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像乔丹一样打球

像乔丹一样打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像乔丹一样打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像乔丹一样打球

像乔丹一样打球范文第1篇

佩顿和基德看似并不是一种人,但是两个人选择的篮球道路却殊途同归,他们都是选择了大学之后然后参加了NBA的选秀。佩顿当时选择了波特兰的俄勒冈大学,而基德则留在加州上了加州大学。或许不一样的是,佩顿是读了四年大学才进入NBA的,而基德则只读了两年。当然,两个人依然有太多相同的地方,他们有同一个经纪人,佩顿是1990年的榜跟,而基德是1994年榜跟。基德的球风一直是比较特殊的,早年的攻击手段还算均衡,但是助攻才是基德的长项,防守则是基德一直立于顶级PG行列的基础。而佩顿的攻击能力一直是PG中最强悍的,而在1996年,佩顿是继乔丹之后第一个以后卫身份拿下“最佳防守队员”的人,他也被公认为是当时联盟防守乔丹最有效果的球员。也许正是因为基德从小就和佩顿在一起,才养成了良好的防守习惯,成就了他现在的防守技巧。在一次次被佩顿单挑到哭的基德找到了一个好老师。

参加梦之队为什么是一种最好的最难忘的经历?因为队伍中每个人都是老师,也都是学生。在每一次交手和训练特别是成为队友的时候,那种提高是可遇不可求的,是质变。对于基德和佩顿而言,两个人当年分别在东西部效力,一年才碰两次面,真正过招的机会很少。但是美国梦之队给了两个人这个机会。在梦二队挑选年轻队员的时候,形象更好的希尔入选,而同为最佳新人的基德则错过了第一次和佩顿成为队友的机会。不过2000年组建梦之四的时候拉里・布朗选择了顶替希尔的入选,那就是基德。布朗说:“他们都来自奥克兰,而且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两个后卫,他们能互补默契。如果他们能在同一个队打球,NBA肯定会达到另一个巅峰。”时至今日,基德在进入职业生涯暮年之后防守依然得到了联盟的认可,即便他的速度不再迅捷,或许只有基德知道,当年那段怀揣景仰和羡慕在佩顿身后趋之若鸳的岁月成就了现在的他。

巴克利和乔丹则是在1984年美国奥运选拔队里成为了好朋友,当时还是小胖子的巴克利进入训练营后看到那些来自乔治城和北卡等名校的球员被吓傻了,结果是乔丹不断鼓励巴克利,巴克利说:“如果在电视直播时,我肯定打不过他们。”后来乔丹一点点帮助巴克利找到了自信(后来自信过头竟然帮J博士打伯德)。巴克利说:“迈克尔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从我涉足职业篮坛第一天开始,他就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他对我而言,像一个队友、一个兄弟、一个财务顾问。”

麦迪和卡特,两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兄弟,但是在多伦多两个人还是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卡特在多伦多千呼万唤,而麦迪却只能躲在身后。实际生两个小孩从小就是竞争者,谁都不希望输给谁。就是这样,麦迪还是在表哥到来之后表示欢迎,但是最后他发现,他做的一切并没有得到认可,而卡特却觉得被辅佐是理所应当的。麦迪的母亲在接受ESPN的采访时说道:“多伦多有什么?有卡特,只有维斯・卡特,我感到恶心!”麦迪的偶像“便士”哈达威也表示:“麦迪很想每场比赛投篮20次,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现在是被大材小用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选择离开,也许这就是篮球的规矩。但我就是不能理解。”卡特不明白,那个时候的麦迪和自己同样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天才,却没有真正为麦迪想过他的未来。麦迪后来在奥兰多的成功也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嫉妒心,有的时候是可怕的,但是很多时候却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

小的时候交错朋友和黑社会跟错老大的下场是一样的。

我们常常看见一些小孩躲在角落里抽口烟,然后被呛到咳嗽的耐候依然装作无恙,年轻人把酒言欢,自认为帅到极限却几乎接近到糜烂。烟和酒是年轻人不可回避也几乎最容易接触的东西,不过要看是什么烟怎么抽,是什么酒怎么喝。如果你像文・贝克一样干杯,那么你的未来也就和你干杯了。贝克说:“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强迫我信教,但从小时候起,我就把宗教作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次我回老家时,母亲总是把我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是当年联盟最好的大前锋之一,而且孝顺,懂事,甚至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居民民主选举推当时州体育英雄的时候,贝克就榜上有名。不过在西雅图,和坎普成为朋友首先就不是件明智的事儿,贝克从那个时候学会了酗酒。对于当时自己状态的下滑,他曾向公众承认,因为饮酒导致自己在篮球场上表现糟糕。贝克在1999年劳资纠纷的时候酗酒达到最高境界――无喝上三、四次。后来他的酒瘾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在训练之前也喝酒。所以当人们看见贝克状态糟糕的时候,也许他还没有醒酒。他曾因为训练之前酗酒和教练大吵大闹遭到队内停赛处罚。最后贝克不得不进行戒酒治疗,还参加了NBA组织的反酗酒协会。可惜的是,贝克从酗酒的阴影中走出来,他的青春却回不来了。对未知事物的痴迷可以控制,一旦失控,那么很多事情也都随之失控了,当你后悔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回不去了。

如果不是结识了坎普,那么文・贝克会不会也深陷纸醉金迷之中?灰熊队的兰多夫为什么恶名昭著?因为在开拓者他带坏了一批好孩子。小时候朋友是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交友不慎,就会惹火上身。罗德曼在刚刚进入NBA的时候还是个身上干干净净的孩子,结果碰见了喜欢攻心的托马斯,于是有了心机。然后善于打架的兰比尔和麦克・马洪传授了自己的一身本领给罗德曼,于是罗德曼有了武功。所以当你想知道一个好孩子是怎样变成坏孩子的,那么罗德曼的交友圈和生活圈就是最好的教学课。想当年“黄金俱乐部”中有多少是被“老人”拉下水的?

