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近期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面对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中华民族只能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没有退路。贵州虽然是能源资源富集的区域,素有“西南煤海”的美称,但是,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能源效益偏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贵州的面前:贵州的煤炭究竟能“燃烧”多久?贵州的煤炭开发如何与再造贵州的秀美山川融合?当“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大政出台之后,贵州的能源产业理应回归科学发展的轨道,贵州的能源开发更应该从深层次的方向转移,千万不能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富后危机”的尴尬之路。对此,记者从贵州燃气产业的构建中发现,贵州燃气产业近20年的发展变革,始终恪守着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一种责任、一种气度、一种精神进行“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为当今基础性公用企业如何走科学发展道路找寻了突破口。从贵州燃气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企业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靠什么?要靠无形资源。它不是靠硬型资源的投入,不是要靠消耗多少煤、电、石油,要靠增长方式。这是贵州燃气产业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
自然环境中的“辩证法”
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语境下,伴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压力与挑战,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燃料对环境的巨大影响,由此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关于发展“绿色能源”的。与此同时,“全球的环境须由全球人民共同来维护”,越来越成为全球人民的共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反映它们的命题中都包含着辩证法因素,作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燃料也是如此。从原始人的“钻木取火”到薪柴燃烧,从固体燃料到煤的燃烧、到煤层气、石油、天然气的转换,无一不凝结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即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统一体。应该说,我们所建构的每一个燃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进行的,即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燃气系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燃气系统的那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去重新建构新的燃气系统,找到新的“平衡”点。
从贵州燃气近20年的发展看,它是一个典型的并拥有新的“平衡”点的资源性产业,向有限的区域提供有限的产品。区域和产品是企业的资源,二者组成了公司完整的市场。贵州燃气正是紧紧围绕资源做文章,创新市场建设思路,通过“资源整合、拓展供区、深挖潜力”三条途径,大力构建发展市场,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科学理性的和谐发展。一是前瞻性、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让贵州燃气对资源占有上抢占了先机。二是在固有资源利用和转换上不断创新、不断找寻互补。人们都知道,城市的扩容发展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燃气产业的发展。这一辩证统一的生存法则,在贵州燃气各个阶层获得了延伸。
从资源(气源)上而言,贵州是煤炭大省,贵州的煤炭资源丰富,以煤气为主导的贵州燃气何以要多元化寻找新的气源作为新的“平衡”点?煤炭在现有科技条件下的开发利用已引起世界的关注,煤气所带来的一系列污染已敲响“警钟”,特别是煤气的生产和供应又与煤焦市场紧密相连,依赖性太强,谁来保证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气质量和数量?
基于一种社会责任和企业远景的考虑,贵州燃气在确保原有气量的同时,大胆地抓住市场发展的良机,针对全省燃气产业发展的变数,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以经营管道天然气为主业,以获取省内目标市场的特许经营权为投资导向,从资金上、人才上优先保障燃气气源引进和燃气市场拓宽项目。
从煤气到多元化气源并举的产业发展,贵州燃气仰仗什么力量支撑企业的扩张?贵州究竟能不能发展管道天然气?
