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建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210-01
1 引言现在绿色建筑中的大部分技术切入主题,
要有效地在城市推动绿色建筑在法定规划与建设管理方面的实施,就需要全面了解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获得设计标识的住宅与公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选用的技术路径。文章首先介绍我国在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采用的技术体系,然后详细分析55 个已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内容与评估成果,其中包括30 个住宅项目和25 个公共建筑项目,涵盖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分析它们的选择评价指标项,总结出绿色技术的基本应用情况。研究指出建设单位对不同指标的选择呈现明显差异性,不同指标达标率差异也很大,反映出市场对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经验、成本控制管理、成本的认知等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一个整体高信息度和成熟的市场环境。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
2.1 概况
我国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始于20 世纪90 年代,2001 年开始进行探索性了解、研究和推广应用,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启动了“100 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 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开展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到2012 年1 月初,全国共评出了353 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500 万m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还处于自愿发展的起步阶段,总体数量少,呈点状、分散态势,且地域发展不平衡,绿色建筑的发展存在南方快、北方慢,东部沿海快、西部地区慢等问题,与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的要求差距较大,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加快的趋势。
3 城市规划管理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应用
本论文针对我国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获得设计标识的住宅与公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选用的技术路径,首先介绍我国在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目前采用的技术体系,再指出需要分析市场中对设计技术选择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详细分析已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内容与评估成果,其中有住宅项目和公共建筑项目,涵盖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分析它们选择评价指标和应用绿色技术的基本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于2012 年进行了绿色建筑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本文部分内容即是根据其中有关目前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部分整理而成。
4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应用设计技术体系
目前主要在研究和推动的绿色建筑建设政策都强调关键技术手段的应用,在不同的分析和讨论中,提出的政策手段问题是以应该应用哪些技术手段为核心。这里指的技术手段包括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采用的绿色技术,主要是节能、能源供应、水资源、废物处理、室内外环境、建材、建筑管理等。本文首先把目前应用到绿色建筑建设的核心设计技术体系进行介绍。首先可以分析整个行业对低碳城市和绿色建筑建设技术使用范围的看法。从宏观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绿色科技(T h eChina Cleantech Initiative)于2009年发表的《中国绿色科技报告2009》描述了中国绿色市场的背景,并提供了一份绿色科技在行业板块的行业概述,其中包括中国绿色科技7 大行业板块:清洁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绿色建筑、清洁交通运输、清洁工业和清洁水,其中绿色社区/ 建筑涉及的技术领域有5 类,具体应用技术共14 项。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政策讨论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的问题上。仇保兴对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和政策导向有比较全面的阐述,他在论文中指出我国在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和生态城改造分级关键技术的政策方面,其框架包括的政策手段可分为:建筑节能、绿色交通、水生态、垃圾处理、城市绿化、城市规划6 大方面。
5 绿色建筑目前涉及的技术应用问题
以上针对住宅与公建绿色建筑项目的指标选项分析,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 2006)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选项分类,可以看到评价指标选项明显反映了项目在应用绿色技术上的基本差异性。具体的指标项组合选择决定于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设计团队对不同绿色设计技术的认知、市场上某类设计技术或设备的普遍度、建设单位对指标要求的了解、指标产生的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等原因。从上述分解可以总结出我国目前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方面的几个问题:
不同的绿色建筑项目要达到某一星级水平的绿色建筑标识,具体选用的指标组合差异性反映了目前市场中对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经验、管理、成本控制的认知等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整体成熟的市场环境。基于本研究指出的目前绿色建筑指标内有部分指标的达标率比较低,其原因是申报单位没有提供技术报告或资料。考虑在审阅申报时,引导申报单位提供足够的技术数据和报告(主要有关的指标包括:自然通风、可调节外遮阳、地下空间自然采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再生水、热岛效应等)。个别指标的要求比目前一般的常规或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设计标准明显要高,达标有一定难度(如更高的建筑总能耗节能水平、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高等)。
