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审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公司治理;财务型审计;增值型审计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计划,国际银行业新的资本规则,即所谓的第二巴塞尔协议原计划于2003年第四季度最终定稿,并将最终于2006年在成员国实施。2003年4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表达了在银行业中推行新的金融风险计量方法的决心。新协议提出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大支柱,第一次在风险和资本之间建立了全面的对应关系,代表着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突破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银行业的风险与绩效监管具有现实的引导意义。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环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趋势。随着2006年我国入世承诺期结束的临近,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在我国商业银行即将与国际金融全面接轨之时,完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显得迫切而重要。如何创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以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从而为银行机构增加价值并促使银行机构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转,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背景及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一)银行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银行治理结构备受国外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90年生的巴林银行破产案、日本银行破产案、亚洲金融风暴等事件使人们认识到银行健康持续经营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强化银行治理结构的必要性。1999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问题推倒了从未有过的历史高度。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促进银行稳健经营,降低金融风险,这一点已得到全球理论界和金融界的共识。
公司治理的一般架构是建立在因分散的所有权结构而引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基础上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他问题,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包括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和以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经理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治理机制。商业银行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其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治理框架符合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性。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对于包括银行在内的公司制企业都很重要,但是和一般公司不同,银行治理结构更加强调银行内部治理,如银行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银行的平衡制约机制、责任机制等。原因在于:(1)根据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原理,银行业市场结构普遍处于不完全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格局,产品市场的竞争机制不能起到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2)商业银行独特的资本结构使得债权约束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对银行的作用甚微;(3)银行并购成本的巨大限制了并购机制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4)由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及银行危机的“传染性”和巨大破坏性所决定的商业银行严格的外部监督制度,在相当时期内是一个确定的外生变量,使得商业银行自身无法突破这种外部政策和法规来进行经营和管理创新。
因此,外部治理机制在商业银行治理体系中不能发挥主要作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中应更注重有内向外,完善内部的治理机制。而内部审计制度就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这一指导性文件中,巴塞尔委员会从银行战略目标和价值理念、责任划分、董事会职责和管理者的相互关系、内控系统、薪酬制度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阐述了一个有效的银行治理结构所必须具备恶毒基本特征,其别指出“要认识带内部审计提供的重要的审计功能,并有效地利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SusanS.Bies强调银行治理结构的关键是建立内部有效的审计程序和内部控制程序,严格的会计、审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是建立有效市场的核心。可见,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而公司治理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
(二)银行治理对商业银行内审工作的新要求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II)(以下简称“巴塞尔II”)第三次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在2003年7月31日前提出修改意见。中国银监会2003年5月份以第二号公告的形式,就巴塞尔II公开征求中国银行业的意见。巴塞尔委员会的代表已表示,第三次征求意见稿基本上接近最终稿,委员会的目标仍然是在2004年第4季度完成新协议,并于2006年底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巴塞尔II,取代现行的1988年的资本充足率协定,成为指导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核心原则。可以预见,巴塞尔II框架的形成与实施必将对全球银行业监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巴塞尔II在原来的基础上将最低资本要求、资本充足性的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三大支柱,更加强调银行自身的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同时对银行风险也做了重新划分。巴塞尔II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鼓励银行改进其风险衡量和管理技术。为鼓励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程序,巴塞尔II将提供直接的经济激励,鼓励银行采用更加精确的风险衡量技术和更为复杂的控制这些风险暴露的方法手段。风险管理必须建立在一个强大的公司治理基础之上,因此在巴塞尔II中明确强调了良好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这些规定包括:要求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了解其银行面临风险的性质和水平,确定银行对这些风险的可容忍程度,确保组织建立强大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并保证他们自身能够不断地恰当地获知所承担的风险。这些规定促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首先,巴塞尔II对操作风险暴露提出了明确的资本要求,在确立一个清晰的、全面的和整体的风险观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理由相信,如果董事会和管理人员对银行面临风险的种类和范围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那么他们就能够在企业战略层面和业务层面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其次,巴塞尔II提出了收集、分析和报告风险数据的严格操作标准,通过提高收集和解释数据的门槛,期望改进内部报告的质量、有效性和次数。要使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正确的信息,以便于他们了解业务的性质。鉴于此,巴塞尔II再次强调了独立评估和审计的重要性。
如上所述,巴塞尔II的规定和精神对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新的激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内审工作应符合新时期的经济特点,通过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通过系统地、规范地评价银行的治理、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通过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间接地为银行增加价值,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我国是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实施巴塞尔II是各成员国应尽的义务。银监会用这一标准监管国内的各类商业银行是迟早的要求,因此,分析研究巴塞尔资本协议变化趋势,及早针对巴塞尔II的框架采取措施,才能使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适应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发展和我国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的需要。
