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二级机试题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剖析
(1)开课背景。《Office高级应用》作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技能,同时为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特别是二级考试通过率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由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综合构成。能力目标包括:掌握Office各组件的运行环境和视窗元素和高级应用技术;知识目标包括:了解Word主控文档与子文档的关系,掌握模板与文档的知识等;了解Excel的高级编辑功能,理解数组公式的使用和Excel高级筛选的知识等;掌握Powerpoint的模板、配色方案和母板的知识等;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的Office高级办公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计算机职业道德。
(3)核心内容。通过课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word文档(页面、样式、域)的设置和长文档编制与修订(目录、索引、题注等);熟练掌握excel工作表、函数和公式,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外部数据的导入导出;熟练掌握Powerpoint模版、配色方案、幻灯片放映、多媒体效果和演示文稿的输出。
2、学情分析
以2013-2014学年选课学生为分析对象,选课总人数为218人,涉及专业数25个,专业覆盖率达92.6%。按照选课专业来看,建筑类专业学生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分别占总人数比重的前两位,分别是40%和16%,其中以工程造价、软件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占比最多(分别是17.4%、12.4%和6.7%)。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已基本覆盖我院各专业,并且以建筑类专业学生为主。这一方面与我院建筑类的学院的特点相符,同时也说明建筑类学生对Office软件应用技能的教学诉求较旺盛。通过访谈、提问、简单实操等手段深入了解和分析建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得出:一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整体薄弱,学生对office软件的了解程度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二是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二级证书提出明确要求。
3、在线考试平台现状。自2013年起,我院自行研发在线考试平台并经多次测试后投入使用。具体功能有:单独网络站点建立;实现在线组卷、在线阅卷、学生在线练习、成绩管理等考试基本功能;能够进行注册、自动身份识别、职责分配、题库和组卷方式审核管理、学院领导和部门领导查询和监督管理等。此平台已投入使用的服务器由2013年的1台增加到2014年的2台,计划2015年再增设1台。截止2015年6月,全院共建设题库238个,题库总量235044道,平均每门课程的题库量达988题,数据总量达3.43G。
二、设计思路和重点
1、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目标,以计算机二级考试为重要参照,以改革《Office高级应用》课程考核方案为切入点,将模块化教学为重要手段,利用在线的考试平台,以建立并扩充试题库、完善和优化教学设计、开展电子教材建设、探索考纲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为具体落脚点,着力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具体内容。围绕“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为了达到锻炼学生核心能力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在线考试平台为基础从课程评价方案重设计作为切入点,主要调整如下:一是调整教学评价目标(考核目标),由原方案中的“通过二级考试”这样单一且偏向考试培训的目标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Office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特别是二级)为辅”;二是调整考核方式,由原方案的“纯技能”考试调整为“理论+技能”,这个调整主要是基于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整体较低以及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变化;三是建立本课程的试题库;四是细化考核内容,强化过程性考核、淡化终结性测试,由原方案的“平时无考核,期末完成一个综合项目,所有学生均操作此项目”调整为“阶段性考核,按照三大教学模块分阶段开展。考核项目从题库中选取,学生不一定做同一个项目,教考分离”。
三、具体措施
1、组建改革实施团队。为了将改革的整体规划和改革思路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一只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且熟悉本门课程的教师队伍。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队伍共有3位教师构成,职称结构合理(均为讲师及以上)、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具有优势(均为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均承担过或正在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可满足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要求。
2、建立试题库。题库(problem bank)是以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为依据,按照一定测试目标编制、收集的有相当数量和较高质量、附有试题性能参数(属性)、并经过分类编码的考题的有序集合。试题要标准、科学、准确,不可相互牵连、相互矛盾;试题库要适时更新,不能一劳永逸,要不断充实、更新,以适应学科发展和考生水平变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即是建立试题库,包括理论题与操作题。理论试题以等级考试的要求为原则,以够用为度;操作试题基于实际应用,保证足够数量,从而改变以往考题单一、与等级考试相脱节、与真实工作任务联系也不紧密的问题。
