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菊花的样子

菊花的样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菊花的样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菊花的样子范文第1篇

2、杜鹃又名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其实杜鹃花不是只有红色的。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正如着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写得非常好:“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蓉芍药嫫母。”“回看桃季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3、我一直喜欢杜鹃温室花盆里娇媚的姿容,欣赏它以五彩艳丽优雅地点缀了人们平淡的生活,敬佩它能经历风雨,温暖着一座座高山一道道峡谷。它是柔弱的,也不乏顽强和勇气。但我更偏爱粉杜鹃,或许是因为那种纯净、温婉、柔和、淡雅、美好的韵味更称我意。做一个粉杜鹃一样的女人,淡然笃定,雍容大度,自信坚强,媚俗不染,多好。

4、杜鹃花的主干十分粗壮,上面分了许多小杈儿,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叶子,尤其是在鸟语花香的春天里,它的身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美丽极了,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了。

5、每年春天,故乡的杜鹃花依然风风火火地开放,无拘无束。它们从不孤芳自赏,而是极尽生命的全部,向人们展示自己最纯朴自然的美。

6、绿叶衬红花,杜鹃花被分为好几种颜色,我最喜欢的是红色了,那花儿在阳光的衫托下十分美丽、妩媚动人。远远看去那杜鹃花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飞舞。那花儿像人用一张张红色的纸做成的,看上去格外鲜艳,而当你摸上去就没有它那叶子那么光滑了,有点皱巴巴的。

7、最让我欣赏的是,在春、夏、秋,这三个季度中,杜鹃花不停的更换花朵和叶子,让自己随时随地都显得高贵、美丽。到了冬天,虽然花儿全都凋零了,可是,它的叶子还是傲着风霜,顶着严寒,不断的更换着自己,好像在锻炼自己的意志,也好像在保护着春天将要开放的花朵,让花朵开得更艳丽!

8、美丽的杜鹃花开的红火,开的灿烂,满山满谷,红色,粉色此起彼伏,如海浪翻腾,

菊花的样子范文第2篇

本期咱们就一起探讨书画投资价值判断,纯干货,还在等什么?

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

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才是衡量其价值的主要因素。这涉及到书画的三境界:景物境界、笔墨境界和人文境界。一幅作品本身对山川自然“象其物宜”的描绘,就是景物的境界。可以看到它的技法、景色之美、章法布局之妙。如果在景物的基础上,还有“笔精墨妙”的笔墨境界那就更好。

中国的山水画以笔取气得其阳刚之美,以墨取晕得其阴柔之美。笔墨的精妙可生发气韵,气韵生动乃画之高境。书画作品的人文境界可以体现在题材、画旨、画趣、诗词题跋等方面。就像李可染《童趣》的题画诗“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一句题跋使整个画境因之鲜活,渗透出一股田园诗般的质朴深情。

有些字画的市场价格可能由于一时的社会环境或偶然事件造成它的上升或下降,比如书画官员的卸任会导致其作品价格的直降。所以,收藏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给艺术本体以足够的重视。

书法水平的高低

老一辈艺术家张仃曾呼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书法。书法表现在国画中,一是书法用笔,二是题跋书写的艺术美。中国画讲究书法用笔,“以书入画”是古代画家一直在实践和追求的。“骨法用笔”指的就是书法用笔。坡、倪瓒、徐渭、黄宾虹等都是以书入画的高手。

书法是一门需要长年累月练习的艺术,写书者要平心静气才行。现在好多画家不注重书法的练习,也不重视笔墨,导致画面没有笔墨的气韵,甚至连款都不敢落,提笔露怯,这样的作品或艺术家就不算是潜力股。同样的作品,题跋较长者比穷款者价值要高一些。

综合修养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书如其人”。画是人格的显现,人格是修养的结果。如果一个画家画得很好,修养也高,那他就一定是潜力股。综合修养的提高,需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要融会贯通,并在情感生发之时,配合意象诉诸笔端,形成独特的面貌。

影响力和知名度

名家与非名家,是衡量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重要界限。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品投资就是投资名家的作品。这里名家也分大名家和小名家。一些影响力和知名度特别大的书画家作品,虽然收益比较高,但投资成本也高。

对一个普通画家来说,要提高知名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需要画廊、经纪人、拍卖公司、媒体等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一些成效。如果画家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么他的市场就会随之升温,收藏者也就更关注。

社会地位

一些书画协会或者圈子的领导,其作品常会成为人们收藏驻足的焦点,被高价追捧。其实,这种领导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凭着自己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还有一种是以行政干预或幕后运作的方式坐到一定位置。后者水平一般都比较平常,但是结交广泛,炒作能力也强,市场价格常会高于或者严重超出价值。

