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江城子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文化差异:言内意义;指称意义;语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72-02
社会符号学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组成的,而语言符号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符号系统(唐蔚,2011)。著名的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即是翻译意义,并把符号学的意义观作为符号学翻译的中心。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全面系统地发展了符号学理论,将符号学划分为三大类即: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并且详细阐述了他们的不同意义: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
语言的特性使得语言表达传递的意义千变万化,这不仅需要译者熟练掌握语言,还要求译者熟悉不同的文化,把语言放到文化中去解读,这样才能翻译得完整而准确。笔者拟从原文与译文中这三种意义的非对应性探讨苏轼的《江城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一、《江城子》简介
(一)《江城子》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江城子》的三个英译本
本文选取了许渊冲先生、杨宪益先生和Burton Watson三人关于《江城子》的译文进行比较,以下文中的七个例子说明了中英语言及文化的差异,指出了三位译者的意义传递手段。
二、《江城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意义传递
(一)文化差异与言内意义的传递
言内意义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涉及构成文本的字词句之间的聚组合关系,反映在语音层、词汇层和语法层三个层面。一种语言构成一个符号系统。而由于语言符号在语音、语汇、词法等层面的不同,语言所特有的内部意义很难在他种语言中映射出其对应成分。从以下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英汉语两种语言的内部意义非对应现象。
例1: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是词的首句,为全词奠定了伤感哀痛的基调。词人用“两茫茫”叹尽了与亡妻阴阳两隔的怅然若失之感,读者也读透了词人的无奈与哀痛。“两”字也让读者感觉似乎不止词人一人感到茫然若失,词人的妻子同样也在冰冷的地下想念词人,两人同样的痛彻心扉而又无可奈何。但在译文中。
许将“茫茫”译为know nought通俗易懂地传达了词人对妻子一无所知的含义,忠实于原文,但是未能体现叠音词朗朗上口的韵律以及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因而译文未能成功体现出语音层面的言内意义。杨译和Watson的译文中则没有体现出“两茫茫”的意味。
例2:不思量,自难忘
此句中“不思量”,作者口说不想去思念,去考量,但心中已经扎下了思念的一根刺,难以拔出,相思之情无法排遣。一声“自难忘”直接表达了作者直抒胸臆、自难忘怀的哀思。原文中“量”与“忘”押韵,译文中许译brought和forgot以及杨译thinking和forgetting都做到了押韵,形成语言符号在语音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Watson并未能察觉这首词中的押韵,因此Watson的译文中并没有体现。
由这两个例子可见,言内意义的不对应会造成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而这些难以弥补的空缺使得译者很难做到在忠于原文的同时准确传递原文意义,只能根据上下文意义,结合英语语言特点进行创造,或增或减或再创造。
(二)文化差异与指称意义的传递
指称意义是指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张映先曾指出,指称意义的不对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原语符号的所指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不常见或不被注意,例3、例4和例5则反映了这一点;二是原语文化中明确区分的概念在译语文化中没有区分,或反之,例6体现了这一点(2004:376-378)。
例3:词牌名“江城子”
“江城子”是汉语独有的词牌名,其他语言都不存在这样的用法,英语也不例外。所以此处译者可以用汉语拼音直接音译,以此向外传输中国文化。只有杨译采取了此种方法,其他两个译本都是尝试着译出词牌名的意义。但是词牌名的主要功能一是便于归类,二是为了让读者快速知道词的韵律,便于吟唱。这与填进去的词本身毫无关系,因此将词牌名本身的意义翻译出来则是多此一举。
例4:千里孤坟
中文中的里和英文中的“miles”并不完全对等,所以杨译的“li”更为好些,但外国读者对“li”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最好在后面加注。
例5:小轩窗
“小轩窗,正梳妆”是苏轼梦见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展现的是往昔夫妻恩爱、平凡温暖的生活。越是描写往昔的幸福快乐,越是映衬现在的孤独凄凉。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小轩窗”是外国建筑所没有的,而我们现在也很难推测出小轩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在翻译“小轩窗”时,许译中将这扇窗户删去了,杨译为my small study window,这也会让外国读者产生疑问:中国女人都是在男人的书房里梳妆打扮的吗?Watson译为the window of the little room,如此翻译,此处又有一个疑问:小轩窗指的是窗户小还是房间小呢?
