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京剧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263-01
京剧艺术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努力,它与其它艺术形式取长补短、日臻完善,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京剧艺术不仅在中华民族艺术史上是一颗闪亮的珍珠,而且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也独具特色,光彩夺目。
京剧艺术的特征首先表现出一种综合艺术的特征。在京剧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要完成得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是不容易的,必须做好唱、念、做、舞这些最扎实的基本功。每一个行当的演员只有表现出很高的基本功的水准,才能让一出戏很好的完成。我们就以四功中的“舞”来说,京剧表演中的“舞”,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进行的。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肢体动做来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比如表现剧中两位将领交战的场面,观众常常看到,胜者一方好像并不急于去追击敌人,马上致对方于死地,而常常是在舞台上大耍花枪,尽情表演,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直到掌声四起;再比如京剧舞台上表现少女天真无邪、兴高采烈的样子时,演员经常是用快速跳跃的碎步下场,用这样的舞蹈姿态和行为动作,目的就是用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状态。不仅如此,京剧表演中,还需要音乐、舞美、服装、化妆等诸多部门的通力配合,没有它们的配合,演员再好的演技都无法施展,再好的剧目都无法完成。所以说,京剧这个艺术载体,容量广泛,包含着多种因素,需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来共来同完成,因而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也正因如此,京剧舞台才给人一种花团锦簇、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
其次,京剧艺术体现出戏曲艺术虚拟性的特点。任何一种艺术,要呈献给观众,都要通过一种形式来加以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局限。京剧艺术也是戏曲艺术的一种,它同样要受到舞台时空的局限。舞台空间的局限表现为:艺术家们希望表达的心理愿望和创造是无限的,而舞台的表现空间却是有限的;舞台时间的局限表现为:很多戏的故事时间跨越很大,但是我们一台戏的演出,只能在2、3个小时内完成。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讲述那些跨越朝代、跨越年代的故事哪?中国戏曲采用了“虚拟”的艺术手法,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种“虚拟”手段在京剧舞台的表演中,更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在京剧舞台上,演员常常会表演开门或关门的动作,但舞台上根本没有门,观众能够感觉到门的存在是通过演员推门或拉门等形象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这些“门”虽然是虚拟的,但大家都知道是在演戏,所以在心理上欣然接受。京剧传统剧目《雁荡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剧目,其中有表现人物翻山越岭行走,以及在水中搏斗的场面。虽然舞台上山水皆无,空空如也,但通过演员形象生动的表演和各种技巧的运用,依然让观众仿佛如见山影,如听水声,大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虚拟”这种艺术形式的成功运用。它不仅激发了演员的表现力,同时也调动了观众的想象力,让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使演员和观众达到最好的互动和最充分地情感交流。可见,京剧艺术“虚拟”性的艺术表现,使舞台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更加自如,它让舞台的局限踪影皆无,巧妙地转化为合理的艺术空间,让演员的创造力可以自由驰骋。
关键词:京剧艺术;京剧服饰;表现作用
京剧蕴含了许多中华民族的印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被称之为国粹。京剧在我国已有2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民族之瑰宝,是人们精神世界里一朵璀璨的奇葩。京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其不仅要有优秀的表演,同时还要与音乐、舞台、美术等共同配合才能塑造出京剧艺术精品。其中,京剧服饰在京剧艺术中的表现作用至关重要,其对于塑造表演角色的外部造型和人物形象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京剧艺术中的京剧服饰
在京剧艺术中,京剧服饰的艺术价值往往通过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外表表现出来。京剧服饰又称之为“行头”,代表各种角色穿戴的总称,具体类别包括长袍、短衣、铠甲、盔帽、靴鞋以及相关饰品等。以戏衣为例,其名目就十分繁杂,主要包括蟒袍、官衣、箭衣、靠、披、褶子等20余种。按照色彩可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两种。按照质地可分为缎、绸、布等。而戏衣纹饰又包括龙、凤、花、鸟、虫、鱼、水、云等。根据不同的色彩和纹样,戏衣的穿戴搭配也有所不同,也因此戏衣看起来绚丽多彩且表现力丰富。其中,武生所穿褶子大都绣有飞禽;小生所穿褶子大都绣有花卉;贫寒书生所穿褶子大都补有不规则的杂色绸子,名曰富贵衣;皇帝穿黄蟒;大臣穿红色或紫色蟒;地方官穿官衣;小姐穿衣裙;丫环则穿坎肩或裙子。因此,京剧人物只要一出场,不必听其唱腔唱词,观众就能够对剧中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地位等有了大致了解,这就是京剧服饰的表现作用。
二、京剧艺术中京剧服饰的表现作用
(一)表现不同的人物类型
京剧表演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类人物可以划分成各种行当,并且规定各种行当通过特有的动作、唱念、翻打等手段来完成人物的塑造。京剧服饰与京剧表演相同,为了表现不同的人物类型,也可以进行分类,具体包括大衣、二衣、三衣、盔帽等各类专业行当,每个行当的工作范畴与任务使命又有所不同。现以大衣为例进行简述。作为京剧服饰内部分工的行当之一,大衣的存在主要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提供服务。在大衣类别里,服装名称大体包括:蟒、改良蟒、旗蟒、官衣、改良官衣、学士官衣、判官衣、开氅、鹤氅、帔、八卦衣、法衣、僧衣、褶子、宫装、古装、裙、裤、袄,以及相关的服饰配件等。从大衣行当的工作范畴与作用角度分析,其涉及到的人物领域绝大部分是文职官员、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丫鬟仆人等,从服装的样式来分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蟒、帔、官衣、开氅、褶子、宫装、八卦衣等服装的袖口处都有水袖,这也是与二衣、三衣的区别所在。
