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柳絮词

柳絮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柳絮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柳絮词范文第1篇

良和总是在那样的梦境中醒来。

朝歌坐在学校的顶楼上,两只脚悬在空中无谓地晃动。她转头看着一脸忧郁的良和,阳光从她的头顶倾泻下来,模糊了大半个脸庞。阳光那么刺眼,鲜艳得可怕,那个滚烫的火球好像就在头顶触手可及的位置,所以散发出的光才那么强烈。

良和,你知道飞翔的感觉么。

声音远远地传过来,恍惚而不确定。良和重重的呼吸声摩擦着自己的耳膜,他努力地睁开眼睛,看见朝歌的嘴角扯出一个暗淡的笑容,平和而讽刺。

一个恍惚,朝歌张开双臂的身影已然跃下。

良和在惊恐中醒来,心猛跳个不停。他那么害怕,每次,都那么害怕。

1

是那样的一条巷子,厚重的木门已经剥落了颜色,因为雨水的浸泡用指甲使劲一抠就会掉下一块木屑,晒衣服的木杆从头顶横过来,上面挂着大红的裤衩或发黄的白衬衣,那些青石砖垒砌的墙壁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潮湿而滑腻。总是有那么一块空地,给女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张家长李家短,良和的母亲就坐在里面,散了花的头发紧紧地束在脑后,用一只廉价的塑料珠花别着,说话的时候嘴巴总是不由自主地歪出去,用以表示对某个谈论对象的鄙夷。

从朝歌母女搬来的那一天起,她就从未停止过对她们的攻击。

“一把年纪连个男人都没有,还打扮得那么,能有什么好事?”

那年,良和十五岁,他站在母亲的身后,模糊地理解着这句话的含义,他努力回想下午新迁来的邻居的模样。那个女人很漂亮,薄唇,眼梢微微吊起来,很刻薄的样子,穿一件稍显过时的红色薄呢外套,却并不光鲜。她身后跟着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看起来跟自己一般大小,脸色有点黄黄的,也从不抬眼看人,只是安静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费力地搬进屋子。只有母女两个,东西倒也不多,也不请谁帮忙,远远地望进去,屋子空荡荡的,似乎弥漫着一股冷寂的气息。她们把堆在门口的东西挨个捡进去,“吱呀”一声木门阖上。

隔两天的课堂上,她站在三尺讲台上自我介绍,她说,朝歌,我叫朝歌。

声音低低的,穿透了凌乱的空气。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个腼腆的姑娘,只有良和知道她不是,只因为她的目光,就那么直直地抛出去,落在所有人身后。

那么无所畏惧,不需要任何人的靠近。

良和希望她能认出自己,哪怕只是扫视一圈之后稍稍的停留,可是没有,她好像全然进入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落座在自己的位置,对周边便再也没有丝毫的理会。

忍不住跟在她身后,在某个雾气凉薄的清晨或黄昏。早早地起床,等在门后,直到听见隔壁熟悉的推门声,再轻轻地阖上,悉悉挲挲的,整理书包还是别的什么。球鞋踩在青石板上,渐渐走远,差不多到巷口的位置,良和再轻轻推门走出来,刚好看到即将转弯的身影,紧走两步,确保朝歌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这样很多个日子,朝歌从未停下来,邀他一起走,甚至从未回头看他一眼。良和猜想朝歌知道自己跟在后面,或许从第一次就发现了,只是不愿说破而已。她至少是不讨厌自己的,否则,她随便错开个时间,便不会再有这样亦步亦趋的追随了。

本就是不爱与人亲近的性格,她和她的母亲都是这样,很少出门,也没什么亲戚朋友上门拜访,似乎跟谁也不熟识,亦没有跟谁熟识的打算。也从不见她出门上班,亦没有什么门面生意,钱倒是一直都有的,虽不富裕,却也从不见拮据。

母亲经常会在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后,告诫良和,听说她家小丫头跟你同班,少跟那孩子来往,上梁不正下梁歪,瞧那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打个照面也从来不知道叫“叔叔阿姨”,跟她妈一个德行,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每次父亲都会脸色很难看地打断她:“别在孩子面前胡说八道的,一点分寸都没有。”

母亲撇着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却也不再说下去。

2

冬天的时候,午休时间减少到一个半小时,离家稍远的同学都会在学校附近解决午饭问题。以往良和还是要回家吃饭的,不然母亲总是碎碎念,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又没营养,小孩子是要吃坏肚子的。一边指责一边心疼地把大块肉往良和的碗里夹。可是良和发现朝歌并不回家,于是也借着功课多的理由硬是跟妈妈讨了饭钱来。

还是那样,傻乎乎地一前一后走进同一个面摊或小馆子,也不在同一张桌子,只是,只要一抬头、一侧目便能看到她的脸。她喜欢吃牛肉面,三块钱很大一碗那种,辣椒多多的,香菜多多的。每次,良和看朝歌“嘶溜嘶溜”地吸着面条,大口地喝汤,油乎乎的嘴巴烫得红红的,就忍不住微笑起来。在他的眼里,她那么那么可爱。于是尽管自小不爱吃面也忍不住大快朵颐起来,突然发现,面条竟是那么可口的食物。

每次回忆起来,良和都无比感激那次校际表彰会,感谢婆婆妈妈的校长,感谢总也领不完的奖章和奖金。因为这些,大堆的学生才会在结束之后涌进附近仅有的几个小饭馆。

本来是无比痛恨的,上面刚一叫“结束”,人潮就整个涌进视线,那么多的人头,数都数不过,朝歌在哪儿呢。良和迟疑地走进朝歌最喜欢的牛肉面馆,满满当当的都是人,几张桌子加的都是小凳子。良和登时觉得沮丧极了。突然看到一个空当,上面摆着一碗热乎乎的面,而朝歌就坐在旁边的位置。与自己目光相对的时候,朝歌轻轻把面朝自己的方向推了推,然后若无其事地低着头继续吃面。良和有点高兴得不知所措了,他只觉得全身的细胞上下左右毫无规律地乱蹿,蹿得自己心慌意乱的,身子轻飘飘的。

他就那么飘飘忽忽地走进去,在朝歌旁边坐下来。半晌,傻乎乎地伸出右手指着面问:“这个,是我的?”

