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隋炀帝的诗

隋炀帝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隋炀帝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隋炀帝的诗范文第1篇

如同提到万里长城就会想到秦始皇一样,每当人们说起京杭大运河时也自然地耍联想起隋炀帝,甚至有“隋炀帝开运河”的说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大运河”指的是京杭大运河,而非隋朝大运河(也称南北大运河)。

隋唐时称运河为漕渠或漕河、运渠。包括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永济渠,至宋代始称运河。

公元604年,杨广弑父杀兄,登上帝位。这位新皇在登基的第二年即下令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并着手修建运河。隋炀帝先后开凿、修复了通济渠、永济渠、邗沟。以及自京口至余杭(今浙江杭州),沟通长江与浙江间航运的江南河四条运河,形成了一个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大地,南达太湖流域,流经现今的京、津、陕、豫、冀、鲁、皖、苏、浙九省市的庞大运河体系。即南北大运河。南北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网络布局合理,腹地宽阔,渠道深广,是世界水利史上一项空前伟大的工程。当时的隋炀帝要求大运河全程渠宽可以通行龙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隋炀帝遂“发天下男丁,年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都去修河。许多老百姓为逃避沉重的劳役、兵役,不惜自残肢体。称为“福手福足”。

长江以南自汉代以来就发展成为中国“富甲天下”的发达地区。到隋朝大运河修通后,随着交往的扩大和农、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大运河沿岸兴起了许多集市城镇。其中最为发达的就有杭州。

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在隋朝以前是个仅有1.5万户人口的小镇。大运河贯通后,这里很快就成为江南各地货物北上的集散地。随着四方商贾的云集;杭州城内各种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到唐朝中叶这里仅店铺就有3万余家,港中停泊的商船绵延20余里。已是相当繁华的东南名郡了。

杭州虽在隋代大运河开通之前。经济和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州治所在,城市建设也稍具规模,但其地位北不及苏州、湖州,南不及越州。随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杭州都市政治、经济地位也有了迅速的提高,成为大运河水运的一个起始点。自此,杭州成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贸并凑”的商业城市,与宣城(今属安徽)、毗陵(今江苏常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阳(今浙江金华)等江南名城相提并论。

唐时杭州运河边的商业也很兴盛,唐代诗人杜苟鹤《送友游吴越》诗云:“去越从昊过,吴疆与越连。……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作为浙西、浙东运河的交接点的江千一带,更是汇聚了各州的旅客和货物。

与此同时,杭州的文化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有许多杭州人物是当时显赫一时的政治风云人物,如褚亮、褚遂良等。这个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隋代开通的南北大运河。是时,这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成为杭州吸收北方先进文化的主要渠道。如唐代杭州先进的丝织术。就是通过大运河从扬州传到杭州的。

中唐以后。杭州遂以“东南名郡”见称于世,被统治者列为上州。德宗时,白居易撰的《卢元铺杭州刺史制》说:“江南列郡。余杭为大。”其地位已超过了南面的越州,在江南仅次于北面的苏州。

链接>>

隋朝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区别:

1、隋朝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京杭大运河不经过洛阳,且相距很远。

隋炀帝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生主体性 道德教育 遵守规则

通过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培养学生具有原则性的顺从习惯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加强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道德教育途径多样化

1.通过品德课教学。在我国小学低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生活课,小学高年级开设了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学校首先要开齐开足品德课,保证授课时间,追求高效课堂。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规则在哪里》、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都旨在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人人要自觉遵守,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按规则办事的习惯,树立人人遵守规则,心中时时处处有规则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在《规则在哪里》这一课的教学时,我通过游戏来导入教学,效果就不一样。我先组织学生玩“吹气球”游戏,吹得最多的小组获胜。比赛过程中,男生组限定为5秒钟,女生组为10秒钟,结果女生组获胜。男生急得大声说“不公平”。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游戏公平呢?”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制定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制定出了玩“吹气球”时具体的游戏规则。由此揭示课文题目《规则在哪里》。

2.通过各科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汤姆钓到了一条从未见到的大鲈鱼。由于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所以在爸爸的要求下,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鲈鱼放掉了,虽然后来他再也没有钓到这样的大鲈鱼。但是,爸爸的坚定的话语牢牢地铭记在汤姆的心里。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文本的功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让学生懂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觉遵守社会的规定。

3.开展校园活动。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班队活动,指导学生制定班级规章、学生行为规范、教室规则、安全规则等;可以和学生一起筹划、举行一些集体活动;可以经常教育学生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培养学生具有原则性的顺从习惯。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争当志愿小交警、社会服务员,对学生进行品德陶冶。

