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荀子语录

荀子语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荀子语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荀子语录范文第1篇

窗外,细雨霏霏,像一个个音符,跳跃在地面上。不像秋雨,有那么多的惆怅,那是一种飘渺的感觉,像是被陈酿的美酒灌醉了,像是在做一个甜甜的美梦…。。。

清明,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怀念的味道来。这个节日最深的定义就是扫墓,但我却觉得清明更多的是应该细品那已经酝酿了很久的春的气息。于是,我便读着清明的雨,踏上了寻春的路。

天气有些阴沉,透过蒙蒙的细雨,远处的春的景色映入了眼帘。

柳,当然是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仿佛是被翡翠所渲染,嫩得叫人不忍心去摘。近看,一片片叶子打着细卷儿,在绵绵细雨中微微晃动。微风吹来,飘在了水里,连湖水似乎都被她弄痒了,笑出了浅浅的酒窝。

小草像孩子似的,一棵棵争先恐后地钻出土地。它们碧绿碧绿的,鲜嫩鲜嫩的,大片大片的夺人眼球,好像很欢迎人们在它身上嬉戏。它们随着风向舞动着娇小的,坚韧的腰肢,那景观煞是好看。

遍地的花朵一簇簇,一层层,漫天铺去。白的,粉的,黄的,都是淡淡的一团,像是饱蘸了颜料的笔在宣纸上一点,那颜色便晕开去晕开去。迎春花先是染绿了方形带节的枝儿,再就给自己装点上满身金色的花朵。它像一道道抛物线,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抛去,而绝无横枝斜出。花朵又像用金色锡纸做成的精巧的喇叭,一朵朵开着,直到枝的尽头。梨花在雨中如雪如玉,洁白万顷,流光溢彩,璀璨晶莹。有些还没完全绽开的花瓣,胀开了缝的花蕾,点上几点凉凉的雨,好像珍珠一般璀璨夺目。

最有韵味的非樱花莫属了。远看樱花,仿佛是一个身穿婚纱的新娘,那蝉翼似的白纱裙与淡粉色的脸颊简直无可挑剔,把春天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犹如九天仙女把撕碎的锦缎洒向人间,瑰丽万状,灿烂无比,给人一种明快开阔的感觉。那被微风拂下的樱花瓣像一层粉色的地毯,更增添了一抹梦幻感。

荀子语录范文第2篇

一、影子银行内涵

(一)国外定义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卡利(Paul McCully)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影子银行体系”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主要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不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①

(二)国内定义

从国内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来看,由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起步晚,与国外影子银行有很大差别。有的学者从狭义的角度定义,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履行银行职能、逃避银行监管的类似银行的实体”;②也有学者从广义的角度定义,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替代银行某些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我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历史语境与法律规范

(一)影响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历史因子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逐渐产生。探讨我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由来,必须在历史的语境下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金融改革史。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金融体系实行“大一统金融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具有绝对主导地位,金融体系中仅包含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大金融机构。在1978到1992的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我国进入经济转轨,中国人民银行从商业银行的职能中解脱出来正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其他银行出现混业经营状况,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全面负责金融监管。由于单一的监管主体管理效率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

(二)我国近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规范

对于日益重要的影子银行业务,我国监管部门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对这种“影子银行业务”进行监管,尝试建立商业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间的风险防火墙。2010年、2011年、2013年银监会分别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会也于2013年《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银监会,证监会,还是保监会的政策性文件,其制定的措施或者规定的机制还不足以常态化,程序化,而且这些政策性文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也有待考证,同时这些关于影子银行政策的出台是否滞后,是否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上的缺位也需要深入探讨。因此,对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仅仅靠几部政策性文件是不够的,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明确各监督者的责任,并逐步法治化其监管机制。

三、域外影子银行监管进路的比较分析

影子银行的过度扩张与监管缺位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危机过后各国开始反省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监管盲区,并着手完善监管制度和创新监管工具。

