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愁的作者

乡愁的作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愁的作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愁的作者

乡愁的作者范文第1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在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

2.理解诗人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精妙之处,积累语言。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诗中的重点语句、词语,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教学流程

一、古诗引入,唤醒经验

师:同学们,经过5年的学习,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记忆力,看看能不能背出这些诗句的后面部分。

师:举头望明月,

生:低头思故乡。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些诗句传递给我们怎样的情绪呢?

生:伤感的。

生:忧愁的。

生:忧伤的。

师:同学们所感受到的这种因为思念家乡而产生的忧伤的情绪就是“乡愁”。 (板书:乡愁。)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乡愁》。

(板书:乡愁 余光中。)

二、初读课文,理解诗意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开始。

师: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

(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流畅,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好,不容易。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一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吐字清楚,也有一定感情。但是,如果要读得更好,还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来读。下面老师来读一遍,大家来感受一下老师的语调和节奏以及诗中的情感。

刚才同学读了两遍,我又读了一遍。大家感觉读这首诗的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

生:深沉的。

师: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

生:舒缓的。

师:当我们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中是否浮现出诗中所描写的4种事物呢?谁能告诉大家诗中描写了哪4种事物?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我们可以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来说一说。

生: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 ,海峡。

师:如果再与课题结合到一起,就更加完整了。谁来试一试?

生:小时候作者的乡愁是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作者的乡愁是窄窄的邮票。后来作者的乡愁是矮矮的坟墓。长大后作者的乡愁是浅浅的海峡。

师:这样我们就初步了解了一生都萦绕在作者心中的浓浓的乡愁,外在表现不同,内涵也就一定不同。我们默读诗歌,一边读,一边体会,不同的时候,作者的心中在牵挂谁?

生:小时候作者牵挂母亲,长大后作者牵挂妻子,后来作者也牵挂母亲,现在作者牵挂祖国。

师:很完整,如果能把“牵挂”适当地换成其他词语,再加入我们刚才对内容的概括就完整了。

生:小时候作者的乡愁是小小的邮票,表现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作者的乡愁是窄窄的船票,是对妻子的牵挂;后来作者的乡愁是矮矮的坟墓,是对母亲的怀念;长大后作者的乡愁是浅浅的海峡,表达对祖国的向往。

三、抓住重点,感悟语言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把握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感受。接下来我要给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首诗是一首现代诗歌,形式很整齐。好读吗?

生:好读。

师:顺口吗?

生:顺口。

师:可不可以改一个字呢?请大家看看每节最后的“头”字,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可以替换成什么字?

生:端。

生:边。

生:面。

师:没错,头在这里与端、边、面是相同的意思。那我们就换一个字去读一读。

生齐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端/母亲在那端。

师:怎么样,什么感觉?

生:不顺口,不好读。

师:唉,我们可没有改变诗句本来的意思呀。就换了一个字怎么就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请大家把每一行最后一个字标上拼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4个字中有3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

师:韵母相同读起来就顺口,这就是——

生:押韵!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了不起。正因为押韵,才让我们读诗的时候感觉朗朗上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但是古诗要押韵,现代诗歌也要押韵。当然,为了使诗歌更加朗朗上口,我们除了注意韵脚,还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来,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全诗。)

师:上一个问题大家完成得不错,老师还有一个疑问,请同学们帮助我。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要语言简练,这首诗一共有88个字,但是我看还有精简的空间。比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就有些重复,完全可以改成一个“小”。再比如(课件出示。)

小小的邮票——小邮票

窄窄的船票——窄船票

矮矮的坟墓——矮坟墓

浅浅的海峡——浅海峡

这样的话,我们就又可以节省出几个字,是不是更加符合语言简练这个要求呢?大家先思考一下,组织一下语言。

(生独立思考。)

生:“小小的、窄窄的”这样的词语会让作者的感情更深一些。

师:这样比较可能还不明显。我们再变一下形式。(课件出示。)

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的海峡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男同学读每组第一个句子,女同学读每组第二个句子。品一品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男女生配合读句子。)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用上了这样的词语,作者思乡的感情就更加浓重了。

师:读起来什么感觉?

