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形象大使

校园形象大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形象大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形象大使

校园形象大使范文第1篇

关键词:象征性;校园雕塑;重要性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雕和塑的手段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出新的审美实体,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认识[1]。在中国无论是北方的校园还是南方的校园,都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它随着大学校园历史文化的不同,在注重的研究方向与所开设的特色专业的不同,以及带领人的观念各异,不同的大学校园洋溢着不同的传统与现代气息。例如在长沙市的大学校园里,不同角落、不同功能区域都有属于它们的一些装饰性的景观小品,这里面就包括了那些小型的、大型的雕塑,以及部分浮雕。而实际上,在这些校园的众多雕塑成品中,独具特色的象征性雕塑作品却罕见。

一 目前长沙市大学校园雕塑的现状

一个具有本校特色雕塑的大学,它在无形中承载着此校园的历史深度。目前通过对长沙市校园雕塑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处于河西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还是位于东站附近的湖南农业大学,又或者是处于汽车南站附近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每个校园在整体上都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了合适的休息场所,例如绿草坪,水泥广场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功能区域划分以及景观规划并不明确,尤其是在部分空旷区域中,许多校园都未加装饰性雕塑予以点缀,象征性雕塑更少见。因此设计一座属于大学校园独有的象征性雕塑是极其重要的,如湖南农业大学修业广场雕塑等。校园雕塑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如表现运动、交流、趣味性等,花草树木每个校园都拥有,除此之外的就是这些校园里的主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外观形式上,没有任何人会将校园的教学楼,又或是图书馆设计成那种独具魅力且夸张的创意大楼。学校是严肃庄重的教育场所,在此意义上的不允许。

校园雕塑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圆雕还是浮雕,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的载体。随着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校园雕塑的概念、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现代大学环境中演绎这古老的艺术形式,设计独特的校园雕塑,成为当代设计者研究的新课题。[2]

每个来到湖南长沙旅游的游客,都会去看看岳麓山,这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经过湖南大学的东方红广场,广场中心就屹立着雕像,尽管是一座极具纪念性意义的雕塑,但是在人们心目中却记住了岳麓山,同时也记住了湖南大学。同时,校园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种无形的校园文化,在提升校园人文意识和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也给读了四年大学或是更多年限的同学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许他们曾在它旁边早读过,取过各种快递,接待过许多老同学、老朋友等等。这一幕幕都是给人深刻印象的场景。

二 长沙市大学校园雕塑整体分类

2.1 按形式可以划分为:抽象与具象雕塑

具象雕塑较易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而抽象的雕塑寓意更为深刻[3],例如等人物雕塑与其他概括性的抽象形态的雕塑,在视觉上都有一定的冲击力。

2.2 按照功能作用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象征性雕塑

纪念性雕塑,即以雕塑形式纪念一些伟大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一般情况下,这些雕塑都不会随便被更改或转换安置的地方。它具有永久与固定的性质,在校园氛围中,主要是起到激励学生学习与纪念的作用,让学生时刻怀着感恩与努力向上的心态,同时在所处环境中起到视觉焦点与协调某些景观的作用。例如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全身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科楼旁李凤荪教授的头像雕塑,湖南农业大学老校区红楼李毅之教授和官春云教授的头像雕塑。

主题性雕塑,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为表达某一特定主题而设置的雕塑[4]。在长沙市大学校园中,几乎很多学校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忽略校园雕塑存在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往往先考虑到的是大型的建筑物与交通,而轻视了大学校园中,学生空闲时间的环境。而大家均有了解到大学生涯,学生基本上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外自学,那学习场所,自然而然的就延伸到了供学生休憩的场所。因此,有时候合格设计出一座小型的主题性雕塑是极其重要的。如湖南农业大学老校区的“生命之源”,以及中南大学本院升华楼前的“升华”和铁道学院的“春华秋实”(图1)。