孩子的榜样叫偶像,成年人有了偶像则喜欢堂而室之叫做榜样,其实没有什么两样。

詹姆斯说:“我的偶像是乔丹,因为他场上对待篮球的态度,就是一定要赢,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赢球,所以我的偶像就是乔丹。他对待篮球以及在球

场外的态度都是值得学习和值得尊敬的。”詹姆斯儿时的偶像便是乔丹,他穿23号球衣,在自己的小屋里挂满乔丹的画像和海报,除了家境贫寒之外,激励詹姆斯不断讲步的便县乔丹。养丹对詹姆斯的影响还不仅仅是这些,他在商业方面的巨大成功让詹姆斯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经商头脑,甚至早年就主动炒掉了自己的经纪人,这应该算是年轻球员里非常有魄力的举动。而曾将乔丹打造成世界巨星的赞助商耐克在几十年之后再次为詹姆斯竖起了巨幅画像、詹姆斯的成长完全得益于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偶像梦想。

当人们嘲笑姚明笨拙之后,姚明在NBA没费多少时间就用“上海舞步”让整个NBA都眩晕了,一些人认为姚明的偶像是奥拉朱旺,但是起初姚明真正的偶像是萨博尼斯,一个在没有进入NBA就被渲染成像神一样的超级中锋,一个把大卫・罗宾逊都玩弄于股掌的无敌五号位。“萨博尼斯是我的偶像,可以说他太特别了,他在场上打球,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漂亮,很赏心悦目,我想在某些方面我们可能有点相似的地方,但是要想达到他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是这么认为。”伊戈达拉为了向偶像“便士”哈达威看齐,他在高中打满了五个位置,“我刚进高中时只有5尺10寸,担任控球后卫,”伊戈达拉说说道,“但是,在二年级和三年级之间我疯长了五六英尺。最后一年时,我已经是队里最高的球员了,所以我把5个位置都打了一遍。所以当有人只是把伊戈达拉看作一个扣将的时候,伊戈达拉慢慢成为了联盟最全面的球员之一,“我希望自己能像‘便士’那样打球。他和斯科特是一个类型的。他身材高大。能够传球,移动敏捷,能够掌控球队的进攻。”

1988年NBA全明星赛扣篮大赛,被威尔金斯逼到绝境的乔丹无助地看了看J博士,博士从容地将眼神转到了罚球线,乔丹那一扣的风情。不是卫冕,而是继承了偶像的翅膀,飞翔并不是乔丹的本能,但是偶像的力量让乔丹相信了摆脱地心引力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事情和人生的关系是奴役关系: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而偶像的力量恰恰就是一种心里暗示: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一旦你相信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奥尼尔在七岁的时候开始想成为超人,现在奥尼尔那辆银色奔驰车的车头也被雕上了一个“s”。在奥兰多的家中――只要NSA比赛一结束,奥尼尔就会回到奥兰多度假,一条走廊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挂着不下500张装裱好的《超人》剧照,而且他还拥有一台超人弹球机,更夸张的是,奥尼尔使用的床单上都是飞翔的超人。超人是奥尼尔一生的信仰和梦想,这个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很多同龄人耻笑(因为过于庞大而总需要出示证明自己的年龄)“我喜欢把自己称为‘超人’的惟一原因是我们都以‘s’开头,假如我的名字是蒂姆(Tim),那我就不能成为超人了,因为这会看起来怪怪的。”正是因为超人的无所不能才让年轻的奥尼尔刻苦训练,也让后来的奥尼尔目中无人过于轻慢,他甚至都想好了他的墓地,“我开始考虑自己的陵墓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希望它是由大理石堆砌成,四处都布满了超人的标志。陵墓中还有像球场一样的座位,只有我的家人拥有陵墓的钥匙,他们能不时地来看我,随便坐坐,就像在我的小型公寓中那样。我的墓志铭就在坟墓的上方,那里同时还得摆放着一台电视机,不停地播放着关于我生平的录影带。”而克拉克在平时和英雄之间的角色切换显然让奥尼尔也受到了影响,“沙克是个和善、温文儒雅、说话轻声细语、打着领带、对所有人都非常热诚的家伙,尽管他是NBA中最具统治性的球员,这就像是克拉克・肯特在电影中超人的凡人化身一样,在白天他是沙克,到了夜晚,他就是鲨鱼。”天真的奥尼尔就是这样模仿着偶像的一举一动,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只哭过一次。在奥尼尔的自传《鲨鱼的回击》中曾到1995年魔术被休斯敦火箭横扫时的情景。离开休斯敦之后奥尼尔曾流下了眼泪,“是的。当时我情不自禁地哭了。”奥尼尔解释说:“超人也会哭泣。在《超人》系列电影第二部中,超人在感到非常绝望的时候就曾哭泣过。我当时的感觉就跟他一模一样,所以,我当时哭了。超人哭过,但是只哭过一次。”那次之后,奥尼尔再也没有哭过,而是慢慢成长为一个促进别人成长的角色。

像乔丹一样打球范文第2篇

那一次,东部半决赛最后一场结束以后。底特律活塞队的大巴满载着胜利的啤酒泡沫和雪茄烟圈冲出了印第安纳步行者的主场――康塞科球馆。大本放肆地在风挡玻璃前展示自己的强健胸肌;拉希德一边摆弄着他的金腰带,一边跟比卢普斯胡扯着什么;汉密尔顿则跟亨特、麦克戴斯疯狂地随着音乐扭动着;拉里・布朗,我不能说他是保守,但是在当时那种环境中,他竟然翻阅技术统计;只有普林斯安静的坐在后排座位上,戴着大耳机享受着乡村乐!他大概是活塞队最“正常”的球员!突然,大巴在正常的行驶中,嘎然而止,车上所有人几乎都失去了重心,大本像一只壁虎一样贴在风挡玻璃上,庆幸的风挡比较结实!眼前的一幕让所有活塞人一脸错愕――一个令绝大部分底特律人憎恨的身影正大摇大摆地从大巴车的正前方――大概有5米距离――招摇地走过,他穿着大T恤、过膝短裤,背着一个大包,脚踩着拖鞋而且没穿袜子。他没有看车上的任何人,一直走向体育馆的特殊通道――那是进入健身房的最近通道――然后消失。大本最先回过神,他嘴里嘀咕着没有人能听懂的无声语言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拉希德的大眼睛陷入了迷惘――这是他思考的表情;比卢普斯、汉密尔顿等人故做镇定地开着新的玩笑试图让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布朗教练重新低下头看那该死的技术统计;而普林斯则紧紧抓住了体能教练的右手试图阻止他做什么……奥本山事件后,阿泰斯特就与大本、活塞形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球员的本分

