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学实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范文第1篇

实验课是学习生命科学的学生学习阶段的必修环节之一,是学生通过参加第一线的实验活动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寻找发现自身不足,验证理论课内容和完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此外,实验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树立使命感,进而为学生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为期半学年的实验过程中,取得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经验全面的提高等丰硕成果,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的完善、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的积累和实验总结与论文写作态度的端正等三个方面。

第一,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的完善。微生物学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不仅包括最基本的无菌操作技术,常见微生物的形态及常规染色的观察,基本生理生化分析(V.P.反应、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糖发酵试验)并将微生物的基本试验方法与日常生活结合(土壤微生物分离纯化、酸奶中乳酸菌分离和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激起学生对微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还为学生创造了将课堂与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的机会(自主实验)。在整个课程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耐心地讲解知识,还要将自己多年微生物学研究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其次,基础实验部分巩固了实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使学生们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漏洞、学习知识。再次,专题实验加深了对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际应用的认识。微生物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农业、能源、食品、医药和石油工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微生物也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对食品,饮用水等中的微生物检验检疫非常重要。“乳酸发酵实验”与“水中大肠菌群检测实验”正是针对功能微生物的利用与致病微生物的监控并结合日常生活而设计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工业标准化与检测标准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实验报告丰富了知识体系。实验报告涉及知识面广,尤其是课后问题,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必须认真查找相关文献和相关技术手册,并对提出的问题即时沟通交流,这都拓展了知识面并提高了表达能力。

第二,实验设计与准备经验的积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历了实验设计与准备的工作后,使学生们认识到实验关键的不仅是实验操作而是实验前期的论证准备以及繁琐的实验药品的订购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这是因为,首先,实验目的要明确并且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不能仅凭想象。实验目的是实验的主线应至始至终贯穿整个实验。无论是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过程中,都要时刻牢记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是要验证什么理论,还是揭示什么现象。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忘记了实验的目的,那么就会丢掉实验的灵魂。另外,实验进行之前应认真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其中重要部分进行论证并进行预实验。实验操作部分是对实验方案的执行部分,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际操作以期达到预期目标或论证某一理论的工作。因此,实验方案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修改,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方案行不通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则应通过暂停实验分析已得到的实验数据并进行论证分析才可以修正实验方案。其次,实验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等应在实验进行之前准备好。这一部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实验准备不充分也是导致实验效率低、实验周期长的主要原因。在实验方案中包括所需实验设备、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等的分析,根据实验方案中的要求应首先确定所需仪器设备的来源,如添置新仪器设备等需要在专业分析中心做的分析需提前联系。实验材料是实验的对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或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一定要规范,以增强实验的可对比性。如果实验材料需要预处理,处理方法一定要有章可循不可随意。总之,对实验设计及准备工作认识的深入有助于完成从学习到研究性学习到研究的过渡,有助于科学思维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微生物学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in Engineering College

LENG Xiao-yun MA Li-bin SHI Chun-fa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China)

【Abstract】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it analyzes the malpractices in tradition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points to the reform aspects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Doing different experiments for various specialties, trying to opening experiment, increasing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quoting the researches of the teachers, these reforms will be appeared in the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ytem . that will achieve the significance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colleges;Microbiology;Experiment

0 前言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该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1]。

1 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各专业实验项目无差别

微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学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上往往是选择一些基础实验和少量的综合性实验。这样使得各专业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微生物学实验在他们将要接触到的专业领域中的实际作用,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的积极性。

1.2 未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都是由实验教师或是专职实验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进入实验室只要做一些老师设定好的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整个实验,这样简单、机械化的教学形式,不能激发学生对实验动手操作的兴趣,同时会影响他们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1.3 实验考核不严格

传统实验考核的形式是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情况给出整个实验成绩,对学生是否认真、正确操作,能否自主完成实验操作等内容没有体现在实验成绩中,也没有充分的考核。使得学生慢慢开始放松对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开设实验课程的意义。

2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2.1 针对各专业特点安排实验内容

本校是一所工科院校,大多数学生最终都要进入生产第一线,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我们增加了微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医药及环保领域应用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成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生物学人才。整个实验课教学体系,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其中,第一个层次包括各专业学生必做的6个最基本实验,是所有学习微生物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实验技能。第二个层次为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应用、提高的实验内容,包括学生选做的9个实验。这些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应用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酸乳中乳酸菌的测定、抗药性突变株的分离等。学生可从这9个实验中选做其中的4个。第三个层次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主要是针对三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开设了微生物学在环境、食品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2.2 尝试开放性实验