装饰性雕塑,是在校园环境中,为了装饰校园园林规划的各种雕塑,主要是在起到装饰与美化环境的作用,这是园林雕塑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类型,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游览观赏。但在校园雕塑中也不是很常见,毕竟校园不是供人游览观赏的地方。而是为学生提供美好环境学习的区域。

象征性雕塑,个人观点认为它是一座能美化校园环境,象征学校文化,具有典型代表性且综合性寓意强烈的校园雕塑,例如湖南农业大学修业广场雕塑等。

2.3 校园雕塑在空间形式上可以划分为:圆雕、浮雕与透雕,如湖南农业大学修业广场雕塑与图书馆内人物浮雕的对比,又如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纪念碑雕塑。

2.4 校园雕塑按材料又可分为石材、金属、水泥等雕塑。

三 长沙市大学校园象征性雕塑特例分析——以湖南农业大学修业广场五牛雕塑为例

顾名思义,“象征”二字寓意为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暗示着特定的人物或者某种事理,来表达出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那么象征性雕塑其实类似其他类型雕塑一样,也是雕塑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借雕塑来象征某种特定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是历史文化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等等,更可以在一些人心目中作为某个特定区域的代表。这种方式暂时只在城市雕塑中用的比较常见。在长沙市大学校园环境中,除了一些名人的纪念性雕塑以及小型的装饰性与主题性雕塑以外,研究一座符合校园氛围与校园文化的象征性雕塑,对校园今后校内与校外人士的观念,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但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更可以提高人的精神与文化水准,雕塑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于雕塑本身就必须遵循美的原则。最后,雕塑作为校园环境设施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传递着大学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与大学人文环境协调一致。[5]

经考察,研究校园雕塑文化的学者相对较少,鉴于对长沙市大学校园雕塑的调查,第二次去到了湖南农业大学,变化很大,在08年的时候,新校园还未曾得到很好的规划。大片的黄土地以及菜园,如今却成了校园的活动广场、运动场以及其他功能区,修业广场与芙蓉广场此时此刻成了学生们空闲时间休憩的首选场所之一。

湖南农业大学修业广场雕塑,“五牛雕塑”(图2)的寓意深厚。首先,它可以代表该校求真务实,奋勇前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面貌;五象征着五福临门,五谷丰登,代表着全校师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其次,在一个群众的角度去揣测,就是脚踏实地的干活,因为“牛”在中国是勤劳朴实人的象征,每个普通的农民人眼神中都传递着一种质朴的内心,在词语“牛气冲天”中同样是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在学校,它可以象征着学习的态度,

勤奋以及务实,但是不能单靠脑力的蛮干劲,未来的中国不是单靠双手做事儿就能一步步发展更好的,而是体力与脑力的结合。因此,在这五头牛的眼神中,尽管是一座座雕塑,尽管有外表刚强的体魄,但仔细阅读它们的眼神,充满着睿智,这是基于劳动表面而富有内涵的态度。而每一头牛向前倾斜的角度里却蕴含了无形的节奏韵律与动感美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修业广场中。它同样也象征着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前,成功之前,都是要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干起。最后,无论是“老黄牛”的脚踏实地、“拓荒牛”的勤劳、“爬坡牛”的坚持不懈、“孺子牛”的虚心,还是“崛起牛”的奋勇前行,它们始终都可以象征着学校学生以及教师未来的成功都是一步步踏踏实实积累而成的,并不是刚出社会,就能一跃千里,而是“成功始于足下”。在师生心目中也可竖立着摒弃一些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与工作态度的思想。

寓意深刻的五牛雕塑,其实它在整个广场规划设计中也有些许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装饰校园环境这点中,即雕塑本身与人的互动不足,以及雕塑周围植物搭配的美观程度不够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师法自然”四个字,在林木繁茂、郁郁葱葱的校园内,如果设计师能别出心裁的以一种“师法自然”的方式,就能成就一项极具艺术张力与视觉冲击力的生态艺术雕塑[6]。

四 结语

鉴于长沙市大学校园象征性雕塑的缺少,同时在已有的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居多的校园基础上,设计师能单独设计一座占校园主要地位的象征性雕塑,同样以“师法自然”的方式去设计,以装饰校园环境、烘托校园学习氛围、传承校园历史文化、象征校园精神这四个方面为前提,来塑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象征性雕塑。这将给长沙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甚至全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展现新的校园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 陈辉. 环境雕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汀. 大学校园雕塑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 邱裕. 雕塑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9,(02):136.

