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江仙苏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江南园林 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景观设计
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结项论文,项目编号:12457205D-18。
1、 江南园林概述和特点
江南园林属于我国三大园林派系中的一派,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和传统元素的经典。江南园林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园林的面积和篇幅都比较小所以至今保存完整的园林一般都是明清时期的园林,这些作品体现了我国的古典美艺术。园林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园林和园林之间的不同,古人造园的方式体现了有法无式的特点,只有一定的艺术规律但是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因此多种多样具有与众不同的美感。
中国古代的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有:(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这是创作中国古代园林的主旨,主要是为了获得一个典型、凝练、优美并体现自然反映自然的一个私家环境;(2)建筑和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园林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了道家“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思想特征;(3)意境美:古人都喜欢用山水画和田园诗来表达对于自然的喜爱,而中国古代园林则体现了古代自然风景的意境美,可以用诗情画意来形容。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园林结合了建筑、自然、人文的美,将这三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意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建筑价值和人文价值。
2 江南园林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2.1 我国目前的现状
现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出现了许多环境、交通、资源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文主要就河北省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其环境问题已经达到一个无法忽视的地步,阻碍了城市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景观和城市生活支持系统和过程等使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环境问题。因此建立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环境景观已经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迫切任务,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优美、自然的环境。
2.2 江南园林的运用
2.2.1 存在的问题
江南园林的意境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环境和境界,因此我们利用江南园林的艺术特征和营建手法来设计和创作现代建筑,将其运用到河北省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去,这样不但可以实现人们的精神向往,而且还能实现古代园林艺术的发展和延续,真正的实现中国特色。
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对江南园林的运用呢?这个问题是目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不管是使用怎样先进的技术或者思想要想实现江南园林的完美运用都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我们都流行“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的思想,这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这种观点鲜少遭受攻击,因此其看上去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性和中庸性,符合中国人广泛的思想和心理。江南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精髓所以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发扬,其他领域的中国文化因素也要使用这个态度进行运用,但是江南园林中值得现代景观设计运用和借鉴的元素却很少。
现代景观的概念比较宽泛,现如今我们还只停留在通过研究江南园林来发展的道路上,但是这样我们就永远不能获得发展,只能永远依附在古人的设计思想和创作中,并且我国高校的园林教育中都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研究“死去的艺术”上,真正的体现发展的东西很少。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江南园林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不管是设计背景还是方法等都比较完备和经典,但是现代的景观设计却缺少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2.2.2 河北省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河北省城市中有众多的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但是景观园林的设计却很荒诞,不但不能体现现代先进的文化和艺术风格,而且还体现了一些落后的思想和文化,整体设计显得繁杂琐碎,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继承江南园林的建筑设计更是荒诞无比,只是简单的抄袭了一些江南园林的色彩、符号、纹样等。
我们对于古代文化一直强调要在“继承中发展”,但是现在我们继承的只是一幅画、一副图案,我们至今都没有明确到底要继承的是什么。所以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时不但不能自然之美,反而扭曲了其意境,然后不断发展最后就形成了矫揉造作、灰暗沉闷的设计手法。有时候我们只关注传统的表现方式和形式而忽视其精神和内在,但是一个优秀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不应该只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应该是中国古典文化和底蕴的一种体现和发展,要在传统文化元素的氛围中不断研究和发展,最终创作出体现古典美和中国特色的一种设计风格和体系。譬如:江南园林中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如果将园林设计随便的放在一个小区的景观设计上那么就相当于将江南园林的美学概念直接套用在现代建筑上,忽视了园林设计和建筑之间的统一性和和谐型,忽视了江南园林也是建筑的一个部分,建筑本身其实就是景观,江南园林只是景观中有建筑,建筑中体现景观,相辅相成,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意境。
2.3 欧洲建筑风的盛行
如今,我国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的体现了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的结合,可以说是国人和洋人之间的一种结合,但是国人对于欧洲建筑风格之下外向型的空间设计慢慢的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为国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向往那种君子在院墙内品茶谈天的意境,所以国人只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然的小天地而不是外向的空间,而这种需求只有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才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封闭的庭院,这不仅是一种私密的不外向的空间,更是一种暂时逃离外界纷争的世外桃源。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我国目前出现了很多“新中式”的建筑风格(就是指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作为主要特征的建筑风格),虽然建筑设计的手法不一样,有的是神似,有的是形式复古,有的是空间传统,但是这些都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师对于古代建筑文化的一种探讨和发展。
3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将江南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形式美运用;精神传达;文化共融。下面主要用书法艺术作为实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形式美运用:传统文化因素运用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基础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形式美,这种形式美的运用也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的运用,简单来说就是形式的模仿和再创造。书法中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书法线条上,其是书法家内在气质和情绪的一种外在体现,通过点、线、结构、章法来有效的体现。譬如: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点和线设计一些小品。
第二,精神传达:精神的传达不但是形式的模仿和再创造更是通过环境来表达一定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书法中的精神传达主要是“书中有画”的意境,不管是书法还是景观设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情感的表现。景观的意境也是来源于设计者对于自然环境的考察和自己的情绪、心理和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景观设计和书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和特点。
第三,文化共融:不管我们如何设计城市景观还是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了当代人的生活,所以当代文化是设计和生存的基础和根本。当今设计是一个文化融合的时代,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不管是国内文化还是国外文化都要实现融合和共生,最后才能真正创作出现代城市景观,实现传统文化因素的有效运用。
4 结束语
综上,江南园林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只是简单直接的抄袭、模仿等,必须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样才能实现再创造。利用“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的思想实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和运用,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郑曙阳《景观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张家骥
[3]李长君“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简析城市设计中的城市景观要素”《华中建筑》2000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e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记叙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的“仿佛”二字,传神地绘出了词人醉眼蒙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下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门口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人们读到这里,眼前就好像浮现出一位风神萧散、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你看,他醉复醒,恣意所适;时间对于他来说,三更、四更,无所不可;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展示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词人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为下片当中词人的人生反思做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精粹议论,化用了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本是说,一个人的形体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予,此身非人所自有。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苏轼政治上大受挫折,忧惧苦恼,向道家思想寻求超脱之方。这两句直抒胸臆的深沉喟叹,正是词人长期孤愤心情的喷发,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反映了他在“听江声”时心境之不平静,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4、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采莲曲》 唐·白居易
5、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赠荷花》 唐·李商隐
6、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赠荷花》 唐·李商隐
7、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唐·杜甫
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9、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10、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1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12、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13、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妾薄命》 唐·李白
