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巷朗诵配乐

雨巷朗诵配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雨巷朗诵配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雨巷朗诵配乐

雨巷朗诵配乐范文第1篇

【摘 要】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每年的高考中也占有一定份量,所以教好现代诗歌,也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的职责。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体会,从认知、感知和氛围营造等方面浅谈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也随之深入到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何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是新课改探索过程中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雨巷》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朵奇葩。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感受到这朵奇葩的魅力呢?在教《雨巷》这一课时,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感知

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笔者对《雨巷》这一课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首先,教师播放音频范读。在简短的导入语之后,笔者让学生静下心来听音频朗读,且要求他们在听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在教学之初,音频朗读的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够制造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将学生引入戴望舒创造的“雨巷”世界中。

其次,由一名学生配乐朗读。由于诗歌与音乐有着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因而音乐美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让学生感受诗歌音乐美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为诗歌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于是,笔者花了一定的心思选择了一首能够吻合《雨巷》深沉而伤感的情感基调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让一名自愿为大家示范诵读的学生伴随着那优美舒缓的旋律,有感情地再次诵读起这首《雨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音乐一响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倾听那名同学的诵读。从后来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歌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的问题的效果上看,配乐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师生合读,即老师朗读《雨巷》的第一节,女同学一起朗读第二到第四节,男同学读完剩下的三节。这次诵读同样是伴随背景音乐进行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这首诗歌艺术美的感受中,进一步加深对《雨巷》的理解,便于进行下一环节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活动。

从音频范读到学生配乐朗读,再到师生合读,对《雨巷》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不会使学生对反复诵读这种形式产生厌烦,反而促使他们在背景音乐的熏陶之下,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增强对《雨巷》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诗歌的兴趣,这些无疑对下面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营造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对教师进行了新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全新定位使教师从过去一直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速度飞快,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多样化了,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按照新课程的这一要求,结合诗歌具有“诗无达诂”的特点,在《雨巷》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探讨《雨巷》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象、意境这两个教学步骤中。例如对“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笔者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姑娘”意象的解读,不只停留在它是“诗人理想的化身”或者“诗人个人写照”的层面上,而是还能发掘出它是“诗人的同伴、知己”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解。这让笔者深深感受到,对学生而言,课堂交流是他们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对教师而言,课堂交流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上课不是教师的单向付出,而是师生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通过《雨巷》一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师生共鸣的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对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模式,生发出浓厚的兴趣,语文成为师生每天共同期待的一个“交流平台”。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体现这一内容,让学生从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的主人,变沉默的课堂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任重道远,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让教育者们共同努力吧。

总之,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学生可以直接地感知到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在实际的现代诗歌教学中,因诗歌篇目较少,学生便忽视了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当从教学方法上作出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怡琳.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

[2]李学森.高中现代诗歌教学失位原因浅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01期

[3]周正梅.高中新诗板块教学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1期

[4]杨东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2年02期

雨巷朗诵配乐范文第2篇

>>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朗诵的应用探析 朗诵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朗诵比赛浅谈 再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朗诵 浅谈诗歌朗诵的钢琴曲配乐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初探 古代诗歌朗诵教学概说 诗歌朗诵的音乐性 成功的国际诗歌朗诵晚会 浅谈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 情感互动下的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学生的朗诵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诗歌朗诵能力 “农历的天空・告别春天”诗歌朗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浅谈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互动教学策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朗诵的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朗诵的教学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诗歌节律明显、抑扬顿挫、句式自由流畅,充分细致的、入情入理的朗诵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上好中学诗歌朗诵的教学呢?通过多年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本人总结了以下四种方法,与同行共勉。

一、细致感知课文内容,体味诗歌内涵意境

很多老师只是把朗诵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以后学生对课文有所体会和认知,朗诵就不在注意引导了。其实,朗诵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诵,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诵,这样一来,对学生体味诗歌内涵意境很有帮助。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初读诗歌,让学生体验变奏的旋律,在理解了作者时代背景之后,进一步朗诵诗歌,深刻体味诗中诸多意象,体味作者对光明、自由、美好的向往意愿,自我牺牲的精神境界。同时,体验朦胧诗派的表现手法特点。课后的练习设置也是提示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完成,教师一定要指导点拨学生不要偷懒,生搬硬套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积极投入感情朗读,读出诗外之意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兴、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诵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