[4] 陈杰. 现代园林景观小品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校园形象大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影响因素

问题的提出

民族高等教育在国家的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录取率在不断增加。尽管其占所在学校的学生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可以算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不仅能够为提高高等教育管理和民族高等教育水平提供可行性参考,而且还能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从而对落实我国的民族政策、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一定帮助。

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1.编制问卷

通过文献研究和行为访谈法对开放性问卷得出的条目内容加以检验与分类,并参考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自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问卷”(共40题)。本问卷采用了5点量表形式,让被试从“极其不符合”到“极其符合”,即“1”到“5”对项目进行评价。问卷项目表述的是不适应的表现,因此分值越小说明适应性越好;分值越大说明越难适应。

2.问卷调查

本研究选取北京地区和内蒙地区的文、理、医学、体育四类学科专业的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大学生作为被试。被试来自北京工商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5所大学,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6份,其中内蒙地区的问卷242份,北京地区的问卷124份。

3.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采用的是专业统计分析软件SPSS Statistics 19.0版,使用因素分析程序对探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的影响因素。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和ANONA单因素方差分析把被试样本的检测变量分为七个因素,分组变量分别为所在地区、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院校分类、是否独生子女和民族以及适应性水平,来进行被试样本的差异检验。

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的因素结构探索

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有七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校园适应性,即民族融合度、人际交流技能、自我开放性、学业自主性、学业氛围、民族自尊感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见表1和表2。

表1:因素分析适宜性球形检验

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经正交旋转

表2:因子总解释率

方法得到了七个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由此得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因素有七个,对每个因素中所包含的各个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命名: 一是民族融合度。它所反映的是学生所感受到的校园文化氛围,表现在校园中的各民族学生是否能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接纳,这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的首要因素。二是人际交流技能。由于语言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存在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及时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困扰,尽快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三是自我开放性。在校园适应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还需要具备积极主动的交往心态,要善于自信乐观地主动表达,且能积极关注和参与校园生活。四是学业自主性。这个因素是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大学生都需要具备的心理品质。五是学习氛围。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胜任高等教育学业任务的重要保障。六是民族自尊感。这是学生自我价值感的重要体现,只有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感,才会更愿意积极投入到校园生活、学习的各项活动中。七是家庭经济状况。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较高的学习、生活费用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困扰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校园适应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特点分析

通过本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总均值为2.875,说明其适应性在中偏低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对其进行进一步方差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北京地区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适应情况好于内蒙地区学生。北京是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大都市,多元文化氛围浓郁,各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起来较快。因此,在此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融合度、人际交流技能、自我开放性、学业自主性和民族自尊感等因素的方差分析显示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性明显优于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二是民族类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较普通院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情况好。在民族院校中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例更大,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其相互交流更加开放自如,因此他们会表现得更加适应。此外,因为民族院校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项政策也相对健全,所以,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起来要好于在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三是女生适应性略好于男生。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生在7个因素中只有在 “自我开放性”这一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推断:女生之所以比男生的校园适应性要好一些,源于女生较之男生在校园生活的自我融入感上略好。

四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之其他生源地学生的校园适应性最弱。通过对不同生源地学生校园适应性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之其他生源地学生的校园适应性最弱。经对其在每个因素的差异性显著性的比较发现: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之所以比其他生源地学生适应性差主要是其自我开放性不够,比较自我封闭,加之人际交流技能低,家庭经济负担重,影响到他们的适应程度。

