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1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为此,我们就要紧密结合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切实将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以良好的态势,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奋进、共谋振兴的昂扬气势,在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新世纪是知识社会、科技社会、信息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过去所没有的许多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否则,我们只有良好愿望而无过硬的本领也是不行的。出入境边检机关是国家设在对外开放口岸依法行使出入境边防检查职权部门,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对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不接受新事物、不学习新知识,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等待观望,就会直接影响到出入境边检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影响到十七大制定的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严格要求,只争朝夕,做到工作上的高标准,思想上的高起点,作风上的高风格,行动上的高速度,适应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为此,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出入境边检机关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与时俱进,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才能使出入境边检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新的观念和思路,就没有新的行动。观念创新必须冲破“”,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创新,思路再突破;彻底打破“唯书、唯上”这种固定单一的思维定势,向“唯实”转变。为此,我们要站在"三个代表"高度,从全局上、战略上谋划出入境边检工作的长远规划,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跟上时代步伐,正确处理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出入境边检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继承上创新,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要进一步跳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从社会的大环境的高度认识出入边检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接受新观念,借鉴好做法,使出入境边检工作与社会接轨,与其它各行业相融,赋予出入境边检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要从“等布置、靠督促、要指示”转变为从实际出发,做出“自选动作”,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力求工作的创造性、开放性,使出入境边检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要敢于打破旧框框,敢于向一切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发展需要的旧观念、旧规矩挑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

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出入境边检运行机制上的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和思路指导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用十七大精神来统一思想、指导工作。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出入境边检系统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专业化、知识化的干部队伍。要把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放在战略地位抓紧抓好,强化民警的学习意识,优化民警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民警队伍的能力与素质。要在民警中重点加强公共管理、法律、现代科技、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更新民警观念,使民警尽快培养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世界眼光、创新能力、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和宏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要强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我们要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要逐步把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党和政府的宏观调配、政策引导职能结合起来,打破人才壁垒,建立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完善适合出入境边检事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抓紧完善干部考核和业绩评估制度,尽快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出入境边检事业的需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2篇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围绕市委确定的“三问三保三促进,千人千策解千难”的主题实践活动,狠抓整改落实,进一步理清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把解决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取得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发展的实践和制度成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基本原则

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出成果、见实效的关键阶段,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整改落实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全市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2.全面整改,突出重点。既全面推进整改工作,逐项研究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

3.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党支部集体领导作用,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按照分工认真落实责任,带头落实整改措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各责任科室要严格按照方案逐条整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4、建章立制,常抓不懈。要把整改的过程作为健全机制、巩固提高的过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三、整改措施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着力解决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的压力大

整改要求:我市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随着我市一大批煤电、化工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减排任务十分艰巨,针对实际困难,破解难题,确保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环境容量空间和“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完成。

整改措施:

(1)运用环保手段,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监督管理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15日

(2)推进污染整治,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把加强污染减排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污染减排各项措施,全力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国电5、6、7期,润凯淀粉厂和污水处理厂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快国电5、6期脱硫工程和润凯淀粉厂污染治理设施的竣工验收,继续深化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结合完成污染减排指标,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污染控制科、总量控制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20日

(3)强化执法监管,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和达标排放率,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跟踪力度,全面完成对宇恒水泥厂,污水处理厂一期和羊场煤矿沙背冲井的挂牌督办任务。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监察大队、污染控制科、办

整改时限:2009年8月30日

2、城乡统筹发展给环保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整改要求:由于治理工作不平衡,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具体反映在污染治理存在片面性,比较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欠账较多。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难题。

整改措施: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计划,通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自然保护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15日

3、环保机构、队伍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整改要求:针对环保部门技术力量薄弱,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打造一支能全面履行职责、适应环保历史性转变的环保队伍。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创造条件强化干部职工的技术理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加大轮岗力度,落实岗位责任,使干部能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办公室,法规宣教科

整改时限:2009年8月20日

4、环境案件逐年加剧,某些重污染区环境、敏感区域的污染举报、纠纷时有发生。

整改要求:认真开展污染纠纷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及时化解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环境案件。

整改措施:加大环境现场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严肃查处发现的违法排污问题,把环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监察大队,办

整改时限:2009年8月20日

三、组织实施

1.领导率先垂范,切实加强组织保障。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榜样。凡要求科室和直属单位做到的,局党支部班子首先做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局党支部班子成员率先做到。

