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刚教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觉得最值得深究的就是哲学家死后,他的弟子们从哲学家最后一课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哲学家引导他的弟子用一年的时间去感悟。我在教学时问学生:“弟子们想的办法不行吗?不能根除杂草吗?”
“可以除掉杂草,但是必须每年除草,杂草才不会重生。”
“用火烧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是会长出来。”
“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但是,石灰过期,杂草又会生出来。”
“斩草除根可行,但是草非常容易存活,草的种子很快又会生出草来,所以这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是啊,所以,只有在上面种上庄稼,杂草才真正能被根除。
你又是怎么理解“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为了帮助学生学得更扎实,我把问题分解“灵魂里的杂草”指什么?“美德”指什么?“占据”是怎么回事?
“‘灵魂里的杂草’,就是人的灵魂里一些肮脏的念头。是不好的东西。”“比如:坑蒙拐骗、贪图安乐、偷鸡摸狗、损人利己等等。”
“‘美德’,就是美好的、高尚的品格,比如:团结互助、关心弱小、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等等。”
“‘占据’,是指用美好的东西代替坏的,用纯洁的心灵感化肮脏的灵魂,使人通过教育、熏陶净化人的心灵,人的灵魂。”
我觉得,课上到这儿,可以说是完美的了,学生基本上领会了本文的主旨,感受到美德的重要,体会到一个人不仅要有学问,更要具有美德。
今天,坐在办公室里,同室的老师也教六年级,他问我:你怎么和学生说哲学家的学生们的办法的?我就把自己的教学过程陈述一遍,他说,其实还不够,他们的办法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即使用他们的办法根除了杂草,又怎么样呢?一片荒地还是一无是处。只有种上庄稼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正如人一样,一个人活在世上,碌碌无为的一生,看起来没有什么肮脏的灵魂,但是他对社会没什么作用,而一个具有美好灵魂的人,他就是把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了,也成为更多人的榜样,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文章的思想含义是在不断的品读中挖掘出来的,那位老师的分析更透彻地剖析了人应该怎样地活着,这也是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之一。
二、好课文总有一两处“亮点”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文似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要有精彩之处,不可平淡,有了精彩之处,文章自然会“亮”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为之叹服。
这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亮点何在呢?大家一定会把文章的结尾视为精彩之处。的确,这篇文章的结尾为文章增色不少,是文章的闪光之处,它把哲学家最后一课的意义揭示了出来,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使人领悟到关于人生,特别是为人修养的真理――用美德占据灵魂。
文章先叙述一件事情,哲学家给学生上最后一课,平平常常,似乎没有什么过分特别之处,而读者读到结尾时却豁然开朗,在内心闪过一丝会意的微笑,顿时觉得这篇文章立意深远,构思巧妙。原本平淡的叙述也因结尾的升华而显得充满了智慧的高度。寥寥数语,可以使文章顿生光辉,文章中的精彩词句的作用功不可没。
让文章亮起来的方法很多,有的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实现,有的依靠动人的情节,有的则警句发人深思,有的借助于情感的抒发……无论哪种方法,读者总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句――使文章灿烂生辉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一定要告知他们,为了把自己写作的意图说清楚,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可以根据需要也来一些精彩之笔,使文章更有深度,令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三、教书与育人应该有机结合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中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填满它。”这话说得多么好啊!
教看完这篇课文之后我想,那些弟子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什么意义呢?联想我们今天的教育,新课程要求教书育人并重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上的责任而疏忽育人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找孩子谈心等育人事情不是科任老师的责任。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有悖教育主旨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教书与育人应该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应从小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这会使之终生受益,也能使他们将来真正立足于社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孩提时期的道德品质、习惯往往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如果在孩提时期养成了任性、自私、好逸恶劳等恶习,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便很难与人相处,更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空有学识却不能有利于国家和社会。
附:《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简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把握记叙过程,感受哲学家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2.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3.促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光有学识是不够的,还要有美好的品德。
二、教学流程
(一)教师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这位哲学家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回来了,他们个个早已见识广博,知识丰富,都成了学问家。如果你就是他们的老师,接下来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那么哲学家是怎么做的? 这群学生又有何反应呢?
3.他们为什么感到惊愕呢?
4.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们也是很快就回答完毕。面对学生们的回答,哲学家表态了吗?为什么他不表态?
5.学生们想的办法不行吗?不能根除杂草吗?
6.最后一课就在平平常常中结束了,他们约定一年后在郊外再见,学生如约而来时,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呢 ?醒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7.哲学家想告诉学生但却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人生哲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读了最后一节,你的收获是什么?
8.哲学家是睿智而深刻的,不愧是一个“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即使他的最后一课也不会偏离他一生探索的主题――关于人生的真理。而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满腹经纶,他们都对“杂草”的意义有了深层的理解。你们明白了吗?“灵魂里的杂草”指什么?“美德”指什么?“占据”是怎么回事?
