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建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是21世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关于智能建筑,国际上现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其综合集成的特点,可推荐的定义如下: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二、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1984年,美国哈特福市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同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仿效。近年来,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已呈21世纪建筑发展主流之势。我国智能建筑开始于世纪上80年代后期,北京的发展大厦便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现在我国的智能建筑也正蓬勃发展,特别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在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智能建筑的健康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不足。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定义认识不正确,对智能建筑产生误解,这不仅有损于智能建筑,而且会对智能建筑运行情况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调查形成误导。比如过分强调智能化系统的作用,而忽视了中国的现实,中国的文化背景,人的作用等;业主对自已的建筑物的需求不清楚,贪多求全,期望太高;对信息化产品没有深入的了解,仓促上马,致使投资效果很不理想,投入使用后发现问题多多;盲目相信境外设计单位和国外产品,结果往往拿到境外图纸而无法实施和后期服务不能保证等问题。
1.业内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
因为智能建筑是新兴业务,要求新兴技术及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但目前施工队伍素质较差,现场工程督导人员素质不高,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指挥不灵,施工效率低。而且厂商的技术水平和行业道德有很大的不足,大多厂商实际上仅仅是某一个子系统的集成商,而不是智能化系统集成商,缺之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不能很好组织指挥,以致在设计、施工、竣工等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不能很好把关。而且有些厂商过多考虑商业利润,运用种种商业手段以谋取对智能化系统的承包,不顾质量,降低规格等,造成集成系统难以实现或留下维护中的隐患。
3.管理及施工缺乏标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与智能建筑相关的管理部门有建设、邮电、广电、公安、技监等,行政管理多头化,缺少明确的质管标准。同时传输媒介多样化,各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从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缺乏规范化系统标准。最终造成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基本效益。
四、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的对策
由于北京申奥、上海申办世博会等动力的敦促,我国将大量兴建智能建筑,其数量和投资额都将达到空前规模。估计今后十年将会达到9000幢左右智能建筑,其发展速度已名列世界前茅。国内外有关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新建的智能建筑一半在中国,中国将成为推动世界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源头。所以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的对策非常重要,现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
利用报纸、电视以及各种会议宣传信息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以澄清当前许多由于宣传不当而造成的误区。对业主进行短期培训,使业主对智能建筑的概况、规范及标准等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而能对自身的建筑提出需求,能对集成商的作用有所了解,能与专家一起拟订出智能建筑的规划和实施的初步方案等等。对从业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安装、规范及标准方面进行资格培训,使他们确实具备专业上岗水平,以确保建筑智能系统的正常运营。
2、加强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
加强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主要包括对系统集成商、施工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等的资质认可及制定和补充智能建筑的国家法规或地方法规。进一步完善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的职能,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使管理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将智能建筑的相关部门联手,制定出国家的智能建筑的标准;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的资质进行审定,使之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力量,能真正基于客户的需求提出全系列解决方案;楼宇智能化管理采取外包的思路,同时避免评标时以价格为主要的衡量因素,注重综合技术实力的竞争,让用户较少费心而达到更好的工程管理效果。
3、利用IT技术促进智能建筑发展
关键词:智能建筑;构成;功能;发展