生:不自觉的声音就拖长了。

生:拖长了就绵延了,拖长了乡愁。

师:声音延长了,作者的乡愁自然也就更浓重、绵长了。我们再来试着读这4个句子。(课件出示。)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师:“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样的词叫叠词。我们刚才发现了这些叠词在表达情感方面不同寻常的作用,大家对这些叠词语调上有什么发现吗?

生:都是三声。

师:大家跟着老师的手势一起再读这几个词语。读出感觉没有?这三声的叠词有什么奇妙之处?

生:老师的手都是先下去,再上来,语调也是先降下去,再升上来。

师:就是这样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4个重叠的词在相同位置上的运用,回环曲折,低回婉转,余音绕梁,更让这首诗朗朗上口,而且也使作者的情感更加浓厚。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诗,看看能不能努力读出乡愁那份浓重与绵长。

(学生再读文。)

师: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想有表现的机会,和大家比赛背诵课文,大家愿意和我比一比吗?

生:愿意。

师:好,你们先准备一下,一会儿比赛正式开始。

(学生背诵,老师提醒。背诵时,不但要求准确,也要注意节奏,停顿。)

师:同学们背诵得非常好,老师来背一下最后一小节,同学们来评价。

(背诵时故意把“一湾”背成“一条”;“浅浅的”背成“深深的”。)

生:老师有两处错误。

师:为什么不可以是“一条”,而是一湾呢?

生:湾,应该是比较宽广的吧。

师:一个“湾”字,写出海峡非常宽广。这个“湾”字还有什么含义?

生:我觉得好像是绕来绕去,非常曲折。

师:很好,作者非常想回家看看,但是呢,他又不得不面对宽广而又曲折的回家之途,叫作者怎能不愁从中来?谢谢同学们的提醒。那深深的海峡总可以了吧?

生:也不可以。

生:因为“浅浅”的海峡,好像可以有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大陆和台湾可以统一。

师: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是反衬。

师: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实“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大陆台湾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谢谢同学们给我的意见。

乡愁的作者范文第2篇

文本细读教学法。

【创意说明】

对这样一首妇孺皆知的新诗名篇,仅仅只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浅层赏析,显然是不够甚至是不得要领的。我们应该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骊得珠,进一步寻求它大获成功的深层原因,这样不仅可以把对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还可以由此诗的成功,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艺术上成败的规律性因素。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二、细读探究

1、细读乡愁的情感内涵:

⑴ 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读来似乎没有任何理解障碍,然而它举重若轻地浓缩了中国式乡愁的全部内涵,你认为中国式乡愁的全部内涵具体指的是什么?

亲情

乡愁 爱情

祖国情

⑵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仅仅是乡愁吗?

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细读乡愁的形式讲究:

⑴ 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些有什么目的?

(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十字,第三行四字,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

(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芜杂。)

⑵ 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结构的复沓升华了这首诗的思想意义,使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显得既深情绵邈,而又庄严正大。)

三、规律把握

乡愁的作者范文第3篇

一、要领悟诗人“慎终追远”、“思时之敬”的民族信仰

这首诗中一共四个意象,表达了四种特定的情感。对于“邮票”、“船票”、“海峡”都比较好理解,唯独“坟墓”让人困惑。苏教版教参上解释为这是一个“丧母之痛”的画面,实在让人费解。更何况“景为媒,情为胚”(吴介《围炉讲话》),用丧母之意来诠释,破坏了由“邮票”、“船票”甜美意象营造起来的和谐意境,使温情脉脉的思亲念家赞歌蒙上一层让人伤感的悲情。

其实,这是作者从另—个更深的视角抒写了思亲念乡之情,那就是尊祖敬宗的民族信仰。吉礼即祭祀,是我国古代五礼之首,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是中国人重要的社会活动。祭奠祖先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祭祖,可以表达“慎终追远”、“追祖溯源”、“绳其祖武”的孝道,也可以满足“事神致福”的愿望。百善孝为先,而祭祖在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就是尽孝的最好表征。作者提取这样—个意象可谓神圣,祭祖活动是承载民族文化传承的脐带。通过对先祖的祭扫场面的刻画,表达了追本报始、知恩报恩的情怀,也流露出了诗人思乡念亲的寻根情结。这个意象散发出浓浓的孝情,是庄重而神圣的,是向世人宣誓诗人是神州华胄,大陆是诗人的宗脉所在。