初步分析基本上指出应用率比较低的个别选项和技术都集中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两个重要的指标类内。这一问题对于我国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手段整体能否达到实质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和节水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提升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具体效果,建议下一步扩大研究项目数量,深入分析项目的申报技术资料,详细研究具体个别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选择和成本的关系,解决如何协助市场合理地应用综合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同时,经济激励手段要具体定向,面向特定的技术屏障,通过提供合适和有技术针对性的经济激励手段(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使用技术未能普遍化,是建筑节能减排的主要阻力),鼓励建设单位提高节能减排目标。从产业领域,通过协助推动业界对技术和成本的认知与经验交流,提高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技术要求,特别是认知应用个别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设计与成本间的关系,推动市场发展,可以通过技术的市场化使成本下降。技术的推广和其经济性是分不开的,通过合适的推广、应用经验交流、有效率的经济激励手段都可以把应用率提高,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产业化。
6 结束语
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是绿色建筑设计。只有在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策略上认真的专研,给住户创造一个健康、舒适、而又节能的环境, 这些内容才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之处。而新世纪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解决资源问题、缓解生态矛盾,实现绿色建筑和自然共同生存、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叶祖达,李宏军,宋凌.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
关键词:绿色建筑;特征;设计
Abstract: Energy-saving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also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a worldwide bega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f green building.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layout development resource is managing model society, green building has been the high attention and been experts recognized, ordinary people on the green building also holds the affirmative attitude.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design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的内涵
1.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2 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1.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的特征
2.1 规划选址合理
正确的选址,是绿色建筑正常、有序、稳定发展的基础。选址,包括区域的规划和单体建筑两方面的选址。传统建筑仅注重单体建筑,而不重视区域规划,由于采用商品化生产技术强调标准化、产业化的建造过程,造成单体建筑风貌大同小异,而绿色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强调采用当地的原材料,尊重当地的人文、自然和气候条件,最终达到的效果可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生活空间。
2.2 节约资源,减少能耗
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是绿色建筑的出发点。传统建筑能耗非常高,可由此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能耗可降低70%~80%。德国设计的零能耗住宅,是绿色建筑节能的最佳案例。德国索贝克公司设计的R129 超级未来型绿色节能住宅,引起了广泛关注。建筑外皮采用人工材料,质地极轻且通透,承力结构也是由中空的碳素材料构成。建筑外表皮镀有低辐射膜,夏天阻挡热辐射进入,冬天防止热能量流失。一个可开启关闭的电子镀铬膜能使建筑外壳分级变暗或者完全不透光。在建筑外皮结构的外表面上设置了超薄的光伏发电膜,它只遮挡20% 的光线进入,但可以提供建筑所需绝大部分能源。轻质碳素合成材料板作为承载地板,上面设有地暖板,冬天可根据温度需求进行自动控制,中间还设有一种智能地板,提供能量存储的可能性,以及电、水、新风和电信管线接头的安装空间。室内在各个不同的功能空间没有固定的分割。可移动的单元核心由卫生和厨房装置构成,围绕这个核心单元可以安排不同的功能房间,如书房,卧室等。这种核心单元是建筑外表皮包裹着的生活领域唯一封闭的空间。
2.3 布局合理
传统建筑是封闭的,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人体健康,而绿色建筑具有合理的结构布局,适宜的朝向、型体,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建筑的内外部采取有效连通,可自动调节气候变化,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2.4 弹性设计
大部分传统建筑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再调整,会造成二次装修产生的巨大浪费。而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融和弹性设计思想,实现调整、变化、发展和持久等能力,使其能动态地适应社会和人类发展变化的需求,从而使绿角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绿色生态设计
我们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其实是一种生态建筑设计之一,属于运用生态设计手法,来达到要求,绿色建筑被理解为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机能的自然体系,并且建成后内部环境对其自身体系具有依赖性,它要求建成后能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贯通与建筑的始终。这种循环跟生态界动物或植物的生态循环一样,所以我们才说绿色建筑也是一种生态建筑。生态设计的核心是“生态系统”本身,它需要一个对环境分析性的理解,这个场所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我们非生物因素,还有考虑生物因素,例如,对能源保护、气流、及声学等物理学机械性的设计,还有考虑生物学成分或者土壤因素,只有进行了整体的考虑才能算的上生态设计。
