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竹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双语词典描写主义《英汉大词典》第二版
引言
词典编纂和研究中素有“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之争。约翰逊在《英语词典》序言中提出,词典的作用应是“固定我们语言的发音,促进语言的成熟,保持语言的纯洁,确立它的用法,延长它的持久性”[实际上,同样是在这篇序言中,约翰逊的观点随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李荫华1980)],这一向被词典学界认为是规定主义的滥觞。20世纪以来,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描写主义语言学主张不以经典传统为依据而是以对语言全面的、系统的、客观的描写资料为依据进行词典编纂,对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如实记录,不作正误优劣的主观判断。这给英语词典的传统编纂理论带来了巨大冲击,《韦氏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就是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产物,被视为描写主义的代表作。此后的词典编纂都用侧重描写的“实用性”取代了“纯正性”。沈家煊(2005)指出,回顾17世纪以来国际上词典编纂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规定主义”已经是一个相对陈旧的观念,词典编纂的发展趋势是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从强制性规范转向指导性规范,而不是相反。
然而,国内目前对词典编纂中描写主义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单语词典,尤其是英语词典上。如对《韦氏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中描写主义编纂思想的研究(李荫华1980)。这类研究多关注对拼写、读音、例证选用(从已故名家著作中的书证到在世一般作家作品、电视报刊用语甚至俚俗口语的转变)、语用语域标注以及用法说明等的描写研究。双语词典描写主义的相关研究(盛培林1999;李明,周敬华2000)也都以《英汉大词典》中用例证显示语法信息(是否及物、是否可数等)为例,论证《英汉大词典》主编陆谷孙在该词典第一版前言中提出的“尽量避免作孰优孰劣的评判和孰可孰不可的裁断”这一描写主义思想。本文以《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为例,指出双语词典应该恪守描写主义尊重语言现实的原则,适当兼顾规定性(详见“语用标注”和“惯用法说明”部分)。具体表现在:在新词、新义的收录上,《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应继续发扬《新英汉词典》开创的大胆收录新词的传统;在释义方面,尽量采用已被社会和相关行业和学科领域接受的汉语对应词,避免冗长的解释性释义;根据语言的最新发展,描写和规定兼顾,提供必要的语用标注和惯用法说明;义项排列尽量充分反映语言的变化;在编者立场上,力求客观公允。本文力图拓宽词典研究中描写主义的内涵,为双语词典在收词、释义、语用标注、惯用法说明、义项排列、编者立场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也为双语词典研究、双语词典评论提供新的视角。
一、对源语词目收录的描写
描写主义“照实收录”的方针反映在收词上,主要表现为注意口语词语的收取和对新词选取尺度的放宽(李荫华1979)。因此,双语词典在侧重稳定性的同时,在新词收录上也要注重实用性即查得率,充分应用注重实录的描写主义原则。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词的涌现速度和规模今非昔比,加之词典对新词收录多持保守态度,双语词典对新词的收录往往略显滞后。
据笔者粗略统计,nutrition facts(营养标志)、environmental hormone(环境激素)、carbonfootprint(碳足迹,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bird flu(禽流感)、street spam(街头小广告)、wardrobe mal—function(服装故障,走光)、drama queen(小题大作、大惊小怪的人)、paraskevidekatriaphobia(13号星期五恐惧症)、divot stomping(踏草皮,马球运动中场休息时,观众将因为赛马的奔驰和急停而被掘出的草皮放回原处,用力踏实)等新词,escort(陪游,)、bank(用于循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回收站)、nerd(电脑高手)、decanter(醒酒器)、initiative(计划,战略,项目)等词的新义,《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均漏收,应引起注意。
二、对释义的描写
在1983年的国际词典学研讨会上,Zgusta提出,双语词典不应提供解释或定义,而应该提供目的语中的真正词汇单位,如果嵌入上下文中可以使得译文流畅(Zgusta1984)。从这个意义上讲,双语词典也被经典地称作翻译词典,因为它给用户提供语义对等词(Hartmann 1989)。可见,双语词典肩负着为源语词汇在目的语中找到准确对应词的艰巨任务。
描写主义尊重语言现实的主旨同样适用于双语词典对释义的描写。于海江(2006)指出,双语词典的词目和释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既然是描写,就应该对两种语言都采取描写主义的态度。但《英汉大词典》第一版的描写主要是针对英文而言的,其汉语释义仍未摆脱规定主义的观念。这种情况在新词的释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对应词都是编者自创的,汉语中已经流行的用语却未被采用。第二版试图把描写主义贯彻到汉语译文当中,尽量使用汉语习惯用语,避免杜撰。(于海江,陆谷孙2006)
关键词:情感;景色;文章主题
《曼谷的小象》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汽车拉出
泥坑并冲洗干净的故事。
在学生初读、精读,说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觉得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课后思考,分析描写三种不同颜色晨雾的语句更有利于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这篇课文。因为这三个句子更能反映整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
第一句描写晨雾颜色的句子是:“正在这时候,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这句描写晨雾颜色的句子,可以说是描写人物心里充满黎明曙光晨雾的句子。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我们不难想象,一辆汽车在郊外,又是异国他乡,陷进了污泥出不来之时,多么希望有外援相助啊!在期盼中,希望来了。这“橘红色”的晨雾不仅是开篇环境美的延伸与扩展,也透视出司机等一行人的希望与喜悦之情,可以说描写得恰到好处,为下文阿玲指挥小象拉车和洗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第二个描写晨雾颜色的句子是:“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一会儿甩着长鼻子,潇洒地回来了。”这句话美化了小象,赞颂了阿玲助人为乐的行为。陷进污泥中的汽车被小象拉出来已经是奇迹了,这还不算,在阿玲的指挥下,小象进行了洗车的活动。层层深入地分析了小象的乖巧,阿玲的善良,可谓好上加好,锦上添花,读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刻描写小象走进金色的雾中不恰恰完美了小象,衬托了阿玲吗?