二、要清楚诗人用对比手法彰显了赤子的思乡爱国情结

对比在这首诗中运用得淋漓尽致,通过物象与情感、意象与意象、历史与现实、浓浓的乡愁与拳拳的爱国之情构成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一)巧用叠词,将娇小物象与思乡爱国的赤子情怀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枚“小小”的邮票,传送的却是母子涛涛的思念之情;一张“窄窄”的船票,装载的却是夫妻绵绵的思恋之情;一方“矮矮”的坟墓,供奉的却是子孙对祖先追本溯源的崇敬之情;一湾“浅浅”的海峡,割断的却是大陆与台湾同根同宗的血脉之情。这一组组对比可谓意象鲜明,用物象的微小突出了意蕴的宏大,用意象的单纯折射出思乡爱国之情的丰满。

(二)精于构思,将思亲报本的乡愁与祖国分离的民族之痛形成了强烈对比。这首现代诗可以说是传承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样板,用比用兴信手拈来,化功夫于无痕。用一个个质朴物象作比,营造出一种深情浓意的“乡愁”意境,使“乡愁”这种可感难叙的内心感受,在漂泊异乡的心灵罅隙中生长;使游子难归、祖国分离的惆怅,在华夏儿女的灵魂荒原上弥漫。

乡愁的作者范文第4篇

一、找到文本的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那么,如何找到一个文本的核心价值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辨体

文本体裁不同,它的核心价值肯定也不同。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他们各有各的核心价值,这就是文本题材区别的标志。

以《听听那冷雨》为例,它属于抒情散文,抒情散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自然是文中的情感。所以如果把它当做写景散文来读,就不能发现其中的情感价值。如果读者从中读到雨景的与众不同,可以说获得了该文本的某一原生价值,但并不能说获得了该文本的核心价值。该文本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作者不管对于嗅雨、观雨还是听雨的描写,都是为了指向乡愁情感。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就确定《听听那冷雨》的核心价值是乡愁情感,毕竟蕴含乡愁情感的抒情散文有很多。这就涉及下面的这个层次。

2.识人

每个作家有自己的独特经历,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听听那冷雨》虽然是抒发“乡愁”情感,但它的核心价值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乡愁”,抒发“乡愁”情感的文本很多,我们应该明确它是余光中独有的“乡愁”。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独特经历,“我生在南京;父乡泉州,又算福建人;母亲和妻子的家乡是江苏常州的武进,我也算武进人。”“少年时代,我是在四川度过的。所以我的故乡是哪里还真不好说。”抗战时期,余光中先生在重庆渝北区悦来场度过了中学时代。他的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在台湾思乡时,不可能仅仅思念大陆的某个地方,所以我们才会在文中读到“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这样的语句。思念的地方多,就需要找一个代表,作者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化人,自然会找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作者的这种“乡愁”带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可以称之为“文化乡愁”。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影子,如第二段提到中国美丽的方块字,第三段嗅雨时说薄荷的香气和土腥气是“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第四段观雨时想到了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第六段把听雨与王禹的听雨竹楼联系到一起。

但余光中写文化乡愁的还有他的散文《地图》《蒲公英的岁月》等,所以确定核心价值之路并未到此结束。

3.知文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理,世界上也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文章,无论是表达方式或者表达风格,总有不一样的地方。

《听听那冷雨》《地图》《蒲公英的岁月》都是余光中抒发他独特“文化乡愁”的散文,我们如何确定《听听那冷雨》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的核心价值呢?这就要知晓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听听那冷雨》是最能体现余光中“有声、有色、有光”主张的散文。有声就是要有音乐感,作者运用了很多叠词和歌词诗化散句,在文中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有色就是要有辞采,这点我想文中处处可见;有光就是在艺术上要有闪光点,文中的比喻和通感最有闪光点了。这种“有声、有色、有光”的诗化的表达方式就是《听听那冷雨》的核心价值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听听那冷雨》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余光中用“有声、有色、有光” 的诗化语言抒发他独特的“文化乡愁”。