3.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论
3.1.1 生态设计的持久性
生态设计应该是持久性的,我们应寻找出一种方式来指导设计,用一种宏观的理论基础来指导我们设计,使之具有整体性和预见性。这种理论随着人们的不断实践,使其不断的完善,生态设计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它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依赖的作用或者被看做是动态环境(包括全球和地方的)连通性,我们进行生态设计时,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建筑必须把它作用于地球生态系统和资源的消耗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设计还会对环境作出贡献,并且还可以修复和补救被损坏的生态系统。
3.1.2 生态设计的系统性
本身绿色建筑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系统,它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一个微小环节,它不断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着输出及输入,如何将输出及输入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达到平衡,对整个大的自然系统是促进,不是破坏的,对与外界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虽然我们不可能对环境决定的不影响或者是破坏,但是在自然环境可恢复和可承载的范围就是生态设计了,这里面说输入和输出包含很多方面。
4.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的设计有很多种方法和标准,虽然我们可以把它量化处理,但我们在设计时候,还是要综合的考虑,从而保证所做设计对于我们的生态系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性最小或产生有益的作用。
4.1场地的生态价值
4.1.1场地规划,即考虑场地的生态价值,场地规划考虑包括建筑的地点、土方平衡、道路、地质情况、水文、河道、植物等,应考虑建筑物应建造的位置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最小的区域。
4.1.2评估当地的风作用,根据风的等级及发生频率来进行建筑物的场地布置,充分利用风的优势,减小风的不利影响,考虑风对行人及周边的环境的影响等。
4.1.3检查对其他建筑物和地面的遮蔽情况,要避免对邻近建筑物及地面发生遮挡,建筑物布置要考虑场地的日照间距,不要对邻近场地的潜在的日光能遮蔽。
4.2建筑物的功能
4.2.1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合理的设计建筑物,首先考虑建筑材料,考虑材料的类别,考虑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和恢复潜力,主要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材料释放能量和二氧化碳的量。
4.2.2评估一下材料源流对环境的影响及生产中的能量的消耗及其影响。例如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考虑一下所使用资源是否为自然资源的消耗材料,如何谨慎的使用,对于材料是否能重复使用等都需考虑。
4.2.3评估材料的危险性,尽量避免采用具有危险性材料,如具有放射性材料。
4.3建筑物的运作
设计合理的建筑形式,建筑立面、使用太阳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空间热能的回收利用、自然降温,加大照明的合理控制等,这都是在建筑物运行时,我们设计应事先考虑进去的,尤其在通风系统上,如何大量采用自然通风,减少机械通风。还有如何通过绿化,来改善人得空间舒适度,还有在建筑中,如何采用高科技系统,达到合理的控制资源的使用,避免人为的浪费,例如水再循环处理、雨水的利用、中水处理、废水处理、对废材和热进行二次利用等,这都是在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和解决的。
1 绿色建筑环保难题
1.1 建筑能耗高
据建设部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建筑的建造、运行及建材生产合计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9.5%,而采暖能耗更为惊人,北方地区采暖能耗是欧洲的6倍之多。
1.2 碳排放量大
传统建筑所需水泥生产过程是碳排放的大户,农村建筑大量采用的砖瓦不仅浪费能源资源而且破坏耕地。
1.3 未来建筑垃圾无法处理
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27年左右,钢筋混凝土建设的房屋拆除后形成的建筑垃圾无法处理,20年后大量建筑的拆除将带来巨大的建筑垃圾处理难题。
相比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建筑现状更加堪忧。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中国广大农村目前却有300亿平米左右的建筑处于不节能、不安全、不舒适、不美观的局面。北京的房山大水之时,电视画面不仅看到的是洪水肆虐,更看到了农村房屋的现状。
2 农村房屋的现状
2.1 缺少总体建设规划
村庄道路、管线铺设、配套设施无规无矩、杂乱无章,总体反映出村庄布局散、建设乱、交通不便、社会居住功能差等特点。
2.2 资源能源严重浪费
农村地区建造房屋多以砖瓦、木材等为主要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对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森林资源和能源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2.3 房屋建筑性能低
在抗震、抗风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建成后房屋在保温、隔热、配套设施方面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房屋整体的居住性能,同时也造成了使用过程中能源的巨大浪费。农村住宅在保温隔热性能方面的明显不足,直接导致了房屋在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方面存在严重耗能现象。
3 落实节能减排的建筑节能措施
要实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首先要实现 美丽乡村,其关键举措就在于落实新型城镇化,而推广绿色建筑则首当其冲,只有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才能改变中国城市建筑窘境和落后的农村面貌,真正实现“中国梦”和“生态梦”。
3.1 以绿色生产方式生产绿色建材
以北新建材为例,我们首先从原材料的获取方式上,大大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通过大量消纳电厂脱硫石膏、电厂粉煤灰、钢铁厂高炉矿渣等工业副产品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生产过程的技术创新,大幅降低能耗,整个制造过程节能减排,产品本身绿色、安全,通过绿色环境标识认证。
3.2 以绿色建造方式建造绿色建筑
北新建材的石膏板等新型建材产品均为轻质建材,自身重量轻,运输成本低,通过轻质化使运输过程节能减排。房屋建造可实现工业化预制、产业化输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通过干法代替湿法的工艺改良,以及轻钢结构建材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建筑整体建造时间,节省成本、减少施工现场污染。同时建筑运行及使用过程节能减排,环保舒适。