首先在微生物实验课程中尝试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包括实验内容的开放及实验时间的开放。在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中,除了学生必做的6个基础性实验,其余的实验都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兴趣从其余的9个实验中任选4个。此外,在实验时间上也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即学生可以在周一到周五上班期间的任何时间来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安排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验。通过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同时,方便了学生实验时间的安排。

2.3 将教师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感觉到将教师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教学改革模式。首先,随着教师科研课题的进展,将会有大量全新的内容补充到实验教学内容中,从而使实验教学内容能够不断更新;其次,教师的科研课题一般代表了该领域全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就使我们的实验教学内容能够紧跟该领域的研究步伐,不至于过于陈旧、落后。同时,使学生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了解并掌握生产实践中的实用技术,为日后工作或继续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实验考核细化

实验考核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出勤情况、现场操作、实验报告及操作考试。分别占总成绩的20%、30%、20%和30%。这样可以保证实验成绩充分合理的体现每个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实验课的正确认识。实现了开设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意义。

通过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修订,增加了综合性实验比例,使学生全程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态度的改革,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受有限学时限制的弊端,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这些改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微生物实验教学仍需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使学生能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最终成为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2]。

【参考文献】

[1]袁丽红,周华,韦萍,欧阳平凯.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尝试[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4):614-618.

微生物学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发展现状 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42-02

医学微生物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促进医学领域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但由于微生物学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具有内容宽泛、概念性较强,不易被人理解等特点,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这也不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作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弥补了知识课堂的不足,对夯实学生理论、培养学生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将概念性知识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呈现,其有趣的操作经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还是知识创新的摇篮,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研究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1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可谓硕果累累,对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审时度势、顺势而行,相继开设了医学相关专业包括生物制药、临床医学、药学制剂等,同时扩招使得生源数量增加,既满足了国民教育需求,又满足了经济市场需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社会对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经实际调研发现,部分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欠佳,与经济市场需求脱节,改革完善势在必行。其中,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培养了其多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素质、教学环境、工作体系等。有些院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对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建设投入与学生需求不成正比,导致实验教学难以有效开展。而相关教师由于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渗透不足,忽视了学生教育主体性,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足,单纯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完善路径

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提出了以下几种完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加大投入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作为教育的参与者、主导者,其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效。首先,全校教职工应在思想观念上提高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并积极参与相关建设当中。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规模等实际情况,加大实验教学建设力度,投入所需的设备、技术等,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同时,教师则应该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时间,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课程研究上,力争在有限课时内向学生传播更多知识理论,培养其全方位能力。其次,高校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丰富其专业知识和提高其业务能力,促使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从而使之提供更好教育服务。在夯实各级领导工作的基础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将取得更大成绩。

2.2 整合资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扩招在满足大众教育需求的同时,承担着生源质量下降造成的压力。根据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原则,高校应在把握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依存性的基础上,客观承认并接受学生个性存在差异的事实,合理选择实验教学项目,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并提出不同目标要求,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几个阶段开展工作,采用逐级递增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既要保证其充分掌握基础实验技能、测量方法,又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探索性。除此之外,高校还需在不断探索中,找到经典实验内容与现代科技最佳结合点,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契合,从而保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先进性,以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思维。如此,在全面、先进知识的武装下,医学微生物学学生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

2.3 创新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下,高校教育致力于突破创新,并取得了不凡成绩。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影响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创造了有利时机。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类视觉信息占83%,听觉信息占11%,加强视听效果将更有利于人们知识信息获取。而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呈现给用户更加丰富、便利的信息体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及设备,创新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信息传播途径,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重新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资源,以图片、声音或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并由此引出提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进而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现有教学条件无法实现的医学微生物实验项目,从而保证教学深度和广度。

2.4 完善评价

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做好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其实效受评价机制在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全面、整体、积极地评价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应结合社会需求、课程要求,实现形式多样化、目标多元化,真实反映实验者能力及水平。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目标主要分为理论知识教学目标和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两个部分。在理论知识教学考核方面,高校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感受,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同时保证深度和广度,以指导下一阶段的理知识教学工作。而在能力素质考核方面,高校应选择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由学生自主完成设计、实验、报告等系列工作,侧面反映他们能力素质上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予以指导训练。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

3 结语

总而言之,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该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持续关注此项研究,全面分析时下不同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深刻剖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提出更多完善意见或建议,从而促进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优化发展,使之成为更多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邓毛子,孙剑刚,梁莹,等.探究式教学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以《医学微生物学》中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发为例[J].价值工程,2014(8):262-263.

[2] 王小丽,钟有添,谢琼B.实验教学改革条件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12):1817-1824.