阿泰斯特是有心改变这种关系的,在本・华莱士成为公牛一员后,阿泰友好地拥抱了对方,那种拥抱在外人看来是热情的,但是大本始终是冰冷的。这样的冰冷让阿泰斯特的主动求抱显得很是尴尬,一如我辈之外人想来,很是替阿泰不甘――何苦主动放低身价以求和解,不过阿泰斯特决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倒不是他有多君子,而是他的每一次冲动的想法都要用行动来实现一更加冲动的行动实现。2001年,在芝加哥的训练赛上,他将乔丹的三根肋骨撞断,因为他感觉到了来自乔丹的嘲笑!不管眼前是乔丹还是其他被神化了的人物,愤怒的阿泰斯特是不计较后果的。奥本山一事我们说得够多了,但是在所有的报道中,没有个是从阿泰的角度来说事儿的,阿泰斯特承认他不应该冲进观众席和球迷打架,而如果让他重来一遍的话,他也肯定不会再这么做。但是要注意到,阿泰斯特从来不曾道歉,因为他不认为这都是他的错。

“我觉得我没有得到尊重,这是一个人很正常的反应。”――曾经这样的话是巴克利的专利,在他的自传中,巴克利承认受他奶奶影响甚多,“如果挨了一个人嘴巴,我妈妈的反应是一定会跟人家讲理,而我奶奶则是立刻回敬一个耳光,然后再问为什么打她嘴巴。”

阿泰有没有因为这段经历洗心革面呢?没有。“我还是原来那个我,很多人说我在打架事件之后成为了一个模范公民。其实,在那之前,我也是一个模范公民。”

有的人要嘲笑他的这段言论了,但是不要忘记这点:他现在场均能拿下24.6分,而且还是年度最佳防守球员的最主要竞争者之一。

三根肋骨的断裂差点断送了乔飞人的第三次复出,差不多全世界的球迷都在谴责阿泰斯特时,他却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他相信乔丹也不会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比赛中发生的,他的任务就是防守,在他看来,防守是他做为一名职业球员的本分。

说到他的防守就不能不提到另一个以防守起家的球员――鲍文。究竟是鲍文强一些还是阿泰更为正统?这样的争论在网上已经有了明断――阿泰的脾气是糙了些,但在比赛中,他的动作绝对是干净的:至于鲍文,实在是脏人一个。当年阿泰获得“最佳防守队员”的时候,大本和鲍文并不服气,鲍文甚至亲自到印第安纳波利斯找阿泰单挑了一场。两人对胜负结果三缄其口,但鲍文承认,阿泰斯特名副其实。

两人的防守有着很明显的区别,鲍文阴险的防守总是令对手恼火,他的小动作总是让人有揍他的冲动。而阿泰则以强悍的防守让那些得分高手们无奈。面对阿泰的坚韧和准确,对手只能选择回避或者放弃。他的强壮可以顶信像诺维茨基这样高大的对手;他的速度可以逮住艾弗森这样的暗夜精灵;他的灵活到可以跟像科比这样的诡异的巨星满场纠缠;他的凶猛让加索尔的强攻无功而返;聪明的他总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使他的抢断如同家常便饭;他的自信则让他在球场上藐视一切……

在自己营造的防守气氛中生存,阿泰斯特欲罢不能。遗憾的是现在的聪明令他非常失望,“NBA不再是过去那个样子,不再像过去那么强硬。在拉里・怕德、比尔・沃顿那个年代,比赛真的很硬朗。以前那些人打球很拼命――拉里・伯德、迈克尔・乔丹、底特律活塞――他们打球都很硬、很凶。而现在,这些人改变了比赛,成了新的比赛。每个人创下的所有纪录――像勒布朗・詹姆斯和所有新星,他们很棒,但是,这不像过去那个年代的比赛。所有得王,所有东西,现在要得分容易得多了。现在整个区赛都变得太软。

在整个发软的联盟里,大概只有阿泰斯特强硬如磐石,顽固,不肯开窍。

扣紧你的领子

阿泰斯特的长相很有特点。和他壮硕的身型相对应的却是消瘦的面颊,高颧骨、高鼻梁、浓眉、长眼,嘴唇和多数黑人相比显得很薄。他的肌肉像岩石一样结实,他的皮肤黑里透着红色。让人有理由怀疑他是不是拥有印第安血统。

有一段时间,这个长得有点像印第安人的他占据了体育版面的头条。有很多人因为殴打球迷唾弃他,也有人因为不断的麻烦爱上了他。不管他在哪里打球,他的球衣都会是球迷的最爱。在印第安纳,无数球迷在主场比赛之后争先恐后地领取他为了宣传新专辑发行所派送的真勇士(Tru Warier)无色唇膏。阿泰斯特说,有很多球迷和名人都和他握手,称赞他在奥本山没有放弃反抗。每当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除了那有些令人畏惧的2米01身高,120公斤体重的身躯,阿泰斯特在闪光灯亮起的时候大都拥抱着一名球迷,或者做着和平的手势。他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大家都在电视上看我打球,”他说,“但是他们并不把我当作一个超级明星。看到我的时候他们会说:‘嘿,罗恩,过得怎么样?’就像普通人之间的问候。我喜欢那样。”他只是希望其他人能多买一些那盘名叫《我的世界》的CD。

没错,他还是那个人――那个生长在纽约混乱的皇后桥,在1999年以大二球员的身份离开圣约翰大学加盟公牛的小伙子;那个向场地内扔电视遥控器,在几个赛季内因为恶意犯规或者走到场边和热队主教练帕特・莱利当面对峙被罚款和停赛了无数次的愣头青――没有一点改变。“在那个时候,罗恩还不是很成熟。”同样来自皇后桥,从小就与阿泰斯特青梅竹马的妻子吉姆莎说。

