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力的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一个已知力的分力;
2、会用三角形法则求解力的分解;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所以平行四边行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而三角形法则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得到的,熟练应用矢量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力的分解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与水平方向成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
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力的分解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
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
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引出课程内容.
二、授课过程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力的分解.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力的分解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
2、力的分解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力和力的大小为:
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如图),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使物体压紧斜面.
3、力的分解练习(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产生的效果?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常被分解成和,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2)学生实验2,观察图示,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铅笔重复实验,对比结论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分解成和,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尽管力的分解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4、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题目关于“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研究
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劳动、学习的工具一般以杆和绳子为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进行分析,研究“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具有实践意义。有关内容可以参见备课资料中的“扩展资料”。让同学观察周围的力学工具,对比杆与绳子,分析说明各个物体的受力特点,与其有关的题目可以参见如下:
一、“‘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的反思与改进
对于“力的分解”的教学,若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会利用大量的时间讲解怎样运用“力的分解”解决静力学的相关问题,比如动态分析的问题.
众所周知,可以用“力的分解”解决的静力学问题,绝大多数都可以用“共点力平衡”来解决. 而且,相比之下,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共点力平衡”解题的思路.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后来学生掌握了“共点力平衡”的方法后,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再用“力的分解” 解决静力学问题了.
首先,“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不应该是它在解题中的应用,而应该是向学生有效渗透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即可以用两个或者多个分力来代替某一个力. 实际解题过程中,“正交分解”用得更为普遍,而“正交分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需要分析这个力在x和y方向各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其次,“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还在于让学生参与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植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于“力的分解”应用的教学,应该以体验“力的分解”的实际应用为重点. 比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实验方案,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的两倍左右.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的反思与改进
教材上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是“拖拉机拉耙(图1所示)”,说明斜向上方的拉力F会产生水平向左的F1和竖直向上的F2两个作用效果. 明显地,大多数学生都不曾观察或体验过动态的拖拉机拉耙的情境. 因此,对学生而言,F能产生F1和F2两个作用效果是难以理解的.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图2所示的演示实验(可以用实物投影将整个实验过程展示到屏幕上,效果会更好). 当用力F朝斜向上方拉物块时,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①台秤的示数在变小;②刷子的刷毛向右弯. 台秤的示数变小说明物块对台秤的压力减小了,同时也就说明物块受到了竖直向上拉的效果,即F1的效果;刷子的刷毛向右弯说明物块受到了水平向右拉的效果,即F2的效果.
实践表明,图2所示的教学情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热情,为本节课的成功开展做足了铺垫. 自然地,学生便提出问题:这个斜向上的拉力跟这两个方向的效果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而这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内容.
三、“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进
物理学给人类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物理学独特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的核心,它体现了物理学的独特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从培植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看,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学生最重要的素养. [1]因此,教师在传授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当让学生进入物理思维的世界,体验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对于“力的分解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结论的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播放一段Flas视频,然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也能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但是却失去了分析归纳、锻炼思维的过程. 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只能是表面的、不牢靠的.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人云亦云”等思维惰性.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图3所示的作图过程,并要求学生陈述自己的发现,相互补充和完善. 实践表明:改进后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加直接的体验以及更加接近真实的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领悟了方法、发展了思维,对“力的分解的不确定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手段”的反思与改进
分析某一个力(合力)的几个作用效果、平行四边形作图以及应用三角函数定量计算分力是本节课的三个教学难点.
对于“分析某一个力(合力)的几个作用效果”的教学,一般地,教师会列举大量的、类似的例题,反复地、枯燥地分析“某一个力会产生哪些效果?”试图通过这种密集训练的方法突破难点. 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适得其反,会把初学高中物理的高一学生弄得糊里糊涂,滋生了学习物理的心理阴影.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采用实验探究的手段突破“分析某一个力(合力)的几个作用效果”这一难点,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探究方案是:先由教师利用演示实验(图4所示)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探究(图7、图8所示). 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教师:橡皮筋A、B各发生了怎样的形变?形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橡皮筋A、B均发生了伸长形变,这说明了拉力F可以同时产生向左拉横杆的效果(F1的效果)和斜向下压斜杆的效果(F2的效果).
教师:如果撤去F,怎样做可以让橡皮筋A、B产生同样的效果?
学生:同时使用拉力(F1)和压力(F2)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
教师:拉力F跟F1的效果和F2的效果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可以用F1和F2来等效替代F,即F1和F2是F的两个分力.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合力F以及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图5所示).