(二)表现不同的尊卑权位
在京剧艺术中,通过服饰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尊卑权位。从京剧服饰的用色上看,其受“五色”观念影响较深,但也有其独特的自身特点。从服饰色彩上看,其可以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两种,也即是我们常说的正色和间色。上五色是指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则是指紫、蓝、粉、湖色、古铜。在我国古代,黄色和紫色代表最为尊贵的颜色,而黄色通常为帝王专用色,黄色蟒袍通常为剧中皇帝、皇后、贵妃等专用,而相对稳重的杏黄色,通常为剧中王子、亲王、王爷以及地位较高的老旦等角色专用,以显示其高贵的身份地位。比如刘备、刘秀、李艳妃等剧中人物。紫色一般分为五色,通常为品级中上的官员专用,其中的红色代表尊严和权力,能够表现出人物的高贵庄重,通常公伯王侯等显要人物才可穿红色蟒袍,比如曹操、孙尚香、杨玉环等剧中人物。而红色官衣也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状元、使官等人物才可穿用。因此,在京剧舞台上,官员级别可以根据“红为府、蓝为县”加以区分。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京剧舞台上的各种冠帽来判断剧中人物的等级权位。通常冠帽翅子样式可分三类:向上、平直和向下。这三类即是人物的明显标志,据此可以对剧中人物身份加以区别。其中向上的称之为朝天翅,拥有此类翅子的冠帽通常是皇帽、皇巾、九龙冠、扎镫、相巾等,大都是皇帝或高级文武臣僚所戴。而中下级文官所戴冠帽通常有方翅纱帽、尖翅纱帽、圆翅纱帽、桃叶翅纱帽等,大都使用平直翅子。虽然宰相所戴相貂通常也会用平直翅子,然而其翅子较长,且尾端略有上翘,如此就与普通官员有所不同了。
(三)表现不同的历史文化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服饰文化,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近代服饰的流行史,19世纪末时以曲线的紧身曳地长裙最为流行,而20世纪70年代却开始流行起体现青春活力和活泼性感的“A字裙”和“迷你裙”,到了8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又开始流行体现女性自然曲线美的各类服饰。因此可以说,服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而我国京剧服饰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历史时期、、审美情趣以及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关联。现以蟒服为例加以简述。蟒服是京剧服饰中体现统治阶级地位的代表服饰之一,其无论是在造型布局与色彩上,还是在图形装饰的运用上,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理念,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上的审视标准。其中的蟒服纹样更融入了中国哲学思想内涵,涉及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等,并且对象征父权、皇权、宗教观念的物态和图形进行了集中反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起到了装饰、概括、突出生活之美的作用。
(四)表现不同的艺术美感
京剧服饰可以不受时代、地区和季节等条件制约,通过服饰演绎各种不同的剧中人物,给观众以不同的艺术美感。我们说服饰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形式美,同时也要彰显一种内在美,所谓形式也即内容。在京剧艺术中,水袖的运用就充分体现了京剧的美感。京剧服装除了紧袖大都会缀有一段长方形的白色纺绸,其甩动时形似水波,因此得名水袖。究其根源,水袖来自明代服装衬袍出袖的形式,有“长袖善舞”之含义,经过夸张美化后其脱离了生活原形而成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通常男用水袖长一尺有余,而女用水袖在两三尺之间,其能够在表演时适当延长和扩展人物的肢体展现,充分体现出人物的情感思绪,并且能够创造出优美的舞姿,轻盈飘逸如波舞动的水袖自然增强了舞台效果的表现力。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其它舞台表现形式,都主张传达一种艺术美感,京剧与其它舞台表现形式只能借助于单一手段传达不同,其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辅传达,并且某些时候这种辅表达已经成为展现艺术美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京剧服饰在表现艺术美感上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三、结语
我们单从服饰角度分析,当我们不能直接观察生活时,往往可以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服饰来加以确定,其中的典型穿着和服饰特点能够透露出许多时代和人物信息,京剧服饰同样如此。京剧服饰以其奢侈、实用、传统、个性、美观等诸多文化价值理念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国粹的魅力与内涵。(作者单位:沈阳京剧院)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一、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幼儿审美初始阶段,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审美意识,因而主要是以直观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幼儿通过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共同协助,共同感知,积极参与,相互作用,达到“异质同构”。京剧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是唱、做、念、打的统一体,各类艺术活动的综合,正是调动了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整体地反应审美对象,为他们借助于通感形成审美意象提供渠道。
(一)京剧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也不可能摆脱其自身认知、思维发展的水平。因此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体现出形象性、直观性和情感性。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在旋律发展中,西皮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二黄则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当儿童听到西皮唱腔时,他能够产生兴奋、愉悦的情感,而二黄唱腔则让儿童安静。有了更多的思考。