(三)西方商业银行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及演变趋势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及职能,建立适当的内部审计理念,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关于内部审计的职能,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即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推测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对内部审计的阐述,反映了西方内部审计职能的角色有监督者逐步向控制者转变的轨迹。
巴塞尔委员会与2001年8月了一份报告《银行内部审计和监管当局与审计师的关系》。该报告阐述了银行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所有银行建立一个常设的独立的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并提出了内部审计指导原则。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内审报告,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审查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和有效性;审查和管理财务信息系统,包括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银行服务;审计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查保护资产的方法;审查银行与风险评估相关的资本评估系统;审查已经建立的系统是否遵循法律和监管要求、行为准则和政策、程序的执行情况;评价经营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测试交易和特定内部控制程序的功能,测试监管报告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执行特别调查等。
内部审计从财务型审计转向增值型审计是整个西方商业银行现代内部审计理念的最显著特点,而这又恰恰是建立在内部审计目标和职责的准确定位基础上。科学的目标定位和职责分工,保证了内部审计部门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管理当局的新要求。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查错防弊,发挥保护性制约性作用,因而其工作重点放在财务审计上;而以查错防弊为重点的内部审计既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又容易导致内审部门重视了细枝末节,忽略了主要风险。因此,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目前很少开展诸如财务收支审计、雇员欺诈行为调查之类的制约性审计,而是将工作重点致力于改进管理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等建设性审计上。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我国现有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采用的是既受企业只要领导的管理,又接受国家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和模式,是一种双重领导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国家审计机关往往对内审进行较多的业务管理,是商业银行内审主要代表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很少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可以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正处于“财务型审计”阶段,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是一种“警察”型的内审理念,认为内部审计作用就是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仅仅是一个监督部门,审计方式主要是查错找弊,纠正违规。从实际效果看,这种审计理念指导下的审计活动发挥作用的层次、领域、深度等都有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审计价值未能得到重视和挖掘,内部审计的地位难以真正确立。我国银行一般理念认为,审计作为服务部门并不能创造价值和利润,对于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审计在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中的价值,未能重视和发挥内审为银行“增加价值”的作用。虽然有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已经建立了相对独立和垂直管理的组织机构,但总行审计部门不像国外商业银行的审计委员会那样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而只是一个职能部门,其没有直接参与监督管理应有的地位。
2.内部审计目标以查错纠弊为主,满足于真实性、遵循性等基础要求,审计职能未能全面发挥。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应是经营和管理的顾问,而不是单纯的监督者。而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是证实各种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检查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审计人员往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经营活动事后的检查上,而对事前分析和事中监控重视不够,内部审计对增强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作用十分有限。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后单一,审计内容陈旧,审计报告缺乏参考价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用发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个大前提没有解决,以致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权威不高。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都在内部设置了与其他业务部门平行的内审机构,直接归行内领导分管并向其负责报告工作。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所在单位有较多的依附。这样的内审组织体制往往因单位领导干预、利益关系制约和人际关系影响,致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不能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其独立性较差,缺乏权威性,所做出的内审意见和处理决定也因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影响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虽然我国银行的内部审计体制近年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2.指导思想不明确,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易于进入误区。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部分内审人员对审计工作指导思想认识简单和片面,认为内审工作只是“装样子,给外审看的”,对内部各项业务审计只采取“应付”和“无所谓”的态度,造成内审工作只是务虚。一是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对政策界限把握模糊,不能真正行使保驾护航角色,而且行使查处力度不大,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未进行严肃处理;二是不具备超前意识,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对新生事物不能及时接受,形成思想停滞的不良局面;三是不能够快速找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定位点,难以发挥内审为银行“增加价值”的作用。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资源不足,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内审制度和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尽快与国际商业银行的惯例接轨。纵观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无不具有一个相对独立、较高权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更加规范也更加激烈。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欲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务必要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随着2006年我国入世承诺期结束的临近,各级商业银行为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就是建立健全银行公司治理,而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与控制、发挥内审增值作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内部营运资金管理。风险和收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商业银行要取得高收益,就必须面对高风险,而能否承担高风险则取决于风险管理能力。巴塞尔II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即准确地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反映了当今世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理念与实践,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增值型审计,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内审制度和模式创新的具体实现途径