9.那些满腹经纶的弟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亲身体会到人生哲理。他们把这条人生哲理,写进了书籍之中,目的是什么?
二、学生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以上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落实“满腹经纶、饱学之士、惊愕”等词语知识,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齐读、熟读,同时抄写并背诵哲理性语言。
三、巩固延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选做两题)
1.把这个故事讲给比自己低的年级学生听,并把道理告诉他们。收集哲学家的名言。
2.你觉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得怎么样,谈谈你对这位哲学家的看法。
3.把课文最后两句话工整地写下来,制作成一枚书签,或写成一幅书法作品,送给自己或自己的好友。
“让生命如夏日花朵般美丽,死亡如秋叶般平静。”“鸟儿愿为一朵白云,云儿愿为一只鸟。”“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是多么优美的句子啊!这些句子让我印象深刻,它们都出自泰戈尔的经典诗集——《飞鸟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飞鸟集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飞鸟集读书心得1知道这本书,只是出于一个偶然,找到并爱上它,却一定会带给我无穷的享受。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塞北大漠,我和爸爸坐在一条干涸的河床前休息,月光铺满河床闪着银光,只在干裂处漏下些许,在一片银光中留下纵横交错的黑色剪影。几棵枯死的树根倒卧在岸边,原本深埋地下的根须如今像枝条一样伸向夜空,一动不动。越野车的收音机里依稀传来一首歌,DJ在优美的旋律里不经意地说了这句话。
“刚才那句话说得真好!千百年前,这里一定也是流水潺潺,绿树成阴;现在虽然变成荒漠,毫无生机,但一样都很美,为什么呢?”我双手托着下巴,望着夜空喃喃地说。
“这就是诗人的语言,寥寥几个字就可以概况生死之间,上下千年。我给你推荐一本书——《飞鸟集》,也许你可以在那里找到答案”,爸爸摸摸我的头,笑呵呵地说。
回到熟悉的城市,每天都忙着上课、作业、培训、考试……渐渐都忘了在遥远的心灵彼岸,还有一本书在安静地等着我。终于有一天,我在书架上看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翻开书本,诗人写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我被深深地吸引,就像在无垠的荒漠里发现了一眼清泉。
这是我最爱的书,让我们一起打开它,去寻找关于生命、关于理想、关于人生的答案吧!
飞鸟集读书心得2《飞鸟集》,它是著名诗人泰戈尔的杰作。就在今天我合上了它的最后一页,它一直让我回味无穷。
这部伟大的杰作由325首小诗组成,小诗虽然短小,确蕴藏着一丝童趣和深刻的道理。从不止哭泣的婴儿,到历经艰险的探险者;从没有经验的青年,到饱经风霜的老者;从平凡不过的小草,到美丽娇艳的小花;从展翅高飞的小鸟,到洁净无瑕的白云,无一不充满趣味。泰戈尔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天下万物都活了起来,让它们有机会诉说自己的欢乐与痛苦。
“让生命绚丽如夏花,让死亡静美如秋味。”这是泰戈尔诗集中较为优美,甚至是绝美的语句。将自己对生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待表露无遗,这是泰戈尔的对生命人生的态度。他会用一切方法去充实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创造出无限精彩的风景,死对于泰戈尔而言,并非恐惧,而是一种淡然,一种释然。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他告诉我星星的光辉再柔弱也是对坚强的一种奖章,不值得为已经失去的事物而再次失去。
他是一个诗人,诗人爱着世界。即使这个“世界”仍存在着阴暗、自私、欲望、背叛与肮脏。即使只有小小的飞鸟肯为他停留,歌唱着“我爱你,”却已经足够让他虔诚地瞻仰整个世界,深信不疑。一如泰戈尔曾说的“我相信你的爱”。
飞鸟集读书心得3《飞鸟集》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笔下。
第一遍读这本书时,我这是怀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心不在焉的读了一遍。读完后,便对妈妈说:“《飞鸟集》到底讲了什么啊?为什么看这个和看文言文一样,云里雾里的。”
“泰戈尔可是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妈妈听了我的话后对我说道,“要是这么好理解,那你们老师为什么让你们读?你再认认真真读一遍,不懂得问我。”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个头衔安在泰戈尔头上,这让我对《飞鸟集》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深蓝的封面,白色的“飞鸟集”三个字刚劲又端庄。金色花边,围绕着这三个字。这本书收入了飞《飞鸟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泰戈尔诗选》。就像序言中写的,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阳光下,纷纷地伸出头来。随你喜爱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当初我不理解这句话,直到读完了这本书,泰戈尔的诗不管是散文诗或是诗选,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同。
回味着一首首耐人寻味的诗歌,想象着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泰戈尔的诗,给了我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泰戈尔让我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准备再好好地读读这本诗集。用心去感受它的意境吧!
