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西湖的古诗

描写西湖的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西湖的古诗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第1篇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用朗读录音回味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让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诗词;景物描写;鉴赏;表现技巧

景物描写,描绘的是自然万物的声、色、形、态。空山之白雪青松,尽显境之静谧;江中百舸游鱼,毕现境之生机。当诗人以丹青妙手的独到眼光观察景物,以淡雅浓丽的笔调描摹景物时,自然景物便幻化成优美的文字,以仪态各异的形象承载着诗人的感情,喜怒哀惧之情跃然纸上,动人心魄。尽管诗人们运用的表现技巧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以景物来表情达意,恰如异曲却同工。古诗词中描摹景物常见的表现技巧如下。

一、以色彩渲染意境

采用最富张力和最能符合自己心境的颜色进行描画,以渲染出强烈的氛围,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效果,似乎是诗人们偏爱的技巧。鲜妍明媚的色彩往往表达欢快热烈之情,晦暗阴冷的色彩通常表达伤感悲戚之情。冷暖色调的巧妙运用淋漓尽致地传递出了诗人们的内心情绪。

如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草色嫩绿,柳色鹅黄,桃花娇红,李花胜雪,色彩分明,搭配和谐,不仅在直观上引起读者对色彩的联想,而且增加意境美,生动形象地展现如画春光,表达作者欢快的心情。

二、多角度表现特征

自然景物总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呈现出变幻多姿:飞瀑湍流磅礴,明月清风静谧,黄莺杜鹃婉转。当诗人以或远眺、或近观、或谛视、或静听的不同视角欣赏眼前之景,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等多种手法展现景物的特征时,变化万千的景物中也就溢满了诗人的独特情怀。

元散曲家周德清的《塞鸿秋浔阳即景》写道:“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声来如线。”此曲写的是浔阳一带的秋景,由近处长江水写到远处黛色淮山,由低处山水江帆写到高处晚云新月和飞鸿,高低远近天上地下,尽收笔端,生动活泼,形象细腻,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画面。

诗人描写景物时也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既能以静写动,以动写静,还能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从变化中尽显景物特征。

三、虚实结合拓意境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实际情景与回忆、联想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拓意境、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可以说,实景是虚景的引导,虚景是实景的升华。

比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写实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梅花落》曲调;三四句写虚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此诗虚实结合,抒写将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凄清的意境中渗透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衬托对比抒衷肠

对比与衬托是诗词中的常见技巧。情随事迁,情随景移,面对眼前衰败或繁盛之景,人们通常会引发出相应地伤感或喜悦的情绪。于是眼前景物带上作者的感彩,落于笔下即通过景物描写来正面衬托诗人情感。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了钱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涨,水色天光,黄莺欢快鸣唱,燕子啄泥筑巢。西湖边嫩草如毯,白沙堤垂杨拂堤。诗人面对早春的西湖,想起自己在任时的政绩,欣喜之情难以自抑。西湖明媚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然而,为了突出内心的愁苦或愉悦之情,诗人有时也用看上去具有相反情绪的情景来作衬托,借助情景的不协调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强化情感的作用。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不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大都具有简短精炼、平仄有序、风格明朗等特点。对于古诗词来说,之所以千年流传,首先就在于它的韵律美,也正是因为这种韵律美才使得古今的文人墨客大都爱拿古诗词作文章。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古诗词的韵律美,这样教学才能逐渐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爱上我国的诗词歌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敬亭山。在教师导入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读古诗,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教师鼓励学生按照学过的划分节拍的方法,先给古诗标出重音与节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然后,再进行朗读。这样一来,在节奏与重音的标注下,学生们朗读得也越来越有趣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并使学生感受到了诗词所流露出的韵律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放飞想象,感受画面美

自古以来,就有诗画不分家之说,对于古诗词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其最明显的特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上,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地放飞想象,并结合诗句想象一下古诗词所描写的画面,这样教学可以使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自然浮现在学生头脑中,并在画面结合中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感悟到西湖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诗词所流露的情感,享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时,结合诗句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教师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在此基础上,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到了怎样一幅画面。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诗人打着油纸伞漫步雨中,一切看来是那么美,那么地和谐自然。”有学生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西湖边上的美景与水里的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就这样,在想象中学生领悟到了诗词所流露出的画面美,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很显著。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古诗词的教学上,教师主要采取了让学生结合诗意想象的方法,使诗词中所要描写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想象中也就显得更加立体鲜活,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更好。

