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寒丝雨

寒丝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寒丝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寒丝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函数思想 综合应用 培养方法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量的依存关系,是对问题本身的数量本质特征和制约关系的一种刻画。函数思想的实质是剔除问题的非数学特征,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抽象其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函数思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如何让学生掌握函数,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函数思想的应用,第三部分介绍了函数思想的培养方法,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如何让学生掌握函数

函数有关概念的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课中,都应重视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一般来说,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抓住集合―映射―函数间的知识联系,是函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抓住这条主线,才能使函数概念及有关内容脉络清楚。另一方面,函数图像是函数精髓,要掌握基本函数的图像,做到“以图识性”、“以性识图”,借助直观图形开拓思路,对于图像,要抓住“作图”和“变图”两个关键,以及变图常用的几个方法――平移、对称、放缩、复合等;还有就是不等式和方程的求解,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求最值等问题都涉及函数的概念。

2.函数思想的综合应用

数、式、方程和函数是代数的“四大家族”。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全课程的主干,它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点。将函数思想运用到其他分支上,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关系式,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这种思想方法叫做函数思想法。函数思想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一些非函数问题,正面解决受阻或解题过程繁琐,有时可转化为函数问题,从而优化解题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用函数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有关方程的问题、运用函数的有关性质解决函数的某些问题,以及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不等式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函数的思想。

3.函数思想的培养方法

如果说数学方法是解数学问题的具体战术的话,那么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方法的统帅,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分析处理数学问题,是一个人数学素质的标志,是属于观念性的东西。观念性的东西,只有靠长期地培养潜移默化、总结提高才能形成。函数思想泛指利用函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由于函数应用十分广泛,函数思想的培养尤为重要。

3.1函数思想培养的基本理论

函数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需要理论内容的充实和支持。因此在函数思想培养中,加强函数基本理论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环节。

加强函数基础理论的教学,一是要加强理解与掌握的熟练程度,二是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加强系统性的教学,就是加强函数性质与性质、性质与图像、函数与函数、函数与方程等之间的联系与概括。加强灵活性的教学,就是强化基本理论的灵活应用。为此,教学既要纵横联系,又要深入剖析和挖掘应用的价值,不断提炼函数思想方法。

3.2函数思想初步形成的教学

函数思想初步形成于函数的概念,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实际反映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函数思想的初步形成过程中,重点是变量思想与函数概念的教学。

在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有“常量”到“变量”是一个字的转变,在初中需要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培养阶段,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再由字母过渡到变式、方程及简单的不等式,而后由方程、不等式过渡到函数的概念,等等,都需要不断渗透变量思想的教学,在“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变量意识。

深入理解函数,一是重点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是函数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应法则是函数的核心要素,三者是函数确立的基本依据。为此,在教学中就要多提示函数变量的意义与范围,明确函数变量的对应关系。二是学会应用“对应”的思想观点提炼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变量替换法、图解法等。

函数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用函数的观点去处理数学问题,从而使得解题过程优化。由于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此种思想解决过不少问题,因此函数课的教学意在加深提高,重在强化应用意识,宜采用启发式、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现状和知识水平,例题编选不宜过难过偏,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钱佩玲.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袁小明.数学思想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韦兰英.函数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南宁师专学报,2002,(03).

寒丝雨范文第2篇

一、“游丝工”与“双钩碾法”辩证

汉玉“游丝工”,亦称作“游丝刻”、“游丝毛雕”或“游丝白描”,顾名思义是指以一类细若游丝的阴刻线表现玉器纹饰形构特征的治玉技法。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汉代文献中有关“游丝工”的记载,目前所知对汉代“游丝工”的描述,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卷14《燕闲清赏笺·论古玉器》:“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高氏观摩精细、所述入微、尽得其妙,应系把玩过实物后的经验之谈。近世藏家提及“游丝工”,多以此为“母本”比附实物作人云亦云观,而少见勘验汉玉实物标本对上说作全面研究。

若以高濂上述“双钩碾法”说为判断标准,要确认一件汉玉的阴线刻雕琢技法为“游丝工”,则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线条琢磨为“双钩碾法”、形构为“双钩阴刻线”;阴刻线细如发丝呈弧曲状,婉转流畅;线条雕刻精整清晰、疏密均匀,无交接断续之处或阻滞拥塞痕迹。

然以上述标准从已发表的汉玉材料中筛选、求证“游丝工”的典型器,符合条件的例证极罕见,即便检索目前藏家、研究者著录中所明确列举的“游丝工”汉玉标本,从其图谱细观完全符合上述条件者亦寥寥无几,由此便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论者说汉玉“游丝工”皆以高氏说为准而言之凿凿,但所列举的实物例证特征却又与上述文献所记不符。如何看待此类文图近乎相悖的现象?高氏所云汉玉中的“双钩碾法、游丝白描”,如无一定数量的实物标本支撑,则岂不成了夸张溢美、名不副实的虚妄之言?如何更为确切地界定汉玉“游丝工”标准?