五是六大因素决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校园适应性程度。本研究将总体适应性的均值小于等于2.5的122个样本作为适应良好的样本组;将均值大于等于3的102个样本作为适应不良的样本组。将上述两组分别赋值,适应良好组为1,适应不良组为2,进行样本的T检验,考察其在7个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由表3可知:除因素七―家庭经济状况的均值相近外,适应良好组在其他6个因素上的均值都明显低于适应不良组,说明适应性良好学生在6个影响因素上均好于适应不良学生。

由此可见,尽管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的一个因素,但是其在两组样本中差异性并不显著。因此,家庭经济状况所带来的压力不是造成其校园适应性不良的关键因素,而其他六个方面的因素恰恰是其适应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说明适应良好组和适应不良组的差距主要是由这六个因素影响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取决于其民族融合度、人际交流技能、自我开放性、学业自主性、学业氛围、民族自尊感,特别是民族融合度和人际交流技能这两个方面表现。通过改善这六个方面的现状对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最为重要。

表3:适应良好组与适应不良组七因素差异比较

综上所述,民族融合度、人际交流技能、自我开放性、学业自主性、学业氛围、民族自尊感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北京地区学生的适应情况比内蒙地区好;民族类高校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适应好;女生比男生适应好;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之其他生源地学生的校园适应性最弱。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适应性不佳,但是在被调查的群体中仍然有适应性良好的群体,分析其特点可以发现:家庭经济压力并不是影响其校园适应性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性,应从其民族融合度、人际交流技能、自我开放性、学业自主性、学业氛围、民族自尊感这六个方面加以改善。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虽然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一些适应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加以改善,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才,提高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质量。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一是强化“四个认同”教育,尊重民族文化差异,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融合度和民族自尊感。“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当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后,就会面临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问题,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讲解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基础上,还要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学校要用适合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标准去衡量和要求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还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借以展示各民族文化魅力,加强其相互了解、欣赏与交流,让全体大学生在了解不同民族和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氛围,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融合度和民族自尊感。

二是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加强对其学业的帮助与辅导。由于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弱,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英语水平大多不太好,也很少接触计算机,因此对其完成大学学业构成了一定的困难,导致其学业自主性不高。如果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业氛围,必然对其校园适应性产生不良影响。为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专业指导和学业辅导。通过指定导师、组织学习互助小组等多种形式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则,增强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校园形象大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改革 学术英语

引言

大学英语自其出现就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是高等院校里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尤其在全国推行四、六级考试,并把考试结果与学位挂钩后,大学英语更是关乎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业生涯,甚至就业前景和未来人生。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一直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对大学英语进行了多轮改革,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到达了鼎盛时期。各个高校大学英语的学分从16到20不等,每个大学生必须修读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英语迅速发展,大学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大学英语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被大学生认为是投入最大、耗时最多、但也是最失望的课程之一。“去大学英语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各个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或为“后大学英语时代”[1]。

1.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2007年教育部进一步细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评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改变。《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还把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各个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三个要求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及词汇量的具体要求做出适当调整,但要特别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然而,很少有高校能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

笔者曾在所在学校对35名大外部英语教师和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很多老师对于《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不了解,对于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制定随意,导致不少学生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的目标[3]。

1.2大学英语教学满意度低。

大学英语是大学里规模最大、学生最重视,同时是大学生最失望的课程之一。早在1999年,井升华就把大学英语教学比作“一壶煮不开的温吞水”[4],从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批判声就没有停止过。戴炜栋[5](2001)认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外语教材分割,内容重复,教学衔接不好和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规模扩张过快,结果造成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

1.2.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目前的课堂仍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阵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一直定位在基础英语上,指导思想是“打基础应多多益善,基础扎实终身受益”。本着“打基础”的原则,很多高校一直围绕大学英语精读和泛读开设大学英语课程。2004年的《课程要求》提出“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一时间各个高校加重了听力课的比重,但大学英语精读的地位仍不可撼动。加上每个学期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使得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省略了听说环节,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因此大学英语课变成了高中课堂,老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由此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1.2.2大学英语教学方法陈旧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强调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到了大学,学生没有诸多考试的压力,大学英语课堂不再是一味由老师灌输知识的课堂,不是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课堂,而应该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课堂,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可现实是由于课堂较大,学生人数较多,水平参差不齐,根本不能让大多数同学参与课堂活动,最终不是老师一言堂,就是个别几个学生垄断发言。

