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时事评论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电视新闻评论时代的到来
从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地震开始,直播已经成为电视报道重大事件的最基本手段,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电视新闻直播化的趋势下,目前的中国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充满了冲突,这其中也包括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电视的直播让受众接受到了最快速的信息。此外,网络新闻、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态势,使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接受信息的途径。在这样的媒介竞争以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电视新闻媒体如果还是仅仅满足做跟随式的纪实性报道,在时效上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也容易导致新闻“脸谱化”。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力求能揭示事件中隐藏着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本质,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警觉和重视,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才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更重要的目的,也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可以发掘的优势。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好的电视新闻评论,都有其共性的地方。但凡获得好评论的电视新闻评论,都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从选题的选择上,都是大众所关心的焦点话题。其次,论据充分、详细,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第三,论证是有科学依据,是严密的。以上三个,仅仅是电视做好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要是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个性,应该更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代表。“焦点访谈”的出现,可以说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在“焦点访谈”出现之后,全国各个地方台都出现了类似的节目形式,也使新闻评论可以从一般的新闻采访中,独立出来。但是纵观“焦点访谈”这几年的节目发展,即使在“焦点访谈”发展的辉煌时期,节目的重心也大多放在舆论监督的节目形态中,更注重的是“用事实说话”,评论的色彩只体现在节目结尾处的主持人少许点评,评论的部分相对薄弱,形式也相对单调,我个人觉得,“焦点访谈”更像是新闻专题。近年来,《新闻联播》增加了“本台评论”。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和比较流行的电视读报节目,纷纷通过相关新闻的串联编排,加强新闻的背景链接等方式来强化媒体的观点,并逐渐在正常的新闻报道后,选择一些比较突出的新闻事件、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述评,在传递动态信息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观点。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新时代的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加强时效性,突出个性,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三、新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
报纸的新闻评论,以文字的逻辑思维严密,论证的科学性见长。电视新闻评论,它的优势就在于声像具备,这种视觉上的感官,就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有自己应该突出的优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至少有三种类型的素材可以运用:记者的现场、新闻事件的画面、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跨地区的时空视频连线、网友微博评论,越来越多的形式可以加强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并直接参与到新闻现场的直播中,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这一两年,“新闻1+1”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更符合时代特征和百姓需要的新闻评论,也让电视新闻评论探索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新闻1+1”在发挥深度评论这一优势的同时,用观察员独特的视域,对新闻进行关联度、纵深度开发,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决策、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督促相关部门提高公共治理的科学性。从“新闻1+1”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在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中,好的新闻评论是可以拉开节目档次的。好的电视新闻评论,应有平民化的视角,深度的观点。我们以“新闻1+1”7月25日播出的《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为例。《“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的新闻由头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王勇平面对新闻媒体的发言。这是一个被无数媒体全程报道的新闻发言,王勇平的言论也被媒体、网友反复讨论。电视评论,又该如何再做自己的个性评论?《“中国高铁:重建信任!”》新闻的开头,就是王勇平的同期声,王勇平说,“我必须是坦诚地回答你们每一个问题,请你们相信我,你们相信吗?给予我信心。”这样一段为大家所熟悉的新闻同期声,就是整个新闻节目的评论由头,应该说,节目提取了整个言论中,最核心的字眼。一下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白岩松注意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多次反问“你们相信吗?”,对此,白岩松评论说,“一个多月之前我愿意相信,但是现在我不敢信,不能信。