二、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

文本的核心价值并不一定都能作为教学内容。那么,如何从文本的核心价值中选择定位其中的教学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学生的需求

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确定文本的哪些内容有教学价值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角度进行思考,了解学生已达到什么程度,学生最需要学的是什么,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等。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整体需求和个体需求之分,教师更应着眼于整体需求,兼顾个体需求。

笔者在执教《听听那冷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曾收集了学生的一些问题:第一,读不懂文章中的许多语句,如“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等;第二,文中写太初有字、米家父子的画、蒋捷的词、王禹的听雨竹楼这些跟听雨都有什么关系?跟乡愁都有什么关系?第三,听雨跟乡愁有什么联系?……

在选择《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时,笔者认为不能忽略学生的这些问题,毕竟这是学生的需求。我们应尽量选择文本核心价值和学生需求重合的那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2.编者的意图

文本的核心价值和学生的需求有时候是重合的,更多的时候是有所偏差的。对于重合的,是不是都可以定位为教学内容呢?对于偏差的,是迁就文本的核心价值还是迁就学生的需求呢?这个时候就需要知晓编者的意图。

对于文本核心价值与学生需求重合的部分,如果这部分中的一些内容脱离了编者的意图和要求,那么把这部分确定为文本的教学内容则是无效的。

对于文本核心价值与学生需求偏差的部分,应具体分析。如果根据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理解这一内容可能存在严重困难,应适当迁就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根据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需求点偏离编者的意图和要求,这时可以暂时搁置学生的需求而作强力纠偏,使学生回归到编者的意图和要求上,回到正确的解读文本的路径上来。

从笔者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收集的学生问题来看,有些是跟文本的核心价值重合的,有些是跟文本的核心价值有偏差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符合编者的意图的。(《听那冷雨(节选)》(苏教版)安排在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要求学生运用概括提炼的赏析方法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要求学生从诗化的语言、密集的意象、时空的变换;多种手法的运用等角度进行鉴赏,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学生朦朦胧胧懂得这篇文章是抒发乡愁情感的,但学生不明白这种乡愁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乡愁,也不太理解文中“有声有色有光”的诗化语言。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应纠缠于简单的乡愁情感,而是要从学生已知的“乡愁”中揭示出他们未知的“文化乡愁”,让他们明白余光中的乡愁跟我们一般人的思乡不一样,这样学生也就明白了太初有字、米家父子的画、蒋捷的词、王禹的听雨竹楼这些内容。第三个问题虽与文本的核心价值有所偏差,但如果明白了“听雨”背后的传统文化,也就能够在“文化乡愁”这一点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其实笔者收集的学生问题不止这三个,只是因为那些问题偏离了文本的核心价值,偏离了编者的要求。

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可以确定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过笔者认为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已具雏形,而我们前面所做的更多的是着眼于整体性的发展,所以我们不妨挖掘文本的个性价值以满足高中生的个性发展。

三、解读文本的个性价值

“窦桂梅老师指出教师解读文本应该有三种探索的角度:一是‘站在作者的立场’,将文本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二是‘站在读者的立场,关注读者能读出什么’;三是‘站在目的的立场’,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直指教育的目的。”教师站在“作者的立场”能够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站在“目的的立场”能够定位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也应站在“读者的立场”挖掘文本的个性价值,即站在读者立场上的“自主重构”。这种重构既可以是教师的“自主重构”,也可以是学生的“自主重”,这些重构的内容即为文本的个性价值,理应纳入教学内容的考虑范围。

当然,我们引导自主重构的过程,也不是随意地去解读,而应在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价值的范围内做到有理有据。有人“把文本意义看成一个圆,要求学生的解读能够围绕着圆心,合乎在圆内进行。面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的视野投向文本核心价值意义和教学价值意义的这个圆内,与文本、作者、他人(老师和同学)形成共鸣,实现情感、精神和智慧的交融共构”。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一定要符合生活情理,或在文本字里行间找到充分的根据。这样的个性解读,才是有价值的解读,才可以称之为文本的个性价值。否则,那只是“误读”。