面对书画官员,一些藏家慕其光环,不加鉴别地大肆收购,缺乏理性。尤其是对于长线持有的藏家而言,一旦这些领导不再是领导,他们的市场泡沫将会一夜破灭。

年龄结构

评论家在赞扬一些年龄较大的艺术家时,常用到“人画俱老”、“人书俱老”的字眼。这是说书画家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书画的理解,对笔墨精神的把握会更独到。这一点在中国画的写意画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些作品需要艺术家更多的精力,所以在画家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多出精品的时候。比如一些工笔画、油画、大构图的山水等。

收藏一些中青年的作品,潜力较大。眼下,一些书画名人的字画已炒到了一定的价位,而且很多人收藏了之后就不再轻易拿出来流通了。

市场铺垫和表现

艺术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就是一种商品,需要市场的运作来助其顺利转换成效益。有的画家一门心思放在创作上,不屑于俗事,作品没人知晓,自然也就没有市场。有些画家常做一些展览,委托画廊进行各种宣传,拍卖会也频频亮相,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市场也在扩大。

市场的表现还体现在其价格的稳定性。如果市场长时间地处于一个稳重有涨的状态,就说明投资它是稳妥的。

画家的财富自由度

古代舞文弄墨者多是士大夫文人,有大量的财富来保证其充裕的创作时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据说画了4年,这位大痴道人怀着对山水自然的崇拜和对友人的敬重,笔耕不辍,不遗余力,才有流芳千古的佳作产生。

古代书画作品多是“闲”出来的,在悠闲中,弹素琴阅金经,陶身心养浩气。古代文人是不会轻易卖画的。清代画家士标,只在家中无米时才卖画换钱,且边卖边骂:“画幅青山卖,看来是孽钱。”

时至今日,一些画家为生计而奔波,就必须要去迎合市场,迎合一些通俗的审美观。黄宾虹说扬州画派和海派末流开了“江湖之门”,沾染了江湖习气而以卖画为业。一些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心里想的是这幅画,能卖多少钱,或者这幅画送给哪位达官显贵能换多少实惠,这种心态必然会影响到创作,画境也会展示出“俗媚”之态。当然,这里不是说境遇差的人就一定不会出好作品。

画家的品德与人脉

菊花的样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制教具 实验改进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教学的必要辅助,实验中奇妙的现象和五彩缤纷的色彩变化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化学探索的极大兴趣。但目前普遍存在仪器设备短缺的问题,玻璃仪器易碎、繁杂,且有些有毒气体的制备性质实验危险,有污染,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大大的限制了课堂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为了响应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多动手,从试验中自己得结论的精神,应多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来自制教具,并对课本中的实验加以改进,使之操作简单,环保性好,不出危险,现象明显。

1激励学生的创造动机

我们如果把实验教学由传统的“验证式”改为“发现式”,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大多数课堂试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这样就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记忆会更加深刻。当然这样会增加教学成本,有的学校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时如果设计微型装具,会节约大量药品,现象尽量要求明显。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把实验习题试着改为自己实验设计,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好奇心转变为自主的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那么,如何去指引学生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把教材上所用的教具展示出来,并适当的引导学生指出这些试验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或在课堂上不方便操作的地方,再拿出自制教具,对实验进行一些改进,使之利于课堂演示。例如:Fe2+与KSCN溶液的反应,在教材中,实验在敞开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过程中必将会带入空气,实验时已有部分Fe2+氧化为Fe3+,因此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往往当加入KSCN溶液后,上述溶液呈浅红色,此时老师在讲这个现象时就非常牵强,记忆也不深刻,为此我们可以对实验进行一下改进:首先,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取一干净的青霉素针剂瓶,盖好瓶塞(瓶塞上连有一节导气管),将过量的还原性铁粉放入针剂瓶,用废弃后洗干净的针管向针剂瓶注入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再用另一干净针管向针剂瓶注入KSCN溶液,可观察到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且长时间颜色不发生变化,要想让Fe2+变为Fe3+,使之显红色,只需用针管向针剂瓶中注入双氧水(或其它氧化性试剂),溶液迅速变为红色。将此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由于教具微型,也不浪费多少药品,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清楚、记忆深刻,更能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而且实验装置简单,随处可见。这些自制教具,巧妙的设计,独特的构思,精湛的制作,会给学生以创造性的启发和激励。教师再暗示,这些教具还可用什么来代替,还有哪些教材中的实验也能改成学生实验呢?让学生寻找,可促使学生产生“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创造动机。

2指导学生的创造思路

学生在课上观看了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改进的实验后,在感到新奇和佩服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在课后会自己尝试对课堂实验的各种改进。例如:焰色反应课堂演示观察现象不明显,那么教师可以将少量金属盐固体加入到一定量无水酒精中,注入到干净的废香水瓶中,喷到酒精灯火焰上,可以产生明亮的火焰,可以做课堂演示实验,也可让学生开展分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并且取材廉价易得。看完后问大家,对于这个实验还可以改进吗?有个学生就想到了也可以利用废弃的青霉素小瓶(七个)制成七个小酒精灯,将七个小瓶中分别加入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钾,氯化钙,硝酸锶,氯化钡,硫酸铜的饱和盐溶液和少量固体后,再添加酒精至满,将七个小瓶固定在刷有蓝漆铝塑板上,点燃,可出现七种颜色的火焰,现象非常明显,大家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当然,人多力量大,也许还有更好的想法,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提高了探究创新的意识。

