键词: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探讨

Key wor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course construction;education reform;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58-02

0 引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简称MMED)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教学内容组织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具备机械制造装备一般产品的设计能力[1]。

目前,针对MMED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王卫兵、赵海霞等[2-4]从调整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MMED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与探讨。本文面向工科本科教育,从个人的教学体会以及吸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对MMED课程建设和教学进行相关的改革探讨。

1 MMED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发展现状

MMED是工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类专业方向课,一般开设在大四第一学期。由于课程知识覆盖面广,专业实践性要求高,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难度较大,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现行的课程教学限于课时安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太具有灵活性,学生创新性研究能力难于得到有效培养。②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或不足,教学方法主要仍然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课堂讨论较少,导致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厌学情绪。③一般将理论学习和最后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能力的唯一标准,测试学生相对较难掌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较少。④动手实践环节太少,导致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差,从而影响力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甚至使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⑤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从1999年开始,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虽然高等院校相应的补充了大量青年教师,但是由于刚从学校出来,也缺乏课程相关的丰富实践经验。例如课程中包含的诸如机床传动系统设计和机床夹具设计这些方面的内容,就对教师的动手实践努力要求非常高。基于上述不足,对MMED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探讨。

2 MMED课程建设

2.1 重视基础知识内容 扎实的基础知识可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在MMED课程讲授过程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讲授,让学生打好基本功。例如金属切削基本理论、机床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机床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等。

2.2 突出专业特色内容 MMED课程面大量广,内容丰富,涉及MMED方法、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机床夹具设计、工业机器人设计、物流系统设计、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方面内容。不同的高等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类专业往往具有各自的特色,其毕业生就业领域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不同专业特色的高校,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特色。

2.3 强调前沿和实践内容 除了教材所提内容,还应将相关知识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让学生们掌握某些知识的最新研究动态。对于实践性要求高的内容,必须安排相应的动手实践内容。例如在讲授机床传动系统设计、机床夹具定位方案的选取以及定位误差的计算这些内容时,就要安排动手实践内容,并结合现场讨论,使教学实验内容与课程理论结合紧密,与学生实践能力相适应。

3 MMED教学方法改进

3.1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受传统工程教育体制的影响,我们大多培养的是研究型和理论性工程技术人才,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工程应用性、实践性强是MMED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笔者教授这门课程的原则。在讲授切削机床的设计过程这部分内容时,通过选取车间的实际机床,将其分为几大部件,然后按照先后设计程序一步步给学生们讲解,期间结合车间的现场实物,并要求通过拆卸机床模型,已达到熟练基本理论,深刻掌握设计流程和要求的目的。另外,为了让学生们有直观的认识,在学习机床夹具设计部分时,特地开设机床夹具拆装实验,让学生们各自动手拆卸和安装,确保学生都得到实践锻炼,培养动手能力;并且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们各自设计一套机床夹具,包括夹具的所有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以及其工作原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3.2 选用合适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传授知识为主,老师通过灌输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填鸭式教学。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在讲授MMED这门课程时,除了传授相关专业知识,更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不仅采用课堂讲授,还可以采用与学生交流、讨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传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另外,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授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结论。此外,由于MMED这门课程实践性要求高,笔者还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MMED的相关视频资料(例如优酷网),作为教学内容的形象辅助教学资源,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对应起来,增加直观感受,提高了教学效果。还采用工程实例照片、Flas和三维造型模型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知识点的抽象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3.3 完善考核模式 一直以来,评价学生学习MMED这门课程的综合情况,都是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期前期松懈、后期紧张、期末突击的现象,并且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改变考核模式,强化实践模块,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式对待课程学习。为扭转这种局面,笔者改变了MMED这门课程的考核模式,学生的综合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实验考核、讨论设计、工厂见习报告、期末考试五大部分组成,并且加大平时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的转变,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

3.4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MMED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虽然青年教师在大学期间经历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等,具备了一定生产实践知识和技能,但要称为一名合格的MMED课程教师,还远远不够。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安排本课程青年教师到一线生产车间去锻炼一段时间,通过参与实际生产活动,来丰富生产实践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如机床夹具设计、专业机床的“三图一卡”设计,只有在实践中体会,才可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3.5 采用双语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为了丰富课程教学,掌握相关专业词汇,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可采用双语授课。目前,出国经历已成为高校教师评定职称的硬性条件,使得出国访问的教师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大批留学回国人员也直接服务于高等教育和科研战线,组织一批双语授课教师已并非难事,MMED也不例外。当然应该根据学生英语水平,来选择双语授课的方式。

4 结语

针对目前MMED课程教学的现状,通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关慧贞.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