吉姆莎知道皇后桥是什么样的地方,这是美国政府早年投资建设的最大一项公共住房建筑计划的产物。在这个街区里住着15000名住户,大多数是黑人和拉丁人。他们之中至少有25%的人需要接受政府救济。街区内共有26栋六层老式楼房,经过多年风吹雨淋。房屋外面的颜色像锈死的金属般惨,每栋楼只配备一部电梯,大小跟放扫帚抹布的储物柜没有什么区别。阿泰斯特的童年生活同样充满艰辛,他的父亲尽管不分早晚地卖力工作,但仍然要为每天的温饱发愁。由于收入微薄,阿泰斯特全家经常一次又一次地搬家,很多时候十几口人只能挤在一套十分狭小、简陋的老式公寓里面,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恶劣的成长环境在阿泰斯特体内留下深深的印记,让他的性格中充满了顽强、坚韧,当然还有粗暴和血腥。在小罗恩的第一场中学篮球比赛中,他就在一次封盖对手上篮时不慎被对方的一记飞肘将鼻子砸烂,鲜血瞬间将他黑白两色的球衣染得五彩斑斓,可小罗恩丝毫没有放弃比赛的念头,当血被止住后,他戴着面罩又重新回到场上,并在紧跟着的回防中敏捷地将刚刚打伤他的对手的上篮盖掉。阿泰从少年时代起对比赛的态度就很狂热,有种疯狂的劲头,这是一种比破坏力更加强烈的感情。某种程度上说,他就像一个在土地上手拿铁锹工作的工人,篮球和比赛就像是这个工人的铁锹,没有人能从他手里把铁锹抢下来,那是他的生命,他会誓死捍卫他的生命。

只需要一眼,就知道阿泰的身高和体格统统是为篮球而生,你不可能再找到一个像他那样的球员。足够强壮、足够快速、足够灵活、足够凶猛、足够聪明、足够自信!你可以看到他在运球推进时特有的动作――上身绷直,撅着屁股,两条腿似乎要骠在一起,有点像竞走,更像一只鸵鸟在小跑;当他向内线突破转身上篮时,似乎总是跳地不够高,没有足够的时间滞空,但他却能“笨拙”地将皮球送进篮筐――或抛射、或勾手、或挑篮、或打板;他突破的时候总是显得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但恰倒好处的变向、急停和背后运球却总是能让他摆脱对手的盯防;他真的很强壮,是的,他就是这样。在争夺自由球的时候,他总是能将球揽入怀中并且将伸进他腋窝的脏手狠狠地抡开,所有都是强势,惟一有点球星味道的是他投射三分时的动作一一出手后保持的蛇型手势。

这些个愤青

从一开始,阿泰斯特就是人们眼中的疯子,这什么他就不能安静地打他的篮球,以全联盟最好的防守者的身份去统治球场呢?为什么只要当他情绪不对的时候,他就要间歇性地和队友们对着干呢?他似乎是得到了一支球队,但转瞬间就令自己陷入了被动。他在防守端通过球衣号码向罗德曼致敬;他的某些言论行为方式又能让人感觉到巴克利式的存在;一如我辈之凡人在提及罗德曼、巴克利找到甚多可取之处,但说到阿泰斯特,除了那一年的最佳防守球员,他有的似乎只是不可理喻的愚蠢行为,歇斯底里的发狂。

其实,他们都一样。

查尔斯・巴克利现在是TNT的名嘴,以辛辣讽刺妙语连珠为特点。谁没有过年轻时呢?年轻时谁又能没过疯狂的行径呢?只是巴克利能够很快地恢复平静。眼前这个可爱的中年男人,当年在NBA是制造暴力一等一的好手,刚人行就因为帮助“搏士”殴打伯德而轰动一时。当时欧文和“大鸟”伯德发生了;中突。两人都是巨星,一般人哪敢上去助拳。但巴克利不在乎,他冲上去从后面抱住伯德,“J博士”迎面就是两记老拳,“大鸟”当时血流满面。不过对于巴克利来说,最辉煌的战果仍旧是与奥尼尔的战斗。当时在篮下的纠缠中,巴克利没有斗过奥尼尔,于是他气得把球砸到奥尼尔的脑袋上。奥尼尔哪堪如此侮辱,当场就要大打出手。巴克利利用自己个儿矮的优势,轻松将奥尼尔掀翻在地,按倒在地后一顿猛揍,引发了两队球员之间的欧斗。很久没人说起巴克利这些过往了,人们总是在说他是位不走运的球员,是无冕之王,时间冲刷走了对于巴克利恶行的一切评论,如果这是发生在阿泰斯特身上,那么是不可饶恕的,然而之于巴克利时,“善良”的人像是在开玩笑一样,轻松地提及,然后轻松地忘记。现在美国媒体说他是超级无党派人士,巴克利乐得这份逍遥,高兴的时候出来参与一下全明星,与老裁判随随便便的一场拥吻就上了第二天报纸头版。

像乔丹一样打球范文第3篇

华人小子爱上篮球

1988年8月23日,林书豪出生于美国加州一个华人家庭。他五岁时,一天从门缝里看到爸爸林继明在观看芝加哥公牛队的比赛,屏幕上迈克尔・乔丹的每一个动作,都让小小的他兴奋不已。

林书豪读小学了,爸爸经常带着他和哥哥、弟弟在自家后院打球,还教他们模仿乔丹的动作后仰跳投。在父亲的熏陶下,林书豪喜爱上了打篮球。尽管高一时他仅有1.60米,小家伙打篮球时仍非常自信,敢于向学校的体育老师挑战。

一次,在加州全湾区华人运动会上,林书豪率领学校男篮队一路劲拼,勇夺冠军。在高二时,他长到1.80米,篮球技术也更加精湛。

高中毕业时,林书豪想凭着自己在球队的好成绩申请运动奖学金,他把自己的成绩和打球视频制成光盘,邮寄给常青藤联盟的八所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但只有个别学校给予回复,多是说“不感兴趣”,加州大学回了“再联系吧”。因为这些学校不相信东方人会打球。最终,林书豪还是靠着自己优秀的文化成绩考进了哈佛大学。

进入哈佛后,林书豪申请进入了哈佛篮球队。可在队里,他时常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在2007年夏天参加旧金山的Pro-Am夏季联赛时,他走进球馆开始热身,有工作人员跑过来提醒他说“这里举行的是篮球比赛而不是排球比赛”,让他尴尬万分,他告诉工作人员:“没错,是篮球比赛,我就是篮球运动员,一会咱们场上见。”

林书豪把满腔委屈都挥洒在球场上。可即便他表现优秀,在他打比赛时,仍然有人在看台上大声对他喊:“滚回中国去吧!”更让他觉得生气和憋闷的是,竟有球员在比赛中轻蔑地叫他“中国佬”。

林书豪回去问父亲,为什么运动的世界里也有歧视。父亲鼓励他,保持冷静,不要被激怒,让那些歧视见鬼去,让认为东方人不会打球的人见鬼去,用你的球技征服他们!

