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坚持的故事

坚持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坚持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坚持的故事

坚持的故事范文第1篇

人生的路上,我一定会发挥我坚持不懈的精神,乘风破浪向前进!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坚持不懈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请您阅读。

坚持不懈的故事1时光飞逝,转眼间,小学五年的时间已经成了过去,我踏进了小学六年级的门槛,而军训,就成了我们六年级中重要的一课。

去军营的路上天不作美,下起了毛毛雨,但这丝毫没有减轻同学们对军训的好奇与欣喜,和对即将迎来的集体生活的无限渴望与憧憬。

到了军营,细雨已经停了,我们换好军装,简单的开营仪式过后,教官派给我们第一项任务——站军姿十分钟。

刚刚停雨的天烈日当头照,我们一动不动地站立着,教官说,站军姿的要求是两眼平视前方,挺胸收腹,双手紧贴于大腿两侧,身体微微向前倾。我们按照他说的去做,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渐渐地,我的腿有些软绵绵的,感觉双脚发麻、腰酸背疼,腿仿佛被灌了铅似的。额头上不断冒出汗珠,滑过脸颊,顿时,脸上像爬满了无数的小虫,奇痒无比,我是多么想动一下啊,哪怕是挪动一下脚步也好。可是看着前排同学坚持不懈的身影,我不禁来了力量,我咬着牙,坚持着。时间走的速度简直比蜗牛爬还慢,我无法相信,自己以前觉得很短的十分钟原来是这么的漫长。终于,我们成功熬过了那难熬的十分钟,教官的一句“解散”,让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除了训练的内容,我们还要学会自己整理内务。

我们从小是在家人的照顾下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立能力很弱。来到这里,一切都得靠自己。衣服要自己洗,被子要自己叠,宿舍的卫生要负责,垃圾要自己倒?总之,这三天两夜,可把我们这些娇弱的花朵们给累坏了。

“幼苗不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怎么会茁壮成长?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炼,又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在这短短的军训期间,我们参加了严格的训练,接受了阳光的洗礼,面对了种种的考验。军训是我们人生的一次特别经历,它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我们有钢铁般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坚持不懈的故事2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家长或同学都会站在旁边大声得朝我们喊:“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细细想来,这个观点还是没错,的的确确是一个真理。坚持,是陪伴我们一生的法宝,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它都能起作用。

我们每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面两个主人公给我们的启发一个是:不能骄傲,轻视队友;另一个就是坚持不懈,奋斗到底。这个寓言看起来十分简单,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道路。如果将龟兔赛跑的这一路看成它们的通往成功之路,那么乌龟在比赛时那种坚持,便持续了整条成功之路。一个小小的成功需要坚持,而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一生的坚持。

不管遇到了什么天气,什么灾难,他依然能向着心中的梦想前行,这也就是坚持。站在成功的山峰上,向自己走过的路看去,才发现,是坚持一点一点打造了通往这里的台阶,自己一直都没有放弃。

想要自己坚持到底,就得对它产生兴趣,只有产生兴趣,才会有动力想把这件事做好让自己成功。作为现在中国自主建造的C919客机的钳工,吴双钱的例子很好地应证了这句话。自从他接触了这一行时,他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他对这些零件的打造产生了兴趣。在中国大飞机上海制造厂资金最紧张的时刻,他的其他同事都走了,零零散散就只留下他和其他一两个人。可见他并没有放弃,他继续追逐他的梦想。终于在八十年后的今天,梦想达成了。兴趣是坚持的源泉,而坚持又是成功的秘诀。

人生不能没有坚持,所以我们通常坚持寻自己想要的,这时,也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他人的质疑、成果不突出……不要停下,继续向前走,一直相信自己,充满信心,坚持便会伴随着所想达到的高度。

人生总有一种坚持,一时的坚持并不会得到结果,而充满自信阳光一世的坚持才会见到真章。

坚持不懈的故事3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的成就,都始于一个信念——坚持。坚持是成功的根源。而我,正是要做坚持不懈的自己。

读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知道了那些科学家们,正是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找到了真理。这说明,坚持下去,就有希望相反。“挖井”这个漫画中的挖井人,让我为他感到可悲。挖了那么多坑,没挖到水。其实他只要把其中一个坑挖深,再挖一下,仅仅一下,甘甜的泉水就会涌出来。可是,他没有,他放弃了。他根本就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对他来说只是浮云罢了。

这两个例子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我要去学习那些科学家们,绝不学习那个挖井人。可是,生活中的我又是怎样的呢?