5.联系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遵守规则的道德教育只有多方配合才能见实效。我们可以举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联系网络,使之成为合格的家庭教师,正确引导和监督学生遵守规则;我们可以请交警、派出所到学校协助开展教育,每学期进行专题讲座,定期到学校工作室现场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还可以邀请各行业的人士走进学生课堂,讲述他们工作中必须面对的规则,从而给学生树立道德典范,促进学生对道德的思考。

二、道德教育方法多种化

1.组织道德讨论。在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探讨、交流,是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

2.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参与性很强、富有乐趣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与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相关的心理小品、生活小品,如《在公交车上》《“小上帝”不让座》《玻璃打碎以后》等,让学生重演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使他们进入角色的内心,想其所想,去体验角色的感觉,以此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

3.进行价值澄清。教学《规则在哪里》一课,要注重学生的自由探索,使学生了解到规则的意义、规则的重要。再创造条件,结合各种文体活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做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可以让学生扮演宣传员的角色,把课堂所学的知识整理、归类,并宣传出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收集到的规则分类整理,制作成剪贴报。课下把它贴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宣传栏里,也可以印成宣传单,发放给同学或周边的人。学生在处理资料的同时,由身处其外的观察与调查,变为主动地参与和宣传,真正认识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将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价值观。

4.树立榜样学习。小学生大多善于模仿。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对他们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在榜样人物的选择上,除了历史伟人、杰出人物,我们还必须强调要选择学生身边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如教师、学生、家长等。其身正,不令则行。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表率作用,并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还可以将自觉遵守规则的学生树为榜样,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隋炀帝的诗范文第3篇

摘要:“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它不仅给“开元盛世”以沉重一击,对唐文学创作的影响无疑也是很深远的。“安史之乱”前,整个文化和文学创作以长安为中心,而“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局势的变化,很多士人纷纷南下,这让江东吴越地区也成了另外一个创作中心。本文以唐代扬州为区域中心,分析安史之乱前后,唐人创作扬州诗歌的变化。

关键词:唐代安史之乱扬州诗歌

作者简介:陈洁,女,1982年6月生,江苏泰州人,本科,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76-02

在公元七至九世纪期间,唐代扬州是控扼东南的政治军事重镇,国内外著名的工商都会、南北交通的枢纽、唐朝的财富中心,它是中华大地上的骄子,是大唐帝国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就是这片富庶的土地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往,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不同的历史时间段和不同的地域特点会影响文人创作和心灵变化,因而唐人咏扬州诗歌创作也呈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

一、安史之乱前

从诗歌数量看,安史之乱前咏扬州的诗歌较少,大概在八十首左右,据笔者分析,这些诗歌中歌咏扬州秀丽景色的占多数,这与扬州素来以风物著称不无关系。

在唐代,安史之乱前,扬州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文化中心,最为值得称道的也就是隋炀帝曾在江都停留,建造行宫了。隋炀帝在任扬州总管期间,对这里的秀美风光,丰富的物产很是留恋,他在其《春江花月夜》中描写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由此表达了他的心声。初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大多以歌功颂德为主,以长安、洛阳为中心,而非都城的扬州自然不被很多人留意。

大唐帝国的繁盛以及巍峨雄伟的长安城吸引了很多文人,从文人内心出发,他们把长安作为施展才华的地方,在长安工作便意味着成功,相反,在其他地方供职则有失意之感。许敬宗在其《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中说道:“游人倦蓬转,相思逐雁来。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虽身处扬州,但是扬州的美景似乎打动不了他,就算此地再美,也美不过长安。多数人将理想寄托于长安,就连骆宾王在匡复唐王朝时也不禁发出“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的感叹,这样的心理其实也很平常不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人们怎可能一心放在欣赏扬州美景上来呢?这也是前期咏扬州诗歌数量少的原因之一。再者,隋炀帝的快速灭亡给初唐统治者上了重要一课,吸取隋亡国的惨痛的教训,正所谓“前者不忘,后世之师”。初唐是立朝之始,诗人们或参加科举以求功名利禄或远征沙场建功立业,这些都是首当其冲的目标,于是在远大理想的驱动下,自然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个亡国之城了。

