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认识“沿、际、信”等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过程和方法:通过读议结合,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中的对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坐井观天”这则成语的寓意。
二、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坐井观天”这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四、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五、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文题目,解题引文。
1. 带学生体验:说说你看到的黑板有多大?用手卷成筒去看黑板,这时你看到的黑板有多大?然后用书卷成筒再去看,这时你看到的黑板又有多大呢?(小组讨论:为什么有这种现象?)
2. 师:小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答案,那么是对是错?我们从文中去寻求答案吧!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文题目,认识“井”,老师用简笔画“井”,帮助学生理解。
3. 同桌交流,理解“观”的意思,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含义?(师:坐在井里看天)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去读读故事吧!
(二)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学生再读一遍课文,读完后师生评议。
3.同桌互读。(注意问句、感叹句的语气)纠正字音。
4.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认识生字、新词。
5.出示生字卡片全班认读:信、沿、际。(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
6.同桌交流识记字方法,师生汇总识记字方法。
7.指名认读新词
相信 抬头 青蛙 说错了 回答 还(hái)是 还(huán)给
井沿
你知道“井沿”是哪儿吗?指名同学到黑板上指出来。(井沿就是井边)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广阔。)如:草原、大海就是无边无际的。指名学生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8.“摘苹果”游戏: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然后让学生上台摘下自己认识的字读一遍,下边的学生跟着读两遍,读正确字音的同学就可以把“苹果”卡片送给他。
9.再读课文,指名分段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 )和( )为( )的( )争论( )的事。
学生完成后板书:天有多大?
2. 同桌讨论: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一共进行了三次对话。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一次,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二次,第六、七自然段是第三次。)
3. 看插图,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过渡:青蛙和小鸟见面了,于是它们聊了起来,谁来愿意扮演它们(可以加一些动作)进行第一次对话?指名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一百多里”有多远?(举例从学校到县城共十里,来回共五次,说明很远。)
板书:飞了一百多里
4.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思考:
(1)青蛙对说小鸟:“别说大话了”,这里的“大话”指什么?(指名回答,老师总结:指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它为什么这样认为?(同桌交流,师生汇总: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它天天坐在井里。)
板书:井口大
(3)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不同意)小组讨论:为什么?(无边无际)
板书:无边无际
(4)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老师读旁白,男读小鸟的话,女生读青蛙的话)
5.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是笑着说的,它们俩笑各有什么含义?
(1)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
板书:天天坐在井里
(2)小组合作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师: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
6.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同桌交流,续编它们的第四次对话)。
注意青蛙跳出井口后的语气,加上动作,然后指名上台表演,师生评议后,再邀请一名学生主动上台表演。
7.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呢?(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8.总结:我们不要像青蛙一样目光狭小,见识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后才会明白许多道理。
六、课堂作业设计
读句子,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在后面画“√”
(1)青蛙坐井观天
① 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认为天很美。( )
② 青蛙坐在井里,认为天很大。( )
③ 青蛙坐在井里,认为天很小。( )
(2)“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①大声说话。( )
②夸大的话。( )
(3)天无边无际[ZZ)],大得很哪!
①没有边际。( )
②不好找边际。( )
七 课外拓展
1.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1)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看图并借助拼音进行初步阅读后,再学句、学词、识字。不要把短文放在一边,只重视识字、写字,用过去的教学方法使用新教材。
(2)教学中要重视字词教学,要充分利用短文或句子准确理解字义、词义,较难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口头组词、造句,加深理解。识字教学要在字形上下力量,要尽可能地利用学过的基本知识分析、记忆字形。
(3)识字后要利用田字格认真指导学生写好每个字。抄写时,既要写字,也要写词,可写完字以后写词,也可以字和词写在一起。
问:三册第三单元中的两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应怎样让学生理解出其中的道理呢?
答: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因此,理解其中的道理是这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们要从这一重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出发,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词句训练,在进行词句训练的同时,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来让学生体会出寓言中的道理。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应围绕青蛙是怎样看天的这一重点进行教学。可先引导学生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思考: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认为天怎么样?它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在讲读过程中还应抓装大话”、“弄错”、“无边无际”、“大得很”等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使学生体会出青蛙那种自以为是的心理。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理解:①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是说“大话”?②小鸟为什么说天“大得很”?③青蛙说“我不会弄错的”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知道它的态度是怎样的?④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青蛙如果真的跳出来,它会看到什么?它的认识会有什么变化?通过理解这些问题,使学生弄懂“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
问:五册第四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教学中应怎样处理?