学生: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出分解合力F的平行四边形(图6所示).
教师:根据学生作图的实际情况,对同学们作图的典型错误进行点评.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角度与合力F的大小,应用数学知识求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安排学生参照图7或者图8所示的方法进行自主体验探究,要求学生感受拉力F的作用效果,体会怎样分析合力产生的效果,尝试作出分解拉力F的平行四边形.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先由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探究呢?其原因是:实验探究也要重视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种把实验直接推给学生去完成的做法是错误的,缺少合理指导的实验探究,热闹的是氛围,冷却的是思维.
笔者在“力的分解”多次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教学. 改进后的教学,以培养探究能力、领悟思想方法为目标,以实验活动为载体,将观察、实验、讲授和应用和谐统一,使学生的兴趣、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在乐学、会学中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Abstract: Two strains of fungi decomposing cellulos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oil of our campus taking the filter paper cellulose as carbon resource.For these strains,the experiments of decomposition of filter paper,determinations of CMC enzyme activity,FPA and natural cellulase activity were done.The results showed that:(1)It was the faster that the filter paper was decomposed by one black strain,and the filter paper was changed into paste during less than for 12 h.(2)CM C enzyme activity,FPA and natural cellulose activity of the strain were highest in five strains,reached 2.884(mg/mL)・30 min,0.36(mg/mL)・hand 2768(mg/mL)・d,respectively.
关键词: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力;纤维素分解菌
Key words: cellulase;filter paper;enzyme activity;cellulose―decomposing fungus
中图分类号:TQ3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44-02
0引言
纤维素是所有植物的主要组分,构成了植物干物质的1/3~2/3,世界上纤维素的年产量估计可达4×1010t(Pierre Beguine,1990),因而,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而又不断新生的资源。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然而,这种资源的大部分现在是作为废物而被抛弃掉。在自然界中,这些“废物”是通过纤维素分解菌,即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将其自然分解的。在我国纤维素资源极为丰富,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产量就高达7.0×108t,约相当于我国北方草原年打草量的50多倍,绝大部分地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农村,秸秆主要用作燃料、畜禽饮料与积肥,不仅利用率低,还对环境造成污染[1]。因此,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农作物秸秆这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各国政府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纤维素很难被分解利用,如何将纤维素转化为能直接利用的资源和能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将其转化为人类所需的能源、食品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对秸秆类纤维素物质的利用主要采用生物法,既利用微生物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因此,分离和筛选高酶活的菌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广泛搜集试材的基础上,分离筛选到一株酶活力高的纤维素分解菌。
1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样品分别为富含纤维素分解菌的玉米地土壤、牛粪和酒糟。
1.2 培养基①分离平板培养基;②液体培养基。
1.3 滤纸纤维素的制备将滤纸剪成1cm宽,6cm长的滤纸条。
1.4 菌株的分离、纯化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
1.5 菌落的观察和菌的鉴定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菌形态。将纯化培养的细菌分别接种于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棉子糖、木糖、阿拉伯糖,并进行明胶液化、淀粉水解、V-P测定、吲哚试验、H2O2酶试验、硝酸盐的微量发酵管,37℃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根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鉴定手册》进行鉴定。
1.6 酶活力测定
1.6.1 标准曲线的绘制本研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DNS)测定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取9支比色管,分别按表1顺序加入各种试剂,将各管溶液混匀后,在721分光光度计上(520 nm)进行比色测定,用空白管溶液调零后,测定各管光密度值.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 (图1)。
1.6.2 滤纸分解度的观察在试管中加入酶液8 mL,再加入pH 4.4柠檬酸缓冲液2 mL,摇匀后加入滤纸条(1cm×6cm)和几滴二甲苯,置于50℃恒温水浴中静置反应24 h后稍加震动,观察其酶活力的分解强度:(+)滤纸边缘膨胀;(++)滤纸整齐膨胀并下弯;(+++)滤纸不定形;(++++)滤纸全成糊状.若滤纸不到24 h全部分解,则记下达到全部被分解的时间.