我就简单地信了,对铁路纠错也不一定很好,要想真信,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主持人评论观点的提出带着情绪却又充满思考,一下就抓住诉求的重点,顺理成章引发后面的评论。随后节目通过新闻连线,报道了事件的最新进展。这种实时连线的做法,一方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弥补新闻评论时效性较差的弱点。另一方面,使得事件的最新进展与新闻评论同处一个时间状态,可以加深受众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深层次理解正在评论的新闻事件。整个节目之后,是主持人结合新闻事件,对王勇平的新闻发言进行逐句逐句的技术性分析,提出质疑,提出思考。这样的节目评论是非常具体的。你说一句,我质疑一句,提出疑问一句,这样的评论,没有跟风评论如何有力,而是提出质疑,提出思考,既符合当时受众的一个情绪,容易产生“确实如此,应该如此”的共鸣,也能更好地体现电视媒体人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面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媒体人应该引领受众进行更多正确的思考,从而确立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威信力。好的新闻评论,终究还在于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如何表现,才能让大众认可。毕竟,现在,受众在网络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的观点,如何才能立住脚,达到传播的效果,仍需不断探索努力。
四、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关键词】文艺评论;实现方式;价值体现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思想意识观念转变的新形式下,文艺评论的文化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和文艺创作的快速发展相比,文艺评论就显得难以适应、协调能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了评判的标准不规范,扭曲了文化历史、混淆事实、道德理论的严重缺乏等问题。但是,文艺评论中追求的真理的体现应以社会主义的价值为核心,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和推动下,才能真正地做好文艺评论真正的价值体现。
一、文艺评论的概述
文艺是人们的精神价值的展现,任何精神构建实质上都是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生活艺术体现。所以文艺评论不仅可以使文艺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欣赏能力的展现,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赓延,而且同时也是与现实社会、时代的脚步、政治文化发生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对文艺创作的进行评论时,就应该站在历史和社会的前沿,对所要评定的文艺创作进行科学的认知、整体的把控、文化的定位和正确的方向驱动。如果不达到这种层次之上,我们就不能对文艺创作进行最准确的评判,更不能使文艺评论在对文艺创作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文艺评论作用及价值
文艺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和价值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强化文艺评论的意义和方式,高度重视了文艺评论对对文学创作的对比性和引导性,当然这其中并不是没有任何前提和条件的。对于文学评论来讲,这些前提要求的就是它必须精准、贴切、明确,必须要具备严谨性和科学性,我们必须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能够对文艺创作起到改正、引导、启发、激励、提升的积极效果①。这个前提非常的重要。只有这样,才是文艺评论真正的精髓思想和文艺评论的所有价值和意义的体现,这是文艺评论的关键所在,是不可或缺的惟一功能价值展现的根据。要是缺少了这个价值的体现,文艺评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不是真正的文艺评论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文艺评论的本有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文艺评论应有的功能和效果。如果这样,对于文艺评定来讲,无疑就是一种自我遗弃和主体价值的否定。
三、文艺评论价值的实现方法
(一)基于创作视角进行评论
作为一个作家,他和评论家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也没有主次和等级之别,他们之间是相互平等、互相补充的关系。郭沫若先生在作家和评论家在各自的立场关系上的观点就很鲜明,他认为:“文艺创作是发明的事业,评论文艺则是发现的事业”。文艺的魅力在于本无的事物经过创作产生,评论则是沙里淘金。长久以来,有些作家和评论家因为不明确自己的定位,对其双方的关系没有正确的理解,导致双方时常发生一些争论和不和谐的因素,从而影响了原本属于创作和评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积极意义。有的作家认为评论只是作为创作的一个辅助服务,认为评论工作者只是为他们创作者进行注解,永远是跟随在创作者的脚步之后的,更有的作家把评论家看作是生存在创作上的寄生虫。当这种思想作用与两者之间,评论家和创作家之间,就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作家经常抱怨评论家不懂得创作,评论不准确,对创作者没有任何的帮助。而评论家则自认为自己是高于作家,把自己看成是创作者的审判官,评论者认为创作者不懂理论,他们的作品层次高低完全是由评论家来评定。这两种错误的观念都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应该懂得,创作者和评论者之间是各有各的性质,但是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诗”和“思”,创作者属于“诗”而评论者就是“思”。创作的丰富多样化能给评论者带来更多的素材,而有意义的、全面的、健康的文艺评论又可以促进文学的创作。
(二)评论中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
我们在对文艺进行评论时,必须要观念鲜明、方向明确。我们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什么样的内容、具有何种特点以及所追求的理念,在最终的效果上我们都需要把握好文艺的正确方向,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评论家,首先必须要遵守文艺本身的特性和规则,减少片面和狭隘的评定,要做到公正客观,遵守文艺评定的标准,在对一个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从美学价值和伦理道德的方向出发,评价作者,应当和同时期的作家相比较,并且对比其对后世的影响作用。
(三)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及创新
