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椒的功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椒目(花椒的种子),味苦、辛,性寒,入脾、膀胱经,长于利气、引水,为治水肿胀漓、小便不利之要药,《金匮要略》中的“已椒苈黄丸”,就是治疗水肿胀满、痰饮喘咳之症。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花椒推崇备至,他说:“椒纯阳之物,乃手足太阳、右肾命门气分之药,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禀南方之阳,受西方之阴。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阴衰溲数、足弱久痢之症。”古人服食花椒,认为能“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通神去志,益血,利五脏,下乳汁,灭瘢,生毛发,以达温肾壮阳、延年益寿的效用”。
民间用花椒治疗脘腹冷痛,常与党参、干姜等配伍;治疗寒湿泄泻,可与苍术、陈皮、木香等配伍;治疗虫积腹痛或蛲蛔之症,常与乌梅同用,根据症候可相应配伍生姜、榧子等;挟热者可与黄连、黄柏等配伍;治疗皮肤湿疹瘙痒,可与地肤子、苦参、白矾等配伍,煎水熏洗;如将花椒炒热,布裹温熨痛处,还可治疗脘腹冷痛;用花椒水泡脚,有祛除脚气、温经散寒、安神助眠之功效。
近年来,医学研究证实,适量服食花椒,可促进动物各种内分泌腺的机能,可促进腺体的发育,尤其是生殖腺机能,故花椒适用于中老年人易出现的内分泌机能减退,直接或间接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这些研究结论亦证明了古人关于花椒有“温肾壮阳功”之论述。
欧阳军(副主任药师)
野生青蛙勿贪吃
冬去春来之际,冬眠的青蛙都苏醒了,它们开始大量繁殖,迅速生长。每年春夏,一些人常买些野生青蛙来吃,他们认为野生青蛙肉质细嫩,烹制后味道鲜美,甚至一些人相信传言,认为野生青蛙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防病保健康。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野生青蛙尽管味道鲜美,但不宜食用。
野生青蛙主要是以农田里的害虫为食物,由于农田里被施了农药和化肥,这些害虫的体内必然会积聚农药和化肥。青蛙捕食这些害虫之后,体内也会集聚农药、化肥,人若吃了这种有毒的青蛙肉,就会引起慢性中毒,甚至可能诱发癌症。
以重要的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紧紧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以“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工作主线,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课堂教学效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抓好毕业年级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内容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要研究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重点是正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每位教师都要抓住新的课改契机,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业务学习,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提高每一节常态课的质量,及时对所上的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
(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要严格地抓好教学常规,认真贯彻执行《太白县教育教学常规》和《桃川镇中心小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组长每月做好一次常规检查,并有书面反馈小结。为了更好地开展常规工作,教导处将加大常规检查力度,对教学常规中有违规现象的教师实行跟踪抽查,力求通过跟踪检查的方法,使每一位教师都重视常规,增强自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计划开齐、开足各个学科课程。加强课堂研究,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优化课堂教学,向往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充分利用我校的骨干教师进行“课例研究”,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新特点,新方法,新路子,新途径,新模式。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把功夫用到课堂教学上,努力做到五个优化:即优化教学思想、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的人际环境、优化师德影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加强作业批改及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优化作业内容,实行分层教学,改革批改作业的形式和方法。要求作业内容精当管用有效,批改及时,做到类批、点批、面批,学生间的互批相结合,教师要及时总结,及时点评,以指导整体教学。在作业批改反馈的基础上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工作。坚持个别辅导与指导自学为主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辅导内容要具体、有目的、有对象、有效果、有记录,在解题能力上,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差异性辅导。教给学生爱学、会学、乐学,使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的学习方法。
(三)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形成我校骨干教师梯队
1、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积极推进名师工程。进一步加强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推荐工作,通过教学能手引路、高级教师指导等,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把他们培养成一批市、县级学科教学带头人,教学能手。
3、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在镇、县脱颖而出。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镇各学科的论文、案例、课件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各教研组要在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选择一项内容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每周两次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负责人,每次活动组长都要做好考勤登记和活动的详细记录,并交教务处检查。教研活动要针对各组实际情况,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业务学习(学习课程标准、课改最新信息、教改方法等)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