答: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通过本单元的训练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用词准确,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以及用词准确的好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出来呢?重要的一点是凭借教材,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阅读实践中去体会。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讲到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教师可试用“长出”一词替换“抽出”,让学生比较,用哪个词更好,好在哪里?通过讨论和比较,学生知道,“抽出”这个词,写出了嫩绿的枝条迅速长出来的样子,比用“长出”既准确又形象。讲到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在理解句子之后,可告诉学生:“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叶茂盛的特点;“封”这个词形象地写出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这两个词,作者用得都非常准确。又如:教学《大海的歌》一课,通过让学生比较“了望”和“极目了望”、“欢乐的歌”和“一曲新歌”各表示什么意思,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组中的两个词语能不能相互调换,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和比较知道,两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如果相互调换,就不能确切表达文中的意思。从而知道,在说话和作文时候,有时需要从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问:五册五、六单元的阅读教学以“读懂句子”为训练点,教材中都安排了哪些训练形式呢?
答:“读懂句子”是读懂自然段的前提和基矗要读懂一个自然段,首先要读懂每一句话。因此,在五、六单元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有针对性地安排好读懂句子的训练,使学生既能读懂每一句话,又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这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如下训练类型:
①回答问题,理解内容,同时理解句子。提出一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理解句子训练。
②直接提出重点的句子、自然段,具体提出“理解”要求。
③从课文中提出几个或一个句子,再从中提出重点词语来理解。这是在进行抓重点词语进行词句训练。
④通过在句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样可以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全面、具体;通过去掉一些词语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同时通过这类的句子训练学习把句子写具体。问:从五册第五单元开始,作文训练提出了“内容要具体”的要求,怎样理解这一要求呢?答:首先应该明确本册作文训练重点是片断练习。写片断,就是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或几段话。所以,“内容具体”在这阶段的要求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是有区别的。这里主要指围绕一个意思把它说具体些,是个单项训练。在训练中可以不考虑布局谋篇(如:详写、略写),只要把一个事物或一件事的一个方面、一个部位、一个特点写具体一些就可以了。例如:“写一个人的身材”,不仅让学生写出他的高矮胖瘦,还要写写他怎么高(矮)、怎么胖(瘦),这就是写具体。不用讲究开头、结尾,更不用讲“章法”。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要求过高,不要过早地进行篇的训练,以使学生受到扎实的段的训练。
问:七册第三单元的训练要求是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使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与上一单元的训练要求“练习给课文分段”在教学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
答:在上一单元中,学过了在读懂每个自然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给课文分段的方法,本单元的教学要巩固给课文分段的训练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练习给课文分段训练方面,本册教材遵遁从简到繁、逐步提高的原则,即从段落比较简单的开始,逐渐向段落比较复杂的过渡;从提示全部段落大意或部分段落大意引导学生分段,到独立让学生分段。在第二单元中,学生通过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以及根据提示段意给课文分段,初步掌握了给课文分段的方法。本单元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得较紧密,然后在理解课文之后再指导学生分段。整个单元的分段训练,应逐步放手,这样可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分段的能力。
问: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
答: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归纳段落大意”方法的基础上,可针对每课教材内容特点,相机地教给学生归纳段意的方法。
“在一口废井,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到一只从东海来的海鳖。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在石洞里休息,多么自由自在啊!’海鳖笑了,对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坐井观天”的故事,读到故事的结尾,很多人会嘲笑青蛙的无知,啼笑皆非矣!难道我们仅仅满足于懂得一点儿冠冕堂皇的道理吗?我们整日在这个奢靡繁华的大城市里寻找安乐、舒适,繁华的实质就是人们无休止的、忙碌的工作,在我们感叹着高科技带来的方便时,有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得视野已经被高楼大厦所遮挡。站在热闹的大街上,跟一只困居井底的青蛙又有何区别?
