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孟浩然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方法;古诗;诵读;想象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古诗文教学也应该有方法的渗透,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对学生进行了古诗方法的渗透。
一、理解题目
理解了古诗题目的含义,就等同于拿到了理解古诗的第一把钥匙。古诗题目有的交作时间,有的交作地点,有的交作背景,还有的交作内容。学习古诗要先借助注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注释中已经告诉我们“之”是去、到的意思,那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题目意思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理解了题目的含义,也就能够读好题目(停顿恰当),知道这首诗的大致内容,从而更好地学习古诗。
二、了解作者
我们学习古诗不能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一定要借助资料来了解作者,知道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心情以及以前学过作者的那些诗。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对于李白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知道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李白刚刚出川时,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感情深厚。这样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好朋友分别时的感受,有利于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明确诗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有层次的读,来逐渐让诗文的意思清晰起来。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要读的有板有眼,强调注意停顿;最后读出古诗的味道来。通过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等形式的读,初步感受古诗的大意。再通过抓重点词、学生质疑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重点词:“西辞、碧空尽”的含义。学生在诵读中、质疑中领悟了诗文的大意。
四、感悟诗的意境(情感)
古诗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境”,还原诗歌的场景画面。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引导学生想象,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情境?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诗人可能和老朋友孟浩然干什么?听《烟花三月》曲,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在如此美丽时节却要忍受离别之苦,带着这样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自然就会体悟诗的意境,同时领悟到诗句的学习方法,感受那依依不舍之情。如此,在乐曲中想象,在诵读中想象,在诵读中品味,自然就把学生带入那不忍离别的伤心情境中,让诗歌有了生命,让文字鲜活起来。
这样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要适时地渗透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境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古诗时,有了一定的方法可循,事半功倍。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用逼真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在境中藏。可是对儿童来说,由于古诗最大的特点是凝练,因此呈现在他们脑海中的画面,色彩不丰富,层次不分明,立体感缺乏。一言概之即单调,自然离“逼真”的要求相去甚远。既然显性的画面都谈不上“逼真”,却还要他们硬着头皮去体悟诗歌所蕴含的隐性情感,这对于认知水平尚浅的儿童来说,的确有点勉为其难。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领,久而久之,儿童见到古诗就顿生畏难情绪,何来阅读古典诗词的幸福感?
深 度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这话实在很有道理,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异曲同工。观照古诗教学,这份深度就应该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和相关性阅读。
相关性阅读,就是要弄清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来龙去脉等等。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完这个写作背景后,我深度梳理出来几个信息:(1)创作该诗正值盛唐;(2)当时孟浩然四十多岁,李白二十多岁;(3)李白敬仰孟浩然,孟浩然看重李白的才华,友情建立在才情基础上,彼此格外珍惜,才初次相见就款待并留宿10多天;(4)再次聚首黄鹤楼距离初次见面一晃5年;(5)湖北的武昌到江苏的扬州距离有一千二百多里。这5条信息,为这首古诗接下来的解读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细读,就是与文中的字词句交朋友,慢慢品味,细细体会,浸润其中;细读,要靠老师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捕捉。细读《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叙事性的,我的解读充分聚焦在后面两句诗的四个字上:“孤”“影”“尽”“流”。因为从这四个字也能深度梳理出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四个阶段的“景语”:(一)“孤帆”。联系前面梳理出的第一条背景信息,当时正值盛唐,长江上应该是千帆竞发,不可能只有一条船,而李白为什么偏偏只看见一条船呢?答案是他眼里只有孟浩然,他舍不得朋友离开;(二)“远影”。渐渐的,船帆远远的已经模糊成一个影子,李白还站在岸边,久久地凝视;(三)“碧空尽”。在公元730年的时候,环境没有遭到污染,碧空的日子能见度是很远的,目之所及的范围是很广的,当时的科技决定了船帆的行走速度不快,“尽”字说明船已经走了好长时间,此时原本就模糊的远影才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说明看的时间该有很久了;(四)“天际流”。一般人送行,送到朋友看不见了,就可以结束了。何况李白已经送到朋友的船都不见了,总该回头了。为什么还要写长江水“天际流”?原来船帆的远影消失后,他还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水望着望着,想着想着……
古诗细读至此,我感觉找到了作者的情感脉搏,触摸到了诗人的灵魂,被深深地感染了。但如何引领学生体悟,让他们也捕捉到诗歌最本质的东西呢?