例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原文中“夜来幽梦忽还乡”,没有出现主语“我”,而“幽梦”也未写明是“清幽冷寂的梦”,“幽幽断肠的梦”还是“隐约恍惚的梦”,“小轩窗”三个字,也没写明是坐在窗前还是站在窗前,但是原词只用了寥寥数字,就给予了读者无限想象力,无论如何解读,都能体会到深远的意境。但是英文中句子没有主语,既不符合语法规则,也使得读者理解困难,因此三位译者对此作了调整。许和杨都补上了主语“I”和“she”,Watson也补上了主语“I”和“you”。另外,中文中说幽梦,英文中不管是做什么梦,三位译者都使用了dream,并不详细描述是怎样的梦境。在对“小轩窗”的解读中,杨译为“by my small study window ”,许译为“before her mirror”,Watson译为“by the window”,不管是“坐”还是“站”,三个译文都在窗户之前补出了介词“by“或“before”,而原文中“小轩窗”并未出现任何动词。对于“坐”还是“站”,用“正在”模糊表达也许是更切合的权宜之计。
(三)文化差异与语用意义的传递
语用意义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联想意义或象征意义,指的是符号与使用符号的人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同言内意义和指称意义相比,语用意义与民族心理文化特征息息相关,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异性。李明(2005:185-194)指出了语用意义的文化差异的四种表现形式,例7反映的是其中一种:负载语用意义的原语符号的指称对象本身不为译语文化所熟悉,因而其语用意义也令译语文化的人难以理解。
例7:短松冈
从古代开始中国的墓葬都要看风水,讲究与周围整体环境协调,在坟墓周围种植松柏显得肃穆庄严、幽静典雅;同时古人讲究死后如生,松柏是常绿植物,象征万古长青,精神永垂不朽,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与追忆。因而词中的“短松冈”,不懂中国文化的读者会根据字面意义理解为种着矮松的山冈,但此处实际是指苏轼亡妻的坟墓。许译和Watson译中均译为grave,意义表达准确。若是译者能够将中国传统墓葬文化以加注的形式告诉外国读者,相信不仅有利于外国读者理解全词,也会使得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实现语言和文化“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而杨译则只是用“hill”译出了“冈”的意思,显然没有理解全面。由此可见,译者应熟知原语和译入语文化的差异,在传达原文指称意义的同时,尽可能忠实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
三、结语
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江城子》,我们会发现文化的差异是造成我们透彻理解诗词意义的重大障碍。译者需要透彻理解两种文化,尽可能准确地传递诗词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想要完整准确地传递这三种意义显然很难,译者应根据文本、语境、语域等诸多因素确定诗词的含意所在,翻译时应先保证语用意义的传递,并且尽量兼顾言内意义和指称意义,达到文化信息的最小损失。
参考文献:
[1]杜英丽,顾建华.从《天净沙・秋思》三英译本看社会符号学意义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2,(23).
[2]李明.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廖春红.试析莫里斯符号学的意义观[J].北方论丛,2006,(4).
[4]唐蔚,李延林.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谈源语言内意义与修辞在译文中的再现――以长恨歌许译本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 苏轼 悼亡诗 比较
“死亡是最高的美学命题”,虽然死亡意味着肉体生命的结束,然而死亡这个话题,却因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某种意义上令爱情获得了永恒。本文选取埃德加•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和苏轼的《江城子》两首悼念亡妻的诗,这两首悼亡诗,虽然国别时空不同,但都是中外悼亡诗歌的典范。笔者在主题、表现手法、意象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两首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安娜贝尔•李》和《江城子》有着相同的主题
两首诗都是悼念亡妻的诗歌作品,表现着诗人感人至深的爱情诉求。爱伦•坡一生历尽坎坷,这首诗是他一生的绝笔。这首诗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最美的、最打动人心的爱情绝唱。诗中安娜贝尔•李的原型被认为是坡的妻子弗吉尼亚。诗人以回忆开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海边一个王国里”,住着诗人和他的爱人安娜贝尔•李,他们的爱情如此之深,引起“天堂中的六翼天使”的妒忌,天使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夺走了他爱人的生命,让她那些“高贵的亲属”抬走了她的遗体,诗人却发誓不让任何力量把他爱人的灵魂和他的灵魂分离。每晚他都会睡在安娜贝尔•李的墓旁,伴着潮水的起落,星星月亮都会让诗人想起自己的爱人,这种忠贞不渝的爱令人动容。