(一)美国影子银行监管进路选择

1.扩大监管范围

在提高监管标准方面,美国规定了对于大型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相关的杠杆使用和资产信息必须向监管机构披露。美国规定对于资本总额达到1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必须以投资顾问机构的名义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并接受监管,对于那些规模较小没有达到 1亿美元的由州注册登记并接受监管。③

2.加强监管立法

2010年7月21日,美国公布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法案集中体现了对过去监管教训的反思,设计了未来监管业的方向。法案中多方面涉及了对影子银行机构和活动的监管改革,并设立了金融稳定理事会。

(二)欧盟影子银行监管进路选择

1.加强对影子银行活动的直接监管

欧盟采取一些直接措施监管影子银行。关于对冲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面,2009年4月欧盟了《另类投资基金经理指令》,规定在欧盟层面建立统一的另类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体系。

2.将现有谨慎性监管扩大到影子银行活动

为了确保监管范围能覆盖到影子银行系统所有可能造成风险的区域,欧盟将现有谨慎性监管扩大到影子银行活动中。扩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范围,更加全面地控制和防范影子银行风险,提高对非股权产品的透明度。

(三)对我国的启示

从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性组织的影子银行监管的改革措施,可以归纳总结为六个方面:一是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中,并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防控力度;二是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改革,提高透明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三是防范道德风险,建立风险处置机制;四是改进薪酬激励约束制度;五是加强风险隔离,建立防火墙;六是对于影子银行带来的利益与风险要平衡对待,稳健中推进监管。

四、影子银行监管现存问题及合理化对策

(一)影子银行监管现存问题

1.存在监管真空地带

我国金融实行“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对金融业分业监管。即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的银行业、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的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及期货市场;保监会监管全国保险市场。但是,对于影子银行中部分新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处于真空。

2.监管措施不到位

由于前一个问题监管主体的交叉,监管目标的不明确,结果导致监管具体政策和监管制度不到位。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法律层面上的不到位。当前,对于网络借贷法律监管存在空白;其次是制度上的不到位。

3.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

虽然与欧美国家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当前已经出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多种业务交叉综合发展的情况。这些不断出现的新兴金融创新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规避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规避监管。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其监管将造成监管空白,导致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进而影响了金融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影子银行监管的法治化建议

“法律是社会使用的最具专业性、高度精密化的控制引擎。”④对于影子银行这一社会现象,对其监管的最好方法当然是制度全面覆盖影子银行的金融法规,使得影子银行合规性与合法性发展。但是,影子银行监管的法治化进程并不轻松。在制定法律、法规、规章等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的法律规范应该具有系统性

由于我国的“一行三会”具体监管模式,使得制定的关于影子银行的法律规范之间需要有所联系。此外,法律规范的系统性还要求立法者制定法律规范对于影子银行的参与者具有便利性。避免多头审批、多头监管、一事多罚的情形出现。

2.规范监管者立法及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由于影子银行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加大,也因此将深入国民生活与生产。影子银行法律规范不仅仅是规范影子银行市场参与者与消费者,同时也将规范监管者。对于监管者的规范主要涉及监管者立法与监管者的执法。

(三)影子银行监管机制的对策

1.循序渐进的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的创新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并不能减少风险。在银行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时,监管部门必须在微观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宏观监管,防止金融创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有效地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透明是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子银行之所以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不能及时的防范影子银行风险,是因为对于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因此对影子银行透明度作为的监管是首要目标。

3.积极推动市场利率化改革

利率管制是导致影子银行出现的最重要原因。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解决影子银行带来的诸多问题之根本在于实现利率市场化。影子银行所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利贷,影子银行的一些民间融资机构所做的业务都类似于高利贷业务。导致企业和个人都热衷放贷款的恶性循环,货币资金市场的严重供不应求这样的状况都是官方利率、利率管制失灵造成的。

影子银行是一把双刃剑,如对其不加监管可能会导致银行体系的风险蔓延从而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如果监管过度又可能会阻挡金融创新的速度与效率造成严重的金融压抑。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该重点明确、分类监管,要做到疏堵结合,不能搞一刀切。要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使其健康发展。规避风险需要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影子银行的数据库,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从影子银行的初级阶段开始进行系统的监管,使其能够发挥有效融资的作用为金融市场作有力的补充,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注释]

