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测量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是在对信息加工脑活动的电生理显示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读取案件相关的脑电位变化,来判别被测人是否与案件有关的心理测试方式。文章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分析此种测试方式的科学性、客观性并认为该测试方式的指标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测性和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
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是在对信息加工脑电活动的电生理显示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读取案件相关的脑电位变化,即得到无法伪装和隐藏的脑电位的波幅、波的正负极性、潜伏期等参量变化为检测依据的结果。这些参量的变化更不易伪装的原因在于,当人的大脑辨认出重要信息的时候,比如说嫌疑人所看见的图片刺激,与存储在他大脑中的犯罪细节部分相吻合时,大脑就会产生一种异常的脑电图反应具体来说也就表现出异常的P300,只有嫌疑人参与到这个案件当中,并且知道关于犯罪案件过程的特定细节,才会异常P300波的出现。如果他没有参与到案件中,不掌握有关的信息,记忆中就不会存储案件相关信息,也就不会产生异常的P300波,所以根据被测人是否出现异常的P300波,就可以证明其是否与案件有关。但该测试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一直存在诸多的争议,其根源就在于测试的客观性一直受到质疑,所以本文拟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来探讨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美国心理测量专家阿娜斯塔西给心理测量所下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即测验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这个定义构成了心理测量的五个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难度的客观测量、信度、效度。故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为样本分析(sample of behavior)
(一)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行为样本一P300
事件相关电位测试主要是通过播放图片刺激来引发被试者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多参量脑电图反应并加以记录,而记录下来的多参量脑电图即为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行为样本。而在测谎过程中的多参量脑电图就是指靶与非靶刺激所引发的P300,它是一种重要的ERP成分,是指在被试者或检查对象辨认“靶刺激”时在其头皮记录到的潜伏期约为300ms的最大晚期正向波,其主要测量指标是潜伏期(ms)和波幅(LV)。P300是记录头皮振幅分布的正向波,在颅顶骨处达到最高峰,在前额骨处达到最低峰值,取顶骨的中间值。从刺激开始,它的波峰有一个典型300—1000毫秒的潜伏期,并且这个潜伏期会随着刺激加工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通常是由刺激的复杂性决定的。在给出记录位置的P300波的振幅或大小是和刺激呈现的频率呈反比,也就是说越是小概率出现的刺激越容易诱发较明显的P300,此外有意义的刺激也容易诱发明显的P300。
(二)P300的可测性
P300作为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行为样本具有可测量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实验研究的刺激设置大都是采用的oddball刺激序列,也就是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按照一定的概率比例排列,通过对靶刺激和非靶刺激诱发的脑电波的对比分析来探测当靶刺激呈现时,被试的大脑皮层是否存在特异性反应,据此判断被试大脑中是否储存有目标信息、被试的反应是否为诚实反应。其次,在各种研究模式中,研究者将P300的波幅和波面积当作测量指标,并且认为在Pz这个头皮电位上记录到的P300是经典波形并能达到最大值。第三,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测谎仪的研制成功,使得P300的波幅和波面积测量成为可能。
(三)P300的代表性
1、指标的代表性
对于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来说,指标的代表性就是指P300波的波幅和波面积的数值变化能够反应被测人对所测主题的认知情况。
国内外的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了P300作为测谎指标的代表性,例如1987年,Rosen,feld首次报道了利用P300进行成功测谎的结果,他令受试者从装有九件物品的盒子中任意取走一件,以所取物品名和其它物品组成刺激序列,结果前者引出P300波幅高,以此判定受试者所取物品。杨文俊等通过被试者熟悉和不熟悉的人物和环境照片为刺激,P300的波幅和波面积为指标进行测谎,获得95~98%的阳性率,初步证明P300测谎的可行性。所以说P300作为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行为样本指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研究群体的代表性
在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模拟研究时,一般在控制实验条件下,由志愿者扮演犯罪嫌疑人的角色,按照设定好的情境进行模拟犯罪,然后再对犯罪者和无辜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测谎,通过比较被测人在P300波上的差异来认定犯罪人。此种研究方式与现场研究截然不同,其结果也不十分可信。Carroll指出,模拟研究中的无辜被试与现场研究中的无辜嫌疑人,相同的问题,对其在情感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而对实验室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从无辜者的角度,可能会显着地过高估计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准确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验室模拟研究的样本群体,并不能典型地代表真正的实际犯罪群体,也就是说模拟研究中的群体样本选择并不具备代表性。