根据有关市场调查,贵州省城市燃气需求量为2010年16.34亿立方米,2020年29.5亿立方米,仅贵阳市2008――2010年期间就将会出现300余万立方米/日的供需缺口。引进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城市发展能源瓶颈,已是全省城市发展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2006年,贵阳市政府邀请了国内专家对贵阳燃气发展进行论证,专家明确指出,从长远发展考虑,必需引入管道天然气。
在2000年,《全国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已将贵州列入天然气使用范围。日前,省政府已同意授权贵州省天然气有限公司,代表贵州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供气意向协议,并全面负责贵州省管道天然气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与中石油公司的协调、配合工作及省内管道天然气的经营管理工作。
籍此,从自然资源到市场培育,从产业布局到城市发展,贵州燃气产业在充满挑战和曲折的道路上起步,在探索企业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演绎了自主创新的颂歌。
社会环境中的“空间说”
在今天“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年代,人们已经不满足生活在一片灰暗的天空、被污染的环境中,而是要居住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方便、舒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贵州燃气的发展与贵州现代城市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相依相承的“配偶”。以贵阳来说,过去曾是全国3个酸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从积极参与政府改变能源结构入手全面实施清洁能源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将10多家污染大户搬出市区,大力推广使用煤气、液化气等清洁燃料,使城市燃气化率提升到96.2%,大气污染浓度大幅度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当贵阳从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变成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环境综合质量评比排名第二十八位的城市之时,人们应该难以忘记那些默默无闻地为此辛勤劳作的各级干部群众,特别是处于“中间”的贵州燃气人。
从社会公用事业的角度看贵州燃气,更多的是对社会、对大众的责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制度变迁和文化制衡,贵州燃气也必须在发展上拥有自己的“空间”。
从市场空间上透视贵州燃气的发展前景,以“贵阳为轴心,其他8个市州地为支点,公路主干线城市为端口”,因势利导地从资本市场、气源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寻找价值规律,促使产业链改弦更张地勾勒出贵州燃气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
当遵义、安顺、都匀及仁怀等城市的特许经营权拿到手中以后,贵州燃气的工程指挥部、项目工作组、分公司相继挂牌成立,“网络优先,路通气通,适时发展县城”的策略出台,城市道路修到那里,公司供气管道就铺到那里。根据资料显示,贵州燃气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参与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及仁怀等城市的改造,先期为这些城市铺设燃气管道,建设储配站,旨在助推城市改造进程,免得重复开挖、重复规划。
这,充分彰显了贵州燃气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良知,也给我们的现代企业发展树立起“社会公民”的标杆。
>>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论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廊坊市新型城镇化策略选择 基于米歇模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京津冀港口群互动协调发展建议 京津冀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邯郸在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中的机遇 京津冀港口群协调发展的港口与腹地关系分析 京津冀农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沿革 开发使用京津冀人才 促进保定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京津冀生态景观与旅游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 京津冀区域蔬菜物流信息化策略研究 京津冀信息化协同:箭在弦上 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大幕开启 京津冀信息化协同该如何推进?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破除行政区划障碍 推动京津冀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调发展需“十指握拳” 基于首都临空经济视角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8-20.
[2]丛敬军.信息化指数模型及辽宁信息化水平的测度[J].现代情报,2004,(7):73-75.
[3]方维慰.区域信息化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情报杂志,2008,(11):32-34.
[4]茶洪旺,陈静,倪秀碧.中国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收敛性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4,(4):91-97.
[5]杨洋.安徽省区域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
[6]朱伟珠,李春发.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协调度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6):103-108.
[7]小松畸清介.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8]Porat MU..The Information Economy: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M].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7.
[9]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信息化发展指数优化研究报告[J].管理世界,2011,(12):1-11.
[10]修文群.区域信息化的测度与评价[J].情报学报,2002,(2):197-208.
[11]郎益夫,周荣,喻登科.信息化和谐指数测量(2001-2007年)[J].图书情报知识,2010,(2):4-9.
[12]姜君.基于熵权与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13]刘宇辉.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J].经济地理,2005,25(2):219-235.
[14]尹世杰.我国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09,(7):7-10.
[15]刘艳芳.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分析与评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67.
