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雪莱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主体地位;角色转换;教学变革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儿童的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不单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由此可见,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学”而非“教”的课程,教师应当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而非教什么。新课程实施以来,确实在品德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教师角色的功能多样化,教师更是努力地发挥着自己主导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角色的转换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
一、教师应从“传播者”变为“促进者”,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总以教师怎么教,教得怎样来评判。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该问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有没有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得到提升,这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句话似乎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确实承担着课堂教学的调控任务,但是调控并不等同于主导,我想用“引导”似乎更加合适。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有其主观意识,课堂上产生的学习信息更是纷繁复杂,需要教师通过引导,从课堂中纷繁复杂的学习信息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将学生引向学习的目标。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学习信息的“产生、收集―分析、解释―反馈”的不断循环过程。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也都是教师“引”与“导”的体现。如,我们在学习《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对古人用绳记事进行认识,教师利用实物情境导入,让学生猜猜绳的作用,同学们均围绕着老师手中的绳来说作用。根据这个现象老师及时提示,其实我手中的绳如果长点或短点能做什么,细点或粗点能做什么,如果加上颜色又能做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突然活跃起来,在这样多重引导下,学生思维越来越开阔。此时再引出古人结绳记事法,水到渠成。
课堂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往往学生所交流的只是搜集的信息,这些信息我们是否都需要掌握呢?教师心中应该有个底。对于必要的信息即使学生没有讲到,也要适时加入,或者寻找方法引导。比如,《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学生要交流的各种节日素材很多,占用了课堂很多宝贵时间。老师在指导交流时就应当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增加相应的知识点。如清明时节的古诗悼念,重阳节的登高寓意。除了清明节外,一般我们的传统节日过的都是阴历,可以看一下日历了解这些信息。
二、教师应从“逛街者”变为“质检者”,变“漠视评价的课堂”为“以评价为导向的课堂”
我们很多次在听课时发现,教师评价一个学生的回答常会说“很好”或者“不对”。但是到底好在哪儿,为什么错了,却没有细细地追究。归根结底,那是因为教师对需要评价什么也不是十分清楚,对到底要检测出什么,怎么纠正没有明确目的。因此,我们要变“漠视评价的课堂”为“以评价为导向的课堂”。
课堂评价方式很多,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设计评价任务引导学生学习
比如,《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老师设计任务:①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组词理解“诚信”的意义;②采访你身边不同职业的人,说说在他们的岗位上如何做才叫诚信。这两个任务明确规定了不同的方法,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多种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能力。
2.用师生评价促进学习
充分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评价中,说说谁的方法好,为什么?说说谁做得不对,为什么?该如何做才正确?谁有不同意见,大家一起参与,最后达成道德的共识。这个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道德建构的过程。比如,《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我充分地体现了教师评价的引领作用,在学生体验了钉纽扣、理韭菜等劳动后,让他们说说劳动前后的感受。在学生回答后,我在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基础上,趁机用“有的劳动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有的劳动是一门技术活”“劳动成果有人分享,就是一种快乐”“先苦后甜,累点也是值得的”等评价语进行理性应答,从而引导他们对劳动进行不同的理解。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评价,同学们聆听了学校的成长之星的获奖感言后,我让本班的同学推荐自己心目中的劳动之星,并说出理由。学生纷纷推荐的有辛劳的小组长,不怕脏的值日生,爱帮助人的小伙伴,还有勤劳的劳动委员等。此时在学生的推荐中,我们看到学生内心在逐渐建构着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搜集、反馈、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言行。
三、教师应从“执行者”变为“引导者”,变“珍珠式的课堂”为“项链式的课堂”
打一个比喻,一节课如同一道菜肴,原材料是同样的,如何合理地使用原料,与其他辅料搭配,从而制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成品菜呢?
有一段时间我们似乎认为,教材上有的必须教,教材上没有的不用教。于是东讲讲,西做做,好像教材上的都用上了。教师应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创造,不应一成不变地照搬教材。教材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选用的学习材料,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达成目标,而不是完成教材。
有人说,没有目标的教学就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又有人说是没有目标的教学如同女孩逛街,走到哪儿看到哪儿。一堂好的品德课,不是内容多了就好了。目标多了,o法深化,当你什么都想做的时候,往往哪一个都做不好,都如同蜻蜓点水。看似颗颗都是珍珠,其实散落着,都无法闪光。
1.从不同角度引导
比如《网络连接你我他》一课中,教学目标如果订为既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又要掌握实际操作,还要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明白网络的负面影响,最后还有商讨网络公约。这么多的目标一节学下来学生要接收的信息量真的偏多了。如果我们把最后网络的负面影响和公约制订放入下一课时。那么,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这个目标,我们还可以分别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给社会信息传递等多角度挖掘了解。