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艺评论在创新方面要展现出时代特点以及创造性。文艺的评论是文学和文化的最自觉的表现形式,它不但发扬着健康向上的文艺气息,更肩负着清除社会不良文化气息以及颓废的文艺风气的重责。艺术评论的开拓创新是文艺创作和实现以及和广大人民文艺作品的风格紧密相关的②。文艺的评论是在法度当中求新意,在豪放之外求妙理,是在牢固的掌握了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两者直接的规律之后的随心而发,不受规矩的束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自由的前提是以对规律的认识性为基础,在艺术允许的范围之内,创造出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所以说,自由和创新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动的。创新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所在,是文艺发展的重要条件,文艺评论最注重的就是创新,最难的环节也是创新。文艺评论工作在当前所面临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制度背景和传播的方法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评论工作所面临的这些新型问题、新的状况,这就需要我们文艺评论的工作者勇敢的去面对这些问题,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
(四)以真诚为原则进行文艺评论
狄德罗作为法国启蒙运动领导者,他在谈到创作和评论者之间的问题中说道:“真理和良好的品德是艺术的朋友,你想成为作家吗?你想成为评论家吗?那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如果一个人他没有良好的品德,那别人对他还会有什么指望吗?然而我们除了能被真理和美德这两个社会中最有力的东西感动,我们还能被什么所感动呢?”评论家你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品行,其主要表现在强有力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的感知,及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向恶势力屈服,不盲目跟从名人,不受金钱利益的诱惑,不顾师生感情,不做名利的互换,保持一颗公正的心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客观公正。既不因人废文,也不因人赏文。这些都是要求作为一个评论家要树立良好的风气,坚守自己的信仰,秉公处事,与人和善,真诚帮助,用理服人。
四、结语
通过文艺作品领会到一种审美的境界,这是一个评论家最理想的思想品德,作为一个艺术的评论家必须要人格统一以及言行的统一、知行的统一,要具备言有物,行有格。通过本文我们还懂得了作家和评论家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如果二者在处理自己立场时没有明确这种关系,那就势必会适得其反,给真正的文学艺术带来了负面的效果。所以,文学创作者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学评论者,要明白一个良好的文学创作离不开评论者的支持,而评论者也要重视创作者的创作成果,通过正确的方法和端正的心态,把艺术的创作打造的更加完美。
注释:
[论文摘要]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已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置于触目惊心的危险境地,它是代际公平话语凸显的存在论基础;代际公平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是现代以来的事,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等,已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置于触目惊心的危险境地。由此而引出一个话题:“由于后代人的利益在今天的这些决策过程中得不到体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偏好之间潜在的权衡经常被忽略。所以,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并从中获益的时候,有可能是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代际公平问题是当代人面对现代性问题——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所造成的发展困境而不得不思考的重大的课题。
一、生态环境危机——代际公平话语凸显的存在论基础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本无限制地追求价值增值的本质及其地域上的扩张所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乃是当代代际公平话语凸显的现实依据。
根据马克思的资本逻辑的视角,在当代社会,全球化是资本以巨型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地域上扩张的必然结果,表征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影响力。全球化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并获益最大的世界性历史进程,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但并没有消除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和差异而达到利益趋同。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体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获取利益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国家安全也缺少有力的保障,基于此他们将经济增长放在首位,不断地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民族国家、庞大的正规军队和经济动机(对某些阶层很重要),是社会主义面对帝国主义的不断威胁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Ⅲ2J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持他们的霸权地位,也不惜一切地追求经济增长。由资本所导致的全球化,使一切民族国家卷入一场世界性的竞争当中,竞争是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主的较量。
