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文第1篇

1.开头就直接告诉大家文具的名称,当然也可以在中间或结尾才告诉大家文具的名称。

2.讲清楚文具的样子、特点、作用、使用方法以及自己对它的情感。

3.可以用第三人称来介绍你的文具,也可以把自己当作你的文具,用第一人称来叙说。 (吕英姿)

佳作展示台:

我的文具盒

李洋

我有一个崭新的文具盒,是今年“六一”儿童节妈妈用第一个月的下岗工资给我买的,我很喜欢它。

我的文具盒是长方形的,是用铁皮制成的。长20厘米,宽9厘米,高3厘米。它的表面画着4只可爱的皮卡丘。盒盖儿的边沿有个小暗锁,打开它就可以观赏里面的风光了。

打开盒盖儿,可以清楚地看到我的文具盒是分三层组装的。上层是笔的王国—专门摆放各种各样的笔,中层是尺的世界—专门存放直尺的,下层是便条的卧室—专门用来记事或记作业的。

有了这样一个文具盒,上课的时候方便多了。当我画几何图形时,各种尺子都会自觉地出来为我服务,帮我把直线画直,把曲线或波浪线画得更美观;如果我一不小心写错了字或画错了图,白胖的橡皮擦就会挺身而出,用自己洁白的身躯把错误排除;当老师布置作业或写文章时,笔的王国里就会涌现出一批勇士,等待着冲锋陷阵,为我写出感人肺腑的篇章,把祖国的美好蓝图描绘。

盒盖儿的内表面还有乘法口诀表,为我的学习提供了许多方便。每当上数学课,学到乘法时,我就急忙打开我的文具盒,参照乘法口诀,每次数学口算我都是第一,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文具盒而骄傲、自豪。

我的文具盒,虽然没有塑料文具盒精美,但它很耐用,尽管现在表面上有部分油漆已经磨损,但我依旧喜欢它,因为它是妈妈用第一个月的下岗工资给我买的。

我爱我的文具盒,但我更爱我的妈妈……

彩笔头点睛: 本文开头交代了文具盒的来之不易,然后由外到内详细描述了文具盒的结构、样式。详写了文具盒的外形及其作用,文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突出了作者对文具盒的喜爱。 (姜广生)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文第2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8的教学内容《归一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情境图,画出数量关系,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办法。因为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系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或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模型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答疑引导法;数形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个面包4元,我要买8个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2.先出示:我有56元钱能买几个水杯?

谁能算出来?为什么不能算出来?

预设:缺少一个条件。

再出示(一个水杯8元)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超市图片,引入情境

A: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个盘子18元,要买8个盘子)

B: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

(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C:抽学生把题目完整的说一遍。

2.课件出示题目:3个盘子18元,我要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3.质疑:要买8个盘子,能直接算出来吗?

(三)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1.独立尝试用画图等方式表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这道题能一步解决吗?如果不能,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写出算式。

3.完成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你是怎么画图的,怎么列算式的。

【学情预设】

预设1:画的实物碗的示意图。

预设2:画圆圈图。

预设3:画线段图。

1.展示圆圈图。

师:你们能看懂他画的是什么意思吗?他的这幅图有没有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表达完整呢?那你对他的图有没有建议。

师:那你能说一说他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2.展示线段图

师:为什么每一段都画的同样长?你能在题中找到对应的话吗?

教师相机提问:18÷3=6(元)求的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呢?

学生:问题要求8个盘子的价格,所以必须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

3.教师相机将学生的意图总结成板书。优化解题思路。

师:结合图示,怎样能表示清楚题目所要求的问题呢?

生:(板书)

18÷3=6(元)一个碗的价钱?着重提问!

6×8=48(元)求多个碗的价钱。

师:我们把一个碗的价钱也叫作“单价”,8个碗叫数量,最后算出的是“总价”。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方法?

预设: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18÷3×8

=6×8

=48(元)

师: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这件事很重要!