1.3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动力。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各个高校开始了抢夺生源大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很多学生刚好超过本科分数线,招生时只关注总分及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目成绩,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等。以笔者所教的新生班级为例,经过调查,发现学生高考分数有一百二十以上的,也有五六十分的;学生有来自英语教育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也有相对比较差一些的苏北地区,更有来自偏远省份的学生,到了大学之后才接触英文讲课,听力完全不懂。经调查,这些学生在高中时期的英语学习完全是中文授课,老师只讲语法规则,英语学习的方法就是背诵和做题。这样的现状对老师来讲是很大的挑战,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兼顾两者呢,往往最后两头都顾不上。

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原因有很多。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短浅和功利。当实现了上大学这一目标时,很多学生就开始失去目标。有的学生本来基础就薄弱,再加上不能适应大学里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很少,最后就完全放弃了英语学习。另外,大学学习任务远没有高中时紧张,很多学生变得懒散,失去了学习动力。

1.4教师观念落后,科研能力薄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中,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承担了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提到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6]。

王海啸[7](2009)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近几年来获得了更多进修的机会,但现有的进修提高机会仍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薄弱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制约:一是教学任务繁重。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繁重一直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大学英语学分缩减、大班授课,但是大学英语教师平均每周还有11节课左右。二是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大学英语教师一直从事的是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工作。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很多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发展,感觉自己现有的水平已经完全能够应付现在的教学。很多老师做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职称晋升和完成学校的科研工作考核量,并非真正为提高教学水平从事相关研究。

2.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地位

面对全球化进程加速的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外交往愈加频繁,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还应该注意学生的英语基础,增强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价值观,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有意于国家的人才”[8]。

《课程要求》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纲与考试框架指导下进行的高度规范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违背了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原则,束缚了高水平院校的大学英语发展,给层次相对较低的院校带来了压力。因此,必须取消全国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各个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学生层次、学科专业来制定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都应该体现个性化、本土化特点。”[9]

与学术型本科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本位,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大学英语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开放式、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实行专业教育和英语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语言基础知识,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能力和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开放式、创新英语人才。

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

3.1大学英语改革持续不断。

大学英语改革一直连续不断,几乎七八年一次。大学英语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课程,其内容是和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及学生水平息息相关的。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现在,英语作为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其教学内容对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更直接。

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最早始于国家部分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这些学校由于师资精良,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具备开设英语选修课程的条件,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了提高综合能力的条件。随着2007年新的《课程要求》颁布,很多普通高校也加入了改革的行列,根据《课程要求》中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陆续开设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选修课程。

3.2大学英语改革最终方向是学术英语。

进入21世纪后,大学英语改革的主流就是压缩大学英语学分,增设英语选修课程,一时间全国上下大学英语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家对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日益需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中国的掀起,以及在各校大力开展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各专业院系对大学生的英语特殊需求,大学英语再次来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10],一时间,大学英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外语通识教育是用英语去学习中国文化、英美文化和西方影视文化赏析等课程。这些课程固然丰富了学生的人文思想,可并非是学生急需学习的。蔡基刚等[11](2010)从外语专家观点和世界公共英语教学趋势等方面论证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专门用语英语教学(ESP),而非外语通识教育。蔡基刚[12]2014年再次提出“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学术英语才是真正培养学生开展专业学习的英语能力的教学。尽管学术英语在本科新生中开展有一定阻力,但这是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

3.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最终走向学术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无休止地打基础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英语水平逐渐增长的学生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并能帮助他们的专业学习。