1 有关现代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大厦的内涵有如下定义:(1)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智能大厦研究机构”对IB的定义 :“智能大厦是人们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及其内在关联的最优化分析,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效率又高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2)美国智能建学会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 、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舒适性的大楼。(3)日本的建筑学界强调IB就是高功能大楼,是方便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设备,并利用楼宇自动化技术,具有高度综合管理功能的大楼。(4)新加坡规定IB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具有保安、消防与环境控制等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调节大厦的温度、湿度、灯光等参数的各种设施,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在大厦内进行流通;三是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能力。(5)我们的认识:IB 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更具人情化的建筑物。
2 智能建筑的构成和功能
(1)楼宇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对智能大厦中的暖通、空调、电力、照明、给排水、消防、电梯、停车场、废物处理等机电设备进行综合协调、科学管理和维护保养。楼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建筑物管理子系统、安全保卫子系统、能源管理子系统。
(2)通信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是建筑物的“中枢神经”。有各种通信设备、线路、计算机软件组成。是传送话音、数据和图像的基本通信网络。包括实现楼层间各种终端、微机、工作站之间通信的楼层局域网、沟通楼群或楼内计算机与楼内各个局域网间通信联系的楼群或楼内高速主干网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网。
(3)办公自动化系统。智能大厦中要处理行政、财务、商务、档案、报表、文件等管理业务及安全保卫业务。
(4)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中心。它具有各个智能化系统信息总汇和各类信息综合管理的功能:①汇集大厦内外的各种信息,接口界面要标准化、规范化、以实现各职能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及通信协议。②对大厦各个职能化系统进行综合管理;③对大厦内各个网络进行管理,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数据通信能力。
(5)综合布线系统。它为整个大厦的光电信息传输提供技术标准统一、传输介质统一、布线结构一致的通道,适应多种信息的传输,管理配置灵活,维护方便。通常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子系统及大厦室外连接子系统六个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布线系统比较,有着许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3现代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大厦的出现,使得一幢幢楼变成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的小公司,各种商业的活动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智能大厦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大厦”这一术语逐渐在建筑业流行起来,在国内的楼宇建设中正流行一股“智能化”的热潮。许多房地产商在广告宣传时,将其大名必冠以“智能化”或“5A甲级智能大厦”。但大厦的“智能化”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简单的综合布线系统,更不是时髦的头衔能随便加在自己头上。我们必须对智能大厦有一个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这对于设计者、使用者乃至发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智能大厦发展史,是一个从监控到管理的发展过程,也是楼宇设备监控的演变史。早期的超高层大楼一般设备非常多,诸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保安系统、消防系统、停车场系统等各种专业系统同时共存。操作和控制这些系统,仅靠中央临近室很难实现。20世纪80年代,微电脑技术的崛起再加上信号传统技术的进步,基本上实现了所有设备都可以显示于大楼内的中央监控室,并且较容易地进行操作和管理,从而提高了效率。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称之为(City Place)的大厦,从此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它是时展和国际竞争的产物;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各高科技公司,纷纷建成或改建具有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大楼,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楼等;同时,高科技公司为了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也对办公或研究环境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日本第一次引进智能大楼的概念。近十年来建成了野村证券大厦、安田大厦、KDD通信大厦、NEC总公司大楼 、ARK森大楼、本田青山大楼。日本是对IB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并提出有关理论和进行实践的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1995年底日本还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据有关估测,美国的智能大厦将超万幢,日本和泰国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美国也宣称1995年以后要大幅度增加智能大厦的比例。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被认为是北京的发展大厦。此后 ,相继建成了一批准智能大厦如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上海证券大厦的智能建筑的全部弱电工程由美国一家工程公司承包。
关键字: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和智能化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也日新月异,智能建筑的概念从出现以来,在国内可以说名声四起,智能家居、3A、5A级楼宇等广告词随处可见,但真正能称为智能建筑的又凤毛麟角,往往造成投资浪废,又没达到投资目的,仅仅起到广告功能,是十分可惜的。
何谓智能建筑?在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定义如下摘要:“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平安、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由此可见,提供平安、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但此定义还忽视了一点,“节能环保”。笔者认为,为达到上述目的做成的耗能建筑也不能称其为智能建筑。由于该标准忽视了节能环保方面的新问题,其代表能耗的供电标准“甲级标准(办公室)宜按60vA/m2以上考虑”;“乙级标准(办公室)宜按45vA/m2以上考虑”;“丙级标准(办公室)宜按30vA/m2以上考虑”,暂且不说智能建筑标准分级的合理性,智能建筑的标准越高耗能越多,显然是不科学、不经济的。当然量准越高,系统越多,但这些系统俗称弱电系统,耗电很小,利用这些系统去合理控制楼字设备是可以达到节能目的。