(二)京剧美术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视觉感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处手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因此在儿童审美初始阶段,对审美对象的形式感知比较突出,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成为儿童感知的首要刺激。京剧服装多使用绸缎精美制作,图案纹饰多以刺绣表现,色彩斑斓,华丽多彩,符合幼儿的审美偏爱。在京剧服装刺绣中大量运用金线、银线,如:《将相和》中的廉颇、《探阴山》中的包拯、《逍遥津》中的曹操等的服装都大量地使用金线刺绣;而《长坂坡》中的赵云、《群英会》中的诸葛亮、周瑜等的服装则是大量地使用银线进行刺绣。金银线刺绣的服装在舞台上的穿插使用,在由舞台灯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极大地烘托出了炽熟的舞台气氛。京剧服装不论在构图、色彩、装饰等方面能够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京剧脸谱是以人的面部为载体的图案艺术,它是夸张的艺术,使用浓重、强烈的色彩,将人物的五官相貌加以夸张。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些不同色彩塑造的脸谱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正是符合幼儿的审美偏爱,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三)京剧表演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形体感知能力的发展
形体动作是学前儿童表达和再现艺术活动的一种最直接最自然的手段,通过这些动作表演,幼儿能够对音乐的节奏做出反应,用动作来反应音乐的速度、力度的变化等,这对于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不仅通过听、看等途径感知京剧艺术,而且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
“打”是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是京剧艺术形体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里的武打实际上是“舞打”,是把武术动作加以提炼,化为节奏感很强的舞蹈动作,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虽然是表现紧张的搏斗、厮杀,但台上绝无血肉模糊的场面,无论是舞刀弄枪还是翻打扑跌,或动或静都给人以美感。表现两军混战的厮杀场面有一种动态美,一个锣鼓点便把混战结束,交战双方集体亮相,构成一个优美的群像造型,台上演员虽然姿势各不相同,却都像雕塑一样表现出静态美。这些或动或静的动作,让幼儿感知到人的形体展示出来的美,对幼儿学习舞蹈能够一个良好的作用。
二、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审美理解能力
幼儿对艺术品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形式结构模式及其情意表现性的理解,对题材内容的理解,对深层寓意或主题的理解。受其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的审美理解往往是将他们获得的审美资料与他们个人以往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想象而进行的理解。审美理解表现为较为浅显的理解。京剧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能够促进幼儿审美理解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对艺术形式特征的把握,明显优于艺术欣赏中的理性表达。他们虽然不能为艺术作品进行风格方面的分类,但他们却不知不觉地受着作品形式审美属性和艺术风格的熏陶,并不知不觉地融进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京剧中的象征意义可以使他们更轻易分辨角色的性格特征。京剧艺术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全面、大胆,也非常灵活。在京戏中,为使观众看清眉眼,化妆就注重粉墨,浓眉重目,深描眼帘,进而勾画、创造出脸谱。京剧脸谱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表现不同人物的情感和寓意。红色,多用于忠勇正直的正面人物:紫色,多用于忠贞耿直或性格果断沉着的人物;黑色,有无私、勇敢、刚烈、鲁莽、憨直的寓意;白色,多用米刻画那些阴险、狡诈、飞扬跋扈的反面人物。幼儿在看戏时,只要看见何人着何色就大致知道舞台上人物形象的好坏。京剧艺术的完整而繁密的程式体系及象征的表现手法,能够帮助幼儿逐渐理解作品的虚构性、夸张性及其特性,培养儿童对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力。
审美理解是审美主体长期以生活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形成的,儿童在生活中得到感受,在感受中获得对形象的理解,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表演的重要手段,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按照美学原则加以提炼、概括、美化、夸张而形成的一套严格的技术格式。京剧的表演是高度程式性的,京剧中对种种生活情景的表现,都有特定的程式规范与之相对应。京剧的程式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不仅表现一般的生活现象,如吃饭、喝酒、睡觉、走路、看书、写字、关门、开门、喜、怒、哀、乐等,也能表现复杂的生活现象,如男女婚姻、悲欢离合、一桩公案等等,几乎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能用程式恰当的表现出来。只有理解了这程式技法才能看得 懂京剧。这些程式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技巧的理解。
三、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指的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可以表现为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京剧艺术具有虚拟性及动态性,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够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想象自由,幼儿可以藉此将头脑中的原有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组织起来,从而进行再创造。
(一)促进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