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诵中的情感要素,朗诵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在诗歌朗诵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诵走近诗人,亲聆謦欬,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例如,对戴望书《雨巷》“朦胧爱情”的体味,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绵绵别情”的感受,对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的体验。朗诵之前,先要入情入境,满含深情,情致高昂,必引人视听、夺人心魄。此时,能使朗诵者和聆听者均能领悟、品味诗外之意,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地。

有这样4首诗……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 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三、仔细把握朗诵节奏,体验诗歌的音韵美

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朗读,不但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能让人体验现代诗歌的音韵美。

朗诵的节奏包含哪些内容?大致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生,诗歌朗诵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发生。

例如,徐志摩诗《再别康桥》的平仄、音高抑扬顿挫的效果如下:

轻轻地 我 走了,

平平仄 仄

正如 我 轻轻地 来;

仄平 仄 平平 平

第一句先平后仄,后一句先仄后平,中间平仄互衬,细味之,一种浓浓的留恋眷顾之情环绕在轻重高低的平声仄语中。

再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语言节奏,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其实诗歌语言的节奏说到底是诗歌情感节奏的表现形式,诗人心旌飘荡,情动于中而言成于诗,诗语节奏映现着情感的节奏;朗诵者激情满贮、不能自已而吐纳珠玉之声,诗语节奏浑然天成。

四、认真做好各种标记,辅助提高朗诵技巧

培养学生诗歌朗诵的技巧,可以将诗歌朗诵训练直观化,将训练所得的方法、要领等外化于各种符号标记,这种最简便的训练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处理诗作文本的符号体系是简便易行的,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即运用自如。下面用一些常见的符号举例说明:

升调(↗):谁主沉浮?↗ (响亮地提出问题)

降调():冷漠,凄清,又惆怅。(情绪极为低落,压抑着声调)

节奏(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娓娓道来的语气)

稍停( ):撑着油纸伞,独自(“独自”属跨行,即与本行相隔而与下一行相连)

着重(.):一个丁香一样的

感叹( ! ):浪遏飞舟?!(名为置疑,实为坚决,加一感叹号表斩钉截铁之气势)

渐无(……):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是体现徐诗轻柔风格,二是与“悄悄地”相应)

雨巷朗诵配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能力培养 “青春诗会”案例

2012年5月,我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我设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目标明确、设计新颖,注重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各位专家的好评,获得了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示范课的好成绩。现以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青春诗会”为例,浅谈中职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直接经验及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相关职业活动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

2011年新编的中职语文教材亮点之一就是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性,注重通过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青春诗会”是《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第一单元“飞扬的诗情”阅读与欣赏部分的六首诗是现代抒情诗或白话翻译作品中的经典,体现的人文主题是:青年、青春、理想、爱情等。“青春诗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结合本单元诗歌的学习,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青春、青年,认识青年的责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对诗歌的阅读、挑选与欣赏中,进一步熟悉现代抒情诗的表现手法;运用普通话和现代白话诗的朗诵技巧,通过朗诵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通过活动,培养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实际上它是新诗学习的延续,只不过换了一种学习方式,也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课堂向课外的拓展,具有综合性。

活动开展之前,我对我市4所中专校33位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仅有2.8%的教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表示“比较理解”,79.2%的教师反映“一般”,还有18%的教师表示“不了解”。有95.0%的教师表示未开展过研究和探讨。有71.5%的教师表示“不清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含义。同时,我对所任教的旅游单招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初中阶段都接触过综合实践活动,但真正深入开展活动,并形成活动成果的不到5%;不过,我们班学生大多性格外向,对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学习形式有浓厚的兴趣,经过第一单元诗歌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开展活动的条件和能力;另外,就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说,其服务性极强,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就业创业服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课程,是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课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青春诗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科学创新能力,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课前准备井然有序,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讨论、制定“青春诗会”的活动方案。包括主题、时间、地点、会场设计、人员安排等。