各教研组长要充分调动组内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师徒结对或“一帮一”活动,使同伴互助真正落到实处。每次活动注重在过程中学习,按“教学方案预设人人参与研讨——一人执教,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课后执教者交流预设和教后的体验,其他人积极参加“参与式”活动——骨干教师针对性的点评或专题讲座”这样一个过程组织每一次教研活动。
(1)本学期仍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青年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县级、乡级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高级教师要上指导课,在此基础上,教务处将全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进一步培养我校的骨干教师。
(2)充分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我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全体教师迅速成长,为开创我校研究课堂教学的新局面注入新的血液。
(3)继续执行推门听课制度。校长听课22节以上,教导主任听课17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12节以上,教师听课10节以上,并做好记录和评议,及时向执教教师反馈,以便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认真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以夯实双基,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学业考试优生率为目标,加大提优的力度。最后一学期,毕业班的教学更应注意把握好教学的几个环节:教师要做到精讲和精心备课,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注意指导学生学法;练习应“精练”;讲评习题要及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答疑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进一步思考,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注意协调好几个关系:时间紧与内容多的矛盾;抓基础与提能力的关系;教师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与注重学生情绪心态的关系。
(六)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及研究。
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要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教师合理的整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教材、练习册等纸质教学资源;音像、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教学资源;实验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学资源等等。鼓励教师大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激发课堂教学趣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期末继续做好推荐优秀课件或多媒体教案参加县级以上竞赛工作。
(七)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素质
1、各班结合教学活动开展朗诵、演讲、讲故事等比赛,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
2、各年级继续抓好古诗文背诵、默写、语文书写等工作,教导处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文书写比赛。
3、开展体、音、美等活动,学校将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绘画比赛及参加太白县第三届师生艺术节等活动。
三、其它工作
1、做好各种迎检工作。
2、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各项工作认真落实、部署。
四、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各学科老师依据新标准、新教材、以及学生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排好教学进度表,通读各学科教材。
3、各教研组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
三月份:
1、常规教学。
2、领导听课。
3、校级公开课准备。(高级教师指导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
4、常规检查
四月份:
3、评教赛讲(既评优质课、优秀课件、优秀案例)。
2、常规检查
五月份:
1、检查教师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
2、常规检查
3、检查各种记录。(联片教活动记录、校本教研记录等)
六月份:
1、教学工作总结。(包括个人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
关键词 文化 校园文化 功能
“文化”就是一种人化的过程,是能动的和全面的。它并不只是存在于我们听过音乐会或是喝过茶之后所获得的某种高雅品质,物质条件、经济指标以及现在所谈的幸福指数,都是一种文化。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阐明了外行人与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定义之间的区别:“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被社会公认为更高难、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部分生活方式。”对于社会学家来说,这些行为只是我们整个文化中的若干组成部分而已。整个文化还包括诸如打扫卫生、做运动、用餐等世俗行为。而且对文化研究来说,这些世俗行为与那些在学习生活中被认为是高妙雅致的事物相比,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在社会学家看来,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没有无文化的个人。因此,文化就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数不清的各方各面。
1 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文化构成与功能的发挥