盛唐的到来,给整个唐王朝敲响了最强音。政局的相对稳定,文人的生活也随之轻松,心态逐渐明朗。漫游成了唐代文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面。于是繁华秀美的扬州成了当时士人们心驰神往的城市,这在他们的创作中留下了鲜明痕迹,而主题主要偏向于游览、送别之作。大诗人李白多次漫游扬州,“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这里他慷慨轻施,挥金如土,救济落魄公子,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自己也过着斗酒三千、裘马轻狂的生活。在扬州,他留下了13首诗歌,游览名作如《秋日登扬州西灵寺塔》,亦有送别佳作如《广陵赠别》,孟浩然在烟花三月的季节东下扬州,李白曾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整首诗没有愁苦和忧伤,只是有少许的怅然与向往。在开宝元年那样一个太平盛世,在那样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扬州那样一个繁华之地,怎么能不让人联想到骑鹤上天堂?一叶轻舟已经载着孟浩然消失在天边,李白依旧难以收回眺望的目光。此刻,奔腾东去的长江水,恰似李白对朋友的一往情深,也勾起李白对扬州城的无限遐想。这真是一次充满诗情画意的离别。

尽管诗人的笔下已经或多或少的写到了扬州,但是扬州却一直不是他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仅仅是一个短暂停留休憩的美丽的游览胜地而已。孟浩然曾写下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的佳句,他委婉地告诉友人,不得志的士人才会到躲在吴楚之地,以此来表示想要一展拳脚还是到长安去吧,那种“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的心情时刻围绕着有理想有追求的文人。

综观“安史之乱”之前的唐人咏扬州诗中,我们会发现,扬州主要靠风景吸引文人,它是一个繁华的休息之地,但却不是文人心目中大展宏图的理想之地,所以文人的创作主要以描摹风物为主,诗歌中那些明丽恢弘的画面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唐文人豁达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王朝欣欣向荣的景象,从为数不多的送别诗歌中也能看出士人们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二、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后歌咏扬州的诗歌数量大增,据李坦《扬州历代诗词》一书统计,数量大概有300多篇。诗歌主题比之安史之乱前要丰富得多,从单纯的风物诗过渡到文士唱和诗、怀古诗和都市享乐诗(流连青楼之作)等多种主题,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诗歌有了很明显的都市世俗气息。原因有三:

第一,安史之乱是整个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中央政府的权威风雨飘摇,在中唐士人心目中那个灿烂强盛的唐帝国突然之间就要坍塌瓦解,这对他们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这自然而然也给士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刺激。

从辉煌到低谷是个很难接受的过程,很多诗人们不愿意正视现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既然长安已经不能满足士人求取功名利禄和大展宏图的理想,那么倒不如离开此地到别处重新过另外一种生活。唐代士人一时习惯享受荣华富贵,于是另找一处繁华之地是他们的目标,而扬州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态。当中原地区满目疮痍之时,扬州却依然歌舞升平,这样强烈的对比难免让人觉得这座城市的繁荣是很畸形的。但不管如何,江南水乡的碧波潋滟、杂花生树、红楼玉宇无不成了诗人创作的材料,如姚合的“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春风满城郭,满耳是笙歌”等。又如陈羽:“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时事多艰、硝烟滚滚、兵荒马乱的年代却能在扬州感受到另外一种世界,通宵达旦的歌舞,浓妆艳抹的丽人恍惚间好像又是那个如日中天的唐帝国。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因为政治革新被贬职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款待他,席间命歌妓以歌舞劝酒。刘禹锡感慨万分,当场写诗一首:“高髻云鬟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读罢此诗,依稀可见外来的游客对眼前的景象难免生出一番感叹。

第二,“安史之乱”后,由于战乱主要发生在北方,于是唐代南方成了整个经济发展的中心。除了有赖丰富的自然和建基于历史发展的基础外,当朝政治的变迁亦有重要的影响。唐自建国以来,承受了隋代运河的便利,继续开拓南方,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爆发后,加以藩镇割据,河北、山东贡赋不入中央,吐蕃、回纥的骚扰,使中国北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均受到严重的破坏。唐室经济惟有依赖南方财赋的补给。而作为江淮中心的扬州地位一直不可小觑,唐代最重要的收入之一来源于盐税,载代宗大历末,“天下之赋,盐利居半”,江、淮为重要产盐区,吴、越、扬、楚盐仓至数千,积盐达二万余担。扬州为东南地区盐的集散地,设置巡院,专督办盐事。其时,刘晏为盐铁使,每年所获钱财竟可“当百余州之赋”,由此可见扬州很有经济实力,于是唐王朝的军国费用便可以“取资江淮”。经济的繁荣以及中央财赋的依赖,扬州必定会带到文化的大发展,大批文人士子南下,对这个古城充满了好奇,正所谓“两京蹂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啊。但在诗人们的内心深处他们还是无比眷恋那个曾经令他们魂牵梦萦的长安,同时接受新事物,被新事物所吸引也是人之常情,于是扬州城也成了他们享乐生活的地方。这也许就是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在文化上的表现了吧。