2.确立诗会作品的选择标准与范围:中外诗歌的经典之作,主题围绕青年、青春、理想、责任、青年的情感等。

3.成立小组:分小组选诗,由组长汇总挑选的诗作,讨论本组推荐的诗作3-4首,并说明推荐理由。

4.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诗会朗诵作品,制作“青春诗会节目单”,汇编“青春诗会作品集”。

5.确定朗诵者,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进行朗诵训练,并制作PPT。

6.确定主持人,撰写主持词。用抒情的语言串联作品,可以对作品作适当介绍。

7.邀请语文老师担任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朗诵者的表现进行打分,评出“最佳合作团队奖”和“优秀个人表现奖”,并对活动做精彩的点评,为获奖个人、团队颁奖。

8.排练三个文娱节目,用于活跃气氛,烘托主题。

9.布置会场,制作背景画、PPT,准备音响、配乐。邀请电教人员全程摄像,制作“青春诗会”活动光盘。

本次实践活动师生课前准备充分,顺利进入学习情境,为活动顺利进行做了有力的铺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了活动内容,制订了活动方案,对活动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从而提高了沟通协调、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犹如施工的步骤,是活动目标达成的措施和保证。在此过程中,要创设活动情境,协调组织形式,指导合作分工,审视活动方案,组织交流评价等;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并在小组内进行汇报交流;推选代表准备参加班集体活动,这是活动的主要阶段,也是学生有所收获的阶段。本次课堂展示过程中有分组活动,有班集体活动,有穿插的文艺节目,有老师的点评和同学的讨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主要分为四个阶梯:(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2)围绕四个主题,分组进行展示。(3)集体朗诵我创作的《大港礼赞》。(4)评委点评颁奖、策划总结。

第一个阶梯:主持人用激情澎湃、文采斐然的语言拉开活动序幕,介绍前期准备情况和活动程序,并宣布活动开始,营造积极浓郁、诗意盎然的气氛。在主持人的感染下,学生对下面的活动内容都充满了期待。

第二个阶梯:围绕四个主题分四组进行活动。每组推荐三至四首诗,朗诵者结合PPT先说明推荐理由,接着配乐朗诵诗歌,再介绍作者,最后赏析美文。评委针对每位选手的表现和PPT制作情况综合进行打分。小组展示结束后,由组长介绍成员分工,挑选诗作,朗诵训练,课件制作,再由我组织大家对各组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

第一组展示主题:青年的责任。

配乐朗诵《沁园春·长沙》、《天上的街市》、《红烛》。

第二组展示主题:理想。

配乐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相信未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穿插学生表演的扇子舞《青花瓷》。

第三组展示主题:青春。

配乐朗诵《再别康桥》、《青春》、《断章》、《错误》,穿插学生的歌伴舞表演《明月几时有》。

第四组展示主题:青年的情感。

朗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致橡树》、《雨巷》、《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穿插学生表演的小合唱《明日歌》。

第三个阶梯:集体朗诵我创作的诗歌《大港礼赞》。

朗诵老师创作的诗作《大港礼赞》,一方面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了学生朗诵水平和兴趣,另一方面开发了校本资源,激发了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的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第四个阶梯:评委点评颁奖,策划总结。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开展活动,课堂展示中注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另外,这次活动中学习成绩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没有独霸活动中的“话语权”,学习成绩偏弱、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全部参与了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课后拓展衔接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创新的能力。

课后拓展贯彻了大语文学习理念,兼顾了课堂与生活的衔接性,单篇教学的延展性,单元学习的合成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包括:(1)结合诗会实况写一则消息,发到学校广播站,并上传到语文学习主页。(2)将每小组制作的PPT课件,上传到班级语文学习主页,供大家学习借鉴。(3)完成“青春诗会诗文荟萃”手抄报。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愿望,可有时这些欲望往往因得不到重视、发现而一闪而逝,或中途夭折,无法实现,从而挫伤了他们的创造欲望。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很多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都得到了施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合理多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有自评、互评、师评等。这次活动中师生针对活动过程中前期准备、课堂展示、活动效果等作出了肯定性、激励性的过程评价;同时我设计了学习评价表,对学生的表现及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五、资源开发扩大外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雨巷朗诵配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互动教学;问题;策略