在父亲的鼓励下,林书豪淡然面对歧视与嘲讽,苦练球技。他深深知道,能在NBA取得成功的华裔球员少之又少,但他必须让自己去创造这样一个奇迹。

超级“背运哥”

尽管林书豪非常努力,可大学期间,他参加的球队表现平平。2010年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在选秀大会上也没有一家球队选中他。林书豪不甘心,在家人的资助下,他自费加入俱乐部参加训练。

作为一名落选球员,林书豪在试训的时候遭到忽视,球队根本不让他进行正式的全场试训,完全把他当做初入门的队员对待,这让他非常懊恼。还好,在他最低落的时候,小牛队训练营向他发来邀请。

在小牛队的拉斯维加斯训练营,林书豪首次代表小牛队出战夏季联赛。但之后签下林书豪的不是小牛队,而是勇士队。

就在林书豪认为自己可以大显身手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在勇士队新秀赛季的一年时间里,他遭球队三次下放三次召回。或许是被打击习惯了,或许是变坚强了,在被下放到NBDL(NBA的二级联盟)的日子里,林书豪依然努力做好自己。

可是,华裔球员想在黑人称霸的NBA联盟争得一席之地实在太难。看着他每天辛苦训练,父亲非常心疼,他第一次劝儿子放弃。

林书豪不愿意放弃梦想,他让父亲再给自己两年时间,他说:“让我再坚持两年,我不相信自己会永远‘背运’。”

2011年12月10日,新赛季开始,林书豪的执著和坚持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换来的是勇士队宣布彻底裁掉他。告别勇士队,林书豪沉闷了好几天,他不相信自己的篮球生涯就这样结束。这时,火箭队找到他,并迅速和他签约。可是,控卫线拥挤的火箭队从未有太多的上场时间让林书豪去表现自己。更让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几天之后,火箭队又突然宣布裁掉林书豪,因为球队为了签下代替姚明位置的达勒姆波特,提前将林书豪裁掉以腾出名单空间和薪金空间。

“背运哥”的背运走到极致,何去何从?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半个月后,纽约尼克斯队因为两名队员受伤,球队决定引进林书豪作为替补队员。

绝境突围成

超级“励志哥”

2012年2月4日,林书豪像往常一样作为替补出场。而在比赛进行中时,所有队员和美国人都惊呆了,他一举拿下全场最高的25分外加5次助攻。数据和表现不仅盖过对手阵中全明星级别后卫威廉姆斯,连自己阵营里的两位巨星队友斯塔德迈尔和安东尼也都自叹不如。更重要的是,尼克斯队战胜了篮网队,而在这之前,尼克斯队在前15场比赛中已经输掉了13场,若赢不下这场比赛,主帅德安东尼下课已是确定的事情。

就在这场比赛的前一夜,林书豪还是在队友兰德里・菲尔兹家中的沙发上借宿的。因为,他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会再次遭到裁员,不敢在当地找一个稳定的住所。事实上,这两年来,林书豪一直是板凳球员中“跑龙套”的角色,随时处于被裁边缘。就算这场比赛爆发了,人们也认为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就像林书豪无法预料自己何时被裁一样,大家同样也没预料到,他从此成为场上的“疯小子”。2月6日,林书豪首次先发出场,再次砍下28分,率队击败爵士队。又过了两天,林书豪再显神威,贡献23分10次助攻,带领缺少两位巨星的尼克斯队战胜奇才队,取得三连胜。这时人们才意识到,NBA球场上发生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版灰姑娘奇迹,NBA官网、全纽约媒体,甚至全美国和全中国媒体都在赞美林书豪,NBA官网写道:“有了林书豪,谁还需要斯塔德迈尔和安东尼?”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也说:“这是林的王朝,没有人能够阻止他。”

在尼克斯队和湖人队的比赛之前,全美媒体都在渲染林书豪和科比这场边缘人与超级巨星之战。结果林书豪再次突破自己,进攻端个人突破犀利,组织进攻流畅,防守端展示自己的篮球智商,以38分的得分压过科比,这也是大部分NBA球员一生都无法做到的。

尼克斯队的球迷向来以挑剔苛刻著称,但连续目睹林书豪的神奇表演之后,球迷们都被彻底征服了。当林书豪站到罚球线上时,球迷发出“MVP”(最有价值球员)的呐喊声。这一刻,林书豪享受到了乔丹般的待遇。赛后,连科比在接受采访时也说:“林书豪是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实现奇迹的例子,可以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好榜样。”

就这样,林书豪带着他的球队一路势如破竹,2月18日以100比85轻松战胜国王队,取得七连胜。仅仅一周时间,这位美籍华裔球员就成了NBA最炙手可热的大明星。2012年2月17日,林书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就是《林来疯》(《LINSANITY》),夸赞林书豪照亮了整个NBA,还说自从1976年以来,没有任何新秀前七场总得分高于林书豪,包括乔丹和詹姆斯两位篮球大帝。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去看了林书豪打球。白宫发言人卡尼说:“在前往密尔沃基的飞机上,总统和我们谈起了林书豪的事迹。总统不断重复:这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无论谁看了这场比赛,最后一刻都会屏住呼吸,他的励志性质,已经超越了体育范畴。”

2月17日,全明星新秀赛参赛球员名单更新,NBA终于向林书豪伸出橄榄枝,“励志哥”入选新秀赛。

像乔丹一样打球范文第4篇

扣篮,是篮球比赛中最简单的投篮方式,但同时,又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够做到,因为它对身高、年龄、弹跳和协调性都有要求。一个60岁的人可以去跑马拉松,一个业余选手可能高尔夫球场打出一杆进洞,但没有人能因为“运气好”而完成扣篮——你要么能扣篮,要么不能。