教材为目标服务,目标要选择合理的教材,使用巧妙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指向有目标的学。让结果评价指向过程的评价,做到教―学―评一致的珍珠式的课堂教学。
2.整合表格指导
课上,老师组织小组交流,需要考虑交流的内容多,所以一个组只是搜集一个内容,可能出现搜集没有方向,信息量单一,学生真正的自主交流不能完全发挥,有一定局限性等情况。假如提供以下表格,在课前搜集整合成一份导向性的表格,那么,准备就会更充分,交流也更有方向。
同样,《我的好习惯》一课中教师将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习惯整合成调查表,是对本班实际情况的综合反馈。这样有针对性的探讨必定是能引起学生共鸣的。
课堂教学的变革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要树立了角色转换意识,提高角色决策能力,强化角色导向,与儿童在共同活动中,帮助儿童深入学习,重视学生的学,注重课堂的评,不忘教学评的一致性,我们的品德课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活动资源;活动体验;灵活多样;过程调控;反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16-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教师在主体性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小学品德课中的自主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自学、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实践等方式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所以说,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在提高品德课质量和效率上具有重要作用。
现就本人所执教的《我掉了一颗牙》一课来谈一谈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蛀牙图片,说说蛀牙有什么危害?接着同桌讨论交流怎样保护牙齿?然后再说说怎样刷牙?最后请大家一起学着发言同学的样子做刷牙的动作。
第一次研讨:为什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上是笔者在课堂上亲身经历的教学案例。用到了实地考察、图片欣赏、讨论、模拟演示等自主学习活动方式,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在于教者在组织自主学习活动前忽略了学生实践时的真实体验以及道德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这一特点,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完成教学目标上,虽然也设置了看图、讨论等自主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儿童的认知与体验活动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让学生观察蛀牙的图片,缺乏唤醒切身体验的兴趣与功能。至于讨论“怎样保护牙齿”的话题,那是既枯燥乏味又理性十足的活动,学生怎么会生成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略了文本与生活的趣味链接,忽略了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和谐健康、积极主动地发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第一次顿悟:
正当我“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的时候,恰逢学校语文教研组在进行“高效课堂”的课型研究,我先后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并进行分析,从中深受启发。
〔教学片断一〕:
“言为心声”,语文课里,教师就更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敢说会说,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有个说话练习叫《我爱爸爸妈妈》,教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爸爸、妈妈怎样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的,尊老爱幼的,关心他人的,操持家务的以及“我”怎样爱爸爸妈妈等等。然而,当进入到要小朋友联系自己的家,说说“我爱爸爸妈妈”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的与多数小朋友不一样。有的说:“我爸爸不好,很懒惰,家里的事都要妈妈做,还骂妈妈。”有的说:“妈妈不要我和爸爸自己走了,我不爱妈妈。”……教师虽然事先没想到有小朋友会这么说,但作了临场应变:“是啊,很多爸爸妈妈都是很好的,但有的爸爸妈妈也会有缺点、犯错误,我们小朋友要帮助这样的爸爸妈妈改正错误,这也是爱爸爸、妈妈呀!大家说对吗?”教师热情、得体的引导,鼓励了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真情诉说,畅所欲言,乐于作心与心的交流。
〔教学片断二〕:
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流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往往产生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如:一位老师教学《牛郎织女》(二)时,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王母娘娘法力无边,为何还要带那么多天兵天将趁牛郎到地里干活时来抓织女,她怕牛郎吗?”问题让人始料不及,但这位教师却机智地引导学生讨论:有的说“王母娘娘理亏,因为她破坏了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有的说“牛郎织女纯真的爱情让王母娘娘望而却步”;还有的说“王母娘娘即使法力无边,也斗不过人间真情”……教师机智的引导,引发学生对文本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这样“智味”浓郁的课堂是无法复制的。
反思: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
一、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将三维目标有序地整合在过程中。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行为与习惯目标,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达成预设的目标,不是靠堆砌几个活动场景就能实现的。活动的设计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心中既要明了设置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能够预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早思对策,力求使活动进程与学生的需要、道德生成同步递进,
二、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是对文本与学生关系正确理解后的选择。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使自主学习活动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并及时调整,拓展学生实践体验的空间。只有把课堂活动与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社会及家人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到教材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实践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迸发生命的智慧,并享受到道德生成的快乐。
三、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引领学生多感官地投入,唤醒学生道德生成的意识。
