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患者安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范文第1篇

目前为止,关于患者安全文化的内容和组成要素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看法。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在其开发的组织安全文化的调查问卷中明确定义患者安全文化包括10项内容:管理者有关促进患者安全的期望和行为;组织层面的学习;部门内部的团队合作;开放性的沟通;有关医疗差错的反馈和沟通;对医疗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人员配备;对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跨部门的团队合作;交接班和转诊。MichelleHalligan查阅了113篇文献,总结出关于患者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对于安全的承诺;基于信任的开放沟通;组织学习;不良事件非惩罚性的报告和分析;团队合作;相同的对于安全重要性的信念。

2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及其测量维度

医疗机构关于安全文化的测评,主要依赖于基于安全文化内容的典型定量调查问卷。不同的测评工具,其在测量的维度、条目、信度方面均有所不同。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中用于患者安全文化评估的工具主要有安全态度调查法(SAQ)、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法(HSOPS)、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法(PSCHO)、安全氛围刻度表(SCS)、安全文化调查法(CSS)、改良斯坦福/患者安全咨询中心文化调查表(MSI)和医院病室安全氛围调查表(HUSC)等。所有调查用都是5分制Likertsscales,其相关特征及内容见相关文献。国内客观、科学标准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较少。2008年陈方蕾对医院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测评进行了研究,才引入了较成熟的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安全文化维度分别是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临床护士通过自我观察与感受判断对条目的认可程度。此外,在中文文献中发现在SAQ基础上由国内护理人员修订而成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PSCAS)。

3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应用现状分析

评估安全文化,可以进行安全文化诊断发现安全系统的薄弱环节及潜在隐患,同时其可用于评价患者安全项目或者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实时跟踪等。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AHO)要求所有参评医院必须自2007年起进行年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自我测评,欧美等国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调查已成为了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指标。美国用HSOPS评估4所非营利性疗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显示疗养院在差错的非惩罚性、团队合作、公开交流、对差错的反馈交流和组织的学习得分显著低于医院,并为患者安全文化找到了改进方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成熟度不一,有的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研究者广泛应用。其中SAQ作为临床领域工作人员安全状态的一个“快照”,现己被翻译成7种语言。并且包括普通临床科室版、门急诊版、ICU版、手术室版、产房版、药房版等有多种版本,分别适用于不同科室。通过近几年文献中发现,HSOPS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已被瑞典、法国、日本、挪威、德国、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多国翻译成本国语言并使用。我国也根据需要将其做了本土化修改并运用于医院安全文化测评。而其他有的量表很少被研究者所应用。很多研究者将HSOPS运用于实际,并在多数研究中表明其有效性。瑞典MatsHedskld将问卷增加了2个维度以及一个结果变量,并根据不同目的在医院和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测评,证明该问卷调查在部门和国家的患者安全改进计划评估中表现出其优势。ShinyaIto通过日本13家综合医院的实践评估,发现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比较理想。FadiEl-Jardali等通过对沙特首都医院2572名医务工作者调查,得出需要加强医院员工配置,构建非惩罚性医疗差错反应和增强沟通的开放性来增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氛围的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聂艳丽等将问卷维度缩减到10个,调查了我国15个城市33家医院1160名医护人员,结果表明国内医护人员对于安全文化的意识比较积极,在科室团队合作、组织持续学习和改进,开放交流、非惩罚差错反应和科室之间的合作比AHRQ得分高。也有将问卷运用于科室层面。KonstantinosArfanis通过将问卷应用于麻醉科调查,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文化改进措施,使得基于科室层面的安全文化评估成为可能。一些医疗机构安全评估是为了找出有关影响患者安全的迹象。美国一些医院已经对安全文化评估表现出很大兴趣,并且医疗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JCAHO)提出测评标准。虽然安全文化评估不是强制标准,但是JCAHO却要求医院要收集数据以监测患者安全。曹荣桂在分析我国患者安全面临的挑战和现状时,指出我国尚未形成医疗安全文化的氛围。国内学者刘义兰、陈方蕾等进行了医院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测评,以及香港医院管理局已在积极推行策动安全文化。近几年研究中,欧阳霞采用该问卷调查医院内安全文化测评,指出本量表Cronbach''''sα值≥0.6、CVI≥0.71,适合使用。向家艮采用该量表对广州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患者安全文化测评,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人员配置、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沟通的公开性以及事件报告频率。