角 度
角度,就是做一次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这首诗。因为这涉及语文教学中很普遍的矛盾,就是古典诗词的历史性和当下儿童的经验距离问题。李白在黄鹤楼送别朋友是很惆怅的。再联系前面梳理出的第四、第五两条背景信息,可知当时交通不便,从武昌到扬州,相隔千里,一路波涛凶险,即使平安到达,再见的机会也是很渺茫的。他们前面两次的见面不也一晃就五年吗?而身处交通信息发达社会的现代儿童,他们游历名胜古迹真是“千里江陵一日还”,很难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怅惘,这便暴露出当代儿童心理和古代诗人的愁思的错位矛盾。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就要充分考虑:如果我是学生,会对什么部分感兴趣?大概会理解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去引领学生体悟诗人的内在情感,这才可能贴近学生,直入学生的心灵。
那么上述该用什么角度切入,才能串成一条知识的珍珠项链,从而让认知水平尚浅的“00后”学生体悟出李白内心的“情语”呢?我第三次深度梳理四个“景语”后,发现了“隐藏的那双眼睛”,那是李白送别朋友的一双深情的眼睛。“景语”是写在文字上的,眼睛却是隐藏在文字外的:(一)“孤帆”突出李白只关心朋友的船的那双定格的、静态的眼睛;(二)“远影”就有一个目光移动的过程感,那就是李白视线的追随,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都变成了影子了,眼睛却还看着;(三)“碧空尽”这里李白的目光更是从追随到固定,就是一直看呀看,看到帆影消失了,还在傻傻地凝望着;(四)“天际流”也就是说,船帆的那一点远影都消失了,李白还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水。照理说,送到朋友的船不见了,已经够深情的了,可是这里李白的那双眼睛还在望哪,孤帆越远越小,越难以辨认,却越是专注,专注到帆影消失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这说明,离别的忧愁使他痴了、呆了。
通过解读这双隐藏在诗中的眼睛,不难看出诗句动人的不仅仅是语言之内的景,景之外的目光更是从追随到固定到痴呆,这个过程蕴含的就是朋友真情,这样的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不从字面上把字面以外的目光还原出来,谈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空中楼阁。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黄鹤楼送别》(生齐读课题)。“送别”是什么意思?
生:送朋友离开。
师:你有没有送过好朋友离开?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有一个好朋友老家在浙江,去年他回老家,我为他送行,当时我很伤心。
师:好朋友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大家都会很难过。现代通讯技术发达,想老朋友了,可以打个电话。交通发达,可以坐火车、飞机和朋友见面。但是在古代,好朋友离别后,常常天各一方,经常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都不能再见面。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好朋友时,写了一首诗表达这种离别之情,想读吗?
生(齐答):想。
【评析】
让学生回忆送别朋友时的感受,唤起情感体验。再营造情景,让学生明白古代友人离别的感伤,营造了浓浓的离别之情,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诵读古诗,感受情感
师:请同学们读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齐读题目)
师:“之”指什么?
生:去,到。
师:“广陵”指什么地方?
生:扬州。
师: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去扬州。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黄鹤楼上,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
生:孟浩然去扬州了,李白在黄鹤楼上为他送行。
师:说得好,汉语是丰富多彩的,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
【评析】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看似随意,却大有深意,说不定能转变学生的言语方式,丰富语言的表达,可谓教育无痕。
师:谁来读古诗?
(生朗读古诗)
师:读得真好,你是在哪儿停顿的?(画出停顿号)
师:老师也来读一读,读得好要给老师掌声。
(生鼓掌)
师:谁再来读一读?
(生有节奏地读古诗)
师:“天际流”就是向天边流去。可以读得慢一点。我们一起朗读古诗。
(生齐读古诗)
【评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采取范读的方式,然后指名读、齐读。既考虑到学生个体,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师:李白的这首诗是一首好诗,人人爱读。书上是用什么成语形容的呢?
生:脍炙人口。
师:“脍”和“炙”都有一个月字旁,许多月字旁的字都与肉有关,如肌、脸等。“脍”指把肉放在锅里煮,“炙”指把肉放在火上烤。你吃过烧烤吗?
生:我吃过烤羊肉串,烤羊腿。
师:味道怎么样?
生:香辣味儿,很好吃。
师:人人都爱吃烤肉。那么,“脍炙人口”的本意是什么?