师: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总结: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4.(反归一)想一想: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学生自主解答。

(2)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先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分步列式)。

18÷3=6(元)

30÷6=5(个)

预设2:先算出一个碗多少钱,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列综合算式)。

30÷(18÷3)

=30÷6

=5(个)

师:为什么18除以3要加小括号?(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也就是先算18÷3,而18÷3在右边,所以要加小括号。)

对比一下这个问题与刚才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学情预设:

生1:相同点,第一步都是用除法求出每个碗的价钱。

生2:不同点,求总价要用乘法,求单位数量就要用除法

(四)拓展延伸

对比

1.课件展示对比两个问题的解法。

讨论提示:4人小组讨论。

A:仔细观察两题的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

B: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

2.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课件出示。(2-3人说清楚即可)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种问题所用的解决方法的区别)

3.总结: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第一步,先算出1份是多少)

课件出示:这样的题关键是要先算出一份是多少。

预设:知道了3个碗是18元,但不知道一个碗的价格,都是要先算出一个碗的价格,才能计算后面的问题,这就是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问题。

预设:第一道题是在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8个6是多少?是求“总价”。而第二道题是在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也就是在求30里面有几个6?是求“数量”。但不管我们要解决 什么问题,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4.买6个碗需要多少钱?

生1:一个碗6元,6个碗36元。

生2:3个碗可以看成“一份”,6个碗就是有这样的2份!所以18+18=36元。

预设:着重点出“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些。

(1)一个碗6元,买9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2)一个碗6元,买1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3)一个碗6元,买2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4)一个碗6元,买10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预设:无论条件如何改变,只要我们知道了“一个碗多少钱”,我们就可以求出9个、10个、20个、100个……甚至更多个碗需要多少钱?(知道了“1”,就能知道更“多”)

(买到的碗越多,总价越多,但不变的是什么?单价、一个碗的价钱)

(五)检测达标

1.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样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2.分别抽4名学生上台投影汇报自己的做法。其它同学做裁判。

(1)和(2)哪个题最好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文第3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7分)

1.

(12分)照样子,写词语:

例:千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2.

(4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犹如

傲骨

橘黄

挑促织

3.

(6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6分)结合诗句,解释词语。

浑:________

清白:________

坚劲:________

任尔:________

鬼雄:________

人杰:________

5.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千锤________

烈火________

粉骨________​

6.

(11分)填空。

(1)“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________。《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他借________来表达自己________。

(2)从《石灰吟》这首诗中找出3个体现石灰坚强不屈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我还能写出含有“等闲”的诗句________。

7.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8.

(5分)我会读(读诗句,画出节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

(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写的短篇小说________。

(2)文章主要采用了前后内容________的写法,通过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________。

10.

(2分)解词并造句

①凯旋:________

②盛行:________

11.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写一段赏析。

12.

(3分)写出反义词。

清白—________

等闲—________

不怕—________

13.

(12分)比一比,组词语。

汤________

争________

轮________

邦________

烫________

睁________

抡________

绑________

扬________

挣________

伦________

帮________

14.

(5分)再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15.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这次考试他考得很好。

②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16.

(5分)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①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②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7.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②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18.

(5分)扩句

①我怀念朋友。

②草地盛开鲜花。

19.

(5分)缩句

①夏天天气热得像蒸笼。

②夜空星星眨眼对我说晚安。

20.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②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0分)

21.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给诗词加注释。

22.

(5分)根据对诗文《石灰吟》的理解,写一段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23.

