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节手抄报的文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高效课堂;语文作业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过,在农村住宿学校,这样的“语文实践”如何操作呢?如何落地生根成为教学中可以操控的常态呢?这一点值得研究与

探索。

我在教学实践中,依托“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做了一些尝试,供大家讨论。

一、把握先进理念,紧扣课本拓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理论就是航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这一内容的设置,不就是一种引领吗?它促使教师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生活,运用语文常识去掌握语文规律,去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那么教学中紧扣课本设置的内容进行教学与作业的设计,进行适度地拓展与挖掘,从而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正符合课标的指导思想。

二、作业布置,打破常规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的三个综合性学习分别是“让世界充满爱”“走上辩论台”和“怎样搜集资料”,这三个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单元的后面。

我们学校是住宿制学校,学生每周五天住校,两天在家。为了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综合活动中,使学生的准备活动落到实处,我布置作业时打了个提前量。

比如在上第一单元之前,我就布置“让世界充满爱”的准备任务。每周放假前布置任务,返校后督促学生整理资料,一二单元的新课结束时,历时近一个月的综合性学习的准备也比较充分了。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展示,都能达成高效。

三、利用现代科技,让学生爱上作业

电子时代,学生的假期几乎被电子产品“绑架”。与其让学生放纵自己在网络,不如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电子产品,科学地利用网络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综合性学习需要大量社会实践,也需要大量资料,更需要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组合与优化,刚好把学生们的网络兴趣引向正途。

比如“怎样搜集资料”这个综合性学习,教材上只让查中秋节、三峡、电脑这三个内容。但是,教材是个例子,可以拓展延伸。为了能够全体参与,我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又把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七夕节、重阳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罗列出来,再把我们襄阳本地的旅游景点列出几个非常有名的,让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传统节日和一个景点资料的搜集。

作业布置后,跟进两周。再让同学们将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制作成幻灯片(实在不具备条件的小组也可以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我承诺,凡是用幻灯片有创意地展示搜集成果的小组,都给时间进行展示,并对展示进行评比,优胜小组有奖励。这样的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也让人惊喜连连。同学们展示的幻灯片中,有图片,有文字,有音频,有动画;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展示还非常有创意。

比如负责“春节”的小组,除了完成任务教材任务外,还现场演绎春节的部分传统习俗,全班互动猜与春节相关的谜语,演唱与春节相关的歌曲,播放曾在春节演出的经典小品的视频……同学们利用现代科技,有效完成作业,以至于后来每节展示课都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了。这样打破常规的作业,生动生活,又符合孩子心理,所以课前准备异常充分,那课堂展示时的高效与精彩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师敢于放手,学生成长迅速

有的老师也许会以为,综合实践活动会很麻烦,需要很多精力。其实,只要组织得好,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会做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放手让小组长进行安排协调。各小组长熟悉自己的组员特点,能充分利用每个人优势来协作完成任务,这能够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能力。

这样的作业,确实有难度,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但是他们有办法解决:有的去请教电教老师,有的找自己的亲朋,或者直接跟老师学习。总之,他们为了完成感兴趣的任务,不怕困难,会不断探索,同时还乐在其中。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标是最好的引领,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每次读到这里,我就感觉春风拂面、心内开花,因为我让这个理念落了地,生了根,并且长枝开

花了。

综合性学习考点很多,内容也很繁杂,若只为应付考试的话,会让学生倍感枯燥乏味。但是只要我们能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就一定能让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

现在,尝到甜头的同学们,每到放假时间,会倒过来“逼”我布置假期作业。虽然同学们会在班级群里不断吐槽语文作业“奇葩”,但返校后,他们又津津乐道于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有了这样的“奇葩”作业,有了这样扎实的活动,高效课堂还远吗?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范文第2篇

说到这个大家庭儿女事业有成、和睦美满的秘诀,还应归功于这对八旬夫妇坚持25载,出刊1400多期的《家》报。一份《家》报不仅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消息树”,更是家风传承的“根据地”。冯树凭和老伴一生忠于职守,光明磊落,勤奋进取,在与儿女孙辈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老两口把家风总结为12个字:坚持和谐、追求卓越、争取奉献,并督促和引导后代坚守和传承父辈的正能量。 为增强家庭凝聚力,老两口退休后办起《家》报

1991年春节后,在南京市旭光仪器厂总务科任职多年的罗巧珍光荣退休了,老伴冯树凭早在8年前就离休了,老两口终于可以双双在家颐养天年了。

在冯树凭所在的大院里,这对老夫妇的恩爱出了名。这么多年来,冯树凭对妻子始终怀有一份深深的歉疚。老两口育有1儿3女,上世纪70年代,冯树凭随部队驻扎在,10年间很少回过家,那时大儿子13岁,最小的孩子才4岁,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他却不能帮妻子一点儿忙。那些年,妻子既当爹又当妈,工作上不甘人后,累出了一身病。有几次,冯树凭探亲回来,看着妻子瘦弱的身体、憔悴的神态,既心疼又愧疚。

