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制图与识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制图;教学改革;方法

0.引言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要满足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培养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对制图与识图能力的要求。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深化,毕业生工作岗位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后续课程和工作岗位的要求,我们到建筑施工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调查问卷活动,进而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1.深化完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目标

以调研报告的结果为依据,以土建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优化整合课程。按照“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和“强化应用,培养技能”的原则,以及课程内容体现“实用性、适用性、先进性”的原则,重新确定了适合土建类各专业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三大项目。

项目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和仪器的绘图技巧,主要讲述图纸、线型、字体、比例以及等分线段、等分圆周作正多边形、椭圆的画法等。该部分作为基本知识,教会学生按规范与标准从事。

项目二,投影的基本知识。主要讲述点、线、面、基本体、组合体的投影、轴测图、剖面图和断面图。该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性质,让学生能够绘制和识读形体的三视图,能够绘制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项目三,民用建筑识图。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梁、板、柱、基础配筋图等。该部分是后续课程的基础,也为学生走向施工员、测量员、预算员、绘图员等工作岗位提供了必备的制图与识图知识。

2.改革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理性思考

《建筑制图与识图》这门课与一般课程的区别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打破传统,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

2.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到讲练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掌握讲授、提问、讨论、做与练的顺序和时间。充分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使教学活动相辅相成,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和升华。

2.2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师给学生以恰当的引导,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营造一种让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机会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直观启发式教学,即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讲解,同时让学生看模型、实物、挂图等,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使学生先获得感性知识,再逐渐由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找到模型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还可利用对比启发式教学,即习题课上,注意选题典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阔学生的思路。

2.3在课堂上开展竞赛活动

每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竞赛。同学们在自尊与自信的趋势下激发兴趣,课下会自发主动的复习,竞赛过程中无论对自己能回答的问题还是不能回答的问题印象都很深刻,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这些刺激且具有悬念的竞赛活动使同学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愉悦。

2.4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

在讲授民用建筑识图这一项目时,除了让同学认识图例,也让同学们在制图室练习绘制大图,教师解答同学们在绘制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实践证明,绘图能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识图能力。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部分,以房屋施工图为主线,除了课堂传授理论内容之外,组织学生参观一个实际工程,实地考察在建工程的基础平面布置、楼层结构平面布置,使学生通过实际工程对图纸有个整体、形象的认识。

3.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若将每个知识点一一讲解,同学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大的项目,21个任务,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每堂课的内容化零为整布置下去,使学习目标明确、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实施课堂教学分八个步骤:(1)告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2)激发联想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调动同学的积极性。(3)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同学们操练完成任务。(4)将任务的内容深化,寻求处理同类问题的方法。(5)归纳本堂课的基本内容。(6)反复训练,将科学的规律熟练运用。(7)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重点与难点。(8)选择经典问题布置为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完成任务的愉悦感会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做一种终身享受。

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类专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改革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重光,孙红,刘祥峰.对建筑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中国电力教育,2008(22).

[2]孙艳平,徐景芬.建筑制图教学方法改革.高等建筑教育.2007,第l6卷增刊1.

建筑制图与识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制图教学 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 手绘图样 制图周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工民建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构思及分析表达能力,一般被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设。这时的学生思想波动大,但对新环境、新事物还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感,利用这一点,教师需要把他们引导过来面对这门新课程,要让他们把点、线、面组成的平面图形与实物联系起来,完成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的过程。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讲透教学重点难点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材有很多种,但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笔者认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比较适合技校学生使用,但书中的某些章节对技校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例如剖面、断面的概念与区别,特别是组合体投影图的线面分析、补图补线以及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等,不但是难点,而且是重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教师除了需要把理论讲得深、讲得透,习题讲得详细以外,还要在其他方面下更多的功夫,例如利用模型、画轴测图等。

二、激发学生对制图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抓住建筑制图课中的兴趣点,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三面正投影的时候,可利用他们初中学过的三视图,然后过渡到三面正投影,不但利用纸片作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而且可利用现有的场所来形象描绘,例如利用地面作H面,黑板作V面,左侧墙面作W面,灯光照在上面的影子就是投影,让他们觉得投影作图是很有趣的事情,再复杂的工程图,都是利用这么简单的原理绘制出来的。

当在做补图补线的练习的时候,很多同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笔者告诉他们,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想象力充分,你们可以画出老师都想象不出来的空间形体,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对补图补线的浓厚兴趣,能促使他们大胆构思,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三、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并重

练习是学生巩固、理解知识和形成相应技能技巧的方法之一。制图练习不但有课堂作业,也有很多课后练习。课堂练习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要求他们补图补线,图上每一根线都可以代表一个面,多出一根线,少于一根线,形体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利用轴测图形象地解释不同答案的区别,帮助他们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通过课堂练习,老师当堂讲解,能帮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对课堂作业要及时总结。比如在讲解补画第三投影时总结:看组合体的三面正投影图必须把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才能想象出物体的完整形象;切割类组合体与叠加类组合体分析方法不同,前者是先合后分,后者是先分后合;一定要熟练掌握各种直线、平面和基本体的投影特征;组合体三面正投影图中补画第三投影的练习顺序是先由已知投影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再补画第三

