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自信的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
3、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赫兹里特
4、劳动使人建立起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尔基
5、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罗什富科
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作为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现金流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企业投资行为是否有效率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致使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为了给解决过度投资行为提供理论准备和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已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一方面,学者们从委托和信息不对称两个视角进行寻找过度投资产生的根源和动机,认为经理人为了私人利益倾向于扩大企业规模,采取过度投资行为侵占股东权益。如Conyon和Murphy(2000)通过实证证明经理收益是企业规模的增函数,大规模企业经理的收益远大于小规模企业经理,即管理层有强大的投资动机。另一方面,大量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分析了企业现金流、企业盈余、股权结构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相关关系,这些毫无疑问的为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以信息透明度为视角研究过度投资问题的还很少,基于此,本文研究信息及其信息传导机制对于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完善信息披露质量监督和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建设,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6年~2008年为研究时段,运用泸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对过度投资水平与信息透明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尽量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按以下标准对数据进行筛选:(1)剔除相关数据不全及个别数据异常的公司; (2)剔除在此期间被ST和PT公司;(3)为保证公司投资行为的可持续性,剔除了在此期间发生大股东异常变更、变更主营业务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经过筛选后,获得年度/公司样本公司数共396个,得到样本总数1188个。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的CSMAR数据库、CCER色诺芬数据库、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巨潮资讯网。
(二)研究假设 Jensen和Meckling认为,股东与经理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两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导致了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盛行,进而引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信息不对称加剧,问题越严重,过度投资行为也就越严重。信息透明度的高度直接影响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据此,相应提出本文的假设:
H: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息透明度与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呈负相关
(三)研究变量 为了能更精确地进行对比,下面两个模型对每个变量都除以当期期初总资产以消除不同企业资产规模的影响而进行量化,下文中将不再一一提及。
(1)过度投资水平指标。RICHARDSON通过一个模型估算出企业正常的资本投资水平,然后用模型的回归残差作为过度投资的变量,考察了自由现金流量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本文借鉴该模型来计量过度投资,其模型为:
It/At=b1/At+b2Ct-1/At+εt (1)
式中,It表示公司当年的资本投资支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Ct-1为公司t-1年的现金持有量,包括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之和;εt为残差,正的代表过度投资,负的代表投资不足。在本文研究时只取有式(1)得到的正残差部分,即取εt>0用Ot表示。
(2)信息透明度指标。本文以财务报告的质量作为信息透明度指标,以盈余管理指标ABS即t年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t与t-1年资产总计At-1的比值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等于利润总额AC减去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即:
DA=AC-NDA (2)
采用盈余管理中的Jones修正模型来计算AC和NDA,即:
ACt=a1/At+a2(REVt)/At+a3(PPEt)/At+Et (3)
其中,REVt表示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差额,PPEt表示当年固定资产总值的平均值,Et为剩余项,代表各公司总应计利润中的可操控应计利润部分,a1、a2、a3为系数。
NDAt=a1/At+a2(REVt-RECt)/At+a3(PPEt)/At (4)
其中,RECt表示公司当期期末应收账款与上期应收账款的差额。
(3)其他相关指标。投资现金流比率CF为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期初固定资产净值之比;CASH为公司现金存量与固定资产净值之比;Q为公司的托宾Q值,为公司权益市场账面价值与债务市场账面价值之和除以公司总资产的账面价值来近似表示;公司盈利性指标SALE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之比;财务杠杆指标LEV为企业债务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综合上述对变量的定义,可以列出如表1所示的的变量定义表:
(四)模型构建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和本文研究重心,设计以下基本模型:
Ot=β0+β1CFt-1+β2Casht-1+β3Qt-1+β4Levt-1+β5Salet-1+ξt (5)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投资现金流比率、投资现金比率、公司托宾Q值、公司盈利性与过度投资水平正相关,即企业净营运现金流、现金存量以及经营业绩恶化委托问题,加剧过度投资行为,并且财务杠杆形成的监督制约机制能较为有效的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本文将对此进行验证,并探讨财务报告质量ABS与过度投资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实证研究