3、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试题库的建设后任课教师可不再负责试卷的命题和阅卷工作 ,形成了教学和考核之间的制约,这势必会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本门课程的教学基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office软件的高级应用)设计了三大模块7个任务,每个模块突出一项技能,每个任务解决典型案例。三大模块是:word高级应用模块、excel高级应用模块、PPT高级应用模块;7个任务是:红头文件制作、组织结构图制作、长文档制作、成绩表、销售表、信息表、演示文稿制作。三大教学模块的设计融合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三大考核模块,任务设计引入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典型案例,既增强学生应对实际办公任务的能力,也使学生提前了解与适应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特别是二级考试)。
4、自编教材。我国正面临着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教材改革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推行自编教材是该改革中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编排知识点,完全按项目运作所需的知识+技能体系设置结构。要选择难度适中的项目,要符合本层次学生的整体水平,如果项目设计的太难,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自信心也会下降;如果项目设计的太简单,不能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我们选择典型的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按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所涉及的范围,将课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WORD的高级应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EXCEL的高级应用,第三部分主要介绍PPT的高级应用。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贯穿到整个课程中;课程最后结合计算机二级考试内容,进行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实际效果
摘 要:给出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介绍了系统开发的前期准备(软硬件的准备)到系统基本组成的设计思考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基本实现,整个系统的设计按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设计。最后阐述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于将来更好地进行改进。
关键词: B/S结构;计算机等级考试;功能模块设计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7001
1 引言
为了尽可能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有长足的进步。在校园网上实现试题库管理和网络考试,实现学校考试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这是学校尽快建设成一流的管理教育平台的有效措施。考试系统基于网络环境,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公平、公正、节约人员,并且此考试既能客观如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又为考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本文针对网络考试系统做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的设计过程的探索性的研究。
根据本文的设计内容,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有关基本问题。
1.1 计算机考试系统开考科目
下面描述计算机等级考试2013年9月改革后最新的开考科目有关信息。一级开考科目名称为:计算机基础及WPS Office应用;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计算机基础及Photoshop应用。考试时间90分钟。二级开考科目名称为: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My SQL数据库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三级开考科目名称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四级开考科目名称为: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以上考试方式均为无纸化。
1.2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有关出现题型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题。其中,选择题有单选题(四选一),多选题(四选二或四选三),其中单选题是最常见最常用的题型。判断题:就是判断题目的对错,进行选择,二选一。这也是经常用到的题型之一。填空题:就是留出空白,输入汉字或英文,系统判断正确或错误。综合题:包含其它的各类杂合题,泛指各种各类的题目。
2 系统可行性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考科目与有关出现的题型描述,我们设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可行性分析分别要从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分析技术的可行性要从软硬件、环境、辅助设备等多个方面拓展全面考虑。例如软件要求:系统环境:操作系统升级为Windows7,MS Office版本升级为2010,WPS Office版本升级为2012,Photoshop软件为Adobe Photoshop CS5。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建议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达到。
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在开发此系统的过程中对成本与效益做出评估,也就是开发此系统的整个过程费用性价比是否是盈利的,设计出的系统尽量满足用户在使用该系统后只需花一定资金购买一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就能实现。
2.3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开发设计此系统仅用于高校范围内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无法律和政策方面的纠纷、限制。
3 设计要求
本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实现可以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提供便利。系统要求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提高对学生基本情况和成绩的查询速度,使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自动化。系统设计期望有试题管理、试卷生成、在线考试、试卷评判、权限管理、在线报名、站内公告设计等功能,这些功能通过具体友好地界面实现。比如拿试卷生成为例,此界面要体现出所涉及的题目总量、考试时间以及题目分数分配等问题。