由上可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是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取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整个商业银行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逐步向多功能、立体化方向发展,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并驾齐驱,内部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需要审计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审计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必须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其具体实现途径如下:
1.通过创新内审观念,提高商业银行内审价值。应当在有关法律中对内部审计进行明确规定,使人们对公司治理的关注从治理结构上升到公司治理的实质内容,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措施,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得到银行应有的重视,使内部审计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使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帮助银行改进风险管理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改善,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一起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置身银行内部的一个部门,有着外部监管和审计无法替代的优势,既可对银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审查,又可对有关问题进行经常、连续、系统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银行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帮助银行实现增值目标;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管理机制,更新审计手段等改革措施,提高审计质量,节减审计成本,为银行增加价值。
2.通过创新内审机制,为银行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隶属于谁,即受谁领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般说来,内部审计所隶属的层次越高,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就越强,反之就越低。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有受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等形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进行了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探索,应当肯定,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正确的,都有利于提高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仍然是在行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直接对行长负责,形式上处于较高地位,但实际上陷入了自己监督自己的怪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究其主要原因是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个大前提没有解决。因此,必须按照良好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改革我国银行现有的内审体制。应当在商业银行中成立名副其实的能真正发挥其应有职能的董事会。在董事会设立之后,还应当改变内审部门的负责对象,是内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而不向总行行长负责。
3.通过创新内审方法和手段,为银行增加价值。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外部监管、经营环节对银行强化风险防范,提高内控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入世后,我国的金融业将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这就迫切要求商业银行重视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更新审计理念,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1)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领域,提升审计质量。风险审计是现代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领域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强内控能力,而且能够来控制、降低审计风险。(2)全面开展增值型审计,需要更新审计手段。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迅速提高,电子银行业务也迅速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交易量逐年增加,信息科技和电子银行方面的风险控制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内部审计手段的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内部审计功效,保证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
4.通过创新内审资源,为银行增加价值。(1)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和审计条例。通过审计标准和条例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中的地位和权威。实务标准可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学会《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由中国金融稽核监督研究会等行业协会来制定;审计条例应由各银行制定。巴塞尔委员会要求,一部审计条例至少包括:内部审计职能的目标和范围;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2)家大培训粒度,提高内审人员素质。随着内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审计部门不仅需要财务会计专家,还需要大量具备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知识的专家,包括内部控制专家、风险管理专家、公司治理专家和信息系统审计专家。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后续教育、业务培训等措施,提高银行审计整体队伍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这样才能为公司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符合要求的监督控制资源。通过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以保证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林祥主编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稽核制度.[J]人民出版社。
[2]商业银行审计实务.[J]中国审计出版社。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J]中国石化出版社。
关键词:新医改;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如今社会发展程度不断加快,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去更好地得到保障是相关工作人员最关注的话题,从这方面来讲,对于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完善相关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来说,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主要是从制度、控制意识上来讲,相关工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提升,保障医疗系统能够得到更好更完善的控制。
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系统也就是说对相关目标进行控制和约束,从而达到对目标的管理。对于医院系统来说保障整个医院的运行是相关工作人员最关注的话题,为了保障医院管理和安全,需要制定完善的控制制度和监督管理水平,医院的控制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经营能力,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去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提高控制能力。(二)维护医院财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医院的财产都是需要进行登录相关系统进行查看和保存的,因此对于资料的控制和保存也需要进行制度的保障,在对医院资产进行整理和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对资产数据库进行整理,从内部进行查看,从而保证相关记录与实际情况相互符合,同时对医院中的资料和设备储存的位置要进行查看,对这些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提升专业程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这些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三)促进医院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及法规很大程度上为了实现医院管理的内部控制,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如何去监督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监督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法律制度去执行,因此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明确他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其中存在一些违法行为,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和管理,保障各项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同时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人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和相关工作要求去保证法律的贯彻实施。