当然,学生的个性解读有时是不期而遇的,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笔者在执教《听听那冷雨》的时候,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的个性解读:作者为什么要化用蒋捷的《听雨》?结合文中听雨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参考资料上是这么说的:通过蒋捷词中的漂泊之感和亡国之痛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家国之痛。而笔者更期望学生能在听雨的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家国之痛。

学生在反复诵读文章后,读出了许多作者的听雨人生与蒋捷词中的三层人生体悟。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形成“对话场”,让学生的个性在碰撞中得以张扬,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在动态的交互过程中建构个性意义。

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才是一种生命的解读,才是与作者对话的解读,可以作为语文教学实效内容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乡愁的作者范文第5篇

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强调的是“化”,是创作中所产生的一种倾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丰富故事内容和表现纪录片内在情感84一纪录片研究的一种创作手段。《记住乡愁》第季展现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典型的故事化风格。无论是耳熟能详的大人物,还是默默奉献的小人物,他们身上体现的各种优秀品格,都成为他们之间内在联系的要素。

(一)故事为主题服务

纪录片中的故事是创作者了解事件本身以后,对于情节、内容、细节等要素运用视听语言重新加工的结果,自然会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创作者在故事当中设置悬念和戏剧冲突,在保证故事真实性的前提下,也会令作品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记住乡愁》第三季在故事的选择上紧紧围绕主题,传播社会正能量。每一集的主题,都是围绕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传达的既是浓浓的乡愁,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比如第三集中讲到江苏省昆山市的千灯镇。这里是顾炎武的故乡,他从小就饱读诗书,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清军入关后,他投笔从戎,组织义军抗击清军。在国仇家恨面前他愤然写下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被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千灯镇人,无数的青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之中。片中故事同绕主题展开叙述,也唤起了观众心中的爱国热情。

(二)解说词在讲故事

解说词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普遍使用,这类纪录片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对于历史典故和名人故事,常常不是镜头语言能够表述清楚的,需要文字叙述。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目的就是引领观众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段历史、追寻那段历史。没有办法呈现画面语言,就需要声音语言的介入。主持人的解说在纪录片中起到了很好的串联和引导作用。与《望长城》中的出镜记者类似,《记住乡愁》第三季中每一集都有不同的记者带来生动讲述。记者在此间的意义仿佛超越了一个故事叙述者,而是作为千千万万的观众代表出现在荧屏上。该片由若干故事组合而成,记者的叙述是对纪录片主题的总结,也起到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身临其境感受古镇的文化氛围,带来的是美的享受,也是人文情怀的抒发。

【三)细节让故得厚重

细节能塑造人物、展现环境也能凸显主题。它就像血肉一样,丰富着纪录片的情感表达。细节的运用或许是人物会心的一笑,又或是人物不经意的动作,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以最朴实的方式记录着最平凡的人们。细节所带给人们的感动远远超越了戏剧所搬演的“真实”,因为它直抵人心。《记住乡愁》第三季第一集中讲述了乌镇传统竹编艺人钱鑫明的故事。乌镇历史上就是竹编生产和销售的集散地,钱鑫明的竹编手艺也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他制作的竹蜻蜓小巧精致,立在指尖不会掉落,颇受小朋友的喜爱。创作者有意用特写镜头表现钱鑫明的工作状态,还有竹蜻蜓立在指尖的细节。小小的竹蜻蜓,承载的是无数人儿时的记忆,时展到今天,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很难见到这些有趣的玩意。

二、叙事视角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对于叙事视角的理论分析,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将其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早些年,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多是采用创作者视角和全知视角的总体叙事,近些年多是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结合。叙事视角的特征还由人称决定,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形: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人称视角的变化叙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多是以第三人称叙事形式出现。

