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汉语成语;本土性;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78-01
一、引言
语言的本土性具有普遍性,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二者无论从语法结构还是词汇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语言的本土性也就是从这些差异中体现出来的。但是有关语言的本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汉语成语的本土性进行研究,并且根据成语的不同特点提出翻译策略,使翻译的作品更为准确。本文对汉语成语的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本土色彩很强的成语的翻译指导作用会更为明显。
二、文献回顾
关于语言的本土性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甚至是一项空白。南治国(2005)曾提到“一般来说,本土性往往是相对于‘外来性’的,这里讨论的新马华文学的‘本土性’的参照对象自然是中国文学传统无疑”。那么本文讨论的本土性就是以汉语和英语互为参照对象进行的研究。朱崇科(2003)曾指出“本土性就是指本土特质、本土特色、本土立场与本土思维。本土性按层次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a 本土色彩;b 本土话语;c 本土视维。作者认为本土视维是本土性的最高层次,是因为这种视维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自然反映”)陶莉(2007)在《浅谈设计语言的本土性》一文中提到:“‘本土语言’指的是由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虽然这篇文章是对艺术语言的本土性进行的研究,但是语言都是相通的,作者十分赞同本文作者对“本土语言”的定义。
在上述本土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语言的本土性”的定义。语言的本土性就是指语言在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特有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变。
本文将对的汉语成语的本土性进行研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本土性必将在语言中有所体现,因此语言的本土性是在文化的本土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汉语成语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语言。
三、汉语成语的本土性体现及翻译
汉语成语之所以具有本土性特点是因为他们的由来都具有文化和历史背景,而这些文化和历史背景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不具有的,因此这些汉语成语的本土性更为明显。出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或者诗文语句的成语都具有较强的文化历史背景,本土性较强。这类成语如果只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话就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因此采用意译,直译加意译,注释法为妙。
(一)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语言故事的成语很多,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叶公好龙等,这类成语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只有本民族的人们才能对其有完整的理解。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宜采用注释法进行翻译,这样能够使成语的含义得以充分的表达。如:叶公好龙译为“Lord Ye’s love of dragons”,然后再用简短的英语对这个成语故事加以注释就会让译文读者更准确的理解这则成语。
(二)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传说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黄帝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在中世纪“dragon”是凯尔特人崇拜的对象,地位很神圣,凯尔特人和中国人一样崇拜龙图腾,但是他们的龙图腾具有本土性,外形差别较大,称为凯尔特红龙。然而基督教诞生以后,“dragon”的含义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Satan的代名词。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以由此产生的成语都各具本土性。中国含有“龙”字的成语都一般都是褒义词,如“龙腾虎跃、鱼跃龙门、凤子龙孙”等。而“dragon”在欧美国家又多含贬义。如果将这些带有浓厚中国本土色彩的成语中的“龙”翻译成“dragon”的话就会给说英语国家的人造成很大的误解,所以译者就要根据成语的内涵意义为基础进行意译。
(三)出自文化典籍的成语
“呆若木鸡”的意思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此成语出自《庄子・达生》。作者认为此则成语的本土性体现在“木鸡”二字。形容一个人发愣的样子用“木鸡”二字是汉语中所特有的。但是如果将这则成语翻译成“dumb as a wooden hen”虽然译文读者可能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还会有些疑惑,为什么要用“木鸡”而不用其它的词语呢?如果知道这则成语的出处,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这则成语承载了中国文化,具有本土性,如果对中国文化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就可能会产生一些疑惑。因此对于这类成语的翻译可采用文化借用法,在有利于表达作者思想的条件下,英语同意成语的借用是必要的。如“入乡随俗”出自《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英语中有这样的俗语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跟“入乡随俗”的内涵意思是基本对等的,如果这样翻译就非常恰当了。
(四)出自历史事件的成语
出自历史事件的成语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几分相似之处,都具有故事背景。但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相比,出自历史事件的成语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这类成语也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在翻译的时候宜采用注释法进行翻译。如:赵括的“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译为“armchair strategy”然后再对这则成语故事加以注释。尽管运用注释法翻译篇幅过长,但是这是这是尊重本土性的需要,而且这样译文会更为准确。
四、结语
各国的语言都具有本土性,本文对本土性的定义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语言的本土性是指语言在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特有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变。语言之所以具有本土性是因为他承载了我们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如果在翻译的时候不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的话就会导致译作本土性的丢失,导致翻译作品与原文内涵意义有所差别。
语言的本土性在汉语成语中的体现是最为明显的,因为汉语成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本文以汉语成语为例从一个侧面对汉语语言的本土性进行分析论证,并且以来源为依据对成语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的翻译策略。汉语语言的本土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只对言语中的成语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因此具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鬼斧神工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出自《庄子·达生》,原义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
2、近义词:巧夺天工、天造地设、出神入化。
3、反义词:粗制滥造。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拼音填汉字。
miǎo shì jiǎo xiá sì nüè miǎn huái chōu yē gān hé
二、请用“√”为加点的汉字找一个朋友。
黏稠(zhān nián) 睡觉(jué jiào) 鹬蚌(bàng fēng) 晨曦(xī yì) 巢窠(kē jiù) 戳穿(chuō zhuō)
三、请将“千山鸟飞绝”这五个字按音序重新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字词关。
1、请先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任选其中一个说话。
( )不禁风 蹑手蹑( ) ( )然长逝 ( )躅不前 ( )人心( ) 面面相( ) 高( )远( ) 乐此不( )