第三,唐代文人来扬的另外一个动机是为了寻求功名和富贵。唐代士人还有干谒之风,他们造请权贵,或求经济支持,或请推荐揄扬,或谋幕下任职。特别是唐代后期,藩镇推荐成为入仕的捷径。杜佑节镇淮南,士人杨茂卿干谒于杜,“以周公吐握之事为讽”,以求知遇。刘禹锡由和州召回,淮南节度使段文昌曾予表荐。李绅为淮南节帅,赵嘏以诗投献,“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请求提携的心情已达到急切的程度。卢仝在扬,以为干谒俯首权贵,仰人鼻息,因而发出“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的感喟。不仅如此,淮南幕职还是一条升迁的捷径,由此而跻身要津的屡见不鲜。刘太真于大历中为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徵拜起居郎,累历台阁,自中书舍人转工部、刑部侍郎”。从上述情形来看,淮南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地方,而扬州更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宝地,使府的文人众多,于是他们之间就有了很多唱和的机会,据从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内容看,唱和诗是一个亮点。如:

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

碧油红旆想青衿,积雪窗前尽日吟。巢鹤去时云树老,卧龙归处石潭深。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宾御莫辞岩下醉,武丁高枕待为霖。

再者,如鲍溶《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

横笛临吹发晓军,元戎幢节拂寒云。搜山羽骑乘风引,下濑楼船背水分。天际兽旗摇火焰,日前鱼甲动金文。马毛不汗东方靖,行见萧何第一勋。

贞元十七年(801),刘禹锡在淮南杜佑使府任掌书记时,李益曾客游扬州,刘禹锡作“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从这首诗可看出他们宴饮唱和时其乐融融的氛围。

第四,隋炀帝与扬州的特殊关系使安史之乱后出现大量的咏古之作。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下辖的江都市)留下了众多遗迹,李山甫有“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诗人们游览于此,总会唤起他们历史旧时光的回忆。炀帝的骄奢逸引发了杜牧的质问“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历史故事来正视现实,抒发郁闷之情,这些诗歌大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透露悲凉萧瑟的情愫。韦应物曾感叹道:“盛世忽去良可恨,一生坎坷何足云”但他也曾有过一段朝气蓬勃的时期“少年游太学,负气灭诸生”,来到扬州后面对“广陵多车马,日夕自游盘”的场面时却无奈地感受到“独我何耿耿”的郁闷之情。是什么造成了诗人的不幸?答案是大唐帝国的没落,昔日的辉煌早已灰飞烟灭,那种盛世早已成了诗人们遥不可及的幻影。面对这样的历史,他们的忧郁是有来由的,虽然有时也流连于扬州风景中,可在冷静思考时,他们的内心深处恐怕更容易想起的是像隋炀帝那样的亡国之君了吧。马戴的《广陵曲》:

葱笼桂树枝,高系黄金羁。叶隐青峨国,花飘白玉坪。上鸣间关鸟,下醉游侠儿。炀帝国已破,此中都不知。

诗句末尾给予了极大的讽喻,借历史告诫朝中权贵,骄奢逸的生活必定会落的悲惨的结局。

在扬州的诗人们忧惧的是在这样的繁华都市中,还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担忧国家的未来,面对世俗的社会,诗人身边的人甚至包括诗人自己都或多或少被各种欲念牵引而导致沉沦。

安史之乱后咏扬州诗歌中,诗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扬州本身的魅力上,绝大多数诗歌描写的是城市的繁荣,豪奢的作风。虽然诗人们在这片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受,但其实也是为了躲避不堪的现实,繁华固然是好,可是却不能长久,这种享乐的作风和矛盾的心情始终贯穿于诗人内心,所以从很多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于绮丽缤纷风格下隐藏着淡淡的忧愁。如韦应物“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风光山郡在,来看广陵春。残花犹待客,莫问意中人。”烟花三月的广陵,柳絮纷飞,可诗人偏偏只看到飘零的落花,如不是内心惆怅,文字也不至于如此哀怨。杜甫晚年时写下《解闷》诗:“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骚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当时的杜甫生活在动荡的社会中,境况艰难,但从诗歌中依然能看出他对扬州的向往。可惜诗作两年后,杜甫溘然长逝。