生态环境问题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渐确立和不断深入而显现的。近代的科技革命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插上了乘风的翅膀,使得对自然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因此20世纪被称为“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3J世界各国不惜一切代价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地增长,而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再生资源的急剧减少、环境质量恶化和生态失衡等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当代世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危机已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对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人类开始反思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道路。经过了很长时间,人们摸索到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传统的发展模式所作出的价值选择。
1987年由当时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第一次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摆在了世界面前。世界银行在1992年《发展报告》中强调:为了使我们子孙最大限度地获得生活不至于比我们差的机会……在考虑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什么时,必须考虑所有能决定其幸福的和遗赠给其后代有形的、人力的和自然的资本。可见,我们当代人在利用地球资源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负有为子孙后代管理和保护好人类世代共同的家园——地球的责任。罗尔斯认为,“人们没有理由在纯粹时间偏爱和时间优先性的基础上轻视未来的福利,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和同时代的人一样相互之间有种种义务和责任,所以现时代的人不能随心所欲地行动,相反要维持和促进代际正义。
在传统社会中,在“现代性”问题尚未凸显的条件下,尚未进场的人类后代一直在人们关怀的视野之外,更谈不上对后代利益和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因此也就不存在代际公平问题。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的出现,人们意识到,在场各代的行为和生存方式将对尚未进场的人类后代的生存产生绝对性的影响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在以严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为代价,这样,人们越来越关怀后代人的生存状况,代际公平被不断提出。因此,代际公平话语的凸显,具有深刻的存在论基础,是当代人类对自身自然生态存在基础的自觉意识和哲学表达,也是对未来人类生存基础的价值捍卫。 二、人类社会生活的现代性特征——代际公平问题凸现的直接动因
如果说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是代际公平话语凸显的存在论基础,那么人类现代社会生活的特性——现代性就是促使代际公平问题凸现的直接动因,代际公平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万俊人教授认为,“所谓‘现代性’,是指人类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特性,它首先是作为与人类文明和生活的传统特性相对照,甚至是相对立的独特品性而显现的。因此,‘现代性’的概念意味着某种历史意义的断裂和超越,意味着一种价值优越论的评价标准和文(化)明进步观念。它标志着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截然两分,因而突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异质和断裂意义,并把现代视为对传统的超越,具有优于传统的价值定位。”
众所公认,在西方社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这些有别于传统的东西被当作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建设性现代主义认为,现代性既具有破坏性,因而必须被后现代所超越;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品质,比如它对民主、平等、自由的强调,将人们从政治和教会特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它的经验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给人们带来了潜在的和现实的利益。韦伯从禁欲主义新教尤其是加尔文教那里发现了现性的独特性根源,他讨论了产生于加尔文教的英国清教徒的职业精神,认为正是这种职业精神和禁欲伦理造就了资本主义精神。于是韦伯将现代社会与理性联系起来,认为现代化的进程就是理性化的过程,现代化就是理性化,社会的理性化与世俗化成为了现代性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现代性是以个人主义的“现代精神”为精神内核的,新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共同奏响了个人主义的序曲。个人主义形成于17世纪,体现在其国家概念中,就是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个人的价值必须得到国家的尊重,国家与社会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个人主义成为了社会法律、政治和经济的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的理性化、世俗化和个人主义的盛行,人们从宗教的天国和虚幻的来世转向了现实世界和切实的自然,并相信理性能力,自然便成为理性和科学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其使命就是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由此形成了工具理性的最初形态。笛卡尔同培根一样,都认为理性与自然是相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主宰,“我们在认识了水、火、空气、诸星、诸天和周围一切其它物体的力量和作用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同样方式下把它们应用在它们所适宜的一切用途下,因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J在康德看来,“人为自然立法。”洛克则认为“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是“人类中心主义”,其实质是主张主体与客体相互对立,强调主体是积极的、能动的,客体是消极的、被动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处于从属地位。这种二元对立逻辑表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就是主张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对立的。这种观点鼓励并赞同关于人类与非人类世界或‘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工具性观念:自然为人而存在,人凭借对自然过程的客观认识而控制和利用自然。