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讨论英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爱
教贵情深。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强化和动力功能。”在教学中,积极的情感能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国外心理学家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所以情感是一切兴趣的源泉,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学习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无论对于哪一层次水平的孩子,教师都不要放弃期望的目光,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要以学生兴趣为突破口帮助他们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找回自信,及时获得成就感,如教师在给学困生设计课堂任务时应努力做到:低起点,缓坡度,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多活动,快反馈,让学生短时间内看到进步;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情到至深处,润物细无声。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这也是师德的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爱护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巴甫洛夫也认为:“如果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所以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会产生一种信心,从而激感,成为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教师要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课堂提问应有一定的梯度和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得;难度大的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基础性问题,多给予学困生表现机会,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新
现代小学生自我意识强,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又富于联想,能够初步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正是创新思维的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并唤醒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树立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锻炼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1.静水投石,激发创新灵感。静水投石浪千层。学生的思维恰如一汪碧清静水,投石正当,学生思维就会浪涌四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意识,首先,英语课堂不能形成固定的模式,要做到变中有新,常变常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优美的歌曲、Chant、游戏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学习资源,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利用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灵活使用,不断改编出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新游戏、新歌曲,并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倒唱的CBASong,就是典型的老曲新唱,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曲调填词,如用《两只老虎》编的“I’mJenny,I’mJenny,Howdoyoufeel?Howdoyoufeel?I’mveryhappy,I’mveryhappy.Howdoyoufeel?”来进行“Chaindrill”训练,效果很好。我们还可将平时爱玩的游戏移植于英语课堂,如《拍手歌》等,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创新灵感。
2.质疑问难,拓展创新思维。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如在教“dog”一词时,笔者指着一个可爱的女孩说“You’realuckydog.”全班哄堂大笑,我随即又说:“I’maluckydog,too.”同学们竟目瞪口呆,纷纷质疑,通过讲解,他们恍然大悟,都会心的笑了。这时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了“Loveme,lovemydog”(打一成语),聪明的学生竟很快说出了“爱屋及乌”,甚至还有一个学生说:“看来西方人比东方人还爱狗,Theirfavoriteanimalisdog.”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发问,帮助学生提高发问质量,学生会在思疑、释疑的过程中进发创新的思维火花。
3.放飞想像,收获创新体验。想像是创造力。想像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老师最成功之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听课中产生联想和想像。如教师设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丰富想像,设计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创造性地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可将课文进行重组改编,形成新的情景对话;综合运用已知;创设情境,自编对话;运用电教手段,虚拟各种语言环境,让学生配音或对编台词等等。
三、全
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和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体验语言,领悟语言,使用语言。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积极投身于英语课程改革,真正做到博学悦教,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听、说、读、写、演、唱、画、做八项基本功都需具备,还要创设丰富的学习条件来满足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
1.英语环境全方位。环境可塑造人,亦可改变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每时每刻的、全方位的。教师应利用一切学生活动的空间融入英语,千方百计使英语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中非常自然的一件事。
(1)努力营造课堂环境。教室里师生共同设计的posters要常换常新;用班内图书角里的全英故事让孩子们融入到英语世界;轮流自制的英语日历要配上天气预报及个人特色内容;英语板报已成为孩子们自由创作的园地;而英语习作展示栏为学生提供了放飞梦想的发表平台。