飞鸟集读书心得4今年暑假,我有幸得到了一本令人感触极深、过目难忘、恋恋不舍、依依不舍、爱不释手、泪流满面、睡觉也抱着、做梦也梦到的书,那就是大名鼎鼎、鼎鼎有名、举世无双、名声在外、人人皆知、享誉中外、中外闻名的伟大作家泰戈尔写的《飞鸟集》。今天,我阅读了这本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刚读上,就喜欢上了这本书,还上了瘾。从今往后,我对泰戈尔佩服地五体投地。
这本书由325篇短小精悍的小诗组成。这些形式自由、语言精湛、短小精悍、气质悠扬、出类拔萃、令人深思、笔法清隽、朴素无华的小诗中,似乎带着一点点童趣,一点沧桑、一点忧郁、一点悲伤、一点心痛。细细品味,仿佛又蕴含着一点儿哲理……总之,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特别好!四个字:特别的好!
说它有童趣,是因为《飞鸟集》中的诗,写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死物”,并赋予它们“生命力”和“说话的权力”。例如,他在第36篇中写道,“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歌声了。”这句话就是作者赋予了瀑布“唱歌的权力”;又如他在第86篇中写道:“你离我有话中,作者赋予了它们“说话的权力“。说它有哲理,是因为泰戈尔从那些似乎平常的事情中,却能看出许多错综复杂的做人道理。例如:他在第16篇中的诗句:“我今晨坐在窗前,时间如一个过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儿,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了。”
如果你仔细读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哲理并不难找:时间就象一个顽皮的孩童,稍不留神,他就会从你皮底下溜过。因此,时间是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也是这个道理。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有过一句名言:“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意思是:钟上的时间都是现在的,眼前的,而不是刚才的或是明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在不停向前走。刚刚还是现在的,一转眼已经变成过去了。我们不断看到的都是“现在”,但它们立刻就变成了“过去”,不断地“现在”,不断地“过去”,快得不得了!所以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抓住每一个“现在”,好好地努力地读书,从“现在”的这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开始努力!
虽然,我现在只看懂了全书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没看懂,泰戈尔的诗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深奥、难懂、神秘、怪异、奇特、恐怖的,不过,他的那些带有灵性的语言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儿,这就使他的诗给人带来一种美感,也是他的书令我爱不释手的原因所在。
飞鸟集读书心得5读印度诗人——泰戈尔大师的诗歌,不同于读那些明媚中带着忧伤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他的文字中有一种独特的新鲜。读每一首小诗就像在初夏滂沱大雨后的清晨,推开窗户,你会俨然发现一个清清白白的天空。
《飞鸟集》是一部格言诗集,由325首无标题小诗组成。泰戈尔在诗中把自己比喻成寻找理想境界的“永恒旅客”,像飞鸟一样漂泊寻找。在这部诗集里,泰戈尔把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约束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短小精悍的诗句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泰戈尔曾在书中写到:“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这句话虽然是写小动物的,但实际上是在给人类发出警示。面对生活的风雨,要有清醒的选择。学会舍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明智的选择胜于盲目的执着。不要为了身外之物而放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例如友情、亲情,都是弥足珍贵的,需要我们珍惜和爱护,失去了这些,即使家财万贯也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死亡如秋叶般静美。”这是飞鸟集中极其有名的一句话。泰戈尔用诗来阐述生命,把生命比作四季。夏天激情澎湃,正如正值壮年的我们,是那么灵动。然而到了秋天,树叶频频坠落,枯干的枝条也没有了一丝生机,正如我们生命的尽头,一切变得安安静静,沉归泥土。告诉我们活着的时候要像夏天的花朵一样绚烂,活出最好的一面,死的时候回首往日感觉不虚此生,不留遗憾,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安静祥和地离开。
“不要说这是早晨,并以昨天的名义将它打发掉,像初次看到的一个新生的、尚未取名的婴孩那样看待它吧。”泰戈尔在诗里还展示了“晨”另一种的意义。每日清晨的到来,并不是一件单调的、无休止的重复琐碎的小事,而是一种永恒的再现。因为晨在到来前,光明战胜了黑暗,自由战胜了约束,这是一支重要的插曲,它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应用
一、高职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的基础和心理特征
(1)基础薄弱、社会认知能力较低。高职学生开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要学习基础课,而在此之前的高中阶段,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仅限于应付考试,所以学生对什么是思想道德、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还是模糊不清的,或者说是似懂非懂的。所以,高职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基础几乎是零,如何在他们进入大学门槛时指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树立的理想、信念,认识法治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同中学时期的音乐、美术等课程一样,高职学生一进校就进行了专业选择,凡是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一概视为副课,一般不被学生重视,因而上《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时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听音乐甚至谈笑风生的比比皆是。学生没能意识到该课程是一门提升自身修养的、能帮助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门修身课。所以,老师就要多动脑筋,从多种途径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兴趣,从培养优良学风上着手,帮助学生修身、守法,将学生培养成有德有道的人、培养成遵纪守法的人、培养成德智体美全民发展的合格公民。(3)学生主动学习该课程的动力不足。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学生对基础课重视不够,所以课余时间根本没有主动学习和钻研的动力;客观上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就业指导老师等都强调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因而学生误以为只需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其他课程学与不学无关紧要,以致在基础课的学习上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及运用