儿童具有表现形象的潜在能力,受他们认知能力的制约,他们的认识总是不完整,常常会把局部的、不同特征的属性的事物杂乱地融合在一起,组成新的非现实的形象。他们依靠直觉行动、虚幻的感觉表现生命形式。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组合在一个空间中,他们习惯于接受想象、夸张、拟人等手法表现的艺术作品。研究表明,婴幼儿已经蕴藏着创新潜力,但是这种创新潜力具有稳定性差,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是早期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
京剧的虚拟性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观,对于整个剧种和某一出戏的整体来说都具有全方位的意义,在京剧舞台上对于时间、空间的处理都是虚拟的,对于人造环境、自然环境的表现也是虚拟的,对于人物的外形与言行的刻画是虚拟的,对于人物精神气质的刻画也是虚拟的。例如表现涉水行船,台上并没有船,也没有水,完全靠演员手中执一支木船桨来表示,给人以人在舟中的感觉;表现骑马,台上并没有马,演员手中执一根马鞭,左腿微抬,右腿轻跨,马鞭一举就表示已经在骑马了;用唢呐模拟鸟鸣、马嘶声、娃娃哭声;用锣鼓表示风声、雨声、水声等;用四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用四员大将“起霸”的舞蹈动作代表武将出征前整盔束甲,准备厮杀的宏大场面等等,京剧舞台上这些虚拟的表现手法能给幼儿以充分的想象,他们可以根据简单的动作、布景道具等展开自己的想象,将他们的所知觉和理解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为最终孕育出美的形象奠定基础。
(二)促进幼儿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发展
审美教育不只是培养人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对幼儿来说,在感受作品的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应大胆、积极地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学前儿童在审美表达过程中,有时并不按照预想和计划来进行,而是依据自己构思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以至于最后形成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京剧;文化;创新;青年人
京剧,祖籍安徽,形成并成长与北京,距今共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由昆曲、徽调、汉调、邦子、秦腔等混合组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粹。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京剧曾一度鼎盛,但随后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京剧的发展越来越令人担忧。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各式各样思想、文化元素的不断涌入,新一代青年们的认知和审美观念也日益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追逐流行,逐渐忽视了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这种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之下,如何吸引青年人的关注、培养青年人对京剧文化的兴趣逐步演化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才能长久传承下去。
从现阶段看来,我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京剧发展的现状,从而找出方法来提高其对青年观众的吸引力。从主观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京剧从产生到发展的这二百多年以来,其表演题材仍主要以小说传奇等为蓝本,京剧的传统剧目约有一千多种,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主要的那些知名剧目都属于表现历史题材等方面的政治、军事斗争或家族矛盾,而关于现代题材剧目的创作是在解放以后才渐渐多了起来,但其数目相比之下也微乎其微,并且当前常演的剧目仍是以古代题材为多,这就导致京剧艺术在保持传统的同时缺乏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特点。现代的青年人,他们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左右,既有东方文化影响又有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以在被流行文化不断洗脑的今天,青年人们大多对流行文化趋之若鹜,因而无暇关注我们的国粹。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因为京剧本身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没有将这门艺术的发展与时展相接轨,所以使得它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播尤其是在吸引青年观众方面大大受阻,导致它无法广泛吸引青年观众的眼球。
另一个制约京剧发展的因素来自其自身的经典性。京剧一直以来被视为国粹、经典,其剧本的质量、演员素质、演出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十分的高,有时京剧带给人的是一种无法企及的高度,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导致许多有兴趣青年观众不敢轻易涉足此领域。其次,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考验和沉淀的,相比之下传统题材的京剧无论从自身条件还是从时间考验方面来讲都比现代剧目成熟许多,这种高层次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使得京剧的题材只能停留在传统经典剧目而很难突破局限,与现代生活融入,以至无法超越传统。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京剧在其鼎盛时期之所以繁荣发展,是因为有了 “四大名旦”等各人士的潜心钻研,勇于开拓创新,不拘泥于现实的变革。梅派大师——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程派大师——程砚秋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大师们的变革创新不胜枚举。而现今学习京剧的许多人士与以往不同,他们的学习和表演大多只停留在模仿前人的阶段,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他们一般不敢将自己的思想加入到表演当中,所以导致京剧无法满足现代青年观众的观赏需求。