他看见朝歌稍稍停顿了下,然后点点头,虽然自始至终都没看他,也没说一个字,良和仍是狂喜不已。那碗面,他吃得毫不知味。他觉得,是喜悦让他丧失了味觉。

似乎就这么熟络起来,话依然不多,只是默契地相伴左右。至于朝歌的家事,她不说,良和自然也不去问,他只是默默地希望她好,亦做不到像蹩脚的偶像剧那样,想法子逗她开心,然后温柔地说,这样才好,你笑起来多好看。

那么肉麻的话良和说不出来。他也试图讲一些好笑的话,甚至专门买了本厚厚的笑话大全,努力背下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候,自然地讲出来。而朝歌只是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再看一眼,然后“扑哧”笑出声来。笑话那么冷,朝歌是笑他,笑他佯装自然地讲一个冷得要命的笑话,紧张得手心都出了汗,却仍是满心期待地看着自己。不管笑点在哪,这都更让良和乐此不疲。

一切的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生活本就蕴藏着巨大力量,任谁,也只能随它捏圆捏扁,任意逆转方向。

3

不知道是怎么传进良和母亲耳朵里的,她终究是知道了他们的亲密,于是导演了一场“成双”的戏码。就在那个巷口,她眯着眼睛痛恨地盯着朝歌,嘴里不断吐出恶毒的字眼。良和从没觉得这样厌恶母亲,他护在朝歌身前的反驳更让她暴跳如雷。她觉得自己顺从的儿子突然变了样都是受了这小妖精的蛊惑。她狠狠地拽过朝歌的手臂向她家走去,她要问问清楚,这些勾人的招数是谁教她的。这条街有谁不知道,她从不是吃哑巴亏的人,而她最吃不得亏的就是她的宝贝儿子。

正在争执,那扇门却自己开了,那个漂亮的女人走出来。

“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你给我说,你家的孩子你管不管?这小狐……小小年纪就搞这一套出了事谁负责?”

朝歌的母亲也不说话,就那么冷冷地吊着眼睛看,仿佛在看一场事不关己的闹剧,让良和的母亲吐了一半的“小狐狸精”竟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恋爱这回事,终究是两厢情愿的事情。”说着便拉了朝歌转身回去,不卑不亢地阖了门。

良和的母亲吃了闭门羹,竟也不知如何应对,在门口不咸不淡地吵了两句,便也愤愤地回去了。

那晚,良和饭也没吃,关在自己房间里待了两个小时,他听见父亲在外面发脾气,母亲因心疼儿子竟破天荒地没有吵闹。待到外面安静,良和偷偷溜出去敲朝歌家的门,他想他怎么也要来看看朝歌,向她和她的母亲道歉,把一切都解释明白,要朝歌的母亲别生气,朝歌没有做错什么。他怕她挨打,他总是觉得她们母女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

开门的正是朝歌的母亲,良和有些窘迫地站在门口,他说:“阿姨,对不起,您别生气,我跟朝歌没什么,我只是看着她不爱与人交往不放心,便总是跟着她……我,嗯,我不会伤害朝歌,不会做让她不开心的事,我只是……阿姨,你别怪朝歌。”

良和紧张地看着她的脸,他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又觉得似乎什么都没说明白,他紧张地看着她的脸色,脑袋里乱七八糟地转着。

蓦地,他看见她突然绽开一个美好的笑容,使她整个脸的线条柔和起来,他听见她问:“那么,你会对朝歌好,是么?”

良和下意识地点点头。

“我知道了,我不生气,你回去吧。”说着便关了门。

良和在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了许久,他努力回想整个过程,他有点不明白了,他竖起耳朵听里面的动静,没有责骂,没有恸哭,那么,这样就代表朝歌是安全的吧?

4

朝歌的母亲是在朝歌十八岁生日的第二天消失的,消息像流感病毒一样沿着空气在整条街蔓延。他们看朝歌的目光里,透着同情、探寻、或者幸灾乐祸,良和就在那样异样的目光里紧紧抓住朝歌的手。

“你瞧,她那么迫不及待。”朝歌说。

“朝歌……”良和觉得有什么东西压住了他的舌头,他突然就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你知不知道朝歌是什么意思。”未等良和回答,她便自顾自地说下去,“朝歌,是卫国故都,意为高歌黎明,喜迎朝阳。可是你说,我是为谁而歌,谁,才是我的黎明呢。”

阳光已经暗淡下来,我们就那么浸润在血红的残阳里,突然就有了惨烈的味道。

良和突然就明白了两年前她的笑,那是一种欣慰,一种释然,一种解脱。她把朝歌托付给良和,她要他承诺,一直一直,对朝歌好。

朝歌花五百块做了一个刺青,那是一只精细的翅膀,就在右面的蝴蝶骨,针孔细密、羽翼饱满。翅膀微微扬起来,以飞翔的姿势。朝歌说,她只有一只翅膀,再华美,再有力量,也只是徒劳的挣扎,只能是挣扎。

她开始习惯一种笑,嘴角微微弯起来,很安静,目光平和。是一种毫无快乐的笑容。

朝歌,你又何必,一遍一遍揭开自己的悲伤。

良和知道现在的朝歌很危险,他努力地想把她自己营造的那个世界撕开一道口子,他希望她能借着透进去的一丝阳光看到自己,看到盛开的蔷薇,看到路过的飞鸟,看到幸福。可是他做不到,他分明看到朝歌眼中涌出大片大片的绝望,足以让他的希冀全军覆没。

朝歌开始疏远他,她自己搬到最末一排靠门的位子,除了上学的时候可以远远地看到她的身影,其他时候竟无论如何也寻不到。那扇曾经冷寂的门板似乎关闭在光年之外,任你如何呼喊叩击也不会传递给屋内任何信息。良和惊恐地发现,一个人要抹掉自己生活的踪迹原来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终究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就在朝歌像往常一样早二十分钟从后门溜出教室的时候。

“难道你不知道?早早出去还不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个人……”女生的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还真是放得开。”

“听说她妈是跟人私奔的呢。”

“嘘……”惊讶得倒吸一口气,“原来还有遗传因素呢,都喜欢老男人。”

良和就在一片嘲弄的哄笑中奔出教室,朝歌,沉默的瘦小的朝歌,他一直以来都想拼出所有来保护的朝歌,已经钻进一辆黑色的豪华车子疾驰而去。良和站在扬起的尘土里,终于大哭起来。