要注意的是,学生制作教具,开始时可能只是简单的模仿,不会很成熟,很完善的。教师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热情,然后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自制教具应在原有实验教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应给予指点和帮助。制成后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做的小教具向全体学生表演、介绍,还应让学生对制作的仪器进行评比,把较好的教具展示出来,对教具的制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

由于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在表演和介绍中,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思想素质也能得到提高。因此,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保持创造的兴趣,对自制教具投入更大热情,甚至会把创造发明作为自己的理想去追求。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时间长了,会积累许多的实验知识,对在高考题中出现的实验题的解答也会大有帮助。要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动力是教师要求不来的,是自发的,它将推动学生自主的在化学领域进行更深的探索。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仅靠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兴趣是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自制教具,蕴含着各种创造思维,可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如在实验中用废针筒和废输液壶或者矿泉水瓶和气球等做成简易的气体发生装置,用输液管来代替导气管,用输液管上的开关来代替止水夹,用废输液袋来收集气体(输液袋上自带密封橡胶塞,拔下输液管的尖头插管后,橡胶会自行闭合,气体不外泄,不污染环境),塑料不是玻璃制品不易碎,轻巧易携带到班级做演示实验等等。同时这类教具又体现了“废物利用”的创造思想,“改变”、“代替”、“联想”等创造思路,又利用了生活中易得到的材料做试验体现了“重组”、“借用”、“变通”等创造手法,这些创造技巧会逐步被学生所掌握并运用。

其次,自制教具能引发学生的化学观念,使他们从化学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善于发现可用材料。例如学生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时,总是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有学生就想到用一根粉笔浸泡于酒精后,沾上固体粉末氯化钾点燃,效果非常好,可以明显观察到紫色火焰,且粉笔在讲台上随处可见,随时更换。

再次,自制教具所体现的“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等正是启迪智慧,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金钥匙,而发散性思维正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方式。教师有意识地运用自制教具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和引导,则能有效的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最后,要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高中教材中,有大量的有毒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绝对不适合在课堂上作演示实验,更不能进行学生实验,且反应残液不可以随处乱弃,否则极易造成环境污染。这时,就要提倡环保的试验装置,例如: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可以用一个具支试管,在具支试管的支管上套上一段橡皮管,再绑上小气球,可防止漏气,然后在单孔橡胶塞上插一自制长滴管,用自制滴管吸取3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具支试管内加入一小块铜片,再倒1ml ~2ml浓硝酸,然后迅速塞紧试管,观察到反应迅速发生,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溶液呈蓝色,有了小气球,有毒气体二氧化氮不外泄,反应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试管中,将二氧化氮全部反应完。该装置可以在全封闭的环境下实验,反应后的尾气吸收效果明显,不污染环境,比常规试验仪器就要好很多了。一定要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对教材中的实验采用自制教具进行改进。

4训练学生的创造技能

多鼓励学生自己多动手制作自制教具,但学生自己开始动手制作时,就会发现制作教具不是那么简单。因此,教师应先行构思,有了初步蓝图后,再结合学生的智慧,一起来对实验进行改进。

教师应指导学生选用适当的材料,尽量使实验简单明了,现象明显,总的宗旨是不将实验由简单改复杂,不犯科学性的错误。再安排好制作步骤,让大家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顺利完成,而不会出现手忙脚乱,忙中出危险。操作时,教师应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知道该怎么做后,再边仔细讲解边演示,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懂得操作要领和使用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训练他们的技能,使学生能熟练的使用。通过这样的指导后,使学生制作教具的速度加快,正确性、协调性、灵活性增加,形成熟练的技巧,而熟练的技能又能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使自制教具外型更美观,新颖。演示的现象更直观,更形象。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和训练,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标改革的趋势。自制教具并对课本中的实验加以改进,是一个很有潜力,很有研究意义的发展方向,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也符合了新课标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放开思维,多角度的去进行研究和探讨。

菊花的样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儒家;信仰危机;先秦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5006306

