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家护理概念

居家护理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家护理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家护理概念

居家护理概念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9-0067-0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社区护理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居家访视作为社区护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发展也就成为重中之重。2006年,国际访视护理权威杂志《Home Health Care Nurse》通过个案分析,对访视护理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访视护理是“发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访视人员与客户或家庭之间的互动过程,其功能是改善客户健康状况,并协助其更好地掌握社区卫生资源,增强自理能力”。我国的居家访视护理概念认为,访视护理是对有后续照护要求的个体及家庭,在其居家环境中提供定期的专业健康照护服务,并达到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目的。根据文献报道,居家访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自我护理能力。利用“家庭访视”、“居家访视”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发现我国居家访视的研究多局限于居家访视的需求、居家访视的现状、居家访视的内容。访谈作为居家访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访视护理是否产生成效的关键行为,在国内访视护理中少有研究。现特将访视护理中访谈技巧的运用总结如下,以期促进我国居家访视护理的发展。

1 访谈前的准备

1.1恰当的访谈时间 居家访视不同与医院内病房内的访谈,在住院期间,护士处于主导地位,访谈时间由护士决定,患者被动地服从。而在社区,访视护理是主动上门服务,患者处于主导地位,什么时间适合进行访视由患者决定。护士在访视前应电话预约患者,在电话中首先详细介绍自己及询问患者的近况,然后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目的,希望在其方便的时间进行探访,充分尊重患者的自。

1.2全面的访谈内容 预先拟定好访谈提纲,包括访谈目的、步骤和问题设计等。在访视前,应充分了解到患者的情况,包括个人资料及病情,有可能的话应该了解到患者的喜好,这样在访视中更加容易找到切入点,利于信任度的建立,便于下一步对病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访谈内容,护士应有详细的计划,对访视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应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在访谈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患者,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为护理干预的制定提供依据。防止泛泛之谈而对患者存在的实质性问题缺乏认识,影响进一步护理干预计划的制定,从而影响访视效果。

2 访谈阶段

2.1简单而全面的自我介绍 社区护理的访视人群不同于医院内住院患者,患者接受并信任访视人员的程度直接影响访视的成效。上门访视时,应穿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工作牌,礼貌敲门或摁门铃,等待回音并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电话预约的内容,待患者或其家人允许后才能进入其住宅内。进门使用适合对方身份的称呼和语言,礼貌性地问候患者及其家人,态度和蔼,并进行自我介绍,同时展示工作牌,给患者及其家人以良好印象。

2.2多使用开放性的问题 在访谈过程,访视护士从患者的一般问题出发,如询问患者现在的身体感受等。再有针对性地引导患者说出具体的问题,如每餐的饮食情况及患者对饮食的偏好等。对于家庭收入和家庭关系等敏感性问题,可先从物价问题、医药费用问题、家庭消费问题及家人的身体状况等不同角度切入,但是注意不能离题太远。尽量提开放性的问题,诱导患者多说话,从患者给出的信息中评估出患者存在的问题。

2.3多使用肯定性及赞赏性的语言 从语言学角度,肯定句比否定句有力,容易使人接受。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一般人都偏好“正性刺激”,不喜欢“负性刺激”;容易接受“正强化”,不愿意接受“负惩罚”。在访视过程中,访视人员应该多肯定和鼓励患者,如患者在某些方面虽有欠缺,我们应该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再提出改进意见。例如,脑卒中后的患者表示自己吃青菜及水果较多,但很喜欢吃动物内脏。访视人员首先应该肯定多吃蔬菜有好处,然后再说出动物内脏含有的成分及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让患者明白为什么要少吃这些食物。在肯定患者相关行为的情况下提出改进建议,既让患者学到了知识,也让患者容易接受,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遵循访视人员为自己推荐的饮食计划。要善于发现服务对象身上的长处、优点和亮点,哪怕是他们身上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和改进,访视人员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恰当而必要的赞赏。

2.4多使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 针对我国国人谨慎的特性和直觉、感性的思维特征,恰当地使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大辞典对心理暗示的解释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肯定性的暗示语言,往往使患者的自信心大大增加,从而使患者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信念。

2.5善于倾听 善于倾听患者的言谈,甚至要听出弦外之音,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评估出患者实际存在的问题。用“信号”表明你有兴趣听其诉说,保持视线接触,并以点头等方式作出回应。