生活中的我,在遇到一件难做的事时,做了一会儿,就不做了,我根本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决心。我跟挖井人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我再坚持一下,那困难就会被我解决。我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再试一下成功也许离我就不远了。

所以,我要丢掉以往的自己,做坚持不懈的自己。如科学家一样,有了问题去解决,坚持不懈的解决,再难再不容易也坚持下去。我相信那"泉水“一定会被我”挖"出来。

可是为什么有人会失败?就在于他不去努力奋斗,不持之以恒的坚持,不锲而不舍的追求。他缺少的是恒心、毅力和坚持往前冲的动力。

做一件事情,结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如果你半途而废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失败。但如果你坚持不懈做下去了,结果等于成功。

我不会做那半途而废之人,我会做坚持不懈之人。失败,成功离自己都很近。看你抓住的是什么,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我要抓住成功,做个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人。

坚持不懈的故事4能够达到山顶的人不一定是最强的人。

想要成功就要坚持不懈,想要达到山顶就要持之以恒。

古代司马迁为写《史记》受了多少苦,被在监狱里严刑拷打。有人说:“自杀好了,受那么多苦。”可司马迁不会,他为了心中的《史记》会一直坚持下去,哪怕仅剩一线希望,在困难中磨炼,慢慢地写出了《史记》。《史记》就成为了是中国第一部记转体通史,同时也是他遭受种种磨难的结果。

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连最简单的一句妈妈都不会喊。从五岁那年起,他的老师开始教她说话,她开始是很烦躁的,老师第一次带她出去,让她感受到了水的清凉,她的内心是激动的,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水,原来在世界上还有这种东西。可在海伦·凯勒眼中水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慢慢的接触洋娃娃等其他东西,开始学会说简单的单词或句子。她进了盲文学校。学习使用盲文。每天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汗水。她读书读到可以废寝忘食。手都会磨出血,亲人和老师都劝她让她休息,可她还坚持不懈的阅读,以至于手上都包扎着,只漏出一两个手指,她就是想要和常人一样,可以感触到事件的万物,可以让她家长与老师不那么辛苦。她的坚持不懈,让她著作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寄托了她对时光的向往与渴望。

在逆境中取得成功,是因为坚持。家喻户晓的霍金在医生告知自己活不到25岁时得了萎缩症,只有一个手可以使用时,他用电脑打字给人看,他突破了医生给他的通知,创造了奇迹,研究出了黑洞的秘密。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强者,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梦想,还有一颗实现梦想韧劲——坚持不懈。因为坚持不懈方可取得人生的成功。

坚持不懈的故事5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人,有人欣赏学习优异的人,有人欣赏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否有人欣赏自己?

虽然我的成绩不是很出色,做事马马虎虎,不够细心,但是我有水滴石穿的毅力,我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坚持,让我经历挫折不轻易放弃;坚持,让我领悟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含义;坚持,让我坚定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那年夏天,我收到了一辆自行车,我特别兴奋推着我的新自行车来到广场。心中默念,今天我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妈妈在一旁扶着我的肩膀保护我,我的心“砰砰”地跳着。可是由于我是初学,平衡掌控的不是很好,骑着车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像是喝醉了酒似的。一不留神,“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膝盖也摔破了,我心里特别想打退堂鼓,就憋着嘴告诉妈妈我不想学了,骑自行车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心心,你既然开始学了,我不能放弃,这不是半途而废吗?要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我低着头,默不作声,脑海里却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爱迪生花了十年研制蓄电池,经过了五百次左右的试验,才终于取得成功;双目失眠,两耳失聪的海伦凯勒,也是凭借着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而我现在,只是摔了一次,我怎么可以就这么轻易放弃。我扶起自行车,双手握紧车把,双脚踩上脚踏板,妈妈继续在后面帮我扶着,正当我手稳地向前行驶时,然听到妈妈惊讶道:“心心,你会骑车了!”这时我才发现妈妈的手不知什么时候松开了车。我兴奋不已。

从这次学车以后,无论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我都经常鼓励自己,失败乃成功之母,唯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而我欣赏自己的坚持不懈。

坚持不懈的故事6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

他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终于他成功了,他胜利地成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这也就像似龟兔赛跑:兔子腿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场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长,跑得快,跑了一会儿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操胜券,然而乌龟则不同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气馁,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坚持的故事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国有限售股包括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存量国有限售股和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之后的增量国有限售股。“新老划断”之后国有限售股呈现动态化、常态化新特点。针对国有限售股的新特点,文章从国有控股股东的角度,以法律制度所确认的股东控制权为依据,对国有限售股减持模式作出全局性、框架性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国有限售股是指我国A股市场上最终所有权归属于各级国资委、二级市场流通权受到禁售期限制的股份。依据来源不同,国有限售股包括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发行上市的不具备二级市场流通权的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之后发行上市的新股中处于锁定期的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