因此,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就是控制和掠夺,自然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任意肆虐和征服的对象,人与自然表现出了一种对抗的关系。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经济和科技成就,更加使人们坚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念。人类以征服自然的能力作为衡量自身力量的标尺,并以这种能力的不断提高而自豪和骄傲。然而,正如现代化过程所表明的那样,由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掠夺而引发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越来越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并严重制约着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消费主义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内部的一种消费文化,可以说,现代社会就是消费社会,消费文化就是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其理论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发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于60年代由美国扩展到西欧和日本,随后在全球蔓延开来。消费主义有两大相互联系的基本特点,即鼓吹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丧失意义的为消费而消费;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甚至具备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评价社会进步与否、个人成功与否、生活质量水平高低以及幸福与否的标尺,其具体表现为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关键词】新媒体 媒介生态 新闻评论 功能 影响变化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时代,技术创新的速度超越了普通人的想象。以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与新一代通信技术为开端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宛若一列和协号,呼地从我们身旁掠过,新媒体创新之快已经让我们来不及定义了。事实上,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是与时俱进的。
一、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笔者研究了大量文章后发现:关于这个问题,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了不同地研究与判断,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认识,但在这林林总总之中大家还是有一些共识。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总结。
1.新媒体新技术
新媒体首先新在技术创新上。新媒体都有什么?门户网站、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播客、手机短信、 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微博、微信、微视频、QQ、论坛、网络杂志等等。这些五花八门其实都有赖四样东西:手机、电脑、数字电视和网络。其背后的真正“大佬”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通信技术。新媒体其实就是人类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在新闻业中的现实表现。
2.新媒体新采编
传统媒体在新闻的采编上形成了采、编、导、播等一整套十分成熟的新闻流水线。流程清晰、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通俗地讲传统媒体的采编队伍就是新闻领域中的正规军。新媒体由于技术创新带来了其采编方式地颠覆。新媒体的诞生掀起了一场新闻界的“人民战争”。全时、全域、全民、全速、全媒体、全渠道、全互动传播,正规军办不到的,通过“全民战争”的形式实现了。例如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在电视广播尚未报道时,已经有很多当事者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求助和消息,全国人民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昆明那个不眠之夜。2016年10月11日,上海虹桥机场两架飞机在跑道内发生的飞行冲突事件,该事件最快最全面的消息来自微信朋友圈。消息之快不仅跑赢了主流媒体,甚至跑赢了民航内部信息网络。新媒体无数次地将传统媒体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3.新媒体新传播
我们的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现实社会中无论是做什么的,在成名后总是有写本书的诉求,哪怕是由他人执笔。其实表达自我的欲望人皆有之。新媒体使普通人的愿望有了得以实现的机会,谁都可以进行一下大众传播。因为是自我表达,所以其内容就可以去中心化或可称之为:“信息”与“意义”的无关。自我表达的个性化增强了受众感知度。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及传播内容有效地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4.新媒体适应新需求
中国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节奏明显加快,每一个人都不断地面临着新挑战、新压力。因此人们对休闲、娱乐以及时g碎片化有了新的需求,新媒体恰逢其时。新媒体的方便与迅捷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我的时代我做主”,这不只是口号,更是新时代人们的诉求。在什么时间,想看什么这要由我说了算。便携、快速、菜单式的新媒体很好地适应了这一需求。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的信息,多为免费的受众享用,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免费需求。互联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虚拟的空间,匿名登陆的特性即保护了个人隐私,也使用户自由地表达观点成为了可能。尽管新媒体的失真性遭到公众的质疑,但其隐秘性依旧受到众多用户的追捧。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的新特点
在认清了新媒体的特征之后,我们应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工作?首先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评论进行一番再梳理。