2.6共同制定健康目标 访视的目的是要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及能够正确、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疾病。访谈过程中,应让患者明白探访目的,并和患者一起制定具体的、循序渐进的目标,比如学会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脉搏,戒掉饮食中的不良嗜好,坚持锻炼等,并指导患者坚持记录自己的血压数值及运动的时间和方式。让患者感觉到访视人员的真诚,从而激发患者的潜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3 访谈结束阶段

3.1复述指导内容 访视人员掌握好访视结束时间,临近结束时和患者一起重新回顾这次访视的指导内容和制定的预期目标,再次叮嘱患者注意事项,比如饮食、服药及运动时间等。

3.2告知联系方式 对于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是一个延续的、长期的过程。第一次上门访视只是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第一步。访谈结束时,留下联系方式,并告知患者随时可以电话咨询,并根据病情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居家护理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福利性;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同时也为适应“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社区居家养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养老及相关概念区分

1.1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主要是从支撑养老的经济来源上来看的。社会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和养老补贴,如城镇中离退休金、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五保津贴等都是社会养老的经济支撑。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和支撑主要由自己或家庭其他成员来承担,而不是由社会承担。养老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不应简单将经济因素作为划分的依据。虽然涉及的维度有所扩展,二者的区分主要还是在于承担主体上。

1.2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

目前学界在讨论居家养老的时候,常常将其等同于家庭养老。从内涵上看,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居家养老是相对于机构养老(如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敬老院等)而言的,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侧重点在于养老居住方式上。而家庭养老侧重的是承担主体的问题,即谁提供养老资源的问题。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既可以是家庭养老,也可以是社会养老。

1.3机构养老与社会养老

同样也需要厘清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关系。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集中居住在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疗养院等机构中养老,而不是分散居住在各个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养老费用可以来自子女亲属,也可以由老年人从社会领取(退休金或其他津贴)。所以,与居家养老的实质一致的是,机构养老也是就养老居住的方式而言的,与社会养老及家庭养老涉及的养老承担主体这一内涵是不同的。

2 制约社区居家养老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2.1政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除京、津、沪等城市外,各地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都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规定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如此一来,政策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一致性、协调性将受到拷问,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持续性面临挑战。

2.2资金短缺

一方面,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具有社会福利的刚性,社区养老服务支出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社区服务资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高水平化。

2.3志愿者队伍及专业人员缺乏

从数量上看,虽然部分城市的社区志愿者十分活跃,在为老上门服务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就全国而言,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普遍缺乏,有的社区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志愿服务站。

3 推动我国居家养老发展的建议

3.1确立政府总领性地位

在居家养老事业中,政府要确立其总领性地位,既要“责任担当”,又要“抓大放小”。一方面,政府应当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重视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将其纳入社会发展和地方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对居家养老发展的经费投入,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引入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的市场化机制,采取措施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居家养老事业。

3.2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

市场化运行机制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各种养老资源,通过市场化运行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系统。从服务内容和老年人自身条件来看,可以确立两种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第一,对于高龄,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主要提供康复、护理、生活服务等服务内容的,上门照料方式的服务;第二,对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中龄老人,采用日间护理中心,老年康复站的方式提供生活帮扶、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熊跃根.需要、互惠和责任分担―――中国城市老人照顾的政策与实践[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20,22.

[2]张春艳.居家养老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3.

居家护理概念范文第3篇

广州MM by Hair Code芭曲发型隆重上演

近日,“头皮百年・不老传奇”头皮能量科技奢享体验会在广州MM by Hair Code芭曲发型隆重上演,各大知名媒体、沙龙VIP客户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资生堂百年头皮护理历史的蜕变与新生。体验会上资生堂专业美发华南区教育督导 蔡金华及MM by Hair Code芭曲发型店长陈帮强分别致辞,随后蔡金华老师就资生堂头皮护理百年历史进行了介绍。来自MM by Hair Code芭曲发型的头皮护理专家黄敏仪现场讲解了头皮养护的重要性,分享了头皮养护的小知识,一起进行了“一分钟头皮操”。为使到场嘉宾更直观地感受到头皮护理带来的治愈感受,资生堂专业美发新晋培训的头皮护理专家们为大家进行了头皮检测与护理项目体验。据悉,资生堂专业美发将于全国培养100名头皮护理专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ConliaHome悦舍