岁月如流水,一晃妻子退了休,儿女们陆续成家。那段日子,冯树凭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儿女知道他们有个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儿女们都大了,给他们直接讲述当年的成长故事,这个方式有些老套,可不把老伴当年为家庭的付出说出来,他又难以心安。

冯树凭平时喜欢写东西,他想把妻子当年照顾孩子们的事写出来,然后给孩子们看。对于老伴的想法,罗巧珍并不完全同意。她说,她做的这些事情每个母亲都能做得到,没有什么可以宣扬的。如果非要给孩子写点什么的话,还不如办一份小报,把这个大家庭里近期发生的事情,挑一些有意义的写上去,然后传给孩子们看。

第二天,老两口就着手创办他们的第一份手抄《家》报。因为是创刊号,冯树凭非常用心,报头是用红色印章印出来的“家”字。为了美化版面,罗巧珍从报纸、日历上剪下一些小图片,用糨糊贴到手抄报上。虽然没办过报纸,但他们《家》报上的日期、天气预报等一应俱全。

创刊号刊发了冯树凭撰写的发刊词,他这样写道:“为了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好下一代……特办此家庭不定期小报,望每个家庭及时提供信息,为办好报纸献计献策。”

除了发刊词,首期《家》报还有另外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母亲罗巧珍当年含辛茹苦的育儿故事;二是大女婿部队立功的消息;三是小外孙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拿到凝结着父母心血的手写《家》报后,4个儿女除了觉得新奇有趣之外,心里更多的是感动,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争着为父母办好报纸出谋划策。

创刊号问世后,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让冯树凭老两口非常欣慰。此后,他俩明确分工,冯树凭采访、组稿、写出底稿,罗巧珍负责版面设计、校对3遍、复写5份,然后往4个小家送报。

当年7月10日,第二期《家》报出刊了,这期《家》报报道了小女儿在学校入党、大孙子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当排球教练的大儿子带队伍打比赛取得好成绩的事情。这期《家》报的排版、内容比第一期有很大进步。

4年过去,冯树凭的《家》报也办到了第58期。这个时候,市面上已经有了复印机,为了减轻工作量,冯树凭把稿件写在纸上,罗巧珍负责插图,剪些配文图片粘上去,然后拿去复印5份,效果比手写在复印纸上要好得多。

2002年暑期,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登记信息,看到冯树凭老两口忙活着排版、写稿,了解到这对老人正忙着办《家》报,而且报纸已出刊了500多期时,觉得非常新鲜,他们给报社、电视台打去报料电话。很快,南京电视台、金陵晚报等媒体前来采访。冯树凭夫妇在小区一时成了名人。

2003年,二女儿冯宣东给父母送来一台电脑,其他孩子送来了复印机、汉王笔。为了与时俱进,冯树凭和老伴踏踏实实学起了电脑。第530期《家》报,是老两口创刊以来办得最艰难的一期。好多次,冯树凭在电脑上排好版,不知触碰了哪个键,文字和图像一下全消失了,急得老爷子满头大汗,只好从头再来。

为了帮助父母早日完成办报“设备”的更新换代,二女儿冯宣东有空就往父母家里跑,手把手地教爸妈如何操作电脑。看到老人如此好学,儿女、孙辈都排班教他们。一个月后,第530期《家》报终于问世了。展开这份凝聚着他们一个月心血的报纸,老两口像捧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激动。 用《家》报展现儿女风采,鼓励后辈事业上追求卓越

为了鼓励孩子们在事业上追求卓越,弘扬家风,冯树凭和老伴确定选题时,偏重儿女们的奋斗故事,鼓励孩子们形成一个良好的比学赶超的氛围。选题确定后,冯树凭深入儿女家采访,决不浮光掠影。

出第588期《家》报时,正赶上南京夫子庙小学成立100周年。当时,冯树凭的小女儿冯爱东在这所百年名校担任副校长,工作尤其出色,冯树凭决定为女儿出两期专题报道。

夫子庙小学100周年校庆那天,冯树凭和老伴背着相机,拿着采访本想进入现场采访,门口的保安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冯树凭认真地说:“我们是来采访的!”保安不解地说:“你们是哪家媒体的?”冯树凭指着老伴说:“我是《家》报的主编兼记者,她是我的助理!”保安还是不让他们进,并让他们出示记者证。冯树凭没辙了,只好给小女儿打了个电话。冯爱东得知父母来了,心里一热,忙让工作人员把老两口领了进来。

百年庆典准时开始,台下闪光灯亮个不停,冯树凭混在各家媒体记者中,一丝不苟地拍照、采访,并用相机记录了小女儿主持会议、登台献唱的风采。采访归来,冯树凭为小女儿一连推出两期专题报道。

冯树凭对儿女们的采访并不都是一帆风顺,也有低调不愿接受采访的主儿,大儿子冯卫东就不好对付。冯卫东为人低调内敛,身为江苏省业余体校排球教练,他以执教严格、战术鲜明而闻名。他所带的南京市少年女排,多次夺得全国及全省冠军。女排国手孙h、惠若琪、赵云等,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冯卫东尽管在圈内知名度颇高,却从来不愿多说,更不愿接受采访。冯树凭和老伴去儿子家里采访,冯卫东对父母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不愿开口谈自己,逼急了,就对老两口说:“爸、妈,真没什么好说的,我工作上的事情你们都了解,还是别说了吧!”遇到这样难对付的采访对象,冯树凭和老伴也没辙。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人家不想说,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吧!