投影。

每一节课有不同的内容和学习目标,课后有相应的制图作业,制图作业很难批改,所以在做作业前要严格要求,要求作业美观整洁,线型要分清,粗细要分开,否则,作业出现问题后再修正,就要花费很大精力,效果还不明显。

四、通过抄绘图样理解制图原理

建筑制图与识图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图样,学生在学习课业和今后从事的生产施工中,时时要与工程图样打交道。学生掌握的情况和熟练程度,不仅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术素质。要看懂工程图样,首先要通过抄绘图样帮助他们理解制图方法和步骤,但很多同学有畏难情绪,不愿意抄绘,笔者就告诉他们,虽然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施工图又快又好,但一定要通过手绘图样掌握绘图方法和步骤,才能很好地理解电脑的指令,否则图样画出来了不知道什么意思。同时通过抄绘图样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看懂施工图。

五、强化制图周教学的作用

建筑制图与识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与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按照行业标准绘制阅读建筑工程图纸的能力以及熟悉建筑基本构造。在课程教学中,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之一。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近年来高中职业院校建筑学专业已成功推广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学习活动中扮演了情境的创造者、任务的设计者、资源的提供者、活动组织者及方法指导者等角色,是以任务为驱导,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容主要包括:精心设计工作任务;合理实施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参与任务结果评价。具体教学思路:引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评价任务——任务拓展——布置作业。

1.1 依据教学目标,以任务引领课程学习

对于枯燥的建筑课程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来源于课程本身,而更多地来源于课堂教学形式的选择。为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快速掌握所要学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应首先从任务设计入手,设计满足学生兴趣需求并且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任务,以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设计任务的顺利实现。比如,在建筑图纸绘制的教学中,在教给学生基本的绘图方法之后,让学生针对学院大楼绘制建筑平面图。 通过实际项目的训练,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绘图方法与技巧,加深了对建筑平面图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学生也反映这样的学习方法实用性强,觉得收获很大,兴致很高。对每一个实训项目的设计,都要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力求简单、容易理解,项目的成果必须是职业工作过程中的作业结果,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并保证了课程目标的落实。

1.2 引导学生自制模型,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一些建筑结构而言,多呈现立体形态,且构建层次相对比较复杂,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仅以文字、图片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很难使学生的立体想象与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升。而对于模型制作而言,恰能弥补这一缺陷。为此,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布置一定的模型制作任务,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对空间结构的感知能力。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择硬纸板、铁丝、线、软木条、美工刀、钢尺、木头针等材料,如对于建筑制图中的基本形体、三维空间以及组合形体等元素可以用硬纸板来制作,而对于建筑建筑结构中的桁架等结构可以用木条来制作,对于梁、柱等线形构件而言,可以用铁丝来制作。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建筑模型,能使学生的施工技术、操作技能等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学生对材料选择、预算制定等环节的操作,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中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特性。另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设计和制作虚拟动画,对模型形体进行剖析,使抽象的理论变的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1.3团队协作,合理实施工作任务

学生实施工作任务过程中,要保证全体学生参与,每个学生掌握。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明确学生分工,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差些的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实际练习独立完成任务。学生画好图以后,每组派个代表来讲解绘图过程,让学生讨论,最后找到一个精确快捷的绘图方法。这样可以使参加讨论的每一位学生对同一问题, 获得多方面、较深入的认识, 有助于思考能力、 交往能力的养成, 有助于团队精神、 集体观念的培育, 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1.4评价任务,总结提高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目的是评价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总结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设计任务的同时设计好任务评价标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首先,在分组内让学生参照评价项目内容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定,其次,在分组内互相进行教学评价,再次,由教师总结并给出客观评价或得分。这样就可创造出一种开放式的评价机制,可让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在交流与评价中锻炼能力,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扎实的专业应用知识。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的效果

2.1 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在进行 《建筑制图与识图》 课程教学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采用现场教学法和工地实习活动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识图能力的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法,将学生带到施工现场,给他们工程图纸,让他们对照工程实际识读图纸,把原理性知识技能与操作性知识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 形成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不仅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还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式,让教师从主导变成引导,把学生放到主置上。在每次上课前,教师先给出设计任务,帮助学生设计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任务,让每组都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最后由学生决定,教师帮助确定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应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办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方法指导,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练习,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3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提高中职建筑教学效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现阶段的中职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影音效果独特等特点,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强化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直观认识与理解。同时,对于建筑专业而言,与绘图软件联系教学紧密,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软件绘图作业,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建筑专业软件绘图水平,进行系统性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在《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中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并且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制图能力都有了较大的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但在利用这一方法时要根据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它的适用性,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 确保对这一方法运用的合理、恰当。

