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时间管理

高效时间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时间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效时间管理

高效时间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国家及社会对职业教育愈来愈重视。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是其教育教学重点。本文以时间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就如何指导学生高效管理时间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为技校学生实现时间利用最优化,进而促进技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工院校;学习效率;时间管理

一、进行时间管理的一大前提――明确时间的使用目标

要想提高时间利用效率,首要在于明确时间的使用目标,清楚了解目标指向,从而怀揣着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激情,朝着既定目标逐步实施既定计划。相反,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那么时间管理自然也就归于无效。而这个目标的设定过程,就是所谓“动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动机是推动和激励人们着手开始某种行为的一种精神、念想,是基于既定目标的引导下而形成和激发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则诱因。因此,面对技校学生展开的时间管理指导,必须是在学生已经明确自己对时间设定了使用目标的前提下,藉此目标的树立,来“诱使”学生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使其针对既定的目标和对象作出具体的活动。例如:以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天为单位,制定相应目标任务,并将目标单位期间内所要完成的任务逐一罗列出来,制定详细的计划,有条不紊地逐个解决,便能有效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保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进行时间管理的基础能力――把握事情缓急,善于取舍

社会学认为:“处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将这一思路放在时间管理范畴,同样适用。要想发挥每一秒的最大价值,就不要力求将全部事情都尽善尽美。换言之,利用时间的根本,在于是否懂得取舍。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技校学生日常学习压力本身就大,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兼顾文化知识练习,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时,先要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按照之前既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难度进行排序。然后,从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开始做起。即:紧急事情马上做,重要但非紧急的可稍缓;紧急但不重要的则适时舍弃;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则无须浪费时间。一言以蔽之,可利用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必须学会舍弃看似很重要却无法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的、或是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

三、提高时间管理效率的关键――重视每一个计划前的实际行动

经验告诉我们,决定事情的成败,不仅在于周全的计划,还包括制定计划前的行动。即:对计划的全盘考虑和分析,所谓“知己知彼,预之在先”。技校学生受年龄特征使然,做事冲动而缺少思考,虽动力十足,但不擅长对事态发展轨迹进行逻辑思考和应急处理。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对事情进行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既要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事,也要能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明确做这些事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修补,横轴与纵轴相交叉,以此全面落实计划,在计划的指引下展开学习,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做到时间有效管理的关键――抓住学习的每分钟,而非抓住每分钟学习

前文已述,时间管理的基础在于学会取舍。基于这一要点的拓展,即要求学生学会抓住学习的每分钟,而不是抓住每分钟学习。对待时间管理,仍有部分师生存在一种错误认知,认为将全部可用时间都投入学习中,才不会浪费时间。殊不知,真正意义上的时间管理,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将事情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追求的是效益,而非数量。技校学生课业繁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兼顾文化学习和专业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将全部时间都用于学习,完全没有休闲活动。正所谓“张弛有道”,这边是时间管理的直接作用,与人们常说的“拼命地玩,玩命地学”亦有着相同的道理。所以,技校学生在学习时,要遵循计划、执行计划、实现目标;在休闲时,要善用碎片化的闲暇时间,比如饭前、睡前、周末等,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给予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休息,以便于之后更好地投入到W习当中。

时间管理从整体上看,是个人管理项下的一种对自己人生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活动,不仅对学习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技校师生不仅要加大对时间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全面认识时间管理的系统性、策略性,将时间管理的技巧应用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切实提高技校学生时间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培兰.参与学生课余时间管理,改变中等职校学生学习现状[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6(8).

[2]岳丹桂、石艳.有学校特色的时间管理:社会时间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B):29-33.

