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麻醉药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范文第1篇

重庆建设医院麻醉科 重庆市 40005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90 例需进行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1、A2、A3 三组,每组各30 例。三组患者在胸科手术中分别使用4、6、8μg/L 浓度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进行麻醉。结果:A1 组在手术过程中检测指标发生异常人数要多于A2、A3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3 组停药后意识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要比其他两组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中采用浓度为6μg/L 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 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老年患者;胸科手术

由于老年患者各部分重要脏器代谢功能下降,对麻醉药物的代谢、清除能力减慢,瑞芬太尼易被血内酯酶迅速降解,起效迅速、清除率高,因此适宜在老年患者手术中使用[1]。本研究中,我院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中使用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通过各项检测、对比得出,采用浓度为6μg/L 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自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需进行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当中选取90 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1、A2、A3 三组,每组各30 例。A1 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65-77 岁;A2 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66-78 岁;A3 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4-76 岁,三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麻醉前30 分钟,所有患者均注射0.5ml的阿托品和0.05mg/kg 咪达唑仑,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留置静脉导管,做好患者动脉压、心电图等数据的记录。三组患者分别给予4、6、8μg/L 浓度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进行麻醉,然后使用注射泵装置对老年患者进行持续性输液,待患者意识消失之后,采用气管插管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保证患者呼吸畅通。

1.3 测定指标

(1)麻醉深度指标。

(2)对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进行常规监测。

(3)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及停药后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 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 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麻醉深度指标(BIS 指数)

A1 组BIS 指数为48.3±6.5,A2 组BIS 指数为50.3±5.6,A3 组BIS 指数为49.1±7.4,三组患者的麻醉深度指标(BIS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检测指标发生异常人数比较

A1 组在手术过程中检测指标发生异常人数为14 例,A2 组5 例,A3 组6 例。通过对比,A1 组在手术过程中检测指标发生异常人数要多于A2、A3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 组和A3 组在手术过程中检测指标发生异常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三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停药后意识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比较

A1 组意识消失时间和停药后意识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分别为:1.72±0.33,10.30±2.15;A2 组分别为1.67±0.41,10.53±3.01;A3 组分别为1.61±0.43,13.63±4.91。三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 组停药后意识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要比其他两组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胸科手术是一项创伤性极大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各项操作都会对患者的生理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2]。老年患者体内的各项器官、重要脏器等代谢功能下降,对麻醉药物的代谢、清除能力减慢,在进行胸科手术的时候,如果没有选择最合适的麻醉药物,不仅会增加麻醉管理的难度,还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 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在人体内能够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起效迅速、清除率高,因此可以用于全麻诱导[3]。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下降,对于该药物的敏感度比普通人要高,意识消失时间较短,因此在使用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进行手术麻醉的时候,只有选择最合适的浓度进行麻醉才能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院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中使用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三组患者的麻醉深度指标(BIS 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 组在手术过程中检测指标发生异常人数要多于A2、A3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3 组停药后意识完全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要比其他两组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中采用浓度为6μg/L 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海勇. 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0):94-95.

麻醉药物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利多卡因 无痛人流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90

为了减轻患者身心创伤,现在门诊大多采用无痛人流术,麻醉用药主要是丙泊酚,但是单纯使用丙泊酚常出现镇痛不全、心血管抑制等不良反应,我们联合使用丙泊酚、芬太尼、利多卡因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妊娠1~2个月,自愿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60例,年龄20~40岁,体重44~73k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单用丙泊酚,B组联合用丙泊酚、芬太尼、利多卡因。

麻醉方法:手术前禁食水6小时。A组,静注丙泊酚3mg/kg。B组静注丙泊酚2mg/kg,然后静注芬太尼1μg/kg,利多卡因1mg/kg,术中常规面罩吸氧。两组均于孕妇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有无肢体活动,表情变化等适时加注丙泊酚。记录两组SBP、HR、SPO.2、体动、呼吸抑制等情况。镇痛程度:镇痛效果以优、良、差表示。①优:手术全程SBP、HR稳定,且无肢体活动;②良:轻度肢体活动,不影响手术;③差:肢体乱动,无法手术。

统计学分析:将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结 果

术前两组SBP、HR、RR、SP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两组SBP、HR、RR、SPO.2比较差异明显(P

讨 论

人工流产毕竟是手术,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诸如出血、胎盘残留、感染、子宫穿孔等等,所以女性在做人流手术的时候也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为了减少意外妊娠手术的痛苦,现代医学从人文关怀角度,采取了麻醉措施,然而如果麻醉处置不当,会出现意外和后遗症。

无痛人流手术前准备有以下几点:①停止性生活,以免增加感染阴道炎的危险;②去医院的当天早上洗个淋浴,着重清洗外,但注意不要让水进入阴道;③带固定的医院病历;④最好有人陪;⑤出门前,带几片卫生护垫,一些干净的面巾纸。