2、写两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带点的字填上反义词,组成成语。
异口( )声 扬长避( ) 口是心( ) 顾此失( )
4、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举着灯烛在夜间游玩。( )
②着急地心里好像着了火一样。( )
五、句子关。
1、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
一、建构相似块积累词语
苏教版中词串的编排,非常有助于词语的积累运用。所谓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串形成的张力,似一幅迷人的画,生动传神,形象逼真。人教版中也有类似的相似块词语积累。比如:二年级上册《识字1》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这种由词语之间产生的场景或情境,与要积累的词语融合在一起,表象(情境)非常丰富,多个词语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图式,存储在学生的脑海中,久之沉淀进人的潜意识内,当外界有相似情境的诱发,凭借语感,便能不假思索地表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要用词串或相似组块来学词语的根本原因。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把词语组成相似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高学习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效果。
二、在上下文语境中积累词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中的“雪中送炭”这一新词。单单让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或比喻义是不够的,而应当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画出描写“雪中送炭”的句子,(“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在上下文中去体会“雪”“炭”的文中义和整个词语的意思。把词语的意思与语境中大娘送打糕的事例结合一起积累,就能加深对“雪中送炭”意思的理解与运用。有的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当堂积累词语,而且创设机会让学生课上运用词语。比如:教学《丑小鸭》一文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什么样呀?文中是怎么形容这只白天鹅的?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生填:(雪白的)羽毛 (长长的)脖子
(宽阔的)翅膀 (高贵的)样子 (优雅的)姿态
师:请你们同桌之间试着用上我们积累的这些短语,用一段话说说丑小鸭到白天鹅样子的变化,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这样,在理解中运用,又在运用中积累,使词语与相关的情境在运用中建立起稳定的图式。
三、从生活情境中积累词语
经常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积累词语,效果往往更好。比如在夏季时,常常有雷阵雨。让学生注意观察雨前天空的变化,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并积累下来,像乌黑密布、狂风大作等。下雨时,想想又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像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等。雨后,可以用上翠滴、雨过天晴等。常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情境来积累词语或运用词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的习惯,而且使这些词语与相关的表象(情境)构成牢固的图式,遇到相似的情境,学生便能运用自如了。
四、在创设情境中积累词语
除了可以借助图片、实物、影视等常用手段,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建立词语和图像的表象联系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理解、积累词语。比如《从现在开始》第2自然段教学片段:
师:猫头鹰上任后,为动物们下了一道什么命令?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师:猫头鹰宣布这道命令时什么样?
生:神气极了。
师:谁能学学这位猫头鹰大王,很神气地下这道命令?
(学生练读,教师相机指导)
师:猫头鹰要求大家――
生: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师:而我们平时呢?这样要求行不行?大家讨论一下吧,为什么不行?
(学生讨论,气氛热烈)
师: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这种样子,用书上的一个成语就叫――
学生:议论纷纷。
师:大家都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这可真难受啊!课文还用了一个词――
学生:叫苦连天!
师:对!咱们现在就来分角色朗读这一自然段吧。
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童话场景中体会了词义,积累了词语。
五、从词语出处中积累词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式教学表演艺术
一、表演艺术的运用背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可塑性很强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文字不是简单的组合和堆砌,在不同的语境和环境中同一个字词表达的意思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具有很丰富的涵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中,朗读是最常规的教学方式,虽然还有播放教学视频和简单的小游戏等辅助的教学方式,但对于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缺乏语感和语言积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难理解和感受得到文章和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大多需要课后反复的练习和运用才能较好的接收,因此在语文教学任务里,学生的作业量非常大,大量知识性训练和重复性训练的作业非常的多,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感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获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体悟,但通过潜移默化的反复练习,其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因此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语言运用的情境,让他们在互动和参与中获取知识和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表演艺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探究式教学也引入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辅助教学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运用为中心,老师把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和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玩是孩子的天性,表演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因为艺术表演具有强烈的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合作与参与性高,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语文课程是一门可塑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表演在语文课程的教学里能得到充分的运用,教师可以把学生对表演艺术的自觉投入因势利导的引导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在语文课程的课文朗读中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同时要求将人物的感情、语气和性格读出来,这其实就是表演艺术的运用。表演艺术中的吹、拉、弹、唱、跳总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潜能,比如朗朗上口的儿歌跟着唱上几遍就能记得住,欢快的舞蹈跳上几遍也能跟着跳上一段,动画片里经典人物形象说过的台词,孩子在课余的角色扮演中都能倒背如流,这就是表演艺术在孩子们自主学习过程中最明显的效果。表演艺术在语文的探究式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创设字、词、语句和文章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揣摩、分析、理解和运用课文知识和学习目标,让他们通过艺术表演的方式,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演绎,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编排,不仅提高会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