社会学家给文化做界定,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这一事实说明了文化涵盖的对象过于繁杂,涉及的面过于宽广。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对文化的内部构成做分析,当然也不能限于一条手段和路径,唯有多面透视,才能得到对文化构成较为全面的和科学的把握。许多人类学家深入到文化内部,从构成的聚合审视角度对构成文化的诸多要素做了考察,发现文化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逐渐聚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概而言之,文化的最小单位是文化的特质,也称作文化元素,如一杯水、一句问候、一个手势都属于文化特质,是从文化复合体的理念中抽象出来的。文化丛是在某一文化特质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文化特质集合。如古时候人们捕获野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驯马技术。随着驯马文化的出现,其它一些在驯马基础上以发挥马的功能为指向的文化特质,如马棚、马鞍、马车、驯马等一系列以驯马文化为中心并聚集在周围的众多文化特质,就组成了马文化丛,大大小小相互联系的文化丛又构成了文化区。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指出文化功能的发挥又是建立在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的。这样一种表述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即认为文化功能的发挥是一个个构成元素的事情。然而,功能的发挥最后要落实到一个个构成要素上,但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同时也要记得,文化是一个内部构成极其严密的整体。各部分彼此交融,不存在与其他构成没有联系的要素。因而文化功能的发挥是文化作为整体在发挥作用。它是基于文化构成成分的审视来论述的,即作为文化内部的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四种文化。
校园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全校师生及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与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这四方面协调发展,整体发挥其功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2 文化视角下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具体表现
2.1 塑造功能
从人猿相揖别的角度看,类人猿是在文化创造过程中,逐渐进化成人的,文化创造的成功,就是人类进化的成功。进一步说,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文化把人猿塑造成人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从野兽抚育婴儿的实例看,即使是具备成为人的自然潜质,但如果脱离了人类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接触不到人类的文化,他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自然人成长为真正的人,完全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对其塑造的结果。校园文化同样也发挥着它的塑造功能,通过我们的教育,它即养人心智又育人情操,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教风与学风,这些都寓于师生教学活动和学习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2.2 导向功能
文化构成中的各个类别,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它们作为已然的人类存在样式,成为一个人生产生活的模板,成为一个人发挥能动创造性的某种规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有多大突破。校园文化在其构成的各个类别中无一不发挥着这种功能,尤其在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上体现地尤为明显。这种功能无形中使学生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保持协调一致,从教育教学、文化活动到师生的群体行为,学生会享受这类文化带给他的各种恩惠,他的各种人生需求也会相应的得到满足。其次,这种功能的发挥也可以抵制学生各类不切实际的欲望,会使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学校管理规范和社会规则,最终达到自我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人无时无刻不处于这种文化导向下,从出生就要对他所属的那些行为模式、规范和准则去适应,校园文化亦是如此。
2.3 凝聚功能
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文化所具有的对待特定人群的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它使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一种相互认同感,从而有利于维护和发展自己的生产生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特定的文化,反映着特定的国家、民族和地域人民的共同社会实践和精神生活。它所蕴含的相同能动创造,相同的价值观,成为一种在各个场合下都可以自我辐射的民族自觉。这就好比许多外籍华人和华侨,每当在海外见到中国人,或是见到中国的书籍、看到中国的服装、听到中国人讲流利的汉语和亲切的家乡话总是会异常的激动,无论对人对物,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机构,就是靠统一、被认同的文化或是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把一群人聚集到一起。小到学生小集团小集体的出现,大到各类学生组织的出现。他们会因为存在着某种利益关系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一般而言,共同的价值观对凝聚功能的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教育认知功能
文化的教育认知功能,是指文化在启迪人类智能,增强人类见识,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方面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既有的文化教育认知功能;二是在这种既有的文化基础上,从事新的社会实践,创造新的文化,以此推动人类新认知的形成。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与行为,发挥着其育人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不仅可以影响师生当下的行为,而且可以使师生在了解这种影响下,站在已取得的认识上以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不断修正和创造新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这种创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教育认知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使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3 结语
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校园的运行除了管理制度外也是以文化作为内在保障的。同样,它的活力需要文化的外力来刺激,它的发展追其本源也要靠文化的创新来作为动力。如前所述,文化的每一种构成成分都无法孤立地发挥其功能,它们需要相互协调,以整体性的姿态去发挥作用。然而,在校园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构成成分也会由于某些内外部环境或因素的改变受到影响。在这个进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消极作用,影响校园文化整体的发挥,这还需我们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中元.文化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2014.
