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劝学的诗句

劝学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劝学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劝学的诗句

劝学的诗句范文第1篇

2、下雪了,虽然我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我只知道,我在想你。

3、如果南方下雪了,我就告诉你我想你了。

4、听说你的城市在下雪,好担心你,好怕你一不小心就和谁白了头。

劝学的诗句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的30年,时光的变迁,剧团的发展,折射出社会改革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天天向上的轨道。这30年里,各文艺团体也在不断成长进步,努力抓改革、促创新、求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剧团们不仅要组织大量精彩的演出,为广大观众提供脍炙人口的艺术盛宴,还要逐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面向市场、贴近群众,努力把剧团真正办成“人民的剧团、艺术的殿堂、精神的家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剧团,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理念,坚持面向市场和面向群众相结合、多组织上演艺术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内容积极向上的优秀剧目。经济发展是文化进步的源泉。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剧团,必须从社会分子抓起,戏曲团体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和义务,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个和谐和理的团体,应该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能让团部人员和睦相处,关系协调得当,逐步建立和谐的思想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和谐的创作环境,为建设和谐剧团提供充足的动力。

2 构建和谐团风的现实意义

党的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剧团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物质基础。和谐的建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如何整合资源和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优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人与人和谐相处,培养具有高尚的价值和道德信念的职业精神,建设高尚的道德文化。不断增强剧团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谐剧团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敬业奉献,高雅文明,蔚然成风,工作人员,德艺双馨,充满热情,勤学苦练,秩序井然,管理制度完善严谨,敢于创新争先。神奇的凝聚力和价值认同感,使剧团全体员工在彼此信任、相互关爱中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激发出无尽的艺术创造力。

3 构建和谐剧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我为科学发展鼓与呼”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从剧团的全面发展考虑,着重培养后备人才,在创作优秀剧目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作用;剧团遵循党的“二为”方针,在省、市、区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关怀、爱护下,努力奋进,不断创新。深入体制改革,重视培养人才,讲究科学管理,使剧团“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新局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多利用福建文化网、办专栏、出简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报道和交流有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邀请、组织文艺戏曲团体,积极给人民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来庆祝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好收成、新变化,也充满了对牛年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它的建设对于社会的和谐影响极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引领和指导全省文化艺术研究和创作,对剧团建设、剧团改革及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积极倡导文艺批评,繁荣和推动福建的艺术创作,努力向一流优秀的文化建设智库目标迈进,为构建和谐剧团文化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4构建和谐剧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越剧为例)

在剧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坚持贯彻党的工作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越剧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不仅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也是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中宝贵而有意义的文化资源。繁荣发展越剧艺术事业,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福建文化大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剧团,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大力推动越剧艺术乃至福建的整个文艺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中国越剧的百年发展历程,带给我们许多艺术启迪和实践体会。发展越剧艺术事业,必须铭记越剧艺术创作的责任与使命,继承和创新优秀越剧艺术传统,强化越剧艺术精品建设和品牌建设意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不断培养优秀越剧人才,推出精品力作,推动越剧艺术取得新的辉煌。

中国越剧,经过100年的风雨历程,已成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奇葩。它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是精神的生动体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全国人民深深地为越剧而陶醉!越剧使人民群众始终怀有一种独特的深厚感情,我们有责任做百年越剧的薪火传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剧团,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与时俱进的极积精神,积极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发展和谐剧团,繁荣活跃越剧文化,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越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越剧真正成为精湛的文化品牌.。

5 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海西两个先行区中,福建着力打造海西特色文化品牌,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对台文化交流走在全国前列。福建还有一大批文化工作者,正在将现代文化艺术,融入海西文化特色,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剧团的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总结经验,对于继续解放我们的思想,打开我们的思路,剧团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制胜的道路。只有剧团内涵发展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心;以科学的运行机制建设和管理体制为着力点;强化艺术人才建设,用人才建设打造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效益。我们热切期望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越剧事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越剧艺术新发展。热切期盼越剧界着力推进艺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人精品,实现越剧艺术新跨越;热切期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热情呵护越剧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发展活力,促进越剧艺术新繁荣。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越剧这朵民族文化奇葩一定会永葆无穷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劝学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情境创设,品味古城魅力

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播放《中国・福建・泉州城市形象宣传片》引发兴趣,从中品味闽南建筑的艺术魅力。导入课题“泉州蔡氏古民居建筑艺术赏析”

情感教育: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泉州传统民居更以它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雕绘装饰而闻名。

二、比较,欣赏不同民居风格

(1)分别介绍一下闽西土楼建筑和泉州蔡氏红砖厝的建筑风格有何异同处?