微生物学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

1前言

作为高等医学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其它教学环节难以替代的作用。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在以往一般是理论与实验课程结合在一起,实验课程往往具有占比不高、、教学以老师为主导、教学手段有限、成绩评价不够客观等缺点。本文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调整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设置,为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能力,改革实验项目,加强互动式教学,并构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2调整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不增加实验课时的情况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单独列出,形成独立的实验课。要求设置在理论课的相同学期,安排在理论课结课后,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好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实验。

3改革实验项目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实验课中经常是教师演示后安排学生按部就班做实验的情况。在实验项目的改革中,从以前单纯的教师提供已知菌种改变为教师提前采集未知的病原标本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研究标本来源、标本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拟定计划、并设计实验鉴定路线,再由实验室提供所需试剂、仪器、设备,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从最初的分离培养、再到病原体的初步鉴定镜检、再到生化鉴定、到最终的证实以及药敏试验,教师仅起到解答以及引导的作用。整个实验流程可以有效培养出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也同样得到有效提升。

4加强互动式教学

在不增加实验学时的基础上,在大纲中加入选做的创新型实验项目,该种实验项目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仅给出特定的几个方向,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以及从教师给出特定方向的范围内查阅文献[2],由学生自主组队选题,形成讨论,并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并以此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取项目经费。要求学生制定好计划,阶段性向老师汇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该种做法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对于的实验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对于时间的规划以及对于学生执行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5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加入

医学微生物实验中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是实验内容的关键。实验中常采用实体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3]。该种方式往往相对片面,让学生对于病原微生物的形态认识往往可能仅局限于实验课程中展示某几种类别。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加深对临床上常见典型病例的特点与情况,实验室采购了线上虚拟平台账号供学生线上使用,平台上提供多样的视频录像供学生查阅,可让学生在课后也更方便的针对课程内的知识点进行重温,对于未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可以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加深学习。

微生物学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交叉教学 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5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HU Yuanliang, FENG Yanli, TU Juming, HONG Wen, WANG Weid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2)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of biological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center, including laboratory access system, curriculum content, small-class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volvement of students in preparation experiment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etc. These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 reform measures improved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optimized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promoted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result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system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历来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多次颁发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①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工作,以推动高校加快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2009年,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②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基础学科之一。微生物学实验作为实践课程,将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科研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和提供方法。③作为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实验涉及专业多,范围广,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例,共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将其列为一门2学分课程,单独开设。此外,环境工程等专业,也开设有微生物学实验。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实验内容设置、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开展课前培训,实验室实行准入制度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任课教师都是在教学进程中强调实验素养和操作要求。但是,笔者发现,尽管教师再三强调,仍有许多学生置之不顾。比如,仍然将琼脂等杂物丢入水池,随意取走他人的实验用品且不归原位,将试剂纯或消毒酒精灌入酒精灯,仪器用毕不填写记录等。一旦被教师询问,学生往往找借口。

针对上述情况,在正式开课之前,我们对所有拟进入实验室上课的学生进行现场培训,讲解实验室的布局、结构,仪器用途以及实验室要求等。培训时间1学时。培训结束后,发放试卷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首次上课时,由学生易卷修改,教师进行监督抽查。未达满分者,取消该学生本学期的上课资格。以此,强调实验基本素养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基本操作要求的理解。

实践证明,实行准入制度之后,学生的不良操作习惯大为改善。实验结束,仪器用品归位井然有序,水池被琼脂堵塞的现象再未发生。

2 优化教学内容,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

经典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以基本操作为主,如: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油镜的使用、简单染色及革兰氏染色法、微生物大小测定、微生物计数,微生物形态特征观察,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等。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微生物学实验调整为2大模块: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5个,每个实验3个学时,共15学时,分别为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革兰氏染色法、微生物大小及数量测定、微生物形态特征观察(菌落形态和微观形态)以及发酵罐的使用。综合性实验2个,大肠菌群数量的测定(6学时),苯酚降解菌的分离/乳酸菌的分离(时),后者由任课教师根据专业及学生意愿等,二选一。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由教师讲解接种,梯度稀释,涂平板,划线分离,菌种保藏等基本操作技术,并让学生学以致用,完成实验的设计及操作。

此外,中心还开设了专门的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有2-3个实验,以微生物实验材料,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于两个星期之内,在微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此段时间,实验室不用预约,全天开放。

近年来,随着高校质量工程的实施,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和自主性实验成为发展趋势。⑤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设置,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导向,改变过去的被动接收和机械操作的局面,将讲授的操作技能,及时应用于实践当中。新的内容设置,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目的的理解以及对操作技能的把握,操作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革新教学模式,探索小班教学及同堂交叉教学