一、新课改环境下的互动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高中语文教学普遍进行了新的课改,在新课改环境下,对互动教学的内容给予重新定义和要求。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渗透,课堂互动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新课改明显地加强了对于师生互动的要求,更多地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而非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主动而愉快的学习对于掌握知识的重要性,而新课改无疑给予这种理念一个良好的践行环境,在新课改下的互动教学,要求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和思考的意识,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新课改下语文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课堂上的互动教学也逐渐开展了起来,然而经过一些亲身的了解和体会,便会发现,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互动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1.互动形式主义流于表面

一些语文教师未能提供有效的互动情境,将互动教学形式主义化。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因为担心完不成预先准备的教学任务,往往刚把问题抛出,学生还没来得及充分思考和讨论,他们就亟不可待地抛出正确答案。这种形式主义的学习活动流于表面,是垄断式的互动,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讨论,达不到学生主动参与的效果。如果过分强调教学的进度,强调课堂的知识容量,很多学生可能不能接受,亦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率的目的。

2.互动游离于教学需要之外

另有一些高中语文的互动教学,教师虽然在课堂上极力引导学生进行了思考与讨论,也营造出了学生积极热烈地提出问题、互动探讨的空间,然而具体研究其讨论的内容,则无关于课文真正的含义主旨,与文本所想要教授和传达的思想相去甚远。如有的教师在教授柳永的《雨霖铃》时,引申了柳永的身世与经历,让学生们就“柳永是科举为官好还是辞赋终身更好”一事进行讨论,学生们天南海北地一番辩论,虽然的确被勾起了兴趣和参与欲望,但是整堂教学之后,那种“念去去千里烟波”的情怀与感触丝毫没有得到学生们的理解与共鸣,这种互动教学无疑游离于教学需要之外。

3.全体学生参与度不足

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有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其中的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今天而言,便是优等生与差生,他们有着先天智力的差异,然而其成绩却也与教师的影响和教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互动教学,讨论与发言是十分重要的方面,然而在许多课堂上,都有着这样的现象,优等生们积极参与辩论,而差生则默默无闻,几乎游离于课堂氛围之外。这样的互动教学,虽然也营造了热烈的互动环境,却并未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互动教学真正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三、新课改下语文互动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经过思考与研究,得出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提问,放慢节奏

古人云:“学贵质疑。”在语文互动教学中不应只由教师单方面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主动质疑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在讲解之中有目的地留下疑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怀疑,这种提问与释疑的过程,无疑是师生互动的良好模式。如笔者在教学《雨巷》一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先让学生预习,聆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提出自己的发现,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学生提出“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丁香姑娘’为何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比我们逊色。另外,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的节奏,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激发学习探讨的火花,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真正展示自我的机会。

2.组织有效交流,实现学生心灵碰撞

语文是一门充满感性的学科,而语文互动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即是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与人文气息,实现学生的心灵碰撞。这种心灵碰撞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朗诵阅读以及情感交流来实现。那诗词文章中的白波青嶂、漠漠疏林都在各自的时空中悠远而岑寂地遗世独立着,可当学生深情诵读时,那静谧空灵的文字开始鲜活,在诵读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文本之中的薄霭烟云正以一种飘然自适的姿态缓缓流动着,在文字的魅力下一点点悠然而舞。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语言的引导,为学生营造出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画卷,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荷塘月色》中的水波悠悠,冷月清辉;抑或《再别康桥》中的河畔金柳,艳影流光。在这些情感与心灵的互动中,既牵动了学生的兴趣与情怀,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与理解能力,使互动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避免了游离教学需要的无意义互动模式,增强了学生的文学感悟与人文素养。

3.创设和谐课堂,进行师生平等对话

新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师道”的高高在上放下,以平等的视线和心理来审视学生、教导学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必须以平等对话为前提,在语文互动教学中,教师不要有偏心,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关注、鼓励那些表现欠佳的学生,甚至是经常调皮捣蛋或者干扰课堂教学的学生,只有将优等生与差生处于平等地位,才能进行和谐的沟通与交流,互动教学的意义才能显露。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然而在实践中仍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实现学生心灵碰撞以及进行师生平等对话的策略,以期提高语文互动教学的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雨巷朗诵配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法;调整举措

朗读法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规教法,在教学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形之路使得朗读教学法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高中朗读教学法的现状

1.学生不爱读

进入高中之后的学生,他们的个性心理开始趋于稳定和成熟,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少言寡语,没有了初中时的活泼好动,多了些许沉默寡言,朗读就变成了“金口难开”的现实。另外较于初中生,高中生更加注重自我形象,对于别人眼中的自己非常在意,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理使得他们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个人的诵读在课堂中也变得举步维艰。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众多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他们较为直接地、功利性地选择了分数提升空间较大的数理化作为自己攻坚

的对象,语文成为他们弃为一角的无用之物,甚至早读课都成为教师与学生“猫捉老鼠”的课程,琅琅书声何复存在?