参考文献:

[1]张海昕 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教学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02):45-46

[2]丛培丽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 [J]. 中国教育技术 装 备 ,2011(1)

建筑制图与识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建筑 制图教学 实践

建筑制图是作为建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一直受到学校的关注。在教学制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针对课程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制图学习的意识,初步锻炼他们的绘图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动力。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引导学生对建筑专业本身产生兴趣。针对刚入校的学生,我精心设计了几个课件――《世界著名建筑欣赏》和《建筑发展史》等。在《世界著名建筑欣赏》这个课件中,搜索了一些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图片和自己录制的世博会上各国的建筑图片向学生展示,学生在观看这些著名的建筑物后对建筑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多表扬、鼓励。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基础都比较差,但他们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喜欢被表扬。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他们学习上取得的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肯定,这样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中适当地设计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在被肯定的情况下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更主动地去学习。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应改变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通过提问、交流、答疑、解答学生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课堂教学氛围活泼起来,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积极地去探索新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适时地把多媒体技术用于建筑制图教学中,能够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建筑制图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主要是利用挂图、板书等工具来授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效率较低,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学习建筑制图知识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建筑制图的教学效率,我们在把握好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应有机地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丰富多彩的视频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比如,《建筑制图》课程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学时比较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授课内容,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取舍。基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解决了由于课时少而教学内容不能够充分向学生展示出来的弊端,节约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给课堂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制图》课程改革主要以职业培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建筑专业课程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传授学生知识,强化学生制图知识的实践与应用,以培养出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专业素质人才来。

参考文献:

[1]李渊,胡彬.浅谈高职院校《建筑制图》分段性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2009(9).

[2]郑海兰.建筑识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个能力[J].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3]胡国军.论工程制图在工程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功能[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2001(9).

[4]王晓岚.实例教学法在中职建筑CAD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3(6).

[5]张海燕.少学时建筑制图教学改革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

[6]吕冲.中职学校《建筑制图》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2).

建筑制图与识图范文第5篇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实操经验的学生最受到社会欢迎。通过企业反馈,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培养才能真正顶岗,使得企业在培养技术人员方面还要下很多功夫。而有些学生被培养成熟了,能够顶岗工作后又以工资待遇低为名跳槽,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因此当前用人单位不太愿意接受刚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和缺乏实践能力的毕业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环艺专业而言,切实推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建筑制图课程作为与学生对口就业直接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何适应社会需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是我们当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基于“校企结合”的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就需要我们在努力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强调前后课程相关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满足学生将来就业的职业岗位工作需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适应社会需要,转变课程教学模式

当期高校建筑制图课程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讲完理论知识后,学生开始大量临摹建筑施工图、结构图以及装饰施工图。学生感觉课程难懂,枯燥乏味。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体现“以应用为目的的”高职教育的特色。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对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入深入分析研究,寻求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制图课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根据高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突出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原则,其次,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建筑模型、现代化教育技术及外出参观施工工地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教学质量。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制定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案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建筑制图课程改革的重点。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是简单地增减内容,而从实际出发,根据环艺专业特点进行适当、合理的删减,精选内容,增加与学生就业联系紧密的施工现场的识图、绘图环节,适当减少临摹图例。

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还是面向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岗位,所以应该具备熟练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围绕环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删去作用很小的一些章节,例如《建筑制图》的教学内容中,“画法几何”主要任务是研究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以及在平面上表现空间几何的图解方法。而其中的图解方法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很少用到,对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用处并不大,内容也比较抽象难学,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差。其实这部分内容可以穿插在一些实例图中进行讲解,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调整是可行及有效的。

加强实践教学,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构建现场教学的场所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就业需求,在建筑制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组织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走校企结合的路子,采用到施工现场、相关设计公司参观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实地了解建筑物的空间特点,熟悉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流程。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前期可以在学校建立的实训室进行,课程后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或在就近装饰工程中得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以真实的工程案例为基础,根据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交叉进行,使整个课程安排既有在校内对教学楼、宿舍楼、行政楼的对照图纸的参观教学,又有在校外实训基地或附近施工场地的现场教学。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按企业设计的出图标准完成平面图的绘制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为了有校外现场教学的场所,还必须得到相关企业的配合,事实上企业也希望在学校教育中就有工作现场环境的模拟训练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以使他们一旦进入企业,就能迅速融入到生产劳动中。我们在一些活动中,与相关企业也达成了合作协议,为课程改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充分体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传统的考试方式凭一张试卷或者一张临绘图纸很难完全反映出每个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也难以体现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绘图能力。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应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绘图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实行平时课堂作业、校外现场绘图、分组作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建筑制图》作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应根据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应用性,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