1.6.3 CMC酶活力测定移取酶液0.5 mL于试管中,加入含质量浓度为0.5g CMC―Na的柠檬酸缓冲液(pH 4.4、0.05 mol/L)1.5 mL,然后在50℃水浴锅准确作用30 min后,立即按DNS法测定糖。
酶活力计算公式:=[(mg/mL)・30min]
式中:葡萄糖量――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葡萄糖值(rag)
1.6.4 滤纸糖化力测定移取稀释酶液4mL于试管中,加入柠檬酸(0.1 mol/L)一磷酸氢二钠(0.2 mol/L)缓冲液(pH 4.8)1 mL,然后加入一张(1cm×3 cm)滤纸,放入50℃水浴锅准确作用1h后,立即用DNS法测定糖。
酶活力计算公式:=(mg/mL)・h
式中:葡萄糖量――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葡萄糖值(rag)’n―― 酶液稀释倍数。
1.6.5 天然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称取1g秸秆纤维素置于50 mL带塞的三角瓶中,加入稀释酶液8mL,pH4.85、0.1mol/L柠檬酸缓冲液3mL,蒸馏水4mL,摇匀,50℃水浴锅中酶解24h,过滤,按DNS法测定还原糖。
酶活力计算公式:=(mg/mL)・d
式中:葡萄糖量――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葡萄糖值(mg),n―― 酶液稀释倍数。
2实验结果
2.1 菌落观察在配制好分离培养基后,把所需培养基和其他物品进行灭菌。灭菌后,把培养基倒平。再在平皿上接种以准备好的菌种(泥土稀释液)。在37度下恒温培养,培养两天后,在培养基上长有两种优势菌。其它的都不长或只长一点。这两种优势菌一种为黑色,一种为青色。且都长在滤纸上或滤纸旁。所以可初步断定为纤维素分解菌。把上述两种菌在高倍镜下观察,清晰可见许多孢子,还可见许多扫帚状孢子丝,形状与青霉菌相似。故亦可断定为霉菌。培养基上的菌再经过两天的培养,在滤纸上或旁长有另一些菌,且一种白色絮状菌为主。这种菌覆盖在上述两种优势菌上。分析原因:上述两种纤维素分解菌在生长时可以利用滤纸做为碳源,所以可以生长。而其它的功败垂成不能分解滤纸做为碳源故不能生长。经过几天的培养,上述两种纤维素分解菌把多糖形式的纤维素分解成单糖。其它的菌在这种环境下就可以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的单糖而生长,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为得到上述两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纯种。须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仍配制和分离培养基成分一样的培养基。对上述两种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二次培养。配制好后培养基进行灭菌,单独对每种菌分别接种三个平皿,37度恒温下培养2-3天。分别对每种根据真菌鉴定手册进行鉴定。根据手册鉴定,上述两种菌黑色的是黑曲霉,青色的是青霉。
2.2 滤纸分解度观察结果见表2。
2.3 酶活力测定结果将分离到的两株菌分别接种一环到装有50mL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振荡(转速为125 r/min)培养6 d,将培养液于4℃、4000 r/ra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作为粗酶液,测其对滤纸分解度,CMC酶活力(CMC case),滤纸糖化力(FPA)和天然纤维素酶活力,结果见表3。
3讨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测定方法.1984年,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协会的发酵委员会确认滤纸酶活力测定法为标准方法,滤纸酶活力法测定总酶活力虽然是一种通用的、公认的、经典的方法,但 由于其底物为滤纸是不溶性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同厂家生产的滤纸也不同,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滤纸品种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在近来的总酶活力测定过程中发现,国产滤纸的质量有所变化,其本底值过高,给测定带来较大的误差,而且作为底物的滤纸需要裁成一定重量的小条,比较麻烦.对于活力较低的样品来说,其灵敏度较差,更为主要的是这种方法的反应时间比较长,不利于快速测定,这在生产中是很不方便的。在通常情况下,影响酶活力的因素较多,如酶的浓度、底物的结构和性质、pH值、反应温度等.另外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也很多,至今没有统一,这就造成了相互之间无法比较活力的情况,本实验采用了测定各菌株在作物秸秆纤维素中表现出的纤维素酶活力,更具有生产上的意义。
关键词:硬币;分离盘;硬币清分机;计数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280-02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硬币以其成本低,流通次数多、耐磨损、易回收等无可替代的优势将占领小面额货币市场是大势所趋。我国第五版人民币的发行,辅币(10元以下)硬币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硬币的投放量还将大幅度增加。由于硬币手工清分成本大,利润小,一般不复点且误差多,因此硬币流通自动化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市场需要一种成熟可靠的硬币自动处理机具。鉴于此需要,我们研制用于处理上述问题的机具。
1 硬币清分机概述
银行等一些特殊部门要对大量的硬币进行高效的处理,如计数、分类、包装等以使其再流通,无人售票车、投币电话等需要对硬币进行实时识别,自动售货机除了识别之外,还要提供找零功能等,所有的这些问题促使硬币清分机应运而生。