(2)把学英语延伸到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广播英语歌曲、诗歌及学生作品;在联欢会上,要让英语节目成为一大亮点;家长会上,孩子们展示流利、标准的口语使每一位家长兴奋不已;校外活动时,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车上,同学们嘹亮的英语歌声和猜谜、脑筋急转弯等游戏使师生们兴致倍增。
(3)创设学英语的家庭环境。家长们普遍具有让孩子尽快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强烈愿望,指导学生因而可以形成老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制作个性化十足的物品标签英语标志,定时收看英语节目,浏览英文网站。
2.多元互动促发展。多元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师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资源进行个性需求的多种整合互动式教学。
儿童最具模仿性、好奇性和互动性,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千方百计地寻找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与兴奋点,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形状、声音、色彩等多方位直接刺激学生感官,使其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视听结合,加快学生感知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BigorLittle时,笔者采用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的动画,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尝试各种教学手段,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对话、故事会、谜语竞猜、歌曲联唱、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参与英语学习,学生在轻松中自然习得语言。
四、活
英语教学不拘一格,把更多的空间给孩子,把更多的快乐给学生,使我们的教育更具个性,使我们的课堂更富情趣,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阳光下享受学英语的乐趣。
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作为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这样他才会对这位老师产生好感,有兴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老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英语,学好英语的基础。
二、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
最新改版的初中英语新教材(JEFC)内容大都是真实的、自然的交际情景,这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复习(Reves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Drili)、练习(Practice)、和巩固(Consolidation)五个教学环节,让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有效。
a.利用实物。在教单词、句型的过程中,如果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一定能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达到生动形象之效果。如:教单词apple,orange,pencil,dask等时,教师可以准备实际的物品或随时指出这些东西。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实物,或发动学生自己制作,学生运用自己制作品进行训练,效果更佳。比如在教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带一盒颜料或多种彩纸,在一张白纸上教一个单词就填一小块颜色或贴上一张彩纸,这样学生从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速记,轻松又有效。
b.创设情景。新教材是以“语言交际为原则”编写的。其本身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多的情景会话和描述。如果我们把书本上面的内容搬到生活中来,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动作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教学,既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培养学生在实情实景中的交际应付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第三册的现在完成时态时,可先叫一个学生:“Pleaseclosethedoor.”学生走过去关门,老师问全班同学:“Whatisdoing?”学生回答:“heisclosingthedoor.”关好门后,再问:“Whathashedoor?”然而启发学生回答:“Hehasclosethedoor.”紧接着把这两句话写在黑版上,并带读。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再举例,让一女生擦掉黑版上的字迹,同时问她:
“Whatareyoudoing?”“Iamcleaningtheblackboard.”擦掉字以后问:“Whathaveyoudone?”并帮助她回答:“Ihavecleanedtheblackboard”。同学们跟着复述,教师板书这两句话,并给出现在完成时的主要用法之一表明过去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构成形式;助动词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p.p),如此旧句型引出新句型,旧时态过渡到新时态,学生既感兴趣,又不感到陌生和突然,很快就接受。
c.利用简笔画。简笔画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极有趣的一种教学工具。有人说一幅画值千字,这一说法恰到好处的表明了简笔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引出新单词,提出新句型,操练句型,复习旧句型,还是讲解课文都可以运用简笔画。简笔画的优点在于可使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且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师生一同分析、讨论简笔画的进程中,教学内容自然呈现,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d.课堂小游戏。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又一种妙法。初一教材中经常做的“Pollysays”游戏就很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在巩固初二的第31课时,就可以依课文内容要求六名同学上台表演,其它同学竞猜“Whohaseraser?”通过这种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学参与的游戏,不但使学生知识得以巩固,更能在大范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语言实践机会。课外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自由地学习和锻炼。