笔者以为并非高濂所论本身出现了问题,汉玉中的“游丝工”,原本应是一类细若游丝的阴线刻微雕技法的统称,此类阴刻线在汉玉中有单阴线、双阴线、短斜线、直线、曲线等多种形态,高氏所谓的“双钩阴线,游丝白描”,实则仅为汉玉众多“游丝工”阴刻线中的一种物化形态而非概指其全部(图1),后世藏家不审其详以高氏“双钩碾法”定义汉玉“游丝工”、进而将其作为界定“游丝工”的标准使用,则难免以偏概全而滋生乖谬、歧义,以下检索《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收录四例汉玉标本作具体说明。

1 西汉早期双身兽面纹玉璧(图2):1977年陕西西安市北郊枣园南岭汉墓M1出土,主纹区分区雕琢双身兽面纹、凤鸟纹和谷纹并以细密束丝纹圈带界隔。构图中属于“游丝工”刻饰的部分有:内孔缘部、外周缘部阴刻极细的变体几何云纹;双身兽面纹、凤鸟纹的躯体部及头部的冠、额、眼、鼻、唇上分别加饰的极细双弧线、单弧线、繁密网纹等;侧面阴刻极细的篆书文字:“六百六十一”;用于分隔主纹区的束丝纹圈带。

2 西汉早期双首合体龙形玉璜(图3):1997年安徽巢湖北山头汉墓出土,两端龙首以阴线刻、浅浮雕雕琢,龙身饰勾连谷纹。图中属于“游丝工”刻饰的部分:龙首的眼、嘴、上下吻、脸颊、角、下颌部分的阴刻边廓线;脸颊、腮、下颌部束丝状的绺毛。

3 西汉中期兽面形四神玉铺首(图4):1975年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陵园出土,正面雕琢兽面五官轮廓及四神形构、云气纹等。背面以浅细线刻饰桃心形纹、流云纹等。图中属于“游丝工”刻饰的部分:正面兽面纹中的眼、眉、鼻部位刻饰的浅细边廓线、花枝纹、卷叶纹、网纹、云气纹细阴线;龙、虎躯体部、尾部刻饰的细阴线,凤鸟尾部刻饰的卷云纹、羽状纹细阴线;背面刻饰的桃心形纹、流云纹浅细阴线。

4 东汉镂雕玉座屏(图5):河北定县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主题纹饰为透雕青龙、自虎,中间两片透雕人物、禽兽,上片为西王母与玉女、凤鸟、九尾狐、三足乌等,下片为东王公与侍者、熊、玄武等。构图中属于“游丝工”刻饰的部分:西王母、东王公、侍神面部五官轮廓线,发式、服饰、肩部上卷的两翼轮廓线;西王母、东王公座下悬圃轮廓线、中部装饰的直线、三角状网纹;九尾狐、风鸟尾部勾勒的卷弧形细阴线,三足乌躯体轮廓、羽翅轮廓等。

显然,若按高氏所云“双钩碾法”标准对比上述几例汉玉图式中的“游丝工”特征,则无一例与之完全相合者的,上述玉器图式中诸多形态的浅细阴线刻多与“双钩碾法”毫不相干,由此,不能将所谓的“双钩碾法,游丝白描”与汉玉“游丝工”完全等同起来,形成认证标准上的误区与歧义。

二、汉玉“游丝工”的功能与应用

汉代“游丝工”阴刻线组图精巧细腻、流畅华美、生动多变,它的出现与流行丰富、细化了汉玉形构、图式的层次与内涵,弥补了玉作平面雕或圆雕图案呆板单调、细节模糊省隐、立体感不足的弱点,将传统的阴线刻技法推向了精工细作、出神入化的极致,成为汉玉最高工艺成就的代表之作。汉玉“游丝工”阴线常用于刻划、装饰器物形构、图式的以下部位。