那晚,良和趁爸妈睡着,偷偷翻墙出去,挨着朝歌家和自己家连接的墙壁坐下来,倚靠着潮湿的青苔,脑袋里混乱不堪。已经将近十点钟了吧,朝歌还是没有回来,他一直留意门外的声音,这扇厚重的门板始终未曾被推开。他跑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一打啤酒回来,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咙滑下去,辣在心窝里。

朝歌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家门口一身酒气的身影,由最初的惊恐慢慢沉静下来,凉薄的月光洒下来,他的脸孔让人安宁。朝歌使尽全身力气把良和拖进屋里,她沏了一杯茶水,回头就看到良和睁大眼睛看着她。

“朝歌,你不能这样惩罚自己。我难受,我真的难受。”良和口齿清晰,看起来异常的清醒。

朝歌就全部明白过来,原来今天看到的那个追着车奔跑的身影果然是良和,他定是听了什么人嚼了舌根吧。

“良和,他是我父亲,他知道母亲走了,觉得对不起我,就经常过来看我。我只是感到疲惫,才避开你。”

“真的?”良和弯起嘴角,露出孩子一样纯净的笑容,“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朝歌还要说什么,男生已经发出细微的鼾声,睡着了。良和还是醉着的。

朝歌脱下鞋子,在良和身边躺下来。

吊在房顶的风扇有节奏地发出沉闷的声响,月光如水,透过多棱的窗子被割成大大小小的格子铺洒在男生和女生的身上。

朝歌伸出手,轻轻握住男生的手掌,终于恸哭起来。没有声音的恸哭。

自母亲离开,朝歌从未掉过眼泪,面对所谓的父亲突如其来的关怀,朝歌除了讽刺,没有其他感觉。她盯着他已然苍老的眼睛说,不管你现在为我做什么,我都不会感激,因为这是你欠我的。事实上,从懂事起,朝歌便再也不哭了,她觉得眼泪除了遭到别人的耻笑和更进一步的欺辱没有任何意义。可是现在,她握着良和温热的手掌,听着他平稳细微的呼吸,终于忍不住掉下眼泪。

良和,我终于可以在一个人面前卸下所有的伪装,可是我的呼吸太过沉重,那么多细密繁复的情绪覆盖在心脏上。我需要一场寂寞而绵长的征途,让一切的一切沉积成一片轻风淡云。良和,你可懂。

5

朝歌走了,就在良和醉倒在她门前的第二天。

良和抚着欲裂的神经,找到朝歌留下的纸条:

良和。

我走了,带着母亲和父亲留给我的钱,我想去看看那些曾经希冀的美好城市。你听没听过一句话,举着花朵去流浪。

良和,不要问我理由,不要担心我,我只是太迷茫,太不知所措,我要寻找那些在我记忆里流失的东西。

好好的。

朝歌

良和握着纸条的手指微微颤抖,他走到院落里,仰起头凝视着高远的天空。

你走得这样决绝,怎能让我放心得下。我就在这里,就在这,为什么不让我陪你一起度过。朝歌,现在的你,在哪里,又在想些什么呢?

良和站在清冷的晨雾里,心里有肿胀的悲伤蔓延开来。

6

收到朝歌的信是在一个月以后,良和看着信封上小小的字,颤抖着手险些拿不住信封。他走出教室,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他被一种巨大的情绪冲击,那种夹杂着紧张、喜悦、担忧的复杂情绪。

字迹淡淡地舒展开,很少的一段话:

良和。

我终于到了一直令我魂牵梦萦的北京。在这里生活的人,脚步同样匆忙而急迫,我捏着两块钱一张的地图站在拥挤的人群里寻找线路,沿着马路一直走一直走。走过很多很多陌生的街道和店铺,这是一座纷繁古老的城市,沉淀着数百年的记忆。

可是良和,这里的空气很寂寞。

我抚摸着厚重的城墙,给你,给我,最美好的祝福。

朝歌

朝歌写给良和的信,称谓的后面不是冒号而是句点,一直都是这样。好像是表示,良和是最后的依靠,完整的结束。

良和摩挲着这张薄薄的信纸,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至少他知道朝歌现在很好,朝歌,从未迷失过。

后来,朝歌从各地邮来的信或者包裹断断续续。字都很少,也只类似于“据说古代皇帝就是用精细复杂的苏绣,我给你买了一块,却也不知道你能拿来做什么,或许,铺在冰箱上?”这样的话。可是,良和仍能从那样的只字片语感受到一点一点迸发的温暖。他仿佛看到那些积郁在朝歌身体里的污泥烂草被一片片揭掉,露出最软嫩的纯良和美好。

良和把所有的信件和包裹按顺序排好放进皮箱里,他时常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翻出来看,他想,这算不算是一个美好的故事,等到岁月老去,牙齿也掉光的时候,他要拉着她的手,讲给所有人听。

最近一件包裹是一包茶叶,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含在舌尖清苦却余香不绝。

朝歌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良和收起信纸和包裹,笑得安静而幸福。良和想,他终于可以不再陷入恐慌的梦境。

柳絮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客户需求;需求层次理论;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46 -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市场经历并完成了从生产导向到客户导向,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间的竞争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是举步维艰。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物流服务、路线优化、方案咨询等等无形产品,而这些无形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靠客户获得服务后的感知来评价,所以这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了难度系数。好的客户需求层次分析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有针对性地提高客户满意度,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客户的服务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内容,从而满足客户需求是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发展的首要任务,而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需求也显得势在必行。

二、相关理论

(一)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可以理解为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和物流的实际供给方之外的第三方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二方的资源通过合约向第一方提供所有或部分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二)客户需求内涵

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主要来自各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这些企业将部分或是全部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获取高效、及时、便利的物流服务,从而专注与自己的核心业务领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关于客户需求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东京理工大学狩野纪昭博士,他将客户需求分为基本需求、满足需求与吸引性需求三个层次。本人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是基于客户企业对物流服务产品的期望,是客户企业有能力承担并且愿意购买的对某种物流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按照需求对个体的重要程度,把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强烈到平缓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在特定的时期内可有几种需求共存,但通常会有一种需求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影响着需求的决策。但任何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需求的出现而消失,低层次需求会伴随着高层次需求的存在而存在。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研究

