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香菇栽培

香菇栽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香菇栽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香菇栽培

香菇栽培范文第1篇

1.品种的选择

由于我国香菇栽培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加上人们长期人为选择,形成了具有独特栽培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生产品种。根据出菇期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以及过渡性的中高温型和中低温型。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温度范围15℃~28℃,出菇最适温度范围20℃~25℃,此类品种夏秋季出菇。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温度范围8℃~22℃,出菇最适温度范围15℃~20℃,此类品种春秋季出菇。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温度范围5℃~17℃,出菇最适温度范围10℃~15℃,此类品种秋冬季出菇。但是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多数为中温型以及过渡类型,如生产上常用的868属于中温型,出菇温度8℃~25℃。VED属广温型出菇温度5℃~27℃,生育期70~100天,春季2~3月接种,5~6月出菇,秋季11~12月接种,翌年2月出菇。937、939属中低温品种,出菇温度8℃~22℃。

2.香菇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要想栽培好香菇首先要了解香菇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2.1丰富均衡的营养是产生大量子实体的物质基础,是高产优质的根本保障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能广泛利用木柴和其他纤维材料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作碳源。香菇生长所需的氮源,生产上常利用麦麸、米糠、玉米面、尿素等原料。此外,添加少量矿物质和维生素。

2.2温度 香菇菌丝生长范围5℃~35℃,最适为22℃~26℃,适温内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温度过高菌丝稀疏细弱,温度低则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由于香菇是变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温度比菌丝生长适温低,需要10℃以上的温差。不同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不同,具体如前所述。

2.3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需水60%,培养料的水分基本够用,空气相对湿度60%,湿度过大容易造成杂菌污染和菌丝缺氧,湿度过小培养料内水分蒸发快,菌丝生长不良或死亡。子实体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可减少畸形菇的发生。

2.4空气 香菇是好氧性菌类,空气清新是香菇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迅速,子实体发育良好。如果通气不畅,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

2.5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都需要散射光。光照时间长子实体数量多,菇型圆整,色泽深,品质好。光线不足则柄长,朵小颜色淡,品质差。

3.袋栽香菇的接种

3.1品种选择 一般袋栽香菇品种宜选择温湿度范围广,抗逆性强,出菇早,转潮快,周期短,产量高的中温型或中温偏低的品种。目前生产上常用L26、868、VED、939等。

3.2菌种选择 目前菌种市场比较混乱,加上有些菇农自己制种,种子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选择菌种一定要慎重,好的菌种从外观上看菌丝洁白成棉毛状,生长均匀旺盛,闻之有香味。

3.3菌袋制作 两个常用配方:木屑77%,麦麸20%,石膏1%,硫酸镁1%,糖1%;木屑38%,农作物秸秆38%,麦麸20%,石膏1%,硫酸镁1%,糖1%,磷酸二氢钾1%。任选其中一个配方配料,调水拌匀,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渍掌心湿润为好,pH值为7,拌好后闷半小时。选用15+55低压聚乙烯栽培袋,可装干料1kg。装料松紧要适度,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用手托料袋中央无松软感,两端无下垂为度。装实后用线扎好口再套上外袋,注意整个过程要轻拿轻放。将装好的料袋灭菌,常压保持16~20小时,蒸好的料袋气味芳香,深棕褐色,料温降至70℃时出锅。

3.4接种 将灭菌料袋放入接种室等待降温接种。建议使用接种箱接种,先将接种箱清理干净,放好料袋、菌种、接种用具,用烟雾剂熏30分钟后接种。接种前先将外袋一端口解开,退到一边,在内袋上打孔,正面3个,反面2个,打一面接一面然后迅速套上外袋,扎好外袋口。

4.发菌管理

该阶段主要管理为温度调控。整个发菌要求暗光通风,棚顶覆盖草帘子,温度控制在22℃~26℃,空气相对湿度60%~70%,两穴间菌丝相距2cm,打开外袋口,菌丝快速生长,两穴间菌丝相连脱去外袋。大约60~70天菌丝成熟进入转色期。