教师组织自主学习活动,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进入机械的活动学习,而是创设各种真实的或近似真实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发动学生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听听、看看、摸摸、闻闻、演演、想想、议议,强化或生成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唤醒学生道德生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到的思索和判断能力。
四、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层体验。
自主学习活动的内容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生活的美丑善恶为学生道德的生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面对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当投入到某个活动时,他们不仅会感知这是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随之还会萌发相应的情感、态度,然后是产生一定的行为。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出发,从尊重人的意义出发,给于学生真正的思辨空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学生才有可能体验到深层的东西。
第二次执教《我掉了一颗牙》一课:
教师组织“猜一猜”的游戏,把各种危害牙齿健康的细菌名称与危害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出它们;然后再领着学生玩“抓坏蛋”的游戏:
取出事先携带的小镜子,或者同桌互相检查,找找谁的牙齿受到细菌“攻击”了。学生面对自己的小蛀牙或他人洁白的牙齿,会产生羞愧、后悔、高兴、愤怒等种种体验。教师抓住情感体验生成之际,号召全班总动员,先让学生互动献上“打败坏蛋”之计谋,再操作“打坏蛋”之本领:刷牙、漱口等。
第二次顿悟:
一、充分挖掘活动的资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时,首先要选用教材中所提示的活动范例,因为它们都是教材编写者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而设,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要进行适当取舍。其次还要充分挖掘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中的一切资源。然后还要重视发现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要有意识地观察、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和现象,以及学生身边的一些相关典型事例,把它们转变为活动资源,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最后还要充分利用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资源。
二、关注儿童的自身兴趣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教师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妙趣横生的有利于学生感知、生成、构建的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呈现出一种儿童文化,使其充满“童趣”、“童乐”。
三、多样、灵活的组织活动方式
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实践活动类型。在一堂课的教学当中,有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用自主学习活动方式,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就多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活动能力的提高与道德认知的深入,则适当加入谈话、采访、资料调查等较为理性的自主学习活动方式。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安排和开展活动时灵活选用多种活动方式,并把它们整合成最佳组合。
四、把握组织活动的时机
把握组织自主学习活动的时机,其实就是要找准道德情感或认知生成的结合点。一般来说,学生形成道德行为的过程大致要经历这么几个过程:感知萌生、实践体验、获得感受、形成认识、转化行为。每一个过程的经历,或者在每个过程的临界处,即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行为生成处于愤悱欲启时,便是设置自主学习活动的绝佳时机。
五、注意活动过程的调控
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与指导。由于儿童在活动中行为、言语、想法,以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活动情况与活动结果,都是无法安全预设的,加上本课程又强调要凸显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故教师在活动前不能对儿童活动统得过死,对活动过程的设计也应该是板块式的。在活动过程中,只要不违反儿童的生活逻辑、事物的发展逻辑,教师可以对活动过程的某个环节进行增删。也就是说,教师要始终处于活动的组织、引领、点拨、修正、提升者的地位,才能保证活动有效进行。
六、重视活动后的反馈评价
关键词:波德莱尔 诗歌美学 现代性
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正是文学流派纷争的时代,他踩着浪漫主义的夕阳,迎着帕纳斯派的曙光开始自己的文学生涯。他的诗歌不但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营养、吸纳了帕纳斯派的有用成分,更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他在浪漫派诗人那里继承了消极、忧郁的情感表述,在帕纳斯派诗人中继承了诗歌客观性的观点,更在美国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寻求到了哀婉凄凉、郁郁寡欢的诗歌境界。爱伦・坡对诗歌形式美、暗示性和音乐性的强调。以及他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怪诞和梦幻色彩都极大地影响到了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波德莱尔不但实践着爱伦・坡的诗歌理论,而且他还坚持17年翻译爱伦・坡的作品,享受与自己生命体验接近的坡的作品。瓦莱里评价两位诗人彼此的接受与影响时说:“波特莱尔,爱德加・坡交换着价值。他们每人把自己所有的给与另一个人;每个人接受自己所没有的。后者把整个新颖而深刻的思想体系交给前者。”在美国文学史上,爱伦・坡因为有了后来的波德莱尔才声名鹊起。难能可贵的是,波德莱尔又把这种影响传递下去,最终使这两个名字――爱伦・坡与波德莱尔一起成为象征主义的象征。波特莱尔诗歌的美学思想主要通过诗歌与音乐、诗歌与他者以及诗歌的现代性等方面表现出来。
一、着色的音乐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波德莱尔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写道:“音色多轻柔,多隐蔽;/然而或平静或发怒,/声音总低沉而丰富。/这就是魅力和秘密’’(《恶之花》71)。他对音色的强调,对韵律、节奏的强调不再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而是现代意义上的语音组合,他在音韵中发现了色彩,发现了不同存在形式的物体之间的神奇的应和关系,因为这些关系的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诗人的眼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在诗歌中表现为词语的组合的变化,因此,音色、韵律、节奏更加复杂、混合。
在魏尔伦的诗歌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看法:“还是要音乐,永远要音乐!/让你的诗句插上翅膀,/让人们感到它逃脱灵魂的羁绊,/在另外的爱情天地里翱翔,,(辜正坤449)。诗人强调了“音乐高于一切”的观点,用词语来创造音乐。词汇所创造的音乐开启了另一个空间,除了飘浮的音符之外,那里是一片纯洁、轻盈,是没有人间烟火的世界。词语符号被剥夺了所指,能指显示的只是他们的音乐天地,只是符号的音节形式。在诗歌所表现的音乐世界里,诗人不断强调词汇的音响效果,音节响亮的词汇,它们要有机的结合,形成词语的相互交融和共鸣,形成诗歌的交响曲。