另外,此标准罗列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各子系统,没有强调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这样就很轻易引起这样的误解,有了这些系统就是智能建筑,有了哪些系统就是甲级智能建筑、有了哪些系统就是乙级智能建筑等等。
因此我们应明确智能建筑的含义。建筑智能化系统(BuildingInteHigentsystem)是智能建筑中应用的电信息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等系统以及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建筑、结构、水、采暖和通风、电气等专业构成有机整体,如同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协调作业,才能表现为健康状态。智能建筑的“智能”,也就是要建筑像人一样,能“知冷知热”,自动调节空气、水、阳光照射等,创造既节能又平安、健康、舒适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少“楼宇综合症”的发生。
由此可见,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个弱电专业,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如建筑专业在做方案时,就应当考虑太阳光的利用和人工照明的关系以及热辐射的功能等等。不能只考虑建筑外形,连结构的合理性都不考虑,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外形上,有可能就应了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话,就不可能做成智能建筑;再如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和空调系统方案有关,但也不仅仅只是通风专业的事,和建筑的合理性及电气控制是否到位都息息相关。因此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不根据最终的效果,仅仅根据智能化系统的多少或功能的多少分出个甲、乙、丙等级来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指导设计、节约投资,往往还造成相互攀比,系统不和建筑规模及建筑形式相匹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如上所述,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可见智能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站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下面是智能北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l通信网络系统(CNS)
它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和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字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相通。在以前也称为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主要包括摘要:
1.1电话通信系统
建筑或建筑群的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属性以及公用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接人远端模块局或采用虚拟交换、自设独立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或综合业务程控用户交换机(ISPBX),并应和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
1.2计算机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本地网络的平安,应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在通信子网和高层或应用系统中采取办法。计算机网络系统应为管理和维护提供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应提供高密度的网络端口,满足用户容量分批增加的需求。
1.3卫星通信系统
可设置多个端站和设备机房或预留天线安装位置和设备机房位置,供用户接受和传输数据和语音业务。
1.4有线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
提供当地多套开路电视和多套自制电视节目,并和卫星系统联通。
1.5无线通信系统
建筑物由于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时,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通信设备。
1.6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公共广播系统一般可分为摘要: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7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应是音频系统(电声、建声)、视频系统(投影、摄像、录制)等多系统的综合设计,所选用的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等的网络传输、语音和数字设备接口、终端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会议系统应实现计算机语音、文字、图形、图像、自动监管、多媒体实时同步网络传输、系统控制一体化功能。
1.8.同声传译系统
(1)同声传译一般可设有(3+1)或(4+1)种语种,国际会议可设有(6+1)或(8+1)种语种;
(2)同声传译传输方式可采用有线同声传译和无线同声传译;
(3)会议室译员间的位置应设置在主席台对面或主席台的两侧(或二层较高位置),应使译员能观察到发言者的口型。
(4)译员间的大小可参照国际IS02603推荐的尺寸高2.3m、宽2.5m、深2.4m设计。
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和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摘要:
2.1物业管理运营系统
物业管理运营子系统应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来协调用户、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能实现对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设备生产及场地、用户、服务、各类资料及各项费用以经营目标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建筑的环境、清洁绿化、平安保卫、租赁业务、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运行和维护实一体化的专业管理。