5.子实体阶段管理

菌丝长满并开始收缩,培养料与袋壁之间出现一定空隙,料表面菌丝有膨胀皱缩现象,瘤状突起占培养料2/3,手握松软有弹性,无生硬感,接种块周围菌丝呈微褐色,这时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子实体阶段管理。

5.1脱袋 排场棚内每隔20cm顺棚长拉一铁丝,每隔5道铁丝留一作业道,便于采菇和打水。铁丝离地面35cm高,脱袋的菌棒斜靠在铁线上。

5.2转色管理 转色管理在香菇生产上十分重要,转色深浅,菌膜形成厚薄都直接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正常情况下脱袋4~7天后菌棒表面逐渐长出一层白色绒毛状菌丝,倒伏后形成菌膜,同时分泌色素由白转粉红至褐色形成树皮状褐色菌膜。为促进菌棒转色,脱袋后要紧盖薄膜,不要翻动,此时膜内有水珠形成高湿环境,有利菌丝恢复。白天20℃~22℃,空气相对湿度85%,夜间揭膜通风。脱袋5~6天后棒上长满菌丝,每天抖动薄膜2~3次,每次30分钟,加大通风量,加大光照,增加干湿差,7天后加大通风次数,延长通风时间,促进转色加快。转色适宜菌膜成棕红色,有光泽,出菇早而密,菇体大小适中,产量高且品质好。菌膜呈黄褐色,出菇早较密,但菇体小,质量一般,菌膜呈灰色或未转色,出菇迟而且稀,肉薄,质量差产量低。

5.3出菇管理 由于香菇是变温结实性菌类,转色结束后进行变温催蕾,拉大菇棚温差,白天盖严棚膜减少遮阳物以利增温增光。使棚温在18℃~22℃,空气相对湿度85%。每天通风1~2次,时间长短根据天气和温度而定,如果高温高湿情况下,选择早晚通风,时间延长,温度低时中午通风,通风时间短。原基形成后注意保持较恒定的温湿度,此时温度12℃~22℃,最佳14℃~16℃,湿度75%~85%。适当增加散射光,几天以后有大量菇蕾出现。香菇成熟后及时采收。第一批菇采收后根据情况适当给菌棒补水,增加通风次数,促使菌丝恢复生长,一周后采菇处开始发白表明菌丝已恢复生长,进行催蕾管理,形成第二潮菇。

6.病虫害防治

香菇栽培过程中易遭受各种霉菌、螨类及菌蛆侵害,使栽培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应以防为主。

6.1木霉的防治 木霉在制种和栽培料中发生,生长的菌丝发病初期为白色绒毛状,菌丝体后期形成菌落为深绿色。防治办法:选择抗病力强的菌种,适当加大播种量;选用新鲜培养料;生产过程中严格消毒;局部污染用2%的甲醛液,1∶500的多菌灵注射或涂抹。

6.2青霉的防治 青霉对菌种危害大,污染先期为白色后变蓝绿色。若子实体感染,幼菇停止生长呈淡黄褐色,下部腐烂。防治办法:培养料进行严格消毒;加强培养室的通风,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保持环境卫生。青霉对甲醛反应敏感,可用甲醛消毒。

6.3根霉和毛霉的防治 根霉和毛霉初发时为灰白色稀疏菌丝,逐渐形成圆球形小颗粒开始为白色后转为黑色。侵害子实体时,子实体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防治办法:培养料要彻底灭菌;菌种瓶袋口防潮;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污物和采菇后的残留物。

香菇栽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香菇 母种培养 接种 管理

1.母种的培养

1.1培养基制作 用马铃薯和洋菜作培养基,制作配方为:去皮的马铃薯200g、葡萄糖(或蔗糖)20g、洋菜20g、水1kg。把已去皮的马铃薯洗净切碎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20~30分钟,用几层纱布过滤去渣,把滤液加水至足量,再加入洋菜和葡萄糖,并加热使之融化。趁热分装到试管中,管口塞上棉花并束扎成捆,包上牛皮纸,立置在高压锅内灭菌。将灭过菌的试管趁热斜置在桌子上,待凝固后即成。