诗人强调词语的节奏、韵律和动感,在浑然一体的交响世界里,飘动着单音节所代表的音符,它们的流动在“朦胧与大气一体”的诗歌空间里划出了一道道难以察觉而又美丽无比的生命轨迹,诗歌中的气息如同随风飘荡的音符,拨动了心灵的琴弦,“轻盈无半点形迹”,然而却留下了一丝心灵的颤动。诗人强调诗歌的表现形式和选择词语的方法:t・最难得的是灰色的歌,将模糊与清晰有机结合”(辜正坤448)。诗人由此表露出他所希望的诗歌境界:清晰与模糊、朦胧相结合,含义清晰的词汇中透出模糊、朦胧的诗意,如痴如梦,若明若暗,如梦似真。这样的诗歌境界又必须由充满暗示、象征和不同含义的词汇支撑,含义清晰的词汇则犹如朦胧境界中的一条小溪和线索,牵引着读者的思绪。词汇在清晰与模糊之间形成明暗对立的诗意世界,清晰的词汇好像一把利剑要刺透光尘后面的朦胧,挑落蒙在秀媚眼睛上的面纱,让“温馨的秋空中,闪烁熠熠星光的蔚蓝”(辜正坤448)。词语不再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已经成为诗歌的元素,成为音乐,被诗人物象化,继而心灵化了。兰波希望“A是黑色,E是白色,I是红色,U是绿色,O是蓝色”(78),希望元音能够唤起美妙的色彩。马拉美特别重视词语的唤起功能,他强调词语的音节能够唤起其他音节,词语的意义能够唤起其他意义,词语的音节成为诗歌的中心,任意通往不同的音节和意义,从对诗歌音乐性的探索,马拉美发现了不同寻常的诗歌创作原理。波德莱尔对诗歌音乐性的探求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结出了令人奇异的硕果。
二、神奇的他者
波德莱尔曾经在“众人”一诗里这样写道:“诗人享受着这无与伦比的特权,/他可以随意成为自己或他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附在任何人身上,/就像那些寻求躯壳的游魂,,(《巴黎的忧郁》47)。波德莱尔笔下的“自己或他者”其实就是现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尝试着用诗歌的形式满足现代人复杂情感倾诉的需要,现代人的这种情感困惑和迷茫也开始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体现出来。这种思想的萌芽很快也在另外一位诗人那里得到了回应。这种回应不一定是接受与影响的关系,而是两位诗人在诗歌认识上的相互认同和统一。兰波以“我是他者”的论断充实延续了波德莱尔“自己或他者”的观念,对诗歌中的“我”给予了高度的抽象。作为诗人的“自我”被更多可能的他者所取代,因此,兰波以嘲讽者的态度俯视着那些试图通过诗歌寻找自我,
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人们,“自己或他者”或者“我是他者”的现代诗歌观念成为兰波讽刺那些自诩为作家的工具。“因为我是他者。……假如老朽们没有找到‘自我’,只找到虚假的意义,我们还不至于要扫清这些数以万计的朽骨”(兰波329)。他者的思想被马拉美进一步发挥,他主张“隐去诗人的措辞,将创造性让给词语本身”(转引自王家新沈睿117)。“他者”被马拉美赋予了更加广泛的内涵,作为“我”的诗人已经不再占据主体地位,甚至在诗歌中消失。死亡突然之间出现在诗歌之中,诗人甚至不复存在,“他者”被无限地延伸下去。现代诗歌隐去了诗人借助诗歌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功能,隐去了诗人在诗歌中的主体地位,占据诗人位置的是作为他者的其他人或物。在马拉美的笔下“物”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对诗人的排斥越来越明显,诗人终于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统治一切的权利和地位,作为“物”的词语颂扬着自己的胜利,“他者”成为推动现代诗歌观念不断进步和更新的原始力量。“他者”的思想被兰波、马拉美等诗人发扬光大之后穿越了时代,一直影响到现代的诗歌和美学观念。“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而不是表现在我们的习惯、社会、我们的恶习中的‘自我’的产物。这个‘自我’,如果我们想了解它,就要力图在我们的内心再创造出来:正是在我们的内心,我们才能达到它”(普鲁斯特127)。普鲁斯特好像从作家的内心深处窥视到了他者,而且他把它看作自己创作的新的矿藏进行挖掘,其结果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震惊。拉康从无意识的角度探索到了这位他者,提出“无意识是另外一个人在讲话”的观点。关于这位他者,当代诗人让・贝罗尔进一步论述道:“这是一个被社会磨灭、拒绝、消过毒的人,被弄成哑巴的受害者。他受着制约,他顺从,然而他渴望反抗。他有待于被表现,
他应该去表现并自我显露”(转引自王家新沈睿116)。由此可见,“他者”、“另外一个自我”或者“另外一个人”是有别于万能的作者的,作为作者的我以现代的思维出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他者”。对现代意义上的我的不断探索和变化,成为现代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果要从源头上论起的话,就不得不追溯到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的影响早已经进入了关于美学的不同领域,在不同的空间吸收着阳光和营养。
三、无常、瞬变、偶发
在1863年发表于《费加罗报》的那篇著名的长文“现代生活的画家”中,波德莱尔在评论画家康斯坦丁・居伊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现代性”一语。他认为,康斯坦丁。居伊寻找的是“我们可以称为现代性的那种东西,因为再没有更好的词来表达我们现在谈的这一观念了。对他来说,问题在于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出它可能包含着的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从无常中抽出永恒”(《美学珍玩》439)。波德莱尔接下来对现代性做了如下的论述:“现代性是无常、瞬变、偶发的,这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而不变的。”他认为人们“没有权利蔑视和忽略”(《美学珍玩》440)。保罗・德曼在论及波德莱尔借康斯坦丁‘居伊的绘画表达自己的美学观时以“幽灵”论之:“评论中的康斯坦丁・居伊本身是一个幽灵,与真画家有某种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真画家,因为他虚假地实现了仅仅潜在于真人身上的东西。即使我们认为,评论中的人物是一个中介,被用来表达对波德莱尔本人的作品的将来看法,我们仍可以说,在此看法中有一种类似的躯壳脱离和意义窄化”(《多义的记忆》74)。
波德莱尔借用康斯坦丁・居伊的躯壳表达了自己对现代性的看法,现代性不但包含了“无常、瞬变、偶发”等特点,而且还体现在以现时的在场和再现表现出来的“现时性”上:“我们从现时的再现中获得的愉悦不仅在于现时可能展示的美,而且在于现时的本质。”德里达特别指出:“这里,‘现时的本质’(qualit6 essenfieNe de pr6sent)被正确地译为‘presentness’(现时性),这能使读者更加重视本体论差异,本质、单纯的现时和现时在场之间的差异”(《多义的记忆》70-71)。圣・奥古斯丁、卢梭、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等文学前辈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过时间的秘密,试图通过回忆再现逝去的时间,他们的努力为后来者的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波德莱尔试图通过时空转换探索时间的意义,他窥视到了时间的秘密,这就是它的现时性:“是的,时间又出现了;时间现在成了主宰;随着这个老头而来的还有他那些恶魔般的随从;回忆、悔恨、痉挛、恐惧、惊慌、噩梦、愤怒和神经功能症。……是的,时间在主宰,它重新建立起残暴的专制,而且,它用双重的刺棒驱赶我,好像我就是一头牛:‘叫吧,蠢货!干活吧,奴隶!活下去,该死的!’”(《巴黎的忧郁》18-19)。现时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其他的任何时空变化都要受到它的控制,诗人在这里不但描述了时间的再现,“回忆、悔恨、痉挛、恐惧、惊慌、噩梦、愤怒和神经功能症”就是再现的内容,依附在时间上表现时间,而且通过拟人的对话表现了时间的在场,时间与我的关系仅仅为证明我的在场。
波德莱尔在“计划”里进一步论述了“偶发”以及诗歌“现时性”特点带给诗人的幸福和快乐:“快乐和幸福就在随便碰到的客栈里,就在偶然发现的客栈里,这里真是快乐极了”(《巴黎的忧郁》100)。他对偶发带来的巨大快乐赞不绝口,意想不到的效果超出了正常的灵感和想象,他在“恶劣的玻璃匠”中这样声称:“某些人身上这种奇幻的精神,并非是劳动或撮合的结果,而是偶然的灵感所致,这种灵感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医生们说这是歇斯底里的情绪,那些比医生想得高明的人说这是邪恶的情绪,在欲望的强烈方面就非常相似,这种情绪不由分说地迫使我们去做出许多危险的或不合适的行动”(《巴黎的忧郁》35)。在“偶发的灵感”支配下,作为“我”的他者疯狂地“抓起一只小花盆”砸向玻璃匠身上的货架,他因此陶醉在自己的疯狂之中,他“瞬间变得无比快乐”(《巴黎的忧郁》35)。“无常、瞬变、偶发”其实是对规律性、连续性、直线型的反叛,是对复调、网状的强调,这样的探索是从一个半世纪之前的波德莱尔开始的。本雅明认为,波德莱尔的诗歌描绘的是支离破碎的现代经验,或者说,诗人已经无法在现代生活中寻觅到他梦想中的真实的完整的经验了。