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从目前的实际状况上来看,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一项重要的表现是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有待提升,医院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他们认为上级检查和进行评审都只是一些应对策略,同时认为如果设置这个机构会对其本身进行约束,无法保障其权利,同时对于内部审计这项工作来说,它的重要性并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这样对于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后期的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内部审计的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二)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不合理对于进行内部审计的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政治素质,还包括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水平整体上进行提升,对于审计工作来说,需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认识程度,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术人员对于计算机的掌握和科学的了解是必要的,但是从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的,综合素质不高,同时内部审计技术能力达不到相关要求,很多人员并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不能够完全完成审计工作,这样导致我国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标准程度和专业度,同时可以看出审计人员在年龄上偏高,这样导致创新能力和水平无法提升,这也是制约内部审计工作推行的重要因素。(三)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足我国卫生事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从医院这方面来看首先对于年收入以及整体的配置有着扬格的要求,床位上需要达到300以上,同时相关单位需要年收入达到20,000,000,同时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来说需要设置独立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但是从实际状况上来看,很多审计部门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撒律法规的要求,对于相关设置和工作并没有严格遵照要求,同时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这样导致对于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从人员的配置上来看,并没有配置上专业人员,同时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这样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高效率完成,质量上也无法得到保障。(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无论是任何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当前医院的发展和进步上,对于监督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医院中存在着很多责任意识不强的情况,这些问题也无法得到监督的管理,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保证完善的监督和管理内容不仅需要从口号上进行提升,还需要将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当前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监督不力的情况,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三、新医改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改善医院内部控制环境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完成控制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环境的专业性需要从下面几个方向上去进行努力,首先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所能起到的作用进行完全的认识,同时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去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的制度和体系,可以从上层管理人员在找各个部门每个环节上都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一些不符合程序的工作不予以支持,同时为了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实施,需要管理人员从自身素质上进行提升,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同时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工作,与其他医院的相关学者要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于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完善。(二)培养一批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如今新的医改政策得到了快速普遍应用,因此对于审计人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从财务工作上要加以重视,对于内部审计中经济能力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需要进修学习和提升,培养出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高效率的完成。对于医院中高技术人才要从数量上进行扩充,同时对于这些人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考试和测评,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提升和丰富,如果遇到一些专业情况可以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判断。(三)让内部监督得以重建在医院的内部监督方面的工作来看,要根据工作单位对于发展的要求和对实际工作的安排来看,对于内部监督和管理机构进行设置,这项制度不能高于其他部门混合在一起,保障监督管理制度和相关机构所执行的内容能够保证绝对的独立性,保障在医院监督和管理工作中顺利地实施内部审计制度,对于医院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医院内部进行的业务活动也能够得到更好保障,相关部门在进行工作当中可以进行相互的配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在审计工作人员中可以通过社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来实现,保证医院的发展更加公开,也能够保证内部制度的顺利实施。(四)加强信息控制,完善信息管理,实现医院运营的有效控制与高效运转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更是有所帮助,在医院发展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数据,因此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是相关人员最为关注的话题,进行系统设计和规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无论是从效率上还是从经血程度上都能够有所提升,同时信息技术之间能够实现融合从而保障系统的完善性,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程度也能够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信息进行调整和分析从而真正实现风险的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中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去进行正确的认识,从审计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去进行总结,让更加完善的审计制度去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内部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64-02
内部审计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才在原有的财务管理范畴中加入了新内容,它主要的日程活动就是对内部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从而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对于企业的内部财务进行审计,查看其是否被有效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产品以及相关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从而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方式也越来越先进。所以审计就更加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它可以使企业认识到组织的经营活动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究其本质而言,内部审计的作用就是发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某些问题,从而更快的解决。因此内部审计不仅仅是事中和事后的审计,更有事前的预计审计。