苏轼的《江城子》是诗人悼念妻子王弗所作。苏轼19岁时和16岁的王弗喜结连理,恩爱至深。可惜王弗27岁时就去世了。苏轼痛失爱侣,精神上的创伤可想而知。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此年正月二十日,他与爱妻王弗梦中相逢,创作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夫妻恩爱虽被生死阻隔,可是过去生活的场景确是“不思量,自难忘”。诗人将千里孤坟的凄凉、对妻子的思念、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在一起,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全诗表达的主题跟《安娜贝尔•李》相同,都是对已故爱人痛彻心扉的思念之情。
二、两首诗运用相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同样的主题
两首诗作者都是将梦境植入诗中,在梦中表达对亡妻的哀思,以求得到爱的延续。“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虽然梦是虚幻的,却成为诗人的精神动力。《安娜贝尔•李》开篇便把人带入一个遥远的、梦幻般的世界,“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用过去式讲述了一段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使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和虚幻之美。诗中苍白的月光、苍茫的大海、孤寂的坟茔这些如梦似幻的意象的描写反映出爱伦坡的创作主张:即主张诗歌脱离现实,在纯粹的梦幻和怪诞想象世界中追求心灵的宁静。诗人在梦中在明澈的月光下和安娜贝尔•李相会,“因为月亮的光总叫我梦见/美丽的安娜贝尔•李。月光带着诗人在梦中寻找爱人,梦安慰了诗人悲苦寂寞的心。虚幻的想象和凄清的梦境让诗闪烁着灵异动人的色彩。从梦的角度出发使诗笼罩上奇幻而又唯美的色彩,形成了异乎寻常的风格特色。
苏轼的《江城子》也不是写清醒时的楚痛,而是以记梦之由表达十年来的生死难忘之情。以梦中回乡――梦中相见――梦后伤感为主线,诗人随着潜意识的引导,恍惚又看到了爱妻“小轩窗,正梳妆”,仿佛看见王弗沐浴晨光对镜理妆。紧接笔锋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一任泪水涌流。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恍惚,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伤感,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在梦中,诗人的诗魂摆脱现实的桎梏,尽情地表达伤逝和哀痛。
三、两首诗入梦的意象不同折射出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论一开始就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认为是神给予了诗人灵感,是神让诗人迷狂。《安娜贝尔•李》中的“天堂中长翅膀的仙子”即六翼天使,来自圣经《以赛亚书》第六章第二节。六翼天使是所有天使九阶中的最高位,即赞美上帝的天使。再如,诗中第五节的“无论是天上的圣使,/ 还是海底的恶魔, /都不可能把我灵魂,分割于/美丽的安娜贝尔•李。”这种宗教思想也来源于《圣经•新约全书》中的《罗马书8:38-39》,原文是:“因为我深信无论是生,是死,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教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里的。”在西方,夫妻之爱常被看作是沟通一个人与上帝的桥梁。
而苏轼的这首词,意象选择带有极普遍的特征,以平常语出,从细微处见真情。入梦的意象乃是平淡的家庭琐事。如“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典型的生活片段,一幅恩爱夫妻平居的生活画面进入到梦中。诗人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意象,从“身边事,儿女情”这些细处着眼,表达对亡妻的爱。朱光潜先生说过:“中国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江城子》中所传递出的夫妻相敬如宾的恩情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这是与古代婚姻的特点相关联的,古代的婚姻不是自由恋爱的结合,真正的爱情只是在婚后的相互扶持中产生的,爱情也带有浓浓的亲情成分在里头。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在这种文化氛围,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人伦亲情来表达悼亡之情。
四、结语
文学是反映真实的、富于想象的语言艺术。它至少包含三个要素:真实(truth)、想象(imagination)和美(beauty)。一个作品有了这三种品质,它就可能有感人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江城子》和《安娜贝尔•李》皆反映了真情实感,富于想象和美感,诗人用语言文字使自己对亡妻的爱得到了见证,并永存世间。这两首诗犹如两朵不同风姿的花朵,盛放在诗坛,并将因为有万千读者的钟爱而不朽。
参考文献:
[1]金道友信. 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3.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在拍卖会上,主持人厉声问道:“接下来要拍卖诚信这样东西,起价是无价,开始!”由此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了!