课堂教学中提到的英语游戏,也是课外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游戏的形式不胜枚举,只要老师多动脑筋,或者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编出一些实用有趣的游戏是很有意义的。此外,开展英语竞赛,举行英语晚会,英语诗朗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讲座,开辟英语角,出英语墙报等等,都是英语课外活动的很好形式。
总之,兴趣问题是英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兴趣是学习之母”,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英语课上成活泼有趣的言语技能课,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全面提高英语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营销创新;市场竞争;企业竞争
营销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企业营销创新主要有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人才创新和方法创新。
1观念创新
营销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营销观念的创新,需要企业从满足顾客需求的传统营销观念,转变为不仅满足顾客需求、还要创造顾客需求的新的营销观念。譬如:亲情营销观念。传统市场营销观念强调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其实,世界上本没有什么“上帝”,而且上帝高高在上使人无所适从。亲情营销观念强调把顾客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通过与顾客做“朋友”,而使顾客成为企业的永远“朋友”。试想,当顾客成为企业的“朋友”时,还会不向企业的产品“投资”吗?这就叫以企业的“感情投资”换取顾客的“货币投资”。
①全球营销观念。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实现全球化分工。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今天,企业要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一种全球营销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
②知识营销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革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以及对企业管理、企业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营销观念也应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观念。知识营销观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③绿色营销观念。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绿色营销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等四者利益的统一,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利益,将生态环境利益的保证看作是前三者利益持久地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
2组织创新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比较重视营销工作,但是,在营销管理中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确定性和非过程性,不系统、不全面、不到位,从而造成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导致营销部门工作缺乏方向而盲目指挥。有人比喻说,西方的营销是80%的科学加20%的艺术,而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则是20%的科学加80%的艺术,更多的是凭感觉。感觉营销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特色,他们首先追求“感觉对路”,虽然在转型市场中有其理由,但也有大的风险,中国商界的“大起大落”、“流星闪现”现象就是代价。
现代营销强调的是整体攻防能力,企业应不断对营销组织进行创新,使其精简、反应快速。21世纪信息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网络化和自动化。由互联网产生而带来的速度、效率和不确定性,使得工业社会建立的营销组织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市场营销环境。市场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组织设计的思路,适应网络时代变化的营销组织要求反应迅速、沟通畅通、加强企业内外的协调和互动。传统的产品部门、分销部门、广告部门、公关部门和推销部门等都会被逐一淘汰,未来企业营销构架特征是不设中层管理机构,层级减少,20世纪层级组织体系将由网状组织体系取代。因为信息化社会的市场竞争强调的就是速度,产品更新换代快、消费者行为变化快、竞争对手反应敏捷、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等因素,都制约着市场营销组织建立的模式。因此,精简、富有弹性和互动、极具效率并且高度自动化、网络化,将是营销组织在信息化社会设置的基本原则。3产品创新
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世界著名市场战略家杰克·特罗特在分析未来市场品牌的意义时指出:“有两类竞争者是成功的。一类是强有力的品牌、大的品牌。这类公司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谋求利益。另一类是专门化的或定位很好的品牌。这是一些小的竞争者。”中国加入WTO之后,首先要在国内市场迎接来自国际品牌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其次,还要考虑如何将民族品牌努力打人已经被知名国际品牌占领的世界市场。品牌已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逐步加深,选择产品的条件更为苛刻,这样就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因而企业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么努力成为“强有力的品牌、大的品牌”,要么确定一个明确的定位,走专业化品牌的道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创新应从产品整体概念出发,顺应国际大趋势,朝着多能化、多样化、微型化、简便化、健美化、舒适化、环保化、新奇化等方向发展,重点突出以下方面的创新:①产品标准创新。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宜机械地照搬某一标准,而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②产品品牌创新。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对品牌的设计和使用加以更新,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全国名牌和国际名牌。③产品服务创新。服务是有形产品的延伸,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好的满足,因而越来越成为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营销学家李维特教授所言: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企业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而在于为产品提供什么样的附加价值:包装、服务、用户咨询、购买信贷、及时交货和人们以价值来衡量的一切东西。著名的IBM公司在广告中强调的“IBM就是服务”,正反映了该公司十分重视产品服务的思想。产品服务创新就是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措施,力图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满意。