①McCauley paul.Reflections[R].PIMCO Global Central Bank Foucus,Auf.Sept.2007。

②杜亚斌观点,中国金融网http://stock.zgjrw.com/static/news/dzyh/

20130830/635134592805000000.html。

荀子语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神话;鲁迅;现代文学

神话,是蒙昧世纪混沌初开时结出的一个神奇金果,是原始民族用直觉“精神石斧”凿开混沌的一种探索。神话的内容包罗万象,既蕴含人类的起源,又揭示人类的命运,用浪漫的隐喻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负有教育意义的意象。”①神话的魅力穿越历史长河,在后世仍能熠熠生光,并且不断启发着后世的文学创作。

鲁迅对神话的痴迷,早在其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在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就曾饱含深情地描写过关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故事,这部画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的神话书籍,可谓是鲁迅先生最早的文学启蒙读物。也正是这本小册子,培养了鲁迅对文学的兴趣,也决定了先生在后来的生命中不断将神话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写作内容。

鲁迅没有单独成书的神话学著作,其神话研究的相关文章零星记载在其相关著作以及杂文中,比较重要的文章如《集外集拾遗・破恶声论》、《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等等。鲁迅的神话研究,虽然用力不是很深,观点也有可议之处,但其开拓者、先驱者的功绩却是不可抹煞,他对于后来者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从理论层面看,鲁迅对于中国神话的研究需要注意两点内容。其一,鲁迅当属中国神话研究的拓荒者。早在1907年,鲁迅就创作了论文《摩罗诗力说》,介绍西方的反抗神,可谓是鲁迅对神话研究的开端。在无所借鉴,无所依傍的情形下,鲁迅对神话的论述虽然不多,但往往切中肯萦,能够给后来的研究者以启发。他最先确立了一个颇受认同的“神话”概念:“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②在鲁迅看来,神话是古代先民们对于未知自然现象的一种主观性解释。鲁迅这种神话观虽然还没有达到神话观的高度(马克思对于神话本质的看法,在于把原始人看做是跟自然对立着、斗争着的存在,在于看到人类对自然的能动的性质)。但是,同以前的神话观相比较,无疑是一种向前跃进的见解。其次,鲁迅对神话研究的贡献当是确立了神话与文学,与小说的渊源关系。鲁迅认为神话首先是文学,提出“小说源于神话”这个观点――“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③鲁迅打破了中国小说长期被排斥于文学殿堂之外的历史的同时,也把长期被传统文化忽略甚至扼杀的神话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这一观点提出以后,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神话题材的文学作品并非主流与大头,其中的优秀作品更是少之又少。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神话的贡献,不仅仅单指理论层面,一个更重要的方面便是在神话题材文学作品上的创作与创新。《故事新编》中的几篇神话题材小说一直以来是学者们备受关注,其中很多名篇也早已被人们所熟知,除了《故事新编》,他的诗歌、散文和杂文中也散见大量神话传说,可见鲁迅对中国神话的研究,从理论到创作,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神话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取材于中国的上古神话传说,其中,以女娲补天(《补天》),嫦娥奔月(《奔月》),大禹治水(《理水》)最为典型。在对古代神话资源的利用上,鲁迅先生采取的方法是以神话为出发点,用文学的方式赋予它们新的色彩。鲁迅是一名现实主义的战士,而非浪漫主义的诗人,鲁迅的神话小说,其外衣虽然是神话,但是但其指归却是为着中国的社会现实,即为适应时代社会的要求而产生―这一创作原则贯穿了鲁迅整个的神话题材小说创作。以《补天》为例,女娲补天的神话在中国流传甚广,在古籍中也多有描述,因而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也能很容易的找到一些保留在原始神话中的细节,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上记载:“有国名曰淑士,领项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蜗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④而鲁迅小说中也恰好存在关于写“女娲之肠”的片段。《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刚缺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蜗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⑤这一基本的补天情节在《补天》中也予以保留。鲁迅不愧是一位天才,他往往能够从凝固的神话故事中生发出惊奇的想象,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场梦境,梦中的主人公和事件仿佛都似曾相识,但是却的的确确是另外的故事,在《补天》中,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女娲炼石补天,而是补天后不孝的后代在女娲身上扎棚筑窝,女娲补苍天的英雄主义行为被补天后戏剧性的悲惨结局所消解,不得不让人佩服鲁迅先生的犀利与深刻。