4 设计思想
本系统所需软件环境: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软件采用 2005作开发平台,C#作编程语言,SQL Server2005作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种数据交互的网上考试系统。核心内容研究:先从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出发,介绍了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然后从系统的可行性方面,介绍了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最后介绍了总体设计框架思想。主要是给出了基本设计思想及流程图;系统架构图;系统功能结构图、数据流程图等。
4.1 总体设计框架思想
(1)基本设计思想及流程图。
基本设计思想:在用户认证之后,系统根据考生的资料随机的从试题库中选取试卷,在考生做完试卷且交卷之后,将会自动在服务器端保存考的答案。要求能保证考生顺利的作答以及考试的保密和安全性。如图1操作流程图所示。
(2)系统功能结构图。
根据需求分析,在线考试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所示。
(3)系统架构。
本系统采用应用程序典型的三层架构模式,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1 操作流程图
图2 系统功能结构图
图3 系统架构 各层功能介绍:数据访问层:系统最低层,提供数据库操作的接口和存储本系统所有数据;业务逻辑层:处于页面展示层与数据访问层之间,与数据库直接关联,同时又为页面展示层服务。实现业务的具体逻辑,如考生报名、登录参考、试卷试题管理等;页面展示层:系统最外层,将业务功能在浏览器上显示出来,用户通过界面对系统进行操作。
4.2 系统数据流程图设计
系统根据考试系统的特点,所有模块集中到一个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并加密,防止考生直接察看和破坏数据库,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数据流程图 5 结束与展望
系统充分运用了适合自身特点的B/S模式进行设计的设计思想,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模式,对所有学生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了报名工作的效率,减轻了报名工作的通信联络负担,达到报名工作中准确、高效、快捷的要求。实施网上考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方便了管理员对信息的管理和维护。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提供便利。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加快了对学生基本情况和成绩的查询速度,加强了管理,使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自动化。
参考文献
[1]许洋,李胜.基于VB的计算机二级考试练习系统设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27.
[2]许鸿,黄柳红.用VB设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73.
[3]李丁.计算机考试系统中自动评分策略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2,(9):56.
[4]苏雪.二级VFP程序设计与同步训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8).
【关键词】二级C语言 纸化 题型分析 应试技巧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规则的不断更新,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的科目全部实行了无纸化。二级C语言也实行了无纸化考试。从卷面来看,无纸化以后的题型虽然大体上继承了以前的考试题型,但作为一个考生,还是要及时了解考试规则的一些变化,了解新规则下试卷的结构、题型及其相应的应试技巧。
一、考试的变化
考试的模式已经转变为无纸化,选择题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抛弃了过去的笔试这一部分,在考核要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也取消了填空题,现在的考试模式规定为一百二十分钟,试题满分为一百分,其中上机操作题为六十分,选择题为四十分。获得合格证书的要求是六十分,不能获得合格证书的考生,在下一次考试中也不会安排补考,只能在一次考试的时候重新按新生的身份来参加。
二、试卷的结构
二级C语言试卷由选择题和上机操作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40道小题,每小题1分,选择题前10道小题是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上机操作题基本延用传统考试中上机操作题的题型,分别为填空题18分、找错改错题18分和程序设计题24分。
另外无纸化考试中,每个考生的题目是从考试系统中随机生成的,而每个题的各选项(如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的顺序也是随机的,不是固定的。
三、试卷题型分析及应试技巧
(一)选择题分析
基本操作与基本知道的掌握是选择题的考核目的,我们对相关知识掌握是不是够全面、是不是能够理解准确,还有理解的思路是不是够清晰都是考核的内容。选择题的覆盖面较为广泛,一般情况下都是单选的客观题,每题为1分。在新规则下,选择题答完退出后再不能进入选择题做答,因此,答选择题时就应认真、谨慎,一些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选择题,也要认真分析,不能粗心大意,因为一些选择题会设置一些陷阱,一定要明确答案之后再进行选择。每道题都要完成有把握的做正确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在自己不确定或者没有把握的情况的下一定不要浪费太多时间,考试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放弃一些题。
解答选择题时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这样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1.顺选法:如果对题中的4个选项,一看就能肯定其中的1个是正确的,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排除法:对题中的4个选项逐个去掉错误的选项。
3.比较法:也称之为蒙猜法,对于实在没有把握的题,那就只有比较四个选项中那个更接近题目要求了。
(二)上机操作题分析
上机操作题一般都有输出结果,而要产生输出结果,必须要有实际的编程能力编写程序,这就要运用程序调试方法,所以能够熟练的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对于通过二级C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程序编写能力与综合操作能力是上机操作题重点考查部分,主要是通过掌握的知识来实际进行操作。这些操作题的分数是通过机器评定为准,人工复查为辅,所以这一考查部分基本不存在是否公正的情况,但是存在板滞的情况,有些情况可能会因为制定考题时涉及不够周全导致错判。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编写程序的时候一定尽可量的按规定而行,避免因错误评判导致不得分的情况出现。