第三个描写晨雾颜色的句子是:“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这第三个描写晨雾颜色的句子完美了文章的结构,升华了文章的色彩,给读者留下了美妙、悠远的意境。司机等一行人则被善良的阿玲、乖巧的小象的行为所感染,美好地望着阿玲与小象远去的背影……此刻阿玲与小象融进紫微微的晨雾里,不仅突出了小象的乖巧、聪明,烘托了阿玲的善良行为,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景美、象美、人更美。
一、人物形象
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另一类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称为叙事类型的人物,是诗人在展开完整的情节的同时,塑造出来的丰满、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中就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都被表现得生动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一般称为抒情类型的人物。有的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诗中出现作者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诗中那个“乘舟将欲行”的李白,就是诗人自己,他直接站出来表达自己对沿岸踏歌送别自己的汪伦的无限感激之情。
有的诗人以化身出现,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诗中的“渔翁”其实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借对渔翁的描写,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地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情,寄托了他政治失意的孤愤。
还有的诗人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对景与物的措写来抒发感情,表达心意,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同学们通过诗人对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二、景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称为“物象”。由于它们写入诗词时带有诗人的主观情感,所以又称为“意象”。
1.面对不同季节,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自然便会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多数人对某一季节会有相似的感受,像秋天,万物萧索,草木凋零,日渐寒凉,人们(特别是出门在外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凉之感;那些经历坎坷的古代诗人也自然就会因“秋”而“悲”。于是诗人们往往把思念、别离等这些令人伤感的事件安排在秋天,这就是古代诗词中借秋天景物表现悲凉气氛的作品特别多的原因。如白居易写秋夜送客的名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悲秋”是大多数诗人的感受,但是也有例外。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写得清新淡雅。
2.在季节之外,诗人们也经常借咏物抒发感情。鸟类是诗人们经常拿来入诗的事物,而其中“杜鹃鸟”的使用频率最高。如周邦彦的《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笋已成竹,花已成泥,这是表示时序推移,蕴涵词人羁旅怀思的感情。加上杜鹃啼叫的声音,更表达出他思乡的悲情。
除此之外,“鸿雁”在诗中也经常出现。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十分困难,所以有“鸿雁传书”的典故,后来人们就将“鸿雁”作为思念亲人的意象了。如明代元凯《客中夜坐》:“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诗人描写秋天落叶萧萧,江水悠悠的景象,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此时又听到南去的大雁鸣叫,更觉肝肠寸断。
古诗歌中常出现的鸟还有:成双成对的“燕子”,总使人想起团圆或离散。“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乌鸦全身黑色,人们对它常有厌恶之感,常用来描写衰败荒凉的景象。
从《定林所居》中的诗句“屋绕湾溪竹绕山”、“溪鸟山花共我闲”可分别看出,溪的特点为蜿蜒曲折;山的特点为飞蝶鸣鸠、一派生机。
《定林所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晚年所题的一首诗作。该诗描写了诗人居所的清幽环境以及诗人的闲适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怡然自得。
《定林所居》原文为: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来源:文章屋网 )
茶百戏以点茶法为基础,点茶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将茶汤搅拌出汤花,梅尧臣《以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银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说的是使用银质汤瓶煎汤,使用银质的梗棒击搅,使得茶汤的表面漂浮其如同小米粒儿般的泡沫。北宋前期的史料表明当时使用着匙箸等工具击搅茶汤。蔡襄在《茶录》中就介绍了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丁谓则在《煎茶》诗中写道:“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即与陆羽一样,使用竹策――筷子搅拌茶汤。“竹策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到了北宋末期,茶筅异军突起,不仅《大观茶论》作了详细记载,南宋的《茶具图赞》甚至把它作为典型的搅拌工具加以收录,名之曰“竹副帅”。
自宋代出现茶筅以来,茶筅就进入历代文人视野,并频繁出现在他们的诗文中。宋代韩驹《谢人寄茶筅子》诗:“立玉干云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铅刀。看君眉宇真龙种,犹解横身战雪涛。”诗中描述的“战雪涛”即是对茶汤形成如雪花样细腻纯白泡沫的生动描写,宋代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还将茶筅美其名曰:雪涛公子。宋代释觉范《空印以新茶见饷》:“要看雪乳急停筅,旋碾玉尘深住汤。”金朝的麻九畴《松筅同希颜钦叔裕之赋》:“千秋蛰骨养霜雪,一日奋翻云涛” 诗词中描写茶汤形成景象:“翻云涛”,说明刻画更为深入,不久形成泡沫,还有云样纹理显现,也就是分茶(茶百戏)的描述。元朝谢宗可《茶筅》:“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芽。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诗中描写的“云生脚”,也是古人对茶汤纹理显现景象的常用描写。明代陈献章《邹吏目书至有作兼呈吴县尹》:“茶筅粟瓶供客尽,不妨人笑长官贫。”
宋代点茶传入日本,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茶道,其主要操作和器具依然沿袭宋代的规范。茶筅也随之传入日本,并沿用发展至今。明代以后中国人改用散茶茶叶泡茶,茶粉点茶的技艺在日本得以保留,如今茶筅在日本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