就从我们身边来看吧,若是朋友与朋友间没有了诚信,那么这朋友间就没有了信任,会决裂?不,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会反目成仇,更有可能因为中间闹得一点的小小的不愉快而将你置身于死地。我们口中所经常讲的一个词是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什么一个意思?我想恐怕不外乎两个词:诚实、信任。诚实其实与信任是两个好朋友,手挽手而行的。有一次,有一个朋友请我去吃零食,我十分纳闷地问她:“你家长不是不让你买零食吗?这。。这哪来的钱啊?”她小声地告诉我:“没有啦,是我偷偷带出来的,你不要告密。”那时还小,见她不好意思再说,我也不好意思再问,并发誓一定不会告诉她的家长。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她便哭丧着脸对我说:“呜。我完蛋了,我的行迹一不小心被我妈发现了,现在啊,连奖励都没有了!还要我做完那几张练习卷呢!”随后她好像想到了什么,问我:“你有零用钱吗?”“NO”脆地告诉她,并告诫她:“没关系的,你回去你爸妈肯定会原谅你的!”果然,过了几天,她爸妈就“勉强”原谅她了。不知道在哪里曾经看过:“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承认的勇气。”当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说得十分得对啊!纸是包不住火的,只要你肯承认了错误,痛改前非,我们一定会原谅你的。
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了美国总统华盛顿与他父亲和他父亲樱桃树的故事。虽然华盛顿不小心砍倒了父亲的樱桃树,但面对愤怒的父亲,不但没有说谎话,说了实话:“父亲,是我砍倒了您的樱桃树,对不起,我只是想试一试斧头利不利。”华盛顿的父亲却转悲为喜:“儿子,虽然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但你肯说实话。知道吗,我宁愿损失一百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我立即想起了自己。虽然有时候家人骗我说游戏机带去另外一个地方了,但我知道,我的游戏机在家里,也不去找,因为我知道,他们是不想我因为玩游戏机而耽误学习。这是善意的谎言,这种谎言是最不会失去诚信的。诚信,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但有人却能永远拥有,视乎你有没有好好把握住诚信的机会。
例1(2007年江苏盐城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一名句,为读者传神地描绘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如果要为该文插图,你认为哪一幅图最合适?
解析此题的命题形式是为课文选配插图,插图的选配应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相一致。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题干的主旨,二是研读备选插图,了解备选插图的特点。根据题旨,我们可以知道,插图要配合表现莲花的形象和品格的一句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所选插图首先要与莲花有关。C图是,显然不符合要求;A图虽与荷有关,但内容是荷叶及刚露出的荷花苞,与要求不符;因此最合适的图为B。
例2(2006年四川眉山市)下面这首词是苏轼38岁时(1075年)偕同僚出城打猎时而作的,请你阅读后完成文后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从词中找出与图中A、B、C、D箭头所指的相对应的词句写在下面。
A 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有的地方同词中的某些词语或客观事实不相符,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诗词鉴赏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命题形式,试题设计富有新意。第1题要求找出图中箭头所指的相对应的词句,答题先要读图,明确箭头所指的具体事物,然后到词中找出描写此事物的词句。参考答案: A:右擎苍 B:锦帽 C:貂裘 D:左牵黄。第2题要先根据词的内容观察画面找到切入点,然后作分析,既不要轻意怀疑一切,也不能因是教材图画而不敢指出错误。要这样思考:既然命题有提示,肯定有错,这样才可能大胆质疑。参考答案:图中没有画出“卷”的情态,因为人物的衣饰、乘坐的姿势、马的尾巴、马行走的姿态等都没有体现出马儿快速奔跑的状态。(如学生答图中苏轼的胡须与苏轼当时38岁的年龄不相符也对)
例3(2005年福建漳州市)仔细观察文中插图,在文中找出与画面内容相对应的句子,并用“________”划出。
附:文章片断及插图
皮影戏传入漳州地区后,则盛行于民间。每逢夏季的晚上(尤其是农历七月普度期间),市内的街头和农村的广场,经常有皮影戏的演出。富家做生日、佛事以及新屋落成时,也常请皮影戏班来凑热闹。常演的剧目有:《哪吒闹海》、《白蛇传》、《西游记》以及民间故事的折子戏,如《白贼七》、《谢灵舍》等。漳州皮影戏所刻的人物,脸谱造型夸张,发型、头盔精致,服装花纹细腻,图案近似宋法,但不着色。演出的形式:将影窗竖立于桌面上,四周以竹竿或木杆撑住,悬挂帷幕,成为一个匣形的小戏台。艺人或蹲或坐或站,手持皮偶杆子贴近影窗操弄,用油灯的灯光照射出影子,配合锣鼓音乐来演唱。民国初期,漳州东门岳口有一位著名的皮影老艺人,他擅长演武戏,两手能操纵四个皮偶对打,姿势生动,场面不乱。
上一次教《离骚》,用的是人教社2000年12月版的教材,我上得索然无味,就像是一碟子馒头落肚,估计学生的感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2005年9月,本人再次教到《离骚》,发现选段已变了:2000年版选的是长诗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段;而新版选的是长诗的开头,即从“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到“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前版多抒情,新版多叙事。
讲读《离骚》时,我先让一位学生读诗,发觉她没有读出应有的味道。“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屈原由忧己而忧楚王的易老,进而忧楚国的兴衰,本该是充满忧思而深沉的,却读得轻松飘忽;尤其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是怨怒的,激愤的,学生却读得轻描淡写。
为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情感,我范读了选文,读着读着就动情了。尤其是读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时,我禁不住泪眼朦胧了:这指天发誓,让苍天作证,不正是屈原面对谗毁,而楚怀王又不给任何辩驳的机会,于是痛苦而又无奈的举动吗?