2.加强分类指导,解决突出问题。在整改过程中,要强调原则性,注重差异性,讲究灵活性,针对市局机关和基层单位不同特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等不同层面,提出不同要求,分层分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群众呼声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互相攀比。对一些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地方、行业、部门或多个层级的问题,要注意加强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3篇

市委书记、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王增力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报告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这是我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的专项活动之一。王增力在会上强调,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自觉地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并积极落实到建设“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的各项工作中去,加快廊坊崛起步伐。

栗建华、张素珍、连树臣、王新民、肖双胜、李波等市委中心组成员和列席的同志参加了集中学习报告会。

报告会上,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谢鲁江教授应邀作了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辅导报告。谢鲁江教授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始终贯穿十七大报告的一条红线,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是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谢教授还专门就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讲解。报告例证丰富,深入浅出,精辟透彻,赢得了与会同志的热烈掌声。

王增力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整体看,活动进展顺利,效果明显。这次中心组集中学习,主要是在前段自学的基础上,组织集中学习辅导,以加深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对目前廊坊市情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上来,推进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市四套班子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集中学习。市级班子和市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专题调研、系列座谈和成果交流活动。

王增力强调,要通过学习交流和调研座谈,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落后思想观念和陈旧思维方式,破除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影响实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进一步坚定“置身沿海,借势京津,加快崛起”的发展定位,牢固树立沿海意识,用沿海的思维谋划工作,用沿海的标准推动落实,开创各项工作的崭新局面。要进一步围绕壮大实力和解决民生问题两条主线,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富民优先,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廊坊加快崛起。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4篇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战略

面对国家强调科学发展,强化宏观调控,促进钢铁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际国内钢铁产业联合重组加速、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升级加速等新形势,攀钢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把攀钢的发展放在国际国内钒钛钢铁产业发展大局中进行定位和谋划,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着眼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百年攀钢”,创新和完善发展战略。

1、坚持一个战略目标

把攀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要实现经济规模明显提升,经济效益明显增长,钒钛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节能、降耗、减排和环保、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把钒产业做到世界最大最强、技术和产品保持世界领先;钛产业做到中国最大最强;钢铁做到西部最大最强。

2、拓展四大战略思路

做大钒钛。坚持自主创新,实现高端核心技术的突破,把丰富的攀西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经济优势,进一步扩大攀西钒钛资源利用规模,并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打造国内外最好的钒钛精品基地、具有特色的钒钛新材料基地。

做精钢铁。与钒钛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加快推进钢铁三个区域结构调整步伐,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艺、设备、产品结构,发展以板材、铁路用钢、无缝钢管、高温合金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品,主导产品进入国际一流水平。

做好资源。把矿山资源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加强资源控制,加大对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力度,走科技效益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道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做强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

3、抓住五大战略措施

资源战略。立足攀西地区,进一步提高现有矿山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抓好选矿技术攻关和尚难利用矿开发等技术研究;加快白马矿一期工程达产达效步伐,启动并抓好二期工程建设;加强矿产和煤炭资源的有效控制,搞好红格矿的开发利用;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为攀钢长远、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精品战略。钒产品重点发展钒氮合金、三氧化二钒、高钒铁、钒及钒合金等精品名牌;钛产品重点发展高钛渣、海绵钛、氯化法钛白、钛材和钛合金、高档金红石钛白等精品;钢铁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重轨、限制有害物质家电用钢板、汽车大梁板、优质无缝钢管、军工用钢、核电管等名牌产品。

科技创新战略。跟踪世界技术前沿,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攀钢核心竞争能力。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抓好“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升环保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人才兴企战略。把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作为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设好适应攀钢发展战略需要、层级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管理流程再造战略。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举措,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扁平化管理,规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流程再造,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加强联合重组的研究实施,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又好又快发展基础

攀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品种改善、质量提高和效益增长协调统一,发挥资源特色、技术特色、产品特色、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等特色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走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要优先发展钒钛,抓好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打造钒钛钢铁精品基地

“十一五”期间,攀钢加快发展要解决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结构调整,首先要优先发展钒钛,加快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按照精品战略思路,围绕实施品牌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着力提高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打造钒钛钢铁精品名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钒产业要突出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抓好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钒渣、钒氮合金、三氧化二钒、高钒铁、钒金属和钒合金等扩能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钒深加工新建项目,大力发展钒深加工产品,做到钒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保持世界领先。钛产业要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的钛资源和先进技术,加快建设新的选钛、氯化钛白粉、高钛渣等生产线,推进海绵钛、钛材、钛合金等项目建设,进军高端市场,实现钛产业规模扩张、产品链延伸和跨越式发展,把钛产业做到规模和技术国内第一,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钢铁产业要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工艺、设备、产业结构,主导产品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确保攀枝花、成都青白江、江油三个钢铁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产品特色优势更为突出、成本进一步降低、结构更加优化、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发展格局。