“世之显学,儒墨也。”[1]491儒家是先秦时期的显学之一,其追随者之多,连一贯对儒家持敌对态度的法家学者韩非也不得不发出感慨:“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1]482然而,与后世的辉煌不同,先秦的儒家学说并不受统治阶层的重视。“儒者饰辞曰:‘听吾言则可以霸王。’此说者之巫祝。”[1]502儒者的学说在先秦之世往往被视为狂人之言、巫祝之语,即便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曾惶惶如“丧家犬”。在不受为政者重视、政治实践屡屡碰壁的同时,儒家的追随者们还过着“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的苦难生活,儒家学说中宣称的美好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而这种反差却未能在儒者中大范围地引发针对儒家学说的不信任,儒家学派仍旧追随者如云。该学说中是否有一种可以化解信仰危机的因素存在并将其可能遭遇的信仰危机加以化解?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儒家学说遭受的挫折并未在追随者中引发信仰危机

儒家对民众成功的宣教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按照儒者的构想,只要儒家学说有足够多的信仰者,便可以达到天下大治、世界大同。“在中国古代,儒生就经常……认为只要每个人都普遍服从儒家伦理,就一定会造成一种理想和谐之社会。”[2]33譬如荀子就曾宣称:“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3]185然而历史的发展却并不以儒者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儒者在劝导君王施仁政、行礼义方面与劝导士人修身正己以教化万民两个方面都遭到了挫折。

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1]21

今或谓人曰:“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以仁义教人,是以智与寿说人也。[1]501502

可以看出,儒者对为政者言说政治主张的行为,并未完全起到儒者预期的作用,为政者对此甚至不知所云。连儒者想表达什么,为政者都弄不清,只是将其视为“狂”“巫祝”之语。历史也表明,直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之际,儒家学说都未受到为政者的采纳与推行。显然,儒者在劝导君王施仁政方面可以说遭到了挫折与失败。

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4]158

贪于饮酒,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4]159

儒者本意是要培育一批“欲正人,先正己”的士君子,从而达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5]139的结果。但事与愿违,“贪于饮酒,惰于作务”者不在少数,这一点,甚至连儒家学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譬如荀子就曾痛骂:“无廉耻而嗜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的“子游氏之贱儒”[3]70。孟子也对不知进取的“今之君子”表示了不满:“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之为辞。”[5]249可见,儒者培育士人君子,寄希望于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3]81的路没有走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月第32卷第5期董飞,等:先秦儒家学说中“抗拒证伪”因子对信仰危机的化解即便若此,儒家的追随者却不动摇对儒家学说的信任。这可以体现在儒者对丧葬之礼始终不渝的遵守上。儒家提倡“三年之丧”,在守丧期间,“丧尽其哀”。守丧者要过三年“扶而能起,杖而能行”[5]96的艰苦生活,贫苦者为了守丧甚至要“破家而葬”[1]493。即使“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4]96。困苦不堪若此,儒家士人仍然不放弃对三年之丧的坚守,可见儒生对于儒家制度的遵循始终不渝。“任何制度都有缺陷,都会在某一天不再适用于变动的社会生活,故经常会发生社会危机证伪意识形态,从而导致合法性危机。”[2]31但是,尽管儒家在劝导君王和培养士人君子方面都出现了失误,却未尝在追随者中导致对儒家学说合理性的怀疑与不信任。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儒家学说中存在一种因子,可以消解由于社会现实与儒家理想之间的强烈反差而引发的对该学说的不信任,笔者将这种因子称为“抗拒证伪”①因子。

二、儒家学说中“抗拒证伪”因子对信仰危机的消除

“任何符号规范不管怎样迎合统治者的私欲,如果它不能契合于大众心态,就无法在社会上存在。”[6]227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有缺陷,因此都会在某一天不再适用于政治与社会生活,从而在其追随者中引发“社会危机证伪意识形态”[2]31。而任何一种学说从理论上来讲又都存在“抗拒证伪”的因子。哈贝马斯曾有这样的论述:“某种权威被视为是合法的,常常基于两个前提,第一:它必须正面确立规范秩序;第二:依法结合的人们必须相信规范的正当性。”[7]儒家学说能克服社会危机在其追随者中引起的信仰危机,并不能证明它的完善,只是其内部存在的这种“抗拒证伪”的因子一时过于强大,以至于除了韩非、李斯等少数由儒入法的学者脱离儒家之外,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说在屡遭挫败的情况下仍保持着显学的地位。对先秦时期儒家学说中“抗拒证伪”因子是如何化解可能发生的儒家信仰危机的分析,是本文要着重用力的地方。

(一)儒家学说契合了民众战乱中寻求庇护的心理

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在数百年的动荡与纷争中,即便贵如齐景公者,也要发出“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的哀叹,民众的生活状态之穷困潦倒,较之君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以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必是家也。相怜以衣食,相惠以佚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1]431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死亡。[5]212

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民众普遍存在一种寻求庇护的心理。“作为宗法共同体成员,他们又留恋自然经济下田园诗式的宗法生活,留恋‘道德经济’的和谐与安定,希望有一个庇护所保护他们逃离商品经济所必然带来的竞争、分化、风险、动荡和破产的威胁。”[6]199对于这种庇护的渴求往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现实社会矛盾的产物。