1.2母种的培养 要选择出菇早,朵形正常,菇盖厚,菇柄短胖,无病虫害,7~8cm成熟的香菇,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中,用刀片刮下表皮后,取干净无菌的菇肉,约绿豆大小,用接种针接到上述培养基中,一管一块即可。将接种后的试管置于25℃~27℃环境中培养,2~3天后在接种块四周,即可长出孢状的白色菌丝。半个月后,母体培养结束。

2.栽培种的制备

2.1制备木屑菌种的培养基配方 干木屑7.5kg、米糠或麸皮2.2kg、蔗糖0.15kg、石膏粉0.15kg、水15kg。将木屑、米糠先拌匀,把蔗糖和石膏粉溶在10kg水中,然后倒入上述混合物中和匀,再将余下的5kg水加入调匀随即分装到菌种瓶中,至近瓶肩,稍压实(下部稍松,上部稍实),再用尖形木棒钻一个直达瓶底的洞孔。然后瓶口塞上棉花塞,并用牛皮纸扎起棉花塞,移到蒸笼中续蒸4~6小时(从水开算起,火要猛)或放在高压锅中,在15磅压力下维持1小时灭菌。灭菌后,取出冷却,即可用来接种。接种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用接种针挑取经过扩大培养的原种1块,接种在上述的木屑培养基上,接种后把它放置在25℃~27℃环境中培养一个月,待菌丝体长满全瓶后,即可接种到段木上去。

2.2种木菌种的制备 把适合香菇栽培的木材加工成厚0.8cm、宽1cm的木条,然后再加工成三角木块。加工出来的三角木或圆木应立即晒干备用。做10kg干种木用的培养基,要配木屑2kg、米糠1kg、蔗糖0.1kg、石膏粉0.1kg、水4.5kg。先把干种木浸在1%糖溶液中12~24小时或放在锅中煮开15~20分钟后,捞出种木,与3/4的混合物拌匀,并随即分装入菌种瓶(或其他瓶)、用余下的1/4盖面,装至瓶肩、稍压实、压平,塞上棉花塞,其消毒接菌和培养方法与木屑菌种相同。

3.段木的接种

3.1菇场的选择 要从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等方面考虑,最好选坐北朝南的缓坡或开阔地,要求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地面干爽,土壤以含石砾较多的酸性砂质土为宜,上面要有高大的遮荫树或遮荫棚,菇场四周要开排水沟。

3.2人工接种 从12月~翌年3月均可进行,1~4月份最适宜。接种前应除去菇木枝杈,将原木锯成1m长的段木,并在断口处涂1%的石灰水消毒。接种方法:用皮带冲打孔,孔穴至少要深入木质1cm以上,一般株距20~30cm,行距6~10cm;将菌种放入穴中,用手指稍加压实;将事先准备好的树皮盖在孔盖上,用铁锤轻轻敲打,使之紧紧塞住孔。菌种要当天开瓶当天用。

4.养菇期

春夏季着重防雨和防晒,主要做好段木的堆放和翻动以及遮荫等工作。一般2~3个月翻堆一次,如长期阴雨,放晴后要立即翻堆。整个养菌期内,绝对不能让太阳直晒,但要有一定的散射光。通常利用天然林的高大树木遮荫或用树枝、树皮及其他覆盖物搭棚遮荫。

秋季菇木管理则以保温为主,表层可适当干燥,促使菌丝向深层生长,扩大菌体的营养范围。霜降前后加强出菇期的管理,当日平均温度下降到15℃时,将秋季熟的菇木搬出菇场,重新架木,补淋水以促进出菇。淋水后的菇木,如遇10℃以下低温,应堆放在向阳处,用尼龙纸或草席覆盖,直至大量菇蕾长出时,再散堆架木。

香菇栽培范文第3篇

香菇具喜荫特性,郁闭度差的林地要加用透光率10%以下的遮阳网以防止阳光直射菌棒造成高温烧菌。子实体生长主要受温、湿度限制。高温条件下香菇生长快,容易开伞、衰老,低温不易开伞,菇质好。空气湿度低,容易失水、菌盖表面开裂;湿度过大菌盖发黏,易发生杂菌。所以在林下搭建拱棚,安装微喷设施,通过适时喷水改善小环境。