2、加强产业重组的研究实施,推动攀钢实现跨越式发展

联合重组是目前国际国内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钢铁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推进很快。攀钢“十五”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资产重组项目,先后重组成立攀成钢、攀长钢、攀渝钛业、攀锦钛业、攀锦钒业,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重点是加强外部联合重组的研究实施。特别是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重组

联合,加快攀西资源综合利用,提升钒钛钢铁主业规模和水平。同时,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的要求,积极开展钢铁主业整体上市的推进工作。

3、大力实施资源战略,为打造“百年攀钢”提供资源支撑

充分发挥攀钢的规模、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挖掘现有矿山的潜力,抓好白马矿达产达效攻关和二期建设,加快推进红格矿区开发、石灰石矿接替矿山等项目的研究和准备工作;狠抓资源控制,采取投资控股、参股或战略合作等方式,对周边铁矿、煤矿、钛矿、石灰石矿等资源进行战略控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参与开发利用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钒、钛、铁资源,为攀钢长远、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三、加强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攀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落实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降耗减排的工作要求,“十一五”期间拟投资40亿元用于环保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企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1、狠抓污染治理和减排,建设“绿色攀钢”

一是抓好老污染源治理。针对一期建设的历史欠账,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加快环保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研发,加大投入,重点搞好新钢钒冶炼系统烟(粉)尘治理等工作,力争在2007年全面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限期污染治理项目。二是坚持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环保审查,认真执行项目申报、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等办事程序,确保项目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做到环保项目与新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杜绝产生新的污染源。三是加强环保设备运行管理。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完善生产工艺设备管理和化工介质输送与操作管理,确保环保设施的运行处理效果,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建设“清洁攀钢”。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灰好型企业

按照国家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要求,坚持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抓好发展循环经济的体系建设。一是狠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延长现有矿山服务年限,加大尾矿、极贫矿、尚难利用矿以及红格矿后备矿山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大钒钛产业技术研究,确保到2010年钒资源利用率达到70%。钛资源利用率达到57%。二是抓好“三废”资源循环利用。把“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提高冶金渣、烟气、粉尘、SO2、废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三是狠抓节能降耗工作。提高节能责任主体意识,加强系统节能、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的研究实施,推广应用高炉TRT、焦炉干熄焦等节能新技术,抓好节能项目实施。层层分解落实节能降耗指标,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钢铁产业政策标准,推动攀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走科技强企和人才兴企道路

攀钢坚持以人为本、人企合一的和谐发展理念,强调以科技强企战略和人才兴企战略,落实依靠职工发展企业的方针,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1、推进科技创新战略,不断提升攀钢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并健全与集团管理体制相适应、以提高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研发管理体制,整合集团科技资源,积极争取创新型试点企业政策支持,加强科研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加快重点试验研究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以开展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为契机,加快攀西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力争在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尾矿及表外矿综合利用、氯化法钛白及钛材生产工艺、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尽快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2、推进人才兴企战略,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把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作为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强化人才激励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设适应攀钢发展战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攀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人用人标准,进一步扩大领导干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工会主席和基层党支部书记直选比例,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和定期交流制度,推行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度和年薪制,形成广纳群贤、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加强收入分配监管,规范内部分配关系,充分发挥分配激励导向作用,坚持分配向技能操作骨干、向科技骨干、向管理骨干倾斜,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3、落实和谐发展理念,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5篇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对科学发展观逐步达成了共识: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全面总结了我国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了我国阶段性特征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刻指出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开辟了中国化的新境界。改革开放*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新一轮大发展中,要抓住机遇而不能错失机遇,要乘势而上而不能患得患失。要努力实现五大转变: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要进一步转变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是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科学发展观对经贸工作而言,其基本要求是:

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促使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

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推进产业转移转型,优化产业布局,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4、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个人,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流通业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6、积极探索推动工业商贸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节能降耗、新型工业化、现代流通业、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等重大工作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二、对我市工业商贸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