4人才创新
目前,营销人才在我国市场中非常短缺,有实战经验的、在知名公司担任过市场部经理的人,在人才市场上非常抢手,其身价也越来越高。缺乏人才是中国企业营销水平不高的基本原因。在日益盛行的MBA教育中,迫切需要强化“营销MBA”教育。21世纪的营销人才不再是经营型的营销专家,而应是知识型的营销通才,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心、知识应用能力很强等,应该是科技通才与营销专才的完善结合,营销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一批这类知识型的营销人才。
关键词:合并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创新
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宗旨是通过教育资源重组实现高校综合水平的提升,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高校合并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一合就灵,一并则优”,财务管理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历来以支持事业发展为中心,在依法筹集办学资金、规范校内经济秩序、保障国有资产完整、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维护学校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合并后,财务工作要与时俱进应对管理环境的变迁,扩充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在实践中完善管理模式,在创新中优化管理模式,保证合并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合并高校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一、合并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形势
合并初期,由于合并前的各校区都是独立的法人,有各自成熟的运行模式,因此形成点多、面广、分散、特殊的复杂局面,给财务管理带来重重压力和困难。为尽快实现实质性的合并,财务工作一方面要忙于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对合并学校的财务状况作出整体综合的评价;另一方面为维护合并新校的经济秩序,规范经济行为,要尽快实现五个统一,即财务机构统一、财务制度统一、预决算统一、会计核算统一、经济分配政策统一。这一时期的财务管理为平衡各方利益,往往延续故有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合并初期的平稳过渡。在过渡期后,合并高校将以唯一的独立法人地位来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财务工作要为此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合并高校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经费有限,需求无限”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如何顺应合并高校发展形势,整合原有的教育资源,真正在资源统配中发挥核心作用;如何在合并新校中实行增收节支,应对各类资金需求;如何建立起科学、切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模式,促进合并高校在各方面的深度融合都是合并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针对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合并高校的特点,切实深化高校财务管理改革
(一)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也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以确保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经济分配政策、经济资源配置、财务收支预算、会计核算等的高度统一,实现合并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
1、“统一领导”是绝对的前提原则。高校合并也是人、财、物的合并,财务管理事关其中的财、物两方面,与合并高校的利益和发展休戚相关,合并高校只有坚持对财务管理的“统一领导”才能集中学校的财力,强化宏观调控;才有能力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实现平稳过渡,有利长远发展。
2、统一领导要遵循三个原则:整体原则、可行原则和发展原则。整体原则即校计财处作为学校合并后唯一的财务主体对全校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作整体性的筹划和统一管理。可行原则即考虑到合并前各院校的差异以及教职工既得利益等因素,财务合并要讲究可行的方式、方法。合并初期允许求大同存小异,以便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利于日常财务工作的开展。在合并后的财务工作中,继续循序渐进直至财务管理各方面的完全统一。发展原则即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出发,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
3、在统一学校综合财务预算前提下推行分级预算管理。学校综合财务预算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体现的是学校整体的规模、效益和实力。预算付诸实施则要由院系具体组织执行。院系处于教学第一线,最了解教学资源的使用和需求,因此学校在统一计划和资源配置前提下要将管理重心下移,综合预算要下达至各个院系,通过二级预算管理将教育经费的使用落到最实处,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在刀刃上。预算经费下达院系同时将经费“一支笔”审批权赋于院系,明确责、权、利的关系,由院系在权限范围内统筹安排经费使用,调动院系办学积极性。
4、分级管理要彰显统一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院系在预算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必须根据学校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来区分经费用途包干使用,不能笼统地打通使用,以确保将有限的经费投入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减少费用开支促进学科建设。同时针对院系的创收收入以比例分成下达定额预算强化经济责任制,谁的钱就进谁的帐,谁的钱就由谁使用,调动院系自主办学积极性,即补充了学校财力也充实了院系自身财力,促进院系主动开源节流、参与理财。