4构建患者安全文化措施

尽管安全文化的测评工具一直在改进,若想提高医院安全文化,仅仅是描述性的研究并不能提高医疗机构的患者安全文化,需要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多项研究表明,多途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安全质量。某项研究建议提高患者安全质量文化,首要就是通过调查评估安全文化现状,接下来就是评估安全文化、提供安全科学教育、识别安全问题、建立科室之间高层领导合作关系、每月学习一种安全缺陷问题、安全文化再评估。目前为止,在国外研究中,主要措施包括团队训练、患者安全小组创建、领导科室轮转、患者安全教育工程,此外还有安全审计、事件报告和系统分析,以及患者安全相关信息传播等。美国许多医院采用管理者查房(EWRs)改善医院的安全氛围。德克萨斯大学调查ICU实施EWRs效果显示,护士在对照组得分低于干预组,证明了EWRs有效。CathelijneSnijders通过设置匿名非惩罚报告系统作为改进项目,在9家三级新生儿ICU前后对照和横向对照,得出事件的报告和分析有助于患者安全文化的某些方面提高。Pettker通过在一家医院内的产科实施产科患者安全护理,以协议为基础的标准化实践,全体资源管理培训,患者安全监督委员会,24小时产科住院医师值班,以及匿名事件报告系统等措施,5年之后产科患者安全文化明显提高。此外,Elder采用查房和患者安全教育等措施来提高ICU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意识,Hofoss在其研究中采用的措施是查房、患者安全教育和安全审计等。

5我国患者安全文化研究构想

患者安全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效率;规章制度;患者;安全

[中图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b)-0169-02

高效率是指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当今医学事业已步入快节奏高效率的进程,麻醉科学的发展更是如此,麻醉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性日益重要。现在的麻醉质量管理目标是麻醉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将其工作的重点转移至麻醉的全过程和重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1-2]。随着麻醉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风险责任也不断增加,与麻醉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与高效率备受关注,高效率与患者安全在医院诊疗活动中更加突出,如何确保麻醉质量下提高麻醉效率与安全是解决麻醉科现有状况的迫切问题,下面就麻醉高效率与患者安全问题加以讨论。

1 麻醉医师素质与业务水平

麻醉医师素质与业务水平是麻醉高效率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提高麻醉医师的素质与业务水平在当今医疗环境中尤为重要。

1.1 医师素质

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这就要求每位麻醉医师工作要主动积极,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敬业精神。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完善的麻醉方案,采取合理的麻醉方法,对所用药品及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术中必须在岗在位,细致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合理纠正异常情况,遇到问题冷静思考,同时向上级汇报。术后及时随访,防止因麻醉而出现的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发生。

1.2 业务水平

麻醉医师的基本素质必须提高,高效率的麻醉医师必需有高超的业务水平。住院医师是县级医院的主力军,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提高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的执行力,全面掌握理论与业务,是最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大小”,每一例麻醉都要做到极致。业务水平的提高是量的积累的结果,所以要积极参加每一例麻醉,为质的飞跃打下牢固的基础。

2 麻醉流程与应急预案建设

合理完善的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安全性。建全和落实规章制度,可防范与杜绝一切差错发生。

2.1麻醉流程

流程建设的合理与否,标志着麻醉效率的高低。临床麻醉工作中对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省掉或随意更改,一定要规范化与制度化。影响流程的因素有患者因素、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对这3个因素都要认真看待,不可轻视,每一因素都影响着效率与安全性。只有严格按流程实施麻醉,切实执行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效率与降低麻醉风险。

2.2 应急预案

在人力资源紧张及麻醉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建立应急预案尤为重要,寻查事故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事前准备不足所致。建立停水、停电、机械故障、气源故障、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理预案,建立麻醉科医疗差错事故及预防处置预案,不断强化医疗安全及麻醉风险,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全科人员熟知应急的处置方法,为麻醉工作提供保障。

3 麻醉医疗设备的性能与使用

伴随着医院的发展与建设,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和高科学技术的医疗设备的不断涌现,如何安全使用医疗设备非常重要。建立完善的麻醉科医疗设备的运转日志制度,增强使用者的责任心[3]。现代化手术室内大量电气设备和高压氧、高压空气、氧化亚氮等的应用,一旦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也危及患者和手术室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4]。医疗设备的维修与日常维护是医疗设备正常安全麻醉高效率的重要保障。

3.1 性能

对新进的麻醉医疗设备要进行全科人员培训,掌握性能与原理,合理使用,安全第一。注意手术医生所用的消毒液、仪器与麻醉设备的相互影响,麻醉设备所显示的数值与图形是患者生命的客观依据,要时刻注意变化并排除干扰现象。

3.2 使用

现代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对患者安全及工作效率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风险性也加大,正确使用麻醉设备尤为关键。麻醉科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推广麻醉质量管理软件系统,经信息化处理获得的麻醉质量信息,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麻醉质量管理水平,为此一定要做好信息技术的培训,使现有的麻醉设备充分利用其性能。麻醉科设备大都没有固定于每个麻醉医师,必须制定使用流程,共同遵守,对麻醉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与维修。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常规,掌握使用条件,适用范围,正确选择参数,才能确保设备、患者和操作者的安全,提高麻醉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国楼.强化麻醉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2):67-68.