掌握好上机操作题的考试技巧,可以使我们的实际水平在考试时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供我们在复习和考试时借鉴:
1.上机考试训练时,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熟记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上机训练,做到真正理解、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
2.要重视考试模拟软件的使用。使用考试模拟软件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练习,尤其要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上机模拟题,以便熟悉考试题型,体验真实的上机环境,减轻考试时的紧张程度。
3.学会并习惯使用编程软件的帮助系统。C语言编程软件有非常全面的帮助系统,熟练掌握、使用帮助系统,可以使我们减少记忆量,解决解题中的陌生、疑难问题。
4.熟悉考试场地及环境,尤其是要熟悉考场的硬件情况和所使用的相关软件的情况。一般在正式考试前,考点会提供一次模拟上机的机会,应尽可能去参加。模拟考试时,不要把重点放在做题上,而应放在熟悉考试环境,相应软件的使用方法,考试系统的使用等方面。
5.认真审题,先分析,后答题。试题的考核是有针对性的,因此在答题时也要有针对性。解答前,除了要看清问题外,还要弄清楚题目考核的意图。明白了问在那里后,就可以开始考虑好如何答题了,然后依思路从容做答。
6.考试时不要急燥、慌张,要认真、冷静地看清题目要求,在做完题后一定要保存文件,并运行程序检测运行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在考完交卷前先关闭掉C语言编程软件和其他打开的文件,再交卷,确保交卷过程中不出错误。
7.熟练的掌握二级C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目。
在无纸化环境下,二级C的考试虽减少了笔试环节,但要能够顺利过关获得证书,取决于我们对C语言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技能掌握的扎实程度。否则,即使有再好的技巧也无济于事,只能碰运气。所以,二级C考生应该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熟练掌握编程和调试程序的技能,打好C语言基础,在扎实的基础上运用以上应试技巧,就能使考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3年版),2013,6.
[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题库无纸化考试真题《二级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
[3] 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2013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
【关键词】《VISUAL BAISC6.0程序设计》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1 引言
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等有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是信息系统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是经济、公管科各类专业学习计算机的基础课。Visual Basic(下面简称VB)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较流行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利用它可以快速方便的创建具有专业外观的用户界面的编程工作简单易行。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示例的分析,掌握使用VB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一般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并为今后进一步使用VB或其他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程序实验环节只是配合每一章所学的内容进行在计算机上的实践,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只是孤立的了解了某些VB 6.0程序设计知识,所涉及的知识面较窄,缺少学科的综合性,且动手能力很差,无法将实际的具体问题和VB 6.0程序设计知识联系起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VB课题组申请了学院的校级项目——《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建设,对VB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2 教学改革方法
2.1 教材建设——沟通性
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媒介,其作用十分重要,针对当前市场上课本多在语言细节上浪费笔墨,不但容易使得初学者迷失在这些复杂而庞大的细枝末节上,而且不能很好的掌握VB 6.0程序设计的实质。我们VB 课题组根据多年从事VB 6.0教学的经验和实际开发软件项目的经验编写教材,强调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比对语言细节的理解重要得多,而对语言细节的透彻理解只有通过大量的时间和长期的编程实践才能获得。
我们VB课题组自行编写《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和《Visual Basic典型例题解析和习题解答》,先后被吉林大学、广西大学等多所高校使用。本套教材具有极大特色:(1)一题多解;(2)技术讲解注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3)针对VB二级等级考试编写。
2.2 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性
编程实践是学好VB程序设计语言的关键。我们在讲授理论课时,采用调试技术现场编程,组织学生课上亲自调试和共同分析程序,强调如下内容:
2.2.1 调试工具的运用
VB 6.0的理论知识是以实践作为依据,程序的执行过程涵盖该程序所有知识点,我们强调利用调试工具帮助编程者分析程序,采用单步执行、设置断点、添加监视框等三种调试工具,对程序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结构等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2.2 重视对警告信息的改正