硬币清分机是对高速通过的硬币进行识别、计数,同时对伪币、残币进行剔除的系统。它是分类机、计数机、包装机、销毁机等众多硬币处理器具的基础。由于国情和货币体系不同,研制各国统一的硬币清分系统不现实,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货币体系研制相应的清分系统。
在这个领域里,国外较早的开展了研究,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的产品大致也分为三个档次,低档、中档和高档。低档清分速度在1000枚/min以下,中档为1000~1500枚/min左右,高档则在1500枚/min以上。所使用的清分方法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物理技术进行清分,另一类是根据性能指标进行清分。高速清分基本上都是采用性能指标来进行清分。在此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的瑞典 SCANCOIN AB 公司,它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银行器具的公司,成系列地研制了针对不同货币体制下的清分系统,SCAN COIN AB 公司有专业的产品在国内使用,误判率≤0.5%。但其价格昂贵且进行技术垄断,同时针对材质相近甚至一致的伪币,其检测显得无能为力。
在国内,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福州大学等多家单位均对如何进行正确的硬币识别做过深入研究,在机理上普遍采用电涡流法。这些单位的研究在可能涉及的硬币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硬币的鉴别都局限于项目本身,存在不系统、不完整,对伪币效果识别不好等问题。
综观来看,当今国内外硬币清分装置,或者设计原理简单,抗振动、抗电磁干扰能力差,识别伪币能力差;要么制造复杂、价格昂贵、缺少实用价值。
2 硬币清分机设计
2.1 工作流程
对于混币分类功能的实现,目前有很多种方法,有根据形状尺寸分类的,有根据材料性质不同分类的,有根据体积密度不同进行分类的,还有根据颜色不同进行分类的,当然最新的有根据图象图案不同进行分类的,以后肯定还会有其他的更先进的方式来对硬币进行分类。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来实现混币的分类。对七种不同币值的硬币进行了的比较发现:1元硬币重量最大,直径最大,厚度也比其它币值的硬币大一点。1分硬币的直径最小,其它的硬币在直径尺寸上也各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以硬币的直径尺寸作为分离七种硬币币值的准则,对七种币值的硬币进行分离。
首先把混合的硬币按币值分成七类,拿1元硬币来说,1元硬币被归成一类后,然后对其进行计数。其他六种硬币的具体操作与一元的硬币一样,这里不作重复介绍。其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2 方案的设计
具体的分离步骤是这样的,首先混币通过传输装置,定时定量的(定时定量的目的在于防止一次送进过多的硬币而导致分离盘负担过大,引起堵塞和分离不流畅)传输一部分混币到图中所示的分离盘,起先我们分离的是币值为1分的硬币,所以分离孔设计的要比1分的硬币略大,比其它币值的硬币直径都要小,以此为标准再经过实验产生的分离效果,我们确定一个合适的直径,这样一来,1分的硬币和其它币值的硬币就区分了出来。
其工作原理如下: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分离盘,使得分离盘转动,则分离盘中的硬币作离心运动,硬币被甩进引导管(内含7个分离孔,孔的大小循序从右到左依次变大),然后根据硬币的尺寸由小到大的循序对硬币进行分离。其装置简图如图2所示。
2.3 硬币的计数
本系统采取的是利用光敏传感器作为基本传感器进行硬币的计数。计数装置是用光电三极管作为检测元件。其检测原理如图3所示。
图中黑色为待计数的硬币,Vi为24V电源电压,Vo为输出电压,R1和R2为限流电阻器,A和B分别是发光二极管的发射端和接收端。
当硬币陆续通过图示位置时,接收端会收到光信号,通过一个就会收到一个光信号,通过N个就会收到N个光信号,同时在其输出端输出N个电脉冲信号。采用一单片机对输出的电脉冲信号的下降沿进行计数,并且通过LED数码显示管将计数结果显示出来。
3 电路设计
为了满足上述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设计,也可以采用单片机自行开发印制电路板。前者开发周期短,抗干扰能力强,但作为批量生产,其价格昂贵,保密性不好,他人易于模仿。后者开发时须投入一些人力物力,对于只有开关量输入、输出的控制系统,干扰比较容易解决,只要电路板布线合理一些、整线布线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4 控制程序简介
硬币清分机流程图简介:首先启动电源,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然后系统是否设置参数,电机转动,系统开始计数,如果中途想暂停,按下暂停按钮,则电动机停止转动。如果中途没暂停,则系统继续运行,直到硬币的数目大于或等于钱箱的总容量,电机才停止转动,从而系统运行结束。
5 结论
本机采用根据硬币直径的大小对币值进行清分的方法,虽然不具备辩伪功能,但可以对中国现行硬币快速准确按币值进行清分。主要特色是设计简便、清分准确、使用可靠、维护简便、价格低廉等。而且系统具备扩展的潜能,可以满足将来硬币清分机发展的需求。笔者与河北汇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应用此技术生产的硬币清分计数机。已成功地在银行、公交公司等部门使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费用。因此此产品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其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参考文献
[1]徐庆,王章中.硬币・硬币材料・硬币流通[J]. 机械制造与研究,2000,(5):30-31.