三、巧妙链接,感受情谊美

对于古诗词来说,它不仅具有韵律美和画面美,而且由于这些古诗词大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与心声的表达,充满了智慧和情谊。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能够会读,会想,还要让学生与作者的心境巧妙地链接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领略出古诗词的情谊之美,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美的享受。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时候,作为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教学的时候,笔者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当由于某种原因,你的好朋友不得不离开你的时候,比如他们搬家了,或者转学等原因,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好朋友说些什么呢?那么,你知道我们熟悉的诗人李白和他的好朋友分别的时候,他又是怎样的情感吗?他会想些什么呢?这样一来,在教师的铺路搭桥下,学生对于此时诗人对好朋友的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深入文本,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浓浓情意,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到诗词所要表达的情谊美,进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第4篇

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一下不同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首先,进行音乐渲染,体味诗歌的音韵美。古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音乐作品将学生带入诗词情境中。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可以选择古琴曲配乐,让学生听着苍凉的乐曲,诵读优美的诗句并开启想象。在音乐和诗歌的完美融合下,学生能感受到西北大漠的荒凉和友朋难忍别离的景象。因此,在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的同时适当配上合适音乐,帮助学生在想象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易走进诗词的意境。

其次,呈现画面,体味诗歌的画面美。诗与画是相通的。学生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感知诗词的内容和内涵,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所见事物和场景创作成诗的创作才能。如在教学《江雪》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图片引入情境。当学生看到冰天雪地中,只有一位老翁独自坐在江中的孤舟上默然垂钓,无须老师过多讲解,诗词中所表达出的意境及情感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悄然而生了。

最后,品词析句,体味诗歌文字美。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往往一两个词就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对诗词定的词句进行重点品析,使学生在品析过程中感受到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技巧,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情感。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中,诗人在后两句是对送别之景的描写,学生会感受到这是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朋友美好未来的神驰向往。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赏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挖掘出诗词的内涵,体会其中的情境。 二、在进行背景拓展中发现诗词艺术形象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入的古代诗歌,或抒感,或状物议论,是作者对生活态度和审美情感的统一。因此,学生探寻和走进诗歌所表达的意境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读通古诗。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荡漾着欢快之情的诗,“相媚好”和“最喜”这两个词必须捕捉,让学生从这两词中理解一对融洽的老夫妇的普通的农村生活。这对其乐融融的夫妇和这样一个快乐无忧的孩子,生活在这样恬静美好的乡村中让人陶醉是毫不奇怪的。

因此,在小学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围绕诗的社会背景,诗人的经历、个性与气质,采取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诗词的形象,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三、在结合多媒体中提升诗词鉴赏的能力

描写西湖的古诗范文第5篇

一、在资源整合中拓展把握教材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可以把同一题材加以整合,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望湖楼醉书》后,出示另两首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提出自学要求:这两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三首诗的地点、时节、诗人的心情相同,但描写的西湖景色不同,描法多样。让学生比较阅读,调动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更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另外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补充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学习杜甫的《绝句》,补充学习《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诗佛王维”、“探访诗圣杜甫”等,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

二、在吟哦诵读中涵咏诗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2.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4.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在浮想联翩间入境悟情

诗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例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诗句想象画面、语言,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教师板书“村居”一词,问: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熟悉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美丽的湖边上有几户人家,夕阳西下时,打鱼的船回家了,渔村炊烟袅袅。

生2: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晚霞满天,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摇着蒲扇,欣赏美丽的晚霞。

引导学生轻柔舒缓地朗读了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后,教师问: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1:我眼前浮现出一座茅草屋,屋檐非常低小。

教师出示茅檐图,强调“草屋一间,如此而已”,引导学生读出茅草屋的“低小”。

生2:茅屋前有一对老年夫妻,他们在茅屋前喝着酒,说着话,一幅很美的画面。

教师引导解释:老爷爷就是――翁,老奶奶就是――媪。引导学生读出“画中有画”。

生3:我看到了在低小的茅草屋前,中儿正在用他那双灵巧的手,用双腿夹住鸡笼,迅速地编织着,让鸡有个家。

教师赞扬:“灵巧”一词用得好。让鸡有个家,多温馨。

生4:我还看到一条小溪,溪边长着茂盛的青草。小儿子正在小溪旁顽皮地剥莲蓬。

教师出示小溪画面,利用课件连接成完整的村居图。情要靠“象”去显。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四、在链接生活中仿创诗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让学生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激感,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