小结:蔡氏古民居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采用了外墙贴红砖和红屋瓦的材料,既区别于北方的灰砖灰瓦,又不同于闽西一带的土楼建筑,别具福建泉州地方特色。

三、如何欣赏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形式美感

(1)提问并引导学生讨论:蔡氏古民居为什么采用红砖?红色代表什么含义?(学生可展示自己的查阅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据资料显示,在泉州蔡氏民居中,建造者并不掩饰自己对于崇高身份和地位的向往,有意无意中都选择了红色来作为民居建筑的基本色调,这与中原建筑中是一律平淡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与泉州接触到的海外文化有关,在它的思想中,少了一份中原文化的含蓄,而多了一份自由开放的表现。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图3、图4,说说蔡氏红砖厝除了红砖还运用了哪些其它材料?

小结:红砖建筑中砖石的质地、色彩、造型及混砌方法,不仅突出了原材料的天然美感,也使红砖成为建筑殊的一部分。砖石混砌,即“出砖入石”在泉州民居中也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这种“出砖入石”的建筑材料搭配,很好地利用了石的表面与砖的表面所产生的质地对比,从而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感。

(3)思考并回答问题:蔡氏红砖厝的屋顶建筑有何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观察图5图6)

提示:屋脊,寓义

小结:屋顶建筑最美的是燕尾脊的曲线美,曲线美的讲究一直运用于我们的各种传统艺术之中,即使是民居建筑也不例外,蔡氏民居中飞翘的燕尾脊给人群鸟争飞之感,檐角的起翘亦如欲将展翅的飞鸟,整个屋顶建筑与天相接,极好的展现出蔡氏民居运用线的韵律美。

(4)概括砖雕的表现含义:砖雕使得红砖艺术更为精彩,在醉经堂大门,世双厝大门等处都有整幅的砖雕,图案多为麒麟凤凰(图7)、松柏牡丹、猛虎雏鸟等表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理解。(引导学生用简略的文字归纳,深入探究作品的寓意。)

主题拓展:

我的教学策略反思: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赏析蔡氏古民居建筑艺术特色,尝试让学生分组,自主收集资料,自行归纳总结,并上讲台“授课”,在互动,互教的氛围中学会古民居的鉴赏。只有将艺术观念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去,创作富有文化韵味的现代建筑作品,传统民居的存在对于现代建筑才有更深远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拥.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J].发表于《福建建筑》1998-4第60期

劝学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班化、四全理念、工作实践

“四三五模式”中的“四个理念”(1、关注全体学生2、教师全心投入3、学生全员参与4、教学全程互动)个人认为该理念是与新课改精神的理念完全吻合又切合小班化教学模式。其中的“关注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新课改理念,同时也只有在小班化的教学条件中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教师的全心投入”这无论是小班化还是大班制的教学,作为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都应做到的;但“学生的全员参与”在小班化教学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而“教学的全程互动”我认为应侧重理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且是全程的。

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贯彻好这“四全”理念的一些案例和感受。

一、 关注全体学生

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我认为不仅是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还应在课前组织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学情: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接受能力等。

只有对学情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设计组织教材、教学设计时做到“因材施教”,“因生设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坡度”和拓展延伸的程度。