浪漫的周末时光,与亚洲先生邂逅一场本真的家居之恋

2016年8月27日,一个普通的周末,在广州番禺万达,ConliaHome悦舍携手亚洲先生刘文却演绎了一场全新概念家居生活方式的非凡体验,带给向往美好居家生活的人们最真实、最本质的家的形态。ConliaHome悦舍别出心裁,邀请了著名亚洲先生刘文,亲自为大家演绎本真的家居生活方式。在花香的萦绕之下,通过花艺老师的指导,顾客朋友们装扮出了一个个精致美丽的鲜花艺术品,把所有空间都点缀上了自然色彩。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与亚洲先生刘文在ConliaHome悦舍的这场家居之恋,顾客们的热情让整个番禺万达燃起了对家无限美好的向往。ConliaHome悦舍感恩大家的支持,将这份浓浓的情感,浓缩在丰厚精美的礼品中,让康妮雅舒适的家居服、精美的毛巾等实实在在的家居生活用品,带给大家自然本真的居家感受。ConliaHome悦舍,能懂你对家的依恋!

38.

Lunasol全新2016年秋冬彩y羽柔坊系列

深邃迷人的烟`色调,透现轻柔光泽的雾感。今秋,LUNASOL缔造充满魅力的双眸,带来全新羽柔坊系列。将神秘浓厚的色泽交织于淡淡哑@的发色之中,显露迷人的轻柔光彩。轻盈具深邃感的眼妆,为双眸带来慑人的魅力。创作灵感源自羽毛的轻盈光感,即使单一发色,仍具丰富的色彩;看似柔软轻盈,但摇曳飞翔的同时,却予人一点刚强感。今秋,羽柔坊系列让身心灵得以洗涤出不一样的刚毅柔美。

39.

居家护理概念范文第4篇

1.1健康教育方法

1.1.1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在患者及家属休息区刊出文字宣传展板;集体授课,半年1次,每次30~60min,家属同时参加。健康教育内容为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内瘘血管护理等一般性指导。

1.1.2干预组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即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个案教育方式,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具体情况及心理需求制订出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具体如下。

1.1.2.1提高血液透析中心护师健康教育能力血液透析中心护师更需加强加深血液净化专科理论知识、心血管疾病知识的学习、培训,关注血透临床治疗护理新进展、查阅新文献,不断更新知识。其次,还应注重医学营养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学习,针对MHD新患者不同阶段出现、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

1.1.2.2连续评估患者健康状况MHD护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贯穿每周3次、每次4h的透析治疗中,有目标、有计划、有评价、有针对性、有连续性、重点突出。与患者互动,鼓励患者提问,表达真实感受。本次血透治疗中,MHD护师与患者面对面、床边交流,询问患者前次透析结束后居家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并对前次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提问,评价患者执行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再教育和指导。在患者下次的透析时再进行信息反馈及效果评价,直到患者此问题得以解决。教会患者及家属学会记录透析日志(内容包括每次透析前、透析后体重,血压,每次透析用药,抗凝剂剂量,残余尿量等),每次透析上机前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否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是否用胰岛素、患者是否便秘、进餐情况、皮肤有无紫斑、眼睛球结膜有无充血等),根据患者每次透析治疗的具体情况对透析治疗参数进行调整,并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健康教育时应做到具体、详细、通俗易懂,尤其老年、文化低、接受力差的患者,更应耐心、细致,直到患者领悟。针对患者提出与治疗方案、治疗用药有关等特殊问题,与医生协商后再给患者回复并进行相应指导。

1.2评价指标

1.2.1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水平采用自制统一调查表调查透析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内容包括对尿毒症、透析治疗的认知,何为肾功能、血常规;相关简明透析知识的掌握(透析前、透析后体重、透析器作用、体外循环、凝血概念、动静脉内瘘概念、抗凝剂作用);临时导管居家护理方法、感染诱因及如何预防感染;饮食结构是否合理(透析过程中及居家);水盐如何控制、正确饮水方法;遵医如何用药;知晓常用药药物名称、作用;掌握新内瘘拆线后健瘘操的方法、新内瘘启用后正确压迫止血方法(三步法)及居家内瘘自我护理方法;居家自我病情监测(低血压、低血糖表现及防治方法);了解内瘘闭塞的各种诱发因素。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视为健康教育知识良好。