在进行现场研究时,也就是在实际的犯罪情境审讯过程中使用心理测试技术,此种研究方法更贴近现实,更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可以直接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真正的刑事犯罪侦查程序中。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由于起步晚,关于测谎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很少见现场研究成果的相关报道,而笔者以犯罪嫌疑人作为样本群体进行的部分现场研究证明,以犯罪嫌疑人作为被试取得了较高的阳性率,证明了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准确性,从而说明以犯罪嫌疑人作为行为样本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P300的稳定性
任何测量指标作为心理测量行为样本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P300的稳定性使其可以成为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指标。听觉oddball序列记录的P300,其潜伏期在不同时间的重复测试中保持有良好的一致性。Sklare比较了正常人听觉P300的稳定性,结果发现立即重复的第2次测试P300得的潜伏期较第一次测试,平均缩短了4.7-+0.8毫秒,2~4周之后的重复测试P300的潜伏期缩短了6.3+-3.9毫秒。虽然重复测试使得P300的潜伏期缩短,但是这种变化甚小,与个体差异比较,不足以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证明P300的稳定性,美国六个实验室以相同的仪器和记录方法,以相同的听觉刺激序列分别记录了15名正常男性被试者的P300,结果发现不同实验室记录的P300在波幅、潜伏期和分布上并无明显的差异。
所以说P300的稳定性足以用于成组的研究,并成为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测量指标。
二、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标准化分析
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及测验结果的解释程序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并且这些程序对所有的被试都保持一致。标准化的实质是指测验中通过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使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成为影响测验分数的唯一自变量,标准化涉及到测验的全过程。
(一)测试内容和物理形式的标准化
对于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来说,测试内容和物理形式的标准化就是指测试方法和程序的标准化,包括靶刺激与非靶刺激的选择、刺激序列的安排和播放以及测后的评分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般来说在选择靶刺激时要选择能够给被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或事物,而不能选择被测人注意盲点的事物,否则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刺激序列中,靶刺激的比例为30%,非靶刺激的比例为70%,它们随机排列并播放给被测人看。然而笔者在已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靶刺激的选择虽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是在实际案例测试过程中,靶刺激的选择是很难完全符合要求的,也就是说我们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标准去选择测试内容——靶刺激和非靶刺激,结果发现许多案例并不适合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测试,即使勉强进行测试,也是有些方面并不满足要求,所以说测试内容的所谓标准化也只是相对的标准化。
(二)测试实施的标准化
测试实施的标准化主要是指在进行测试的时候要遵从指导语的严格规定,指导语应对主、被试的行为及测试的时间、地点有统一要求。在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的时候,我们要对被测人宣读测试指导语:“您好!您参与的是有关您所涉嫌案件的测试,测试员将根据您看一组照片后的脑波反应,判定您是否真正参与到本案件中。本测试对您无任何伤害,亦无痛苦,仅要求您:1、注意看由计算机控制,间歇一定时间出现在荧光屏上的照片;2、在实验过程中尽量放松,不要动,不要眨眼;3、每当出现您曾经见过事物的照片时,请尽快按鼠标左键,其余照片不按键。”在被测人明确以上要求后,按测试要求给被测人接上测试电极,设定有关的参数。所以说在事件相关电位测谎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标准可以遵循,在这一点上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度。
【关键词】认知诊断;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1、引言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发展从传统的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 Test Theory,CTT)到以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为特征的现代测验理论,理论的发展对解决许多心理、教育等学科中的实际问题起了很大作用。但无论是CTT还是IRT指导的测验,其关注的焦点都是考生的分数,对分数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内部加工过程、技能和策略以及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等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也就是说传统的测量和评价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相分离,忽视了测量与评价对教育指导的促进作用。[1]