关键词:编制 林地经济 发展规划
1 编制规划的原则
1.1 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 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 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 规划编制的内容
2.1 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 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 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 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 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 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 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 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 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 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 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 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 坡位:中、下腹。
2.3.4 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 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 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 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关键词:“四规融合” 实践创新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190-02
多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存在内容重叠、标准矛盾、实施分割、沟通不畅等“打架”的现象。“三规共存,各自表述”使相关联的政府部门及下属机构不易适从,降低了规划实施效能。“三规合一”的改革呼声很高:一是学术界从完善国家规划体系、明晰规划边界和内容、统一数据和规范标准、强化规划审批和协调制度等多方面,对建立“三规合一”规划的编制体系、内容、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2]。二是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开始“三规合一”的改革实践[3~4]。
2004年,苏州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三规合一”试点市(县)[5]。在“三规合一”的探索和城乡一体化实践中,苏州市结合地区实际,创新规划理念,走出了富有苏州特色的“四规融合”的规划改革之路。苏州的规划创新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示范意义。
1 “四规融合”的主要内容
所谓“四规融合”,即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各类规划间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规划在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具体就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将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有机融合,通过部门之间互通信息,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网水系等规划紧密衔接,促进国土管理、城乡建设、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指标衔接。规划前期对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趋势、土地资源和能源需求平衡、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服务需求等进行了深度分析,结合空间容量、环境容量、保障平衡等问题,明确市(区)主导功能定位和重要功能区,做到规划成果共用、规划指标有机衔接。
二是项目对接。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指标等内容,在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时落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地,同时根据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地均产出,反过来校核产业发展规划中经济发展指标的合理性,通过双向的校核、衔接,使得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实现无缝对接。
三是空间协调。注重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结合,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按照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科学布局城乡各类建设用地;对城乡空间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作为城镇空间布局的前提,对禁建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活动,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重大湖泊及周边用地、山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
2 规划编制中的创新做法
2.1 加强顶层设计
规划编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苏州把“四规融合”的编制作为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其次,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规划重点和时序,要求四规做到“同步开展、同步完成、同步验收”和“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第三,构建规划编制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纵向上强调“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层级,横向上明晰各规划编制主体部门的分工和定位。第四是试点先行。2009年,苏州了《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要求23个先导区首先修编产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做到“四规融合”,为市域层面实现“四规融合”积累经验。
2.2 构建协调机制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成立由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等三位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办公室组成的规划协调小组,由一位副市长担任组长,负责总体协调;发改委、国土资源管理局、规划局和环保局等四部门牵头分别调整修改既有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各部门在专项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吸纳大专院校专家参与前期研究,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参与“四规融合”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通过各部门的协调,使得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规划共识的形成过程。根据“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思路,进行补充调研,阶段成果征求各部门意见,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为功能分区、土地资源利用、城镇规划、产业布局、空间管制等规划内容得到多方认同奠定基础。
2.3 鼓励基层创新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规划政策的生命力源于实践。“四规融合”的编制非常注重吸取基层创新经验。
以“乡镇十五分钟上高速”为例,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全线贯通前,沿线乡镇就把握机遇,在规划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规划与沪宁高速衔接,抓住了“道口效应”和“高速经济”,增强了乡镇的竞争力。基于基层的这一创新,苏州提炼了“乡镇15分钟上高速”交通规划理念,为之后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沪苏浙高速、绕城高速沿线乡镇的交通规划提供了借鉴。“四规融合”编制汲取了“乡镇十五分钟上高速”的理念,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高度要求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实现中心城市30分钟到达各县级市城区,60分钟到达上海边界,120分钟内到达长三角地区任一城市,逐步完成公路网从适应型向功能型的转变,从而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通、集聚和优化配置。
此外,像“15分钟文化圈”、“15分钟健康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等规划理念都是苏州基层实践的生动总结。
2.4 强化规划落地
规划龙头作用能否得到凸显的关键在于规划能否落地。“四规融合”的编制非常重视规划的落地问题。
首先,组织机构上要有保障。成立了由副市长挂帅,由发改委牵头的专门负责规划衔接、协调和监督的机构,为规划落地构建组织保障。第二,“四规融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调空间对接,在规划界限、功能区划、用地指标等空间指标上实现无缝对接,确保规划在空间上落地。第三,“四规融合”实现由技术型规划向综合型政策规划转变,将关注点转向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谐、可持续发展上来,实现城乡发展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四规融合”扩大了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群体的参与作用,把不同利益群体的发展需求落实到具体地块和具体项目的规划制订管理之中,增强了规划的兼容性和适应性。
2.5 突出产业支撑