比如在设计《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关于“分子的基本性质”时,若只是按照教材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通常就“按部就班”的逐一的讲解分子的每一条性质,然后是应用性质解释宏观现象。这样一节课,最多就把三点性质以及应用、演示实验完成。而这些内容就算老师不讲,学生根据物理学上学过的有关知识也能完成相关的作业。可关于探究分子运动的这一实验是学生在物理学中没有学过,且关于该实验的评价、改进是一个难点,在这节课上却是无法解决得到的。在设计时我让学生自己根据物理学中所学习关于分子的知识,自己归纳整理分子的基本性质,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这样就避免学生因再次学习同样的知识而感到“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他的学习成果来获得成功感),同时也节约时间对“探究分子运动实验”讨论、分析、评价和改进。在问题的设计时,考虑到“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性质和应用大多同学都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提问时就主要争对相对较弱的同学,而对于实验的分析、评价、改进等就采用分组讨论然后请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回答交流,这样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感受,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大家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关注全体学生,既要落实在课堂上,更应落实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只有课前准备工作中考虑到了全体学生,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才不会遗忘了某些学生。所以课前的关注是课堂关注的得以实施落实好的前提。

二、教师全心投入

教师的全心投入,首先应投入的是对学生的“爱心”,只有投入了“爱心”的工作才会是高质的,师生互动中才会是愉快的,学生才会在轻松、适度兴奋的环境中对知识高效地理解和掌握。在投入了“爱心”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对工作投入高度的“敬业”之心,这样才能做到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课上全心投入、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用自己的高度专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专注于课堂,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只有老师先做到了“全心”投入,才能让全体学生专注于课堂。若老师在课堂上的思路都不清晰,想到哪讲到哪,即使一开始很专注的学生最后都会思维混乱,“不知所措”了。而导致老师课堂思路不畅的原因,主要在于课前的准备不充分。若课前是认真准备了,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问题的精心打磨,例题的精挑细选的,那么即使上课拿了教案,带了教材,上课时可以完全用不着,因为整个教学流程、教材、知识点、例题均已进入大脑。

教师要做到全心投入,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体力、脑力和时间的,我常想若我们能做到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示范课来上,我们的学生也会像上公开课、示范课时那么专注和高效。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克服自己内心的“不情愿”、“怕麻烦”,而克服这一心理的“药物”就是你对学生的“爱心”你教书育人这一特殊工作的“敬业之心”。

三、学生全员参与

学生的全员参与即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落实的方法不单纯是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即使没有回答问题的学习,也应做到让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对他们答案的倾听和评价中。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常有这样的现象:有同学在个别回答时,其它同学就当“旁观者”,当别人回答完后,他无法作出任何评价。这样就算每个人都获得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但整个过程并不是全员参与。有时老师在向某一同学提问时,或找同学在黑板上面演示时,其它同学却无事可做,而出现此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出任务之时没有考虑到全体学生,另缘于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欠缺。

所以要做到学生的全员参与,首先教师应“全心”投入。教师的课前、课堂上的全心投入是学生“全员”“全程”投入的必须条件。其次,在设计问题时应全面考虑,要做到每个问题大家都投入、参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我们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比如:“多向评价”:可以是学生间互评,也可以是小组间互评,还可以是学生给老师评价,必要时才采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最后老师还有走到学生中去,增大与学生的接触时空,对于不开小差的学生,只需“不经意”地走到他(她)的身旁,学生就会主动“收心”。这样既能便于老师发现学生的情况、听课状况,更能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避免了因老师对不专注同学的大声提醒而使专注的同学转移注意力,同时也维护好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全程互动

劝学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钢琴教学 聚合思维 诠释作品

在当代,钢琴教学所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工作者,还要能将音乐文化得以传承。中国的钢琴教学应当富有特色,特色的作品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因此在钢琴音乐的具体教学中,学会用创新性思维诠释音乐作品,为中国钢琴音乐提供作崭新且富有特色的意识,是中国音乐教学教育上的一大重任。

1聚合思维的概念与优势

1.1聚合思维的概念

聚合思维,即将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聚合起来,把思维朝向一个点前进,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思维。这种思维也叫做集中思维,或者求同性思维。即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条理和方向的创新思维模式,主要特点即求同创优。音乐聚合性思维,即将已经被人们所掌握或者提供的音乐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思维模式在钢琴教学中优化诠释音乐作品方面,为其呈现了一种较为科学、创新的搜集资料和学科知识的方法。