2.2办公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子系统应能在日常办公中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协助管理人员对办公事务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协助领导对各项工作的分析、决策提供公文管理、会务管理、档案管理、电子账号、人员管理、领导活动布置、突发事件处理、书面意见处理等功能,应能实现电子公告、规章制度、公用电话等公共服务功能。
2.3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应具有物业信息服务、新闻、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用户个体服务、文化娱乐且务、生活保障服务等功能以及电子显示屏信息另查询功能。
2.4网终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子系统应配置适宜、使用方便,为计算机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监控提供有力的保障。
2.5智能卡管理系统
智能卡管理子系统应能对各种功能的智能卡实现统一的管理,如身份识别、员工考勤、车辆停泊、持卡消费、门禁等,并进行各类计费管理。
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售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捆个子系统。
传统上所说的3A建筑,即是上述的CAS、OAS、BAS的简称,5A建筑是3A又加上防火自动化系统FAS(FireAutomationSystem)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S(safeAutomationSystem)。国际上,FAS和SAS通常包含在BA中,国内由于管理原因,通常把FAS、SAS和BAS分开。
4防火自动化系统FAS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6gt;、《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6gt;、%26lt;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6gt;等有关规范的规定。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按消防部门要求独立运行。可将火灾报警器输出的报警信号传送给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或智能化集成系统的监控中心,但楼宇自控系统对消防系统只可监视不应进行控制。对于空调、风机、配电等平时由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的设备,火警时应受消防系统控制,应确保火警控制的优先功能。
5保安自动化系统SAS
设计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范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平安防范水平。
5.l入侵报警系统
根据各类建筑平安防范部位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应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配电视监控系统
根据各类建筑物平安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电视监控系统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和记录,并可提供对各类报警信号及时、迅速和可靠的复核手段。
5.3出入口控制系统
智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通道、财务室总出纳、金库、重要办公室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出入口控制系统由出入口对象(人、物)识别装置、出人口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等三部分组成。
5.4巡更系统
巡更点应设在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紧急出入口和各主要部门。安防人员的巡查报告方式可以采用在线瞳离线方式。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项目应采用在线方式。
5.5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在汽车库(场)的人口区应设置出票机或读卡器,并应在汽车库(场)的出口区设置验票机或读卡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而在建筑设计中亦是如此,未来建筑物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越来越智能化。智能化建筑正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技术的优化集成,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线路设计,各类信息的传递就是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来完成。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极为必要。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简称PDS是一种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将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进行标准化综合,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速公路”。综合布线系统技术又称结构化布线系统技术,主要研究建筑群体内传输网络的连接方式,具有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兼容性,且应用过程中十分便利,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所需遵循的原则
1.用户需求智商原则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以满足企业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为基础,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网络的特点来进行设计。
2.先进性原则
设计布线系统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使提出的方案能够适应未来几年的网络技术发展需要,但是这些都必须在满足客户功能的前提下。
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原则