高效时间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基建; 项目管理; 措施; 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71; G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84- 02

1 我国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自20世纪末实行扩招以来,基建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对于基础建筑工程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的投资额大幅增加,高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空前繁荣,一度成为建筑设计、施工行业角逐竞争的目标。我们不难看到,高校愈加重视对校园基础空间的拓展,基础建筑硬件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总体来说,正规化和程序化是我国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走向。但是,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1.1 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

当前我国高校仍处在快速扩张阶段,而现有的基础建筑设施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加快建设是此阶段的主旋律。但问题在于高校的基建项目普遍存在项目投资大、施工工期短、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等问题,工程的紧迫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

1.2 管理程序与模式亟待改进

管理模式的落后和管理程序的不规范是我国当前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不少高校的基建管理结构不尽完善。当前基建行业主要执行的是项目监理制,建设单位(甲方)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协调管理使用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单位等多方面的关系。但通常这几方又存在一些矛盾。由高校基建部门来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难度较大,易造成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另外,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在程序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如资金未落实就开工、个别项目未办许可证、项目后续验收不能及时跟进等,主要是由于施工程序复杂、施工劳动密集及施工建设周期短以及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造成的。

1.3 重视新建项目,不重视改造项目

新项目的建设顺应了高校快速扩张的趋势,但并不能因此掩盖旧建筑项目的“老龄化”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面临的又一难题就是旧建筑项目的改造问题,高校在对新筹划的基建项目进行大力投资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维修改造工程的管理。改造工程不但不能划为“边缘”工程,还必须成为高校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分析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在整体上可分为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具体又分为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投入使用等管理过程,其各个步骤应该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现结合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就我国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2.1 以人为本,树立先进理念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必须要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所谓先进的理念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贯彻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项目建设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体现出先进性,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工程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一是要从各个环节入手,无论是项目的规划、设计,还是项目的施工、维护,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都要做到最大化,不遗余力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此外,还要将建筑学、生态学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机融合,对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创造自然、建筑和人三者的和谐统一。二是要有为用户服务的观念,高校基建必须要符合高校的发展战略,让高校建设和高校发展同步,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也要考虑学校长远的规划,不能只考虑主体工程,还要兼顾配套工程。建筑布局要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时代要求,为师生提供适合的生活、学习环境,以服务于学校发展全局。

2.2 增强基建项目管理的计划性

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必须要适时增强规划性和预见性,不仅要增强项目时间管理的计划性,还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规划性。因为高校基建工程与一般的工程不同,存在工程范围大、作业量大的特点,各种工程手续等环节占用的时间多,耗费的精力大,如果其的某一个环节拖泥带水就会影响到全局的运行计划。所以,项目时间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投资方的足够重视。

2.3 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控制

对高校基建项目施工阶段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环节,对施工阶段的控制,笔者将从材料质量控制、隐蔽工程质量监督、签证以及竣工阶段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施工质量必须要放在管理工作的第一位,质量关过不了会直接影响用户的安全和高校的投资效益,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确立以人为质量控制核心的原则,对工程设备、材料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将材料选择制度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工程隐蔽部位的质量监督也是重要环节,隐蔽工程对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督部门必须对此进行一系列工序的检验,严格秉承“上道工序不过关,下道工序不进行”的原则。第二,在高校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签证是保证工程造价的重要记录,必须要保证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当每项施工工序完成时,要在第一时间办理现场签证,以免造成签证数据失真。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是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无论哪一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高校全局利益,而高校全局利益又事关国家教育发展大计。因此,高校基建工程只有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不断深化管理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适应高校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和军. 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J]. 建筑经济,2006(2).

[2] 席丛林,徐晓波. 浅析高校中基建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6).

高效时间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 课堂环境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24-02

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自身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一个卓越的教师是一个专业扎实的教师,更是一个善于管理的教师。传统课堂上简单地通过规定从而促使学生的服从,或者通过惩罚对于学生行为加以控制,而实施的课堂管理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中,被赋予新的内涵――通过科学的方法的运用,如对学生技巧传授以及组织行为习惯地培养等来有效地组织学生,管理课堂,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因此,英语课堂管理就是指英语教师依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业阶段水平,借助英语课堂中的人、物等相关因素,从知识和情感上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使英语课堂能够成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达成目标。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有环境、人(师生)等,具体来说包括课堂环境、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组织与调控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 师生共创有利的英语课堂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布置一个恰当的英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增进学习效果。凯尔佬(R.D.Kellough)指出:“对于最有成效的教师来说,你必须建立一种班级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明确所学东西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能够成功学习,教给他们如何学习”。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管理时应该人为地创设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及精神环境。