1 刻画禽兽头部五官轮廓线、肢体屈曲部及须毛、羽翼等。

如巢湖北山头汉墓出土西汉前期双首合体龙形玉璜、湖南长沙成家湖陡壁山汉墓M1出土的龙纹玉牌饰(图6)图式中,龙首部鬃毛、卷曲须发、躯体缘部短毛线、四肢弯曲处短平行毛线、绞丝纹状卷曲长尾、体表卷云纹、羽状纹等均以“游丝工”刻饰。陕西成阳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玉鹰、陕西南郑龙岗寺汉墓出土鹰形玉剑首、陕西咸阳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出土圆雕辟邪(图7)中,鹰的羽翼以长阴线和密集短阴线刻饰,辟邪头部颌下垂髯、脸颊后披毛、肩部双翼,尾部披毛,皆为“游丝工”刻划。

寒丝雨范文第3篇

轻抬眼眸观赏,如丝如线细雨娇舞。

独在窗台浅唱低吟,春雨蒙蒙情悠悠,

漫天漫地愁绪扭转,牵心几许惹思忆。

扶琴诉温情不见君来听,

守候一江心思,荒凉了容颜,

日晒霜冰,夜清月愁,唯有风懂。

天涯苍茫思念飘逸了惆怅,

卸下留恋却看见梦境依旧,

坚信隐绕心间等君碎碎言,

此情已铸风雨伤恨皆来催。

莫道流云散尽,毁抹碧海晴天,

不过一场彼岸,观冷暖写多情。

莫言淡忘何止是一杯凄凉,一杯痛楚,

轻拾回忆,些许痕迹,不过一阵盈盈于心,

轻启心非感慨万千,

似寒窗孤影却要笑然面对。

世世沧桑,无语沉默任其烟雨蒙蒙,

一阵阵寒意淡漠待日晴日出。

回眸情路一地花香,芬芳了心情,

寒丝雨范文第4篇

华裔儿童 汉语汉字教学 方法

加拿大语言学家麦基说过,学说话被认为是人类所习得的最困难的技能。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受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华裔儿童从一出生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学习着特定环境的语言,在入学前就掌握了复杂的语言系统。因受客观的外在环境的限制,华裔儿童和国内成长起来的孩子相比,他们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的历史、现状、发展缺乏了解。但因大部分家长能够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华裔儿童的这种有利的家庭环境优势是其他的族裔孩子学习汉语上无法可比的。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的语言在本质上有根本的不同,中国传统的教学经验不能依葫芦画瓢照搬入华裔儿童的汉语教学中来,毕竟我们教学对象的语言习得情况是不同的。汉语不是字母文字,无论是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培养汉语的语感是关键,汉字教学作为语言要素教学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对华裔儿童的汉字教学有其特殊性

对外汉语教学要遵守汉语语言规律。汉字是形、义、音合为一体的文字,在语言方面,不少华裔儿童或多或少会使用汉语,这归功于孩子在家时父母能和孩子用汉语进行交流,家长也为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汉语能力创造环境。多数华裔儿童有着较好的家庭文化背景,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汉语口语能力。所以对华裔儿童初期学习汉字不应用汉语拼音来启蒙。华裔儿童学习拼音重点是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告诉孩子怎么读出这个汉字。国内长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语言环境使他们的“音和义”的发展优于“形”的发展。汉语拼音是发音的工具,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它是用来记录人类发音的符号。拼音是字母文字,它容易和国外长大的华裔儿童早期接触过的外语产生混淆,这些早已在潜移默化中习惯了字母文字的华裔儿童,在学习汉语词语的同时学习汉字的书写形式,对汉字的音、形、义显得非常陌生。如果生硬的按照传统的“先拼音后汉字”的顺序对华裔儿童进行教学,不但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他们对拼音的依赖,减慢了学习汉字的速度。由于华裔儿童的家长早期忽视了对孩子的汉字教育,所以能说简单汉语,但却不认识汉字的华裔儿童为数不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会看到一些初识汉字的华裔儿童有“画”字的现象。教学实践表明,用拼音来帮助华裔儿童记忆、认读汉字是费时又费力的方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人的早期成长中,玩是最好的工作。通过一些有趣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带着学生无数次的“玩”汉字,不但培养华裔儿童对汉字的情感和兴趣,也让孩子们从中领悟到汉字伟大的魅力。