2.教师少范读

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诗文辞赋、经典美文,这使得教材大都具有可读性。但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遇到朗读部分就主动放弃,害怕读不好、害怕被学生嘲笑的心理使得教师将读的部分全部推给学生。自身朗读功底薄弱的教师在方法的引导上也让学生不得要领。这种单一的让学生朗读使得学生产生了对朗读的厌弃感。

3.利用多媒体替代其他读

多媒体作为新生的教辅工具,它的音频设备可以让学生从音响、图像方面产生直观的阅读体验,但教师为图自身方便,频繁使用多媒体朗读已经成为常态,学生对于这种朗读方式也习以为常,不用自己揣摩字、句、段的意义,不用自己揣摩文本所渗透出的作者情感,多媒体作为第三者隔绝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接触,学生对于这类文本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对朗读也缺失了情感热度。

二、高中朗读教学法不容忽视的原因

1.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要完成“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教学任务;选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则要求做到“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散文与诗歌”的教学目标“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

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这些所指之处无一例外地告诉了我们朗读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朗读能让学生走进作者并体验他们的情感,陶冶自身的

情操

朗读这种眼、口、手、心相协调的阅读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通过对字、句、段的揣摩,领悟作者在文本中所渗透出来的情感世界。例如,杜甫的登高抒怀之作《登高》中颔联落木用“无边”“萧萧”来修饰,让我们看到了秋风萧瑟、败叶纷扬之景,长江则用“滚滚”“不尽”来形容,那湍湍水势、滚滚涛声都让我们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体察出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

心境;颈联中“常作客”“独登台”直观地体现出了作者远离故乡、长期漂泊、举目无亲、孤苦无依的悲戚,“百年多病”更是写出了作者暮年多病、贫病交迫的悲伤与困窘;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写出了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和自己万般愁绪无以排遣的苦闷。通过对字、句的朗读,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悲苦。我们借助朗读就这样靠近了诗人,体察了他当时独特的心理情感,而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也在这时使得我们心灵得到感化。

3.朗读可以让学生感悟美,提升审美的能力

诗文辞赋等体裁是适合朗读的,不仅因为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因为他们本身所赋予的美感。诗歌中的绝

句、律诗严格的讲究字数、对仗、押韵,它们具有严格的形式美;徐志摩、戴望舒诗歌中有言之不尽的意象美;而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清新自然、优美典雅、生动凝练的语言则体现了散文的语言美;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给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的意境美。所有这些美感都是在朗读的过程得到深化的,通过朗读我们才能感悟出中华文字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美,只有学会发现美、感悟美,我们才能在美的熏陶中提升我们正确的审美能力。

三、高中朗读教学法的调整举措

1.着重于教师范读的榜样性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这里一半意义的理解得益于教师的范读。而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并产生共鸣。因而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专业素养,恰当地提高朗诵基本功,只有教师的率先垂范,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朗读和学习的欲望才会被激发出来。

2.激发学生乐读主体性

抓住学生“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回归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地位,教师应采取鼓励性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朗读,同时对学生的朗读做出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比着读”“赛着读”中获得朗读的乐趣,让他们“读有所得,读有所悟”,从读中领悟文章,体会文章的美感,最后达到清人唐彪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3.注重朗读的方法性

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读训练一般可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就是听专家朗读,也就是组织学生听录音带;学,就是组织学生朗读,教师此时就要纠正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试,就是放手让学生跟随文章放声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范读、齐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来实现。如,《再别康桥》宜听专家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轻缓的眷恋之情;《荷塘月色》宜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沁园春・长沙》则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巷》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哀愁、悲伤之韵。

相关期刊更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