[2]V. V. Panasyuk、B. M. Zaidel.Eddy-current sensor for measuring the length of a throughcrack propagating in a metal plate[J]. Materials Science (Historical Archive), Volume 10. Number 5:577 - 579.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想了很多的办法,督促落实学生的背诵,小组检查,单个检查,一个接一个,但是往往事倍功半,效果非常差。学生往往是费尽心思背不会,千辛万苦背会之后马上就忘记了。好不容易背会了一段时间,考试之中又想不起来,得不了分。
带着这些疑问,我与学生多次交流,了解他们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经过对比分析,我了解到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文章结构,不知道前后句之间的关联,只能是死记硬背,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思路。客观上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屈原作品表达比较含蓄,而大多的参考书、资料往往只是注重单个句子的解析或者是全文整体情感的把握,没有对于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的分析。
带着这个疑问,我深入阅读文本,查阅专家教授的分析,对于文本中句与句的内在联系有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落实到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我结合文本谈一谈我对于《离骚》(节选)结构的一些看法,以供大方之家批评斧正。同时,也是为了引起大家对学生学习问题的关注,希望教育者能够多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反思教育的方法。
节选部分分为两段,首先我来分析第一段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轨迹。
这一段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话作为第一层次,概括写自己人生的不幸;第5句至第10句为第二层次,具体分析自己人生不幸的原因;第11句至第14句为第三层,具体分析自己不幸人生的根源。三个层次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哀”“怨”“直”,表达的情感都是逐渐低沉然后猛然提升。
第一层以“哀”来总领,但是诗人“哀而不悔”。第1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在哀叹自己人生的不幸和人民生活的苦难,诗人叹息流泪是在为自己,也是在为人民。第2句“余虽好修以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是写自己人生不幸的具体表现,以美好来约束自己结果却被贬斥。第3句“既替余以蕙v兮,又申之以揽”,则是对自己不幸人生哀叹的总体概况,“蕙v”“揽”,成了自己被贬斥的缘由。到这时,诗人的情感发展到了第一个低谷,人生的不幸大概也就如此吧。但是他马上从这种对人生不幸的哀怨中挣脱,发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为理想而虽死不悔的最强声音。
第二层以“怨”来总领,但是诗人“怨而不苟”,“苟”是苟且,随波逐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第5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是作者对君主发出的压抑的怨言,埋怨君王不体察自己的忠贞和诚信,君恩浩荡,可是却不能加之于自己身上。第6句转移了埋怨的对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以众女喻朝中的大臣,埋怨他们因为嫉妒自己的美貌而进谗言,诽谤诋毁,离间自己与君王的关系。第7句和第8句,作者将自己埋怨的对象再次转移,从更深层面思考,“固时俗之工巧兮,凉婢囟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原来,是这个世道如此,社会的根源才是造成自己人生不幸的根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作者感受到的只能是这“浓黑的悲凉”。此时,他的情感也跌落到了第二个低谷之中,“饔粢赜髻奄猓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这样的社会中,忧愁烦闷深到了极致。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胸中郁积已久的愁闷,一吐为快,幽怨之情到了极致。但是,诗人并没有因为黑暗力量的强大而要苟且,没有因为自己的困厄而要随波逐流,他没有被这样的情绪缠绕而伤怀,而是以更大的勇力和决心,表达了自己“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宁愿死也不愿意向社会黑暗屈服的决绝。
第三层一共4句,以“直”来收束,诗人是“曲中求直”。第11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以鸷鸟来比喻自己,以凡鸟来比喻社会众人,如同鸷鸟一样的人和社会不能相容不是今天才开始,多少年来,又有多少像自己一样的正直之士卓尔不群。第12句转换角度,表明自己与朝堂中的奸佞臣子们永远也无法走到一起,“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如同方与圆无法贴合,不同追求的人,还有什么共同的道路?对于社会与朝堂的深深失望,让作者的情感第三次跌入到谷底,“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和他们在一起,只能让自己的心志受到压抑,只能让自己受到屈辱。最后,作者的情感再次昂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前代的圣贤君主们所看重的不就是我的这种为正道而死的精神吗?当然,作者暗中也在批评现在的君王背离了这样的追求,委婉地表达了对于君王的不满。同时,作者也借此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依傍。