无痛人流术在各医院广泛开展,丙泊酚因其起效快,持续间时短,苏醒快[1],已广泛应用,但其不良反应,肢体不自主活动,影响手术效果,且常有呼吸抑制和术后腹痛,通过联合用芬太尼,利多卡因可保持心功能稳定,减轻注射部位疼痛,缩短苏醒时间,是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方法。

麻醉药物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丙泊酚 芬太尼 氯胺酮 曲马多 人工流产 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52-02

人工流产是妇科门诊常见的手术,而疼痛和人工流产综合征是术中主要并发症,疼痛是由术中扩张宫颈及手术刺激引起的,人工流产综合征是由于术中宫颈受到牵拉及扩张刺激引起内脏迷走神经兴奋反射引起的,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及头晕等,重者可出现晕厥及抽搐等反应。应用适宜的静脉可使人工流产患者术中无痛并可预防发生并发症,目前无痛流产术已经普及,麻醉方法也很多。下面将我院八年来实施的15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其效果及优缺点阐述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患者1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47岁,体重45~79kg,妊娠5~9周,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芬太组(A组)50例,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B组)50例,丙泊酚复合曲马多组(C组)5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孕期、孕次均无显著差异cp>0.05),均无心肺疾病。

2 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禁饮6h,入手术室后测平均动脉压(MAP)、呼吸、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静脉。A组注入芬太尼0.05mg,B组注入氯胺酮15mg,C组注曲马多10mg,然后注丙泊酚2mg/kg,推注时间1~2min,所有病例均于面罩给氧,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酌情追加丙泊酚0.5mg/kg,术中严密监护并记录,至病人能够唤醒反应时间首次剂量给药效果按Ⅰ、Ⅱ、Ⅲ级进行评定。Ⅰ级:安静入睡,对手术刺激无反应,宫颈较松池;Ⅱ级:入睡,对手术刺激有肢体轻微活动反应,但不影响手术操作,宫颈松池尚可;Ⅲ级:肢体有不自由活动影响手术操作且宫颈较松池。

3 结果 1)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见表1

与用药前相比,A组、C组患者术中MAP、R、HR、spo2均降低(P

2)三组麻醉效果 表2显示三组均未出现Ⅲ级,且麻醉效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麻醉效果比较

3)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 见表3

表3显示,A、B、C组的清醒时间和丙泊酚总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术后并发症 100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中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给予托下颌处理后改善,4例心率降为55~60次/min,给予阿托品0.5mg后缓解,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

4 讨论

丙泊酚为新型的静脉,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等特点,且丙泊酚麻醉还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明显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1],因此而被广泛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但其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剂量大,对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后可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及呼吸变浅变慢,故临床常复合其他镇痛药[2],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减少并发症。芬太尼最常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的特点,对循环的抑制较轻,但有呼吸抑制作用。且可与丙泊酚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共显,可致一过性呼吸抑制,故更要观察呼吸情况,氯胺酮与丙泊酚伍用,保留了良好的镇痛作用,对呼吸系统几乎无影响,对心血管兴奋作用也有所减弱,既能互补增强催眠镇痛,增加麻醉效果,同时有效减轻或逆转各自的不良反应[3],曲马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阿片类镇痛药,它除了降与中枢阿片受体相结合产生作用外,还抑制传入神经末梢p物质的释放,5―羟色胺也通过脊髓的特异受体减弱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感受,提高痛阈,从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其对循环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4],与丙泊酚合用,弥补了丙泊酚镇痛不足和呼吸抑制作用。

综合所述:三组患者手术过程平稳,都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能达到相同的麻醉镇痛效果,但芬太尼较易出现呼吸抑制,应引起高度重视,与氯胺酮使用,血流动力学等稳定优于其他组,且不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方法,曲马多有致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且作用时间长,在此未在观察之列。

参考文献

[1]李巧云.林翠花.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80―81.

[2]郭子林.汆守章.刘锵云等,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8)493―495.

[3]王红薇,陈武荣,汤炳南等,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纤维瘤切除术.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2.18(3):152.

麻醉药物范文第4篇

科二四次不过五次驾校帮忙吗 科二四次不过五次驾校并不会帮忙,要知道驾校只是负责培训,考试是要去到车管所考场的。加上如今驾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比较严格,科目二考试全程就只有你在车上,考场内以及车内都是监控,并且还有录音功能,即便驾校能帮你笼络考官,但也无济于事。

对于考试而言,驾校能做的就是带学员去考场踩点,帮学员定一下点位,有条件的就是考生自费进行模拟了,这是驾校能做到最大的限度。对于驾校的寄托,你只能希望它能最大限度帮助你通过考试,而不能指望它能干预考试。

科目二可以找教练买包过吗2021 科目二五项,根本不用人工监考,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陡坡定点停车、直角拐弯、S弯都是自动化微机监测,你的车若压了线,立刻报警扣分,告诉你没通过,怎么包过?难道谁能把电脑程序全改了?

从另一角度讲,不实打实的学,真的包过了,这车你敢开着上路吗?敢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吗?