1.从概念上看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新媒体时布新闻评论的主体在变,评判的价值标准出现多元化,分析事件的方式多样化,评论的针对、指向性差,甚至出现混乱的状况。
2.从写作要求上看
传统新闻评论在选题时一般要求“三关”,即关心政治、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在纵横驾驭表达方式上一般要根据写作意图、思想内容来正确选择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必须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叙述要精,描写要鲜活,要有强的现场感和动态感;议论要深刻,论点必须鲜明,论据必须典型,论证必须有力。从现实情况看,最先接触新媒体,最频繁使用新媒体的是所谓的“新人类”。在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知识水准较高,认识多元化。“新人类”在新闻事件中的观察角度、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就连对事件的描述语言也产生了大量新词汇。据说目前高考作文一律要由年轻教师阅卷,因为老同志已经读不懂孩子们的语言了。新媒体新受众,我们的新闻评论也要有新变化。
3.从功能作用上看
经典定义要求新闻评论具备:引导作用、监督作用、表态作用和深化作用。要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做出分析;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以正面宣传为主;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表达观点、态度;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知。现实中我们有诸多热点和关注并不是什么“高大上”,但它们却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吸引着众多的眼球。比如眼下时髦的韩剧,大型电视相亲节目,各类“溜光大道”,甚至于名人们的爱情、婚恋,众多的网粉刷爆屏。对于类似事件,我们的新闻评论要不要对事件发声?是不是我们只要阳春白雪,不要下里巴人?上述关于新闻评论经典定义还能不能放置四海而皆用,显然,答案不解自明。
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的优化策略
经过对新闻评论的一番梳理之后,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开放性、交互性等方面没有像新媒体那么突出的优势。如何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新闻评论工作,实现突围,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有更大的用武之地,笔者对优化新闻评论的策略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1.坚持新闻评论的本真
新媒体宛若是上海滩的魔术师,各类新奇的花样变化让人瞠目结舌。但在所有的变化之后,魔术师永远是魔术师。新媒体再怎么变还是个媒体,以消息地传播为根本特征。与消息传播相伴生的新闻评论,它的本质也没有变,还是“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言论”。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无论是驾车、乘舟,还是插翅蓝天,变得只是到达的方式,而K点始终没有改变。
2.把握好新闻评论特有规律
既然新闻评论的本质没有变,那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坚持并正确把握新闻评论所特有的一些规律。新闻评论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们在好奇或求知、求解的心理驱动下,不仅需要了解新闻事实本身,还需要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方向。一个好的新闻评论必须要回答并满足阅读者的特定需求。读者在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在本能或是社会属性的作用下,往往还要对新闻进行一番意见表达。人是群体的、是社会的,在自己发声之后期许着他人的反应。人们在发表意见后还需要有一个意见交流。意见表达和交流是我们做好新闻评论工作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3.充分利用新媒体空间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工作者占据着新闻评论的主渠道,处于垄断地位。这个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对什么事儿发表意见,意见的主基调是什么,全由新闻工作者把握。新媒体时代变了,新闻的原貌是个什么样子,这事儿的深层次问题或意见在哪儿,公众对这事儿是个什么态度,失去了垄断地位的职业新闻人又该如何应对?在新媒体时代,如果职业新闻人不能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规律,把评论工作做到极致就不会有人听、有人看。
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带来极大挑战的同时,也向传统媒体吹来了“东风”。新媒体的一系列创新,为新闻传播、评论生产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互联网平台,实现新闻评论最大程度的传播、讨论,最终增强其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了解掌握新媒体,充分地利用好新手段、新特性,让新媒体成为新闻专业者的新座驾,发挥专业水准,在新媒体时代依然是弄潮儿。
4.贴近生活贴近“新人类”,坚持正确导向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我们不能脱离受众。大家在看韩剧,那我们也要说韩剧,不过我们要说得更深、更透。要说清韩剧与韩国现实社会的差异,要说清楚为什么会形成韩流。对于出轨的热门,也可以插上几句,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些只不过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聊资。“新人类”有新视角、新语言,要贴近“新人类”就要了解其所思所想,学习他们的沟通语言和方式。在无关大雅方面,不妨海阔天空与网民与群众与生活打成一片。需要提醒的是:职业的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是茶肆里的“神聊汉”,我们还肩负着社会责任。要心存敬畏,坚持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义务和天职。因此在形成观点的过程中,相关评论员必须避免扭曲新闻事实的情况出现,否则再新的观点也只是谬论。
基于上文对新闻评论功能变化及影响的分析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下,写好新闻评论,不管是对于新闻评论本身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涂光晋、吴惠凡:表达・交流・争论・整合――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变化与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5).