大多数人是无法扣篮的,而那些能扣篮的人,大多也只能在17到34岁之间完成。就算能在NBA打球,也不能保证你拥有进入扣篮俱乐部的资格,比如身高1.91米的史蒂夫·科尔,他就从没扣过篮。“每次在季前训练营被采访,我被问到的前三个问题通常都是,‘和迈克尔·乔丹在一起打球是什么感觉?’‘你穿多大号鞋?’,还有就是‘你能扣篮吗?’”科尔说,“这真的很难向孩子们解释,是的,我真的在NBA打球,不过,我真的无法扣篮。”当然还有比这更糟糕的,贾森·卡波诺,这位身高达到2.03米的大家伙,在他NBA的前六年里,同样没有完成过一次扣篮。对此,全明星三分王如此解释道,“我总是选择上篮,因为我有可能会扣篮不进,所以,我宁愿选择保险的两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科尔和卡波诺而言,扣篮“不过是两分而已”。事实上,科尔认为扣篮“有极强的观赏性”,他还补充说,高中时,他的朋友们曾经把篮筐的高度降下来,以便可以扣篮——看,就算是弄虚作假的扣篮,也总比不会扣篮要好。

当然,也有人对扣篮很不屑,已经过世的UCLA伟大教练约翰·伍登就曾说过:“这(扣篮)对这项运动非常不好。如果我想看花哨的篮球,我去看哈林篮球队就可以了。”

伍登的言论或许有他的道理,但同时我也坚信,在有些时候,一个扣篮已不仅仅是扣篮,比如达瑞尔·道金斯摧毁篮板的一扣,比如“J博士”欧文远距离腾空后在迈克尔·库珀头上完成的飞翔一扣,再比如文斯·卡特越过法国中锋弗雷德里克·韦斯头顶上演的“死亡之扣”,它们都超出了一个简单扣篮的意义。

距我们最近的关于这样记忆的时刻发生在2007年季后赛的西区半决赛,那是勇士与爵士的第三场比赛,第四节后半段,身高1.91米的戴维斯从左路沿底线突破,身高2.06米的爵士前锋基里连科从弱侧补防过来,却见戴维斯双脚起跳,身体倾斜,右手持球在基里连科头顶暴扣,扣得篮筐一声巨响。戴维斯的队友们,当时就像目睹了一场可怕的交通事故一般,马特·巴恩斯转过身去双手抱头,阿东纳尔·福伊尔则像闻到腐肉的臭味一样拼命揉搓着自己的脸。第二天,《旧金山纪事报》足足发了三张戴维斯那记扣篮的照片。

NBA比赛里普通的快攻扣篮,也许重播过一遍就会被人忘记,可像戴维斯扣基里连科这样的球,却能在人们心目中存活许久许久。2007-08赛季开始时,NBA就把戴维斯那一扣做进了官方广告片,而勇士队更是将其做成海报,在主场揭幕战分发给当地的球迷。哪怕一年之后,无论戴维斯走到哪里,还是会有很多人问起那次扣篮。“小孩,大人,所有人,”戴维斯说,“他们都说,‘那就是在大个儿头上扣篮的那家伙。’”

其实,戴维斯那一扣,也只是两分而已,还不算很重要的两分,当时勇士已经领先了20分,比赛还剩下不到三分钟,而那一轮对决,勇士最终仍遭淘汰。那是一个漂亮的时刻,可它有意义吗?就像道金斯第一次把篮板扣碎那场球他们输了一样,戴维斯的扣篮,仅仅确立了一场大胜而已。

不过,多年以来,扣篮一直让篮球运动中的其他部分相形失色,这正是文斯·卡特能够四度当选NBA全明星票王的原因。你可以责怪ESPN,也可以责怪NIKE,责怪他们夸大了扣篮的影响力,但有一个事实不会改变:扣篮已深深烙入了美国的文化,深深烙入了篮球的文化。

2008年春,34岁的克里斯·韦伯与勇士签约。经过膝盖手术后,他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能跑善跳的年轻小伙,他变得越来越离不开地板。

一次队内合练,韦伯在快攻中接球,从右侧直冲向篮筐,无人防守,但他没有扣篮,只是将球轻轻挑进篮筐。尽管看上去与年轻时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可一旦在场上跑起来,你就能明显察觉出他慢了。

此时的韦伯一说起扣篮,就开始有一种怀旧的意味,“我记得有几年我的扣篮是全联盟最多的,那时候扣得太轻松了。”

韦伯声称,直到现在,他还是会想扣篮,心痒难挠,可他几乎已抓不到篮筐。“当我看着许多年轻人,看到他们所做的,我对自己说,‘嘿,我知道那是什么感觉。’”说着他顿了一顿,“到最后,你的内心会告诉你,你可以做到,即便你的身体不允许。”

或许,这是对扣篮的终极诉求。闭上眼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想像自己能扣篮,只是大部分都不会这么做,所以,我们只能看那些能做到的人,为我们间接实现梦想。

我们常常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但实际上,他们总会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不过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擅长扣篮的家伙,常常“贬低”扣篮的价值,因为他们不想被简单定义为“扣将”。

这倒不算多虑,假如戴维斯是十年前的球员,那么人们记住他,可能是因为那记在基里连科头顶完成的扣篮。想想吧,球迷们记得约翰·斯塔克斯,通常是记得他在乔丹头上完成的那记左手暴扣;记得汤姆·钱伯斯,也通常是记得那记头越过篮筐的可怕扣篮;而记得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则通常是记得他在全明星扣篮大赛上的那么多表演。

“一旦你被贴上扣将的标签,就很难摆脱这一耻辱,人们开始觉得你除了扣篮什么都不会。”说这话时,威尔金斯已经48岁,他当时宣称自己依然能够扣篮。1996年,NBA官方评选史上最伟大的50位巨星,威尔金斯榜上无名,其中部分原因也许就是他被定位成了扣将。“对我而言,这是歪曲事实,”威尔金斯说,“你不可能光靠扣篮就得到26000分。”