(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一是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启发性。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的真实案例大多发生在学生家乡周边乡镇、城市街道或者校园内外,贴近学生、贴近群众、贴近社区,与老百姓的生活、与社会道德风尚密切相关,甚至有些案例就是在校大学生所为。由于刚进大学的高职生,思想基础薄弱,社会认知能力较低,利用真实、客观存在的事例来启发、教育他们,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好奇心,并通过这些案例发生、发展的经过及产生的后果让学生深入思考、集体探讨、启迪智慧、训练能力,达到利用故事情节教育、感染、激励学生,把惩恶扬善、宽以待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和平等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寓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去,既能使他们轻松掌握课程内容又能回避本课程天然的枯燥乏味性,达到寓教于学、融趣味性和说理性相统一的效果。二是案例教学法生动具体、易于接受。根据高职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的客观事实,教师将精心挑选的案例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链接、QQ群等形式将案情及待探讨的任务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不经意中接受思想上的教育和情感上的洗礼。通过试验,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基础课不再是不受欢迎的单纯的政治课了。三是案例教学法顺应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潮流。高职教学改革提倡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只需要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案情、给出任务,其余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一反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讨厌学的常态,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顺应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潮流。(2)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基础课中的运用。一是利用正面案例激励、鼓舞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高校基础课分为两部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前一部分的案例教学主要是如何利用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基础”课其实是一门人生哲理课,是通过教学启发学生对关于人生的诸多思考,以解决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等基本问题。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主要采用正面的典型人物、事迹、经典的名人名言等来激励、感染学生,如:“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这一部分,我们把年轻时的一句座右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加以引用,并同时适当补充一些任总理期间的气死西方人的经典语录及外国元首对的高度评价,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如果没有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就会烧成灰烬。”以此来激励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像那样热爱祖国,将爱国主义放在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首位。二是利用反面案例来警示学生,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利用反面案例来警示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做了,应该怎样补救 、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如利用“熊猫烧香”案例来警戒那些自作聪明的大学生,不要利用高等教育这个平台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危害国家和社会,否则会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利用云南大学马加爵故意杀人、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交通肇事后又故意杀人的行为来警示学生,漠视他人的生命和权利的人,自己的生命和权利必然会被剥夺和限制。让学生通过这些反面案例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和反思,明确自己的追求和不足,进而树立科学理想,明确人生航向,不断砺志、砺言和砺行,走健康和谐的成才之路。三是案例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体现时代性、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两节课的时间稍纵即逝,在选取案例时一定要将本堂课的教学知识点都能够通过案例体现出来,因此案例的典型性即代表性显得非常重要。第一节课将案例进行展示,并根据本次课的知识点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第二节课让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进行点评,结合知识点将要掌握的内容一一讲解,所以案例不能过多,否则时间不够,也不能体现重要的理论要求;90后的学生接受的都是崭新的学习理念,老生常谈的东西对他们吸引不大,所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上一定要体现时代性,能够紧扣时代主题,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高新技术领域的职业道德和犯罪问题、高速运转的机器和交通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风险的防范及责任问题、市场竞争机制下公平与不公平的道德和法治较量等等,着重从思想和政治的高度来分析和把握,例如2011年2月利比亚大撤离事件,极大地反映了中国的强大及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历时27天,穿越9000公里,海陆空多管齐下,紧急撤退35860名中国同胞,创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的奇迹。所谓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战斗力等等,纸上谈兵的说教,是何等的苍白无力!一次撤退,却能让老百姓什么都懂了。从这次利比亚撤离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对人民的关怀,生在这样一个国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我们的祖国?在讲解案例时,语言上的抑扬顿挫,措辞上的神采飞扬,最大限度地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体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四是注重运用“活”的案例,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每天上课时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案例”,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表率,做一个师德标兵。给学生树立一个个道德典范,从不浪费一支粉笔、不乱丢一根烟头、不讲一句脏话做起,言行举止文明、优雅、沉稳、理性;学法、用法、做法治社会的领路人。
总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我们因材施教,以案例教学法为导向,综合运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打造思政教学新思路,强化思政教学新理念,力争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强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