1.1课堂物理环境的创设

一是班级座位的安排。如果英语教师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形成小组式、论坛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往日“秧田式”座位摆放方式,以“圆形”、“马蹄形”或“树形”排列,有利于建立多向、环形的交流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小组同学各抒己见,迸发思维火花,增加情景记忆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也可扩大同学间的交往,提高合作意识。[1]二是教室英语环境创设。在班级摆放英语图书柜和报纸夹等、布置英语角和办好英语板报,并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比如英语单词、课文背诵比赛、日常用语使用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等,这些可以定期地也可以不定期地布置与举行。三是课堂上教学用具的使用。比如课件的应用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等来有所选择、投影设备在作业的讲评和试卷讲评中的使用及摆放、教学器具的使用等。

1.2英语课堂制度环境的形成

课堂制度环境指的是在课堂中的要求、规则及习惯的形成。课堂规则是指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予以实施的行为准则。英语教师要在所有学生都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的需要并进行适当的英语课堂纪律的管理。要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就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一是规则的制定越早越好,一般在学期初的时候就要明确英语课堂的规则或者要求;二是规则应该对于有些事情名令禁止,比如禁止打闹;有些事情是指明方向,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原则;三是要科学地表述规则,不能使用过于笼统的语言,比如英语课堂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四是不能过于细化规则,规定的太多,等于没有规则。

1.3课堂精神环境的优化

课堂精神环境指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氛围等。在课堂管理中,人是最为活跃的要素,即学生与学生的人际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互动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两大最为重要的动力。在课堂学习环境中,人的因素只有教师与学生,这就要求师生共同努力,营造适宜学习的学习环境。[2]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保障课堂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创造理想的课堂心理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更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二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坚持公平的原则,要一视同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三是在课堂管理中注意方式的运用。课堂管理中应多出现沟通与激励管理方式。激励可以使学生学会勇敢表达自我,促使自我成长,激励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课堂行为,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2 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

全球化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前提。为了学生地全面发展及自由教育,英语教师需要从各方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对于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进行补充,从本体性知识(如初中课标所规定的英语课程内容知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知识、英语语言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如教育学、课程论、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技术等知识)、实践性知识(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智慧、学生知识和管理知识等)和一般文化知识(如包括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状况,英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英语国家民族概况,英语国家文化以及英语国家流行时尚等内

容)[3]等方面进行学习,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与管理观念,来促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现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3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是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维度。要实现良好的教学组织与调控,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是一个重要条件。一是在于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二是在于学生的管理。学生是进行教学的主体,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风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而详尽的分析;三是在于教学活动的设计,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要遵循教学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

简到繁,难易渐进,变化激趣的原则[4],使设置的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四是在于时间分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通过统筹安排教学时间,高效地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进行重难点的教学,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高效化。五是在于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充满变化,教学环节层层紧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如果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主导者,教师要明白在课堂活动中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全靠自己的监控和管理是无法保证教学秩序的,在实际中,不少教师把很大精力放在课堂管理上,使得教学时间减少。 如果学生都能自我管理,那么教师便会轻松许多。因此,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方面,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是在课堂管理目标制定方面,师生要加强沟通,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二是要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并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如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参加课堂活动的小组管理规则,自我监督与评价的措施。

有效的课堂管理对于建立和谐的语言环境,有效促进师生及生生互动,为实现三维目标有重要的作用,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促进师生及生生互动,使教学达到最优化。那么,英语教师必须摒弃自己所严格固守的旧有的课堂管理理念和组织方式,而应从英语课堂的环境的创设、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课堂教育教学调控能力与组织能力优化、及学生自我管理技能的学习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玮玮,陈美芬.让排座位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J].思想理论教育,2012(22):93-94

[2]尹达,田建荣.课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0):10-12.

[3]唐泽静.高中英语教师知识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高效时间管理范文第4篇

【高效管理考研时间,这7个办法能够帮到你】

一、改变你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对时间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这样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这件工作必须完成,但它实在讨厌,所以我能拖便尽量拖"和"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

当你有了动机,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立刻*自己的整个习惯,只需*自己现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事。然后,从明早开始,每天都从你的工作清单中选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二、学会列清单

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写下来,这样做首先能让你随时都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不要轻信自己可以用脑子把每件事情都记住,而当你看到自己长长的单子时,也会产生紧迫感。