而在当今NBA,如果你只是一名扣将,这意味着你已经不是明星。看看2008年的扣篮大赛,夺冠的德怀特·霍华德是真正的明星,但剩下几个人,杰拉德·格林、贾马里奥·穆恩、泰勒斯·托马斯,在真正的比赛中实力都很一般。2009年的扣篮大赛,和霍华德一起竞争的变成了内特·罗宾逊、J.R.史密斯、鲁迪·费尔南德斯,整体比前一届提升了一个档次,可后三人在NBA依然称不上明星。

乔丹当年曾靠扣篮赢得尊重,但是现在,詹姆斯却努力逃避扣篮。进联盟不久,詹姆斯的代言品牌之一雪碧公司曾努力游 说他参加扣篮大赛(雪碧同时也是扣篮大赛的赞助商),但詹姆斯拒绝了,他说:“我觉得,我进NBA,是为了展示我的天赋和全面的能力(而不是扣篮)。”

这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扣将们都不愿再拿扣篮说事,即使是老一辈的扣将也是如此。“我尝试着鼓励(完整的)比赛,扣篮是第二位的,那只是我用来吓唬对手的一种工具。”在自己家,威尔金斯不让他的两个儿子(13岁的艾塞亚和2岁的雅各布)在降低高度的篮筐上扣篮,他说,“我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还不能扣篮,所以你们最好先练练其他方面。’”

汤姆·纽维尔有一个革命性的想法:把篮筐升到11英尺(3.35米)。他在多支NBA球队当过助理教练,也担任过日本国家队的主教练。他的父亲皮特·纽维尔同样是篮球教练,老纽维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提出将篮筐升到12英尺(3.66米)的想法。纽维尔父子的观点是:高大运动员对篮球的统治将毁掉这项运动。提升篮筐的高度,不管是11英尺还是12英尺,将促使场上球员拉开空间,赋予小个球员更多机会,同时削减那些仅仅靠扣篮和补篮得分的大个子的资本。

纽维尔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他说:“扣篮是没有技术可言,而我们却希望在NBA和大学的每场比赛里都能看到扣篮。”如果扣篮不那么常见,出现得更少一些,我们会不会更赞赏它一些呢?假如篮筐升到11英尺,将只有少数NBA球员能扣篮,那么,像涅斯特洛维奇那种全凭高度、没有美感的“扣篮”,就会彻底消失。

不过,纽维尔把篮筐升高的想法,并未得到NBA球员的认可。

勒布朗说,“真荒唐!这就像是打橄榄球不让人远传一样。”

戴维斯则说:“嘿,篮筐已经够高了。”

连那些看起来应该会赞同纽维尔想法的人,也不大买纽维尔的账——科尔的反应和詹姆斯相似,觉得这个点子“不可想像”。而当史蒂夫·纳什被问到“这个联盟是不是需要更多‘按正确方式打球’的球员”时,他回答,“我想我们的确需要更多那样的球员,但我们也同样需要优秀的终结者,需要运动能力强的球员。人们总说,他们希望这个联盟能有更多的基本战术,可如果真让他们选一个,他们还是会选粗暴扣篮的。”

眼看着一名运动员老去是件悲伤的事情,而其中老得最快的,莫过于靠弹跳吃饭的人。

1992年,42岁的“J博士”曾和45岁的“天勾”来了次作秀的一对一,结果欧文当着全美电视观众的面,一次单手扣篮没有成功。2002年,38岁的乔丹身穿奇才队球衣参加全明星赛,也有一次无人防守、势在必进的扣篮弹筐而出。正如戴维斯所说,“弹跳是你身上最先退休的玩意。”

弹跳退休的时间,往往比我们想像的还要早。2008-09赛季,卡特的扣篮(46个)只比掘金替补球员利纳斯·克雷扎多一个。那么,卡特无缘2009年的全明星赛,有什么可惊奇的吗?“当你的弹跳力消失,你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家伙了。”威尔金斯如是说。

那么,NBA球员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

勇士助教、前印第安纳大学明星基思·斯马特说,在扣这辈子最后一个篮时,他的情绪十分复杂——那是一种普通人看到孩子大学毕业时会产生的情绪。“我当时37岁,那是一记单手扣篮。”斯马特回忆道,作为一个曾经能完成360度转身扣篮的飞翔者,斯马特能感觉得到,在他球员生涯结束后,两条腿就开始离他而去。“在我成为一名教练后,我的目标是在训练营的头一天还能扣篮,”斯马特说,“然后是第一场比赛,然后是新年。终于,(新年过后不久)我们去佛罗里达比赛,我做完热身,扣了一次,那是我最后一次扣篮。”心理防线就此崩溃,斯马特后来连三对三斗牛比赛都不再参加。“做不了过去经常能做的事情让我很沮丧。”

埃里克·斯诺不像斯马特那样,2008年初,斯诺还在骑士效力,但他知道自己的时候到了。这位身高1.91米的后卫,过去也能玩一些高难度的扣篮,可到了34岁,他已临近退役。在某个冬天的一次训练后,斯诺透露说,他和当时的队友达蒙·琼斯打了个赌:谁先在比赛中扣一个篮,谁就有权让对方请客吃饭。“这个赌局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斯诺说,最终,两个人谁都没赢。

久不扣篮自然而然就会失去昔日的名声,于是,遇到有年轻的骑士队友开始怀疑他,为此,斯诺就会把他在密歇根州大扣篮的视频拿到更衣室里来,在电视上反复播放。“他们以为我只能扣那些简单的,所以我必须让他们看看证据。”当然,他也承认,“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能(在训练中)做到(那些高难度扣篮)。”可是,这对他而言依然很重要,“如果你身高6英尺8英寸(2.01米),34岁,就会不一样。唐尼尔·马绍尔6英尺9英寸(2.06米),扣篮对他来说就不重要,这只对我重要,因为我比较矮。”说着,斯诺停顿了一下,指着球场上说,“当然,我从来没做过这些。”他所指的方向,勒布朗正在做一些惊人的扣篮动作。他上身没穿衣服,露出紧绷的肌肉,年轻,能跑能跳,他一次次腾空而起,用各种不可思议的动作把球扣进篮筐。

随后,《体育画报》记者问詹姆斯:有没有想过自己不能扣篮会怎样?詹姆斯先说了些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的感触,最后终于开玩笑道:“也许将来某一天会发生吧。”他说这话的口气,就像他能抵抗变老,如同对付简单的包夹一样。

为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飞?或者,希望至少能看到别人飞?