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人来说,除了衣要蔽体、食要果腹之外,更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安息之处给他们安全感。儒家在其学说中描述了一个“黎民不饥不寒”的庇护所。对于正在经历苦痛的人来说,这无异于救赎的福音。

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3]124

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3]121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82

儒家向民众描绘了一个王道乐土般的庇护所。在此庇护所里,民贵君轻,鳏寡孤独各有所养,黎民不饥不寒。其中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田园风光,“少者以长,老者以养”的长幼有序,“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的其乐融融,还有“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朔于王”[5]211的天下大同。这对于常年颠沛流离的民众来说,无疑是有极大诱惑与吸引力的。如学者秦晖所说:“儒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封建时代战胜百家,取代古典时代流行的主张自由放任的黄老学派与以强者取代长者的法家学派而定于一尊,也是因为它更能契合于宗法农民寻求温情与安全感的心理。”[6]227怀疑或者不信任儒家学说,就意味着丢掉了头脑中的念想,失去了心中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因此,人们宁愿忍饥挨冻,也不愿打破心中那一份美好的念想,哪怕那只是镜花水月。这应该是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抗拒证伪”的原因之一。

(二)儒家学说对民众“成圣成贤”世俗福音需要的满足

先秦其他学派在著作中并不缺乏对精神庇护所的描述,道、法诸家学者描绘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或者是“明君修政作壹……然后国家可富而民力可专也”[8]25的家园丝毫不亚于儒家“五亩之宅”的庇护所。然而事实却是,道、法两家的学说,在先秦时代对民众的吸引力远远不如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契合于大众心态”、追随者如云,是因为儒家学说与其他学派不同:前者在向民众承诺提供庇护的同时,又给民众带来了摆脱苦难的世俗福音,即成圣成贤。儒家学说将个人的发展与政治理想结合在一起,因此对民众的吸引力超过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在社会危机发生时,儒家学说对民众的凝聚力也强于其他学派,这就将可能由政治危机引发的信仰危机消解在萌芽之中。

儒家为民众带来的福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政事”与“取尊荣”;其二,“成圣贤”与“免耕种”。

1.“为政事”与“取尊荣”

正如孟子所言:“欲贵者,人之同心也。”没有人不渴望富贵。人们相信,遵从儒家的教诲、宣扬“仁”的学说,可以得到诸多好处,最主要的好处即是“为政事”。

子曰:入则事公卿,出则事父兄……[5]113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5]342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徙之。[5]342

朱熹注解道:“贵于己者,谓天爵也。”[5]342天爵指的乃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5]347。只要能追求天爵,追求“仁义忠信”, 则“人爵”随之而来,这样的论述在儒家各位学者的著述中还能找到很多,如:

子张学干禄。……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5]58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5]281

根据《史记》的记载,纵横家苏秦在成名之前便感叹:“夫士业已也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9]由此可知,在战国时期,“屈首受书”乃是“取尊荣”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这一时代的士人确实存在“取尊荣”的愿望。儒家“仁者宜在高位”等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民众这一欲望。《商君书锥指》中的记录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8]20

为辩知者贵,游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8]129

综上所述,儒家学说满足了民众“为政事”与“取尊荣”的心理预期,因此应者如云。正如韩非所总结的那样:“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1]482

2.“成圣贤”与“免耕种”

君子、贤人在儒家学说中所处的地位是很高的。按照儒家学说的内在逻辑,如果民众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儒者,将在国家政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3]81将会拥有令人称羡的身份与地位。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5]91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5]253

执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3]80

其次,成为了合格的儒者即君子,除了政治上的地位与荣光,还可以逃离耕种的苦海,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的: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5]143

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5]263

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耕耳。[5]264

只要民众能跟随儒家学“仁义”,则不只可以“保四体”,生命安全也有了保障;不仅免除了耕种之劳苦,还可以走上仕途。这是符合春秋战国时民众“取尊荣”的心理需要的。这一点,也可以在战国时期商鞅的著作中得到证实:“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务学诗书。”[8]20可见,儒家学者向民众讲述个人成圣成贤的福音,对儒家的追随者们来说,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然而我们通过历史可以得知,除了极少数的儒者,绝大多数儒家的追随者,其社会地位应该是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位置的。既不能“为政事”“取尊荣”,也不曾“成圣贤”“免耕种”。但“追随儒家者不见少,趋于法家者不加多”。人们丝毫没有被“欺骗”的感觉,依旧每日修身、为学,等待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天的到来。这又作何解释呢?康德曾经提出过“自然法则底程序”:“善的意志之所以为善,并非由于其结果或成效,即非由于它宜于达成任何一项预定的目的,而仅由于意欲;也就是说,它自身就是善的,而且就它本身来看,其评价必须无可比较地远远高于它为任何一项爱好……所能实现的一切。”[10]儒家学说之所以是“正确的”,不在于其是不是真的带来了“取尊荣”“免耕种”这样的结果,而在于它本身是一项“取尊荣”和“免耕种”的学说。因此,儒家学说之于政治、之于个人失败的实践,并不能引起对其合理性的质疑。