2 菌株选择。菌株选用较耐高温的武香一号,其菌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宜温度22~25℃。出菇温度15~35℃,最适宜温度20~26℃。

3 茬口安排及菌棒制做。①茬口安排。出菇期安排在3~12月两季栽培,制棒时间在11月份至翌年5月底前。生产高温品种(武香一号,931等)菌龄80天左右可进入出菇期,5~10月初出菇结束。4~5月份生产低温品种(939、庆科20、868等)菌棒接种后度夏,于10月至12月出两茬菇,菌棒在林下越冬,翌年3~5月再出2~3茬菇,而后接高温菇。这样一年有9个月的出菇期,越冬期3个月休眠。使林下种植实现了两季、高效栽培。

②菌棒制作。运作模式采用集约型工厂化生产,统一制棒、接种、培养,以降低生产风险。菌棒制做采用圆盘自动冲压装袋机(该机由福建漳州兴宝机械厂提供)实现搅拌、加水、分料、上料、装袋一体化。菌棒生产采用折幅15厘米、长度60厘米、厚0.05厘米的高压聚乙烯袋筒。

配方:麦麸18%,棉籽壳20%,硬杂木屑50%,细木屑(杨柳木)10%,石膏2%,水适量。

菌棒标准为料柱长度45厘米,重量2.25千克,常压灭菌。流水作业,在棚室内帐式打穴接种。每5人一组,4小时接种5000棒。

4 栽培管理。①春季管理。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此时主要的工作是养菌和转色。菌棒接种后待菌种吃料半径达3~5厘米开始翻垛,井字型排放菌棒,发菌时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及时通风换气。经过40~50天发菌至基本满袋(距袋口3~5厘米)要及时将菌棒运入林下拱棚内,香菇菌棒交叉斜靠于床架的铅丝上,菌棒与地面的夹角以不大于15度为宜,菌棒间距10厘米。同时要采用微孔通气,每棒用小钉刺孔100个左右,孔深0.5厘米,加快生理成熟和袋内转色。

②夏季管理。在自然情况下,菌龄80~90天转色4/5以上,就可脱袋出菇,脱袋前依菌棒长势和气候特点进行适当惊菌,力度要掌握好,用大水在早晚重喷两次,连续2~3天,目的是加大温差刺激和增加空间相对湿度,3天左右袋内可见有菇头露出要及时脱袋。脱袋后用大水冲洗菌棒一次,洗掉代谢产生的黄水防止霉菌感染并加大温差刺激。以后维持好湿度(用微喷调节)、温度,及时掀棚膜通风换气。正常情况下,菇蕾即可大量发生,当菇盖菌膜拉开,开伞前要及时采菇分级存放,上市销售。

出菇期间加强温、湿度管理。拱棚的塑料膜白天掀起,夜间放下,利用微喷设施及时喷水降温、增湿,创造一个最高温度在33℃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的出菇环境。一般每天喷水3~4次,中午温度高时应加大喷水次数。遇到阴雨天气,要首先停止或减少注水,以免刺激过大,出菇集中;其次放下塑料膜以防雨水冲刷菌棒,影响出菇品质。

7月由于天气闷热潮湿,加大通风,控制喷水量,以保住菌棒为主。此时极易发生绿霉感染,及时用绿霉净喷洒,即可有效消除杂菌影响。

③秋季管理。9月气温逐渐降低,空气温湿度变化较大。当夜间温度低于20℃时,放下拱棚塑料膜,以利保温、增湿。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多风、干燥时增加喷水次数,保证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利于出菇。

香菇栽培范文第4篇

关键字: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1 香菇市场的现状

香菇是一种典型的应季型菌类。因为香菇属于变温结实性真菌,所以每颗香菇的保鲜期大约为3-5天,而香菇的盛产期在每年的5-10月份,每到这个季节香菇就会出现供过于求,而过后又会出现鲜香菇供不应求的现象,甚至无货可供。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采用反季节大棚种植香菇技术,可以使香菇这种应季型菌类蔬菜能够全年候供应鲜菇。