三、遵循20:80定律

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困扰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天天都在处理这些事情,那表示你的时间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四、安排不扰的时间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不扰"时间。假如你能有一个小时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扰,自己关在自己的空间里面思考或者工作。这一个小时可以抵过你一天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时候这一小时比你三天工作的效率还要好。

五、严格规定完成期限

巴金森在其所著的《巴金森法则》中,写下这段话:"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做完它。

六、做好时间日志你花了多少时间

在做哪些事情,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早上出门花了多少时间,搭车花了多少时间,出去拜访客户花了多少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你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这和记账是一个道理。当你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你才有办法改变。

七、理解时间大于金钱

用你的金钱去换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向顶尖人士学习。仔细选择你接触的对象,因为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假设与一个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40年时间成功,你跟10个这样的人交往,你不是就浓缩了400年的经验。

【考研暑期备考,这5大备考误区需要警惕】

(一)没有明确的目标,先复习着看

部分小伙伴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如果不能确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专业课的复习就无法展开。要知道,从初试的分值比例来看,专业课考试是初试中的重头戏。此外,就算是勉勉强强通过了初试,前期没有培养必要的专业课素养,复试的时候依然会被淘汰。

(二)考研、就业两手准备

考研也可以,就业也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就不考研了。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基本上等于放弃考研了。每天的复习也是自我安慰而已,因为你不能完全投入到复习中。而且,你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退路,不可能全力以赴备考。

(三)不能坚持规律学习

所谓的不能规律复习,就是复习强度不稳定。复习强度过大,会导致后期冲刺使不上劲;复习强度过小,最后的恶果就是书看不完、看不透。

(四)不能严格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但是没有强有效的执行力,也是等于白费力。计划是属于书面的形式,只有严格执行了,才属于自己的,谁也拿不走,但谁也不能代替你执行。

(五)不知道锻炼身体,只负责学习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役,仅仅只是学习,在图书馆待久了,身体一定会呈现亚健康状态。哪怕你不喜欢运动,甚至是讨厌运动,为了能够在考研这场战役中打赢,你也得去逼迫自己锻炼身体。

【2019考研党如何正确选择考研院校和研究生导师】

如果你不知从何下手,可以先反问一下自己以下的两个问题:

►第一:考本校还是考外校?

对当前的学校满意否?

对当年的专业满意否?

自己的英语、数学成绩是否优秀?

如果前两个否,后一个是,建议外校,如果三个都是否,建议本校。

►第二:考专硕还是考学硕?

考研如果考上的话,是想要工作还是继续读博?

想要工作选专硕,想要继续读博选学硕。

回答完上述的问题后再接下来才是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的问题。如果上面的两个问题你选择的是考外校,考学硕,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是,那恭喜你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已经确定了,请直接看第三条如何选择导师!

要确定目标学校,先要确定目标专业

确定专业只需要主要一条,就是你所选的专业一定要是在不断发展而不是在不断萎缩的。因为考研时的信息相对你研究生毕业是具有滞后性的,在当前这个学历大贬值的年代,读研的三年时间可能社会上对于学历的要求就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发展。

所以,从大的方面谈,自己一定要保证研究生所读的专业不是一个在不断萎缩的专业。而如果判断这一点,主要看六个指标:上年度招生人数;上年度毕业人数;上年度毕业生就业率;本专业教师人数、教师职称构成及过去三年有无新教师留校;本专业目前的课题在研数量;过去三年本专业课题的结题数量。

其中前四个指标在该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及学院网站上应该都能查询的到,后两个指标在教育部网站上也能查询的到。

根据专业确定学校

确定了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确定学校。如果不是研究生毕业就选择工作的话,在这里帮帮比较推荐学校排名低而专业排名高的学校,以及一线城市以外的学校,这样可以在保证自己研究生科研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规避恶性竞争。

根据学校和专业选择心仪导师

在确定了专业后学校后,就可以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自己心仪的导师人选。在选择导师方面,我依然推荐要根据六项指标在进行综合判断:

①首先是导师最近三年内发表的论文及课题方向,看看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和你一致。这一点上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其他资料或者说明,这些都是有滞后性的。一个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你单看他的履历可能是一位人力资源方面的教授,其实有可能最近三四年人家已经转资源环境管理了。