(10分)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定修改删除

(1)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7分)

1-1、

2-1、

3-1、

3-2、

4-1、

5-1、

6-1、

6-2、

6-3、

7-1、

8-1、

9-1、

9-2、

10-1、

11-1、

11-2、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0分)

21-1、

22-1、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文第4篇

训练序列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4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起步在三年级,每学期至少安排了18次习作训练(不含小练笔),到了六年级有将近200次习作。经笔者在每年期末考试改卷时观察发现,有相当数量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还停留在三年级的水平。同时,笔者通过多年听课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的习作教学明显存在缺憾,突出的问题是重点把握不准,训练点设计不合理,训练难度没有层次,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习作能力。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立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是当今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

只要细心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在习作教学的统筹安排上有明显的训练序列,形成了一套隐性的体系。一些教师存在习作教学指导困难,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在习作课前弄清小学习作训练内在的训练序列。以下,笔者试对人教课标版教材的写人习作训练序列进行梳理,并力求对单元习作具体要求、习作训练点等进行探究,结合教学实际挖掘合理的训练重点,初步构建出小学阶段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探索小学各年段写人习作的训练方法,为一线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提供参考。

一、人教版语文教材人物描写习作一览表

二、写人习作训练序列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级)是写人习作起步阶段,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写完后读给所写的人听。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完成习作,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写作完成后,学生读给所写的人听再进行修改,分享了习作的快乐,并不知不觉地修改了习作中明显的错误;四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敬佩的一个人,是在三年级掌握运用事例说明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习作完成后,学生进一步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段(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特点鲜明的人,如五年级习作提示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进行表达;六年级要求通过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描写的对象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习作要求从写一件事增加到写两件事,并且要求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可见,三到六年级写人习作的难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视习作的修改,从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进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实践中写作,说真话、心里话,不写空话、假话。虽然高年级的写人习作有一定难度,但都是在学生可以掌握的范围。

三、初步构建写人习作训练序列策略

要较好地完成写人习作教学,初步构建起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教师要善于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注重读与说、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一)中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抓住对话描写,确保写人习作“言之有物”

小学生第一次写人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级上册的单元课文都是讲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们的不平凡。课文的对话描写非常多,四篇课文中的对话均占内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节大多是通过对话描写展开。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课的人物对话片段。

(列宁)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以上文本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两遍课文,着重理解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表达形式,注意冒号与引号的正确用法。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通过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仿说、仿写。结合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强化训练,再加上学生在二年级就有了关于对话的专门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写人习作方法,即通过对话描写把一件事情说得比较完整。

2.按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学生写人习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要求“介绍我自己”。本单元课文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是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具体,如在《惊弓之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更赢怎样正确判断大雁会掉下来展开讨论;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最后的讲话进行讨论,并且背诵下来,学生就容易发现和掌握课文描写的顺序,从中受到启发。由于有了上次习作训练的基础,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学生很容易把作文写好。教师在习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长相中最满意的地方、兴趣爱好、喜欢的食物、最擅长的功课、性格特点”等,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在小组内进行汇报,请同学帮忙指正,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自身的特点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了达到“按一定的顺序说(写完整)”的习作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介绍某个中等生的表格,请学生参照表格介绍自己,最后师生共同参与,将表格中的文字变成我们日常说话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依据表格进行介绍时虽然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写),但是这样的表述没有重点,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着重通过一件事来说一说自己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从中掌握表达的技巧。

3.初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使写人习作言之有情

小学阶段的第三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看图习作或写一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图片主题为“胜似亲人”。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课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课文《搭石》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大家怎样过搭石的场面描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小钱躺在病床上的描写等,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由课文内容出发,联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抓住动作、语言描写表达出感人的场面。如以下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桥》中描写老汉的细节片段,并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神态描写;老汉的沉着、冷静)

(2)出示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语言描写;坚定、果断、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动作描写;“揪”“吼”说明十分愤怒,“冲”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教师小节:“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正是这一处处令人感动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师出示一张学校举行运动会或是学生熟悉的场面特写,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指导学生根据今天学习到的细节描写尝试在课堂上说一说,课后安排写一写。这样的习作训练,加强了学生对场面描写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学着关心、帮助他人的德育品质。

4.抓住侧面描写,使人物描写更加精彩

小学阶段的第四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下册,要求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教材中本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重点抓住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均有从侧面描写主要人物,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通过斜塔周围议论的人们突出伽利略的坚定,《全神贯注》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回忆的话语突出罗丹的全神贯注等,教师只要稍微点拨并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尝试学习运用。