应用型本科不同于综合类高校,它的定位就是培养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在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人才。因此,大学英语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更要满足他们把英语作为工具的需求。根据笔者对所在学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35%左右的学生工作与英语有关,主要涉及看懂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能简单与外国同事交流工作上的事宜、到国外进修、翻译本专业的资料等。65%以上的学生工作与英语不相关,但其中有不到7%左右的学生有考研对于英语的需求、出国旅游对英语的需求,以及和外国人交朋友对于英语的需求。由此可见,ESP教学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与时俱进,使英语教学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是近十年来专升本的院校,这十年也是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深受办学条件和师资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步发展,师资力量加强,学生英语水平逐渐提高,这种一直以英语基础教育的模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学术英语教学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它需要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大学英语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培训,不断摸索和总结,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本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和争议暨外语教学的学科性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2(1):6-10.

[2]束定芳,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界,2009(6):23-29.

[3]束超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调查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院学报,2013(12):188-189.

[4]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1-25.

[5]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32.

[6]王守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J].外语界,2010(5):9-10.

[7]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8]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9]章木林.“后大学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82-84.

[10]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69-76.

校园形象大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校园APP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校园手机APP不仅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是迎合了当前大学生的喜好,并且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学习和宣泄情感的平台,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借助手机APP,充分发挥手机APP的优势,在高校大学生中有效地、恰到好处地开展思想引领、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避免网络带给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这是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1建立互动反馈机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充当“中介”的角色,难以避免与学生之间信息不畅、思想动态了解不及时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之间可通过校园APP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于思想不积极、情绪消极的学生及时予以关注和开导;对于不良信息的传递应及时确认和通报予学生,充分发挥话语权,把握舆论引导方向,避免信息的进一步扩散。此外,在加强大学生自身对于手机APP安全认识的同时,应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监控体系,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环境。在师生、学生社团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一个畅通的平台,加强联系,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无阻,学生反映问题更加及时便捷。这样使得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更加沟通无障碍,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能够营造出更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同时反应出来的问题也能够帮助积极解决校务中实际问题,让学校信息透明化,并建立危机公关机制,建设和谐校园,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氛围,打通学生利用校园APP进行个人思想反馈的渠道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加以引导教育。这就要求工作者首先要能够准确的把握当下的网络舆论发展动向,并依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困惑点等进行分析和给予引导;其次,要准确把握和判断大学生的对于舆论的思想动态、倾向和苗头,在调查研究和实时关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最后要注意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舆论引导的方法和手段,大学生也处于性格叛逆期,渴望被尊重和被关注,在进行引导使需加以注意方式,避免适得其反。

2构建信息动态过滤机制,发挥手机APP的积极教育功能

手机APP已经深入到当前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要顺应时势实现网络化。通过在学生族群的调研能够充分了解大学生对于手机APP的偏好、行为特点,在此基础上高校、院系可分别开通热门手机APP的官方通道,一方面实现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良好宣传,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距离,更利于学校官方与学生直接的接触和开展工作。

2.1 校园APP信息平台的构建

构建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是手机APP信息平台搭建、运行和完善的重要保障,同时能更好的达到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工作队伍中,由班主任、辅导员等组成的德育专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作为骨干力量;网络专家凭借过硬的网络知识和信息手段,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发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APP信息平台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网络技术人员搭建的平台为信息的沟通无障碍提供了保证,教师是信息、审核、反馈的主要成员。在平台信息板块划分中,一方面要保证手机APP的运行顺畅,另一方面要确保其实用性,这就需要教师全程参与、构思和补充。服务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点,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利用APP平台的同时也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做好学生思想教育。

2.2手机APP教育工作的完善

手机APP中信息的传播以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对大学生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且真正发挥手机APP的积极教育工作,做到“三个定位”。(1)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能力进行定位,大学生由于已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对于社会舆论信息基本持反感、不公、反对等态度,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定位适当地加以积极影响。(2)思政教育者需对大学生舆论行为特点进行定位,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社会舆论,尽量避免大学生在社交网络舆论中的过激性、情绪化行为,及时给予正面回应,发挥手机APP平台积极教育作用。(3)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手机APP平台引导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定位,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之时应符合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行为、思想、观点等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积极的手机APP平台舆论环境。