如何从测验中被试的作答过程了解被试的内部心理特征,认知心理学家和测量学家都在做各自的尝试。其中认知心理学家主要考虑的是“新一代测量理论”应该测量被试的“什么信息”的问题,而测量学家们则主要致力于对于这些信息该如何测量与分析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探查被试的这种内部心理结构,就需要测量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两者的结合,共同为探查被试内部的心理结构做出贡献。许多测量学者,在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代表内部心理过程的参数,以期通过对这些参数估计的实现找出与被试能力相关联的试题属性特征,并希望通过认知心理学家的贡献来对心理结构属性进行解构,进而使被试和教育者获得更多的有关教育评价方面的信息。
2、认知诊断的内容述评
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个体心理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以及内部知识结构,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在心理测量学界,如何通过被试的外显行为,来推测其内部心理结构并加以描述,也成了心理测量学家们在测量内容方面努力的新方向。在这种背景下, 认知诊断就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而产生。Nichols把这种将认知科学与心理测量学结合,发展起来的新方法称为认知诊断评价,很多时候也译为“认知诊断理论”。[2]
认知诊断是根据一定的认知诊断模型进行的,在认知诊断理论的发展中,有至少14种诊断模型。这些诊断模型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第一类模型是以Fischer线性逻辑斯蒂克模型(LLTM)为基础;第二类模型是以Tatsuoka’s的规则空间模型(RSM)为基础。[3]
3、认知诊断的意义
在测验飞速发展的今日,传统的测量理论显然不能满足测验发展的需要,急需一个能够解决“测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论。与此同时,实质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给人们提供了理解“统计结构”这一“黑箱”的思路及相关的丰富理论成果,这使得测量学专家看到了揭开“统计结构”内在心理学意义的希望。因此,以认知诊断为核心内容的新一代测量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它是测验发展的需要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成果融入到测量学的结果。
3.1认知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学是认知诊断的基础
认知诊断的实现需要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成果为基础,它们是认知诊断的两大基本支柱。
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为认知诊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心理测量应该基于一种在实际中被证明有效的心理理论,因为有理论依据的心理测量才可能使我们了解心理活动真实的结构、过程和功能。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正好满足了此需求,摆脱了测验理论的尴尬。另一方面,项目反应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量化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可能。虽然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估计个体在潜在变量上的能力时,并没有明确定义潜在特质的内涵,但是由于它所具有的项目特征函数的揭示与参数不变性的特点就使得它与认知理论的结合更具有优势,可以使得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变量能够融入到模型中,从而弥补认知心理学较难量化个体差异的局限性。目前,经过心理测量学家的努力,已经开发了多种可用于实现认知与测量相结合的模型,包括分析项目刺激对项目难度影响的线性逻辑斯谛克潜在特质模型(LLTM);分析认知过程成分的多成分潜在特质模型(MLTM);解答项目时有不同策略的多策略多成分潜在特质模型(MLTM for MS)等。
3.2个体的认知过程是认知诊断的追求
标准测量理论只是注重个体的作答反应结果,在宏观上给出个体一个笼统的测验总分。然而,个体所得测验总分相同或者在传统测验上的行为表现一致,并不代表他们可能有相同的心理加工过程,他们可能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一个单独的笼统的总分往往会掩盖这些差别。认知诊断理论注重个体解答项目的认知过程,从微观的层面上分析个体项目解决的心理加工成分、策略、所需知识结构等内部心理机制。
这些分析的结果为考察个体在不同心理加工成分上的表现、所选择的策略、知识结构等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注重对认知过程的分析,使得进一步考察个体在心理加工成分所对应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3.3诊断与补救是认知诊断的特色
认知诊断的任务不仅仅是参照团体对测验分数进行解释,更为重要的是从个体在测验上的作答反应结果提供他们“会什么”、“缺陷何在”的具体诊断信息,为个别辅导提供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训练活动。认知诊断很好地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成果与现代的统计方法结合了起来,开发了很多引入认知变量的统计模型,能够深入地分析、考察个体内部的心理机制和微观过程,从而为个体下一步的矫正、培训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4、结论
认知诊断是新一代测验理论中的先进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学的结合,从实用功能上看,走出了传统测验领域的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只注重成绩而忽略了补救的弊端。认知诊断理论从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属性的掌握入手,对学生学业的不足提供了良好的诊断方法,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不足与欠缺处进行弥补性的教学,这无疑是认知诊断的一个巨大亮点。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认知诊断理论会成为教师与学生的知心伙伴,伴随着教学的进步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玉芳.RSM改进及多级评分AHM的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10.