学生在编译程序时会出许多错误,大致分为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我们认为学习VB 就是一个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强调学生自己的去发现和改正错误。VB 6.0集成开发环境会提示两种信息,一种信息为错误信息,另一种信息为警告信息。一般情况下只要将错误信息改正过来,程序就能通过运行给出结果,这样警告信息往往会被忽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将警告信息与错误信息一样重视,在调试过程中遇到警告信息必须改正,因为警告信息的出现说明了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偏差,让学生通过改正警告信息来正确的理解理论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3 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性
2.3.1 “照猫画虎”培养编程能力
在VB的教学开始就引入软件下程的理念,强调学生们从一始了解到养成良好的软件设计规范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分析设计实现一个具体的MIS系统。 具体说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针对VB语言特点,极易上手,强调学生的基本技能。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实践VB 6.0的每章的各个理论知识点和熟悉使用VB 6.0编译环境。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题目,并引入综合中“大作业”,由教师给出实验题目,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查阅相关的资料,写出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步骤与教师一起讨论,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相关的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等实验报告,初步掌握VB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运用VB进行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2.3.2 利用网络资源加大教学资源
当今的学习具有“随时随地”的特色,VB课题组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发教学网站提高学生的自学的积极性,增大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让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
VB课题组的教师通过VB网站布置作业,学生提交,教师批改等方式,以及留言板和学生沟通,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采用每人一天的值班模式回复学生的各种问题,发表通知公告或进行解惑。特别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在留言板上留言。另外,利用QQ群等方式加强课下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建立朋友的关系,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问题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试题库是检验学生每章或每课阶段性成果的有力工具,我们VB课题组编写VB试题库,具有3000多道习题,其中将试题按章节内容安排,让学生在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进行自测,对自己的学习质量给与评价,使得学生尽快知道自己哪一方而不足,还有待加强。试题库的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多种类型,并每道题目都给出解析过程、难度系数、标准答案。
3 结束语
通过我们VB课题组教师的集体努力,VB课程建设从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出发,使得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实践编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此表明我们VB课题组的课程建设的探索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他们对于课本知识理解更加深入了,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文浪,周元哲主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2] 周元哲,乔平安编著《Visual Basic典型例题解析与习题解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3] 周元哲,杨立法 《C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2):1170-1172.
1建立解剖学实验考试系统的意义
鉴于解剖学实验考试在解剖学教学检验、教学反馈、学习激励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的影响,解剖学实验考试在广大医学院校普遍进行着[5]。就解剖学实验考试的形式而言,主要存在标本彩色图片考试和实物标本考试两大类:标本彩色图片考试主要应用于护理、药学、信息管理等对解剖学要求相对较低的专业;实物标本考试适用于临床、口腔等专业。这种针对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而采取的差别化的考试模式受到众多解剖学学者的认可。就解剖学实验考试的命题形式而言,目前实物标本考试基本采用任课教师出题及组卷的方式,标本彩色图片考试主要通过PowerPoint制作的实验考试课件来实现,近年来也有部分院校尝试通过Authorware软件设计制作了专门的解剖学实验考试课件[6]。任课教师人工出题与组卷的方式,全凭经验来确定试题,存在着试卷标准、难易程度、规范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客观性等方面的问题。PowerPoint制作的实验考试课件,存在试题总数量少、非随机命题等问题。采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制作的考试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试题总量和试题的随机性,但是依然无法形成较为客观的考试分析,做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反馈。就解剖学实验考试的组织方式而言,实物标本彩色图片考试适合一次性大规模集中考试,但是问题重复;实物标本考试更切合解剖学实际要求,利于结合临床实际操作操作,但组织难度大,费时多。借鉴传统解剖学实验考试模式,扬长避短,我们提出和进行了解剖学实验考试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解剖学实验考试试题库建设和实验标本考试考核室建设。
2解剖学实验考试试题库的建设