1.2聚合思维的优势

聚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各有各的优点,聚合思维可以将事物聚合起来,,更能发挥作品的优势,而发散性思维则能更好的创新,使钢琴教育没有边界,如同天马行空。聚合性思维可以将各分项事物看做一个整体,从全局考虑分布,这样就能使钢琴教学变得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尤其是吸收各种事物的优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质,融入自己的思想,从根本上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世界,更容易体现出聚合思维在钢琴教育中的优势。

2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意义

2.1聚合思维能促进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学习心得演奏技术前,应当先对这项技能的动作及相关表象做具体深入的感知,先观察再讲解,这样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客观科学的印象,先通过思维活动,再去接受知识,更容易理解动作要领,也更容易主动接受,另外,聚合思维还能促进演奏技能的创新学习,在聚合思维的领导下,很多练习会更加容易被掌握,因此不必机械性的练习,也可以减少反复练习,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寻求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2.2聚合思维能促进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

揭开音乐作品的主要深意及内容和特点,是钢琴演奏者和学习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假如演奏者或学习者没有特定的思想倾向性,以及协调性的综合思维, 根本不可能实现音乐作品的构思意图,也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音乐,只能看到表象。音乐是要融入内心的,是具有灵魂的艺术,每个人都音乐都有每个人的思考。

聚合思维就能够使得钢琴学习者和演奏者从钢琴作品的外在具象认识,深入到其深意中,在一个崭新的层面上重新认识音乐作品。并利用自己的思维重新发现并运用新的思维去寻找演奏作品的本质和精华,这样就会给该音乐作品带来改变,且这种改变是相互的。作者不但可以改变音乐的精华,音乐也会因作者的灵魂而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

3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

聚合思维能够提高人们在钢琴教学中将分散的事物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既能吸收古典钢琴教学的优点,更能从全方位的翻译现代钢琴教学。因此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1聚合思维利于风格确立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第一次认识,均是建立在体系以及和相似事物参照的基础上,所以,在对钢琴演奏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过程中,就要准备与其相关或相似领域认知,这样就能为比较提供依据和前提,从而建立起认知的大概框架。另外,在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中,是离不开归纳、整理和分析的,这是一个具体的聚合过程。相关领域学习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被学习领域内的概念,且为主要概念。所以,在诠释钢琴演奏作品的过程中,必须从该作品风格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及音响概念这个领域方向收集相关知识信息,进而形成领域整体框架的意识,由此,不能只是单纯的去获取知识,要主动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3.2聚合思维对音色设计的影响

音色,即乐器或者人声在音响上的特色。丰富的作品音乐张力的重要方法是挖掘并设计作品中的多种音乐色彩,挖掘并设计是完全的诠释作品所不可缺少的一步,每一个不同的音色都可以改变一个音乐的精神。一般而言,无论钢琴还是其他乐器,都能直接模仿,或者暗示性模仿其他各类乐器,以至人声或者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钢琴的丰富的色彩,是靠不断的钻研极细微的不同触键来体现的。在钢琴教学中,聚合思维不仅能帮我们深切的感知音乐表现,还能让我们不断的理解和积累,并储存多种乐器的单一音色,以及组合所产生的混合音色的感知,帮助我们建立起丰富的音源听觉信息,以便我们能随时的提取,和乐谱一起构建内心的音乐。

3.3聚合思维带来新的文化认知

钢琴音乐作品不仅仅只是一大片跳动在纸上的音符,更是作曲家通过对生活经历,在所处精神状态的情况下,体验爱与恨后的一种情感宣泄,还是对社会生活及政治状态、客观文化的一种反映。聚合思维,能够帮助作曲者或者学习者在研究音乐作品时,不仅只是研究音乐的本体,还要探究该音乐作品中的历史、民俗等文化内涵,有助于其更准确的理解作品,演绎作品。

结束语

社会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钢琴教学若培养的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工作者,那么音乐文化将难以传承。为保证中国的钢琴教学富有特色,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聚合思维使人感受到多重层次,能完整的将立体的情感与理性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对于急需创造性的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钢琴音乐的具体教学中,学会用创新性思维诠释音乐作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挖掘其对音乐作品崭新且深意的理解,对于中国音乐教学教育来说,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庆林,邱江.思维和学习领域中的元认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施建农,查子秀,周林.智力超常与常态学生技术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5(1).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361-362.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生作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