生:美味人人爱吃。
师:课文中李白的诗“脍炙人口”,就是说――
生:好的诗人人都爱读。
【评析】“你吃过烧烤吗?”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生活中吃烧烤的滋味,理解“脍炙人口”的本意。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课文内容,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书中“脍炙人口”的意思。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立体的,是源于文本情境的,具有丰富性和回归性。
三、读文解词,领悟情感
师:有人将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编了一个故事,想不想读?
生(齐答):想。
师: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与同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通畅。
师: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暮春”是什么意思?
(生沉默)
师:我们先想想“暮”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暮春”是什么意思?
生:“暮”是傍晚的意思,“暮春”大概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师:你真聪明。那么书上哪个词写出了暮春的景象?
生:“繁花似锦”。
师:什么意思?
生:许多色彩缤纷的鲜花,好像多彩的锦缎。形容春天花开得非常艳丽。
师:对,暮春是鲜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花开得最茂盛,但花开花谢,过两天花就要谢了。那么与暮春相对的是什么?
生:早春。
师:有一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学生齐背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师:“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指小草刚刚发芽,这就是早春的景象。
【评析】教者对“暮春”这个词的教学可谓独具匠心。首先,从字面去理解;其次,联系课文中对“暮春”的描写,让“暮春”一词与“繁花似锦”发生联系,让词伴随形象深深印入学生脑海;同时,教师说,“暮春是鲜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花开花谢,过两天花就要谢了”,渗透着辩证思维;最后,通过语言呈现与“暮春”相对的早春景色,更加深化了学生对“暮春”的理解。
师:谁来读第二小节?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引读第二小节)
师:是啊!多情自古伤离别。书上有个词形容了这种离别之情,是什么?
生:依依惜别。
师:“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
生:舍不得分别。
师:“依依”就是留恋的样子。书上还有一个“依依”,你找到了吗?
生:岸边杨柳依依。
师:这里的“依依”是什么意思?
生:柳树的枝条在随风轻柔地飘动。
师:看,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句中意思就不同,我们要注意分辨。
【评析】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挖掘出课文潜在的学习资源,通过对比,学生对“依依惜别”和“杨柳依依”两个词语的意思便心领神会了。
师:谁来读第三小节?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师:“永世不绝”的意思是什么?
生:永远不会断绝。
师:从唐朝到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而这样的友谊到今天我们还在传诵。这种朋友之情天长地久,只要想着朋友,心心相印,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一样。有一句诗就是写的这种情谊,是什么?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你有知己吗?
生:我有一个知己。
师:你怎么知道他是你的知己?
生:我从他脸上就能看出他的心事,我有心事他也能看得出来。我平常总是帮助他,我有困难他也能帮助我。
师:对,心心相印才叫知己。文中的知己指谁?
生: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知己。
【评析】对于“知己”一词的理解,教师如层层剥笋般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心心相印的人才能称得上知己,也为学生深入感悟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友谊、体会离别之情打下基础。
师:我们一起合作读第四小节。
师:“伫立”和“凝视”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好长时间地站立,深情专注地看着。
师:他看到了什么?
生:船的影子。
师:很长时间过去了,后来船肯定是看不见了,李白为什么还不走呢?
生:他舍不得好朋友孟浩然离开,这离别之情让李白控制不住自己。
师(深情地):老朋友离开了,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事实上他们以后真的再也没有见面,只留下这千古传诵的友谊源远流长。让我们深情地朗读最后一节和诗。
(生齐读最后一节)
【评析】“船肯定是看不见了,李白为什么还不走呢?”这个问题的巧妙在于,从词入手,巧设疑问,让学生感悟朋友之间真诚而深挚的友谊。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师:读完了课文,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内容)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情景。
师:课文还写了什么?
生:李白还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
师:再加上时间、地点等要素归纳。
生: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并吟诵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评析】语文能力不外乎两方面:“内化和外现”。“归纳和提炼”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是语文内化的重要手段,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语言的外现是指表达能力,上述教学中,教者就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四、观图赏乐,深化情感
师:表达这样浓郁的情感,诗人想到的是一首诗,像李白;有的人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像这篇文章的作者;有的人画了一幅朋友离别的画,想不想看看这幅画?