“雨人”肖恩·坎普曾说,“扣篮的感觉‘比还要棒。’”

“J博士”说,“你第一次飞到篮筐上方把球扣进,那种感觉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你会想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像乔丹一样打球范文第5篇

在NBA中,除了像肖恩・坎普、巴克利、马龙这样的野兽型大前锋外,还存在一些瘦瘦弱弱,身高臂长、类似麦克海尔和加内特这样的技术流前锋。他们可以在1号位到5号位之间随意摇摆;他们拥有扎实的低位技术,能在内与任何一个内线球员对抗;他们的长臂让被防守的对象极为头疼,还有三分和中投能力,克里斯波什就是最新一代的代表。从2003年进盟的第一天开始,有关于波什与凯文・加内特的比较便层出不穷地出现在我们的耳畔,而波什对此一直都表现得相当坦然。

“高中时,我开始认真学习打篮球,那时凯文就是我最喜欢的球员。”波什说,“你总能看见我在比赛中模仿他。他能控球,有精准的中投,在赛场上简直无所不能。直到现在,我还在以他为模板,锻炼自己的球技。”两人确实在很多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身材修长、精瘦;一样精于面筐和背筐的进攻;假动作接转身后撤步的动作更如出一辙;射程在大前锋里远得夸张;甚至也都曾拥有过一样郁郁不得志的际遇。与当年壮志未酬的“狼王”加内特远赴波士顿圆梦一样,“龙王”波什同样选择了逃离多伦多,赶赴迈阿密继续追寻梦想。不过,加内特在森林狼队时至少曾带领球队杀人过西部决赛,来到波士顿之后,更是带领球队夺取了总冠军。波什呢?在效力于多伦多猛龙队的七年时间里,他一直都是个单打独斗的家伙。

不说别的,他的全明星赛出场次数(五次)就要远远大于他的季后赛露面次数。来到热队之后,他能否与韦德和詹姆斯一起如愿以偿地登顶呢?这的确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未知数。

“我试着找到自己的新天地。”波什说,“我希望自己能到不同的城市接触不同的人群。”

这与人们印象中的波什截然不同――2003年刚刚踏入这个联盟时,波什想的只是如何在加拿大生存,他更像个为未来操心的毕业生,而不是NBA球员。“我想成为平面设计师。”波什说,“我想进入网络设计和多媒体领域。我对所有科技的东西着迷。上学时我最喜欢的一门功课就是数学,我喜欢学代数,微积分,我喜欢破解代码,破解难题。”

侍者端了几杯“黑桃A”冰香槟上来,人们向他举杯,祝福他在迈阿密开始荣耀的新生活。

NO 2

总的来说,波什加盟热队的情形,与1995年时乔丹与皮彭千方百计地从奥兰多挖来霍勒斯・格兰特如出一辙。这笔交易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不管是韦德还是詹姆斯,他们都非常渴望队中能够拥有一位像他这样可以在内线有效进攻,并且在中距离同样拥有投篮手感的大前锋。另外波什与两位同是2003届新秀之间还有着深厚的友谊,再加上他们三人在各自俱乐部中的地位与处境,这些因素直接促成了最终的大团圆局面。

与韦德和詹姆斯相比,波什的此次转会行动是在绝对自由的前提下完成的。尽管韦德在此之前曾经不止一次地与芝加哥公牛队眉目传情――作为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韦德对于公牛队的感情是非比寻常的,他是在芝加哥当地的理查德高中上学,而当年在他的卧室里到处贴的都是“飞人”乔丹的海报――但最终他在再三思忖之后,还是选择了继续留在迈阿密。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他在这里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他在全联盟最具有吸引力的三个俱乐部之一里打球;他已经在这里获得了一枚冠军戒指。而詹姆斯在克利夫兰面对的压力比韦德有要大得多。毕竟他的故乡是在距克利夫兰仅有40英里的阿克伦城;在骑士,他的才华和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骑士队在最大限度内满足了詹姆斯的各种奇思妙想,这种难得的迁就不是别的球队所能做到的。

再来看看波什吧。他从来就不曾面对上述两人这样或者那样的思想困境,这位土生土长的达拉斯人在联盟的惟一一支外籍俱乐部里度过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好的七年时光,猛龙队也从未围绕着他组建过一支强有力的赛场阵容。当然,从反方面的角度来说,他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从未提升到足够吸引大牌球员加盟猛龙队的程度,至少他并未像骑士队和热队那两位超级球星那样,在球迷之中达到失去他就仿佛世界末日般的痴迷程度。就这样。在本赛季猛龙队再度无缘季后赛之后,忍无可忍的波什终于放出口风:“今年夏天会离开多伦多。”在此之后,联盟迅速掀起一股哄抢龙王的热潮,火箭,小牛,湖人等相继加入到对他的追逐之中。如此疯狂的追逐,不禁引起球迷的质疑――波什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呢?

NO 3

不可否认,他确实有这个资本接受众人的追逐。遥想2003年选秀大会,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最先上台和大卫・斯特恩握手的三位年轻人身上时,很少会有人注意到紧随他们之后被点名的波什,一个身高2.08米,体重104公斤,脖子很长头很小的清瘦男孩。人们似乎只对他比例奇特的头颈部位有点兴趣,不过猛龙队管理层却绝对相信自己的选择。作为03届黄金一代的第四顺位,他虽然不如位列三甲的詹姆斯和安东尼那般被热捧,但毫无疑问,他是那一届所产出的最优秀的内线球员。

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2009―10赛季,波什场均拿到了24分和10.8个篮板的数据,如此抢眼的20+10的成绩单,就连霍华德和德克诺维茨基也做不到。即便放眼整个联盟,能够做到场均20+10的,也只有大卫李的20.2+11.7以及扎克兰多夫的20.8+11.7而已。而且波什的场均上场时间还比两人少,场均得分则超出其余二人3分有余,其进攻效率之高可见一斑。如果再往前回溯一个赛季的话,联盟里能够连续两个赛季保持如此高效身手的,也就只有兰多夫和波什两人了。而在过去连续五年的时间里,波什都能够做到场均20+8,全联盟仅有他一人做到了这一点。

相关期刊更多

光电子激光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军事通信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郑州轻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