1 内部审计的涵义及职能
1.1 内部审计的定义
所谓内部审计,顾名思义就是审计师在系统内部进行的一种监督和评价行为,它采用独立客观的态度,对系统内部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计是系统内设的,态度是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方式就是对系统内部的活动进行真实、合法与有效的鉴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实现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
1.2 内部审计的职能
①监督职能。作为系统内部的一种监督和评价行为,内部审计最基础的一项职能就是监督。我们知道在会计的职能中也有监督一职,但是内部审计与其的最大区别就是对会计和管理的二次监督,二次评价。通过这种二次行为,约束企业的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②评价职能。评价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后者是前者派生出来的。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评价,一个是建议。内部审计就是对系统内的活动进行监督评价,找出企业活动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对症下药,从而实现企业更好的管理。
③管理控制职能。经济越是全球化,技术越是进步,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就越体现国际化的趋势,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机遇,但是也意味着面临很大的挑战。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面临的风险,那么如何面对这样的风险就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的就是这样的职责。用独立、客观的态度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所使用的方法是系统的,是规范的,是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风险评估的行为,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快的实现企业的总体营业目标。
2 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①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缺乏独立性。在中国,企业内部审计一般有这样几种形式,其一是受财会部门管理,是财会部门的一部分。其二是受企业领导管理,直接对企业领导负责。其三是受监事会管理,受监事会的领导。其四是受董事会管理,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最后一种就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之下,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而内部审计是属于审计部门的一种活动,对审计部门负责。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在中国的公司中很常见,但是很难保持其客观、独立的态度,在执行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碰壁,对最终的结果也会产生影响,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发挥很好的内部审计作用。
②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质量难以保证。作为一项需要具备专业性知识的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严格的,不仅需要有很好的政治素质,更需要有很好的专业素养。也就是从事此行当的专业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审计财务知识,对于宏观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有所涉猎。但是目前的审计状况就是,内部审计从事人员很少有人满足这样的条件。就人员构成而言,审计工作的人员构成多是由财会或者纪检工作人员转入。这些人虽然具备一定的内部审计需要的专业知识,但毕竟不是专业性人才。
③审计手段方法落后,审计程序不规范。就工作的方式而言,我国的内部审计仍然停留在手工层面,这种工作方式对内部审计监督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根本就不能满足企业与经济大势发展的需求。就程序而言,内部审计执行方案也不是很齐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取证不到位,分工不细等,都是一定的审计隐患。
④审计范围狭窄,大部分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差错防弊上。审计的范围是很大很广的,但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对于审计的概念都还只是停留在财务审计的概念上,都还停留在对企业财务的真实与否和合法与否上,对于经营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进行审计,这其实是忽视了内部审计很大的工作职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措施
①按照合理的方式挑战企业的内部审计结构,保障其独立性。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是为人们所公知的,管理者对其的认识也是有的,甚至对其产生依赖,包括内部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从最初的监督发展一职演变到现在的集监督、评价、服务、咨询为一体的工作方式,说明其职能范围是越来越广的。它已不仅仅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进行检查,更对单位的执行力进行监督评价,包括单位目标的实现程度。内部审计的工作不能止于监督和评价,还要落实,请领导层尽快做出对策。这些行为的基础就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②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其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是很广的,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比较苛刻的,不仅仅需要其知识的专业性,也需要其对政策了解。另外在人员构成上,内部审计也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人才来源,既要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人,也应该采纳一些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更应该采纳一些职业道德很好的人。只有人才结构实现了多元化,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多元话的需求。
③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越是多元,企业管理方式越是现代,审计的作用就越是明显。对于现代化的审计而言,企业的众多缓解怎样控制质量都是需要其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的企业内部审计必须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包括事前、事中和时候的审计。所谓事前,就是在企业做出事关重大的活动或者项目之前,内部审计就要做出很好的风险预测,可行性报告。在项目执行的时候对执行的效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对于企业的部分缓解,比如原料的采购、生产、产品的销售、企业的投资计划等等,在没有具体的执行之前,内部审计都应该给出合理的审计意见。同时,为了时空的方便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可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进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我们知道外部审计的模式就是以风险为导向,那么内部审计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以这个模式为出发点,采用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④内部审计由单纯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一个企业经营越是规范,经济效益越好,投资管理越是多元化,其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就越重要,地位也就越凸显。现在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畴已经不仅仅是发现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还要查缺补漏,预防为先。对于企业系统内部的行为要履行该有的责任,对资源是否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负责。就长远角度来看,还要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自己本质的工作。
4 结 语
管理方式不断的在创新,内部审计的职能也需要不断的得到加强。为了实现企业更好的经营目标,内部审计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入一些新的时尚元素。在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有效评价的同时,还需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在对企业财产使用效率进行评估的同时,还应该提出更加高效的使用方式。如何在企业的经营各环节实现质量控制,是现代企业审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却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考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3] 李凤英,颜凤英.浅析企业内部审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6).