(二)高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熟练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

小学阶段的第五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内容是与父母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心意。本组课文展示的是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通过对课文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关注生活细节,抓住细节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达父母的爱。例如,以下是课堂教学中品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细节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师:多年以后,作者经过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们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教师小结:这份独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感受一下爱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细致、独到,这是最宝贵的)

细节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学生抓住了人物的一个个细节,在习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出朴实真挚的情感。

2.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单元整体目标 课时目标 达成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43

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的决定的,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课时目标是指每课时中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及教学条件等设立的师生在课内将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控制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鉴的依据。单元目标既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分支,又直接决定着具体每一课时目标。正确制定单元目标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步。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制定单元整体目标时,根据不同学段,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制定单元整体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城乡结对共进组的6个学校英语教师教案互查,发现单元整体目标制定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目标偏大,范围过大

有的教师把单元目标制定得过大,难以落实。例如,有位教师在制定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时写道:能用一般过去时讲述简单的英语童话故事,能正确写出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并灵活运用。这样的目标作为首次教授一般过去式显然过大。

2.重视语言知识,弱化情感目标

由于应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确定单元目标时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弱化或忽略情感目标。例如,有位教师在制定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时写道:能熟练掌握You can’t+动词原形,No+动名词 / 名词复数。认识一些公共标志并了解其含义。目标没有提及看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及其原因。

3.目标针对性不强,缺少对整个单元的指导性

有些教师制定的单元目标不具体,无法统领整个单元的教学,不能指导整个单元的教学。例如,有位教师在制定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时写道:学生会用There be句型。There be句型有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有单数、有复数等。这样的课时目标对本单元学习缺乏方向性的指导,目标泛化了。

二、提高单元整体目标制定和落实的有效性

为了解决单元整体目标制定并落实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1.深入研究课标,提高课程理念

教师只有把握课标,真正了解课标要求,清楚学生在不同阶段达到相应的要求,才能在制定单元整体目标和分课时目标时做到心中有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这五个方面在各个单元所占的比重和各自的要求都要十分明确。

2.研读教材,把握教材体系

教师只有了解了教材体系,明确了编者意图,把握了教材各单元之间了联系,比如话题、语法等,才能正确把握各个单元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一、二、三、四单元都在呈现过去式,但难度在逐步加大,由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再到否定句。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注意对学生渗透和点拨。

3.分解单元整体目标,分别达成课时目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一个矛盾,即教学课时不足与教材容量偏大的矛盾。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让各个课时自成一体,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寻找各个板块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加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为例,本单元的整体目标是:能谈论自己熟悉的动物包括名称、外形特点、主要习性等,能感知动物对人类的贡献并产生喜欢的情感、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掌握元音[∧]。第一课时教授课文,主题为Animals at home,目标为感知学生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能简单描述它们的外形特点,生活的地方,说说对这些小动物的情感,掌握[∧]的读音。第二课时主题为Animals on the farm,教授fun time,Grammar time和Checkout time (前半部分)。目标为观察农场里的动物,准确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描述这些动物的外形和它们生存的环境,再说说它们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孩子对动物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拓宽词汇量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的认知,在情感上也再进一步。第三课时教授Animals in the wild,让学生在听声音猜动物,阅读猜动物,我喜欢的野生动物等活动中对野生动物的外形以及习性有初步的认识,通过视频、照片等展示让学生萌发保护动物的意识,最后练习写短文《My animal friend》。这一课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英语表达的同时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各课时目标自成一体,却又彼此紧密联系,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Animal friends,要求在螺旋式上升,单元整体目标在每个课时都有所体现,各个课时教授完毕,其整个单元的目标也就全部达成了。

4.探索了单元主题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

教师可积极探索单元主题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积极开展学生的英语小报比赛、课本剧展评和作业展评。趣味性的单元主题作业,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元主题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喜爱做英语作业,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巩固了课堂的语言学习效果。

5.建设单元整体教学资源库,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拓展教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