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直面苦难

直面苦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面苦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直面苦难范文第1篇

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重点】

以两文的整合为基础,让学生对材料独立探讨以提高研讨能力,并加深对苦难的认识。

学习中先以学生筛选体现作者观点的格言警句为突破口,以期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学生进行两文相同相异点的比较;透彻理解两文深沉的哲思后,学生拓展开去,联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座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学习方法指导】独立探讨,整合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和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中的尊严。

二、解题

题目中的“厄运”“苦难”,指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时时会遇到什么?——“逆境”。

三、展示学习目标:

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四、阅读《论厄运》

1、速读2分钟,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讨论后明确。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

更难能可贵。”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注意:“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

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两句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它们是用比喻、对比给文章增添了诗意。)

2、小结,同学通过刚才找到的句子,思考培根要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苦难呢?

“无所畏惧”、“勇敢战胜”、“坚忍”。

五、阅读《直面苦难》。

1、对于苦难,作者阐发了哪三个观点?

讨论后小结:

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苦难英雄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的旋涡中。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活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不为人知的角落。

2、这样看来,《直面苦难》的主旨是什么?

人在自然悲剧面前,应该坚强挺住,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难,它也有消极作用。

六、为了更透彻地理解两文的哲理,请同学们用5分钟朗读刚才涉及的名句,并背诵其中的3句。

七、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2、阐述的侧重点又有什么区别?3、它们说理上各有什么特点?

相同之处是,两文都肯定了逆境的价值。培根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周国平说:一个人只有面对平常生活中的悲剧和苦难,才能成为真正的勇者。两文都指出了面对自然悲剧时应有的态度。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周国平说:“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不同之处是培根的“逆境观”是英雄主义的,具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而周国平则汲取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养料,倡导一种平民化的“逆境观”,他承认逆境的作用,但同时指出逆境对人的消极磨损作用,反对过分夸大苦难的积极作用和美化苦难英雄的做法,说“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辩色彩和哲理味,观点鲜明简洁而有力度,但是在说理方式上,却很不一样。《论厄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直面苦难》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具象化的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

八、拓展

直面苦难范文第2篇

苦难也美丽。因为苦难可以使人智慧。

当奥斯提洛夫斯基遭遇双目失明时,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从中他领悟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人应该把自己奉献给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中,不要让自己回想一生时而有所后悔。当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时,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选择了以卧薪尝胆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复国大计,从中他明白到人要成功是需要不断地警醒自己,鞭策自己的,而不是意志消沉,更不是怨天尤人。当谢坤山失去双臂无法用手作画时,他并没有抛弃他的梦想,而是日以继夜地用嘴来作画,从中他学会了如何独自地在世上生活以及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我们难道不能说苦难也美丽吗?

苦难也美丽,因为苦难可以使人坚强。

舞台上那样可爱的女生,她们整齐的舞姿,动感的节拍,引起雷鸣般的掌声。而又有谁料到她们竟全是聋哑人士,因为她们是那般得坚强,而造就她们这般坚强的正是她们的直面苦难;著名作家史铁生在遇到失去双腿这一苦难时,他迷茫过,伤心过,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直面它,因此苦难磨砺他,使他变得更坚强,并创作出《我与地坛》这一名文;欧立西制造新药的过程中尝试过605次的失败,然而每一次的失败都使他多一分坚强,使他越挫越勇,终于有了新药606的问世。于是,我们难道不能说苦难也美丽吗?

苦难也美丽,因为苦难是成功的基石。

直面苦难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苦难;佛教;因果;达观;涅

余华对苦难进行追问和反思,而一切皆苦是佛学基本的命题之一,对苦难的共同关注正是对余华三部长篇小说进行佛学阐释的出发点。

一、书写苦难:生本不乐

《在细雨中呼喊》以儿童“我”的视角写了成长中的孤独无助,在孙光林的成长过程中, 他首先经历了失家之苦, 他被送给了养父王立强, 之后又因养父的死而再次失家。其次是失亲之苦, 离开王立强家是第二次失去了父母, 他一直遭受亲人的冷遇。第三,孙光林的成长过程一直伴随着死亡,如孙光明、孙有元、工立强、苏宇等人的死亡。第四,生理渴求经常折磨着他,他只能压抑自己的内心,可以说他的成长过程包含了各种苦难。

《许三观卖血记》写了许三观卖血求生的故事,他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因为被生活所迫,他一生几次卖血,他几乎丧命而不悔,这也是一个苦行的过程。 他靠卖血去维系这个家的生存,也靠卖血去化解灾难,血是生命的象征,卖血的过程是生命的消蚀过程, 卖出的血又滋润了另一个生命, 这样就完成了生命的再生,可以说许三观的一生包括了佛教提出的怨憎会苦、 恩爱别离苦等。