(一)物流客户需求的层次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狩野纪昭博士的客户需求理论都认为客户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的,各类需求对企业客户的意义不同,对企业实现客户满意度的贡献也是有差异的。在物流行业中,层次性也是物流市场需求的明显特征之一,体现在物流产品供给既有低端的基本功能性物流服务,也有增加值较高的整合性高端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客户的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都会衍生出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就会有截然不同的需求层次。

基于此,笔者在结合狩野纪昭博士关于客户需求的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五个层次,提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需求,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1中,基础功能需求、基础服务需求、基础形象需求与狩野纪昭博士的“基本需求”一致;期望需求与其提出的“满足需求”一致;高层次需求与其提出的“吸引性需求”一致。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研究

通过对省内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调查问卷研究,以及参考大量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文献资料,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运营的实际情况,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归类为基础功能需求、基础服务需求、基础形象需求、期望需求和高层次需求,分别如下:

1.基础功能需求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的是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不管是生产制造企业,还是以贸易为主的商贸企业,在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都希望能将运输、仓储、配送以及物流信息咨询、方案的设计等物流业务、服务功能整合到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满足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客户希望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和物流运作方式,以减少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的环节和整个物流服务的成本。

2.基础服务需求

优质的服务质量是客户需求的基础。物流服务的时效性、安全性、数据共享的便利性等都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的基础。

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合理的服务价格体系也是客户需求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是影响客户对需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所以提供科学的成本优化方案和合理的服务价格是客户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3.基础形象需求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资质、市场口碑、声誉。它是客户经历并形成的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产品、服务质量等的综合认识,即在客户脑海中的企业形象。通过企业形象,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服务水平、服务功能及服务质量等,是客户选择物流业务外包服务商时脑海中的第一印象。

4.期望需求

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的更高层次是对物流服务提供商,即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信息沟通和客户服务,是基于基础需求之上,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期望需求。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个性化服务方案设计、全方位服务过程、贴心的售后服务。

首先是个性化服务方案。客户希望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同时,能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包括企业要求、货物特性等,给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专业服务、成本优化咨询等精心设计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其次是全方位的服务过程。服务过程是客户感知体验的重要环节,员工的专业素养、沟通水平、执行程度、团队的协作程度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都在服务过程中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程度,从而影响客户的需求决策。

最后是贴心的售后服务。物流服务的结束,不代表合作关系的结束,售后服务是巩固和改善客户体验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户需求―购买―体验―满意―需求的重要节点。它包括货物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后续事务处理态度和能力、对客户的人文关怀等。

5.高层次需求

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同时,能够提供和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外延需求才是这种服务的魅力所在。

为了创造、满足客户的这种外延需求,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服务项目、增加客户自我价值的体现、客户情感需求的满足来实现。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模型

尽管不同的客户对物流服务需求不尽相同,但企业形象、多样化服务项目、合理的服务价格体系以及优质的服务质量构成了客户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要素,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商时首先考虑的基本要素,也是客户需求的基本需求;根据3.2的分析,在客户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之后或同时考虑的因素就是企业的期望需求和高层次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四、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层次挖掘的服务策略分析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企业市场进行调查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物流企业必须要掌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物流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需求分布情况,清楚掌握物流的流量和流向,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预测决策做出科学依据。

(二)以客户需求为驱动进行市场细分分析

针对市场需求,物流企业在对企业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进行详细了解,掌握客户需求的偏好和差异性进行详细分析,以客户实际需求(包括物流服务的数量、性能、价格以及对物流服务企业的建议和认识)为基础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为物流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服务策略组合做好基础。

(三)以个性化服务挖掘客户需求层次

个性化的服务是挖掘客户需求的最前沿针线,在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专业的服务水平和过程、良好的沟通、较强的执行能力,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层次,在满足客户企业基本物流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提供较高层次的物流服务。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通过相关专家和文献资料的调查研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和客观评价,最后把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外延需求。

尽管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需求也有所不同,但是上述需求的三个层次基本涵盖了各类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针对客户需求结构,针对性的提出个性化服务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层次制定灵活的市场定位策略,走差异化物流服务战略,从而通过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产品来形成差异化的物流竞争优势。在提供传统功能型服务(如运输、仓储等)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可针对性地推出增值(如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售后服务、存货管理等)来提升附加值,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便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哈维・汤普森. 赵占波译.创造顾客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8-87.

[2]吴烽.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企业品牌建设[J].时代经贸,2008,6(3):31-32.

[3]赵立辉.基于客户需求的物流企业市场定位问题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5):132-134.

[4]阎斌.基于客户需求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J].物流技术,2014,33(11):126-128.

柳絮词范文第3篇

摘 要: 一提到摇滚这种年轻的艺术形式,大家立即会联想到痛苦、迷惘、绝望、呐喊、歇斯底里。然而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除去形式层面上的荒诞性,其背后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实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特别是摇滚文化中的许多词作更成为成功的文学文本典型。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对其文本的解构与分析,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摇滚文化背后所架构的精神维度和意识空间。

关键词:摇滚文化 内心状态 审美与审丑 精神突围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136-01

高屋建瓴的解读摇滚文化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结构对象.作为第三代中国摇滚音乐人的许巍,无疑更契合于我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他把音乐当成一种纯粹的信仰,一种对于现实的关怀。他以一种更富于诗化的艺术形式表达和追问着对于现实对于存在的理解。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时刻充斥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如>中写到:“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那理想世界就象一道光芒,在你心里闪耀着。怎能就让这不停燃烧的心,就这样耗尽消失在平庸里。你决定上路离开这城市,离开你深爱多年的姑娘。”[1]一个不干平庸的青年面对理想面对充满期待的明天,无法按奈心中的狂热,为了追求理想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离开了久居的故乡,离开了深爱多年的姑娘,却仍然走的那么坚决,那么执着。这一刻他对现实充满了激情和期盼,正如谢有顺在>中所说:“生命的激情来源于对存在的盼望”[2]。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主观期望的追求,是诗人对于自我存在的境域的超越和突破。即对于诗人所谓的"平庸"的突破。对于生活形式的追问必然带来对于生活内在困境的发现和进一步的追问。诗人开始注意到了生活内在的困境,如>中所说:“每当我想往高处飞翔,总感到太多的重量”[3]。这种困境经过感官的深化,对诗人内心无数次的折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可怕的精神困境,精神危机战胜了生活形式本身。诗人陷入了精神的荒原,如文中写到:远方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今我已不再想。诗人拒绝了思考,因为思考就意味着痛苦,诗人试图用具体的生活形式来掩盖持续而强烈的精神痛苦。诗中写到:“我只要不停的歌唱,停止我的思想.太多的困扰不停地干扰着,不停地干扰着我的精神。”[4]个体的存在突破在遭遇强大的外在与内在的压力时,无限的冲突充斥着诗人的内心,外在与内在,理想与现实,生活形式与生活本身的种种冲突,诗人呐喊到:“站在这街上找不到该去的方向,感觉到从来没有的慌张。”[5]一种深沉的迷惘与困惑铺天盖地而来。他选择了放弃思考,让自己停留在生活形式上,他拒绝进入生活本质进行思考。正如诗人所说:“我不停地弹着不停地唱着,直到所有的弦都断了。我不停地弹着不停地唱着,直到所有的力量尽了”。[6]