结构化布线实现了系统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同时结构化布线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来规范厂商的产品,因此其总体结构必须要具备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可以把每个厂商生产的先进产品集中起来,这样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和质量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充实。在布线系统之中,每个信息点都可以与类别不同的终端设备相互连接,一旦设备的位置或是数量发生改变,只需要此采用简单的扩展工作就能够实现设备的更换。
4.标准化原则
结构化布线系统需要遵照国际和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设计。此外根据系统需求,各个子系统必须结构化和标准化,便于排除故障。
5.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达到功能和预算的优化设计,在布线中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可以保证被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而且可以减少系统的维护管理开销。在布线中,电话线,网线,监控线多种线缆布线会比较复杂,但是遵循原则,小心布线,故障的机会就会小,才能走出高质量的综合布线。
三、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素
1.水平子系统
通常水平布线子系统要求在九十米的距离范围内,跳线长度小于六米,信息连线长度小于三米。其作用是连接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其目的是把用户工作区引至管理子系统,同时它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点出口,不仅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还兼具传输速度快、可语音等多项优势。
2.垂直干线子系统
该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及设备间至各楼层分配线间的连接电缆。具体每个工作区选择标准依据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增强型工作区选择3对双绞线为宜;基本型工作区选择3对双绞线为宜等。
3.工作区子系统
该系统负责连接工作区终端设备和水平子系统,其信息点数量的设置依据设计等级的不同存在差别,一般情况下,该系统每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是5-10平方米,采用嵌入式信息插座,支持多个终端设备,比如监视器、计算机、数据终端、电话机等。
4.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等,它为同层组网提供条件,同时也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
5.建筑群子系统
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监视系统,而建筑群子系统是指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
6.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的目的是把各弱点设备互联起来并连接到主配线架上,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其组成部分包括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
四、应用实例
1.工程实例
某建筑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属于复合布线系统,包括电缆电视系统、外线电话线路接入管理系统、专用布线系统、内部数据语音通信等系统。
2.设计要求
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的设计原则。布线系统类型选定为超五类标准。各子系统的基本情况及主功能如下:①语音数据布线系统设两个主配线管理设施分别管理总计1000个超五类信息点,并在两个配线间设有六条超五类互联主干;外线电话线路接入管理系统在三个楼层弱电竖井和六层机房设配线箱4个。②电缆电视系统设15个终端盒,将电视信号分配给各个区域,比如会议室、办公室等。③专用布线系统为所有的音像设备提供了联接条件。
3.语音数据布线系统方案
整个系统为两级的星型结构,主配线间设在五层管理四、五层的信息点及电话线路;六层设备部子配线间,专门对六层信息点及电话线路进行管理,两级配线间之间有五条超五类线路供网络系统主干联接。信号传输带宽为100MHz。将50回线电话配线箱设置在四、五、六层的各弱电竖井种,同时引出一条50对电话电缆到达机房的话音配线架,实现将电话线路引入两个机房的目的。在六层语音配线架前插入了一个200回线的电话配线架,如此可支持用户的电话会议系统,若需要提供多条电话线路(最多30条)供电话会议使用,将其中的30回线经30对电话电缆送到6-3多功能会议室的电话会议系统并返回即可。此外,在试运行过程中还结合用户的需求在六层弱电竖井到机房配线架之间增设了一条50对电话电缆。同时为便于管理,该系统中所有的配线架都采用的是RJ45快接式配线架。由于本布线系统可以支持当前市场上的几乎所有产品,用户完全不用担心出现系统和产品不匹配的情况,增加了用户选择终端产品的范围。
4.实现功能
①支持灵活的系统管理。系统内部的管理可由用户自己负责,简单便捷。②支持所有的语音应用。③支持流行的网络应用。如622兆ATM、155兆ATM、100兆快速以太网等。
5.系统结构及设备配置
本布线系统分布在一个集中的三层楼中。从用户内部管理关系看,数据系统分为两级,四层、五层为一级,六层为二级,每级均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所有的信息点直接联接到本级主配线架,六层配线架通过主干上联到一级配线架。语音系统分布结构与数据系统类似,所不同的是两个主配线架之间没有互联。从技术和逻辑关系上看,可以认为六层与四五层的系统是平行、相对独立的两个星型拓扑结构,二者均各自独立接入公用电话网络。
综上所述,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整个智能建筑的神经中枢,其是连接物联网和智能建筑的核心要素。因此在进行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及基本功能,其次需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最后需做好综合布线系统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工作,从而确保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
关键词:智能遮阳系统;智能建筑;节能
Abstract:The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sunshading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can provide us with more comfortable interior environment while contributing more shar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This essay briefly introduces many aspects of the intelligent sunshading system, including its concepts, features, systematic components and designing sequences, and by presenting solid application cases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gives the readers more references and options while designing such intelligent sunshading system.