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国有限售股是国有限售股的存量部分。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初期,为维护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推行股份制改造时都遵循着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不流通,并且保证国有股在总股本中占比50%以上的原则,造成我国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共存的股权分置问题。据统计,截至2005年l2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有1431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7157亿股,非流通股为47l4.74亿股,其中国有股约占75%。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赋予非流通股二级市场流通权。由于非流通股规模巨大,为减缓其获得流通权后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4月29日出台《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作出“锁一爬二”的规定。由此,原本属于非流通股的国有股转变为国有限售股。

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之后的国有限售股是国有限售股的增量部分。2006年5月8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标志着以恢复再融资为开端的“新老划断”正式提上日程;5月l8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实施,“新老划断”两个最重要的标准性文件全部出台。根据文件规定,首发原股东配售股一般有三年的限售期,首发机构配售股和首发一般法人配售股有3个月、6个月或是一年的限售期。由于今后将有源源不断的新股发行上市,其中不乏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因此,在“新老划断”之后新的发行制度下,国有限售股将随着国有控股企业发行上市而源源不断地增加,从而具有动态化和常态化的特点。

国有限售股因其巨大的规模和强烈的减持预期而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国有股减持研究一度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课题。已有的研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侧重于探索针对存量国有限售股的具体减持方案;二是站在市场的角度,以兼顾市场公平和维护市场稳定为方案设计的前提条件。新老划断的实施使得国有限售股成为国家控股企业股票发行上市的副产品,国有限售股问题从静态的存量问题转化为动态的增量问题,从旧制度下的特殊问题转化为新制度下的常态问题。面对国有限售股的新特点,已有的研究呈现出两方面的不足:(1)静态化的具体减持方案对于动态化的国有限售股问题将逐渐失去适用性;(2)站在市场的角度而非国有限售股减持主体——国有控股股东的角度,是解决旧制度下的特殊问题的思维定势,而非解决新制度下的常态问题的适当选择。因此,国有限售股减持研究应当站在国有控股股东的角度,探索具有广泛适用性和长久生命力的减持模式,其目标应当是顺应国有限售股动态化、常态化的新特点,提出全局性、框架性的减持模式供国有控股股东参考。

二、股东控制权:国有限售股减持的依据

1.股东控制权及其配置模式。现代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主要分为三个层面:(1)股东控制权,即股东通过持有股份的比例高低实现对公司的不同控制;(2)董事会控制权,即董事通过在董事会占有相对多数席位实现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控制;(3)经理控制权,即经理层对公司资产具有直接使用、运作等权利。股东控制权、董事会控制权和经理控制权相互制衡,形成“三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三权分离”的存在弱化了股东对公司资产的控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董事会控制权和经理控制权都是从股东控制权派生的,在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法律框架下,具有本源性的股东控制权依然具有最终归属性和最终决定性的神圣权威。

股东控制权的基础是同股同权原则,核心是多数股份占支配性地位。单个股东所拥有的表决权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数量,当持有股份数量达到法定的关节点以上时,其表决权就具有相应的控制权特征。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内部不同经济主体的权利作了明确界定,证券法对并购等控制权转移行为作了相关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将股东控制权区分为四种配置模式:垄断控制权、绝对控制权、相对控制权、放弃控制权。

(1)垄断控制权。若要对涉及公司最重大的、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股东大会议案,如公司章程修改以及公司合并、分立或者解散等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因此,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2/3,即拥有超过2/3的表决权.那么第一大股东就可以无视其他任何股东的意见,单独合法地对公司章程修改以及公司合并、分立或者解散等特大问题作出决议。第~大股东这种仅凭~己之力就能左右股东大会议案通过与否的能力,使其对公司形成事实上的垄断控制,从而具有垄断控制权。

(2)绝对控制权。若要对其他所有股东大会议案作出有效决议,则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1/2以上通过。因此,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2而不到2/3,则其除了不能在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以及公司章程修改等最重大的问题上“随心所欲”外,在其他问题上仍然拥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对于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的特大问题,第一大股东仍然具有其他股东所不能替代的绝对影响力。第一大股东这种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左右绝大多数股东大会议案通过与否的能力,以及在特大问题上的绝对影响力,使其对公司形成事实上的绝对控制,从而具有绝对控制权。

(3)相对控制权。当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小于I/2时候,其对公司的控制能力明显降低。但是,只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30%,其控股股东地位依然稳固。我国证券法规定,股东一旦持有公司股份超过5%,就必须举牌公告;一旦超过30%,就必须履行要约收购程序。该规定实质匕为第一大股东构筑了一道控股地位防火墙,使其在竞争对手展开控制权争夺的初期就能察觉从而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在持股比例介于30%和1/2之间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控股地位难以被撼动,同时,其对公司的影响力依然是其他股东难以比拟的,从而具有相对控制权。