[2]王卫兵,魏敏.“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205.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范文第2篇

一、发展的条件

目前,我市生产的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的企业有80余家,2009年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产品主要有:污水处理设备,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其中:污水处理设备、节电设备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风力发电设备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xx市机械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980家,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已形成配套网络,能够为发展节能减排设备类产品,组织协作配套和快速形成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发展重点

目前,我国的环保设备、节约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发展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前景广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支持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砌块设备和节电器、节电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势力。

1、污水处理设备。以xx机械(xx)有限公司、高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加快水污染特别是造纸污水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提高大型成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工业污水处理通用设备与专用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系列化、成套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标准化程度,实施“交钥匙”工程。同时,带动通用配套机械的同步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以安丘瑞贝轻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临朐环新除尘设备有限公司、xx宝威滤清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大力发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和电除尘设备。重点发展超高压、宽距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和大型、高效复合式袋式除尘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开发250m2以上的大型设备和蜂窝式电除尘产品。

3、新能源设备。以xx宏力集团、青能动力、中云机械、豪迈科技、xx五洲风电设备等企业为主,解决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地源、气源热泵空调机组,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加快推广新能源设备的普及应用,尽快建成xx省重要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

4、节能设备。重点支持xx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xx康跃增压器有限公司、xx瑞斯电子科技、雷奇电器、多元电器设备公司等企业发展节油、节电等产品,加速开发适应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内燃机配套涡轮增压器等产品,进一步推动增压器的应用范围。发展系列化、智能化节电装置等节电产品,并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支持xx开元电机有限公司发展高效、节能、大功率新型电机。

5、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依托xx圆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xx中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改进,研制以建筑垃圾为主料生产新型建材的核心生产设备,尽快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同时对前期研发的粉碎、配料、搅拌等配套设备系统,进一步完善生产系统和综合技术规范,实施粉碎、拣选建筑垃圾环节的节能降耗技术改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专利和工艺专利,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三、保障发展的措施

(一)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据我市机械工业特点,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抓住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市场营销网络,创新产品营销机制,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通过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争取更多的产品列入政府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清单,扩大采购范围,拓宽销售渠道。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对列入国家、省、市重点节能减排新产品开发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规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范文第3篇

德国高等教学中的“模块(Module)”通常由几个相关联教学课程组成,一个模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不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性和内在逻辑性。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把能力分成三类,即专业能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储备)、方法能力(用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能力(交际能力、团队精神、自学能力)。为了实现不同的能力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有讲座课、研讨课、练习课、实验训练课、项目教学课、学生自学等。为了实现专业能力多使用讲座课,而实现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能力多采用研讨课、练习课、项目教学课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其中项目教学课就是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新学的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培养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改革

鉴于上述模块化教学理念,为了更好提高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质量,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具有从事设计、制造、开发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本专业机械制造方面的能力,设置了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机械制造装备及其控制模块。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分析了机械行业对这些模块的需求及本地区特殊需求,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机械制造装备及其控制模块以下述能力为导向:

1)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的工作能力;

2)从事工艺工装设计制造的工作能力;

3)对机械制造装备进行设计、维护、改造的能力;

4)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制造的能力。围绕上述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把切削原理与刀具的内容与数控技术中数控编程并入机械制造技术I模块,而把数控机床的电控内容并入机械制造装备及其控制模块内容。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机械制造I、机械制造II模块以编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编制工艺规程所需要的知识,包括数控加工知识,从而大大提高编制工艺规程能力。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分为机械制造技术I、机械制造技术II两模块,该模块以编制机械制造工艺为主线,主要介绍了机床、刀具、切削原理、数控编程等知识,并介绍了专用夹具定位及夹紧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制定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基本理论,使学生具有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及设计工装夹具的能力。把机床设计、数控技术部分内容与机电传动控制部分内容整合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及其控制模块,主要针对学生具有设计、维护、改造机械制造装备能力而设置的,主要涉及机械制造装备电器控制的理论及方法,及其主运动、进给运动系统运动设计,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等内容。通过上述模块知识的重组,使教师和学生明确了本模块所要求的专业能力,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机融合。