(一)ABS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2所列示的ABS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研究样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财务报告质量的均值与中位数之间的差别较大,说明不同公司的信息透明水平有明显差异;二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较大,质量随之提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相关披露制度的完善、机制的成熟以及披露人员素质的提高,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差异逐渐缩小。
(二)回归分析 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列示的回归结果看出,投资现金流比率、投资现金比率、公司托宾Q值、公司盈利性、财务杠杆变量与过度投资水平的相关关系都符合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财务报告质量对于过度投资的影响作用符合我们的预期,即财务报告质量对于过度投资的约束效果有较为显著,这一结论应证了Jensen的理论,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越大,问题越严重,过度投资行为就越频繁,反之,过度投资较少。但同样必须明确的是在5%的置信要求下财务报告的治理效应不显著。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性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相对不够发达,财务报告存在较大的粉饰空间,财务报告质量并不能准确的反映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因此用它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可行性较差,进而减弱对问题的治理效应。
四、研究结论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根源在于投资者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委托成本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的核心在于缩小投资者与管理层的信息差距,即信息透明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作为信息重要载体的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有助于解决现代公司冲突,在使股东与管理者利益最大限度保持一致。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地对财务报告质量,信息认知者的能力、动机与过度投资一自由现金流量敏感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提高信息质量能够减轻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Jensen,M.C, and W.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305-360
[2]张纯、吕伟:《信息披露、信息中介与企业过度投资》,《会计研究》2009年第1期。
[3]唐雪松、周晓苏、马如静:《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4]方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研究――结合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
[5]崔萍:《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生 自信 自控 自理
一、核心概念
自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自信能促进成功。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不能停留在想象上,要成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样去行动。面对社会环境,我们每一个自信的表情、自信的手势、自信的言语都能真正在心理中培养起自信。广义地讲,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狭义地讲,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事情。没有自信的积极,是软弱的、不彻底的、低能的、低效的积极。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上、事业上还是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追求的目标。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自信。
自控,即自我控制自己。类似于自律,自控是一种能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正确控制。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的习惯。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人生。最易干成大事的是那些能掌控自己的人,缺乏自控力却在妄谈成功,就像盲人在谈论颜色。
自理,自我照管调理,自行解决,是个体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完整而需要自己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动。包括进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也包括社会交往,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个体活动。每一种具体的自理活动,都会涉及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有效进行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而且每个人采取的实际行动也是不同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中学生“自信、自控、自理”教育研究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
1.国外研究状况
关于自信,加拿大有句谚语说:自信意味着已成功了一半。拥有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因而比一般孩子更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
然而遗憾的是,在今日的加拿大,缺乏自信的孩子仍随处可见。据加拿大《枫叶》杂志报道,加拿大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所对全国各地1000余名6岁至12岁孩子所作的专题调查表明,4成人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还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却证实,实际这些孩子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能力上,比一般孩子都不逊色。
关于自控,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做了一个关于自制力的著名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幼儿园里4岁的儿童。他告诉孩子们,如果等到他办完事回来,就可以得到两块果汁软糖;但如果等不了那么久,就只能得到一块,而且马上就可以吃。果汁软糖的诱惑与漫长的20分钟等待对于4岁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考验,是一个冲动与克制、欲望与自我控制、即刻满足与延迟满足之间永无休止战斗的缩影。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25日援引研究带头人阿夫沙洛姆・卡斯皮和同事特里・莫菲特的话报道:“我们将自控能力与其他(可能影响成功的)因素做对比,自控能力胜出。”