3.3 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
北新建材所有产品在房子拆除后,有的可以直接使用,有的可作为原材料再次生产环保建材,以此循环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减少能源消耗。以绿色原料、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建造、绿色应用和绿色可回收的绿色产业链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实现更加“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模式。
3.4 打造绿色建筑
(1)围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应用领域,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2)通过延长产品链、提高产品系统能力和配套能力,通过加强资源协同和市场整合,来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
(3)通过市场机制和行业规范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4)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整合下游市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
要实现“美丽中国”,首先要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可替代高耗能传统建筑的新型房屋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当务之急。
北新建材新型房屋技术
最具代表性、也最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是:既抗震减灾又节能环保的新型轻钢房屋建筑技术:
以结构技术为主,兼顾建筑内外装饰、保温隔音、水暖电气和建筑设备配套及生态学等方面的完整高效节能型绿色建筑体系。
北新建材轻钢结构房屋
(1)房屋性能优越:抗震保温,通风防潮,95年结构安全保证。
(2)套内面积利用率高:墙体厚度仅为传统房屋1/3,套内使用面积高出10%以上。
(3)施工简便,耐候性强:干法施工、工厂化组装,不受季节、气候、地理条件限制。
除了本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以外,诸多国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LEED)等也在中国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采纳。这些标准在建筑项目上的应用推动了建筑设计标准的改变,建立了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要在设计和施工各个环节充分贯彻相关标准仍然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将讨论为达到上述评价标准在建筑设计策略与建筑工地管理等方面可采取的具体方法及步骤,重点探讨各套标准在要求上的差异以及达到绿色建筑要求的设计方法。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此类标准对中国建筑业转型,实现可持续性建筑发展的推动作用。
1. 导言
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使中国成为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最大消费国之一。中国政府十分希望能尽快改变全国上下对进口能源日益依赖的现状[1]。近期研究表明,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最低。中国的单位产出能耗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的数倍[2]。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国内部分快速发展的城市不断上升的电力需求,发电站大量燃烧不洁净煤炭,进而导致中国多个城市被列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为加大“十二五”推进节能减排力度,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12日向社会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目标,即力争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彰显我国进一步强化公共建筑能耗控制的坚定决心。
根据两部门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十二五”期间,两部门从加强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力争在推进建筑节能上有所突破。[3]
为了落实这一政策,中国各级政府开始逐步加强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陆续出台了多项相关法律法规。中央政府颁布了《节能法》以及一项专门针对建筑节能的政府法规(该法规至今为止已沿用了至少四年)。据业内人士透露,一部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法律预计将于今年正式生效。可再生能源法草案鼓励各行各业使用太阳能、风能与生物质资源,并规定电力及建筑行业等大能耗行业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同时还将为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单位及行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各地方政府也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例如,北京市政府早在2001年9月就颁布了一套针对建筑节能的管理办法,其它省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建筑行业节能工作的开展。
除了在政策上的各项举措外,专家还建议实施经济奖励机制,支持建筑行业节能事业的理性发展。包括税收、定价和额外津贴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奖励措施将陆续实施,促进业内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若各项措施能得到有效的采纳和利用,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将显著降低,“十二五”计划期间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的节能目标也可成功实现。[3]
2.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
由国家发改委起草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十一五”计划期和2007年至2020年。在未来的15年内,中国将迎来绿色节能建筑飞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建设部称,截至2020年底,中国所有的建筑都将转变为节能建筑。2005年后新建的房屋均采用新技术,与现有建筑相比每平方米可以多节约65%的能源。
绿色节能建筑采用科学、系统的设计,充分融合包括自然通风、自然照明以及水循环等在内的先进技术。绿色建筑每单位节能可多达60%,但其成本仅比普通建筑高出5%-7%,并可大幅降低使用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预计2020年前中国的房主们将花费2000亿美元,用于改善建筑达到节能要求。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建筑行业的单位能耗为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目前,中国节能建筑总面积还不到全国建筑总面积的1%(以平方米计)。由此可见,中国在发展节能建筑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