[2]赵振宇、邓辉林: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及培养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8(12).
[3]石凤艳、韩海鸥:新闻评论的功能定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9).
[4]叶俊.新媒介环境下新闻评论“对话功能”之建构[J].今传媒,2011(09).
节目制作中的加减法
减时差,加时效。从节目形式上看,《新闻1+1》主要利用背景短片和现场直播评论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来深度解析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此外,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迁之死》节目中,董倩在直播中说道:“本来按计划,今天晚上9点半,金牛区会召开一个新闻会,但是据我们的最新消息,这个会目前还是没有召开。”这样充分及时的信息量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不仅向观众彰显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为现场评论员的评论提供了更确凿的材料。这就避免了评论节目纯粹的“炒冷饭”,有效地维护了新闻事件的热度。
少问责,多寻因。正如该档节目的开场语“新闻1+1,给您不一样的解析”,《新闻1+1》的立足点在于“解析”,即更多地探讨新闻内容背后的成因,让观众从中获得启示。
这个特点,从每期节目标题的制作上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标题一般不超过十个字,多以发问的形式提出。以2009年11月份播出的20期节目为例,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就有14个,可见节目对有争议问题的关注度。具体到整期节目内容的安排,也如它的标题所设置的那样,更多的是关注为什么。以2009年12月1日播出的《艾滋病:病名?污名?》为例,在世界艾滋病日如何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个议题上,节目以云南大理的男同性恋酒吧的推迟开业为切入点,先后解析了“开酒吧的原因,酒吧推迟开业的原因,为什么在媒体关注后酒吧不敢开业了,大理市政府为什么支持开酒吧,社会为什么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等问题,避免了对“社会普遍存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这一现象进行直接的控诉和拷问,而换之以公正平衡的原因分析,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帮助观众解疑。
少分歧,多常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要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①在节目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主持人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白岩松会以诸如“我不这么认为”,“恐怕还不是这样”的口吻加以回应。通过新闻评论员与主持人的互动,在一问一答中表达思想倾向。例如,在2009年12月8日播出的《请照亮孩子脚下的路》节目中,针对学校发生的踩踏事件,评论员白岩松从学校的“面子、里子和根子”三个层面进行解析,特别是对学校发出的四条声明逐条进行解剖后,提出应该加强学校的管理并减少应试教育的弊端。可见,《新闻1+1》的突出作用在于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提炼出一条逻辑清晰的思路,通过层层分析,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意见,从而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少高端,多平民。深度评析是评论节目的精髓,但深度评论的一些特点,比如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等,也是评论节目制作中的难点。如果没有深厚的制作功力充分把握电视受众,节目便容易出现枯燥乏味或评论不痛不痒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新闻1+1》无论从选题还是评论上,都力求贴近大众。
在标题的提炼上,诸如“糖醋活鱼,谁的醋,谁的鱼?”“钓鱼执法在调查,该还谁清白?”等,提问往往直击人心,给人酣畅淋漓、不吐不快之感。在《救命,无需争议!》节目中,对长江大学三位因见义勇为而遇难的大学生的介绍,字幕中分别出现了“作文写得好,喜欢教同学打篮球”“是NBA科比的球迷”“喜欢张学友和周杰伦的歌”等内容。这不仅真实还原了当代大学生的丰富个性,同时也体现了媒体“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观众经历海量信息的冲击和锻炼,需要了解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几尊传统的刻板英雄形象。节目在体现对遇难者尊重的同时,也让观众更加真实地触摸到几位勇士真实的灵魂。不管是“以情载理”抑或是“拨动心弦”,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注,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思想。如果缺少这一思想光芒,新闻评论作品的影响力就无法实现。