二、对华裔儿童汉字教学的思考

1.在汉字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

让华裔儿童了解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中国文化、能寻根问源,文化教学是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史中光彩的奇葩。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与古印度哈拉比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是当今世界发现最早的文字。民族的语言与文字表现着民族的智慧,是一个民族的图腾的象征。汉字有着东方思维方式,它具象、隐喻、会意的特点,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香港已故著名学者安子介认为“汉字是中国第五大发明”,因为“汉字是拼形文字,能使人引起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会意、指事、象形、形声、转注、假借。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字能够像汉字那样,能让人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人浮想翩翩呢?汉字的这些功能是字母文字做不到也取代不了的。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禾”字,它像一株下垂的稻穗,有叶、根也有茎的成熟的谷类植物,用“禾”字组合的字,如“稻”、“穗”、“秋”、“稀”、“稼”与谷类植物等农作物有关;“皿”字,它像古代装酒的容器,在容器里还有装半满的酒,用“皿”字组合的字,如“酒”、“醴”、“酣”、“酌”、“酝”、“酿”、“醉”、“醺”、“酷、“醇”等与酒等发酵食品、饮酒的行为有关。看到“网”,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渔民打渔时候用的网”;我们看到“弄”字我们眼前会联想到一个人正用双手拿着玉在玩赏;“春”字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春天里进行播种、翻地、一派生机盎然的农耕场景。这些汉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基本上是照着事物的形象描摹下来的。表意系统的汉字无论是在线条还是在结构及整体形态都有很强的多变性,汉字的这种多变性形成了汉字的独特的审美内涵.汉字书写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手写汉字包涵千变万化的审美因素,给书写者和欣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孩子都有喜欢听故事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但可以借助方块的表意汉字讲出许多中国人的光荣传统、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美德的故事,通过反复多次的听读中国古代故事既可以拓宽华裔儿童的知识面,而且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感情需求,沟通了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还让他们无意之中认识了部分汉字,积累了丰富的词汇。

2.先认读再学写

儿童习得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习得语言不仅需要足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且应有充分的机会练习和使用语言。语言学是输入先于输出。直接认读法的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好。第一步是先识后写,华裔儿童的早期汉字启蒙教学必须让汉字的形、义、声作为一个整体进入学习者的大脑。第二步是识写分流。当孩子们能够感知字形、学会字音、理解字义的时候,再学习方块汉字的书写。一个生字、一个词汇只有在反复认读中才能记住。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华裔儿童汉语语感的“汉语隐形语言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科学设计“听读、诵读、跟读、背读”等汉语语感培训训练方式。教学步骤可分为:认读、练习、比较、学写、运用等几个环节。汉字量决定了孩子的中文阅读基础,2500~3000个常用汉字是对汉语认读的基本要求。国内小学生四年级或之前已经完成500~3000个识字任务。所以对于华裔儿童的汉语学习也要符合规律,明确阶段性任务,识字为第一优先。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只有在认读汉字――抽象图形――组织语言表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华裔儿童才会把字形、字音、字义进行联系与匹配以相似块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华裔儿童在读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某个字,但在特定的语境里,通常是可以猜出它的意思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从一个个汉字中看到一幅幅图画,在加强记忆增强认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华裔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3.教学中注重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来讲

华裔儿童有着一定的汉语口语优势,所以在对华裔儿童的汉字教学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来讲。加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来带着孩子练,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具体教学中,注重形象法、直观法、游戏法等在教学中的作用,如“电”,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还有“电脑”、“电灯”、“电线”、“电话”、“电扇”、“电视”,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通过一个汉字可以认识很多常用的词汇,也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字母文字与汉字的不同。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动态的多媒体形式,把图像的、声音的、文字的学习材料结合起来,辅助提高孩子的记忆效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感兴趣的题材融入教学情景之中。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剪纸、折纸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折纸活动,在教给孩子折纸的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用纸折出的小青蛙身体各个部位用汉字如何标识。这样既增加了小孩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孩子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4.依序写字,端正规范,注重汉字的常用性和难易度

依序写字可以教会孩子楷书结体的贯气。教华裔儿童学习汉字,不管是学习哪种结构,都要告诉孩子应在统一的田字格内规范书写,要教给孩子们书写匀称端正。对于初学汉字的华裔儿童,教师可先教笔画少的字,后教笔画多的字这是遵循由易到难的一般原则。汉字的笔画有粗细、长短、俯仰、斜正、方圆、轻重、曲直、相背。汉字笔画多、笔画相近。从书写角度来看,汉字确实很难。汉字书写规则是以笔画名称为基础的,笔序法中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直,先撇后捺,先中后旁”。教师在教给孩子认读汉字的同时,也要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汉字的笔顺,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特点,师生共同分析书写时注意事项。