诗人选择了一种体力上和意志上的彻底放纵,带有救赎性质的自我惩罚。这种切肤之痛首先让诗人时刻保持着清醒,保持着对于生活本质和自我内心的敏感的审美意识。诗人终于在痛苦中开始了对于生存困境和内心痛苦的正面思考,这一切对于生活固有的罪恶和苦难的重新发现让诗人前所未有的恐惧,但这正为他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生活的自由带来了可能。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恐惧是自由的可能”。[7]恐惧使人从无意识状态中清醒,他发现这一切的冲突和困境都是生活的一种,进而他终于开辟了一个自我审美的崭新领域,他认识到审丑也是一种审美。因为生活中丑陋的一面亦是生活本身的客观实体,于是他及时的跳出了具体的生活,站在了生活之上来重新审视生活。诗人写到:“我曾是孤单的飞鸟,如今我已飞得太久,开始寻找家的方向”。[8]他在试图回归温暖的精神圣地,以保持自我存在的温度。他开始专著于神圣而温暖的生活形式:构建自我内心的真、善、美的蓝图以反抗生活之丑。至此,诗人回归到了单纯意义上的审美,因为他的对象就是美本身,即存在的美。用音乐追索可能的诗意的栖居地。“艺术是最后一个梦幻之地,它那一点脆弱的诗意与理想主义情调成为了最后一道抵抗绝望的武器.晚年的海德格尔将里尔克,荷尔德林等抒情诗人紧紧的抓住不放,希望从他们那里找到诗意的栖居地。”[9]谢有顺在>中这样写到。许巍与西方优秀的哲学家们有着可贵的默契。他努力追索着可能的精神故土,对于生活他展现出了如此深沉而狂热的爱恋。如诗中所写到的 :“风很柔和,喜鹊回旋在山林.这空山鸟语轻风泉水吟唱,走在回家路上仰望着头顶的繁星,走在回家路上晚钟无上清凉”。[10]这种种充满人性光辉的美好意象终于搭建起了诗人一个崭新的信仰,每一个温暖的画面都足以让我们感动甚至泪流满面,我们时刻感受着生活之美好和活着的希望。

而爱是这一切的唯一支撑点。>中写到:“我爱这精彩的世界,交织着太多的悲喜,曾在我心中的伤痛,如过眼的云烟”[11]。诗人爱这世界正是因为这是生活本身的美或不美,忧伤、残缺破碎也可能是美的,因为诗人终于认识到它们可以唤起人对于存在之不幸和生活之丑的体验,更内在的说,包含了对于欢乐,完整,完美和生活之幸的期待。审丑成了审美,这是成熟之后的轻松和强大之后的无畏。他毫不挑剔的接纳了生活。曾经的失望,痛苦,无助和迷惘在这一刻都具有了真实的美感。这是诗人对于生活苦苦追问之后的巨大收获,从此爱成为了诗人心中唯一的信仰,他完成了自我救赎。

诗人所有一切不懈的努力与追问为我们寻找诗意的栖居地提供了可能,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给了我们保持纯真和圣洁的灵魂的可能。在这样一个奢侈的时代,他给了我们谈论信仰的可能。在这样一个焦躁浮华的时代,他给了我们一次解读和思考我们内心存在的可能。

注释:

[1]、[3]、[4]、[5]、[6]、[8]、[10]、[11]均来自互联网许巍歌词作品

[2]引自《话语的德性》第42页,谢有顺著,海南出版社

柳絮词范文第4篇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2)想象和回忆;(3)设想之境。“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它不仅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还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雨霖铃》是柳永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一对情人之间的离别苦楚。作者为了渲染离别的氛围,首先对离别之前的环境进行了描写,“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深秋的蝉,叫声凄切,夕阳下的长亭,长亭本为送别之人歇脚之处,更何况是夕阳下的长亭,再加上秋雨刚停,天气转凉,这一切都渲染了环境的凄凉,是实景的描写。紧接着作者又描写了情人不忍离别的情思,“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船儿要出发了,可是离别的人儿却不忍分手,彼此手拉手,泪眼蒙,无人言语。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情的最高境界,这两部分主要是以写实为主。在上阕的最后部分,作者因为离别从而产生了联想,“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次一别山高水长,前途渺茫,相会无期,这是虚写。下阕作者则浓墨重彩,在虚的想象之中把别离之伤进行了进一步的渲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本已令人无限感伤,而那萧瑟凄凉的清秋的时节又为离别增添了感伤,这是对离别的真实描绘,是实写。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对离别之后的想象,作者料定自己与情人离别后一定会一醉方休,等自己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正在杨柳岸边、晓风之中、残月之下。而对于未来的生活,作者也已预见到“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那将是非常痛苦了无生趣的生活。整个下阕作者通过对别后的想象,更深入地对离别之痛进行了抒发,让人读过之后不得不为之动容。作者在把实写升华到虚写的过程中,把虚实的优点都展现了出来,在虚实完美结合中产生了效果,进而把那缠绵悱恻的“别离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八声甘州》也是为我们熟悉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抒发了游子悲秋以及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虚实结合交相呼应,从而产生了绝高的境界,不失为一首绝妙词作。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主要描写了清秋暮雨,清澈如洗,其中“潇潇”、“洒”无疑是对秋雨的实写,而一个“洗”字则主要写了秋雨之后的效果,这是对虚的妙用,渲染了秋雨之后凄凉的气氛。后段首句,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描写是实写。“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景中含情,这是实与虚的结合。霜风渐起,凄寒逼人,关河残照,悲凉萧瑟。秋风肃杀,再加秋风横扫关河则是由秋风实际给人的寒冷之感,从而联想到夕阳西沉之后的悲凉,这是一实一虚双双联动,从而让游子产生了强烈的飘零之感。这首词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羁旅他乡的心灵苦痛,“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作者长期漂泊在外,有家难回,所以对故乡的亲人充满了思念,是实写。而作者为了进一步渲染这种相思之情,紧接着则采用了虚写的手法,“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是想象佳人此时此刻正在妆楼上眺望,好几次误把别人的归舟当作自己情郎的归舟,而词的最后“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恰恰又是实写自己此时此刻也正在思念佳人,这一虚一实,两相对照就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玉蝴蝶》一词主要描写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文章一开始以“望处”二字统摄全篇,首先给我们描写了雨收云断,晚景萧疏的景象,由此萧瑟实景,自然引起“堪动宋玉悲凉”的联想,这是由实生虚。紧接着词人选取了这肃杀之秋中典型的“轻轻的水风”、“见冷的花”、“寒冷的月露”、“飘黄的梧叶”等意象,一方面是进一步渲染了秋之萧瑟,更重要的是引出下文作者的故人之思“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而下阕“难忘”一词开头,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对昔日的回忆,作者和友人曾经把酒言欢,这是虚写,而现如今却是“海阔山遥”,这是实写。作者与友人天各一方,曾经的快乐现如今变成了无尽的思念,作者甚至不知道友人身处的“潇汀”到底在何处,只能独自在夕阳下黯然相望,以期待友人的出现。昔日“文期酒会”的快乐,现在的孤独黯然,两相对照,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就尽体现在这虚实结合的妙用之中了。