此外,今年年初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中国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创造了绝佳的机遇。《京都议定书》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致力于将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达国家可以为相关计划提供资金,帮助贫穷国家减少或避免温室气体排放,以此获得相应的碳排放额度,满足自身的排放要求。中国可以通过参与CDM项目开展国际间合作,完成节能建筑的发展任务。中国的一些生态城市项目正希望通过这一市场解决方案来实施可再生设计,并最终实现“零碳”目标[4]。
政策推动力与市场拉动力将双双成为在中国开辟节能技术与建筑翻新项目“巨型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有效落实相关政策,中国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帮助降低节能技术成本,推广地源热泵等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部分地区的政府已带头实施了试点计划,强调节能建筑的节能效用,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
3. 绿色建筑计划
中国自2004年以来陆续启动了多项计划与行动,大力落实节能政策。建筑行业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绿色建筑设计逐步变为主流。中国政府于近期启动的绿色建筑计划包括:
1. 2004年2月实施起《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2. 2004年8月起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管理办法》
3. 2005年2月起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4. 2005年6月起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 2006年6月由中国建设部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除了上述政府计划外,众多本地及海外机构纷纷积极参与,帮助中国推广自愿性的绿色建筑市场拉动型项目,使绿色建筑不再局限于满足最低标准。一系列海外评价标准,如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LEED),亦日益为中国市场所接纳。本地及海外开发商均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视为真正的可持续建筑。近期市场不断涌现的绿色建筑标识体系则在房地产开发的各个领域掀起了积极拥护绿色建筑的浪潮。这些体系为绿色建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许多开发商均采用这些体系来树立公司及项目的品牌。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中国建设部与科技部均开始考虑采纳、改编部分国际建筑标识体系,使其充分符合中国市场的实际需要。发达国家在采用绿色建筑方面的相关经验告诉我们,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设计和建筑评价与标识标准,当然也离不开行业标准实施所带动的创新技术。
4. 绿色建筑设计
事实上,能源法以及市场上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极大地鼓励了节能设计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绿色或可持续建筑现已成为中国开发新建筑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许多一流先进的技术在这个庞大的建筑市场得以测试和采用。
绿色建筑技术的进步在公共建筑设计领域显得尤为突出。这类建筑主要为非住宅类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和机构大楼等。由于这些建筑的能耗强度(EUI)较高,所以节能效果也更加明显。例如,上海一个典型的甲级办公楼的EUI约为120-150千瓦时/年[1],主要能耗源为提供高品质、温度适宜环境的空调通风(HVAC)系统(参见图3),其次是照明系统。而在中国北方,建筑能耗主要源自冬季的暖气供应。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地气候条件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有效的绿色发展策略必须考虑全局。尤其若想在建筑形态、材料和系统能效方面形成最优化的策略,就必须采用一体化设计。建筑界专业人士近几年在绿色建筑领域所累积的种种经验非常珍贵,可供整个行业效仿。尤其是许多有效的设计策略已经通过一些完工的项目得以验证,其效果也经由可测的数据得以证明。表1中列出了部分此类在中国已被证实的技术和设计。
与符合能源法规的建筑相比,采用这些节能设计(见表1)可以带来高达20%的节能效果。尤其由于气候适宜加之本地人的习惯影响,中国的空调通风系统(HVAC)普遍采用了自然通风和自然制冷。
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建筑的运作,尤其是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也会对最终的建筑能耗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效的设计已经将建筑设计的能源需求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若想进一步节能,则需改变居住者的生活方式。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验都表明在现实中,如果居住者没有参与整个节能过程,那么建筑的实际运作能耗往往比设计时预估的能耗要高得多。居住者通常都会自行选择家居设备,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在主要的起居空间安放大荧幕电视和音响系统,在其它卧室里安放小些的电视。这些设备开着的时间往往比实际使用所需的时间长,即使它们没在工作,处于待机状态,也能消耗相当可观的能源。而且,居住者往往喜欢选择白色家电、热水设备、淋浴器、辅助照明系统、空调和烹调设备,所有这些对整个能耗都有着相当显著的影响。大多数居住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要实现节能的目标,其中一个关键便是对居住者进行教育。这同时还需要来自产品供应链上的支持,供应商们必须确保向人们提供各种标识清晰、宣传到位的低能耗产品。这可能需要政府出面管理、统筹,例如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恰当的激励和惩罚措施。
在中国实施绿色建筑还要考虑的另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中国大多数城市目前的城市环境中,大量的屋顶面积没有被任何高楼遮挡,所以许多建筑都可获得大量的太阳能和风能加以使用。以现有的可利用屋顶面积和屋顶高度而言,若结合使用光伏(PV)太阳能电池板和微型风机,便能满足30%的居住型建筑和10%的非居住型建筑的电能需求(两种能源各占约40%和60%)。至于光伏和风机如何组合,则视各地的太阳能和风能情况而定。