微生物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区别较大,它既与理论课教学进度有关,又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⑥大量的学生,丰富的教学内容,有限的课时,加之技术方法革新,均存在诸多矛盾。⑦因此,精心安排实验,最大程度利用实验室资源,才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⑧为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班教学,交叉教学以及预备实验学生参与制等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般大学班级人数为35人左右。传统上,采取的分组方法为1个班作为1个教学单位。这种分组方式,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人数过多,仪器设备使用过度集中导致资源不足,课堂纪律较混乱,教师精力被分散难以掌控课堂局面等。经调整后,每个班分成2个教学单位,每次同堂实验人数最多不超过24名学生,通常控制在18~20人之间。实行小班教学之后,教师易于掌控课堂,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等设备利用率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传统教学中,1个教学班同堂上的是同1个实验。如:配制培养基,所有的学生都在配制培养基。这样导致所有人都在使用同一种药品,都要使用同一个摇床。任课教师只有调整策略,多名学生使用同1个摇瓶等,减少了同学们的动手机会。基于此,实验室探索了同堂交叉教学模式。所谓同堂交叉,即多个不同的实验同时开展,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对应1个实验。如4个基础性实验,学生被分成4组,每次上1个实验,下次上课再轮转,如此反复,直至每个同学完成。2个综合性实验,学生被分成2组,完成1个实验之后,彼此再交换。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资源配置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效率以及同学们的动手机会,基本上可以做到1人1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同堂交叉,不同的学生实验顺序不一,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在课堂上甚至是课前,彼此间可以交流实验心得,互相指导。

此外,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由教师主导完成。这种方式导致学生不知道一些摆在实验台上的材料是如何得来的,对其用途也一无所知,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⑨调整之后,实验准备过程中,如一些药品试剂的配制,无菌水的制备,器具的包扎,倒平板等,均由学生亲自参与。若准备不足,其后果自己承担,考虑不周犯了错误,印象是最深刻的。以此,培养同学们安排实验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4 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

实验考核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⑩改革前,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一部分,成绩以评时表现和实验报告为主,不受重视。单独设课后,单独评价并组织考试,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其总评成绩由如下几部分构成,平时成绩30%,笔试成绩40%,操作考核30%。

平时成绩30%,即30分,包含2个部分,平时考核和实验报告,各占15分。开课前,实验室白板上张贴考核表,注有同学们的座位号、学号及考勤等信息。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迟到早退、上课纪律、预习报告、实验记录、操作以及实验后清理个人实验台的清理情况等。违反规定,1次扣1分,对于同一个问题多次违反,扣分依次加倍,直至15分扣完为止。虽然实验课程注重动手能力,但是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也是重要的考核内容。课前培训,教师系统讲解实验报告撰写方法,要求实验原理及步骤不可整段抄袭,要善于总结归纳,言简意赅,核心内容为实验记录、分析和讨论。

笔试成绩,与微生物学理论课相同,采取百分制,分别有判断改错、选择、填空、简答、综合设计题等。为了区别于理论课考试,重点考核实验步骤的细节,操作目的及意义,如细菌涂片,涂片要注意什么,如何检测大肠菌群产酸、产气,伊红美蓝平板典型大肠菌群特征,梯度稀释。

操作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对技术要领的把握以及操作的规范性。内容以一些小实验操作为主,如显微镜观察细菌装片,梯度稀释涂平板培养,无菌操作等。每次3名学生入场,由任课教师指定一项内容进行考试,现场评分。

5 总结与展望

上述改革措施历经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室准入制度,促进了学生良好实验素养的形成。小班教学和同堂交叉教学,使实验室资源得到最大化配置,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预备实验参与制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元化考核体系,对学生实施监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普遍反映,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规范,课堂秩序井然,实验效率高,自身能力得到了系统训练,为良好实验素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1)同堂交叉教学,对任课教师是一个挑战,基础实验需要4个学时才能完成1次实验,且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良好的实施。(2)实验报告雷同率较高,学生反映学习任务重,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如何写一份精彩的实验报告,这可能是生命科学专业学生面临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3)实验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将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随微生物学的发展,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及方法。

总之,我中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与完善之中,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良性循环并动态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SJ201202)

(下转第108页)(上接第106页)

注释

① 孟建宇,李蘅,陶羽.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4):541-542.

② 邱昌恩,邹烨.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4):101-105.

③ 姜明,弥春霞,马怀良,陈欢,王}.高等院校不同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33-9434.

④ 赵银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体会.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140-142.

⑤ 张秀红,胡青平,张丽红,李琪.微生物学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设置与实践.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113-115.

⑥ 张玲,贺新生.建立科学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62-63.

⑦ 高冬梅,李莉,田琳.依托重点实验室开设环境微生物综合实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