2 香菇品种的选择及栽种时间

2.1 香菇品种选择

最好选择早熟耐高温性的品种,并且适宜在12月中旬至第2年2月下旬种植。这段时间正是鲜香菇的空缺期,生产出的香菇必然畅销。选用的品种不仅要适应本地气候,而且要求抗逆、抗高温,如金选1号、金选2号、LE202、LC236、LC2161等高温、中温菌株。

2.2 合理安排制袋时间

如香菇的出菇期大约是5-6月,需在3月下旬-4月上旬制袋,这样5月末就可以出菇,制袋地点要选取地势平、酸碱度适宜、通风好、水源足、太阳照射时间较短的栽培场地。

3 香菇栽培技术

3.1 “三匀一充分”技术应用

3.1.1 栽培料配方:木屑76%、麦麸皮17%、玉米面3%、糖1.2~1.5%、石膏2%-2.5%、尿素0.3%、硫酸镁0.5%。配料的含水量以55%为宜,要求达到手握即可成团,松手后出现裂缝而又不会松散为最佳,一定要注意不能偏湿。

3.1.2 配制方法:首先要按照配方准确称取各种配料;其次进行拌料,要求先进行干拌再进行湿拌。步骤如下:①将石膏和麸皮混合均匀;②将混合物再与木屑进行干拌混匀,一般拌混2—3遍;③将其余物质溶于水中,均匀地喷洒在料上,并要一边喷洒一边翻料,以保证湿度适宜,酸碱度适中,直到完全均匀才可以装袋。

3.2 栽培料装袋成型

调制好的栽培料一定要及时装袋,要求当天调好的料一定要当天装袋,并且上锅进行灭菌处理。袋子的选用规格为:内袋17cm×35cm,厚6丝;外袋19cm×38cm,厚2丝。装袋前,先将内袋一头扎紧,装袋完成后再将另一端扎紧,以防内袋漏气;装袋时一定要注意密度保持均匀,不能太松也不宜太紧;装袋完成后人工整理时,袋下要放麻袋片或者小枕木,放袋过程要小心保持袋的完整性,以避免造成微孔。内袋装好封严套上外袋,外带两端均扎成活结。

3.3 料袋灭菌

采取常压蒸气灭菌法,袋装好后及时装锅灭菌,将培养基装入灭菌锅后,用较厚实的麻袋片之类的材料将锅筒包住,培养基一般放入3-4层以后中间用薄木片垫住,以防止受热不均匀,然后用猛火旺烧,争取在4-6小时内使下部温度达到100℃,这个过程一般持续8-10小时,以保证灭菌彻底。

3.4 香菇的抢温接种

3.4.1 所用物品灭菌。待灭菌料袋降至28℃后,将接种所用的用具、菌种、衣服等物品放入接种室,同料筒一起薰蒸灭菌。

3.4.2 菌种处理。一是入接种室前用75%的酒精或其它杀菌药剂将菌种袋(瓶)擦洗1遍。二是接种前再用75%的酒精将菌种袋擦1遍。三是接种时从瓶(袋)底开始接,上部留1~2cm不用。

3.4.3 操作规范。一是接种必须3人一班,一人运袋擦袋,一人打眼封口,一人接入菌种。二是接种速度要快,随打眼,随接种,随封口。三是接种时间安排在晚上9点以后或阴天,以免灰尘大增加污染。四是短时间内1次接完,接完后再用气雾消毒剂薰蒸1次。

3.5 培菌方法

培菌期间保持室内干燥、暗光、通风良好,菌袋一般摆5-6层,不要压住接穴,影响菌种呼吸。在整个培菌阶段,推广采用“发菌阶段和转色促熟阶段”2段管理培菌法。发菌阶段主要是增温、降湿,室温保持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温度偏低发菌时,可刺孔增氧,提高袋温,促菌快发。发菌前期当接穴的菌丝直径达到4-5cm左右时翻堆1次,促使发菌均匀一致;当接种穴之间菌丝连接后即可去掉外袋。转色促熟阶段主要抓好袋温管理,适宜温度是15-25℃,最适温度为18-22℃,此外,还要求给一定的光照并保持通风良好。通过这个阶段的管理,要求3月底以前转色结束,菌丝生理充分成熟,在此基础上进入出菇期。