《活着》中地主少爷福贵吃喝赌败了家,母亲生病他去求医结果被抓了壮丁,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父亲被他败家气死,他由一个好吃懒做的少爷变成了一个为生存而奔波的农民,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变故接踵而至,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被过度抽血而致死;女儿凤霞因为发烧变成了聋哑人;家珍受不住打击悲伤离世;外孙吃豆子撑死;最后只有一头老牛陪着他,这些苦主要是精神的苦难和摧残。

二、在苦难中修行

1.在因果中体验苦难

深信因果是佛教的基本信念,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当我们种下了善因,等到因缘成熟能得到善报的结果。《在细雨中呼喊》中父亲孙广才是作为一个“恶”的形象出现,他是一个不负责任、没有道德的人,他作恶无数,最后掉落粪坑淹死,这体现出了现世报里的恶有恶报。我们看到乡邻们之间隔膜麻木,家庭生活冷漠,他们盲目地活着,正是他们这种无意识的活着的态度造成了道德缺失和伦理失范的生活,他们在自己制造的苦难中苦苦挣扎,这也是一个“因果”的死循环。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对自身的命运发生影响,召感相应的回报,善因生善果,恶因结恶果。

2.在达观中消解苦难

《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一生被生活所迫卖了十几次血,由于他的乐观和幽默使悲苦的人生变得适合自己而生活下去,他这种乐观的态度使苦难感被消解了,比如他在娶妻子许玉兰时很痛快;在饥饿的年代, 他为孩子们搞了一个精神会餐。王安忆曾经说余华塑造的许三观是个向善英雄,而许三观这种具有达观幽默意识的人消解了生活的苦难。佛教认为人生虽然充满苦难,但是它不悲观厌世,而是强调通过修行让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在这个充满残酷竞争的时代,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应该培养一种对凡事达观淡定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时, 我们民族品格在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生存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3.在涅中超越苦难

《活着》 中主人公福贵一夜之间家产败光, 他从一个浪荡公子变成了一个辛勤劳作的农民,当面对亲人们一一离去时, 他坚强而又平静地生活下来。他泰然处之的态度好像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他性格里有一种顺其自然,在历经沧桑之后, 他领悟了: 既然无力抵挡人生的无常那就平静地享受现有的生活,所以,他以自己乐观的精神承超越了苦难,他在苦难中平静地直面苦难,从而成为自己苦难的拯救者,在苦难中实现了涅。在这个物质日益丰裕精神日趋贫乏的年代,福贵在不顺中求生存的泰然的生活方式对现代人有很大启示。

三、余华小说具有佛教意识原因探析

从宗教方面看,余华没有明显的佛教信仰,但是人都有一种宗教本能,它促使作家在其创作中不自觉地显现出一种宗教的倾向,余华很迷恋苦难这个主题,而佛教认为一切皆苦,余华在潜意识中对现世的理解和佛教是相似的,这主要表现在关于人的苦、生、死等诸方面。读余华的小说,我们体会更多的是苦难和对苦难的忍受,但是在这种忍受中,他常常使用冷调的幽默化解着人物的灾难,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余华笔下的苦难是毫无节制地呈现出来的,小说采用了非常冷的叙事语调,但是在这种文本叙事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对待苦难中人物的温情和对苦难的救赎,这种救赎是通过让苦难主体对苦难的平静直面中实现的,作品中的主人公自始至终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他们就是在对苦难的平静直面中涅檠了,正是通过余华这种外冷内热的叙事方式,我们可以感受他小说潜伏的佛教底蕴。

参考文献:

[1]谢有顺.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钟山.2002年第l期.

直面苦难范文第4篇

苦难可以捶打出哲学思想。但你必须是一块钢铁;苦难可以磨砺卓越人才,但你必须是一把宝剑。

人生于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遇风霜;必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苦难。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支面,迎接它?

那得看你个人的看法啦!

我们要懂得乐观地面对苦难。当你失意的时候,李白会对你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的时候,高适会跟你说:莫愁天下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伤怀时,苏轼会安慰你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存:懈怠时,王世贞对你说: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方往今来,许多诗人,词人都如此旷达胸襟,乐观支去生活,难道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不能吗?

没有“盐”的生活淡而无味,但是“盐”多了,就会苦不堪言,所以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给生活加点“盐”。

没有“盐”的生活就没有风的帆船一样空虚。没有“盐”,青春就会枯萎;没有“盐”,生命就会黯淡而无光。“盐”是生活的点缀,缺乏它很容易患上某些“疾病”。自讨“苦”吃,就是在悠闲的生活中给自己出难题,逼自己去冒险,向自己挑战,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一代艺术宗师刘海杰,94岁高龄时再登黄山,他说:“画黄山而先上黄山,不上黄山难画黄山。”这种不畏巍巍大山,为艺术创作而自讨“苦”吃。

直面苦难范文第5篇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物业管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

都市心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青年心理研究所

作文成功之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大庆教师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