[2]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3] 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关键字]职业教育;美术公共课;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28-02[作者简介]冒扣银,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201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美术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基础课,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如何执行这一标准,如何让公共艺术教育常态化、科学化,更好地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值得研究。
一、课程目标:由“专业化”转向“普及化”
艺术学科与人的创造性人格形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就美术教育而言,长期以来,我国的美术课一方面被边缘化,经常被挤占、挪用,而在美日韩等国家,美术课则是作为一种普及性、平民性的素质教育,与数学、自然等其他核心学科具有同等地位。比如美国的“DBAE”多元化艺术教育、欧洲的普及化艺术教育。另一方面,美术教育又被专业化,教学目标单一,重技术、轻人文,忽视欣赏、观察、联想、创造,令学生兴味索然,学生对艺术的审美创造力被一步步扼杀。因此,推进美术公共课教育,目标应在于“普及化”,既不是培养单纯地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所谓的具有“美术修养”的学生,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培养有艺术内涵,或者至少是理解艺术、欣赏艺术的人,是透过美术的教育能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让美占据学生的心灵,让美占据未来产业“技术工人”的“视”界,这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美术公共课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课程内容: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化”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应该成为课程开发和课程创造的土壤。新课程强调,课本教材是一个例子,不是唯一的范本。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不应该固守于单一、封闭的课程文本,而应该引流溯源、百家争鸣,让学生敞开眼界,到生活中、到艺术的海洋中感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职业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的设定中,应注意打破课程内容一贯、结构单一、体系封闭的状况,因时、因地、因生地改变课堂教学内容,在嬗变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春天,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田园、民居、名胜等,到生活中写生,去发现、思考问题。通过挖掘画廊、广场雕塑、主题公园、花木盆景等社会资源,让学生接触实际,参与实践,欣赏、品味家乡艺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入世界各地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馆,欣赏、临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风格的作品,取其精华,加以内化,建立起学校本土化的美术教育理念、体系。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获取更为丰厚的创作“原料”,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体验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课程实施:由“系统化”转向“项目化”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毕百课,则生百利”[1]。这其实暗合了新课程的模块化、交互性的课程实施要求。其实,就职业学校美术公共课教育而言,不必追求课程的系统化、完整性。因为,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不一,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对美术课程进行模块化分割、增减。即如陶行知所说的“职业课程之配置,须以充分生利为标准,事之可附者附教之,事之可兼者兼教之”[1]。例如服装设计专业,可重点增加学生最易掌握,且最适合表现服装的线描技法,如结构素描、花卉线描等;建筑专业,可以减少明暗教学的课时,增加结构性素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思维;雕刻专业,可以强化空间表现、速写、造型训练等。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打破了封闭的课程体系,将学生引入课程开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择课程、开发课程,更有利于促进课程的融合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一般学生能够达到核心模块的基本要求,优秀学生则能够选择更多的模块与课程,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最优化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以学定教。
四、课程教学:由“一统式”转向“分层式”
课堂调查表明,总有30%―50%的学生成绩不理想。原因在于学生的基础不一,而大一统的教学方式,课程目标、重点难点等均存在非对称性,教学中难免顾此失彼。就素描教学而言,有的学生表现能力强,但构图能力欠缺,有的学生比例构图不错,但对形体结构了解不透,对体积的塑造不充分,空间表现能力较差。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用好美术教学“讲练结合”的先天优势,交替进行班级群组教学、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在活动单、任务单的设计中,突出分层设计、分层教学,讲究课程目标、训练能力的层次性。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强化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观摩、比较、评价,取长补短,“将带兵”“兵带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爱学、乐学,形成一个纵贯横联、完整和谐的课堂教学系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成长愿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新时代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的民主化、探究的自主化和思维的独创性,要求我们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围绕学生的现实要求,探寻、创造、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课程的再造,让每一个学生都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本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要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与考核等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进步。
4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
5加强班级管理,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教育。
二、具体工作措施:
1、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制定好各项工作计划。
在学期初认真及时地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培优辅差计划、个人业务提高(读书)计划、学生读书计划、学生预习方案、“三清”工作方案。按计划落实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2)课堂实践活动。
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数学教学任务,使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
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研究教法、学法;上课时认真落实“15+25”的上课模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上做到作业“堂堂清”,课后做到作业“日日清”,每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做到“单元清”;积极展示“让新理念走进我的课堂”汇报课,每学期至少两节汇报课,通过这些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每周至少听课两节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进步)进行交流,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困生利用自习课时间和下午第七、八节课时间及时辅导,避免知识欠债,对于特长生在数学课上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探究机会,语文课上鼓励他们进行小练笔,如改写、续写、仿写等,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