(一)发展状况。改革开放*年来,我市工业商贸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引导和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成绩显著。工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日益增强,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现代流通业加快发展,拥有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与产业集聚配套优势。工业商贸经济快速高效运行,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全市2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16.2%。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8.8%。投资高速增长,工业完成投资195.89亿元,增长49%,有力地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94亿元,增长19.1%。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呈现强劲后发优势。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增长21%。支柱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电子、石化两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0.79%。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金融等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提速,促使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发展向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民营经济总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98亿元,增长15.1%,占全市GDP的比重约为37%。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已关停能源使用效率较低的2家电厂,关闭10条落后水泥生产线,涉及产能80万吨,关停4家小炼钢企业,节能量约20万吨标准煤。内资招商取得较大突破。在20*年惠州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内资项目签约94宗,签约金额754亿元,占全市签约项目的56.1%,占全市总签约金额的70%,实现了内资招商方面的重大突破。支持技术进步有新作为。实现省市联手推进优势产业升级,全年共组织上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100多个,有63个项目得到省、市财政共计4055万元的资金支持,如TCL集团的“LCDTV增强型智能集成一体化模组生产技术改造”、德赛集团的“基于AVS标准视频监控系统生产技术改造”、华阳多媒体电子的“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系统机芯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

(二)存在问题。在对全市经贸工作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局对照市委提出的“十一破十一立十一推进”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梳理,对照群众意见建议和调研成果,紧密联系经贸工作实际,开展了“四联系、四对照、四找准”活动。通过“三检查三分析”,查摆出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如下七个方面:

1、思想观念因循守旧,习惯于传统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

2、生产企业的节能降耗压力大。

3、产业布局不合理,结构不优,支柱产业不强。

4、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滞后。

5、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6、关系民生的能源、肉类供应偏紧。

7、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

三、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我们针对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从主客观方面弄清原因,侧重从主观方面剖析根源,并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刻。主要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上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怕出错,不敢为天下先。应对危机的信心不足,不敢突破思维定势,求稳怕变。思想解放不够彻底,解放思想的气魄不够大、方法不够活、勇气不够足。自我解剖意识不够,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不敢自我揭短。

二是节能降耗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从配套措施到操作方案到工作力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仍然比较粗放;产业适度重型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已处于全省最低行列,节能降耗空间相对较小。省政府要求我市“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6%,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三是统筹协调发展不够有力。县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工业行业发展不协调,石化、电子两大支柱产业相配套的下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汽车工业、中医药产业统筹协调发展不够。

四是应对挑战不够及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国际贸易磨擦日益增多、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越来越紧、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区域竞争压力加大等新困难、新挑战。掌握信息、提供对策不足,经济运行分析、预测水平不高。

五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产业导向、企业融资、财政金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机制还不够健全。物流业发展水平不高,我市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比发达国家高出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增加值仅占GDP的9.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25%的水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融资难,主要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研发中心或机构,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的内涵式投资不足,加上产业水平仍处于国际产业的低端,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对外依存度在70%以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可见,正是这主客观因素的交积,才使我局经贸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下来的整改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整改的主要措施(发展思路)

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唯有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开拓进取的锐气;唯有克服狭隘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开阔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唯有树立世界眼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找准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从而拿出推动工业商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和办法。我们在认真分析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经贸工作实际,制定如下的整改措施:

(一)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推进思想大解放

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破除患得患失、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困难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着重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在深入学习上下苦功夫。

继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重点是倡导“四破四立”的精神,即: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满足感,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争上游、不断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破除在困难面前无所作为、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在困难中抢抓机遇的意识;破除贪图享乐、怕苦怕累的思想,树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破除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思想,树立居安思危、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工业商贸各项工作的大发展。树立世界眼光、长远视野,增强全局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把思想从陈旧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围绕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学习,围绕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学习,围绕破解发展难题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干。

(二)抓好节能降耗,推进全面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力度,破除“三高一低”粗放发展模式,树立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出台《惠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评估与审查实施办法》,提请市政府批转实施,严格控制能耗增量。

2、严格执行《惠州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着重抓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

3、加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整治力度,实现节能降耗。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0台,容量10万千瓦;淘汰小钢铁企业8家,产能73万吨;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10条,产能90万吨,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达40万吨。

4、大力扶持低能耗的新建项目,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鼓励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企业成本,提高效益。

(三)抓好产业转移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破除狭隘的思想意识,树立世界眼光,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1、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产业导向机制。把握好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两个关键,完成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汽车、建材、食品、医药等六大工业行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优化升级。在产业导向上,构建以石化、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辅以汽车零部件、水泥建材、服装制鞋等重点工业产业强势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引进石化中下游项目和精细化工类项目及与之相配套的科研开发、人才培训、物流货运、咨询中介等服务类项目,推动大亚湾石化新城的建设进程;继续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以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数码工业园等工业园区为依托,推动网络智能、新型显示器件、嵌入式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第三代移动通讯终端芯片和终端解决方案、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的创新突破,加快发展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通讯设备、计算机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我市在全国乃至全球数码信息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点引进汽车生产的配套项目,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装备城,并适时发展整车项目。在产业布局上,要结合产业调整方向,进一步明确各县(区)、各区域的主导产业,为规划发展重大工业项目预定空间,区域间要实施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