附表1:《离骚》第一段结构分析
第二段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相对简单,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每一层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第一层包括前三句,可以概括为“悔道”,是对自己选择道路的反思;第二层包括第4至第12句,共9句,可以概括为“退进”,是对自己进退选择的反思。
第一层概括为“悔道”,指的是自己对于道路问题的反思,对自己过去选择的反观,这一层同时也引领了第二层反思的具体内容。同时,这一层中的道路也是由抽象到具体。第1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总领全段,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追忆和反观。儒家思想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屈原而言,现在这一条兼济天下的道路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么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犹豫彷徨,还是返回吧。第2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对于第1句思考的结果,迷途知返,回车复路,回到自己的从前,趁着现在还有返回的机会。第3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作者已经由刚才的反思与结论而付诸行动,兰皋椒丘都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眼前景致,但君王和社稷依然挂怀,诗人还是放不下心来,只能坐下继续思考自己的人生了。
第二层概括为“退进”,写出了诗人思考的具体过程。这一层中首句是总括,“忽反顾”句是照应第一层的犹豫彷徨的思考,其他的句子都是在表现自己进退思考的犹疑和痛苦。第4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进而遭遇忧愁,退可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这最初的华美服饰,正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第5句先写的是退,是修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华服做成,退而保全自我,可却无法忘怀自己的君王。然而,君王如何呢?第6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君王听信小人之言,从不真正了解我啊,算了吧,只要我品质高洁算了。然后诗人再次写退,第7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冠长佩,更显得我卓尔不群,第8句又从进的角度来分析,“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如果再入朝堂,芳草和污泽并存我真的难以忍受,好在我现在的美好品质没有因为他们而改变。此处,中间加上第9句“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是对第一层的照应,更加表现出诗人的犹疑、彷徨,以及对前路的思考。第10句“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诗人再次写退,修其初服,佩戴上缤纷的繁饰,我高尚的品格更加光彩照人。第11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又从进的角度来分析,社会黑暗腐朽,可它与我又有多大的关系呢?那些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爱好,我与他们不同是因为我坚持了正直的道路啊!最后,节选部分的最后一句,用“不变”来概括,经过灵魂的挣扎,诗人最终做出了心灵的选择,不改初心,“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为了国家和君王,我不改变,哪怕是死我也毫无畏惧。
附表2:《离骚》第二段结构分析
以上是我对《离骚》节选部分的结构分析。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三点。第一,诗歌第一段的第二、第三层和第二段的第二层是节选部分的主体,但是这几层在结构安排上都有从君王、群小、社会、自身几个方面的表达,或者由前向后,或是由后向前,这种比较明显写法在相关资料的分析中并没有找到。掌握这种写法,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学生的背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对于诗歌结构的分层方法,从相关的资料中也没有找到明确的分析。我在分析层次的时候注意诗人情感的变化层次,诗人往往是先表达一番自己的痛苦,在痛苦之中似乎压抑到了极致,但是马上就又表明一次自己宁死不屈的决绝之心。第三,诗歌中一共四次写到自己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几个句子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都是表达自己的为正义而死、绝不后悔的信念,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放在一起来看,表达的含义却有比较明显的分别。第一句主要表达为理想粉身碎骨也绝不后悔;第二句主要强调宁愿死也不同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第三句主要表达保持清白献身正道这种品格为前代圣贤君王看重推崇,是自己精神的依托;最后一句主要表达虽然受挫,哪怕是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本心。单独看这几个句子的区别,不如将它们放回到各自的层次中,这样的表达和该层次前面的内容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