在评论员的语言风格上,白岩松往往言辞犀利,很多节目更是直指政府和制度等问题。2008年10月15日,《新闻1+1》做了一期题为《医改方案看不懂需配“说明书”》节目。这次的选题主要解析了医改方案上让人看不懂的内容,从侧面再次验证了《新闻1+1》节目的人文关怀。
节目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加减法”
加第一手信源,避免二手信息。第一手信源的获得与否,是对媒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考验。“在事实判断方面,要获得深入的观点,首先要占有全面的信息,最好是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获得独家信息。现在的某些电视新闻节目之所以只能就事论事,就在于片面依赖其它媒体的已有报道,只能做一些表层的解读。”②《新闻1+1》是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对内容时新性的要求较高。正如主编叶闪所说,“最快也要到中午两点之前确定主题”。而自2009年7月31日改版之后,《新闻1+1》的播出时间由最先的22点调整为21点30分,可见节目在制作上存在的时间压力。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用非第一手信源的话,往往就容易造成资料不全,给评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影响评论的展开。CSM提供的数据显示,《新闻1+1》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发射等重大新闻事件周期内,收视率均上扬3-5倍,节目在特殊事件报道中收视率冲高已经成为了规律。增加对第一手信源的开挖,无疑是评论成功的基石。
多照顾节奏,少重复画面。在《新闻1+1》节目中,现场评论员解析问题的同时,节目制作采用的是电视节目最常用的分屏直播技术。在分屏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采用更明晰而准确的背景画面,无疑能够增加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节目现场直播的特点本身也对制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走过二十年,APEC还有用吗?》节目中,节目组将演播室搬到新加坡APEC新闻中心。由于采用卫星直传,节目播出时总计出现了6次黑屏现象,大大影响了观众的收视感受。可见节目制作技术上的缺陷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现场评论节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做场外嘉宾连线的时候,经常出现嘉宾还未将意见表述完整,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或者由于与自己的立场不符而匆忙将嘉宾的话打断的情景,节目议程设置的痕迹过于明显。尤其是在连线互相持对立观点的嘉宾时,贸然打断其中任何一方都会有节目立场不公正的嫌疑。因此,在做连线时,节目组应该事先与嘉宾做好沟通,掌控好评论节奏和时间,或者对节目总体播出时间有更弹性的处理。
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少救急型专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一两个评论员是远远不够的。评论员不是万金油,再好的评论员也不可能全能到洞悉各个行业,知晓每件新闻背后的原因。虽然有时在面对经济、医疗卫生等议题时,节目组偶尔会打破常规邀请某领域专家到现场进行评论。然而,这些领域的专家毕竟不是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在直播的压力下,很容易出现表达不流畅等情况。因此,专家的观点和见解,更适合在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进行连线采访,而不宜在节目中将所有评论的任务都交到专家身上。节目如果能够出现更多的专家型记者,既对新闻的特性、观众的接受习惯有较好的把握,又对诸如经济、政治等某个特殊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那么,评论员风格的平民化和解读的可信性无疑可以有效提高。因此,节目组应该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令解析的角度、风格更加多元。
主持人风格的定位和掌控。在演播室中,主持人与评论员面对面的交流是人际传播,而反映在电视节目的收看过程中,主持人也在对观众传播。在《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董倩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代表观众向评论员提出问题,从而在两人的交流中,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倩的作用仅仅是为白岩松开路,象征性地做出提示,很少会阐明观点,缺少观点上的交锋和思想上的碰撞。偶尔看到董倩持有不同的见解,但马上就会被反驳掉,节目更像是个一言堂,缺乏评论的公开和多元。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能够有更加犀利的质疑和思辨性,那么,整个节目的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