4 反季节香菇栽培设施

4.1 大棚降温设备的运用

目前有一种多功能水温空气调节器,具有夏季降温、冬季升温双重稳定温度的作用,实验证明这种调节器使用效果非常理想。在菌种发育的7-8月间,可以使培养室的温度保持在13-25℃;而在低温季节进行升温操作时,只需要少量的煤、柴等燃料。

4.2 下田覆土技术的运用

为防止菌棒底部出现生菇情况,在下田之前要查看天气,要求在温度较高的晴朗白天下田,尽量避开早晚的低温,下田后最好保持一段时间的晴好天气;若天气预报下田后几天有阴雨天气,则不要下田,防止菌棒立即长菇。

4.3 菌袋转色

按常规生产程序进行菌种生产以及菌袋生产,待其全部完成发菌后,可以将菌袋以四边形形制逐层码高,并覆盖塑料塑膜、草席等使其升温,但注意通过调节草席的多少和塑料薄膜的覆盖与否以及夜间的揭盖,来促使菌袋表面的白色菌丝倒伏以及增加菌袋的温差,促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转色完成。

5 反季节香菇栽培出现的问题与预防措施

5.1 香菇的灯罩形菌盖有时表现出尖头的灯罩形状,明显薄或者又小又薄

此类菌盖即使采用延长生长时间也无法长大,并且在食用时不会表现出鲜香菇所应有的香味。这是由于基料营养不足,或者生长的温度偏高所引起的。出现这种状况的一般是没有转色或者转色不完全的菌袋,补救措施是一定要调控外部条件,促使菌袋尽快转色。可在浸泡菌袋时适当延长时间或补充营养剂,另外也可采取人工“叶面施肥”的办法,如喷洒食用菌专用的营养精素;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应采取有效地降温措施,如夜间通风,人工制冷等,会收到较好效果。

5.2 香菇的茵盖不周正

具体表现出菌盖歪七扭八,或长短不一,或三角四方等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香菇在幼蕾阶段没有及时切开菌袋,致其菌盖在生长过程中直接顶在菌袋上导致挤压变形,或者所产生菇蕾比较多,没有及时对菇蕾进行梳理处理,等到其长到一定阶段,菌盖分化后挤在一起,致使其变形,无法再重新圆整。预防措施:及时割破菌袋,并对菇蕾及时梳理处理,一般只选留2-3个幼蕾,不要保留过多。

5.3 香菇的茵柄从裂缝中长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菌袋含水率过低,导致培养基开裂,形成条状裂口,而子体可以在裂口内长出,有的在没有完全钻出来的情况下就出现菌盖,菌盖在裂口内逐步生长,导致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商品价值。预防措施:一定要坚持进行菌袋浸泡处理,不使培养基形成裂口。

5.4 香菇的茵柄扭曲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菇棚空气湿度偏低,受光照较强或光线角度变换过于频繁。预防措施:菇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并保持较稳定的光照。

5.5 香菇的茵柄空心

主要表现有菌柄细长、空心,从而引起菌盖偏小,主要原因是培养基料含水率不足以及菇棚湿度达不到要求等原因所致。预防措施:每次采收后,即应对培养基进行泡袋处理,一般浸泡23-25h即可,使基料恢复原状,并保持菇棚空气湿度在85%或者更高水平。

5.6 香菇的茵盖波浪形

香菇栽培范文第5篇

一、所需设施设备

搭建塑料拱棚(也可利用现有闲置住房和蚕室)。建好常压灭菌炉灶、烘干炉灶,备好清洁水源:购置三相电动专用粉碎机及喷雾器、接种箱等工具:购买直径15厘米、厚度0.04亳米的卷装聚乙烯食用菌培养袋若干:另备塑料扎口绳若干及热封口机1台。

二、桑树枝条储备

将剪伐后的桑树枝条用专用粉碎机粉碎成细小的薄片,然后晾干、装包备用。来不及加工的鲜桑枝条,要妥善储存。应储存在向阳、背风、土壤干燥的储备棚里,每10天左右上下左右里外要对调、翻动一次,以防霉变,影响栽培原料的质量。