5、会计核算实行一级集中核算,由校计财处集中核算财务收支活动。除根据需要设置附属产业、后勤、基建二级财务机构外,不另设任何事业财务分支机构。所有的事业会计核算业务全部由校计财处统一处理,包括负责收费、凭证制单、登记帐簿、对外报表等,确立统一的银行帐户来收支拨款和各类收入,杜绝小金库和帐外帐。
6、采用集中会计核算方式有利于合并高校迅速推行统一的财务规范,防止政出多门。同时集中核算减少了核算和管理的层次,提高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强化学校对财务工作直接、集中的管理以及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力度,能及时了解全局发现问题应对突发事件。集中会计核算也简化了合并报表等繁杂的帐务处理工作,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学校合并百事待兴,财务预算的编制要紧紧围绕合并高校的发展目标,引导学校资金的合理流向。
1、为保障资金需求,合并高校需要进一步确立“大收大支”的观念。预算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学校的各项财务收支都要纳入到学校综合预算的管理范围,预算的调整按规定程序进行。学校的各项收入都由计财处统一管理,严禁收入“体外循环”,防止“小金库”、“帐外帐”。通过预算的编制、分解、执行、反馈、决算、分析、奖罚等来规范学校的各类经济行为,做到各项支出都有预算安排、都有支出标准、都有制度依据,不做无预算、超预算的开支。
2、“开源”更重于“节流”。校计财处对学校的各类收入统筹规划、充分利用是缓解教育经费紧张压力的根本。比如①对国家拨入的事业经费和学校的各项事业性收入实行统一安排使用。②专项资金、校外捐赠资金采取专款专用、协调进度、实施监控。③对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一并纳入校计财处的统一管理和核算并实施监控。④对代管款项有责任按国家的财经制度和委托单位的要求,监控代管款项收支的合法性,防止出现将应归学校所有的资金混入代管款项。⑤注意控制应收及暂付款项额度和收回时间,从各个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足额收回款项,应收款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资金的正常运转,而久拖未收可能造成学校资金的损失。⑥对暂存款项可以在满足付款需求的前提下,将部分沉淀的资金视为资金来源用于学校的资金周转。
(三)加强资产管理,建全和完善全面资产管理体系。
1、合并后高校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存量巨大,一般均达数亿元。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产的潜能,优化现有资产的配置,实现彻底的资源共享是合并高校事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合并高校要抓紧合并的“契机”,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堵塞各种管理漏洞,保证资产充分、合理、高效的使用。
2、高校资产涵盖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校办产业投资、其他对外投资等资产形式。同时根据高校资产服务对象的不同,又分为用于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的国有资产、用于提供有偿教学科研服务的国有资产和用于开展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三大类。在学校合并时,必须通过清产核资区分不同类型的资产办理产权界定、登记和划转,防止国有资产产权和收益权的流失。
3、高校合并的宗旨是做大做强,对先进教学设备、仪器的投入必不可少。但购置设备、仪器时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及财力状况,报学校综合预算作专项安排。为了保证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最急需的用途上,所需资产特别是贵重资产购置前要充分作好前期的论证工作,提交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内容要包括购置的必要性和实验开出率,避免低效率的重复购置和资产浪费。
(四)建立财务析分析制度,构建合理、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
高校合并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财务管理能对学校的经济决策提供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以此来消除不利因素,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做好风险防范、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而财务管理正是通过财务分析,运用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高校定期财务状况进行剖析、比较、总结,并作出相关评价。
1、分析学校的综合收入状况。高校的办学规模、人员的整体素质、教学和科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能从高校的综合收支报表中反映出来。通过分析学校综合收入的金额与来源构成,正确评价学校的经费自筹能力,预测学校的发展潜力,修正学校的发展目标。
2、分析学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学校的综合预算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和结构。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考察预算的执行结果,能够正确评价学校的办学成本以及对教育经费使用的有效与无效、节约与浪费、资金配置是否合理、资源使用是否充分等,为强化财务管理提供依据。
3、分析学校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和学校规制度。财务分析也是检查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基本工具。例如:在支出方面,是否存在超预算、超标准的开支;收费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预算外资金的分配是否合理等。
4、分析学校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推向市场,单一靠财政拨款的局面已打破,多元化筹资办学的格局已形成,高校同样处于市场经济的风险中。除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尽量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外,正确分析和评价学校财力,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有利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是财务分析的重中之重。
(五)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学校合并后,财务工作的规模扩大,财务管理也更加复杂。只满足于事后算帐的核算型会计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校财务管理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充实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掌握多种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使财会人员不单具有核算能力,更重要的具有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职业道德方面对财会人员进行思想整合,提升财会人员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为合并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综上所述,高校合并过程中财务管理是关键,而合并高校又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高校合并的最终目标,促进合并高校教育事业长远的发展,应当建立起适应合并高校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和创新。