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支撑规划落实。苏州“四规融合”规划编制的另一创新做法就是突出了产业对规划的支撑作用。“四规融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突出了产业发展规划的中重要性。《三年实施计划》要求各先导区必须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没有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先导区在绩效评估中将一票否决。其他各类规划编制中必须协调好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关系,没有产业支撑的规划无法通过审批。
3 规划实施中的创新做法
3.1 制定实施路径
“三分规划,七分实施”。首先,加大“四规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对规划实施的认识,切实解决好“重规划制定、轻规划实施”的问题。其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四规融合”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制定近期建设规划,还要将近期建设规划分解成一个个年度实施计划,将蓝图式规划转变为滚动式规划,将技术文件转化为管理文件,从而使规划通过年度实施计划安排予以落实。第三,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苏州制定的《苏州城乡规划条例》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四规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第四,理顺“四规融合”实施管理的体制。完善规划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坚持规划集中统一管理,设立规划管理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并将“四规融合”编制和实施管理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四规融合”实施管理提供坚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3.2 健全乡镇规划管理机构
“四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规划管理方法,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强化规划实施,确保“四规融合”有序推进,服务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大局。
乡镇管理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少且流动性大、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不强等现象,规划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四规融合”新规划方法的管理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界逐步向乡村扩展,在征地、拆迁过程以及行政审批和行政诉讼案件中,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手段和专业化的人员,导致极大的资金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苏州以“四规融合”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大了对乡镇规划机构的改革力度。《三年实施计划》中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在年内(2009年),一般镇在2010年底前,将镇级管理机构配置到位”。
3.3 目标考核管理
2006年7月,苏州正式运行“城乡规划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在新的平台上建立了领导和督察推进机制,实现全市上下联动,推进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在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苏州组织专家以“四规融合”的新理念编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了对规划编制、实施效果的评估力度。“四规融合”注重规划的动态性,在规划期内确定目标、任务,逐步实施,分步推进。通过对各项目标年度完成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测预测,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明权确责,推动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伟,徐海贤.县(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方案探讨[J].城市规划,2005(11).
[2] 郭耀武,胡华颖.“三规合一”?还是应“三规和谐”—— 对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的制度思考[J].广东经济,2010(01).
[3] 余军,易峥.综合性空间规划编制探索—— 以重庆市城乡规划编制改革试点为例[J].规划师,2009(10).
关键词:编制 林地经济 发展规划
1 编制规划的原则
1.1 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 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 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 规划编制的内容
2.1 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 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 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 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 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 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 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 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 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 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 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 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 坡位:中、下腹。
2.3.4 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 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 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 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2.4.3 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森林猪、野兔,圈养、放养均可,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产值高、效益好,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也可在林间养殖鹿、狍子、狐狸、貂等特种动物,效益更高。也可以选择野生动物林下驯养繁育如野猪家养等。
2.4.4 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利用春秋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山野菜以及蒜苗、菠菜、圆葱等蔬菜,销售容易,效益良好。
2.4.5 林莓模式。在郁闭或基本郁闭的林下种植草莓,采用草莓的分植苗或组培苗在林间覆膜种植,惊蛰后顺行搭建小弓棚,四月下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投入较小,技术简易,是城市近郊区发展的好模式。
2.4.6 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人参、细辛、天麻等,技术简单、收益可观。
2.4.7 林草模式。在适宜郁闭度的林地内发展,可选种类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年收三茬,可出售鲜、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也可在林下种植园林绿化的草坪,收入较高。
2.4.8 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营造模式。可选择适合林地或沿海农田林网营造落叶松、杨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4.9 发展果材兼用林模式。如培育红松、山核桃果材林。
2.4.10 培育食用菌原料林摸式,可选择封育天然阔叶林进行抚育改造等,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
2.4.11 山地苗圃模式。可选择山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山地(包括河滩地、堤坝、果园等林地),采取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培育方式培育绿化苗木,解决绿化市场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紧缺问题。
2.4.12 林蛙围养模式。山林小区围养林蛙是养殖林蛙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利用天然生长阔叶林混生灌木丛、杂草及地面覆盖枯枝落叶的山坡,附近又有可靠水源等自然条件,围成适度面积的小区,以天然植物为主要遮阴设备,形成半封闭式的养蛙方式。
2.5 林地经济规划设计
2.5.1 林地踏查。根据已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结合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适合发展林地经济项目的条件,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2.5.2 外业调查。要认真细致调查,要实测小班的面积,并逐小班记载下列因子。a、林地类型;b、地形、地势、坡向、坡位、坡度;c、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d、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幼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e、病、虫、鼠害情况。
2.5.3 详细统计本村林改情况、家庭承包造林地现状、经营水平,本村林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大户生产销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