在城市行政区层面上,市政垃圾废物(清除了可再生材料之后)产生的能源可以满足部分处理其固体废弃物流所需的电能。城市的废物流可能起初并不大,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处理固态废弃物垃圾的需求将迅速增长,而“废转能”工厂的经济效益也将得以快速提高。现有的“废转能”工厂的废物转化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气化、高温分解、厌氧消化、热力燃烧等。目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气化装置为蒸汽涡轮机提供动力。至于未来哪项技术将成为主流,这将取决于废弃物管理策略和废弃物贮存池的大小。为腐烂的食物及类似废物提供一个单独的厌氧消化“废转能”系统便是诸多选择之一。这种系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收集系统和一个专门的厌氧消化装置,也可以在整个区的水槽下安装厨房废物处理器(碎渣机),从而利用下水管排污系统将腐烂的废物输送到“下水道能源”厂。后者还能避免腐烂废物污染干燥垃圾,尤其是来自住宅区的干燥垃圾,更便于垃圾分离和回收大部分的市政固体废弃物。
5. 绿色建筑标识体系
在推动整个建筑市场向绿色建筑导向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动因。绿色建筑标识体系的广泛采用是推动这种变化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开始提倡使用许多不同的标识体系,包括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LEED)。过去两年,中国经LEED认证的建筑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根据USGB [5]的记录,截至2007年9月, LEED在册的中国建筑数量已经达到23个,而在几年前还寥寥可数。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尚未完成内部文件审批程序的建筑。通过认证的建筑类型包括办公楼、住宅楼、零售店和工业设施。LEED认证体系之所以在中国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多个原因。跨国公司是LEED的主要使用者。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需要绿色建筑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LEED作为一套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自然成为这些公司的首选。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一些国内和国际的地产开发商也会有意让其名下的建筑通过LEED认证,从而吸引这些跨国公司迁入。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未来的几年间,对于通过LEED认证的建筑的需求将出现显著的增长。
经LEED认证的中国建筑数
图1:中国LEED市场趋势
在中国开展LEED认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涉及一系列必要的调整及本土化过程。因为LEED主要是针对美国房地产开发而设计的,因此其要求和标准的设定只考虑了美国的实际情况。许多问题,如规划和材料使用评分标准中所列的问题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例如,提供50%的绿化带用于重建自然生活环境这一要求对于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城市而言显然难以达到。然而,使用本地材料和建筑废弃物回收等在中国相对较易做到。中国申请LEED认证的建筑项目都欣然采纳了与此类回收利用相关的评分标准。图5展示了奥雅纳近期在中国开展的部分LEED认证项目中各项评分标准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各类评分标准在中国的普及性(或一定程度的适用性)一目了然。在所有这些评分标准中,与重新利用现有建筑或其组成部分相关的各项要求通常较难实现,主要是因为现有建筑群的质量与维护状态普遍较差。与使用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各项标准在目前同样难以实施,主要是因为资本成本相对较高。总体而言,采用高标准设计的建筑在中国获得良好的认证等级(如金级认证)并非难事。
近年来,中国绿色建筑发展领域的另一项重要进步就在于颁布了绿色建筑规范。2006年,中国还公布了建设部绿色环保建筑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于自愿原则的执行办法,亦称ESGB。如果在未来的几年内,市场能够逐步接受该标准,ESGB或将成为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标准。与LEED类似,ESGB评价体系同样使用“分值”来评估建筑的绿色性能。该体系围绕六大领域进行评分,分别为: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 运作及管理
绿色建筑标识分为不同的等级,即1星、2星和3星标识。如表2所示,不同等级的要求各不相同,其中3星标识的要求非常严苛,几乎所有的一般项及优选项都必须满足。
一般项 优选项
用于达到标准的策略同样是获得“3星”标识的关键。以深圳近期新建的一栋摩天办公楼项目为例,其所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以下策略:
•适宜的选址(安全、交通便利等)与建筑布局
•建筑一体化遮阳
•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
•本地植物的选择
•平台花园 / 空中花园 / 绿色屋顶
•水体特征与蓄水能力相结合
•水循环(雨水,生活污水,冷凝水)
• 节水灌溉措施
•轻型钢结构
•可回收材料
•减少废弃物
•节能系统(热回收,自然冷却等)
• 降低能源成本(隔热保温)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室内环境优化(室内空气质量、隔热保温、视觉效果、隔音效果等)
• 建筑管理与维护
尽管ESGB所关注的问题与LEED类似,但在具体要求方面,两者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一在于ESGB与LEED评分系统相比更为全面。尤其是ESGB针对建筑运作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专门开辟了一个评价类别并设定了相应的要求。在材料使用评分方面,ESGB关注如何通过高效的结构设计,如使用高强度钢材和混凝土或轻型钢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而LEED在这一方面主要关注原有建筑及材料的再利用,对于减少材料使用并没有要求。
ESGB中所规定的大部分建筑标准或设计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进而更易于在中国推行。当地设计师亦可据此进行设计。然而,其中的一些评分标准仍然较难实现。例如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这条规定对办公楼而言很难实现,必须在设计规划阶段就将其考虑在内。
与此同时,ESGB还要求建筑采用既能达到绿色建筑目标又可量化收益的全面设计。以深圳的项目为例,要获得“3星”标识,该建筑必须具备以下性能:
• 建筑内40%的区域具有合格的蓄水功能
•绿化所用植物必须100%是当地物种
•与现行的能源准则相比节能25%
• 75%空间可自然采光
•与现行准则要求相比节水20%
• 10%的热水供应使用太阳能
• 10%的建筑材料节省应通过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案实现
• 75%建筑废弃物可循环利用
•建筑材料100%当地取材或由当地制造
随着LEED和本土的ESGB等绿色建筑标识体系的推行,构建绿色建筑的目的和目标将得以实现,并在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反应,进而在施工过程中得以实施。广泛采用此类体系对创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环保性能的绿色建筑市场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城市化对环境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有效推动中国建筑行业尽快实现建设部提出的在中国创建“节能型社会”的目标。