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图书、互联网了解到许多远方的信息。广阔的撒哈拉沙漠、神秘的金字塔、美丽的荷兰、童话般的德国古堡、迷人的水城……这些都是我们所憧憬的远方。有人说:“远方太遥远了,可望而不可及。”此言差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尝迈出第一步又岂可说遥不可及呢?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借一身的胆量和勇气,访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最终着成《徐霞客游记》;西天取经的玄奘明知路途艰险,仍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张骞没有过人的本事,却开通了一条丝绸之路,名垂千古……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同样向往远方,为什么他们肯迈出第一步并向往远方,到达远方呢?
这种“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心理已经麻木我们太多;这座繁华的城市已经是我们迷失太久,太久……或许,人生真的有太多的无奈,但只要我们仍然向往着远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时,我们可以回头看看,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所处的地方就是你曾经向往过的地方……
初三:余锦华
[关键词] 策略 兴趣 素材 方法
教师如何解决习作问题,如何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或者让小学生体会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从不会到会,从“无语”到“有话”,从生疏到熟练。在这些过程中让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在默默地成长。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小学生习作的教学途径。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传统的语文教学套路已让学生感受不到语言的魅力,读不到作者的心声。课堂的气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想要提升学习质量不仅要靠学生的认真学习,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交流环境,提高课堂的的灵活性,加以框架。如果能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让学生按课本的模式去学习,讲出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让学生有参与意识,老师再加以解惑或是纠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幽默的话语、亲切的笑容对学生的肯定是提升兴趣的关键。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巧设悬念是教师引起小学生学习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法,悬念运用得好,就能抓住小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的期待心理,进而走进学生的思维。案例一:执教《狐狸和乌鸦》时,通过幻灯片勾勒出大自然的和谐美好,狐狸在散步,看见乌鸦在嘴里叼了一大块肉,在树上休息,巧问学生“狐狸会看见乌鸦口中的肉,想干什么?”“乌鸦会飞,狐狸会用什么方法拿到乌鸦口中的肉”“狐狸吃到肉了吗?”,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是乌鸦或是狐狸,你们会怎么做?让学生尝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叙述一段“自己是乌鸦,面对狐狸的称赞自己会如何?要是肉被骗走了,你们会怎么再把肉弄回来,是自己再寻找一块,还是去找狐狸,还是把肉放到树上再唱歌?”这样的故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是见解,从而真正地理解文中的寓意,点燃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从而走进学生的思维。
2. 体验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写作教学应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共鸣,可以利用图片、音乐,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充分提高写作指导的有效性。平时的写作教学,教师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表达兴趣与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所触动、启发,并产生想尝试的想法,就是学生最大的收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了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内容,体会教材表达的思想,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不仅要求正确传达书本中所展示的知识,还要求正确地实践和灵活地运用。案例二:《坐井观天》一文,老师可以选择学生们喜欢的并且是耳熟能详的周杰伦的“稻香”作为背景音乐,播出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学生自己心中的小天地又是什么,是不是学生只看到了自己眼前的这一点,是不是还有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找,寻找……
3.多元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习作教学应该改变以往的“打分”制,更注重发现学生个性、能力等,对学生的的习作态度、习作热情以及习作的水平和能力动态变化进行全面性评价。对学生习作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可分为四点:(一)课堂表达能力;(二)习作中发现素材的能力;(三)习作评价:学生习作的兴趣,习作心理,求知欲以及整体表达水平的评价;(四)学期化评价:对学生半个学期的习作进步评价,有对学生习作方面成长的纵向评价。
二、 积累素材,让学生言之有物
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就是习作的直通车,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贴近生活,走出书本的约束,学生常常在习作中都是没东西写,不知道写什么。这要让学生去深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真实情感。如果没有体会,写出的也只是没有意义的流水账。所以学生必须寻找生活的素材,言之有物。
1.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最真实的想法
课堂形式尽量生活化,形式上要求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导师兼朋友”的角色,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并能和学生融入在一起,使课堂与生活 “零距离”。案例三:在二年级上册学习儿歌《假如》后,可以顺势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的愿望“假如我……”。在“马良神笔”的“挥墨”下,学生可以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条件的束缚,说出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期盼。真实的想法,源于自己的生活,总结自己的生活,完善内心的情感。
2. 走进生活,让学生有最真切的体验
叶老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的活泼的流个不歇。”我们生活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习作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才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提高习作的质量。但习作走出课堂要有“度”,有计划,有目标,有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开展课外体验活动,组织参与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思维生活。案例四:老师组织同学出去春游,让学生带上自己的小本子,采集自己喜欢的标本,再随时记录下当时采集的理由。回来后开展标本的展览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选择以及自己所选标本的理由,即使没有喜欢的,也写出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的理由。这是解决习作“无话可说”的途径之一。事实证明,学生一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思维也会异常的活跃,体验也深刻了,习作就如记录自己的心情一般,谁还能说习作难呢?