波德莱尔的这一诗歌体验完全吻合了本雅明所论及的现代经验,现代经验的匮乏使得传统出现了裂隙。这种支离破碎的诗歌体验恰好与他所主张的“无常、瞬变、偶发”相吻合,也恰好是他最受现当代文学家青睐的地方。米兰・昆德拉把这样的裂隙定义为“终极悖论”,他论及到了小说的终结(断裂)以及在现代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梦想的困惑,他更在困惑之中提出了希望:“这是不是在说,在‘不属于它的世界’中,小说要消失?要让欧洲坠入‘对存在的遗忘’?只剩下写作癖无尽的空话,只剩下小说历史终结之后的小说?……假如它还想继续发现尚未发现的,假如作为小说,它还想‘进步’,那它只能逆着世界的进步而上”(25)。昆德拉从两个方面表达了波德莱尔式的困惑:现代小说的断裂以及对未知的发现。罗兰・巴尔特更是把小说或者诗歌的终结归为“写作的零度”,他得出这样的结论,说现在不再有诗人,也不再有小说家,留下的只是写作(9-68)。诗歌或者小说从此丢失了外在的存在符号和身份,终结随着完成而构建:“诗成为一种无可归约,不具传承的性质。它不再是属性而是实体。因此它能安然地放弃记号,因为它独立自足,无须向外显示其身份”(25)。“无常、瞬变、偶发”也好像在表现着普鲁斯特在虚构的小说和真实的存在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后者在瞬变、偶发的现实和永恒的记忆之间的对应关系。
著名文学评论家安德烈・莫罗亚在论及到普鲁斯特的这一特点时强调:“这一自主的回忆决不可能使我们感到过去突然在现在之中显露,而正是这种突然显露才使我们意识到自我的长存。必须发动不由自主的回忆,才能找回失去的时间”(4-5)。这种源于波德莱尔的“无常、瞬变、偶发”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被无限地延伸和扩大,成为作者唤醒过去的魔法,因为“他把无穷的根赠给所有的分芽,那是在他生命期限内他在生活环境中撒下的萌芽”(瓦莱里134)。当代诗人让・贝罗尔追溯到这一现代诗歌观的源泉,他虽然没有明确波德莱尔在其中的作用,然而肯定了诗人们的努力:“――连续性及直线型的终止,间断突变型的尝试。首先是诗人们看到了这一点,因为他们不再相信协调一致的自我的存在”(转引自王家新沈睿134)。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到波德莱尔的贡献。-
四、诗歌的本体
波德莱尔所主张的现代性没有任何终极目的,没有提出任何人文主义试图实现的理想,没有目标和企图,惟一的目标和理想就是注重诗歌的本质,就是咏唱诗歌。他主张的诗歌是反启蒙、反宣教的,是与启蒙思想相对立的。这种主张一直影响到现当代的文学理论,雅克・德里达在谈到自己对文学的定义时,曾经用“允许讲述一切的奇怪建制”(《文学行动》
5)。当他解释这种“奇怪建制”时,我们依稀看到了波德莱尔的影子:“其实,它(指文学)可能还有另外的基本作用,甚或没有作用,于本身之外毫无意义。……作家可能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有时候,他可以――我甚至要说他必须――要求某种不负责任,至少是对于意识形态的权力机关。……这种不负责任的职责、这种拒绝就自己的思想式创作向权力机构作出回答的职责,也许正是自责感的最高形式”(《文学行动》5-6)。当我们在字里行间读出文学和文学家的独立使命时,那种与波德莱尔思想的暗合让人大吃一惊。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德里达超前的文学观时,突然发现一百多年前的波德莱尔已经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波德莱尔所提倡的诗歌“并不完全是为了探询自我,责问灵魂,唤醒美好的记忆”(Mit-terand 302),与德里达所提倡的对“意识形态的权力机关的不负责任”同时排除了文学的社会属性,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强调了文学的自身功能和目的。波德莱尔认为,诗歌“除了自身之外并无其他目的,它也不可能有其他目的”(Mitterand 302)。德里达也特别强调了文学自身的意义,认为:“它(指文学)可能还有另外的基本作用,甚或没有作用,于本身之外毫无意义”(《文学行动》5)。
德里达对波德莱尔诗歌美学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美学理论。他一定是受到“仙女的礼物”的影响,对语言中的“给”与“拿”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甚至通过分析波德莱尔的“假币”提出了“礼物”的概念:“语言关系作为礼物关系,它的‘给’与‘拿’是同时发生的。德里达说,像是语言在自己折叠自己,在折叠中向后撤退。从‘给’恢复到‘拿’,从‘拿’恢复到‘给’,这种复现就是语言的折叠效果。‘词语意味’方向的自由保证了语义的自由。语言到处都可以为自己折出褶子,语言的漂浮有无限可能的方向。德里达说,这种情形像一个不必归还的礼物,因为没有送出去”(金惠敏等792)。文学-的这一非社会责任、排除了自身之外的功能成了当代人继续探索的主题。让・贝罗尔在论及诗歌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时,特别强调:“使主体与社会分化,发出请愿,拒绝空洞的符号,重视某些被社会嘲弄的价值,提出警告和期望”(转引自王家新沈睿89-90)。对诗歌本身价值的追寻,对诗歌本质的挖掘,对非主流价值的重视,都成为现代诗歌的目的,波德莱尔对此的探究只能让今天的读者叹息他的伟大和超前。瓦莱特・贝尔纳总结了里法特尔对波德莱尔诗歌的研究,他指出:“里法特尔之所以没有遭受借助词义分析的指责,没有掉进诠释的陷阱,是因为他一下子站在了词汇的高度:他认为,词义终究由词汇决定,应该把它们放置在词语、修辞和诗学背景中研究”(Bernard 89-90)。他其实真正探究到了波德莱尔诗歌的本质,把诗歌的意义置于语言本身的环境之中,也就是说诗歌本身的环境之中,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诗歌的现代性因为波德莱尔而延续至今,而喋喋不休,余音绕梁,也常常使文学误入歧途,迷失方向。
波德莱尔从爱伦・坡、从浪漫派和帕纳斯派诗人、从现代生活的画家那里悟出并提出了诗歌的现代性,这一现代性具有与他同时代的当下时间性特点,具有当代人所处的时代的当下时间性特点。波德莱尔的诗句犹如一声叹息唤醒了记忆深处沉睡的倒影,缓缓越过时空,被当下的时空翻新,继而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未来走去。
注 解
论文摘要: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考试目的偏差、形式单一、内容受局限等多种弊端,需要从改变考试观念、丰富考试形式、更新考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考试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评价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效果、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从学生对待考试的情况来看,它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考试的现状
学生对待考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作为多年的系部教学秘书,我发现有以下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一)有的学生惧怕考试,一到期末考试就申请缓考
这种学生也许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但由此可见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二)有的学生平时根本不读书,甚至连课都不去上
这些学生一到快要考试的时候,就会到处借别人的笔记抄,狠记几天之后似乎也能考个好成绩。这就是所谓的“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
(三)有的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试时舞弊
“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现在学生舞弊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夹带的、抄书的、传纸条的、发短信的乃至用微型耳机传递答案的。真是无奇不有啊!