莫菲特说:“我曾以为智商是影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但是这项研究表明,智商在自控力面前黯然失色。”
这说明我们都可以通过提高自控能力受益或许将使得人们重视自我控制力的提高。
关于自理,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在加拿大,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人们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的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
在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2.国内研究状况
关于自信,给每位学生都提供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给他们展现才能的舞台,以增强自信心。“自信教育”首现上海中小学的课堂。
记者从南洋模范中学了解到,该校在全市率先推出“自信教育”,设立“轮值班长”、定期改选学生干部,在高中三年内让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学生干部等措施使很多学生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增强。
关于自控,人是需要控制的,孩子也如此。一个孩子如果缺乏鲜明的道德观念和是非意识,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适当的控制,任性放纵,为所欲为,就会导致人格偏离和违法犯罪,造成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最终影响到他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自控能力整体较差,这与孩子的生理发育有关。孩子的神经纤维髓鞘化还没有完善,情绪的兴奋多于控制。从社会心理因素看,孩子的年龄还小,经验不足,所受的教育不够,这些又都影响到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完善。
关于自理,《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地成长,身体才能健康地发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鼓励并指导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教育尚且如此,更何况中学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如果孩子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在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的目标与重点
谢天听罢弟弟的丧气话,焦急地一个劲劝他:“机会难得,你要好好珍惜啊!”可谢地就是打不起精神,提不起“斗志”。无奈中,谢天只好到办公室求助方老师。方老师却并未找谢地谈话,而是叫来语文学习兴趣小组的成员,要他们以此为契机,做“说好激励话”的口语交际演习。“你们先想想具体方案,待大伙讨论交流后,再各自实施。”方老师说完,静坐一旁,让同学们思考。
不一会儿,班长刘路打破沉默:“我的方案是――树立自信。谢地说他‘功力还浅’,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要唤起他内心‘我能’的宏音,有三种方法。一是以名言激励;二是借榜样鞭策;三是凭‘试行’鼓劲。”
“呵呵,一听这说法,就让人心痒。”谢天迫不及待地插话。刘路理了理思路,接着细说道:“许多激励名言,都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它们记录的关于失败的反省和成功的反思,对后来者应有很大的启迪。例如,‘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以谢地在平时作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性来看,他对诸如此类的名言会有触动。”
“这会不会虚了些?”组员兰心禁不住提出疑惑,接着她又恍然大悟道,“哟,我忘了,你还有另外两招呢!”待兰心说完,刘路笑笑,又讲起来:“坐而论道,确实挺虚,所以为了让激励更有实在的力量,我们还可选取身边平凡人或举世闻名者的成功事例,以彼促此,让其生发‘人家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我不能退却’的豪气和信念。哈哈,说到这,还真有个现成的例子。谢天和谢地不是双胞胎么?我们可以这样对谢地说:‘谢天对于参赛是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作为和他一母同胞、同年同月同日近乎同时出生的你,也一定能和他同心同德、同上赛场!’”
“好!”方老师大声赞许一声,又似乎故设僵局地说:“如果谢地依然故我地说‘谢天是谢天,谢地是谢地,他能做到,我却不行’,那又当如何?”刘路明白方老师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言说铺路搭桥,便顺势道:“我们可以对他说,‘你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啊!这次参赛,就是验证自己水平高低的绝佳机会’,像这样,以‘试行’、‘验证’作为他参赛的理由,应该能鼓起他前行的风帆。”
“嗯。刘路勤思,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方老师进一步表扬刘路后,笑着补充道,“树立自信,还可用优势加油哦。”刘路一听,连声附和:“对,对!肯定优势,无疑是肯定能力,肯定成功。所以我们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就是使其‘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从容淡定中笑傲江湖。”
听完刘路的侃侃而谈,组员杨梦也大胆地说:“我补充个方案――确定目标。目标,是人们言行所要达到的远景。人们一旦有了预设,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愿望。而且,达到目标即意味着成功;经历一次成功的体验,就增多一分自信,就添加几倍动力。平时,谢地在写作成绩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次,他对于参加全省中学生拔尖作文大赛的意义,也就没有切身的认识。所以,为谢地确定目标,其实也就是让他自己快马加鞭。”
“这正如――”歪在角落里边听边想的学习委员王征接过话茬,“美国短跑名将格林,小时体弱多病,最怕上体育课,为此体育老师费尔曼专门找他谈心,并说:‘你生来就是冠军,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到达那个目标。’从此,格林再也不怕上体育课了,而且训练非常刻苦,后来终于成了世界冠军。很显然,格林的动力源自体育老师费尔曼所指明的无限荣耀的目标――‘你生来就是冠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对谢地说:‘以你这么好的文笔,你难道不想成为一名让人羡慕的校园作家吗?参加作文大赛,就是你走向全省,继而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啊!’”
“说到确立目标,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目标的提出要具体实在,要让对方力所能及。”方老师慎重地插话道,“在确立目标时要善于转化,即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王征所言,为谢地确定目标是‘校园作家’,就切合谢地学习生活的实际,而且能让他通过努力摘到这顶桂冠。至于‘走向全省’、‘走向全国’之说,则更是分步实现的阶段目标,这会让谢地感觉到梦在前方且不遥远,一步一步,追求起来也轻松。”
方老师说完,兰心也亮出了她的底牌:“我的方案很简单――消除顾虑。谢地说他‘何必前去出丑’,说明他对失败的影响看得太重。怕自己丢面子,怕同学笑话,怕老师不信任,这重重顾虑消解了他对荣誉的向往。所以,我们为对方多分析事实的曲直、权衡事理的利弊,不让对方心存怯弱与消极,应该会使其轻装上阵,从而更能勇往直前,乐不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