(三)儒家学说以对历史的讲述消除了民众对成圣成贤可能性的疑虑

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先秦卷》中提出:诸子讲圣王、先王,一则为了理想国理论的构建,二则为了作为对现实批判的武器。②除此之外,儒家讲先王、圣王,以历史为载体表明古代贤能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同时,使民众增强了对成为圣人的后备军――君子的渴望。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不承哉,武王烈![5]276

世无王,穷贤良,礼义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3]346

历史上曾经的混乱之时,是“圣贤”如大禹、周公者挺身而出,扫清妖孽,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农民,其基本的思维方式都是具体、综合而模糊的直觉经验及其外推……而农民的思维尤其如此。”[6]312儒者以历史为载体来宣扬自己崇尚的学说的可行性,使得民众对儒者描述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简单的比附之后,很容易得出今日之时弊同样是缺乏“圣王”的结论,这就为儒家政治学说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儒者在宣传中也确实抓住了民众的这种心理:“世无王,穷贤良……礼义灭息”。将时弊归结为圣王贤良的缺乏。

儒者将社会历史发展归结为圣王的作用。然而,回不到上古之世的儒者们,其关注点仍然是当世。儒家渲染历史上圣王可以救世平乱、悦近来远,目的无非是证明:现今民众们若是追随儒者、奋发有为,同样可以成为君子,进而成就古代圣人的功绩。这就进一步打消了民众对成圣成贤可能性的疑虑。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5]270

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3]185

在儒家渲染历史上贤能之人是如何治国平天下之后,民众很容易将历史上的“圣贤”与今日儒家所宣传的“君子”相比附,从而强化民众对于追随儒家、成为君子的渴望,增强他们对儒家学说的信心,使得他们怀揣着成圣成贤的梦想,心甘情愿地跟随儒家“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四)与历史类比思维的相合强化了儒家学说抗拒证伪的效力

“中国文化善于用清醒的理智态度去对付环境,吸取一切于自己现实生存和生活有利有用的事物或因素,舍弃一切已经在实际中证明无用的和过时的东西,而较少受情感因素的纠缠干扰。” [11]16而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的动乱之中,民众的命运不可能因为信奉某种学说、追随某一学派就得到改观。正如《韩非子》中记载的儒家学说追随者们生活穷苦,潦倒不堪。艰难困苦如此,为什么儒家的追随者没有对儒家学说的合理性产生质疑呢?

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有“历史类比思维”的提法:“它意味着扮演一种经验式完成一种思想的行动,要么‘有似于前一次’,要么‘严格与前一次雷同’。”[12]儒家学说以历史为载体进行宣扬的过程,便是民众心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欲望与历史类比思维相合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加深了民众对于儒家“黎民不饥不寒”社会神话的信服。正如学者金观涛、刘青峰所言:“儒生在纯化道德意志和修身模式主导下,面临社会危机时反而会加深对原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2]35

儒家“言必称尧舜”,对其政治主张的宣传与解释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对历史的阐述,其表达方式乃是“祖述尧舜、文武”。儒家所言说的历史与民众“历史类比思维”相合后产生的对儒家学说的信仰,就构成了儒家的追随者们的认知方式与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先见”。“当代解释学表明,任何理解也不能离开前理解的‘先见’(vorurteile)而存在,所以这种潜存于大众心态的先见在文化整合中的作用实际上要比精英们提出的符号规范大得多,也稳定得多。” [6]227这种“先见”或者“潜意识”无非是“古人行仁讲义,成圣成贤进而建立了‘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的美好社会,过上了‘不饥不寒’的幸福生活,那么今天我们追随儒家、行仁义、说道德,同样可以……”的世俗福音。李泽厚将这种历史信仰称之为“中国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指导自己实践行动的基本心态……”[11]16历史类比思维发挥作用的时候,一切儒家政治实践的失败便都变得无法质疑,因为“历史上发生过”,因为“古圣王成功过”。因此,无论儒家学说在实践过程中碰到怎样的挫折,无论是“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亦或是“在陈绝粮”,都不能使儒家的追随者对自己的学说产生怀疑。而遭到挫折的缘故只可能有一个,便是士人或君王没有更好地履行儒家的仁义。这恐怕才是儒家追随者在遇到挫折时仍然能宣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的缘故。因此,儒家学者以历史为载体宣扬政治理想,与历史类比思维相合的同时,也强化了儒家学说抗拒证伪的效力,从而消除了其信仰危机。