《倾怀》这首词主要描写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词的上阕重在写景,作者通过“鹜、霜洲,雁、烟渚、暮雨”等诸多景物的描绘,给我们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氛围,进而引出作者的“万绪离愁”,这是实写。而词的下阕则重在抒情,作者和自己的情人离别,现如今“水遥山远”,这是实写,而为了更好地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此处采用了对比写法,“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通过想象,虚写此时此刻的情人必定是内心深沉,形容憔悴,思念着行走天涯的作者,而“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又把因人散而寂寞的心情展现出来,而末句“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一个“空”字,则把作者想见佳人而无能为力的无奈实写出来。想象情人的虚与现实的无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整首词的感情充沛,错落有致。

柳絮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一次别离》;叙事视点;流动视点;多重视点

《一次别离》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的伊朗式离婚故事,大学教师西敏为了女儿特眉的前途要移民国外,而丈夫纳德为了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反对出国,两人决定离婚。由于西敏搬回娘家,无人照顾纳德的父亲,纳德雇佣了怀孕的保姆瑞茨,却不想意外接踵而至——瑞茨为救纳德的父亲被车撞到,为了去看医生她只好将纳德父亲绑在床上,结果老人掉到床下受伤,生气的纳德将瑞茨推下楼梯,瑞茨流产后其丈夫萨马迪将纳德告上法院,经过三次法院的审裁和纳德与西敏两次争吵之后,纳德同意赔偿保姆一家,但是他要求信奉伊斯兰教的瑞茨对着《古兰经》发誓是自己害得她流产的,瑞茨因为难以肯定自己是否真的是因为纳德的一推而流产所以不敢发誓,萨马迪生气离家,并砸了纳德的汽车,影片的在此时爆发。纳德与西敏最终离婚,影片在特眉说出自己选择跟谁一起生活结果的一刻结束。

就是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风格浓厚的电影引得金熊、金球和奥斯卡“竞折腰”,我想原因就在于其精密和充实,情节的组织串联与对白的别具深意让这部电影缓缓源源;同时电影的视听处理中对视点叙事的用心用力更加深了《一次别离》的艺术性和饱满感。电影不仅突出不同人物的视点变换流动,更借助玻璃等外物改变拍摄视点达到不同从前的意义。这也是《一次别离》中时刻抚肇的非异域猎奇化却同时具有极强“疏离”感的根源之一。

“视点”问题一直是众多理论家和学者研究的兴趣点所在。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托多罗夫说过:“构成故事环境的各种事实从来不是以它们自身出现,而总是根据某种眼光、某个观点呈现在我们面前。”“视点问题具有头等重要性确是事实……从两个不同的视点观察同一个事实就会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①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用“聚焦”(focalization)的概念来取代“视角”(perspective),以修正“视角”一词引起的偏向视觉性的误解,并且提出了著名的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聚焦类型三分法;美国学者厄尔·迈纳认为“视点是有关叙事者状况的一个隐喻”②。众多叙事学中视点艺术的研究为电影中的视点叙事时间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电影艺术建筑在一个稳定的四边形的四个端点之上,它们分别是:时间、空间、视觉、听觉”③。由此电影视点叙事得以运用电影独有的视听体系来模拟观众的世界,以抹平摄影机痕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引导观众关注点和情绪走向,于潜移默化中植入作者的情感与创作意图。

叙事视点的指导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叙事视点不是作为一种传达情节给读者的附属物后加上去的,相反,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④同样,在电影叙事中,视点叙事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基础与追求。尼克·布朗在《电影叙事修辞学》一书中十分推崇电影叙事的视点作用,“将视点作为连接着叙事人与人物、观众与人物、故事与话语、认同与拒斥、叙事观点与观看方式、机位、构图与场面调度的节点。”⑤导演法哈蒂在创作《一次别离》时特别将一条叙事线植于视点的转换之中,而视点叙事的饱满使得电影整体更加充盈厚重。

通过对影片视听的分析,可以看到《一次别离》在视点叙事方面的突出特点在于视点的循环流动和不同人物多重视点的叠加与选择,并且将多重流动的视点最终归拢到孩子的视点上来作为整部影片叙事视点的落脚点,这样的视点处理既精彩纷呈又张弛有度,让一个伊朗式离婚和中产阶级与大众碰撞的故事在视点叙事的层面中变为了一个情感疏离的充满隐喻的迷宫寓言。

一、循环流动的视点

《一次别离》的叙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显示出导演对日常生活的细腻理解以及对叙事技巧的娴熟把握。电影的情绪控制中波峰、波谷、频率和波段间的长度以一种高波澜弹跳度表现着,这种高密度性有别于一般奇观电影的创作手法。