3开展特色系列活动,实现手机APP平台榜样引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处学生工作基层,思政教育又是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如此就更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需要从传统的“灌输者”主动转变为“引导者”。不能再一味追求灌输思想,而是要成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创新、性格叛逆的成长阶段,加上手机APP平台的开放性特点,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使用手机APP,熟悉掌握APP的操作,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活动,清楚了解学生在手机APP中抒发的思想动态,注意学生当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前沿,提醒学生防范虚假信息,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有效地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

同样的,大学生之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相处时间较多,并且相互影响的作用也更大。在运用手机APP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思想引领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有感召力、有舆论影响力的骨干力量,加强对手机APP平台产生的信息舆论的引导,适时地、直观地传递手机APP正能量。

在培养榜样引领的同时,学校或院系可围绕团中央青年活动和话题、校团部学生工作思想和主题、院基层团引导方向,通过社交媒体开展团中央、学校、院系三位一体的系列活动,加强趣味性的同时不失话题思想的引领性,增强吸引力的同时更加的丰富化、系列化。如围绕“青年之声”、“四进四信”、青年志愿等团中央思想开展话题推送、讨论、主题展等活动,围绕学校青年引领工作要求开展团学活动、志愿活动等,围绕院系学生思政工作开展基层班级活动、学生社团主题活动等。更多渠道、更大程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地发挥和实现手机APP平台的正面榜样引领作用。

4结论与展望

手机APP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平台,传统的灌输式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现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转变方式,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机APP平台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引领、舆论引导等工作。对构筑网络阵地,建立有效的信息动态过滤机制,实现学校或院系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校和院系的舆论引导作用和社交网络的积极教育作用;开展特色系列活动,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榜样代表通过活动参与、话题引导等,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实现校园APP榜样引领的作用;建立互动反馈机制,通过校园APP与学生互动交流,把握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及时正面回应不良信息,帮助提高网络社交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好.构建以手机APP为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视界,2015(33).

校园形象大使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种方法具有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就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具体而言,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主张,而且处在主体意识不断增长的阶段。因此,隐性教育能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大大加强。

相比较于显性教育“灌输”式、直接性乃至强制性特点,隐性教育更具有优势。它能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和看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淡化了教育的形式和主题,强调自然的教学,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在高校,其主要形式有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支撑,行为文化是表征”。在这四个方面构成校园文化的四位一体的体系。其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属于被动的客体文化,即需要大学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去营造,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意发生变动,具有稳定性。而行为文化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即大学师生员工日常行为就在演绎行为文化,使得行为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因此,着重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途径。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校园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具有陶冶学生情操、美育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素质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建设良好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不仅是美化校园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客观环境和物质基础。

虽然说校园地理位置的选择是创建优美和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基础和前提。但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学校园首先考虑的不是校园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劣,而是内在校园规划设施。作为大学校园必须动静相谐。因此校园内部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律,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便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旨。“动”要体现在生活区、活动区、体育馆、操场等大学生活动场所。而教学区、图书馆和实验室则要以“静”为主,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造一个适宜潜心读书的环境。此外,校园主干道以林荫大道为好,浓郁的参天大树给人以幽静静穆之感,更能够激发人的潜在思绪和遐想,给人以玄想的空间和环境。这正是大学校园所应给予身处其中的学子的宝贵财富。

校园绿化和景致设施要齐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流行这样一句话,“The grassland is not for looking,but for sitting and studying”。其意思即校园里的草地不是为了观光而设,而是给学子们坐于其上学习之用的。校园绿化在美化环境,净化心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则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各种雕塑、山石、亭台楼阁、轩榭桥栏都可以让校园变得更加具有艺术和人文气息。这是大学所必不可少的。它能寓哲理于景观,启发学生深思,也可以巧借寓意于植物,塑造学生人格品质。