3. 关注“差异”,让学生在个性发挥中获得共享
皮亚杰曾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课内和课外经常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彼此感兴趣的领域内各自交流,也能使学生言之有物。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喜欢习作的小朋友和喜欢实验的小朋友分到一组,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张扬学生不同的个性,发挥学生擅长的能力,把不同个性的学生融合在一起,把有差异的能力互补起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引发学生的共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学科,在不同的实验中积累自己的习作素材。如劳技课中的折纸、剪纸等小游戏,体育课中的抱球跑、接力比赛,美术课中的缠绕画、水粉画和水彩画的尝试,音乐课中的打击乐器的认识和实践……这些都是学生爱玩爱做的事情,只要教师慢慢引导,都能成为小学生习作的好素材。
三、掌握方法,让学生言之有序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习作是写学生想说的话,记录学生的真实感情。写出学生自己的精神,但小学生却都是为完成习作而痛苦着,寻找不到写作的方法,不知该从何处下笔,抓不住习作的重点,方法自然而然就成了言之有序的金钥匙。
1.学会观察,教给观察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7条“教给学生观察”建议中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源泉”。让学生学会用五官去体验,看外部结构等,听其声音、闻其味道,感其内心,思其所想,如中医所说的望、闻、问、切,这样才能药到病除。案例五:老师拿“含羞草”让学生看外部叶子的颜色、形状,闻其味道,听其光合作用的呼吸,感其内心,思其所羞,让学生每个人都成为一名医生,对其望、闻、问、切,进而归纳出自己的良方。然后把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写下来,自然而然地叙写过程,也就掌握了记叙的顺序。
2.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找“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有先声夺人的开始,又有画龙点睛的结尾,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思路来整编教材的对话部分或是学生认为可以是文章更加的贴近生活的语句,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就在学生的情感升华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并掌握作品言之有序的写作方法。
3.学会表达,在真实表达中寻“序”
只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素材和词汇作为基础,学会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把自己所感、所想真实地表达,让学生明白习作是自己内心情感生活的归宿,学会言之有序地表达,让学生更深刻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从学生的角度突破习作中的难点、层层深入,习作也能渲染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引发学生的习作求知欲,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习作课堂。
教学三维兴趣、素材、方法,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目维标。兴趣、素材、方法三个纬度是有效解决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三个纬度,他们缺一不可,师如何解决小学习作问题,如何让学生如何进行快乐教学或者让小学生体会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在这些过程中让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在默默地成长。
参考文献:
不少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在未认真读懂文本、读通文本的情况下,急于查阅教师用书或教案,对教材缺乏个性化的阅读,没有产生自己的理解,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大大降低了教材研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导致在课堂上缺乏自己的主见,整个课堂缺乏灵气,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大打折扣。正如《小马过河》中所讲,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亲自去实践。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教师要得到对教材真实的感受,就应该是先独立地去阅读教材,然后再去阅读参考书,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认真比较,通过甄别,寻找自己教学的真正所需。例如我在解读《坐井观天》这一课时,就对文本进行了反复阅读,最后从文本和生本两个角度进行了思考,终于悟出这篇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二、创新研读,做好教材的二度开发。
在教材研读中,教师的目光既要盯住教科书,又要盯住学生和社会。教学应当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特殊旅程。不少教师认为每节课都要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将教材进行重组,甚至将教材“改头换面”才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比如:有的老师在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时,没经过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就将教材的顺序打乱,虽然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也提倡教材重组,但有些教材如果重组将会是对编者意图的颠覆,反而会增加以后学习的难度,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材重组也要结合单元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自身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淡化教材。教材是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只有领悟新课标,领会编者意图,深入钻研教材,尊重和用好教材才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开发课程资源,补充活化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整体效益。
三、关注课后习题,拓展教材研读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