对于快速发展的情节,不断跳跃的细节,影片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整合办法,即视点的循环流动。这种剪辑手法被反复运用在谍战片、悬疑片等类型片中,而《一次别离》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的剧情片中也使用了同样密集的镜头视点转换:人物视点快速变换,全知视点、限知视点的恰当自如、交叉使用,机位设置的自由开放,等等。也唯有如此,才将一个由五次官司、两次争吵组成的故成一部极具观赏性的艺术电影。

举例来看,影片的第6分20秒到12分40秒的6分钟20秒时间内,共计有71个镜头,即平均约535秒一个镜头。这其中包含人物视点转换32次——特眉14次,西敏6次,纳德8次,索玛雅2次,纳德老父亲2次。这段是非常精彩的视点转换处理,几乎让人目不暇接,特眉对母亲一举一动的关注、西敏貌似平静的扫视、纳德偷偷望向西敏的眼神、索玛雅天真视角下的纳德一家和痴呆老父亲略带审视的目光,推进剧情的同时又在着力交代着各个人物的心态和性格。除了纳德、西敏、瑞茨、特眉、老父亲和索玛雅的人物视点之外,导演又着力营造着全知视点、限知视点以及限知视点和全知视点叠加的视点,让我们的眼睛跟着镜头不停地跳跃旋转。

这一段情节中人物是在房间里不停运动着的,纳德的家用玻璃分隔了室内空间,这得以让视点“穿墙而过”,方便人物之间的互相观察对视,以人物的运动带动视点的循环流动,而房间内多个人物的走动带动了镜头的运动和视点的变化。可以说《一次别离》在视点的循环流动方面的处理达到了极致性和平衡感,利用空间、时间、视觉、听觉多个方面来达到推进视点叙事的目的。

电影中的主要场景并不多,除了纳德家之外还有法院的审查室,这部影片中充斥着的没完没了的争吵就大多发生在这里。而就在这样一个大约只有十平米的小屋子内,《一次别离》撒欢儿似的撒开了摄影机,让一切活跃起来,不能不说这是一次镜头的狂欢。比如第一次庭审的前七分钟内,审讯室内架了至少14个机位,而象征正义的法官几乎被各个机位包围。110次镜头转换,即平均39秒一个镜头,这意味着大量的音画不同步和快如急雨的镜头转换,视点以360°地发生着变化,镜头流动带有一种强烈的韵律感,将两方针锋相对的情形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频繁的镜头转换是现实主义影片中不常见的剪辑处理方法,比如同是伊朗电影,马基·马吉迪的《小鞋子》就多数是运用长镜头来叙述故事,而《一次别离》配合着流畅自然的台词,镜头转换也如行云流水一般,导演举重若轻的全局把握能力,让人不能不佩服。但尽管影片视点转换如此密集,却并不使我们晕眩,这是因为导演审慎地控制着视点的叠加与选择。

二、多重视点的叠加与选择

《一次别离》的人物视点相当令人信服,这赋予了其现实感和真实性。导演在不同人物的视点处理之下铺建了一条隐藏的叙事线索,以达到完成人物性格刻画、加深离别意味的目的。影片在不同人物视点间的跳跃之中寻找打破平凡的突破口,而最终在孩子的视点中完成了升华。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来自等级不同的两个家庭。西敏时尚知性,果敢独立,黑色头巾掩盖不住她火红色的头发;而作为一个伊斯兰世界中的中产阶级丈夫和父亲的角色,纳德则有着男权制和父权制的心理倾向。夫妻两人在生活中有着很多观念上的分歧,所以在两人的视点之中都暗含着对对方的不妥协与倔强,纳德和西敏互视时的视点方向,多是对方的背后和不易察觉的角度,隐藏的暗暗观察,是夫妻间互不妥协的表现;痴呆的老父亲貌似毫无聚焦的眼光其实常常以审视的眼光打量着儿子和四周,这无形中加重了纳德对自己谎言的压力感和影片整体的沉重感;瑞茨是一个典型的伊朗女性,低眉顺眼,她的视点在别人身上停留不多,常常看了一眼就马上挪开,望回地面;萨马迪是个火暴脾气,他总是较长时间盯着纳德看,以表现自己的愤怒;特眉的视点则牢牢锁在父母身上,这是她内心渴望父母和好的情感表露;索玛雅的视点多是对生活中遇到新奇事物的好奇眼神,例如对中产阶级家庭装修装饰的细心观察,是一种属于幼童的关注角度。导演对多个人物视点均细细把握,利用多重视点将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表露出来,使人物非常丰满。

除了多人物视点叠加外,《一次别离》视点叙事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很难断定电影中一些镜头的全知性还是限知性。在镜头中,我们通常是以观影上帝的身份来洞察一切,可是《一次别离》却利用视点的模棱两可来模糊了全知与限知的界限。比如在西敏离家的时候,镜头视点在不停发生着变化,事件也非常多:纳德给父亲刮胡子,西敏收拾行李,保姆来面试,搬运工的抱怨,女儿的不满……在如此快速的剪辑下,很多人忽视了西敏从卧室里拿零钱付给搬运工的细节,从而不了解纳德卧室里钱的真正去向。镜头给了我们全知视点,却同时限制了观众的快速洞察。这种既是全知又是限知的视点叠加运用使得影片增加了扑朔迷离感,这也是《一次别离》悬疑感的由来。

“通过特写来加强我们思想集中的那一点生动性,就好像把外部世界编入我们的思想,并且不是由自己的规律,而是由我们注意力的行为形成的。”⑥例如大部分悬疑电影的处理方式是突出重要情节和道具,先入为主虽然能让观众轻松跟上快速的电影节奏,却会导致其对剧情的走向一清二楚,失去原有的悬念和紧张度。而《一次别离》作为剧情片却有着不输于悬疑电影的紧凑和悬念,层层嵌套,疑云重重,这实际上就是视点处理上的别具匠心。旋转的视点同样是一个迷宫陷阱,将重要的信息全部隐藏平实化,这样可以使得电影的紧凑节奏得以舒缓,更增加可看性和韵律性。对比商业电影的简单处理方式,《一次别离》做到了电影叙事中“帮助叙事流畅连贯而不能强使观众的眼睛停顿下来看一种人为的、生硬的或错误的连续关系”⑦。