(一)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结合

我国早期纪录片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采用创作者视角和全知视角的结合进行叙事。一方面,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影片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观点看法,能够完整地将人物和事件叙述出来。另一方面,这种叙事视角在影片的艺术性上有所欠缺,对于人物或事物的描述、情感的抒发仅仅停留在解说词和音乐音响的使用上,不利于观众对事物本身产生更具体、更全面的综合印象,也限制了纪录片的风格和节奏。《记住乡愁》第三季采用的是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结合。随着技术和观念的逐年提高,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创作也逐渐朝着全视角与内视角的结合演进,达到以故事塑造人物,以人物抒怀的效果。《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锦绣纪》《一条河,一座城》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在社会上广受好评。

(二)丰富的第三人称叙事表达

第三人称叙事的优势就在于能从多个视角叙事,给予创作者无限的自由。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很多元素不是一言半语能说得清的,第三人称叙事正好适用于这种时问的大跨度和叙事的多角度,能从宏观对此类现象或观点做总结性阐述。《记住乡愁》第三季第四十九集讲到了福建省龙岩市的古田镇。古田镇因“”而闻名,观众却不知古田镇的由来。古田先民从中原迁徙到此,由于气候原因他们带来的农作物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直到有人发现了水稻,并无偿的将种子分给村民,并将摸索出来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后人尊称他为“五谷子”,因为那片古怪的田地,小镇也更名为古田镇。该片运用了三种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为观众带来古田镇的完整讲述。首先是画外音的讲述,其次是主持人介绍古田镇和镇上发生的历史故事,最后片中穿插了小镇中人物对于历史故事的讲述。在这种叙事方式下,创作者完成了对古田镇的由来、廖扶带领村民开垦荒地、傅衍璜拼死保护公共财务、抗战时期帮助解决住宿问题的故事叙述。也总结了古田镇人民公而忘私、勇于担当的精神。

(三)更加亲民的平等式叙事

在以往的纪录片创作中,对于历史人物或是名胜古迹往往是以瞻仰的态度叙述其丰功伟绩,以一种说教的方式向人们灌输其过人之处,甚至将其推上神坛供人们顶礼膜拜。时展到今天人们更加提倡公平与民主,对于这种叙事方式人们往往产生逆反心理,拉开了所讲述事件、人物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观众往往会喜欢更加平等式的交流方式,从具体的事件以及相关人物的叙述中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让观众体会到伟人也是人,其伟大是通过自身的修养和优秀的品质而得来的。这种平等的叙事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展现历史事件也能更好地丰满人物形象,让故事更有“人情昧”。《记住乡愁》第三季第十七集讲到了四川省宜宾市的李庄古镇。李庄是长江边商贸重镇,古时候叫做打渔村。相传有一位李氏姑为来往的纤夫做饭补衣,坚持了数十年之久,后来李氏姑去世之后,后人为了纪念她的义举而改名李庄。没有华丽的溢美之词,创作者通过几个普通的小故事就深刻阐释了李庄的“义字当先”:李氏姑从事义举十余年;李庄人义茶文化;兴办义学;抗战时期李庄人的舍生取义;接纳同济大学等中央机构的民族大义。这种叙事方式营造了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更能被观众接受,也可以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叙事结构

(一)并列叙事结构与古今故事讲述

《记住乡愁》第三季中创作特色之一就是一集讲述一种传统美德,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因深植于广大人民的内心之中,从古至今不曾间断。同一种传统美德在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之中穿梭,启迪人民内心之中的真善美,产生了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该片从宏观角度采用并列式结构介绍不同古镇的传统文化与民风民俗,每一集又单成体系以若干个小故事为主体,共同构成了故事的基本框架结构。在故事的选择上创作者将曾生活于古镇的先贤与如今居住于古镇的小人物的故事分别叙述,产生了以传统美德为媒沟通古今的巧妙作用。近些年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往往采用多集的方式表现,就其叙事结构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并列结构、因果结构和版块结构三种【3】,《记住乡愁》第三季主要采用了并列式结构。下表是该片的部分主题内容。一方面,该片以众多古镇为拍摄对象,以分集的方式讲述更为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创作者将每一集赋予一种传统美德,并列结构有益于主题风格的类型化展现。