2、推进视听产业升级示范区建设。以省市联手推进产业升级为契机,着力抓好“1238”工程建设。实施一批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促进惠州视听产业加快做强做大。

3、推进产业转移转型,优化产业合理布局。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转移转型的研究,对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转移出去。着重推进惠东、龙门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制定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全市产业劳动力双转移。

(四)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效融合

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成长力的产业,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要破除坐等观念,树立使命意识,加快发展。

1、大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效融合。以流通信息化为带动,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新型批发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以第三方物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2、加强流通软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流通信息、物流基础等流通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从运用信息网络开展一般性业务管理向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的综合集成纵深发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五)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破除自我陶醉意识和保守思想,树立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理念。积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1、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和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开放竞争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集成、工艺配套、信息和技术开发等服务。加强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共享创新资源,提高企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3、充分利用省、市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和工业园区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为新产品研发、试制、设备检验以及生产工艺改造等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4、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帮助企业争创省和国家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

(六)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强政银企合作,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理念。

1、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与市金融办、市银监局和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沟通协调,力促担保公司正常开展担保业务。今年上半年,促使广东发展银行、惠州广融担保有限公司共同给我市中小企业授信7亿元以上。

2、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新平台。促使国家开发银行、市中小企业局与担保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中小企业贷款合作协议》,为我市中小企业授信贷款1亿元。

3、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加强上市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对企业上市重要性的认识,为推进我市中小企业创造条件上市融资奠定基础。今年完成4家企业上市辅导任务。

(七)抓好能源、副食品保障供应,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能源供应尤其是电力、成品油、煤气等供应偏紧和副食品价

格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问题,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要破除“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着力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电力供应问题,一方面加强与省供电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负荷指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继续跟踪推进500KV惠州抽水蓄能电厂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和220KV鹿江输变电工程建设,争取今年内建成投入运行。

2、成品油供应问题,已经与中石化、中海油集团公司达成意向,在原供应量的基础上,再增加*%的供应指标。同时,充分利用中海壳牌裂解汽油炼化项目,促成其产品优先供应惠州当地市场,以缓解我市成品油偏紧的问题。

3、煤气供应方面,与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商讨大亚湾至惠州数码工业园输气支线项目建设问题,已制订管道敷设方案。该项目正在推进当中。

4、副食品价格上扬,主要是猪肉价格上涨问题,一方面加大当地肉猪货源组织力度,确保市场足额供应,另一方面组派有关人员到湖南、湖北、江西等生猪饲养大省组织货源。在今年中部经济博览会上,与湖北省就共同合作在惠阳区黄沙兴建生猪批发市场达成合作协议,年交易额在1.8亿元以上。该项目已派专人跟踪,争取早日投入运行。

(八)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差距更大。要破除“重城市、轻农村”的片面发展观,牢固树立统筹兼顾意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稳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全市经济发展布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承接产业转移上,以惠东产业转移园和龙门产业转移园两个省级产业转移园为主要载体,积极承接来自香港、台湾、深圳、东莞等地的产业转移。充分利用省政府有关政策,开辟产业转移新园区,争当双转移的排头兵。

2、引导县区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惠州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与技术创新五年行动纲要》,在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石化基地等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着力引导和支持惠城区电子、服装和灯饰,惠东的鞋业,龙门的水泥,大亚湾汽车零配件等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

3、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针对县乡商业网点建设滞后的问题,坚持抓好《惠州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五年规划》的实施,着手开展县级商业网点规划,努力构建我市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五、建设科学发展好班子

局领导班子要围绕“发展思路好、施政本领好、工作作风好、机制创新好、发展业绩好”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好班子”建设,以“服务发展、服务和谐、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创新”为己任,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牢固树立创新观念。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素质培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要树立攻坚克难、不骄不躁、永不懈怠的意识。在处理政务、管理事务等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到依法办事。要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

2、牢记宗旨,培养领导班子爱民、勤政、清廉的优良作风。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教育,下大力气抓好作风建设。一要培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作风;二要培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作风;三要培育孜孜以求,奋发学习的作风;四要培育清正廉洁、严格自律的作风。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宗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