1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五代·李璟
15、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宋·秦观
16、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采莲曲》 唐·李白
17、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苏轼
18、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 唐·李白
19、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折荷有赠》 唐·李白
20、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2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 唐·王维
22、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宋·辛弃疾
2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唐·李白
2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2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唐·王昌龄
26、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南北朝·谢灵运
27、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采莲曲》 南北朝·萧纲
28、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 唐·杜甫
29、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江神子·江景》 宋·苏轼
30、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祝英台近·荷花》 宋·高观国
31、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五代·阎选
32、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浣溪沙·红桥》 清·王士祯
33、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宿赞公房》 唐·杜甫
34、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菩萨蛮·题画》 清·龚翔麟
35、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36、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五代·尹鹗
37、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3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39、晚来妆面胜荷花。《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宋·晏殊
40、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桂枝香·吹箫人去》 宋·刘辰翁
41、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五代·顾敻
42、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踏莎行·晚景》 明·陈霆
43、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宋·
44、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雨中荷花》 宋·杜衍
45、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唐·皇甫松
46、荷花芳草垂杨渡。《踏莎行·闲游》 宋·刘将孙
47、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48、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鹧鸪天·赏荷》 宋·蔡松年
49、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放言五首·其一》 唐·白居易
50、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唐·皇甫松
51、却是池荷跳雨。《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52、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53、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洞仙歌·荷花》 宋·刘光祖
54、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昔昔盐》 南北朝·薛道衡
55、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清·高鹗
5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池上》 唐·白居易
57、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莲叶》 唐·郑谷
58、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宋·葛立方
59、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湖边》 宋·崔复初
2、慕诚——意为向往真诚。(这个不是从古文来的见谅)
3、思齐——取自《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为时时想着上进,与卓越者比肩。
4、景行——取自司马迁《孔子世家赞》中司马迁引用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评价孔子,意为高尚德行。
5、任生——取自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6、行墨/墨彰——取自刘向名句“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意为言行正直者光明正大。
7、若冲——取自道德经,大盈若冲,意为最充盈的东西往往看起来很空虚,但是作用却无穷无尽。
8、扶摇——取自庄子逍遥游,意为盘旋而上的风,腾飞。
9、逸亭——卓尔不群耸峙如亭。这是从“有亭翼然”改的。亭是可供荫蔽的可靠建筑,也有合适的意思。
10、振麟——取自诗经麟之趾,振是通假字可以读真,意思是仁厚。
1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1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差池其羽”。
1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
1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1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2、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秋瑾《九日感赋》
5、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6、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7、泪鸿怨角,空教人瘦。——《瑞龙吟·送梅津》
8、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沈约《咏湖中雁》
9、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10、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11、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2、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1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16、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7、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8、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李颀《古塞下曲》
19、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20、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21、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22、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23、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4、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25、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26、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7、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28、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9、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0、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诉衷情·秋情》
31、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李商隐《茂陵》
32、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郑燮《满江红·思家》
33、诗酒社,水云乡。——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34、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35、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3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7、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薛逢《宫词》
38、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39、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沈约《咏湖中雁》
40、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41、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42、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43、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44、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5、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沈约《咏湖中雁》
46、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凉州词二首》
4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48、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49、其三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李纲《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50、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51、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52、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53、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54、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55、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5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57、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8、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59、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60、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61、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62、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63、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64、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65、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66、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67、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68、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6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70、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71、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72、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73、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74、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75、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76、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7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7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