神话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在于“以象表意”。比如古代先民对于生命来源,天地形成的这一些抽象问题怎么解决呢?他们只能创造出一个有模有样,又不同于己的“象”――蛇身人首的女娲作为思维的生发点。纵观古代神话,可以说一切的形象或者情节,都是先民想象出来的“象”,它们形象又具体,生动而神秘,充满着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而在这些“象”的背后,根植的是先民对于宇宙生命的混沌理解。“象”是直观的,生动的,神秘的,这也是神话本身最核心的那一点。在借鉴神话创作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神话就会失去生命力,变成苍白的死文字。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很好的借鉴了神话意向表意的思维模式,神话之象生动,有魅力,神话之意深刻有内涵:小说在描绘女蜗造人和补天的神话故事的时候,洋溢着一种宏大的、理想化的气氛,它的背景是广漠的天宇和辽阔的大地,五彩缤纷的浮云,光芒四射的太阳,冷峭皎洁的月光,奔腾呼啸的大海,山崩地裂时熊熊燃烧的烈火,以及种种惊人的景象,这些景象后面是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暗含着作者的某种希望和理想。神话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神秘的存在,只可惜在千百年来的流传中,神话渐渐成为了书籍上的死文字,成为了被定格的印象。鲁迅先生的高人之处恰恰在于,他能将已经死去的凝固的神话重新盖上了一层面纱,神话又重新获得了神秘的魅力,神话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从得知,得到的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鲁迅先生的神话重写使神话获得了生命,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维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中文译本,三联书店1984年版。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

[3] 袁坷,《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 刘安等编著,高诱注,《淮南子・览冥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5] 李庆鹏,《论鲁迅神话观》,《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6] 侯春慧,《神话历史叙述――鲁迅神话题材历史小说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闫立飞,《否定与轮回――鲁迅神话传说题材历史小说的深层结构》,《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3期。

[8] 高婧,《鲁迅的神话思维》,《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9] 曹万生,《论茅盾的神话美学观》,《四川师大学报》,1985年04期。

注解:

① 维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中文译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206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第17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第17页。

荀子语录范文第4篇

我和鲁迅比童年,比出的是后悔。在鲁迅当时的年代,他在12岁进了“三味书屋”上学,实际上只是中国旧式的客厅。那里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一想到鲁迅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我心里后悔极了,后悔自己不该在宽敞而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走神,后悔自己没有珍惜现在那么好的读书条件。

我和鲁迅比童年,比出的是惭愧。他那时只会“对课”,要不就是放开喉咙,扯着嗓子念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文言文。我们可不一样,历史让我们明智,数学使我们周密,英语让我们与国际接轨,而我有时竟会觉得上那么多节课很烦、很累。想到这儿,我惭愧不已。

我和鲁迅比童年,比出的是幸福。鲁迅小时候曾是一户大家庭的长孙,由于事态的变迁,他成了破落户子弟。家庭变故使少年的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而自己的童年呢?社会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人都是那么的热情。与鲁迅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荀子语录范文第5篇

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6、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7、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8、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9、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0、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11、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4、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5、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16、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1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18、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9、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20、学无止境。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2、酒乱其神也。

2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2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25、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2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2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语录

28、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29、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30、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31、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32、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3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3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37、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3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9、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0、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41、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4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43、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44、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4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46、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7、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8、公生明,偏生暗。

4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50、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3、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54、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5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5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5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58、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59、笃志而体,君子也。

60、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1、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6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63、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4、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6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66、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67、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6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69、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0、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71、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72、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7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7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75、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76、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7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7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80、思索以通之。

81、公生明,偏生暗。

8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83、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84、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85、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8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相关期刊更多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

邯郸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孔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