多重视点的叠加并没有造成混乱是因为电影将这些复杂的处理都归拢在了一个点上——孩子的视点。虽然电影表现得比较隐晦,但是不可否认这部影片中大多数的主观视点都是孩子的视点。首先,这样的处理方式能为电影中复杂的多人物视点转换和全知、限知甚至全限知综合的视点运用找到一个整合的归拢点,达到杂而不乱的叙事效果;再次,孩子的视点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小孩子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其感觉、眼光和理解力远比他们所能用词汇表达的更丰富敏锐、更深邃。”⑧在孩子的视点之下,导演的创作意图可以较为隐晦却更具震撼力地表达出来。

孩子的视点是电影提升层次的突破口,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视点作为立定点的叙事处理方式,是《一次别离》得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的最重要原因。

特眉是一个青春期少女,在她的视点里是大多是母亲和父亲的分离画面,她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自己即将离婚的父母。影片利用她的视点将纳德与西敏不存在对话时的表情与反应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到了夫妻争吵外情感的下意识表露,也表现出了这个聪慧孩子压抑的悲伤。在她的眼中,父母的和好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她将视点对准父母,观察着细微的一切和可能存在的希望,这种独属于少女的隐忍又悲伤情怀,在特眉的视点中得到了体现和突出。循环流动和多重叠加的视点最终落回了特眉的视点之中,特眉的视点既是线索也是结果。

孩子纯真又明确的视点往往给人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是特眉在纳德指导她数学作业的时候质疑纳德的证词,纳德承认自己确实撒谎了,此时这个孩子的视点外不仅是对父亲权威性的质疑,也是对原本世界信仰的动摇。在特眉的视点之下,中产阶级对于移民、教育和两性关系的不同看法,成人世界的复杂沟通,普通民众与中产阶级间的对立性一一展现,这些难以表述的社会问题在特眉的视点下被错落有致地安插接合,貌似不经意,但是从未离开过孩子视点这个主轴。

在影片爆发的时刻,特眉与索玛雅的视点相交,前一刻还在门外玩闹的两人在父母间(阶级间)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刻无言对视,小小索玛雅仇恨的眼神宣告了两个阶级间巨大鸿沟。明明是大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导演偏偏用孩子的视点出场来宣告调和的失败,如此强烈的对比性带来了强于点叙事多倍的巨大震撼力。正因为有了孩子们的视点,使影片有了主心骨,有了某种精神诉求和情感依托,日常生活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如果对伊朗电影新浪潮做一个粗略的概括,那么,其影片的主要特征是低成本、小制作,多以孩子为影片的主角,通过孩子们的目光呈现底层人的世界。”⑨在伊朗电影中孩子的视角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角度,孩子仰视着成人世界,所以从孩子的视点来观察世界,世界会变得好奇和难以理解。《一次别离》虽然是以反映伊朗中产阶级移民和阶级碰撞为主要命题的电影,但是孩子在电影中的作用巨大,尤其在视点叙事这个隐藏线索之下,孩子们的视点中折射出了更多的深意。

《一次别离》的最后情节是法庭里特眉即将说出父母离婚后她选择跟谁一起生活的结果,也就是她选择留在伊朗还是移民国外的结果。镜头眉的视点直对着镜头外的法官,而镜头外的法官并没有出场。其实在此时,特眉的视点之外的对话人已经不再是法官,而是整个社会。导演利用一个孩子的视点来与社会进行对话,而在揭晓选择答案的一刻戛然而止,在表层情节叙事之下的孩童视点叙事层面来看待这个结尾更显精妙深刻。特眉在法院以脸颊不停流下的泪水让我们瞬间进入了这个孩子的内心,关于信仰、亲情、责任、生活、苦难同时被呈现,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三、结语——视点叙事下的情感疏离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关注伊朗中产阶级与大众的冲撞、伊朗女性的境况等问题,在其2009年的电影《关于伊丽》中已有很深体现,而这部《一次别离》更加凝练,时间跨度小,场景少,人物集中,线索隐藏,尤其是导演有意通过视点选择营造的旁观感,使得电影中的疏离感愈强。

社会与民众、法制与情感、阶级与阶级、丈夫与妻子、男性与女性、父母与子女,《一次别离》囊括了很多情感类型,但这些情感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疏离隔阂,而且矛盾最终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渐行渐远——纳德与西敏最终离婚、法院里依旧嘈杂混乱人满为患、赔偿失败萨马迪砸了纳德的车子、患痴呆症的老父亲的失语甚至死亡……无不加重了别离的意味。

视点选择下的情感疏离在《一次别离》中被具象化了,那就是电影中常常出现的玻璃。横梗在视点之外的玻璃,分隔了思想、感情和人性的世界。平板玻璃、轧花玻璃、钢化玻璃、磨砂玻璃甚至防弹玻璃,一层层的玻璃组成了巨大的视点迷宫。玻璃貌似透明的却又不可穿透,完完全全改变了人和摄影机的视点意义,由于玻璃的分隔,使电影潜伏着暧昧、失衡和阶级人性之间的不可跨界性,玻璃成为影片中强大的别离隐喻。可以说这是一部在玻璃布景里完成的如舞蹈般狂欢的电影。

于是,隐藏在一个平凡的离婚和官司故事之下的视点叙事便彰显出了其巨大的张力和魅力。《好莱坞报道者》评价此片道:“伊朗电影人似乎一直因为审查制度的严苛而无法自由表达思想,但是法哈蒂却成功做到了这点。表面上简单的叙事方式讨论了复杂的社会、道德和心理命题,其对伊朗社会的深刻观察少有其他影片能够做到。几位演员的表演在近距离的镜头前显得真实且充满深度,快节奏的剪辑方式帮助这部两小时的影片保持了情节的紧凑。”《一次别离》举重若轻地将一个个沉重的社会问题承载于饱满的叙事中娓娓道来,这是这部电影的基础;而电影视点叙事的突破则是惊喜与出众的砝码,厚重与精密便从中而来,着实可贵。

注释:

① 张晏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② 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③⑤⑨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第15页,第25页。

④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159页。

⑥ 李恒基、杨远樱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上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页。

⑦ 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⑧ 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参考文献]

[1] 张晏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厄尔·迈纳.比较诗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李恒基,杨远樱.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相关期刊更多

长治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教育厅

广告大观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

北方作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