(4)放弃控制权。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尤其是持股比例低于10%的时候,则其不仅失去了对股东大会表决结果的控制能力以及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请求权,而且其大股东地位也变得十分脆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大股东容易受到其他股东的挑战,事实上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可以看作第一大股东放弃了控制权。

2.国有限售股减持以股东控制权为依据。股东持有股份需要付出成本,持有股份的多少归根结底是权衡成本与收益的结果。第一大股东持有股份的首要目的是获得某种层次的股东控制权,否则其无需为维护控股地位而持有较多股份,从而承受较大的机会成本。不过,即便是为维护控股地位而持股,持股比例也并非越高越好。一方面,不同层次的股东控制权由持股比例的关节点决定,在一定区间内持股比例的高低并不改变股东控制权的配置模式;另一方面,在不改变股东控制权配置模式的范围内增加持股所付出的成本并不能换取相应的收益,是对资源的低效配置。因此,控股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应当以获得某种股东控制权为依据,以利润最大化(既定股东控制权目标下的最小成本付出)为约束。这既是控股股东权衡成本与收益的自然结果,又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国有限售股减持的直接动因应当是通过国有资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布局最终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国有资本在产业结构中的布局可以归结为是否参股、是否控股以及控股程度如何。换句话说,就是国有股东是选择放弃控制权,还是选择保持相对控制权、绝对控制权抑或垄断控制权。因此,国有限售股减持应当以股东控制权为根本依据。法定的股东控制权关节点即是控股股东为获得某种股东控制权而必须的最低持股比例,也是其以最小成本实现股东控制权目标的最优持股比例。另外,考虑到上市公司将来可能会实施增发,而增发可能导致国有股比例稀释。因此,为保持资本运作的可持续性,国有限售股减持应当在各控制权模式最低持股比例的基础上留出一定的安全边际,不妨将此安全边际设定为2%左右。

三、国有限售股减持模式

1国有限售股减持的全局目标。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的问题,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公司治理提供丁制度性条件。但是,市场对规模巨大的国有限售股减持充满恐惧,甚至将股市的下跌归咎于限售股的减持。在2008年股市低迷的情况下,鉴于市场对限售股减持的诟病,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动延长国有限售股锁定期限。这种自愿延长锁定期的行为对于维护自身股价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优化控制权配置却没有益处,甚至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战略背道而驰。

从1994年第一例国有股转让案例——珠海恒通集团收购上海建材集团持有的棱光实业35.5%的股权成为棱光实业第一大股东至今,中国的国有股减持已走过l5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于1999年12月4日指出:国有股减持的第一步使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比重下降为5l%,第二步则根据情况减持。此后,关于第二步减持目标有关方面再没有明确指出。普遍的观点是,第二步应使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比重下降至3l%。不论是50%还是30%,都是针对上市公司总股本而言的。细化到具体的上市公司,则应当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安全战略等因素合理制定股东控制权目标,依据股东控制权目标对持股比例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国有限售股减持的全局目标应当是,各个上市公司根据合理的股东控制权目标调整国有股比重,而就全体上市公司而言,国有股在总股本中的比重应当逐步降至30%左右。

2.国有限售股减持的框架模式。在国有限售股减持的全局目标下,各个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以下减持模式:

(1)保持垄断控制权。对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如涉及重要资源能源的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由于事关国家能源储备、能源安全等重大战略问题,为保证国家能源战略的顺利推行,国家应当对其保持垄断控制权,即国有殴比例应当达到垄断控制权最优持股比例68%。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则应当减持占总股本68%以上的部分。

(2)保持绝对控制权。对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有较大影响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如基础产业的龙头公司宝钢股份,或者军工企业如西飞国际等,由于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全局以及国家防务安全,虽然国家对其不需要垄断控股,但是对其保持绝对控制权还是十分必要的,即国有股比例应当达到绝对控制权最优持股比例52%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则应当减持占总股本52%以上的部分。

坚持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限售股;解禁与减持;定价机制

一、 限售股解禁与减持现状

1. 限售股来源及构成。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大量的拟上市公司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为了减少计划经济的影响,加快建立我国资本市场,对拟上市公司股票发行采用了存量和增量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原有计划经济下的存量部分与上市公开发行的增量部分割裂开,由此产生了我国上市公司所特有的股权分置结构。2005年6月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解决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价”的历史遗留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规模庞大的限售股。