诗歌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诗人抒情表达的工具。唐诗主题内容的变化可以直接反射出诗人内心的变化也可以看到一个历史发展的侧面。唐人咏扬州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它是跟整个社会思想的转折是密不可分的,这段时期的诗人经历了从希望到焦虑甚至失望的心灵历程,由此也可见咏扬州诗歌的复杂性和流变性。

参考文献:

[1]李坦. 历代咏扬州诗词(中卷)[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清]彭定求编. 全唐诗[M]卷362,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诸祖煜. 东方明珠――唐代扬州[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4]都新梅. 唐代扬州诗歌 [D].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

隋炀帝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髓室底穿孔;银汞合金;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氢氧化钙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24-01

磨牙髓室底穿孔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龋坏所致的穿孔和医务人员操作失误所致的意外穿孔。髓室底穿孔后可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不及时修复或修复不当,可导致患牙的拔除。为了保存患牙,临床上有关穿孔修补的方法和使用的充填材料多种多样。本文作者采用三种充填材料和Ca(OH)2联合修补穿孔患牙80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门诊收治磨牙髓室底穿孔的患者80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0岁-53岁。随机分为银汞合金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复合树脂组。其中,穿孔直径≤2mm的患牙49颗,穿孔直径>2mm的患牙31颗,医源性穿孔患牙为28颗,龋源性穿孔患牙52颗,临床检查患牙无牙周袋,无松动或一度松动,无窦道,x线显示患牙根尖周无严重病变,穿孔处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根管畅通,可行根管治疗。

1.2 材料 银汞合金(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玻璃离子水门汀(GC Fuji Ⅱ 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3M ESPE Z250充填树脂),氢氧化钙(上海齿科材料厂)。

1.3 操作方法 患牙常规去腐,备洞,医源性髓室底穿孔用NaCL冲洗,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龋源性髓室底穿孔,要去净穿孔处增生的肉芽组织,用3%H2O3和NaCL交替冲洗,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调适量Ca(OH)2糊剂置于穿孔处,分别用银汞合金、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封闭穿孔处。同时行根管预备,常规冲洗、隔湿、干燥,根管内置cp棉捻暂封一周,复诊无不适,常规根管充填,窝洞永久充填。降低咬合,半年后无不适,进行全冠修复。术后要摄x线片做复查对比使用。如果穿孔区靠近根管口,需将扩大针插入根管内再修补穿孔处,待充填材料固化后拔出扩大针,防止充填材料堵塞根管口

1.4 疗效评定标准 3年后复查结果为准。成功:治疗后无不适,无松动,无窦道形成,x线片显示根分叉处阴影缩小甚至消失。失败:治疗后患牙有自主表现,出现松动,窦道形成,x线片显示根分叉处出现阴影或阴影扩大。出现上述任何一项指标均为失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80颗患牙,经3年的观察,治愈68颗,失败12颗。其中穿孔直径≤2mm的49颗患牙中,治愈45颗,穿孔直径>2mm的31颗患牙中,治愈23颗。医源性穿孔患牙为28颗,治愈27颗,龋源性穿孔患牙52颗,治愈35颗。银汞合金与Ca(OH)2联合修复患牙25颗,治愈19颗,玻璃离子与Ca(OH)2联合修复患牙30颗,治愈28颗,复合树脂与Ca(OH)2联合修复患牙25颗,治愈21颗。以上结果,经卡方检验,P

3 讨 论

理想髓室底穿孔修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牙周组织无刺激性,可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再生,诱导或引导牙骨质及牙槽骨的再生;有较强的杀菌、抑菌能力;无毒,不致癌,不致敏;封闭性能好,渗漏性小,在穿孔区可形成屏障,严密隔绝髓腔和穿孔区的牙周组织;流动性好,可快速凝固,药效稳定而持久,使用方便[1-6]。Ca(OH)2和玻璃离子水门汀都具有以上特点,取材方便经济。其中,Ca(OH)2钙离子激发成骨细胞钙化酶活性,改善局部矿物环境,促进骨细胞修复[7],可降解,即使超填也不会有不利影响。复合树脂酸蚀后,与牙釉质形成机械性嵌合,但与牙本质和牙骨质的黏结性较差,所以充填物与洞壁黏结性不良。同时,复合树脂具有较大的聚合收缩,边缘密和性较差,易发生渗漏,引发炎症[3]。银汞合金虽操作简便,但充填时极易发生超填刺激牙周组织,影响穿孔区愈合。可见,三组材料中玻璃离子水门汀和Ca(OH)2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医源性穿孔的疗效高于龋源性穿孔,可能与医源性穿孔内的感染炎症程度较轻有关。髓室底穿孔直径大预后差,可能是因为创伤大,渗出多,牙龈上皮容易长入穿孔处等原因,导致穿孔修复失败。

参考文献

[1] 杨成,吴补领.髓室底穿通和根管旁穿的治疗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9,3(9):82-85.