一、中学生化学实验中存在的不良心理
1.畏惧心理:部分学生由于害怕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单独做实验觉得不好意思;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实验要求的约束,害怕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更有一部分学生担心实验时会出现意外情况,如加热时玻璃瓶爆炸、强酸强碱的强腐蚀性等。上述因素都会使学生有心理负担,从而造成精神紧张,要么不敢动手实验,要么在实验中丢三落四。
2.惰性心理:在学生实验中,由于仪器数量和场地的限制,总是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一个实验小组少则3~4人,多则6~7人,这就给那些懒惰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在实验时他们总是静静地坐在实验桌旁默默地玩,自己不愿意动手,待别人实验结束后,抄袭几个数据就算了。这类学生往往缺乏自理和自律能力,依赖性很强。
3.情绪化心理: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能够主动参与,偶尔兴趣还很高,但表现得不够持久。当实验遇到困难,需要细心思考、精心操作时,心里就很烦,不愿意继续下去了。当实验中有错误,一旦受到老师批评后,表现得很沮丧,先前的热情一下子就没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兴趣再也“鼓”不起来了。这类学生在心理上害怕挫折,面对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常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
4.傲慢心理:这类学生自私、孤傲、嫉妒心强,时刻把自己摆在第一位,很少替别人考虑,也很少和别的同学交往。在老师做示范时,不认真观察、不懂装懂,甚至嘲笑那些认真的学生。在实验时喜欢表现自己,但又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总觉得老师讲的自己都懂。对其他学生的正确提示不放在心上。由于对实验的细节、重点、具体操作要求把握不准,容易导致实验失败。
5.盲目心理:这类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很高,对各种事物均感兴趣,但自制力差,做事草率,只讲表面,不求甚解。进入实验室后他们往往第一个动手,不做任何准备就急于实验,这样急于求成往往导致实验失败。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不良心理正是造成实验失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二、对策
1.榜样激励法:在讲示范时,可以让心理较好、成绩突出的学生做演示,使其他学生受到启示,积极地去效仿和协作。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的方法。协作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为现代教育所提倡,这对于学生在科学上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活动参与法:对那些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多让他们参与各项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帮助他们设计一套从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实验,让他们逐个慢慢地操作,并让他们互相交流,谈谈感想、体会和收获。使他们明白,只有亲自参与,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有最真切的体验,才会有收获。
3.条件调控法:所谓条件调控法,就是按照老师对实验程序的设计,在学生出现某些缺点或优点时,老师要及时调控。对学生实施一定的奖励或惩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品质的好坏对学生的实验信心和效率、道德品质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在实验教学中努力寻求新方法,探索新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不良行为;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36
所谓中学生不良行为,是指中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制度和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条例》的行为,它包括中学生违公德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过去,凡是具有不良行为或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都把他们开除并推向社会,从而给社会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国家实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学校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人数仍占一定比例,他们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因素,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关系到不良行为学生的前途,还会影响到学校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因素
1. 是非观念不清
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由于缺乏正确观念或道德上的无知,分不清善、恶、丑,颠倒黑白,因而接受错误的道德逻辑,萌发错误的处世哲学,或被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未能在出现不良行为的意图之前,加以是非鉴别。例如,认为同学友谊就是哥们儿义气;学雷锋、助人为乐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勇敢就是斗殴、干危险事。
2. 个人意志薄弱
有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虽然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懂得道德行为准则,能分清是非,但由于个人意志薄弱,缺乏抗诱惑能力,当没有教师、家长在场,或失去监督的情况下,不能用正确的道德、信念战胜不合理的需要,控制不住自己。例如,有些中学生明知吸烟违反中学生守则,但在没人监督时,又忍不住偷偷地吸;有些中学生明知逃学、缺课会影响学习,但当外界有新鲜事物出现时,又忍不住早退、旷课前往观看。
3. 情绪容易冲动
中学生处于长身体时期,性腺的发展使皮层下中枢较兴奋,使大脑皮层对下中枢的调节有所减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因此,他们对情绪的约束力比较差,当自己处于情绪激昂的状态时,往往会忘却已经形成了的正确认识,失去应有的理智。例如,有些学生因小小的口角,竟发展到大打出手;有些学生未能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他人的怂恿下,不顾后果,导致盲目的狂热、蛮干,甚至造成悲剧。
4. 形成了消极的“动力定型”
有些家长、学校、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某些不符合学校纪律要求的行为教育不得法,或对学生某些不良行为见惯不惯,使学生在多次实施不良行为得逞的情况下逐步形成了“动力定型(习惯)”。这种消极的习惯形成后,常常使自己不知不觉地采取类似行动,并产生随便、自然、舒适的体验,因而又强化了不良行为习惯。例如,有位学生首次考试作弊得了高分,教师不批评他,反而表扬他取得了好成绩,这位学生从中得到了满足需要的体验,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考试作弊。
二、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
古人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对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进行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育对策,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1. 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意识,引导学生改变行为习惯,调整动机,转变兴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个体意识,这是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思想基础,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说理教育、树立典型、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讨论、带领学生观看教育影片等,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友谊”和“哥们儿义气”“勇敢”与“斗殴”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