1.2.2透析相关并发症统计两组透析中低血压、低血糖、肌肉痉挛发生情况,透析后动脉穿刺点出血情况及穿刺前新内瘘功能情况。诊断标准:低血压,血压<90/60mmHg;低血糖,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值低于2.8mmol/L(50g/dl);肌肉痉挛,四肢肌肉痉挛疼痛;动脉穿刺点出血,压迫纱布块全部浸透;新瘘闭塞,穿刺前评估触摸内瘘口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1.2.3患者满意度根据医院护理部设制的护士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结合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患者的病情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对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3。

3讨论

3.1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血液透析新患者是指从开始诱导透析再转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这类患者,每周3次,每次4h。要让MHD新患者有良好的透析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MHD的基础。而护理健康教育又是MHD新患者获得关于自身疾病及透析知识的主要途径。丁品荣等研究认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MHD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对刚进入MHD的新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从表1可以看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健康教育组(P<0.05);表2可以看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透析中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健康教育组,且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临时导管感染、新瘘闭塞及压迫方法不当引起动脉穿刺点出血。传统健康教育组中3例新内瘘闭塞原因:1例是透析后在家中有低血压情况发生,患者未及时自救、未自查内瘘振颤情况;1例是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睡觉时内瘘侧上肢枕在头下压迫所致;1例是患者乘公交车时内瘘侧上肢用力抓握扶杆牵拉导致。由此可见,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缺乏对患者的全面了解,无针对性、无连续性,存在片面性、阶段性进行、泛泛而谈。而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充分了解每位新患者的具体情况,注重观察患者透析中的行为习惯,透析中进餐的饮食结构及加餐时间,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科学正确指导。健康教育在患者每一次的透析治疗中,体现护理的连续性。在与患者的互动沟通中,注重语言沟通艺术,鼓励患者提问、表达,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对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度,全面评估患者,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注重细节教育,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

3.2护理健康教育是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而赋予护士的主要职能,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现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2]。从表3看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及家属对MHD护师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好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充分表明,通过一对一、个体化的护理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血透护士、护理工作的信任度、满意度,并且增进护患关系。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患者中高位内瘘6例、小学文化10例,均耐心、细心讲解,且手把手教会患者及家属新瘘的正确压迫止血以及回家后如何三步法解除压迫止血。无1例发生透析结束回家后动静脉穿刺点出血及新内瘘闭塞。MHD护师加强专科知识、医学营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知识的学习,良好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良好的护患沟通都在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居家护理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服务;老年人需求

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这两组数据均超过了联合国定义的10%和7%的老龄化社会指标。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加剧,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另一种变化,就是老年社会服务可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部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老年服务项目甚至多达数十种,从家居照顾到保健服务,从日常护理到情感慰藉,老年人口在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中能够享受到令人满足的服务。①

1.居家养老现状

1.1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居家养老”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社区照顾(community care)作为一种运动兴起于英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就将养老的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一种社区照顾的模式。居家养老模式在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有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美国的“限制入院保护居家”模式,日本的“在宅服务”模式,瑞典的“福利包办居家养老”模式和新加坡的“居家安老”模式等。

我国于2008年1月29日,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口计生委、税务总局联合推进《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居家养老开始在我国的全面推进。

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服务(饮食、起居、助浴、卫生清洁、代办等服务)、医疗保健服务(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医疗协助等服务)、家政服务(安装维修、清洗、疏通等服务)和紧急救助类(设施安装等服务)服务等。服务体系存在一个准入机制和服务范围的限定,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居家养老的服务,而是要经过一些资格审查来确定能否进入居家养老服务。如有些社区把对象范围限定在70岁以上,或者是伤残、孤寡老人等。同时,社区自身普遍不足以提供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而通过帮忙找服务的形式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服务内容以照应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为主,且多数以自费服务的形式。

1.2居家养老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多,参考现有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虽然我国在08年由全国老龄办等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完善居家养老规划服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地区也相继制定了相应政策,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标准和规范不明确。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将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列为城市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二,资金和专业人员的不到位,资金来源主要以街道和社区为主,由于政府补贴投入有限,资金严重不足且缺少筹资渠道;同时还存在大量专业助老人员的流失,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等相关问题。所以应该注重形成多元化和多投资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培养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并防止专业人员的流失。

第三,机构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社区养老设施不完善,且地区发展不平衡,需求与实际相背离,普遍不能达到理想的居家养老效果。所以应该丰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增加养老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和建设,通过多方协作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