二、出现不正常的考试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不正常的考试现象呢?我觉得,除了学生个人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我们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不少的弊端。
(一)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从学校与教学系部来看,是通过考试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以此来督促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以作调整,从而达到实现高校教育的目的。但从现行的考试制度来看,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往往是“一考定成败”,也就是一次期末考试决定了一个学期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样就容易造成任课教师只把期末考试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学生只为获得一个成绩来参加考试。然而,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的限制,又怎么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的整个过程呢?又怎么能客观、全面地检查一个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呢?又怎么能准确、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呢?所以,一张小小的试卷,不仅给任课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才导致了个别学生出现惧怕考试的现状。
(二)考试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局限于教材与笔记
一般高校的考试都是放在期末,往往采取固定的方式,形式和方法都过于简单,往往出现以下“四多四少”的现象:理论考试多,实践、技能考试少;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集体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笔头答卷考试多,口头论辩考试少。同时考试的内容也常常局限于所学的教材与老师上课的笔记。这种单调、缺乏弹性的考试形式与狭窄的考试内容,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却忽略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感觉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或干脆不上课,临到考试前才借抄别人的笔记,甚至出现有的学生在考场上夹带舞弊等违纪的现象。
(三)考试的结果缺乏及时反馈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并以此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所有的考试都放在期末进行,考完之后就放假了。老师虽然对学生的考卷进行了评阅与分析,但体现在学生那里的只有一个分数。然而,一个简单的分数又怎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呢?同时期末考试结束之后,试卷经过任课老师评阅统分就要进行重新装订保存在各个教学系部,以备检查。所以,从考试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到学生那里去。这样,这个学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势必要影响到下一个学期的学习。由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教育与教学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实现了。
三、如何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正因为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所以需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下就是本人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考试观念,真正实现考试目的
改革制度,观念先行。要想改革现行高校的考试制度,更新考试观念是前提。自古以来,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考试观念是从“人”出发的,重在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检查教学的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新。科学的考试观念还要求考试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在考试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诚信的品德,培养顽强的毅力。考试不只为取得学期的成绩,而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检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予以补充,让自己在考试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考试也不是一门功课的结束,而是师生对该门课程的一个互动了解、信息反馈、共促完善的过程。教师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得教学不断走向完善。学生把考试当作一次检查、一次促进,通过考试信息的及时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能力不断得到完善。这样,教师与学生就再也不会把考试当作一种负担,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学生惧考、逃考的现象了。
(二)丰富考试形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考试局限于单一的书面考试,局限于纯粹的理论考试。这种考试形式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当前高校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模式相违背。所以,我们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形式。从试卷类型来看,可分为开卷与闭卷;从考试时间来看,可分为平时测试、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从考试形式来看,可分为口试、笔试以及实践操作演练;从考试对象来看,可分为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等等。当然,在选择考试形式时,必需注意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考试方法,力求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特质。只有完全摈弃以前那种“一考定成败”的单一考试形式,把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三)更新考试内容,适应时展需要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除了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之外,在内容上也要不断更新。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试的内容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的更新首先体现在命题的开放性上。任课教师的命题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通过各种各样的开放式题目,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这种开放式题目,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诚信的美德。其次体现在试题答案的多样性上。我们的考试因一味地追求公平公正和改卷的简单快速化曾走上了一条弯路,那就是标准化命题考试,每个题目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这种考试题目完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是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摧残。所以,改革考试制度,就要求任课教师改变以往的标准化命题模式,用开放性题目,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学生可根据题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发散式思维进行创造性解答。答案显示出多样性。最后体现在评分标准的人性化上。其实,命题的开放性就决定了评分标准的人性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如果只局限于教材和笔记,是无法得到高分的。相反,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得出言之有理且富于创造性的答案,却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与高分。这种崭新的考试内容,使得学生能与教师进行平等地对话,完全消除了其考试的紧张心理,为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进行自主创新。
这样,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自然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甚至逃课的现象,更不会出现考试舞弊的现象。相反,学生通过一次次考试,大大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品德,逐渐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这就是我从自己所看到的几个小现象而引发的几点浅薄思考。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关系到高校人才模式的培养,关系到整个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充满艰辛。但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调查与研究,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迎来高校教育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韦巧燕,陶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
[2]施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3,(5).
1986年,腾格尔为电影《蒙古人》谱曲并演唱一举成名,从此家喻户晓。2003年,腾格尔与同是蒙古族的舞蹈演员洪格尔珠拉成立家庭。次年,两人的爱情结晶嘎吉尔降临人世。
然而,2007年,女儿嘎吉尔患病导致下半身瘫痪,腾格尔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和遭遇……
晴空中的霹雳
女儿患病瘫痪鲜花岂能凋落
1986年,腾格尔以一曲《蒙古人》脱颖而出,从此专心打拼事业,在内地歌坛屹立了近二十年。直到2003年,43岁的他才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2月8日,腾格尔在家乡鄂尔多斯迎娶了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蒙古族舞蹈演员洪格尔珠拉。
2004年初,妻子洪格尔珠拉怀孕了,腾格尔喜出望外,他觉得这是自己人到中年的最大成就与收获,也愈发领悟了家庭与人生的真谛。只要不去外地演出,腾格尔就会每天都把耳朵轻轻靠在妻子日渐隆起的肚子上,倾听传出的声音,对他来说仿佛就是生命的旋律。
想像小生命的来临成了腾格尔最惬意的事情,音乐的灵感随之迸发,他一气呵成地写出了提前送给女儿的见面礼《轮回的天唱》。“前定的风今生的夙愿,黎明前飘飞的桑烟,我看见轮回的灵,已经悠悠远去,如愿的梦,来世的啼哭,黑暗中自在的光阴,我知道亲爱的人,已经刚刚降临……”腾格尔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他和妻子都不约而同地溢出了泪水,这是两人幸福的激动。
2004年12月24日17时50分,腾格尔和洪格尔珠拉的女儿顺利降生。腾格尔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深情地说:“谢谢你给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大礼!”他给女儿起名叫嘎吉尔,自己的名字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天,妻子珠拉的意思是神灯,而女儿嘎吉尔的意思是地,三个人加起来就是天、地、神灯,在腾格尔的心中,一家三口就是最完美的组合。
有了后代,腾格尔觉得自己身上的家庭责任感更重了。他把女儿托付给妻子,更加拼命地工作,四处参加活动和演出,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腾格尔一切顺风顺水,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过了不长时间,灾难就降临到家中。一天,他正在外地演出,临上台还有5分钟,这时助理拿着电话,一路快跑到腾格尔的面前,支支吾吾地说道:“腾哥,刚接的嫂子电话,你女儿生病了!”助理不再言语,躲到一旁,眼神很恐慌。
助理的反常举动让腾格尔不禁浑身一激灵,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上,冷汗顺着脑袋往下流。凭直觉他断定女儿绝对不是简单的感冒发烧,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但眼看就要上台演出了,他拿出面巾纸胡乱擦了擦汗,心里默默地念叨:“一分钟,只有一分钟了,我什么都不能想,调整好情绪,把这场演出圆满地完成。”
踏上舞台的一刹那,腾格尔狠狠地捶了一下自己的胸膛,挥了挥拳头。他相信无论发生了什么,蒙古族人的女儿一定是非常坚强的,自己的女儿是坚强的!