三、高校的合并对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创新的机遇
1、要打破传统的“等、靠、要”的思维方式,树立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新的教育经费的筹划理念,在力争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增加的情况下,要不断提高高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合并办学不但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规模,更具意义的是合并后的高校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办学水平也日新月异。因此充分利用合并高校的规模性、综合性、多学科性的优势,多方面拓展办学模式丰富办学收入;依托人才、设备优势提供科研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让等广泛获取科研经费;利用高校科研水平促进校办产业增加利润;通过社会捐赠、科学地利用银行贷款或者利用项目融资等来支持学校的发展……这些筹资方式都将给合并高校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2、利用学校合并的时机改革旧的财务管理模式,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力求改变会计核算只是事后反映的现实,实现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实时控制。预算管理是采用价值形式进行预测、调节、决策和目标控制的管理形式,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所有关键问题融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因此预算管理可以说是财务管理的先导。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的严肃性,引导学校资金的合理流向,优化事业经费的支出结构,控制各种消费性和公务性支出,加大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3、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趋势。高校已基本普及了会计电算化,但许多新合并高校离信息化还有一定距离。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基于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使财务管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延伸到管理的各个区域。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财务部门通过网络可以从高校内外采集所需的数据,职能部门通过授权可以直接访问相关会计信息,使财务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为建立科学的、适应合并高校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了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博弈观念市场营销均衡点
博弈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技巧,而且更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在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引入博弈观念,这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应努力寻找决策两极的中点,即平衡点,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
博弈观念在企业产品整体概念发展中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学中,人们将产品看作是包涵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和附加利益产品的复合体。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它不仅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反映了市场竞争焦点的转移,更反映了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过程。
在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观念是企业的主导营销观念;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他们关注的是能买到产品的最大使用价值,即产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属性;消费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理性消费,因为他们必须用有限的收入购买到必需的商品,所以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是企业竞争的焦点。
在市场上部分产品供过于求时,企业生产观念、产品观念以及推销观念共存;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使他们开始关注产品的包装、品牌、款式等产品的有形部分,消费常有冲动性的特征,并且属于感性与理性消费的混合时期;产品的形体成了企业竞争的焦点。
在市场产品供过于求时,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左右着企业的营销行为;消费者较高的收入决定了他们不仅要买到适用的产品,而且还要关注心理满足,比如,是否方便购买、方便使用,有无购物之忧,是否物超所值;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项目的“数量”上,关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附加利益。
在新世纪,个性消费将成为主流,企业将改变过去“产品是服务载体”的观念为“服务是产品载体”的观念,企业服务先行,产品跟进,因为市场竞争焦点将发展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方面。企业关注焦点的变化体现了市场竞争焦点的转移和企业营销博弈点的演变。
博弈观念在企业逆向营销中的应用
逆向营销是指企业打破常规,不按战略到战术的顺序思维决策,而是由战术导出战略的逆序思维决策。这如同我们解几何题的倒推法,实现殊路同归的企业营销目的。在“顺”和“逆”之间,企业存在着营销博弈,“逆”并不违背“顺”的“消费者需求”这一中心。
十几年前,我曾经读过一本关于逆向思维的书。书中讲的是,如果在生活和企业经营中多一些逆向思维,那么我们常有一些意外收获。书中的一个例子是说,人们在吃药时,常苦于木瓶塞难以开启。但却很少有人想到“既然取不出,索性将它塞进去,药片同样可以倒出”!当然,今天的药品生产者早已解决了这样的产品包装问题,但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让我至今难忘,茅塞顿开。