6.结论
近年来,节能政策的不断出台使中国绿色建筑的需求显著增长。绿色建筑市场已然成型,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高能效建筑的需求。包括LEED等在内的各类国内及国际绿色建筑标准在中国得到广泛采纳,为中国建筑行业提供了有效的驱动力(手段),促使其采用经过验证的技术与实践,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迈进。如今,中国各地的新建筑,尤其是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已得到了良好改善,实现了较高的性能标准,拥有与发达国家相当的节能水平。然而,若想在中国各地全面实行相应的绿色建筑标准,进一步的市场驱动力不可或缺。
参考书目:
[1]清华大学建筑能源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建筑能源效率年度报告(2007)。
[2] 中国工业与交通统计处、能源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 2006》。
[3] 汪光焘,“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抓好建筑"四节"--关于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几点思考”,第一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2005年)
[4]东滩生态城规划最终报告,未。
[5]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网站,省略/LEED。
关键词: 绿色;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节能建筑
前言:为缓和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和推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是我国刻不容缓一件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化的向往与追求,赋予绿色节能建筑无穷魅力,发掘绿色建筑设计的巨大潜力却又是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
1 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节能建筑正成为世界潮流。我国 2005 年 7 月 1 日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正式实施和建筑节能被列入我国“十一五”规划,标志着建筑节能工作正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
1.1 从建筑能耗各个环节上严格控制和有效节能
绿色节能建筑从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及对建筑各个环节最大允许能耗标准的控制,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节能效益的前提。其控制是:①对能量总消耗量的控制;②单项建筑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的保温隔热指标的控制;③节能措施实行按建筑面积或体积为基准的能耗标准控制等。在建筑能耗中应使用绿色能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并采用遮阳技术、温室效应、余热回收等节能措施。应使生态能源技术的应用融入建筑能量之中,争取利用自然条件直接获得能源,减少能耗,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汇,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据专家测算,和一般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耗可降低 70%~80%。有些发达国家,像丹麦、瑞典、瑞士甚至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理念。
1.2 绿色节能建筑的地域(或民族)特色
当前我国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营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加上建筑“跟风”以及赶超“政绩”欲望的影响,成了大江南北建筑千城一向,百街一渊,万巷一貌的倾向。而绿色节能建筑强调采用本地文化、本地原材料,遵守本地的自然与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本地建筑资源,体现地域特色,每个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建筑建造中结合实际把有些资源利用起来,特色就在其中。如意大利威尼斯是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南侵时,由逃难的移民建造的。当时这里一片沼泽地,但威尼斯人利用水资源建设了世界上最美、最有特色的水上城市;荷兰自然资源贫乏,但他们利用风能,使风车建筑成为本地特征性的象征符号。
1.3 绿色节能建筑注重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针对中国人居资源禀赋和目前住房消费存在的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这是由于绿色节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低消耗、少排放、低污染、可再生资源利用所决定的。
(1)占用资源少、消耗低:就是在住宅建设的投入端减少资源的输入,在住房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以资源占用的减量化有效地保护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负荷(如节约用地、中小型户型―高舒适度)。
(2)少排放低污染,减少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强度―――低污,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住区的环境负荷。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解决好通风、换气、采光、日照、采热、降温和污水处理再排放及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使垃圾排放减量,做到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