我国资本市场现存的限售股按来源可以划分为股权分置限售股、IPO原股东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等。按照5%的持股比例划分,分为“大非”和“小非”。根据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2012》数据统计,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累计产生限售股合计约4 941.95亿股,其中“大非”4 109.33亿股,占83.16%,“小非”有832.62亿股,占16.84%。

2. 限售股解禁现状分析。从2006年6月首批限售股解禁到2012年12月31日,我国证券市场累计已办理解禁限售股合计约4 380.57亿股,占累计产生限售股的88.64%,待解禁限售股存量为549.74亿股。我国限售股解禁高峰主要在2008年(712.77亿股)和2009年(1 896.06亿股),这一解禁高峰存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2007年~2009年间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3年~5年,股权分置改革中产生的限售股已经到了解禁时间,大量的密集解禁;另一方面2005年~2007年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在A股IPO上市,而到2007年~2009年间也正是这部分IPO原股东限售股大量解禁期间,这一时间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和流通压力。

2006年以来,解禁“大非”3 651.64亿股,解禁“小非”728.91亿股(如表1所示)。分年度统计,“大非”的解禁在2009年达到了最高峰,共有1 730.1亿股解禁,而“小非”解禁在2007年达到了最高峰(271.46亿股)。“大小非”解禁高峰出现时间的差异与“大小非”的锁定年限有关,根据证监会的《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等规定,持股在5%以下的“小非”的限售期为12个月,持股在5%以上的“大非”的限售期为24个月,且在限售期满后的12个月内不能超过5%,在24个月内不能超过10%。从“大小非”的结构来看,解禁的“大非”占总解禁数量的83.36%,是“小非”的四倍多,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大部分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比例都在5%以上,只有少部分是持股比例不足5%。

3. 限售股减持现状分析。表2列示了2006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限售股的减持情况。“大非”和“小非”的减持力度并不相同,“大非”减持较少,已解禁“大非”中只有6.57%的股份被原股东减持,而“小非”这一比例却达到了44.14%,近一半的“小非”持有股东在解禁后选择了减持。从绝对数上来看,“大非”减持共计240.03亿股,而“小非”减持了321.75亿股,“小非”减持的绝对数也大大超过了“大非”的减持量。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小非”股东更倾向于在解禁期后进行减持,这一现象与“大小非”股东的构成有很大关系。在我国,“大非”主要是国有股东、国有法人股东等,且很多股份能够对上市公司实施控制或重大影响,而“小非”多以个人股,风险投资基金(PE)等构成。

“大小非”不同的构成方式决定了解禁后对股份不同处理。第一,对于“大非”来说,不论是国有股东还是个人股东,为了不降低自身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减持,而且国有控股股东也有50%的控股要求。第二,国有股更加注重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和管理,而对股份在二级市场的投机套利并不关注,王玉涛、陈晓、薛健(2013)研究发现,国有股东减持限售股的目的与自身营业务利润较低或亏损、业绩增长较少、盈利持续性较低有关。第三,“小非”的持股比例较低,无法对上市公司形成影响,对于“小非”来说投资收益最大化是持有股份的目标,存在较高股份溢价的情况下,减持可以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第四,“小非”中大量存在的风险投资基金,它们主要目的就是为获得一级与二级市场的价差,解禁后通过二级市场退出的需求很强,且获得很高的溢价收益。

分年来看,2007年“小非”减持的股份最多,占整个“小非”减持股份的1/3,该年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一两年,很多不足5%的股份的持有人本身就有很强的变现动机。正如上文所述,持股5%以下的风险投资以及个人投资者并不具有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和控制权,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股份变现套利是其持有股份的重要动机。再加上2007年间,资本市场正处于疯狂的上涨阶段,股票的溢价较高,选择此时减持变现预期的收益很高。从“大小非”减持总量来看,2007年与2009年的减持力度都较大,也是因为资本市场正处于高涨阶段,此时减持股份能获得的收益较大。

二、 限售股解禁与减持的市场效应

1. 限售股解禁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2005年6月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上证指数在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时间里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历史最高位6 124点,涨幅达到了513.63%,随后的一年时间又暴跌到1 664点,跌幅达到了72.8%。在此时期的大量限售股的解禁给我国股市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剧了市场下跌的幅度和速度。一些学者对“大小非”解禁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叶卉宜(2010)认为,“大小非”解禁使得市场上流通股股本持续增加,给投资者带来了扩容预期,打破了市场原有的供求均衡,造成了市场的恐慌。冯玲(2008)对限售股解禁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限售股的上市流通带来了负的股价效应。夏清华等(2009)发现,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公告日有显著的负异常收益。也有学者认为,限售股解禁的负面效应会在解禁之前显现出来,黄汉利、余晓燕(2009)对“大小非”解禁在解禁日之前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分析,发现市场存在显著的负面反应,同时认为是由于解禁给投资者所带来的恐慌心理造成的。