生(齐答):想。
师:(播放多媒体)你能不能说说图画的内容?老师加一个要求:必须用上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伫立、远眺、凝视、按捺不住、脍炙人口等)
生:暮春三月,长江边繁花似锦、烟雾迷蒙,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临空,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他们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吟诵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像李白一样吟诵这首诗。
(生深情地齐读古诗)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唱家为这首诗唱的歌。(播放吴涤清《烟花三月》)
关键词:引导;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2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155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我国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或讴歌祖国的壮丽山河;或阐释人生的种种哲理……这些,无一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中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所在。
一、深入了解,在生活中发掘美
诗歌是时代生活最强烈的反映,作者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经过艺术加工,以精练、凝重的语言,体现在诗歌创作当中。因此,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现实有全面了解,把所学诗歌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理解、去感悟、去品味,这样才能把诗歌蕴藏的美挖掘出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等情况向学生做全面介绍,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
比如,让学生品味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就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狂放不羁,笑面人生,了解他所生活的大唐盛世;品味杜甫诗歌中反映的民生疾苦,体会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要让学生了解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了解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品味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就要让学生了解他母亲长期奉佛,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他中年丧妻以后,一直过着吃斋奉佛的独身生活;品味杜牧、李商隐诗歌中的伤感和朦胧色彩,就要让学生了解唐末的动荡不安,唐王朝灭亡前做垂死挣扎的社会局势;学生只有做了全面广泛地了解,才能发掘出诗中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引情入境,在颂读中感悟美
讲解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去朗读有关片断,带学生去进入一种境界,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使其思想得到升华、净化。
比如教学《别董大》一诗,可以这样引导:茫茫塞外,一望无垠,黄沙满天,遮云蔽日;狂风怒号,飞雪连天,北雁成群,结队南飞。在京郊通往塞外的大路旁,两位友人挥手告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先感受环境的惨淡凄凉,在这种气候中与友人分手,心情自然更觉沉重,但突然词锋一转,在这暗淡的天幕上划出一道亮光,使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通过这一反差让学生体会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度,感受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这样写远远要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多出几分豪迈,多出几分自信。
三、组诗教学,在比较中寻找美
在学习一首新诗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只讲这一首诗,而要以点带面,再找出几首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诗来做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诗歌之美。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以与《赠汪伦》放在了一起来讲,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做了如下对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开头用了一个“故人”点出了和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友谊之厚;《赠汪伦》则是用“踏歌声”来突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写老朋友的船顺江东下,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边,只看到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老朋友走远了,已经看不到了,而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远望。作者借景抒情,借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去而不回,抒发了和孟浩然之间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赠汪伦》则通过深刻的比喻,用深不可的桃花潭水和汪伦的送别之情相比较,衬托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前一首作者在写送别老朋友时,看到奔腾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和老朋友也像这长江水一样四处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流露出了伤感。而后一首诗,友人的踏歌送别方式正合李白的豪放性格,故此李白分外高兴,尽管是离别,却丝毫没有那种伤别离的情感。所以,这两首诗虽都出自一人之笔,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并不相同。
四、探究哲理,在学习中体会美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里,有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名句,可以说是名垂千古,妇孺皆知。这些诗句,不仅语言至善至美,而且都插上了富有哲理的科学的翅膀,达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嫁接。在教学这些诗词时,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感悟诗词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洞庭湖号称“八百里洞庭”,纳湘、资、沅、澧四水,在岳阳的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据传为“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中国的行政区划上有湖北、湖南之分,这里的“湖”即指洞庭湖。杜甫的《登岳阳楼》、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都写洞庭湖,但是,这两首诗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写作背景的差异、诗歌意境的区别、诗作情感内涵的不同。