②看导师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多少,这取决与你上研后到底有没有活干。这个在研项目太多或太少都有问题,太少证明导师能力一般,起码是在院系不怎么吃得开,太多则要警惕导师到底是准备招研究生还是准备招实验室临时工。

高效时间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 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6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也十分重视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进而,使得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较完备,但场馆的使用效率却不高,且场馆使用的主要消费群体以学生为主。高校体育场馆的传统管理体制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乃至社会的体育需求,我们有必要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

一、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一直以来都是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管理,虽然高校的体育场馆已经由过去的简陋场馆、简易器材和单一功能,发展转变为现在的宽大场馆面积、多功能场地分区和先进体育器材设备等全新的高投入、高标准模式,但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却仍沿用过去简单的场馆使用规范,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粗放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已经远落后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现有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闲置和浪费了。

一些高校在体育场馆的管理方面,虽然根据实际投入与功能变化,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但依然是继承旧有的管理模式,管理的行政性和福利性模式没有发生变化。高校体育场馆的陈旧管理体制造成了现在的管理困境。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都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承担着保障公民体育锻炼的责任和义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这就使得高校体育场馆无法实现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但高昂的体育场馆日常开销和维护费用又困扰着高校财务。于是,很多高校选择了“以馆养馆”模式。高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和现实要求成为了体育场馆管理经营的一对矛盾,所以,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近几年主要向行政性管理和经营性管理两个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改变,我国高校体育场馆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实行了对外开放和有偿服务。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主要有体育部门管理、租赁承包或全物业管理等几种管理模式,取代了旧有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对过去的体育场馆管理具有明显的改进,不仅提高了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也提高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并积极研究、改革,以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于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道路。

二、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高校体育场馆肩负着满足师生员工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的职责,这要求高校体育场馆必须具有完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高校体育场馆的新旧管理体制并存的局面,导致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混乱,不能有效地结合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管理。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场馆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门科学,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其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还需要熟悉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术特点,这样才能够科学地对运动时间进行组织协调安排。由于高校管理人员对体育场馆的管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要求较低。活动场地的合理租赁和运动器材的管理等方面的局限,不利于高校体育场馆对规范化经营模式的构建和发展。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式不够开放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理念受传统管理思想影响较深,其管理运营较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制约了群众利用高校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管理方法是实施管理活动的根据,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益及管理效率。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方法都是各校自主制定的,沿袭传统经验多,缺乏科学、规范、完整的管理办法。这些问题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经营管理都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创新途径

(一)完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不能只依靠现有的内部约束机制,高校必须依据当前社会形势和场馆使用特征,制定有关体育场馆使用、管理、运营等方面的详尽规章制度;其次,高校体育场馆除了运营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群体竞赛和日常训练的需要。所以,对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再次,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多部门联合管理现状,为体育场馆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必须在场馆的人员职责、岗位职责、场馆馆长职责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设置,并在体育场馆的设施管理、水电管理等方面进行特殊岗位设置。

(二)形成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

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逐步形成,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也逐渐向产业化方向靠近。这种新情况、新特点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的注意,理清面临的社会变化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观念,走自主经营道路,在以教学为主的基础上,实行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并综合应用市场化经营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场馆效益,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高校教学需求和社会建设需要,还可以在减轻社会健身场馆紧缺压力的同时,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以弥补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及维护费用。

(三)设立高校体育场馆宣传部门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对有偿开发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居民小区中的体育设施比较缺乏,应该整合高校的资源,使群众得到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四)实行高校体育场馆安排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校体育场馆安排信息化是加强体育场馆现代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实现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高校体育场馆内涵发展和全面建设的根本保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到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训练、比赛和有偿开放场馆等各方面的情况,对体育场馆的使用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制订合理的体育场馆使用计划是体现体育场馆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实现体育场馆安排信息化,公开体育场馆的运营方案,可以让每一个来体育场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详细了解到场馆的开放时间和开放要求,实现体育场馆在运营方面与市场的对接,增强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学.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开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吴冰,杨双燕.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行的产业化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2009,01:96-97、103.

[3]陈凡,夏崇德.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策略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08-210.

[4]陶.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5:207-209.

[5]丁米.山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任秀安.基于物业管理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方式优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7]申秀芝,阎坤.对构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J].体育博览,2011,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