[2] Main C,Mirzayan N,Shabahang S,et al.Repair of root perforations using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a long-term study[J].J Endod,2004,30(2):80-83.

[3] 黄辉,邱嘉旋.不同材料修复髓室底穿孔渗漏的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2):90-92.

[4] 葛振林,刘斌,包广洁.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修复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17,(4):342-343.

[5] Alhadainy HA,Himel VT.Evaluation of the sealing ability of amalgam.Cavit and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repair of furcation perforation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1993,75(3):362-366.

隋炀帝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牡丹;唐代;栽培;观赏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90-03

牡丹花大且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唐代更是出现了牡丹热潮,许多诗词文章都表达了对牡丹的赞誉。舒元舆《牡丹赋(并序)》更评论道:“我案花品,此花第一。”但实际上,唐代这些富丽娇艳的牡丹并非最初就是如此。

一、先秦时无“牡丹”之名

研究发现牡丹是我国的特产花卉,自然界中的九个野生种均为我国特有。现代植物学研究普遍认为栽培牡丹起源于野生品种。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和南宋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都认为牡丹隋唐时才开始出现。其实早在隋唐以前牡丹就已被记载,但因为古时牡丹都是野生牡丹,多长在深山中,还没有被人工栽培,其价值少有人知晓,所以文献典籍中很少提及。其实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牡丹。《诗经・郑风・溱洧》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首诗中的“勺(芍)药”很可能就是实际上的牡丹。

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因为牡丹和芍药在先秦时都统称“芍药”。后来才有所区分,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引西晋崔豹《古今注》说芍药有二种,一种是草芍药,即现在的芍药;另一种是木芍药,即现在的牡丹。当时的野生牡丹没有现在这么强的观赏性,形态上和芍药的差别也更小。牡丹和芍药都为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植物。野生牡丹与野生芍药最大的区别是牡丹是木本,而芍药是草本。或者更准确地说牡丹是亚灌木。因为牡丹每年新生的枝蔓只有较少的一部分能够木质化,其余更大的部分还是草质,会要枯萎死掉。俗话“牡丹长一尺,退八寸”指的就是牡丹的这种退枝现象。而芍药是草本,季节一过,当年新生的枝蔓就会全部死掉,来年再从地下的宿根中发出新芽。所以本诗中用“芍药”称呼实际上的牡丹是可能的。

其次,这首诗描写的是郑国三月上巳日的情景。上巳就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人们在这天结伴去水边沐浴来拔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先秦时是大规模的民俗节日,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互赠香草表达爱慕。上巳时刚进入暮春,大致为公历四月。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李时珍《本草纲目》牡丹条集解中指出牡丹是农历三月开花。唐诗如王贞白《白牡丹》也说牡丹谷雨开花。谷雨在清明之后,是农历三月中的节气。而李时珍《本草纲目》芍药条集解则说芍药是夏初开花。唐代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诗也提到芍药农历四月开花。这些都说明牡丹比芍药开花早,牡丹是暮春三月开花,芍药却是春末夏初开花。现代园艺上牡丹花期也一般在公历四月至五月,芍药则是公历五月至六月。依郑国即今河南一带的气候,上巳节开花的应该是牡丹,而不是芍药。所以推断野生牡丹在先秦时实际上已经被记载了。

二、秦汉时发现牡丹的药用价值

秦汉时牡丹和芍药已经被区分,也有了明确关于牡丹的记载。最初人们将牡丹与芍药相区别,是因为发现牡丹的药用价值。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就说牡丹最初除根皮人药外,其余都被当做柴烧。这不仅说明牡丹具有药用价值,也可以推测野生牡丹大概观赏性不高,所以并不为人所重视。