首先,这两首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存在差异。孟诗写于开元盛世,杜诗则写于乱离之后。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张丞相系何人,各家看法不同。据《孟浩然诗笺注》,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题为《岳阳楼》,写于717年前后。诗题中的“张丞相应为张说”,张说于“开元四年至五年间任岳州刺史,考见郁贤浩《唐刺史考》岳州下”(《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P107 ,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朱东润所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张丞相,即张九龄。”朱东润认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即733年。这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应举落第,失意而归。此时,张九龄镇守荆州,孟浩然写诗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征孟浩然为幕府长史。学界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于何时,写给何人持不同看法,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确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论是在717年,还是在733年,唐代都处于全盛之时。唐王朝的状况正如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到的正是这一“圣明”时代。
杜甫的《登岳阳楼》则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这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在江湘一带漂泊。两年后,他病死在湘江的一艘船上。《登岳阳楼》一诗正写出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的政治大局,写出了杜甫流离漂泊孤苦艰辛的个人生活。
其次,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感情指向也迥然相异。孟诗表达了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羡鱼的心情,展现出诗人对圣明之世的认同,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杜甫的《登岳阳楼》则表现了诗人遭受安史之乱后痛苦的心境,传达出作者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痛与哀伤。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先写洞庭湖的浩瀚广阔,接着,他笔锋一转,说到自己“欲济无舟楫”。这句话一语双关:表层义是说,自己想渡湖但是却没有船;在深层义上,诗人暗指自己报国无门。孟浩然进而直接地表达出“干谒”之旨。他说,“端居耻圣明”,如果没有机会出来做官,没有机会报效国家,实在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之世。孟浩然还引《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他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引荐,渴望能获得“结网”的机会,在现实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干谒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盛唐时代,“诗人的精神风貌较其他时代的诗人显得更富有自信心,他们大都怀有远大的理想,自觉选择了一种较崇高的社会角色”(傅绍良《盛唐气象的误读与重读》)。孟浩然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提拔和重用。作者坦然地表达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
杜甫的诗写于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之时。诗人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病”、“孤”三个字是杜甫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真实概括。此时,杜甫年迈衰病。一“无”一“有”,极写杜甫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煎熬,老年仍无安定居处安然生活的痛楚。亲人都在战乱中失去了联系,漂泊流离,失去了音讯;年老多病杜甫,只有在一叶“孤舟”中,在动荡不定中辗转。全诗在“有孤舟”、“无一字”的对比中,展现了杜甫生活的困境。洞庭湖本是波光浩淼,诗人登上岳阳楼,望洞庭湖,本应该是有壮阔之感,豪放之思,但是,在现实的冷酷对照之下,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在无垠的空间中,却更见出个体的渺小与卑微。更让人唏嘘感叹的是,“是年,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之”(《杜诗详注》仇兆鳌)。国家摇摇欲坠,百姓居无定所,而诗人则年老多病,不能为国出力,只有“凭轩涕泗流”。
再次,这两首诗歌营造的意境不同。孟浩然写景的视角是平视,胜在气势激情;杜诗写景视角为俯视,胜在包纳万有。
孟诗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展现的是洞庭湖水的浩渺无垠。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展现的是湖泊的水汽蒸腾无比壮阔的情景。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孟浩然将自然景象写得气势磅礴,这与他的内心激情是一致的;辽阔无垠的水天景象,也与他积极进取力争入世的心境是统一的。孟诗写洞庭湖岳阳楼,季节是蒸腾热气的农历八月,景物描摹的重心是激荡不息的湖水和高远清澈的天空,是蒸腾的水汽和壮阔的波澜,像极了那样一个激情勃发人人都自负不得了而渴望建功立业的盛唐气象。
杜诗则是登上岳阳楼,俯瞰洞庭湖。他说,“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里,不仅是时间上的对比,而且也有着空间的上对比;不仅是在空间中远与近的比较,还包括上与下的对照。“昔”日已经听说此湖之阔大,向往已久,“今”日才得以登楼一观洞庭之景。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极言洞庭湖气象的壮阔,它好像把东南大地从中裂开,使东西两边分属吴国和楚国。湖水一望无际,岳阳楼和湖心的君山均影落水中,仿佛整个大地都被水浮了起来。《金玉诗话》评道:“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如‘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四望疑无路,中流忽有山’,‘鸟飞应畏堕,帆远却如闲’,皆见称于世。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杜甫的《登岳阳楼》通过现实的时间、空间的多重参照,营造了混廓的、具有多重意蕴的意境。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谈到这一联说:“愚按: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然玩三、四,亦已暗逗辽远漂流之象。”这一联已经暗暗透露出破碎分裂、动荡不宁的讯息。颔联之阔,展现出颈联“从阔而狭”,更显得痛楚之深,忧愁之重,思虑之广,慨叹之“富”。全诗写景从历史写到地理,从空间写到时间。今昔并列,远近参照,上下对比,慨叹系之,登临的慨叹油然而生。过去,自己是充满抱负,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今天,诗人却看到自己一事无成,“老病有孤舟”。杜甫的《登岳阳楼》在辽远阔大之中,不禁生出无限的唏嘘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