[4] 张淑艳.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党政干部学刊,2008,(1).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构建研究;发展形势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12402
1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职能地位
1.1管理控制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指企业对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进而全面掌控企业的发展状况,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可以更快、更好的实现,它属于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可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不仅可以监督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为企业的相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健全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的财产物资安全,维护企业的合法经济效益。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的整体管理控制具有非常好的调度作用,可以对企业做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借助科学的经营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2监督作用
此外,内部审计制度的另一重要作用就在于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形式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当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监督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以企业股东和董事会等决策层为代表的,对相关的财会机构和经济职能部门予以监督。检查企业的经营发展政策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并对相应的工作质量予以评测。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要在业务上依法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发挥出国家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
1.3审核评鉴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另一作用体现在审核评鉴上。通常情况下,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存在一套相应的评价体系,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遵循一定的评价标准来对经营管理活动以及绩效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测。事实上,这种评测的过程是为了及时发现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不足和缺陷,可以使不足得到及时的改正,保证企业的正常平稳运转。评价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内部审计制度作用得以发挥的有效形式。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一定要对各类财务收入和支出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予以认真、详明的审核,评鉴其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否能达到相应的要求。
2当下国内电力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机构设计相对不合理
尽管我国的审计制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相关模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体现在审计机构设计得不合理上。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当下大多数现代企业都具备的特征和必要基础,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对企业进行独立的经营,对自身的盈亏状况负责,并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营发展目标。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一种必要前提,所有的现代企业都应遵循这一定律。可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的审计工作大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进行的,同发达国家的审计制度相比对于政府具有更强的依赖性,不利于自身的优化和发展。
2.2内审工作受到限制,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部分电力企业对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做到充分的了解。认识上的模糊将会阻碍内部审计理论应用到实际之中的效果,并且很难使内部审计融入到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不仅会阻碍内部审计的发展也将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 尽管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内部审计体系,所有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都要受到单位和上级内部审计的领导。但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审计部门缺乏足够的独立性,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将影响到审计结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大多数电力企业中内部审计只是企业的一个部门,所有人员都由企业调配,并在经济和工作上受到企业的控制。
2.3内部审计结果的使用效率低下,没有有效发挥内审结果的价值
与此同时,我国电力企业中内部审计结果的使用率普遍不高,使得审计结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内部审计制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到的审计结果可以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经营和人管理,如果对于审计结果缺乏重视,并且不善用审计结果将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力和物力上的损失。
2.4审计类型较为固定,审计涉及范围较窄
最后,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审计类型较为固定,审计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投入到财务领域,单纯的重视财务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很少涉及到其他的领域。
3构建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议
3.1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突出内审职能
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在内部审计制度以及相关模式上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及时的对这些问题加以更正和完善,还是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电力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明确管理职责边界。要将各项职能和任务进行明确的分配和认定,使各个岗位对自身的工作和义务负责,在内部形成良好的协作环境,适时的更新完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在相关的审计手段和方法上也要予以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将内控评价和日常各项审计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职能。此外,还要严格的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司的财产安全。
3.2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为了从根本上上解决我国审计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突出内部审计制度的内审功能,还要做到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审计制度将给我国电力企业的制度性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制度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要使上层委托人得到充分的授权并且不受受托人的影响。并且企业还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内部审计结构上的层次区分,通过层次的划分来体现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3.3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
为了全面落实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审计制度及其模式发挥应有的作用还离不开审计人员的努力。为此,企业一定要调动起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员工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并且在人员的培训上要制定出有效的培训体系,切实做好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审计工作经验的丰富。并且在审计人员的招聘选用上要更多的吸纳新型审计人才,使审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作为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人力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力企业的审计效率以及相应的发展方向。
3.4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统筹规划功能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及其相关模式的建设,必须要从各方面进行认真地把握。首先要更新审计理念,建立健全审计制度,通过审计理念的创新来提升企业的内审价值。多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审计工作没有得到巨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审计观念的落后,所以在未来的审计工作中,企业应对审计理念予以更多的重视。要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使其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并改进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电力企业要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更新审计方法等具体措施性改革来提升审计质量,通过科学的审计工作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有效的发挥出内部审计制度统筹规划的功能。
4结束语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监督来对自身的财务状况以及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评测,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不仅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集团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在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时,保护企业和国家的合法利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简而言之,电力企业一定要看清社会的发展形势,跟上时展的脚步,积极构建并完善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基于112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0,(06).