实际上,上证指数的涨跌变化与“大小非”解禁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同步(图1和图2所示),在2007年11月到2008年11月上证指数下跌幅度最大的期间,“大小非”解禁的入市的股份并不多,而在2009年9月“大小非”解禁数量最大的月份,上证指数已经开始温和的上涨,上证指数的下跌与“大小非”解禁之间的关系并不直接。一般来说,限售股的解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流通股的数量,增加了股票供给,在资本市场需求一定或没有大的增加的情况下,供需平衡被打破,股票价格的下降。实际上,真正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是限售股的减持,解禁的股份并不一定就形成有效的供给,限售股的解禁只是增加了名义上的股票供给,名义供给要成为有效的实际供给需要持股人将股份在市场上的出售流通。如果限售股股东并没有出售股份的意愿和动机,市场上能流通的股份仍然没有增加,而只是流通股的存量增加,对实际的资本市场供求并不构成压力。

从解禁预期的效应来看,便可以发现在每一次大规模的解禁期到来之前,市场会对解禁提前的反应,在限售股解禁之前都存在上证指数下跌的趋势。比如2009年8月到2009年11月大规模的限售解禁之前,7月23日上证指数就已经出现下行的趋势。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股票解禁40 天之前,投资者就会选择提前减持股票,从而导致股价下跌(廖理等,2008)。这样看来,限售股的解禁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预期,这种预期会造成市场的负面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在解禁前会逐渐释放。如投资者为防御限售股可能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会提前对持有的股票进行减持,卖方压力增大,市场出现下跌。当真正到限售股解禁日,市场已经对限售股进行了重新定价,相关风险已经被分散,市场也并未出现强烈的反应。

2. 限售股减持对资本市场影响分析。从2006年~2012年限售股减持情况中可以发现(图3所示),限售股减持与上证指数的走势更为相似,限售股减持是否就是资本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呢?对其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市场与限售股减持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资本市场影响限售股股东减持行为,限售股股东在做出减持股份的决策时会考虑市场情况。在牛市和熊市的不同环境中,股票出售的收益会有很大的差距,限售股东会选择股价高涨的时期来减持股份,2007年左右减持份额最高很大程度上是原因当时的指数正处高点,出售股份会得到较高的溢价。其次,限售股的减持又反过来影响资本市场,被减持的股份进入市场后,股票价格也会因为原有的供求平衡被打破而重新定价,于是市场价格随着供给的扩大而被拉低。第三,市场不紧气的条件下,减持股份会加剧市场行情的下跌。

对市场的影响过程中,“大小非”减持的影响也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大非”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朱茶芬、陈超、李志文(2010)对大股东减持动因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大股东对企业更加了解,能够把握公司估值和业绩前景,高估值、高风险推动大股东减持的重要动因。大股减持会带来市场的“羊群效应”,股票会连续下跌。张冬云(2007)认为“大非”解禁市值大且持续时间长,它的减持很可能对当期资金供求关系产生显著影响。另一些学者认为,“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更大。石建勋(2008)认为“小非”的减持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更大,由于“大非”减持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其减持比例也明显小于“小非”,对市场的影响能力有限。王玉涛、陈晓、薛健(2013)大股东只是把限售股作为蓄水池,在需要增加会计利润时减持,只是用于利润平滑。

图3所示,“大非”减持在各期的差异也并不大,虽有上下的波动,但整体上看规模并不大。而“小非”减持量和减持比例与市场指数的走势更加的相似,说明“小非”股东减持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也对市场的反作力更强。归其原因,这与“小非”股东的持股动机密不可分。相对于“大非”股东,“小非”的投机套现的意愿会更强,尤其是那些IPO前进入的风险投资基金,它们对企业投资的目的并不是长期的持有,获得价值的回报,而是为取得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在现有制度下,企业只要能成功的上市,原有股东就能获得巨大的溢价收益,就如股市上“打新股”一样,这些“小非”股东只是入场更早,收益更大。

三、 政策建议

1. 完善股票定价机制。建立完善的股票定价机制是降低限售股解禁风险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定价机制能够缩少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价格差异,降低因股票溢价带来的风险。如果资本市场一级和二级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套利空间,就很难抑制这种套利行为,只要能够在一级市场购得股票,就必定能获得由制度产生的垄断利润。股票合理的定价机制能够很好的降低市场风险,减少风险投资基金等“小非”股东的投机行为。