三、把准配料比例

栽培实践证明,“育71-1”桑树枝条优于“湖桑32号”,夏伐桑枝条优于冬剪枝条。桑树夏伐枝条因木质化程度高。是育菇首选原料。制作培养料时,按70%夏伐枝条、20%棉籽壳、9%小麦麸皮、1%生石灰等其他辅料进行配比。冬剪枝条木质化程度不高,要适当增加配料比例,制作培养料时按50%冬剪枝条、40%棉籽壳、9%小麦麸皮、1%生石灰等其他辅料进行配合。

四、装袋接种灭菌

把直径15厘米、厚0.04毫米的聚乙烯简膜截成55厘米长的圆筒,一端封口,将培养料装入塑料简袋内,每袋重1公斤左右,扎口后放入常压蒸汽锅进行蒸汽灭菌。先用旺火加温,当锅内温度升至100℃时。改用文火,持续10-12小时后停止加温,降温至70℃时出料。待培养料简冷却到28℃时,搬入接种箱。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洗双手,伸入接种箱内边打孔边接种。这一过程要求动作快,持续时间短。若接种穴深则要多装菌种,以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干燥能力。

五、适时调节温度

接种后的菌袋呈“井”字形堆放,堆高5-6层。接种后的前半个月,室内温度要控制在18℃以上,但不要超过28℃。以利菌种快速萌发定植。待菌丝长至8~10厘米长时,可将外袋一端解口。接种后25天,脱去外袋进行第一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后,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袋温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温,严防“烧堆”。10天后进行第二次刺孔增氧。一般情况下。接种后40~45天菌丝即可满袋并转色结束。在温度管理上要注意四点:一是要保持培养室凉爽,温度不要超过30℃;二是培养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燥:三是严禁阳光直射菌袋:四是尽量将菌袋疏散,菌棒呈“”形摆放,堆高不超过6层,若采用层架单层摆放则更好。

六、分季管理出菇

当菇蕾大量出现时即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时室温应控制在10~16℃,空气湿度控制在90%。香菇出菇时间较长,春、秋、冬三季均可出菇,因此在管理上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 秋菇管理:11―12月这段时间出的菇叫秋菇。其管理的关键是:温度12~15℃,湿度保持在85%~90%。在空气新鲜的情况下,减少水分蒸发,做好保湿工作。当菇蕾长到黄豆太小时,视天气干湿情况进行喷水。气温高于20℃早晚喷。中午不喷;下雨天不喷:阴天少喷。

2 冬菇管理:1~2月出的菇叫冬菇。这一时期出菇的质量最好,但菇房内温度保持不低于3℃是关键。早晚不宜开窗,中午气温高时,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3 春菇管理:3~6月份出的菇为春菇。这一阶段调湿是关键,要适时进行菌棒浸水。浸水前先用8号铁扦。从菌棒的一头打到另一头,然后把菌棒排放在水稽或沟中。以水淹没菌棒为宜。但必须注意的是,菌棒减量不到1/5时暂不浸水,温度超过25℃以上也暂不浸水。其他管理同秋、冬菇。

七、严格搞好消毒

育菇前要用17%福尔马林加0.1%的高锰酸钾稀释液和1%的有效氯漂白粉。对培养室内外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以预防菌种感染病毒,减少烂菌、病菌发生,以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八、适时采收上市

香菇长大后,要适时采收。按照“先熟先采”的原则,即当菌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长到八分熟,其边缘稍内卷成“铜锣边”时为采摘适期。采摘时不要碰伤小菇,采菇前最好不要直接喷水。采收时要按大小分放。分别出售。第一茬采收结束后。通过养菌、补永等措施,重复第一茬管理方法,直至最终的第五茬香菇采收。

九、注意事项

若采用闲置太蚕室套育食用菌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消毒。大蚕饲养结束后,立即对蚕室进行“回山”消毒,然后打扫、清洗,3天后蚕室即可用于育菇。大蚕进室前2周,要腾空蚕室,着手消毒,蚕儿进室前3天,要打开门、窗,通风排湿。消毒工作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相关期刊更多

食用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中国食用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食用菌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