正面不好采访,老两口决定采取迂回战术。2002年,江苏省第十五届省运会期间,冯卫东带队参加比赛,冯树凭觉得这是侧面接触儿子的好时机。儿子带队比赛那天,冯树凭和老伴背着相机到达南京体育馆,现场观看大儿子运筹帷幄指挥比赛的情况。

那场比赛,冯卫东所带的队伍以较大优势获得胜利。比赛结束哨刚鸣响,冯树凭就快步走下看台,拦住退场的姑娘们要求采访。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请姑娘们说一说对主教练的看法。队员们一听主教练的爸爸过来采访儿子,觉得非常有趣,纷纷向冯树凭抖出了主教练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让冯树凭觉得收获不小。

做了深入采访后,冯树凭在《家》报连篇推出了大儿子执教江苏省业余女排的故事,还加发了编者按。看到父母工作这么细致,冯卫东体会到爸妈的良苦用心,此后,父母再采访他时,就主动多了。

在冯树凭夫妇《家》报的鞭策和鼓励下,4个儿女工作上都非常出色。冯树凭督促孩子们在事业上追求卓越,并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离休后,除了坚持办《家》报外,他还兼任干休所管委会主任。除此之外,他坚持创作,先后出版了《奇迹》《夕阳》《札记》三本约70多万字的书。有了老爸的榜样作用,儿女们在事业上更不敢懈怠。 传承家国情怀,一份《家》报培育“全国最美家庭”

80岁那年的秋天,冯树凭患了一场重感冒,住进医院后,又查出了其他病症,在医院治疗的一个多月,他对生命、家国等人生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冯树凭意识到,创办《家》报以来,他关注最多的是小家,对国家的事关注得少了些,这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的家国情怀。

冯树凭出院后,利用《家》报这个阵地,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儿女、孙辈增强爱国爱家的责任感。多年来,只要国内发生重大灾害事件,冯树凭都会带领儿女后辈捐款捐物。汶川地震他自愿交“特殊党费”8500元,2010年4月向玉树地震灾区送温暖全家捐献2000元。

在冯树凭夫妇的带动下,全家形成了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有一次,冯树凭的小外孙解愉嘉为灾区已经捐了25元的零花钱,老师清点全班捐款后,宣布:“咱班这次爱心捐献成绩很大,只差5元即达千元。”此时,解愉嘉高举小手,大声说:“老师,我再捐5元!”声音刚落便赢得一片掌声。冯树凭知道外孙捐款的事情后,非常高兴,在《家》报上对他进行了表扬。

为了及时了解儿女们的动态,冯树凭创建了“我爱冯家”QQ群。有了这个QQ群,冯家的大事小情都能及时在群里反映出来。作为群主,冯树凭及时把发生在儿女身上的故事梳理一遍,有价值的就发表到《家》报上。

随着孙辈们的陆续长大。冯家的小家庭增至7个,家庭成员达到17人,虽然小家庭分散在南京各处,但一份《家》报把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使得整个大家庭形成了“能包容、学优点、看长处、帮困难、善吃亏”的家风。

冯家第三代有4个成员,3男1女,最大的出生于1983年,最小的出生于1990年。冯树凭和老伴对后辈努力做到公正、公平,男女一律平等。

老两口非常重视孙辈的教育,除要求他们记日记外,在孙子、外孙及外孙女10周岁生日时,都要亲自为他们制作一本《十岁生日纪念册》,将他们10岁前的照片、表现、奖励、希望开设专页,长辈们在纪念册里写上对孩子的希望和祝福,以规范孩子们的成长轨迹。4个孩子上学后,老两口每月发给“奖学金”,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增强进取心和自信心。

冯树凭和老伴巧妙地利用《家》报这一阵地,对孙辈们的成长进行忠实的记录和引导。翻开《家》报最近100期,有关第三代成长的报道就有90多处。

2001年3月,外孙解愉嘉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我是军事迷》一文,《家》报第一时间给予了转载,并为此专门写了篇评论文章,激励孙辈们进行写作比赛。表妹凌新月不甘示弱,把她与老外聊天的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南京日报》上。

冯树凭巧妙利用《家》报,在孙辈中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如今,凌新月在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读硕士,解愉嘉则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