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从意义和笔画都简单的常用独体字开始教,然后再教笔画比较复杂难写的独体字,最后再教结构和笔画都比较简单的合体字,再到教结构复杂、笔画较多的合体字。让孩子逐渐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有疏密、开合、穿插、避让等。

孔子提出对孩子的教育要“顺气天性而育之”。考虑到华裔儿童受早期成长环境因素影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语言思维发展特点,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想问题,用孩子的语言去沟通,用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去教华裔儿童。教学中给儿童讲汉字的结构不同于对成人的教学,应尽量儿童化、口语化,这样易于儿童接受。

三、结语

总之,对华裔儿童的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长大的儿童的汉字学习,也区别于其他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汉字教学,对华裔儿童的汉字教学应坚持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领略到中国汉字的魅力,从而达到让孩子快乐“玩”汉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9.

寒丝雨范文第5篇

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院长

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的“韩流”也罢,韩国的“中国流”也罢,其实可能都是扩大了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并不完全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

应该说,“韩流”,由于既带来一种相似的“熟悉”,也带来一种更加时尚、更加亲情、更加现代的异国的“陌生”,所以能够在中国迅速“热流”起来。由于这种熟悉的陌生,创造了《大长今》在中国的热播,带来了“东方神起”在中国青少年中的热捧,带来了韩餐、韩国家居风格、韩国健身美容在中国的广泛影响。

当然,相对于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期,“韩流”在中国的“热潮”似乎逐渐开始消退。一方面,中国对韩国影视剧的引进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中国影视界和老百姓对韩国影视剧的不满似乎开始增加。

其实,一种“流”从热到冷,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传播现象。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一度也出现过日本文化热、中国台湾文化热、中国香港文化热等等,但最后都回归冷静,其实也是回归理性。道理其实很简单,当饥渴变成温饱以后,任何人的进食速度都会减慢。

中国与韩国过于邻近,当“韩流”的“陌生性”随着大量韩国人在中国的出现,随着大量的韩国产品在中国的泛滥,应该说很快就被稀释了。现在,中国人对于韩国文化已经不再陌生而是过于熟悉,其在市场上的差异性和影响力必然都会同步下降。加上由于毕竟是紧邻,中韩之间,往往更加容易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局面。毕竟,发展中的中国与相对发达的韩国,在亚洲区域中,存在太多可能竞争的领域了。当中韩文化之间形成了竞争,有时难免就会产生某些警觉甚至敌意。其实,不仅是电影、电视剧,中国与韩国之间在足球和许多体育项目,服装、小商品生产,电器、汽车工业等等方面也都处在一种竞争之中。

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说由于近邻之间往往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撑、相互照应,比离得很远的血缘亲戚还更重要。但如果相邻的双方,不是相互帮助,而仅仅是相互竞争、相互争夺,那么中国就会用另一句老话来形容:“远交不如近攻”。其实,这也是世界上的生物生存的共同规律,或者相互依存或者相互排斥。因此,韩国文化在失去了原来那种陌生性以后,如果试图继续能够在中国形成影响,被观众乐于接受,那么重点需要解决的可能就是:

第一, 应该着力塑造更加亲和的邻居形象。其实,中韩并非只有竞争关系,更多的还有市场的相互补充,文化的相互交融,价值观的相互包容等等。所以,对于韩国来说,中国不能仅仅是一个市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邻居。

第二,继续强化韩国文化的差异性。韩国文化在现代与传统、国际化与民族性的结合和平衡方面,相比中国具有更突出的特点。因而,韩国文化可以继续通过对自己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来填补中国文化的虚空,实际上也是满足中国观众的文化需求。韩国电视剧在题材上还应该继续扩大,包括在叙事节奏上也应该更加明快,特别是提供一些针对更年轻观众的青春剧、言情剧、都市剧、财经剧、古装剧等类型。中国电视剧由于追求电视黄金时间收视率,往往题材、形态、风格和节奏方面都更加中老年化。而韩国电视剧在这方面,应该说既可以弥补中国电视剧的类型和风格空白,也能够更加适应深夜播出和网络、音像传播方式的受众特点。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手工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美陶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作家协会

国际修辞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球修辞学会;世界汉语修辞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