2. 加强对“小非”股东的监管。“小非”减持数量和减持比例一直比较高,资本市场很大一部分风险都来自“小非”减持,特别是那部分风险投资基金构成的“小非”股东对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风险投资基金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加快了公司改制上市,但是这部分“小非”股东根本目的获得买卖价差,具有明显的短期效应。他们实际上是利用了一级与二级市场的政策漏洞来掠夺资本市场财富,必要进行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压缩投机空间。

3. 培育价值回报体系。不论是限售股东还是流通股东都不应将出售作为获利的手段,应该引导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分红制度来回报投资者。卖买价差不应该能为投资者入市的唯一目的,开拓收益获得方式和途径,培育价值回报体系,让市场更加的注重价值投资。

4. 加强信息披露。披露相关限售股的解禁和减持的信息,减少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抑制因限售股解禁和减持所带来的市场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保持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储怀英,郑弘.全流通过程中股票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财经科学,2008,(9).

2. 黄建欢,张蓓蓓,尹筑嘉.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机制与特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1).

3. 王玉涛,陈晓,薛健.限售股减持:利润平滑还是投资收益最大.金融研究,2013,(1).

4. 朱茶芬,陈超,李志文.信息优势、波动风险与大股东的选择减持行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2).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14XNH227)。

坚持的故事范文第4篇

但未来是什么?长期看,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去,甚至包括人类。月亮会在约10亿年后脱离地球,北极冰雪之地会成为沙漠,如果那时还有人类,也会消亡!在可见的未来,人类还能繁衍,据科学家分析,地球上生物的繁盛与衰落遵从着一个长度大约为6200万年相对固定的周期,平均每3000万年,地球物种就会遭遇大规模毁灭。3000万年,足够我们持续千秋万代,但问题是:我们往往低估自然法则在万物中的重要性,而高估了自己或生活着的当代人的重要性。我们对企业的估值,是从1代人、10代人、100代人的角度,还是只是1年、3年、5年?

就股票投资,以专注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持有伟大的企业,回馈更惊人。如果一个家族,从1896年道琼斯指数第一次时,每年用“定投法”选择性买入构成指数的股票,无论是经历战争时期还是处于经济萧条期,历经111年,绝对可以让这个坚持信仰的家族富可敌国。但如果这个家族真的想这样坚持,要经历什么样的心灵折磨呢?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股票市场关闭前,他们要做出决定是否回避可能改变人类历史命运的重大战争,还是要继续买进;1929~1933年当股票跌了89%时,这个家族也要面临同样的选择――在有史以来最残酷的经济危机面前,是要保留家族仅存的果实还是要持续买进?在珍珠港受袭、美国要参与前途未卜的二次世界大战时,还要面临痛苦的抉择。

为什么要在苦难与繁荣的岁月中坚持?因为这是利益最大化的保证!上帝没有赐给人类在所有的时间知道所有事情的能力,但上帝赐给了我们短视与远见、软弱与坚强,赐给了我们所有好的与坏的天性。我们努力锤炼自己,就是想让自己的美德更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与事业之中。

坚持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事故持续时间;行程时间可靠性;路段传输模型;MonteCarlo算法

中图分类号: U491.13文献标志码: ATravel Time Reliability during Incident Duration Time CHEN Lingjuan1,2,LIU Haixu1,PU Yun1

道路交通网络在外部因素影响下,路网性能存在随机性.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可重复的随机因素和不可重复的随机因素两类,第一类如日常的道路拥堵导致的路段通行能力下降以及日变的交通需求等,此类因素的特征是长时间内具有持续性;第二类如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此类因素的特征是只在事件持续期内影响路网[1].这些随机因素在影响路网通行能力的同时,也影响路网的行程时间,使得行程时间呈现随机性.因此,计算随机路网的行程时间可靠性是衡量随机路网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出行者选择路径的重要依据.

文献[2]考虑了路段通行能力约束及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定义行程时间可靠性为出行者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出行的概率.文献[3]建立了TFS(traffic flow simulator)模型用于估计行程时间可靠性,考虑了由于交通需求波动和出行者对于路况的认识不准确而导致道路网络的不确定性.文献[4]考虑交通需求随机波动下的行程时间可靠性,采用解析方法确定日变交通需求下行程时间的分布函数,以此计算可靠性. 文献[5]考虑了由于道路损坏而造成路段通行能力下降时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并将行程时间可靠性定义为路段通行能力下降和非下降两种状态下行程时间比值的函数,这种定义可以作为衡量路段是否扩建的服务水平标准.文献[6]定义行程时间可靠性为在规定时间内以给定服务水平阈值完成出行的概率,并假设OD交通量和路段通行能力服从已知的分布函数来计算行程时间可靠性[6].

