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师范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教育理念上凸显了人文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社会、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①美术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课程结构和内容方面凸显出综合性。新标准将课程结构分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五个模块、九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这较之以前单一的“美术欣赏”更为拓宽,针对这些内容,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这表明美术课程已开始由单一的知识技能取向朝更注重人文价值取向转变,这也就更突出强调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
在教学实施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为突出和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列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充分肯定了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②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样就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体而成为学习和创造的主角。
新课改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变化,其主旨在于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美术教育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建构健全的人格。相对于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这些变化,高师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与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状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显得相对滞后。
二
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标上的偏离,导致了“专业异化”现象。当前,我国的师范美术教育基本还是专业美术院校培养模式的翻版,在课程设置上,也基本是美术院校的课程体系,重技能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突出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的陈旧与失衡。由于受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上重西方艺术、轻民族艺术;重基础训练、轻创造思维培养,重架上美术,轻生活艺术。三是教育观念的滞后和教学方法的单一。目前大部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是美术学院毕业的,在观念上依然是美术专业院校的教育观念,并且对多年形成的学院规范定式习以为常,对现代新的美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缺少必要的了解和研究。有专家认为:“艺术学科课程在理念、内容、方式、适时性等方面都显示出自身的滞后。主要表现为课程脱离学生本体、以学科门类作为课程设置主线、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狭窄等。”③
另外,高师美术专业招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扩招所带来的功利性办学。有的院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能力而大量扩招,有的非艺术类院校也无视自身的办学特点。这种“热”现象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相对下滑。④二是由于招考科目和要求与专业院校大体相同,即重技能轻文化,基本都是以素描、色彩科目为主的专业技能考试,而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这就造成并促使了追求短期效应的美术应试教育培训的不断升温,同时也造成了生源综合素质的下滑。高等师范美术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除对于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并有一定的禀赋或特长,且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等基本条件外,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而这样的招生模式造成了生源素质降低,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三
第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要顺应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美术教育”理念。目前,综合性和人文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发展的主题,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之一。现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也体现了这一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社会、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⑤从本质上看,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作为根本,逐步完善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的教育体系,培养品德高尚、素质良好、能力全面的综合型人才。教育部2005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相吻合,顺应基础美术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高师美术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过几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没改变。在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盲目模仿专业美术院校,片面强调技能训练,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全面修养的培养。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被削弱,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偏离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因此,高师美术教育必须走出以往向专业院校看齐的误区,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美术教育理念。
第二,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应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与基础美术教育相适应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模式,确立新的师资培养规格。应打破传统狭窄的课程体系,开设更多的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以培养通识型人才。学生不仅要从美术的本体来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全面地理解艺术与科学、艺术与人类、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学、美术与宗教等方面的联系。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美术师范性相关的专业理论课,如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艺术教学论、中西方艺术教育史等教育理论课程。这样可以通过具体的美术学科教育理论来深化理解具有共性的理论知识,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应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将教育理论的学习带入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中,变成“理论――实践――更完善的理论”这样的循环过程,将所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另外,在技法实践课中要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讲述和课程分析总结,以理论指导实践,启发学生在技法实践中进行人文思考。
第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目标之一,也理应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着力点。高师美术教育应改变过去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要灵活多样、要有所创新。要在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创作理论和创新思想教育,要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基础课程和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众所周知,实践性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美术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只有在表现语言和艺术技巧与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美术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因此,在平时的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在接受和运用知识方面的变通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采用发散式思维,将不同课程或交叉学科中相关的知识内容贯通起来,不断探寻新的创作方法以增强创新意识。另外,教育教学研究是师范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育研讨和研究工作,增强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为学生就职后从事教育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要大胆引进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内容,同时增设一些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理论和实践手工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造力。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全面素养是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是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主体,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改革的成败。新课标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高师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文美术教育的理念。要转变观念就必须关注现代教育发展的动向,了解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状况。同时,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自身教育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文化修养。如果教师缺失人文素养和意识,就很难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如果高师美术教师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很难应对现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要求。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只有掌握了教育理论知识,才能了解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另外,新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个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很难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很难参与到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创新中去,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美术教育人才。
总之,高师美术教育要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新课改的要求,就必须从教育观念、课程结构体系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探索,而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推行新课改的关键。美国美术学校协会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美术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美术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即美术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知识,能理解教师的作用;二是美术能力,即美术教师能凭着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掌握的技能,进行创作、鉴赏并评价他人的作品;三是专业素质,美术教师必须能解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今,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应抓住这次课程改革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做到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
注释:
①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