腾格尔一如往常激情澎湃地唱完几首歌曲,回到休息室赶紧让助理找工作人员协调,改变原定的归程时间,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女儿的身边。
推开家门,腾格尔一眼看到了坐在妻子怀里的女儿嘎吉尔。他大步上前抱起女儿,上下仔细地端详打量,当看到女儿的腿时,他愣住了,女儿的腿已经直不起来,不听使唤了。妻子哭天抹泪地告诉腾格尔:“女儿瘫了!”
什么?女儿的病情如此严重,腾格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踉跄,赶紧把小嘎吉尔放回到妻子的怀里。父女的心灵感应竟然如此地准,这一路上腾格尔都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忐忑女儿是否得了无法想像的病,想不到严重到这个地步。
当晚,腾格尔一夜无眠。此时此刻,他觉得对自己而言,只有陪伴在女儿身边,缓解她恐慌的心情,让她的病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和治疗,才是人生的全部。腾格尔知道,自己的生活从此有了彻底的改变。
放弃一切名利
专职做个父亲让爱充满光芒
不管怎么样,我不能趴下,要振作起来,先给女儿找最好的医生!腾格尔打定主意,回到家的第二天,他就翻开自己的电话本,给朋友们逐一打电话,探寻名医良药。
腾格尔先后带女儿跑了很多家医院,找了许多著名的医生教授会诊,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嘎吉尔完全康复的概率很小,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已经是很成功的治疗结果了。
腾格尔有点绝望,原来签订的一些演出合同还没履行完,他不得不含泪四处奔波。除了在演出时神采奕奕的样子,其它时间他都心不在焉,连演员们一起用餐也不去,让酒店的服务生送点简餐到房间。
腾格尔胡乱翻着自己两年前推出的个人自传《天唱》,里面自爆了他从14岁时的自杀未遂,到40岁时的莫名危机。看着看着,他脑海里闪现出书中关于自己小时候的情节,他陷入到深深的回忆中。
1973年腾格尔上中学时,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他和小朋友们玩游戏时犯了一个很大的禁忌。校长找他谈话,说这是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让他回去把父母找来。腾格尔害怕得不得了,居然先想到了一死了之。他已经写好遗嘱想走向这个极端的绝路,是哥哥在最关键的那一刻阻拦了他,让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腾格尔上世纪80年代在歌坛崛起,但是到了90年代,流行音乐的口味在慢慢变化,腾格尔一时间演出寥寥无几。一向爱面子的他天天跟朋友们泡在一起,经济方面只有出却无进,突然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存折上已经只剩下3万块钱,无法再让自己持续以往生活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还是结束生命。
想到自己从少年到青年时期曾有过四五回自杀的念头,再想到女儿目前所遭受的痛苦,腾格尔不寒而栗。如果女儿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关心和照顾,几年后随着她年龄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内向,一旦产生万念俱灰轻生的想法可如何是好?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是比女儿身体残缺更让人心酸和痛苦的……
腾格尔胡思乱想起来,越想越害怕,他马上抄起电话对妻子说:“这几年我陪伴在宝宝身边的时间太少了,我对不起她,我们虽然在尽力为她治病,还要首先让她温暖,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如果她的心理产生阴影,那是一辈子弥补不了的啊。我们首先要特别的坚强,这种氛围会感染她,让她对生活感到乐观。”
回到自己创办的经纪公司,腾格尔郑重地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要为他接任何演出和活动。圈里人已经知道了他女儿的遭遇,可腾格尔刚在事业上迎来第二个高峰,此时彻底地放弃事业,在大家看来他无非是由于心情压抑说说而已,毕竟奔五十岁的人了,机遇稍纵即逝。
经纪公司的总经理盛育斌和他合作了十几年,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只有他理解并且相信腾格尔是下了决心,于是试探着问:“腾哥,放下一切?”
腾格尔拍拍盛育斌的肩头,深沉地说:“即便我是一个再成功的歌手,我首先是一个父亲;如果我不能担负起最大的家庭责任,拥有再多的名气和金钱都是徒劳的。我若是不能给女儿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做人就是失败的,唱歌也唱不出原来的味道了。”
自此,腾格尔常常关掉手机,过起了居家男人的生活。他特意到酒店向厨师朋友求教,烹调出正宗的蒙古族美食,给女儿送到医院。嘎吉尔吃得有滋有味,奶声奶气地说:“爸爸比妈妈做得好吃,以后每天都给我做好吗?”腾格尔开心地连连点头,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父亲。
朋友们惦记腾格尔,特意跑到家里看望他。大伙惊讶地发现,原本热情好客的腾格尔家中有许多好酒,现在他的家里竟然连一个酒瓶子也不见了。“我戒酒了,即使再有酒量,喝完说起话来肯定也有影响。我要时刻保持完全的清醒照顾女儿,我不希望在嘎吉尔眼里,我只是一个会唱歌能喝酒的老爸,我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大家面面相觑,将信将疑,腾格尔喜欢喝酒也是出了名的,一夜之间就能彻底与酒告别?