科二挂了四次最后一次还要考吗 我觉得应该还要学的,但是不要盲目学,先总结前几次失败的地方,找出原因,找教练多练习一下,但是其他的也不要落下。其实主要还是心态吧,就像我自己,平时教的很好,但是到考试时难免会紧张,要学会心态平和,多练习,做到每一个步骤都能熟练,最好能形成肌肉记忆。

麻醉药物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麻醉苏醒;镇痛药物;护理探讨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152

麻醉苏醒室患者以循环不稳、气道阻塞、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等为常见并发症, 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和治疗监测不配合。故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和加强全麻恢复期患者监护十分重要[1]。镇痛是麻醉苏醒室患者常用治疗措施之一, 多采用解热镇痛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药物, 探讨镇痛药物对患者镇静程度、镇痛效果的影响, 对其并发症观察, 总结护理对策, 可为临床医护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本次研究选取相关患者, 就上述内容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开展手术后行镇痛治疗的患者, 男125例, 女75例, 年龄9~76岁, 平均年龄(56.7±6.3)岁, 患者涉及胸外、烧伤、普外科等重要科室, 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

1. 2 方法

1. 2. 1 镇痛药物应用 镇痛药物应用需把握以下原则:①以无创途径给药为首选, 口服镇痛药物具经济、安全、简便优点;②阶梯给药:即需依据疼痛程度由轻至重对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选择;③按时给药, 即应有规律按一定时间间隔用药;④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公斤体重选取一种或一种以上镇痛药物单次应用。

1. 2. 2 护理 术前:加强访视, 对患者病情全面了解, 开展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就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建立;术中:护理人员需积极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操作, 依据具体情况, 帮患者疏导负性情绪。术后:麻醉护理人员需对麻醉医生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 对各种引流管妥善放置, 密切观察病情, 使患者生理功能维持正常, 呼吸道保持通畅。开展回访工作, 对患者开展个体化心理和健康指导, 促护理工作质量提升。

1. 3 指标观察 ①VAS疼痛评估标准:以0~10分为分值范围;0分:患者无任何疼痛反应;1~3分:患者自觉轻度疼痛, 但可耐受;4~5分:患者自觉疼痛为轻/中度, 尚能耐受, 但影响睡眠;8~10分:疼痛较强烈, 影响睡眠和食欲, 较难耐受。②Ramsay镇静评分标准:以1~6分为分值范围。1分:患者躁动不安, 焦虑;2分:患者配合, 安静, 有定向力;3分:患者对指令有反应, 可唤醒, 可入睡;4分:患者嗜睡, 对大声听觉刺激或轻叩眉间反应敏捷;5分:患者嗜睡眠, 对大声听觉刺激或轻叩眉间反应迟钝;6分:患者无任何反应, 嗜睡。无镇痛:1分;浅镇静:2~4分;深镇静:5分;过度镇痛:6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00例患者物应用前VAS评分为(5.34±1.4)3分, Ramsay评分为(0.49±0.72)分, 物应用后VAS评分为(2.66±1.33)分, Ramsay评分为(1.65±1.07)分, 镇痛药物应用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 Ramsay评分明显上升,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麻醉苏醒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麻醉后平稳恢复的场所, 以确保患者顺利清醒为主要功能, 因麻醉和手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理机能, 尤其是麻醉及术后第1小时需加强照护的阶段, 重视治疗及开展严密监护, 对减少麻醉期并发症意义重大[2]。

本次研究选取的200例患者, 相较镇痛药物应用前, 镇痛药物应用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 Ramsay评分明显上升,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分时, 需依据医嘱应用单次静脉注射镇痛药物。应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有无呼吸抑制等变化, 如部分患者因镇痛药物的应用, 可有舌后坠出现, 明显呼吸抑制伴发, 护理时需及时采取面罩吸氧、开放气道等措施, 促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恢复正常。麻醉苏醒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 应用镇痛药物, 需对药物治疗前后的镇痛效果积极评估, 对镇痛药物及时有效的采用, 可使因疼痛引发的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并发症改善。镇痛药物依据作用机制, 包括辅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及阿片类镇痛药三大类。辅镇痛药以抗惊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 如环氧化酶-2抑制剂;阿片类镇痛药以芬太尼、吗啡等为主。

麻醉苏醒室开展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工作可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使患者尽早接受专业医护, 进而增强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本次研究中, 术前重视访视工作的开展, 可了解患者情况, 依据需要实施个体化照护措施[3];术中做好积极配合及心理护理干预, 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术后重视并发症的防控, 可降低不良事件率, 进而全面保障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 麻醉苏醒室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取镇痛药物应用, 并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 可使因疼痛引发的呼吸急促、高血压等并发症改善, 确保患者临床安全, 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晓华, 刘尚昆, 晏世琴. 全身麻醉苏醒早期应用不同镇痛药物效果观察. 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12):1391-1393.

[2] 姚活锋, 万丽, 黄焕森. 帕瑞昔布钠预先镇痛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期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1, 32(15):203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