(二)伞形叙事结构与今古空间转换

所谓伞形叙事结构,实际上是一种象形的描述。指的是纪录片以主题为轴线,从一点出发多角度进行叙事,最后又共同回归于同一主题。传统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大多是以时间为轴线单线叙事,这种方法难免会带来单调乏味和说教式的观感。“关联性和比较性才是电影语言的核心和灵魂”。《记住乡愁》第三季以曾经生活在古镇的先贤和现在生活于古镇的人民为载体,弘扬“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古代与现代的时间跨度仿佛是不可超越的,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并不陌生反而历久弥新。以《记住乡愁》第三季第五十集为例,该集讲到的是河南省南阳市的赊店镇。创作者讲述古镇人民的重信守诺是通过以下几个故事分别叙述的:刘秀赊旗的故事、山陕商人绝不挪用公款的故事、粮行掌柜赵长信赊粮的故事、曹聚发做秤的故事、张文浩打刀的故事。片中这五个故事是分别叙述的,但五个故事的内容却都体现了从古至今赊店镇人的重信守诺。这些故事无疑是对主题最好的诠释。本集的前三个故事均发生在古代,后两个故事则是现在存在的。时代虽然不同,但赊店镇人重信守诺的精神却不曾改变。这种空间维度的转换无疑是对主题的最好诠释。

四、民族化视听元素的乡情传达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革新,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画面内容、音乐音响、镜头剪辑的水平都在不断提高。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古镇秀美的风景,也可以聆听到悠扬的笛声,可以俯瞰村镇全貌,也能够微观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些视听元素对于纪录片叙事风格的形成有着关键作用,观众感知到的是古镇秀丽的风景,心中升起的是浓浓乡愁。

(一)画面内容古色古香

《记住乡愁》第三季大量运用全景展示出了古镇如画的景色,两岸有亭台楼阁,绿柳成荫,主持人泛舟游于小河之中,闲适而惬意地感受着古镇风光。颇有几分梦回故土畅游于山水之间的恬淡滋味。航拍镜头能够丰富画面元素,杜甫曾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该片航拍镜头的广泛使用,已不用观众爬山观景,在电视机前就能欣赏古镇的全貌。特写镜头在该片的画面中也经常出现,如乌镇钱师傅制作竹制工艺品的手部动作、同里镇计东升编撰镇志看书的特写和眼神、赊店镇曹聚发修秤的指尖动作等,这些画面内容的运用让古镇辛勤劳动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画面元素总能囊括众多的中国传统器物、建筑、遗迹,这些画面内容形成了民族化的风格,也唤起了海内外华人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二)背景音乐深邃悠扬

音乐音响能更好的营造氛围,也能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乡愁》这首歌的歌词“乡愁是一碗水,一纪录片研究挪代扭昕l”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很好地阐释了纪录片的主题,用生动的比喻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追寻、外境、游子、妈妈”这些关键词直击人的心灵,拉近了纪录片与人的心理距离。《记住乡愁》第三季中的许多背景音乐也是通过传统民间乐器演奏出来的,这些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乐器,有着独特的魅力。每当听到总会令人感到深深的民族认同感,也进一步构建了民族化的叙事基调。对于家的眷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歌声中显得更加强烈。

五、结语

法国剧作家马塞尔马尔丹在其《电影语言》的书中写到:“在纪录片创作中,不是将思想处理成画面,而是通过画面去思考。同本文以《记住乡愁》第三季为例分析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叙事风格,探讨了其创作的价值意义。对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还有很多叙事技巧该片并没有涉及到。想要系统地研究纪录片的叙事风格还需要综合更多的影片类型进行研究。《记住乡愁》系列纪录片自2015年于中文国际频道开播至今,获得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广泛好评。从第一季、第二季的乡村文化再到第三季的古镇文化,该片以不变的民族化风格呈献给广大观众,唤起了远在海外的游子对家乡浓浓的思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注释:

【1】央视网:《记住乡愁》[EB/OL].

【2】【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想【M】.姚嫒,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民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标准生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学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