“牡丹”的名称首次出现是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里。其中记载了牡丹的药性、作用、别名、生长环境等。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也有用牡丹治疗瘀血痛的处方:“口口瘀方:乾当归二分,芎劳二分,牡丹二分,……”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大黄牡丹汤”的药方。著名的六味地黄丸药方的原型是《金匮要略》中的崔氏八味丸,其中主要一味药就是牡丹根皮。由此可知,至少在东汉时,已经明确记载了牡丹,并已为药用。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牡丹”名称的由来作了解释:“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是说牡丹可以进行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无性繁殖方式的一种。就是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来繁殖后代。而“牡”字有雄性的意思,所以“牡”大概指的是牡丹可以不依靠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特性。“丹”,即红色。刚出土的牡丹根呈朱红色,这样的颜色为牡丹根特有。之后经处理,便得到牡丹根皮,称“丹皮”,是用途广泛的中草药材之一。牡丹花朵颜色各异,不应该仅用“丹”来指代。而牡丹最初被重视并与芍药相区别,乃是因其根的药用价值。所以“牡丹以色丹者为上”指的应该不是花朵的颜色,而是作为药物的根皮的颜色。

三、魏晋南北朝时发现牡丹的观赏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关于牡丹有更多明确记载。首先仍然作为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牡丹条集解中,就有《名医别录》和陶弘景对牡丹的描述。

同时,牡丹的观赏性已经得到关注。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绘有一些灌木,从其中一处的花、枝、叶的形态判断,应该是牡丹。这是牡丹首次出现在我国绘画作品中。除了《洛神赋图》,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也有北齐人杨子华画牡丹的记载。北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也提到谢灵运说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可见在南北朝时牡丹的观赏价值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

四、隋唐时出现专为观赏的栽培牡丹

《酉阳杂俎》中提到段成式在隋朝《种植法》中没有发现牡丹,就认为隋朝没有牡丹,这样的判断不够准确。《种植法》未记,可能是因为当时花卉很少被栽培种植,尚未列入农学范畴,所以农书中少有提及。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说隋炀帝时才出现牡丹。《炀帝海山记》也记载隋炀帝营建西苑,下诏进献鸟兽和奇花异木,其中易州进献了二十相牡丹,并详列牡丹品名。有关隋炀帝建西苑事,史籍确有记载,如《隋书・炀帝上》、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四》。但其中都没有提及牡丹,更没有详细的牡丹品种名。据洛阳师范学院郭绍林考证,认为西苑种牡丹之说不能成立。理由一是《炀帝海山记》作者不详,原出宋记小说集《青琐高议》后集卷五,不是史籍。二是该文所记有关隋炀帝活动的礼仪习俗和历史事件等多与隋代史实不符。三是该文提到的诸多牡丹品种在唐代文献中没有被提及。四是据考察河北易县没有文献可以印证此事。结合唐代情况,推测隋朝时牡丹的观赏性已经进一步得到重视,但应还未被大量栽培。《炀帝海山记》中所列牡丹品种可能是后人根据后世已经出现的牡丹品种臆想出来的。

唐代时“牡丹”和“木芍药”仍然二名共存。如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唐代李浚《松窗杂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都有唐人称呼牡丹为木芍药的记载。到宋代时人们才不再提“木芍药”,而仅称呼“牡丹”。这乃是牡丹经过培育,呈现出巨大的观赏价值后的结果。

唐代牡丹被大量栽培,出现了许多专为观赏而选育的牡丹品种,牡丹的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如唐代舒元舆《牡丹赋(并序)》载牡丹有赤红、月白、赭红、殷红不同颜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也提到兴唐寺的牡丹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深紫、黄白檀等多种颜色。唐代史料中被大量提到的牡丹颜色主要有红、白、紫,描写牡丹的诗词不胜枚举,如王维《红牡丹》、白居易《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王贞白《白牡丹》、元稹《西明寺牡丹》等。五代王周《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有关于姚黄的记载。姚黄即千瓣黄牡丹,素有“牡丹之王”的美誉。既然五代能有这样的黄牡丹名品,那么唐代应该已经有了观赏价值很高的黄牡丹品种。

除了颜色的变化,牡丹花瓣也从单瓣变成重瓣。单瓣是指花瓣一至三轮,雌雄蕊正常、结实力强的形态。重瓣是相对单瓣而言的,其特点是花瓣、花轮数量增加、或者花瓣面积增大等。野生牡丹都为单瓣花,通过花瓣增加形成了重瓣花,极大的增强了观赏性。唐朝苏鹗《杜阳杂编》记载了穆宗皇帝殿前的千叶牡丹,“一朵千叶,大而且红”。《酉阳杂俎》也提到兴唐寺的牡丹中“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径七八寸。”“叶”就是花瓣,因为花瓣自然增加的数量很有限,所以牡丹雄蕊不同程度的花瓣化,是牡丹形成重瓣的重要原因。“一朵千叶”和“花叶中无抹心者”的重瓣现象就是花蕊瓣化的结果。而“重台花者”指的应是台阁花型的牡丹。台阁花就是两朵或两朵以上的花重叠生长,是高度重瓣化的牡丹。所以说明唐代已经出现了重瓣牡丹。