(3)增加住区绿化以实现良性氧循环。建筑设计生态化主要表现在:①通过植被布局和乔、灌、草科学配置,达到居住区的绿容率的要求,保证植被的生态功能;②营造人工草地及透水地面,使雨水得到回收利用或者回渗到地下,并形成优美的景观;③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通过场地植被的配置,令建筑风环境进行设计优化,以达到利用建筑物夏季引风、冬季挡风的要求。④植物群落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分为防风降噪、滞尘降污、杀菌放氧、降温增湿、涵养水源以及防火减灾等;⑤建立绿容率概念。绿量能科学地评估植被的生态效益,而绿容率用于生态规划,提高生态环境设计和建设的质量;⑥在改善小气候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住区绿化的精神功能,如景观美化、邻里空间绿化等,在设置中遵循“生态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体设计”的原则,充分体现科技与人文、人工与自然的交流、混合与共生,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1.4 绿色节能建筑是智能建筑和绿化建筑的有效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建筑仿生学就是将生物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领域的结晶。人类在建筑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自然界早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式。由于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必须进化出高效低耗、自觉应变的生命保障,形成以表皮和内部器官、腔体一起协同作用的调节系统, 增强了生物体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人们营造建筑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抵御和缓解外部气候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就像鸟类一样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这就为人类制造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人类有 80%的时间在室内活动,绿色建筑由于改善室内环境,可以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生命将会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节约。
1.5 绿色节能建筑结构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我国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结构通用性。从原始的巢居草棚到现代的摩天大厦、宫殿、庙宇、民居,用的是基本类同的结构,也就是框架结构。但它的一些重要特征:易建、易改、易拆、易再生等,完全符合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而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从诞生到拆除的全过程都要对人类负责,对全球负责。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应当大力开发和选用那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适应性和可变性更大的绿色节能建筑和结构体系。
2 如何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
目前,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 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 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 1/4,并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增加。为降低建筑能耗,需开发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我国规划 2010 年~2020 年全国城镇建筑节能总体目标使总能耗要基本节能 50%~65%,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绿色节能建筑进程和发展。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除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除克服瓶颈外,还得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体系;②借鉴、采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体系,完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③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④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 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给予税收和收费优惠政策, 采取成本最低的可靠的办法来推进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3 绿色建筑设计
3.1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绿色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它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和关键。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外向,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采集天然能源,以利节能;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
3.2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将有关复杂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人文精神、环境与能源策略融入传统的建筑设计(含场地设计)中,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生态化, 以绿色 GDP 为政策导向促进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涉及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 是一项跨学科的复杂综合性设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绿色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问题。所以在操作上应以广义建筑学为主导,在协同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植物群落学、地理学的基础上,还应与结构、材料、生物、环境、热能、经济等进行综合研究,多学科的技术特点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4 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在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而又节能的工作环境, 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当前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向。而新世纪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缓和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顾忠.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0, (2).
[2]张钦楠.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J].建筑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