(朗读结束了,课堂一片沉静。)
考虑到本诗较难,我又让学生自由朗读,加深理解。
而后,我让朗读较好的聂思斯起来范读。她口齿清楚,声音清脆,几个点的感情把握得很准,尤其是读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夫惟灵修之故也”,读得抑扬而沉重。
朗读结束了,教室里竟自发地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课后有学生在随笔里写道:这一课的学习,我仿佛听到了屈原在愤怒地指天长叹,《离骚》不再难懂。
由此,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对于那些蕴涵丰富而又较难懂的古诗文,采取师生范读为好。
二
怎样范读呢?
一看能否人情。如果教师读得敷衍了事,自己都不能人情,就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鲁迅回忆小时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听先生自己大声的朗读,“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老师读得投入、忘我而引起学生的羡慕,这不就够了吗?
我平时备课,对自己朗读时能找到共情共鸣的诗文,一般都要在课堂上范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像《离骚》这类的“悲情诗文”不少,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朱自清的《背影》,李密的《陈情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就看你是否能找到共情点。
当然,我们也可请朗读较出色的同学来范读。只是要事先给学生打个招呼,让他有所准备,不搞突袭。
二看能否把握诗人的情感。
还是以《离骚》为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部分是屈原对自己的出身及幼年的记叙,是欢快的,节奏明朗的,朗读的语调也应轻快些。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是屈原对自己的申辩,他不赞同怀王赴宴秦国,不是自己的贪生怕死,而是担心秦的居心叵测,担心怀王身遭不测啊。朗读时辩解的语气中带着点沉重。
三看能否读出诗文的音节韵律。
屈原对楚怀王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不管是开始的修宪被谗毁,是否放张仪,还是后来的要不要参加楚秦聚会,屈原都没有被楚怀王真正信任。他对怀王是很有怨言的,但又有所期盼――正是这怀王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荃”字应读得轻缓,略做停顿,“兮”本是句末表停顿的,这里有余恨未了之意,要拉长音;“反”字更是对楚王的失望,对他听信谗言的愤恨,应读得沉重,而稍作停顿;“而”字应读得轻而悠长;“齑怒”,是盛怒的意思,占两拍,前字重而后字轻,把对楚怀王偏听偏信的愤怒表现出来。
三
反观自己上的语文课,还有一些所听的课,不管是正式的课堂,还是早读课,都鲜见书声朗朗的局面。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常见的做法是,叫学生翻译一下,或是教师草草地串讲一下,然后就“自己读吧,争取把它背下来”。于是书声一片,而后渐渐慢下来,轻下去;或是随机抽查学生朗读,检查预习的情况。结果读者结结巴巴,听者昏昏然;或是老师朗读,自己也没有找到感觉,学生就更找不到感觉了。课堂上便兴味索然,课后复习更是空谈。诗文本身引不起学生兴趣,也就难见学习的效果了。
什么原因呢?
缺少有准备有组织的范读的引导!
认为,对于“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原来,文字在漏掉声音的同时,也就漏掉了诗文的生命之气,文字成了干瘪的符号。而诗文的“雄伟之概”“深远之韵”,“看是看不出来的,闻也闻不到的,唯一领略的方法,似乎就在用口念诵”①。
梁实秋先生曾介绍过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是白话,他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②
老舍先生在回忆年轻时代读书的情形时也曾说,一开始,古希腊文艺让他觉得非常枯燥,说真的,那些古老的东西往往教他瞪着眼咽气!读到半本英译的《伊利亚特),他的忍耐力已经用到了极点,真想把它扔得远远的。可是,一位会读希腊原文的老先生给他读了几十行荷马,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唱最悦耳的歌曲!大概荷马的音乐就足以使它不朽吧?于是老舍决定不把它扔掉了!③
教师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让梁实秋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而先生几十行希腊原文的吟唱,竟然让老舍对原本瞪眼咽气的荷马史诗觉得亲切了!
可见示范性的吟、咏、诵、读、唱,往往是引领学习者走进古诗文世界的金钥匙。
①夏丐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杜,1983,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