实际上重瓣是花朵发育异常的表现。因为花蕊瓣化,花瓣挤占花蕊位置,会影响授粉,且产生重瓣需消耗大量能量,不利于植物繁殖。所以野生状态下并不需要这一性状。一般情况重瓣程度越高,结实能力越差。有些重瓣程度太高的更会丧失种子繁殖能力,若想保持其重瓣特性,必须靠人工进行无性繁殖。而且在不良栽培条件下,某些重瓣程度高的花朵会退化成单瓣型。所以重瓣花大多是由于人们的审美需要,经人工选择产生的结果。从唐到宋的记载来看,重瓣牡丹一直存在,所以推测唐朝时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选育并保持牡丹重瓣特性的方法。

唐代牡丹不仅花美而且花香。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某天唐文皇欣赏牡丹的时候,问程修己谁的牡丹诗最好。程修己说李正封的“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这两句最好。这就是牡丹“国色天香”的由来。唐代文人提到牡丹香的有很多,如唐彦谦《牡丹》、李山甫《牡丹》、白居易《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王建《同于汝锡赏白牡丹》等等,这些诗不只表现出牡丹香,而且是奇香、异香,比兰草、蕙草还要香。皮日休《牡丹》更称赞牡丹是人间第一香。可以想象唐代牡丹的香气该有多么芬芳浓郁。

但现在我们却普遍发现植物园里各种艳丽夺目的牡丹少有香味,即使有也绝没有唐诗中那么浓郁强烈。究其原因,可能是人为造成的。花香是植物为了吸引昆虫传粉和抵御草食动物进食形成的特性,对植物的生殖繁衍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香味的浓郁程度常常与植物的花期长度成负相关,即香味越浓郁,开花的持续时间越短。所以在花卉选育过程中,为使花期更长、花更大、瓣更多、色更艳等,导致很多花的基因被改变,使得花香浓度降低或消失。所以推测唐代牡丹应该确实是芳香浓郁的,但随着从唐朝开始历代对牡丹的栽培改良,牡丹的嗅觉欣赏性逐渐下降,失去了原有的香味。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国力强盛,这样的国家给予唐人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塑造了人们外向张扬、蓬勃豪迈、昂扬进取的性格特点,也造就了他们注重浓艳丽彩、热烈辉煌、富丽雍容的审美取向。所以栽培的牡丹从颜色简单朝着缤纷艳丽的方向变化,花型也朝着花瓣日益增多转变,体现一种层层叠叠的雍容之美。这些无不契合唐人的审美取向。正是由于唐代对牡丹的栽培和选育,使原本的野生牡丹成为了真正的观赏花卉,具有了更强烈的观赏价值,甚至出现一股牡丹热潮。从皇家园林、士大夫府邸,到佛寺道观无不栽种牡丹。花开时节,赏花人群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刘禹锡《赏牡丹》、崔道融《长安春》、白居易《牡丹芳》等诗都反映了牡丹花开时的盛况,不仅写出长安赏花的热闹场面,也写出唐人对牡丹浓厚的喜爱之情。从宫廷到民间,整个社会都笼罩在“牡丹热”中。

综上所述,牡丹作为我国特有的著名花卉,从野生到栽培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唐代才出现真正意义上专为观赏的栽培牡丹。从此,美丽的牡丹走上了“百花之王”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傅云龙,吴可.唐宋明清文集(第1辑):唐人文集(卷2)[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2]Shi-Liang Zhou,Xin-Hui Zou,Zhi-Qin Zhou.Multiple species 0f wild tree peonies gave rise t0 the‘king 0f flowers’,Paeonia suffmfi-cosa Andrews[J].Proceedings 0f the Royal Society B,2014(281).

[3][宋]高承,[明]李果.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7][明]李时珍.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8][清]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傅云龙,吴可.唐宋明清文集(第l辑):宋人文集(卷1)[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10][魏]吴普.神农本草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11]张延昌.武威汉代医简注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

[1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13]陈平平.关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牡丹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4).

[14][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宋]刘斧,青琐高议[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6][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8]李嘉珏,张西方,赵孝庆.中国牡丹[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19][唐]李浚.松窗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0]丁如明,唐五记小说大观(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赵印泉,刘青林.重瓣花的形成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9(4).

[22]费砚良,刘青林,葛红.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花卉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3][唐]苏鹗,杜阳杂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4][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