[2]滕晓梅.扩充《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控制项目的研究——基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活动的控制[J].会计研究,2011,(04).
[3](美)贝利(AndrewD.Bailey,Jr),(美)格拉姆林(AudreyA.Gramling),(美)拉姆蒂(SridharRamamoorti)著,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作用范围比较广,不是企业各部门审计工作的单纯相加,而且在整体的高度上来把握全局的审计情况,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科学进步,防止企业内部危机的出现。通过系统的掌握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明确具有创新性的审计观念,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原创性等方法,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进一步证明内部审计的实践意义。
2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范围狭窄形式单一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受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程度制约,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内容仍然侧重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并且多数以事后审计为主。对企业进行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还不够深入,更缺乏对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审计。而且内部审计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事后的监督检查,事中的监督调控比较薄弱,不重视事前的预防和预警。
2.2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就当下的发展形势而言,大部分公司的内部审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般会附属于另一个部门,由公司的会计完成相关工作,很少有一些公司的审计部门是建立在审计委员会之下的。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审计结果的客观性降低,审计结果不科学,因为附属于其他部门的审计机构通常会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从而失去其原先的作用力。
2.3 内部审计的审计方法落后
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处于制度基础审计阶段,毫无风险意识,这根本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审计的要求。当前国际上审计方法已逐步转变,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最显着特点是把审计力量用在高风险领域,力求提高审计效率。
2.4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的审计人员并没有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真正意义上同时具有会计、审计等专业素养的员工较少,缺乏现代内部审计工作所要求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技术、管理沟通等所具有的胜任能力。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手段不高,靠一只笔、一个计算器和几张纸进行工作,很少使用高效率的现代电子计算机开展工作。
3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发展对策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审计结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需要在具体操作中不断试用和完善。
3.1 企业内部审计目标的扩大
明确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审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审计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时展要求。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所以,审计的重点落在了内控制度和收益方面,这样就能客观准确的概括企业当下的运转情况,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怎样进一步保证生产、经营等过程的质量,是审计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审计工作要具有系统性,从各个时间点来把握审计工作的进行。
3.2 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
第一,重新确立审计机构在公司中所处的地位。要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效用,就必须要设计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这一机构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不与其他的责任部门相交叉,对审计委员会负责。选拔专业的审计人才,负责审计工作,保证其工作的严肃性,不与其他工作相混合,从而保证审计者不直接承担经营管理责任。在员工地方上,要尽量提高审计者的员工地位,因为地位越高的员工,他的威信度越高。针对审计者的选取方面,还要考虑到该审计者的重点工作内容,防止出现多种工作内容并存的状况,要保持其工作内容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审计者的工作质量。
第二,要重新规划内部企业的各个部门,主要责任人应该将内部审计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的任务来处理,从而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内部审计部门审计结果的质量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严肃性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严肃性体现在审计机构附属于比较权威的部门,独立性体现为工作内容的利益相关的独立性。但是,实际工作中很难两者同时兼顾。
3.3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委托―关系联系起来,股东作为委托人将财产交由董事会,董事会将拥有的法人财产权委托经理层进行经营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纵向管理的多等级公司结构。采用多等级人员共同监管的模式,资源控制权与使用权相互独立,假如需要有利用两种权力的情况下,同一等级的管理者不能实现这一要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工作的下一步进行,而且企业自身的监督体系需要加以完善,否则将会导致其作用力降低。在股东会、董事会之下还需要成立监事会、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机构,保持这三者之间的等级联系,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
3.4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要丰富内部审计成员的专业素养,积极选拔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有内部控制人员、风险监测人员、公司治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等,从而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实现各专业间的平衡。除此之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掌握好相关的业务知识,除了必须掌握的财务和审计等内容,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管理、金融、统计、计算机等方面的资料,这些在平时的工作中都会很频繁的应用,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还要定期参加员工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除了要掌握以上的各种知识,审计人员还应该处理好同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