所以从主观方面分析,要想吸引更多青年观众,将京剧文化发扬光大,京剧自身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前行,积极将先进的时代元素融入剧目当中以既独特又新颖的方式,在巩固弘扬传统戏的同时,不断发展探索新的现代题材戏,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同时这也需要京剧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积极摸索创新,在不失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多与时代相符的新风尚。
一、京剧艺术走进小学课堂的重要意义
虽然京剧自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完全脱离徽调而独立在戏坛上只有二百多年,但它形成的历史悠久,生活的土壤深厚。从京剧的形成、发展来看其特征:京剧集百家之长,纳百家之川。譬如,京剧的身段表演各式主要出于昆曲,京剧的服装是参考了唐、元、宋、明、清几个朝代的服饰而制定的;京剧的行当吸收了昆曲、汉调的分行等。从艺术角度来解释,京剧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由演员表演故事,集舞蹈、歌唱、说白、音乐、武术,甚至杂技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于一身,是土生土长的神州沃土的奇葩,是炎黄子孙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京剧不仅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国外影响也很大。当年,梅兰芳先生将京剧传入美国时,美国某大学曾把是否欣赏过中国京剧作为考察学生文化知识程度的标准之一,可见京剧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在沉醉于京剧艺术的辉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京剧艺术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危机,现代生活的冲击、听众的音乐审美水平及倾向、观众面的狭隘,尤其是孩子对京剧不感兴趣等,都直接影响到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如果京剧不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那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即使是国粹也同样会受到自下而上的威胁。许多音乐教育者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在新的课改课堂中引进京剧艺术的欣赏,其目的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是为中国京剧的继承与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京剧艺术教学牵手信息技术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在选取本次活动的课题时,我一开始并没有选择“京剧”这一课题,主要考虑京剧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否太深刻。因为京剧欣赏教学的要求与一般民歌欣赏、器乐欣赏的目标差异不大,只是曲调不同,学生没有从欣赏京剧的角度欣赏;学生不了解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基本的京剧知识,所以他们看不懂也听不懂京剧,无形中就远离了京剧,无法和老师形成共鸣;儿童的精力旺盛,喜欢活动而且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让学生静下心来欣赏冗长的唱腔和难懂的唱词并理解其人物形象有一定难度。但是最后让我决定以“京剧”为课题,是我想尝试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手段,用一种专业和游戏娱乐的混合式让京剧艺术走进低年级学生,让他们感受和体会我们祖国的国粹。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由于自己对京剧的了解不是很透彻,因此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上网查阅资料,走访京剧、戏剧老师并欣赏京剧影音资料。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艰苦并丰富多彩的,通过这段时间,我增长了很多知识并拓宽了思维和视野,最重要的是让我真实和深刻地体会到做一位音乐老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需要广博的知识、灵活的思维和高度的艺术修养。正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充分准备,使我对这节课充满了自信。但是上课需要的是互动,光老师讲京剧不能达到上课的要求和效果。因此在课前我除了请学生先自己查找一些关于京剧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初步的了解和铺垫外,我还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力求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京剧走进音乐课堂,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通过信息技术,让京剧艺术根植音乐课堂
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还有一项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知识的保持率将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正是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技术及多维动画技术于一体的多源信息载体,因而对于音乐教学的适应性非常强。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声与画在课堂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拓展了教学空间,其对学习积极性、拓展知识面等都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我在上这节课的过程中,单纯地用语言和板书的形式来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京剧这一艺术形式根本无法让小学生接受。相反,我借助了信息技术这一载体,通过声、画、音、动的结合,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京剧,知道了京剧的一些基础知识,更紧密结合“做”、“打”两种行当并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予以呈现,因此,整节课给学生的感受是好玩、有趣、生动、灵活。因为我不仅让学生感受了京剧,体验了京剧,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这一载体让学生走进了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