第四,虽然在居家养老中有社区活动中心、聊天站、老年人食堂等政策服务,但是老年人接受到的服务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被动性,而没有很好的表现出一种互动性。因此,居家养老应遵循“请出来”和“走进去”相结合的原则:把老年人从家里请到老年人中心或社区活动中心来,专业的助老人员进行个性化的上门服务。

2.老年服务的需求导向

2.1老年人的需求研究

英国著名学者布拉德肖(Bradshaw)认为,社会服务的历史就是承认社会需要和组织社会去满足需要的历史。②老年人群体也存在着其独特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老年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为生理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保障;第二层为安全的需求,如疾病、医疗保健等关乎人生安全的保障;第三层为社会交往的需求,如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第四层为尊重的需求,表现为自尊、权威、地位和社会支持;第五层为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为社会参与中的胜任感和成就感等。

当老年人退出劳动领域的时候,意味着收入来源的中断,所以就需要相应的经济资助。同时,老年人受生理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或他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包括生活起居照顾、老年保健等。此外,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还意味着离开了熟悉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生活上会感到孤独寂寞,精神慰藉也成为老年生活的需要。这就在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层面上导致了老年服务需求的增加和老年社会服务的扩大。

老年社会福利是一种提供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政策,它与老年人的需要相联系,其功能是满足个体需要。③因此,关于确立老年服务的相关制度,就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其提供的内容应根据老年人的基本需要而确定。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的需求导向是指:从老年人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满足个体的需要。

根据已有的实证调研得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呈现多样化,而实际供给较为单一。④同时,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因人而异提供服务。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现行的居家养老是一种自上而下式供给现有资源的服务,为供给导向,而非需求导向,对于经济、身体状况,家庭背景各异的老年人群体,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无法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匹配。

2.2需求导向的回应

老年人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构建需求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有利于化解老年人承担的社会风险,保障其生活需求,从而避免被社会所排斥,达到较好的社会融合,进而增加其社会资本,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纵观现有的关于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需求评估与实际供给相违背的情况。

因此,社区要切实从不同老年人的个人需求出发,设置多样性的服务项目以供老年人选择。⑥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不能单凭供给来决定服务,而应该以需求来决定服务,所以,在评估老年人需求的同时,更应注重听取老年人的意见,了解其实际的需求,解决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

第一,继续发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优势。我国养老保障的一个制度创新是以社区为依托进行的居家养老服务,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中国特色举措。在社区居家养老中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此外,还需增加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

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机制,鼓励发展老年产业。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老龄事业投资,推动老年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并在住宅服务、医疗保健、保险理财、旅游教育等方面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所需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第三,积极引导、培育老年服务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中介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来提供服务,此类社会组织在我国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其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等制度性的保障。促进与老年服务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利于通过多方协作来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

第四,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如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由于疾病等特殊身体状况,应以上门照料为主;低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应以社会参与为主,如社区活动、老年人互助、旅游教育等;中高龄老人在生活上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应以康复护理、日托服务为主,满足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的需求。

第五,与社区医院和公安部门等建立联动机制。医疗护理是居家养老中急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许多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就是因为缺乏医疗机构的入住,导致了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到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通过责任医师团队、健康档案等方法,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同时,居家养老还应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平台。如在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上,当发现老年人家中电话无人接听时,能够及时转接到110,让公安部门及时上门解决老人摔倒、发病等突发问题。

3.结语

在面对老龄化问题时,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由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社区养老来兜底的全方位养老保障体系。”⑦

居家养老应达到的一个综合目标是:政府扶持,非政府组织运作与社会参与。政府扶持主要是通过投入资金来发挥其主导功能,包括承担管理、规划、推进和监督的职能;非政府组织运作主要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服务可以让中介组织、非营利性社团去做,同时适当引入市场机制;而社会参与可以发挥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居家养老建设中去。在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应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使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Bradshaw,J.The Taxonomy of Social Need.New Society,1972(496).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曹艳春,吴蓓,戴建兵.我国需求导向型老年社会福利内容确定与提供机制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2(8).

[4]高灵芝,刘雪.供需适配角度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12(5).

注解: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0-231.

②Bradshaw,J.The Taxonomy of Social Need.New Society,1972(496).

③曹艳春,吴蓓,戴建兵.我国需求导向型老年社会福利内容确定与提供机制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8).

④高灵芝,刘雪.供需适配角度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南通大学学报,2012(5).

⑤朱奕臻,侯志阳.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对策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