3模块的教学方法探讨

按照模块化的教育理论,为实现不同的能力,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工科专业的特点,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来实现模块所要求的能力。项目驱动方法的教学实践机械制造技术模块中的工艺规程编制这一章的内容,大部分是如何编制的规则,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无法理解,只能死记硬背通过考试,无助于提高工程能力。因此,可以选择用项目驱动方法来完成教学。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的展开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各个项目环节中去,进行层层推进,安排学生分小组围绕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和学的模式。为了达到学生具有编制工艺规程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把学生置于工作现场中,以一个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为项目,通过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编制工艺规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如加工零件粗、精基准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制定等理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来完成该项目。通过教学实践,该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中心,由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学生能真正理解编制规则,以提高编制工艺规程能力。现场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机械制造技术模块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模块课程,大部分学生是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缺乏现场实践经验。比如:在滚齿机教学中,学生连滚齿机都未见过,教学效果较差;在夹具教学中,限制自由度、定位基准的选择一直是教学难点,学生无法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可以选择用现场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在滚齿机教学中,首先带学生到现场了解滚齿机的组成及所需的运动,然后到教室分析其传动链组成及其调整原理,课后完成某个齿轮挂轮的计算,最后学生分组,到现场对滚齿机挂轮进行调整,即完成本模块的实践教学。在夹具的设计教学中,对夹具的组成、定位原理进行讲解,然后把学生分组对某个夹具进行测绘、组装,并画成相应的装配图。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不仅了解了夹具的组成,而且对定位原理有着比较直观的了解,现场教学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学生的工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4结语

1)以能力为导向,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模块设置更加实用化。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做到理论知识适用,强调理论知识在工程环境中应用,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突出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变,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工程能力,探索了项目驱动方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找东西要学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教与学的有机互动,也增强了教师教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教师自身的知识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职业岗位

一、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当前三大机械子行业工程机械、船舶、机床行业都正在经历高速发展过程,各子行业发展具备不同的推动力。在全球产业转移、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机械行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国家近几年加大力度强化装备制造业,鉴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近年也供不应求。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经过企业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机械类行业紧跟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人才需求也将进一步加大。

三、就业范围与岗位分析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处在武汉、九江、鄂州等大城市形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近年来,正在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新能源装备制造、起重运输、矿山机械等产业群,构筑标志性工业板块。自2008年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以来,组织了一批专业教师深入机械行业的工厂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获悉很多黄石及周边制造行业企业迫切需要应用型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人才需求旺盛。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机械产品工艺编制、机械产品设计、机械生产管理,数控机床操作、计算机绘图及辅助设计、质量管理、质量认证、质量统计等多种工作。部分学生经过两至三年的锤炼,可以成为各类机械生产企业的机械设计人员、高科技企业的产品造型设计人员、机械制造企业的工艺员、数控加工单位的编程操作人员、中小型机械企业的管理人员。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优势,加大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范文第5篇

1 我国机械自动化设计和制造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力度,促使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相比,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更具人性化和智能化,极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量,提高了资源和能源利用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1.2 问题分析

1.2.1 机械制造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数目较多,但各个企业之间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相差较大,这就直接导致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机械制造企业虽多,但缺乏行业的领军人物,各个企业独自发展,整个行业发展较为缓慢,部分企业至今仍以人工劳动为主,技术水平十分落后。

1.2.2 制造装备技术含量低

机械制造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状况。我国目前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水平较低,仍在使用传统的制造装备;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的自动化设备即将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命运。无论是传统设备,还是早期投入的自动化设备,都存在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这就影响了我国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机械自动化装备的总量较少,且种类单一,加工精度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限制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2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行业发展对策

2.1 提升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必要性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研发和应用,自动化技术也会不断升级和更新。机械自动化技术同样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步,发展过程如下:初期自动化技术较为简单,主要以机械操作和人工辅助操作为主;技术不断进步,机械操作的难度逐渐升级,人工操作越来越少,逐渐发展成为自动化操作。机械自动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代表,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能节省人力资源,还进一步提高了相关行业的生产效率。机械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性指标,因此,对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不断进行改进是尤为必要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设备的技术含量,最大限度的实现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自动化。

2.2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发展对策

2.2.1 现代技术的应用

我国目前的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较为缓慢,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所使用设备的技术含量较低,影响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就需要努力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现代化,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模块化技术等应用到机械制造领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应有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改进时,一定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打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发展道路。

2.2.2 发展领军企业

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较多,但形成规模化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仍为少数,行业缺乏领军人物,难以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为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各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具有一定规模、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将自动化生产作为主力军,打造出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促进其他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实的企业,要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紧跟时代潮流,将最为先进的智能化理念、微型化理念、集成化理念、数字化理念和节能理念渗透到设备研发当中,以确保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2.2.3 发展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要结合实际国情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产业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我国这一行业的发展水平整体较为落后,加快行业发展速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对自身的状况有客观的认识,从实际出发,以我国工业发展要求为指导方向,发展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如计算机集成设计系统技术要求不高,投入成本较低,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工艺,还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应作为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