三、儒家消除信仰危机的同时亦阻断了自己的反思之路

章太炎先生曾说:“周时诸学者已好谈政治,差不多在任何书上都见他们的政治主张。……中国人多以全力着眼政治。”[13]从搞政治、干世主这个角度来看,儒家是失败者。但是儒家却拥有一批坚定的追随者,政治上虽失败而不退却:“天饥岁荒”之时,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儒分为八,但每一派都不曾产生对先王、对儒家之道的信仰危机,“取舍相反不同,皆自谓真孔、墨”[1]492,这确实是值得赞叹的。

但是,伴随着经过儒家改造过的历史成为儒家的追随者们的认知方式与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先入为主的结论在“具体、综合而模糊的直觉经验及其外推……”[6]312的思维的作用下,引出了儒家学说抗拒证伪因子的萌发。在这种因子的影响下,此种学说指导之下的任何失误,都不会被认为是学说本身出现了问题,而会被认为是“对这种学说推行的力度不够”。孟子批判“今之君子”的“岂徒顺之,又从之为辞”[5]249,仅仅是“今之君子”的修身做得不好,而绝非儒家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荀子痛斥“子游氏之贱儒”,那也是“子游氏”一派出现的问题,而非先王之道的缘故。正如金观涛等指出的:“一套理论的提出,不在于它一开始是否正确全面,而在于它是否具有足够的清晰性和可检验性,这样,其错误才有可能被认识或接受实践检验。最难办的是那些看起来十分正确、全面,但又似是而非的理论……这样的学说和理论始终保持了‘一贯正确’的面貌而难以发展。”[14]儒家虽然消除了人们对其合理性的质疑,并遏制了可能存在于追随者群体中的不信任,消除了信仰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也阻断了对自己学说的反思之路。

四、余论

韩非有言:“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1]92并警告说:“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1]92这显然是从儒家那儿得来的教训,因为这是韩非的老师荀子批判另一位大儒孟子的观点的引申:“甚僻远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o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3]63这是说孟子在“言说”的时候,言说内容晦涩艰深,没有具体解决方案。而孟子的弟子公孙丑曾向孟子当面指出:“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及而日孽孽也?”而孟子的回答却是:“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5]369这就是说,自己的学说是断然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学生的“拙”。不过,拿自己学说坚定追随者们都无法理解的“道”,让君主理解并采纳,岂不是天方夜谭?儒家的追随者如公孙丑等辈在受到批判后自然会回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不可得而闻与”的“性与天道” 继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一项“一贯正确”“毋庸置疑”的学说,即便其已经彻底消除了可能来自于追随者的对其合理性的质疑与信任危机,不被时代所采纳也是历史的必然。正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周山先生对子学思潮之所以消亡的原因分析时所说的那样:“300年时间,不算短了。该结果的已经结了果,不能结果的再延长时间也不会有结果。”[15]

“社会的进步来源于新的挑战以及对挑战的回应,没有新的问题以及对新问题的克服,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演进。”[16]当代中国面临信仰危机已是无庸讳言的事实,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既是回应挑战、解决问题,把当代中国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契机,又蕴含着重构社会秩序、重塑价值系统的挑战。一方面,先秦儒家对于民众关心的“为政事”“取尊荣”等与民众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做出了回应,满足了民众在战乱中寻求安定与庇护的诉求,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这充分说明,坚持群众路线、倾听民众诉求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这是我们今天一系列消除信仰危机的行动中,可以凭借的最为重要的“抗拒证伪因子”。另一方面,儒家在消除信仰危机的同时,将自己的学说改造为一种“一贯正确”的理论,从而阻断了自我反思与改进的道路,这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应对并消除来自外部的怀疑与不信任的关键,仍然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有效应对信仰危机挑战与正确反思完善思想学说的有机统一,使各项事业积极健康发展。

注释:

① “任何制度都有缺陷,都会在某一天不再适用于变动的社会生活,故经常会发生社会危机证伪意识形态,从而导致合法性危机。”(见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31页)在先秦时期,社会危机的发生是毋庸置疑的,儒家学说的政治理想与失败的政治实践之间的反差也是确实存在的。然而预料中的“危机证伪意识形态”却没有发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儒家学说中确实存在一种“抗拒证伪”的力量。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在危机中保持活力,是因为“社会危机证伪意识形态”的力量暂时不如这种“抗拒证伪”的力量强大而已。

② 参见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先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7~20页)。

参考文献:

[1] 梁启雄.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3] 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毕阮.墨子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6] 秦晖,金燕.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7]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130135.

[8]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2014.

[9]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423.

[10] 康德.道德底形而上学之基础[M].李明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0.

[11] 李泽厚.说西体中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2]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21.

[13] 章太炎.国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14]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334.