[2]屠伟峰.麻醉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性[J]. 麻醉与监护论坛,2011,18(2):145-146.

患者安全范文第3篇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12月我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静脉输液1 586例,出现药物外渗35例;针眼出血13例;血回流堵塞针头10例;回家途中出现不适3例;延时观察皮试结果11例。

1. 1输液安全隐患因素

1. 1. 1社会因素:我国现有国情为独居老人多,无人陪伴,通常一个人前来就诊。护士不仅要进行输液操作,还要应对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操作准确度。医生及患者偏好输液这种治疗方式,管理制度不完善,要求不严,激励机制欠缺等。

1. 1. 2护理人员因素:人员配制不足,护理人员不足,排班不合理,搭配不当,对患者的呼唤没有及时应答,没有及时更换液体,引发回血,使患者不满情绪明显增强;患者多,时常出现多个输液人员同时拔针,护士没有时间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按压针眼,导致出血,引起患者的指责;按规定患者输液结束后,需留院观察半个小时,因护士无暇认真交代,导致患者直接离去,途中出现不良反应,引起纠纷等。少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技术不达标,造成操作失当,违反操作规程,静脉穿刺失误或固定不佳,也会导致药物外渗等。

1. 1. 3老年患者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机体衰老,肌肉、关节、平衡、运动能力下降,容易摔倒,骨质疏松易出现骨折;感觉功能下降,包括视力、听力、体表的冷热、疼痛等感知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听不清、听错名宇,自我观察是否有渗出、输液的速度及进程能力差;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反复上卫生间次数多;有的老年人患有轻度精神障碍(如脑梗、中风后遗症、阿尔默海茨综合征等),性情偏执、好激动、多疑;还有的老年人患有基础病,长期使用多种药品,容易忽略配伍禁忌与相互拮抗作用;甚至还有不少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意外可能性大等。

2安全隐患相应的对策

2. 1注重科学管理,重视护理人员的配制:适当增加护士力量,实行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规范护理操作,增强考核力度,将护士的工作业绩与绩效和晋升挂钩。

2. 2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实施护理,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要多了解,多掌握,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安排专人巡视观察输液速度、渗出、有无不良反应,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如厕、按压拔针部位等。

2. 3重视个人修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贯彻落实三好一满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尊老敬老,语言文明,态度亲切。

2. 4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利用下午等相对空闲时间组织业务学习,护士不仅要掌握输液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药物的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组织护士学习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观察,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急救方法,确保抢救药品齐全,抢救设施保存完好。

2. 5运用沟通技巧,提高与老年人的沟通质量: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耐心倾听老年人的诉说,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请同时输液的患者对老年人给予关注与帮助。由于护士力量有限,交代老年患者(80岁以上)及残障老人尽量有亲属陪伴。

2. 6开展健康宣教,争取老年人的理解与配合:对老年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明确用药目的,对输液的注意事项进行充分而又详细地了解,观察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工作中落实各项告知制度,要有耐心,详细告知皮试时间、输液瓶数、输液滴数、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液体渗漏等,让患者心中有数。

3结果

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提高了社区输液厅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4体会

患者安全范文第4篇

【关键词】眼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防护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眼科住院患者老年人居多,而且多有单眼甚至双眼的视力障碍,自理能力差,好多患者还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住院期间可能发生跌倒、坠床、暗室内碰伤等安全问题。眼科对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7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老年眼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眼科住院眼病合并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78例,其中含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者21例,合并癫痫病者5例,合并脑中风、脑出血后遗以致症肢体活动不灵者16例,合半眩晕症、低血压者6例。60岁以上患者28例,70岁以上患者32例,80岁以上患者10例,90岁以上患者8例,平均住院天数6天,其中发生低血糖反应晕倒1例,卫生间跌倒1例,均未发生骨折、外伤等意外,余者无不安全事件发生,安全出院。

2 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内在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感觉迟钝,视力障碍,听力受损,关节、平衡能力失调导致步态不稳,易跌倒。

(2)病理因素:眼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自主活动受限。

(3)心理因素:患者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自尊心强,不愿寻求护士或他人的帮助,在活动时终因体力不支跌倒。

(4)药物性因素,患者经常服务的药物中如镇静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等同时能产生眩晕、低血糖、低血压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认知定向功能,导致意外发生。我们眼科病房就发生过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晕倒在走廊的病例。

2.2外在因素又称环境因素:环境常常是导致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地面有积水、病床无护栏等。

2.3跌倒:眼科潜在不安全因素: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均有不同程序的视力障碍,适应能力下降,加上有时候地面光滑、潮湿,过道障碍物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我科发生1例跌倒患者,是因患者入厕大便蹲得过久,起身时卫生间地面潮湿发生跌倒。