腾格尔豪爽的性格没变,请朋友们到饭店吃饭,他为大家点了酒,自己却一滴未沾,让大伙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更让人惊讶的是,吃到一半,腾格尔悄悄付完账,要提前离席了,他一拱手说道:“兄弟们,你们慢用,我真不好意思,得去陪女儿聊天。她每天在医院里等着我,我不想让她失望。”看到他离去的背影,每个朋友都被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的背影。
腾格尔赶到医院,嘎吉尔开心地笑了:“爸爸,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怎么会呢,爸爸无论多忙也会来看你和你聊天,这是我们的约定啊。”腾格尔和女儿相约,每天有半个小时的“父女谈心”时间,敞开心扉,无话不说。
为了让女儿掌握更多的语言,腾格尔和她十五分钟用汉语聊,十五分钟用蒙古语对话,他希望嘎吉尔将来两种语言都能应用自如,蒙古语会让她更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汉语则能够帮助她在更广阔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每天的这个时间,父女俩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病房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让每个听到的人都羡慕不已。
亲属要在草原举行活动,腾格尔盛情难却,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可踏上广袤无边的绿色大草原,面对草原的广阔、清新、安逸,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了。
腾格尔回想起过去每次带女儿回草原,女儿都异常地兴奋,在大草原上来回地跑,嘎吉尔摆出各种漂亮、搞笑的动作,让爸爸妈妈不停给她照相,全家人其乐融融。腾格尔想到这些,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在一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放声大哭,把压抑了许久的情感彻底释放。
为了让女儿感受不到独生子女的孤独,腾格尔和妻子商量再生一个孩子,给女儿做伴。2007年11月,儿子降临人间。看到女儿特别开心的样子,腾格尔对她说:“从今往后你有了小弟弟,你要比以前更坚强,因为你要给他做榜样啊。等小弟弟过两年长大一点了,就可以和你一起玩,你就是最快乐的姐姐了。”
在陪伴女儿的日子里,腾格尔尝试着创作了两个电影剧本。但在送交有关部门审查时,都因为由于讲述小人物的悲剧,结尾比较灰色而被否定。审查部门的人告诉腾格尔,只要改改结尾就可以通过。
腾格尔沉默了良久,还是说服不了自己改结尾。他知道在特定时期创作的东西,注定是和心情息息相关的。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如果女儿有一天病情有根本的好转,一定把剧本改成圆满的结局。那时候,他和女儿的人生都充满了希望。
相信奇迹出现
走出最难时光亲情就是力量
在精心的治疗下,嘎吉尔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且下半身渐渐有了知觉。腾格尔十分地激动,更让他欣慰的是,女儿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每天都笑意盈盈,显示出孩童特有的灵性和活力。
腾格尔生日这天,嘎吉尔神秘地对他说:“爸爸,你把眼睛闭上,我要送给你一份礼物。”腾格尔耳边响起了歌声:“是你拖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啊,我亲爱的爸爸/你是我最崇敬的人/啊,我慈祥的爸爸/你是我未来的偶像……”
这是腾格尔为父亲写过的一首歌《父亲和我》,他常连同那首《轮回的天唱》唱给嘎吉尔听。女儿身上遗传了他的艺术天赋,时不时地跟着哼唱,可每回听起来都有一种凄凉感,让腾格尔心酸。今天腾格尔听出了女儿歌声中别样的味道,为有温暖的生活欢快,为有他这样的父亲自豪。腾格尔的眼睛湿润了,他觉得这是自己四十多年来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嘎吉尔说道:“爸爸,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情吗?”腾格尔一口答应下来,只要是女儿提出的要求,他都会想方设法地去满足。“妈妈给我看了很多你以前演出的碟,爸爸唱歌太好听了,现在为什么不唱了,是不是为了我?我想让爸爸继续唱歌,我会很高兴很高兴的……”
女儿的一番话顿时拨动了腾格尔的心弦,他回想起来,是啊,转眼间“与世隔绝”有两年了,养家糊口也是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担当。女儿病情稳定了,自己应该去挣一些钱,让女儿今后的治疗和生活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让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为生计而折腰。
为了纪念著名女作家三毛去世18年,2008年年末,腾格尔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深情演绎了《三毛》。三毛对于他有着特殊的意义,1986年他的首张个人专辑名字就是《三毛来了》。他曾赴台湾地区演出,三毛的姐姐专门请他到家里,亲自下厨,把酒畅谈。
腾格尔对妻子感触地说:“人在成长中是会发生变化的,尤其是感情的起伏变化。我用两种不同风格的唱法表现一首歌曲,就是想对比这其中感情的变化。我也要借此告诉大家,我回来了,继续唱歌。”
这也正是腾格尔此时的心境,没有什么比家庭的幸福和快乐更重要的了。他对女儿认真地说:“无论爸爸再忙,以后重要的节日还有你和弟弟的生日我都会在家,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你只要想爸爸了就打电话,爸爸只要不是在录音或者在舞台上表演就会接,如果当时没接到很快就会回电话,我们每天半小时的‘父女时间’到什么时候也不变。”嘎吉尔高兴地伸出小手,和爸爸的大手击掌约定。
在承担了更多家庭责任的同时,腾格尔也毅然担负起新的社会责任。2009年8月他被任命为中央民族歌舞团副团长,主管业务。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担子扛在肩上,可一想到女儿那信任的目光,他一身的轻松。
2009年12月30日,腾格尔赴广西南宁举办新年个人独唱音乐会。演出结束的次日,腾格尔带领着与他长期合作的“苍狼乐队”的成员们,到了全国最大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广西大明山。
腾格尔是中国环境大使,站在大明山上,他感慨万千。两年多来为了陪伴女儿与病魔抗争,他不但没有出来演出,而且连任何的风景名胜也没有去过。如今女儿让他踏实了许多,他终于可以重出江湖。腾格尔兴奋地大声唱起了自己新创作的《云中的月亮》,高亢的嗓音回荡在山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