Keywords:intelligent sunshading system; intelligen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U243;TU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58-02
如今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是以智能化的或以自动化的方式控制,以达到建筑物的安全、节能,当暖通和照明系统的智能化逐渐被人们接受时,遮阳系统智能化的诸多优点却被忽略。智能遮阳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能改善建筑室内环境、提高建筑居住质量的遮阳系统,其智能化将是建筑智能化系统最新和最有潜力的分支,也将为节能做出巨大贡献。
1智能遮阳百叶的概念及特点
不同与老式遮阳系统,智能遮阳系统通常是由遮阳百叶(帘)、电机及控制系统组成(图1,图2)。控制系统软件是智能遮阳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控制系统硬件配套使用,根据周围自然条件的变化,通过系统线路,自动调整帘片角度或作整体升降,完成对遮阳百叶的智能控制功能,既阻断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避免产生眩光,又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能源。
智能遮阳系统,根据其自身特点,可分为人工电动控制及感应智能控制。人工电动控制可以人为根据一天内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及强弱对遮阳系统进行角度的调节。而感应智能控制则是通过探头对太阳照射高度位置、方向及太阳光强弱的感应而自动调节遮阳板的遮阳方向、角度、位置、遮阳面积大小等,以达到遮阳的目的。这种遮阳系统对用于屋面采光系统的遮有特别好的效果。
2智能遮阳百叶的智能系统
智能遮阳系统主要依靠它的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节能的目的。(图3)
现在运用最多的智能遮阳控制系统是基于LONWORKS控制网络的技术,可实现下列功能:系统依据当地气象资料和日照分析结果,对不同季节、日期、不同时段及不同朝向的太阳仰角和方位角进行计算。再由智能控制器按照设定的时段,控制不同朝向的百叶翻转角度。通过屋顶设置的多方位阳光感应器检测晴天还是阴天。阴天,系统控制百叶水平打开;晴天,则按阳光自动跟踪模式执行,同时还根据大楼自身形体及周边建筑的情况建立遮挡模型,将参考点每天的阴影变化计算出来,存储在电机控制器里,再按照结果自动运行。
智能遮阳控制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监控软件和智能节点控制软件两个部分,主要功能模块(见图4)。
3智能遮阳百叶在智能建筑中的设计
3.1阳光自动跟踪和叶片翻转原理
依照建筑所在地的经纬度,可以利用软件对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的阳光仰角和方位角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储存到电机控制器内。电机控制器会自动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阳光角度,并自动以设定角度为步长将叶片翻转到合适角度来遮挡阳光的直射。
3.2设置阳光跟踪
(1)根据建筑的形体和朝向,在大楼的立面设定若干参考点,并对参考点进行四季日照分析;
(2)用LONWORKS软件根据大楼朝向和高度计算每个参考点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的阳光仰角和方位角;
(3)将计算结果储存在LONWORKS的电机控制器中,自动运行;
(4)随时翻转叶片的角度,在防止阳光直接射入室内的同时,尽可能张大角度,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让自然光反射到室内天花板。
3.3计算建筑物阴影对遮阳
在太阳的运行过程中,建筑物本身对邻楼投下阴影,而周边高大建筑物对本建筑物也可能有遮挡作用。在阴影投射到的窗户实际上并不需要遮阳,否则房间会变暗,因此需要叶片水平或收起。
(1)根据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建立模型;
(2)利用刚才计算的各个参考点的仰角和方位角,根据大楼周围建筑的阴影及本身的形状和朝向来计算每一天及一年的阴影变化;
(3)这些数据一旦计算后被记录在LONWORKS百叶控制器内;
(4)在不同时刻百叶控制器自动根据存储的计算结果知道哪些参考点位于阴影下,而翻转叶片到水平位置,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室内。
4智能遮阳百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德国邮政大厦(图5)
大厦在双层呼吸式幕墙和室内都安装了不同型号的百叶。百叶从上到下有不同的角度。在顶上的百叶是开启的,随着高度的下降百叶片逐渐闭合,到底部时与地面成约30o的夹角。扁平帘片厚度大约0.45mm,向一面弯曲成浅弧形。整栋大厦的百叶系统是由采用了基于LONWORKS技术的气象站以及分布安装的500只电机控制器共同控制的。根据自动计算阳光角度的结果而改变百叶角度的年度阳光跟踪程序,和计算周边建筑物投射阴影的阴影跟踪程序,都能在电机控制器内自动运行,随时能调节精确到每扇窗户的百叶角度,以达到最佳的遮阳和采光的综合效果。
上海久事大厦(图6)
大厦主控制室能对所有的百叶帘进行监控,每个楼面、每个朝向或整栋大厦的百叶帘能同时动作,或能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相继动作。当百叶帘的指令未被顺利执行时,画面报警并显示该百叶帘的状态。当百叶帘下降并到达底部闭合位置后,百叶能自动翻转到预设的角度。
广州发展中心大厦(图7)
作为世界上首个在高层建筑外部装置遮阳板的建筑,大厦遮阳系统每三片遮阳板为一个单元,彼此联动。每一个遮阳板叶片两侧的边框上配有两个轮轴,叶片被固定在轮轴上,并通过轮轴用紧固件固定在边框上。叶片通过可调节的传动杆连接到电动马达上,以使叶片按需要角度旋转,遮阳板叶片角度可在0o到120o之间做任意调整。大厦采用LONWORKS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软件对阳光进行跟踪,自动计算阳光角度及阴影大小,从而随时能调节精确到每扇窗户的百叶角度,以达到最佳的遮阳和采光的综合效果。在有阴影的位置百叶帘会自动收起,而且全部隐藏在幕墙框内,达到隔热、节能、环保、舒适等效果。
5结语
遮阳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通过良好的遮阳设计在节能的同时又可以丰富室内的光线分布,还可以丰富建筑造型及立面效果。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遮阳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智能化的普及,建筑遮阳将会有更加完备的智能控制系统,相信越来越多的建筑将采用智能遮阳系统,并在设计阶段就应被集成汲取,智能化角度使遮阳达到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建筑外遮阳(一)06J506-1.
[2] 李继建.智能遮阳板节能技术在我国首例成功应用,材料与应用,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