除此之外,图书馆也具有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为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料和场地。教师和大学生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了大量有益的课外知识作为有益的补充。教师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得新的知识,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一批批勤学习、善研究、成果丰的新型教师在图书馆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大学生更可以从图书馆中领略人文知识的博大和科学知识的深邃,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是体现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核心内容。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素质、营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彰显学校独特发展理念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它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四个方面。它具有比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更大的隐性教育优势,其作用发挥就是从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校训体现了大学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德育的一种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有利于学校传统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形成其内在的风格。校训所具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广大师生员工,让师生员工倍感自豪、自信和自尊。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子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单纯是为了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担当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大学校训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且其隐性教育的效果要比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力量。

其次,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作为大学各种风气的总和,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其要素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校风是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校风的确定,有利于推动学校办学统一精神的形成,推动学校办学特色氛围的形成,推动学校校园精神的形成,它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再次,教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教风,是大学教师的育人观念、工作态度、治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是由学校上下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氛围,反过来又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作用。良好的教风不但能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优质保障,而且能增进学风的转变,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教风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先导,而师德建设是教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最后,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学风是大学生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办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加强学风建设,要帮助大学生培养学习的观念和兴趣,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善于学习的方法。先生在为中国科学社拟作的社歌有这样一句:“不怕他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与他一直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一脉相承的。落实到学风上就是,要严谨、求实。这对于我们当今的学风建设有莫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伴随校园人在创造校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进行的全部活动和外在动态反应。它主要包括校园人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学习、体育、娱乐及生活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如果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那么行为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表征和体现。因此,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校园行为应当更加高尚、得体、优雅。

首先,行为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在教育过程中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全心全意地做好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在平时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特点,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倾向。课后能够钻研业务,认真备课,熟悉教案。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和引领者,大学教师是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其他任何物质形态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讲授者更要以身作则,垂范学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教师,无论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都有义务和责任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和模范作用。

对学生而言,从政治法律层面来讲,要热爱祖国,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政府法规。从学习态度上看,在学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从道德修养上看,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文明养成。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敬老爱幼,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平等待人;男女交往举止得体;要形成良好的公德意。从个人生活上看,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着整洁,大方得体,注意保持教室、寝室公共卫生、个人卫生。

其次,行为文化在课外活动中。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即使不是运动员,作为一名体育积极分子或者是爱好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参加学生会并担任各类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领导工作。这些工作能够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所以它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同伴中的重要地位;参加社团、协会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的空间、也提供了形成特长,养成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工作能力和培养应变能力的机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例如红十字会的义务工作、社会公益筹款或救助活动,贫困地区的支贫活动等等;参加艺术表演活动,即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活动。每个大学都有他们的文艺团体,有特殊艺术才能的考生会受大学欢迎。其实即使达不到较高的水准,它也会调节学生文化生活和学校的氛围,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性格的形成起一定作用;参加校刊编辑,通过编写和采访等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绘画、设计,采访,调查等技能进行演练的平台,同时也给了学生锻炼组织、协调、合作,责任心等基本能力的机会。参加兼职工作经历,利用假日,假期参加的各种工作。它是锻炼学生走入社会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实际工作学生会得到许多在家庭,在学校,甚至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所得不到的经验。

四、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以及在此基础上并以之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所谓制度不是单一的规章条例,而是建立在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基础上的一整套管理的方式、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公约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集会庆典等集体组织的文约式活动,如校训、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文明行为准则等。

校园制度文化隐性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的性价值:引导人性、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首先制度的价值在于追求对人性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制度就是为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设置的,它通过禁止什么和鼓励什么来达到学校要把学生引导到什么方向,做什么样的人的目标上去。学生通过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也表明了其对制度中的价值选择的那种自觉、自愿的认可。因此,制度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植根于其中的价值就能够逐渐地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成为学生思想中组成部分,进而引导大学生人性的深化和完善,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