上述文献给出了随机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但上述定义都是基于静态路网,将第一类因素中的通行能力、出行需求变动作为随机变量,构造路网存在的多种状态来计算路网在日变过程中的可靠性[78],对第二类因素影响下的路网可靠性却很少涉及.文献[9]考虑了交通事故对路网可靠性的影响,却依然采用静态的方法——BPR(bureau of public road)函数描述路径走行时间,不能模拟排队扩散及排队消散等动态交通现象对走行时间的影响.

本文考虑第二类因素——事故持续期内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分析影响事故发生的随机因素,将事故对路网的持续时间看作随机变量,产生事故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48卷第2期陈玲娟等:交通事故持续期内行程时间的可靠性研究续时间随机数,利用路段传输模型(link transmission model, LTM)加载网络流量,利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路网可靠度.1事故持续期内行程时间可靠性影响事故发生的随机因素包括:事故在路网中的发生位置,事故持续时间(从交通事故发生到事故清除,路段通行能力恢复)及其对局部路网通行能力的影响.本文分析事故发生后事故持续时间对路网可靠性的影响,为路网评价及交通管制提供理论支持.

假设事故的前3种随机因素中只存在一种随机因素——事故持续时间,可假设事故持续时间服从正态分布[10].事故持续时间的随机变化导致路网出现多个随机状态,从而导致行程时间的随机变化.1.1可靠性定义假设事故持续时间服从均值为μ和方差为σ的正态分布.事故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导致通过车辆数及车辆路径走行时间的随机性,进而导致平均路径走行时间的随机性.在给定持续时间的条件下,确定路网状态,根据网络加载模型加载网络流量,得到事故持续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及车辆走行时间,可求出持续时间内车辆的平均走行时间.

4结束语本文建立了以LTM和Logit模型为基础的拟动态模型,加载了动态网络流量,得出了离散时间段内路段节点到达车辆数和路段走行时间,定义交通事故持续期内行程时间可靠性为整个事故持续期内平均行程时间在一定阈值内的概率,给出不同条件下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度.

结果表明:出行需求越大,可靠度越低;时间阈值越大,可靠度越高;持续时间均值越大,可靠度越低,可靠度随着持续时间方差的变化有递增和递减两种趋势.

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随机因素包括事故在路网中的发生位置、事故持续时间及其对局部路网通行能力的影响.本文仅考虑了持续时间对路网行程时间可靠度的影响,其它两个因素的影响及扩展路网可靠性概念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本文工作得到西南交通大学校基金(2010XS25,SWJTU09CX041)的资助.参考文献:[1]KNOOP V. Road incidents and network dynamics effects on driving behavior and traffic congestion[D]. Delft: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9.

[2]BELL M G H, IIDA 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alysis[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97: 191192.

[3]LAM W H K, XU G. A traffic flow simulator for network reliability assessment[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1999, 33(2): 159182.

[4]CLARK S, WATLING D. Modeling network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under stochastic demand[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 2005, 39(2): 119140.

[5]ASAKURA Y. Reliability measures of an origin and destination pair in a deteriorated road network with variable flows[C]∥Proceeding of the Fourth Meeting of the EURO Working Group in Transportation. New York: Amsterdam, 1998: 273287.

[6]CHEN A, JI Z W, RECKER, W.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with risksensitive travelers[J].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02, 1783: 2733.

[7]LO H K, TUNG Y K. Network with degradable links: capacity analysis and desig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03, 37(4): 345363.

[8]CHEN A, YANG H, LO H K, et al. Capacity reliability of a road network: an 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numerical result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02, 36(3): 225252.

[9]NOLAND R B, SMALL K A, KOSKENOJA P M, et al. Simulating travel reliability[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8, 28(5): 535564.

[10]唐夕茹,陈艳艳. 事故处理时间与路网恢复可靠度关系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5): 124129.

TANG Xiru, CHEN Yanyan.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ident deposing time and network recovery reliability[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9, 9(5): 124129.

[11]LO H K, LUO X W, SIU B W Y. Degradable transport network: travel time budget of travelers with heterogeneous risk avers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06, 40(9): 792806.

[12]CLARK C E. Importance sampling in MonteCarlo analyses[J]. Operations Research, 1961, 9(5): 603620.

[13]GHADERI A, HAGHIFAM M R, ABEDI S M. Application of MonteCarlo simulation in Markov process for reliability analysis[C]∥Probabilistic Methods Applied to Power Systems (PMAPS). Singapore: IEEE Press, 2010: 293298.

[14]ISAAK Y. The link transmission model for dynamic network loading[D]. Leuven: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2007.

[15]龙建成,高自友,赵小梅. 基于路段传输模型的道路出口渠化[J]. 吉林大学学报,2009,39(2):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