2. 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抗诱惑的坚强意志。由于学生的错误行为往往是在一定的消极情绪的影响下,不善于选择、调节、控制中而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形成抗诱惑的坚强意志是杜绝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创设或利用“诱惑情境”“道德冲突情境”“监督与评价情境”“耍赖情境”培养学生的抗诱惑能力。例如,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功课;当学校举行精彩文艺演出时,却要求学生参加劳动;如此创设诱惑情境,激发他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培养坚强意志,榜样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用现实生活中以及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具有坚强意志的典型事迹教育学生,教师反复教育,学生反复锻炼,抗诱惑能力会逐步增强。
3.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帮助学生形成有错就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归因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并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一个学生如果将自己不良行为归于外因,认为是社会、家庭、他人所造成的,或认为自娘胎生!就会降低矫正不良行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果将自己的不良行为归于内因,认识到是由于自己动机不纯、意志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就会提高矫正不良行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当学生有不良行为的时候,教师不要一味地训斥、惩罚、发号施令,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有错即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关键词] 中学生 逆反心理 原因 逆反情绪 矫正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身心发展到一定时期,在主观和客观的双重作用下所产生的,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时的情绪和行为意向。这个时期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引导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这个时期的教育疏导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他们渡过这个“危险期”,使之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受主体和客体的影响,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体身心发展到了一定时期,思维逐渐成熟,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和自立能力,期望自身独立,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思维,是有一定的成长过程的必然产生。
二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上忽视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现了教育过程的偏激性。这种偏激性产生的原因主要由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期望值过高,教育缺少亲情,没有平等地位,沟通渠道不畅通等原因产生,具有一定的教育过程的失误性。
三是外界思维的影响。青少年发展到一定时期,和外界的交往多了,形成了一个思维群体,交往中不断倾诉内心压抑,交流其思维,因为关系密切,位置平等,因此无所不谈。同时因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希望得到理解,使得交往心理和倾诉心情更加迫切,因为认知水平基本相同,并且均具有一定的叛逆思维,从而互相影响,形成更多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一致的意识,并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四是弱势地位的反叛。一部分学生因家庭或自身原因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主要有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社会地位低,残缺家庭,个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个人学习能力较差,个人学习成绩较差,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或长期受到他人冷嘲热讽,自尊心受到伤害。因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积累着压抑的情绪,他需要发泄,需要寻找平衡,从而出现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矫正
正确引导青少年渡过心理“危险期”,使之健康成长,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责任,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在矫正中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注意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又要讲究方法,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1.亲情是逆反心理矫正的良药
在家庭教育中,小孩越大越不愿意跟父母在一起,有话也不愿和父母交流。在学校也存在不少学生的心理话不愿跟教师讲的问题,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孩子大了,他(或她)有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他们和父母的感情(或跟教师)在淡化,更有甚者,他们认为朋友比自己的父母(或教师)要亲,更可靠,他们宁愿信赖朋友,而不愿信赖父母(或教师),这种信赖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亲情危机。心灵交流首先必须要心灵相通,没有亲情,没有信赖,是不可能有真情流露的,因此作为家长(或教师)必须要爱小孩,让他真切地感受到爱的存在,爱的可靠,爱的可贵,让爱去感动他,融化他的心灵,使他敞开心扉。
2.要求适度是减少叛逆心理的重要方面
不少逆反心理、逆反情绪的产生与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有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望生成才”。于是“高标准”、“高要求”,将孩子(或学生)置身于高度紧张、高度压力的状况之下,不少孩子因高度身心疲劳,而承受不了压力,或因不是“这块料”而跟不上,自暴自弃。久而久之,他们产生对家庭、对学校不满,进而反抗,形成高压力下的逆反心理。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出适合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能跳起来摘桃子,不能顺手摘桃子,更不能弯腰摘桃子,让他们在强动机、浓兴趣、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有所成。
3.以理服人是矫正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
学生(或孩子)的逆反心理或逆反情绪,不少是强压下产生的。教师或父母受几千年中国封建之文化的影响,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孩子服从家长,不服从就意味着反叛。很多家庭(或学校)是家长说了算(或教师说了算),缺少一种和谐的气氛,导致孩子(或学生)心存不满,久而久之产生一种反叛的情绪,口头上服从而心理却不服,有自己的想法。对于青少年,教育者应该以理服人,解开他们心理的疙瘩,只要心理顺了,就能减少逆反情绪的产生。
4.平等相处是减少逆反情绪的基础
逆反心理、逆反情绪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心理所受的委屈,他们的一些不同想法无法倾诉和交流沟通。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的心里话就会跟我们讲,他们的委屈就会向我们倾诉,那么,我们就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想法,妥善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