营销观念强调企业市场营销始于市场,营销战略指导企业的营销战术,但在实践中,企业决策往往恰恰相反,即先有战术技巧后有战略定位。曾经风靡世界的SONY微型收录机,起因于要生产一种“口袋里能够装得下”的收录机,之后企业组织技术攻关、实验、向市场推销。企业家汤姆·莫纳汉采用的战术仅仅是把比萨饼送货上门,通过建立遍布全国的连锁网络,实现“30分钟内比萨饼送货上门,保您满意”的服务宗旨,因为没有第二家这么做,所以成为饮食业巨子。维克斯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治疗伤风感冒的新药,使人昏昏欲睡,副作用明显。然而,当把它定位在“第一种夜间使用的感冒药”——“奈奎尔”(NyQuil)之后,该药成为维克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新产品。
博弈观念在企业战略竞争中的应用
孙子曰:上兵伐谋。谋即谋略、战略。战略营销,棋高一筹;战略失误,全盘皆输。企业战略竞争是指企业在竞争中应始终追求“有形与无形价值最大化”,而不仅是总利润和长期利润“有形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在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等营销战术的实施上,在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配置上,应避免与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实现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向“共生共存”的市场竞争转移。博弈观念在企业大顾客观念中的应用
大顾客营销观念是近几年西方企业较为认同的一种市场营销观念,即将企业之外的组织、个人都视做企业的顾客。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狭义的“顾客”为中心,再到以广义的“顾客”为中心,体现了企业营销观念的发展。企业在“各顾客”间努力寻找彼此的利益均衡点,存在着营销博弈。
此外,我们认为,企业还应将员工当作自己的大顾客“群体”。传统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营销活动应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但是在以人本管理为主的今天,“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员工的利益”应同等重要,二者相当于企业这个天平的两头。“一个中心”的企业是不稳定的组织,因为仅重视顾客利益可能忽视企业员工的需求,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企业员工的竭心尽力,就不会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当然,仅重视企业员工利益又常难以把握消费者需求这一中心,可能忽视目标市场的需求,导致产品销售不畅。天平两头的两个中心点相互制衡,使管理者在博弈中推进企业的长足发展。为此,企业应重视顾客的研究,重视员工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新形势下的股权激励,它能够将科技人员的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是人力资本而不再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博弈观念在企业市场营销观念中的应用
观念是企业营销人员的经营哲学,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中心;观念是企业行为的规范和指导;传统的营销观念“以企业为中心”,表现为企业一切活动围绕生产、产品和推销而展开,消费者是被动消费和感性消费。市场营销观念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表现为企业一切活动围绕消费者需求而展开,它使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始于市场,终于市场;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消费者是主动消费和理性消费。企业营销观念演变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企业要进行有效的营销工作,就必须确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市场营销理念,并与企业的营销战略保持一致,相对稳定。据哈佛大学商学院的E.RaymondCorey教授分析,以GE为代表的美国优秀的企业都有一个经得住时间和实践考验的企业经营理念,都在投资、并购、工厂选址、技术发展方向等问题上强调与经营观念保持一致,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从宝洁的品牌营销,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斯沃琪的差异化影响,马狮的关系营销到戴尔大规模定制化营销,他们的共性在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营销观念。但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由于企业的内外环境在变,所以企业也要随时微调自己的理念,矫正企业的营销行为,在保持经营理念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企业又应有阶段性的目标调整。对于不适应市场发展和企业实际的经营理念,企业应果断做出调整。
21世纪,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行业利润率也在逐步下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此时,企业营销观念又被赋予了新内容,有了新发展。企业在新品开发、产品降价、销售网络设置、广告费投入、企业形象推广等营销活动中,存在着单纯“继承”与不断“更新”营销观念的博弈;存在着努力“满足”与“创造”顾客需要的博弈;存在着企业“长期利润和总利润的最大化”与企业“有形与无形价值最大化”的博弈;存在着“优胜劣汰”或“共生共存”市场竞争的博弈。这样,如果我们将市场营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新发展视做两极,那么表1“企业营销中的观念博弈”说明了企业应把握营销观念的两极,积极寻求两极的平衡点。所以,企业营销观念在稳定和调整的平衡中存在博弈。
企业单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可能导致企业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增加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提高企业整体营销实力,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服务发生,“防患于未然”比单纯追求服务的数量更有价值。企业既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开展企业的营销活动,又要努力获取理想的利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有条件的,即这部分顾客必须是企业目标市场的顾客;满足顾客需要固然重要,但是在许多市场也许创造需要更有价值;“长期利益和总利益的最大化”虽然已经是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但企业有形的利润价值和无形的企业形象价值也许更应该成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资料:
1.[美]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美]PhilipKotler,《MarketingManagement》[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美]本.M.恩尼斯、基斯.K.考克斯、迈克尔.P.莫克瓦,郑齐等译,《市场营销经典译丛--营销学经典权威论文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