2.4坠床:患者双眼视力障碍或术后双眼包扎,再加上环境改变,病床如无防护栏,患者易发生坠件。

2.5暗室内碰伤: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眼底镜在暗室内进行。暗室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很容易碰伤,引起医疗纠纷。

2.6安全告之行为不规范,健康教育不细致、不到位,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防护意识介绍不详细、不具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3 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措施:

3.1更新护士服务理念,建立建全规章制度:优质护理服务并不是单纯地取消陪护,由护士为患者洗头、洗脚,照顾生活,而是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去观察患者,去帮助患者,去指导患者。我科老年患者居多,自理能力差,在没有陪护的情况下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对我们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眼科全体护士积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参观上级医院优护理示范病房、,外出进修学习等途径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增进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发动全科护士的智慧,通过大家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新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起建全的规章制度。

3.2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进行入院评估,评估内容除一般情况、护理查体外,重点评估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护理计划。通过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填写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并及时评价。

3.3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1)加强病区环境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床距要适当,病床不能太高,必要时厕所应备坐凳。病床要有防护栏。

(2)病区内应有足够亮度,光线分布均匀并避免闪烁。楼梯间灯光不能太暗。

(3)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开水房、卫生间水渍要及时擦干,并备防滑垫。

(4)卫生间、开水间应设防滑标志,走廊、卫生间应设有扶手。

(5)患者用物固定放置,床头铃应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便于求助。

3.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入院时向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安全告之详细介绍到位,患者及家属双签名。护士在患者住院其间多与其交流,了解其需求,并提供及时的帮助。护士需耐心向患者讲解用药、饮食、卧位等等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正确认识,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3.5防暗室碰伤:暗室的仪器和物品必须放置简单合理,患者检查前先带其到暗室,熟悉暗室设施环境,让患者有安全感,并安排护士在暗室内陪护患者,安全协助患者完成检查。

3.6防坠床:为防止患者坠床,对老年人、儿童、双眼包扎等患者应装上床栏,悬挂防坠床标志,特别加强中夜班护士的巡视、观察,对烦燥不安患者必要时加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观察受约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定时放松。

3.7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制定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成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每周三次负责督促检查科室护理人员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做好防护,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要引起重视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及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并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患者安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眼科;高龄;安全管理

住院期间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关注的问题之一。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高龄眼科患者86例,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护理对策,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86例高龄眼科患者,男34例,女52例;年龄65~90岁,平均78岁。经治疗和手术,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均安全出院。

2 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 高龄患者稳定的情绪,对护理人员高度的信任与配合,可保证高龄患者的住院安全[1]。当患者入院时,亲自引导或搀扶入病室,耐心细致的介绍经治医生、责任护士及科室地理环境,对需要配合的治疗、护理做好告知工作,并与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让他们及时把心中的焦虑和担心告诉我们。

2.2 把好关键过程管理

2.2.1 避免患者碰伤 为避免患者在暗室内碰伤,我们对暗室内检查仪器和物品的摆放进行重新调整,使其更简洁、合理。在搀扶患者时,我们采用护士与患者面对面,护士的双手拉起患者的双手,患者向前走,护士退行,这样患者不再有踩空的感觉;到检查台前先让患者扶住凳子的扶手,再协助其坐稳;然后一手扶助患者的头后,另一手扶住前额慢慢向前移,平稳地将下巴放在支架上,前额贴紧额头架,检查时嘱其不要变动头位和,以免仪器碰伤。

2.2.2 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 建立安全、舒适、无障碍物的病房环境。病房环境要清洁、安静,通道上无障碍物,光线充足,设立安全图示、图画,简单易懂,字迹大而清楚。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减退,易出现碰撞、摔跤、迷路。因此,我们给患者带上腕带,腕带上写有医院科室、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以及联系电话。

2.2.3 预防跌倒 老年患者行动迟缓,步态不稳,平衡能力和纠正失衡能力降低,反应能力迟钝,易发生跌倒。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2],眼科患者高龄、视觉功能障碍,在住院期间跌倒、滑倒等意外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要比一般患者高。因此主动协助患者如厕、患者外出检查时,护理人员帮扶、护送。对手术后和卧床时间久的患者提醒其做到3个30 s,即醒后30 s再坐起,坐起30 s后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以防跌倒。

2.2.4 服药安全问题 老年住院患者所服药物的种类繁多,在服药过程中易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误吸等安全隐患。指导老人按时服药,看服到口,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并根椐监测结果调整药量。

2.2.5 加强巡视 视功能严重低下及高龄患者要求家属留陪,以便于生活照顾。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患者需要。按时监测血糖、血压的变化。

2.3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眼科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技术上精益求精,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强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重视危及患者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对患者的安全教育能力。

3 小结

眼科高龄患者较多,我们必须重视各个护理细节,提倡人文关怀,做到体贴照顾、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到位,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使每一个护理环节安全有效,质量良好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保证高龄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