菊花的样子范文第5篇

【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7483

【课程范围】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D、网络营销、网络工程、会计、UED、web、Unity3D、大数据等16大课程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

【课程特点】达内科技资深讲师一线教学,根据学员需求安排授课,实训与理论结合,从入门到精通,结合实际项目让学员快速掌握所需技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

【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7483

【温馨提示】学员您好,达内科技是IT培训行业品牌!请先输入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您可以把自己目前的技能水平跟老师做反馈,达内科技针对不同基础(包括零基础)的学员都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包教包会,根据学员发展潜力推荐合理岗位就业,欢迎您的来电。

达内科技北京培训中心分布情况:

北京市朝阳区达内科技潘家园安卓/IOS课程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达内科技亚运村软件测试课程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达内科技会计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达内科技南锣鼓巷UED课程校区

北京市东城区达内科技天坛Linux云计算/Pyhton/红帽认证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达内科技广渠门C++/嵌入式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达内科技中关村JAVA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达内科技大数据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达内科技万寿路WEB前端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达内科技清华园.NET/Unity3D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达内科技海淀园PHP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达内科技魏公村UID课程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达内科技网络营销中心

一、达内国际集团简介

达内国际集团是中国IT职业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国IT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4月3日,达内国际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家在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根据IDC的数据,达内国际集团是目前国内的IT职业教育机构,市场份额超过8.3%,排名行业。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D、网络营销、网络工程、会计、UED、web、Unity3D、大数据等16大课程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先后获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集富亚洲JAFCO ASIA、美国高盛银行的三轮投资,是国内首家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职业教育机构。达内国际集团经过13年运营,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依托,在中国软件业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南京、武汉、杭州、西安、苏州、成都、太原30多个大城市,建立100多个职业教育中心,年培训5万名软件人才。已累计为IBM、微软、摩托罗拉、华为、中软、用友、Yahoo、阿里巴巴、TOM、新浪、搜狐、百度、联想、神州数码、大唐电信、亚信等知名IT企业培养输送了20万名中高级软件人才,是中国目前的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提供商。

除中高端IT人才实训外,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同样致力于IT 人才输送、教育平台建设、软件研发等综合服务。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实训中心、软件研发中心、软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务模块达内国际集团逐渐形成以IT培训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及人才服务领导品牌。

达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个中心由软件专家负责运营,课程设计引进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北美海外专家与来自IBM、华为、用友、亚信、东软等国内外名企的一线实战专家担任讲师,以确保高端培训效果。达内在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创“零首付、低押金,就业后付款”的信贷就业模式先河,改革培训模式保持培训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90%以上的就业率,同时高质量就业。

二、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与高校和企业合作

从创建之初,达内国际集团就非常重视与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经过13年辛勤的耕耘,达内国际集团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达内先后与全国500多所大学的计算机或软件学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中20%以上为211重点大学,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达内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包括北大软件学院在内的7所院校建立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近年来,达内加强了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开展合作,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优化高校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以及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实战型业务水平的提升都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内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达内在全国建立5大软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顾问每天不断与全国上万家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通过13年达内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达内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人才推荐,人才定制培养、人才租赁与外包、校园招聘、IT猎头、企业内训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务体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达内与全国5万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个月在达内全国中心有近600场的企业双选会,达内还会定期做专场招聘会,正是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达内学员保持行业的学员就业率,2014年实现了95%以上的就业率。

三 、达内国际集团公益事业进行中

达内办学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倾注公益事业,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达内向灾区的学生发出援手,免费资助多名灾区学生参加高端IT培训,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达内还给发生活费;2011年11月14日达内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携手启动期达内高端PHP软件工程师班,公益资助25名肢体残疾的学生学习达内高端PHP课程,学员毕业后基本就业, 其中视力有障碍的甄智博成功入职湖南大厦,获得3500元的月薪、双腿残疾的吴鑫4000入职中科创达;2012年5月10日达内再次携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启动第二期达内高端测试班,公益资助30名学生;近些年,达内将公益事业融入到员工的文化,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和农村学生; 2008年达内就曾经推出“暖冬工程”帮助近万名大学生实现理想就业,改变自己的命运,2011年达内获得高盛三轮融资后,达内又启动了“阳光计划”,希望帮助更多优秀的贫困学生接受高端IT教育;2012年,达内再次携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启动第二期达内高端测试班,公益资助30名学生,帮助他们改变自己命运;2012年,达内得知佳木斯第十九中学老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的事件后,向相关公益慈善为最美女教师组织捐款。达内自成立以来,达内累计捐款已经数千万,资助3万名多名贫寒学子接受高端IT培训,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四、达内国际集团主要业绩:

达内国际集团作为中国高端IT培训的翘楚,从创业之初就倡导 “诚信、创新、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同时经营战略一直都保持经营模式和产品保持行业的一步:

率先在美国上市家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推出“先就业,后付款”IT信贷就业培训的IT职业教育

率先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由IT技术专家建立和运营的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全面开放课堂,随时真课试听的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与“211工程”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真实披露学员就业率、就业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开辟高端课程,培养IT白领、金领的IT职业教育机构

率先完全真实公开师资背景的IT职业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