解剖学实验教学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支持,其核心是观察与认知,验证与实践。因此,试题库题目选用选择题(题干内容为结构图片)、填图题和指认结构三种题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选择题、填图题供中医、护理等形态学学习班级实验考试使用,指认结构题针对临床、口腔、预防等专业。考核知识点的设计遵从四个要求,即:按教学大纲设置的“三基要求”为“知识点”设计考核内容的基础;紧密结合临床教学涉及到的解剖学名词和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所涉及的解剖学知识和内容;紧密结合临床治疗过程,新技术的应用和医疗行业发展动态、前沿热点等,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应用和综合能力。试题知识点分布对应为核心内容要求掌握,重点内容要求熟悉,一般内容要求了解。试题难度分为较难、中等、简单三个等级,所占比例分别为15%、60%和25%左右。题库录入以新疆医科大学考易网络题库与系统系统为支撑。题库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框架三级主题词录入,主题词类似于教材中的章、节以及知识点,共计设置“骨学”“关节学”等14个一级主题词,“中轴骨”“颅”等62个二级主题词,“椎骨”“胸骨”等170个三级主题词。主题词表以教学大纲为准,不会因教材的更换导致题库使用上的不便,有效保证题库较长的生命周期,把最重要的内容以三级主题词表达体现出来,确保今后组卷过程中抽取的试题更具有效度。
3解剖学实验考试标本考核馆的建设
从解剖学的学科特点来看,观察标本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标本考试作为解剖教学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辨认、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口腔、预防等专业的实验考试,不应当仅限于非实物(如图片)的认知,更应加强学生对实际标本的观察与辨认,并能在实际标本上准确地辨认出器官的位置,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形态、结构,以此推动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各系统、器官的空间立体结构,熟悉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针对临床、口腔、预防等专业的指认结构题目还应配合有必要的考核标本材料。标本材料宜按照人体九大系统排放有大体解剖学瓶装标本,同时配合以局部解剖学瓶装标本,大体标本要求保证系统性、完整性,局解标本作为大体标本的有效补充,既能够清楚显露局部结构,又应该保持器官的原位状态,保证真实性。大体标本与局解标本互相补充,能够在标本上标识出实验考试试题库所有考核内容,并贴以数字标签。在实践中,我们建立的标本考核馆,馆内首先放置两具整尸标本,一具取除内脏(肺、空回肠等),胸腔显露纵膈结构,腹腔显示腹膜后隙结构,四肢、头面部左右侧分别显示浅深层肌肉、血管;一具保留内脏,胸部去除肋间肌,能够左右侧分别能够观察肺脏和胸膜,腹腔脏器保持原位观,四肢、头面部重点显露周围神经。所考核的每个系统,首先放置系统组成结构标本,后面依次放置器官和器官毗邻标本。
4讨论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带动了医学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等多方面的变革。考试试题库建成后,考试前,教师只需要根据题库录入过程中设定的一到三级主题词、考核内容的认知领域分布、知识点分布和题型分布,提供相关数据,即可生成所需数量的质量上乘的试卷。较传统模式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能在实质上实现教考分离,客观、公正、公平的反映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形成更有参考意义的教学反馈打下基础。解剖学的实践性极很强,但学生接触解剖学课程初期,因为怕脏、怕福尔马林刺激、怕触摸尸体标本,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实验课质量不高。通过标本考试的组织,不仅激励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观察标本,很多同学对实验室开放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逐渐从“需要学”,过渡到“喜欢学”。该考试系统未建立前,鉴于实验考试的工作量大,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每学期只能组织一到两次实验考试,考核结构约20个,考核片面、局限,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系统建立后,将教学全程分为运动系统,内脏学和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和感觉器,神经系统(每部分授课时间大约为四周)四部分分别进行实验考试,定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接受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同时把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落到实处[7],真正做到了教、学、考三者的有机统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建设要求,对学业的评测逐渐从“知识评价"走向“能力评价”。我们构筑的解剖学实验考试系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检验、教学反馈、学习激励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了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们在探索中也感受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加速提升,能够结合在线学习的手机终端的考试题库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老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在后续建设中,我们也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王水泉 陈胜国 牛淑亮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麻宝斌,马晓杰.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问题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29(2):17-20.
2王烨,李亚宁.新形势下专业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浅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31(2):158-160.
3邓武,鑫华,赵慧敏,等.面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数据库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8):77-78.
4冉建华,汪克建,贺桂琼,等.人体解剖标本考试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1):99-100.
5刘伟.补充动物实验及改进实验考试对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15,37(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