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绿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杭钢绿化、污染、植物、生态、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杭钢所处环境简介
杭钢主业以以“原料供应—炼铁—炼钢—轧钢”连成一条生产线,原料供应主要有物资供应处、焦化厂,供应的原料主要有废钢、铁矿石、硫酸渣、焦炭等,炼铁厂主要负责各种原料提炼至生产生铁的过程,炼钢厂将生铁加工成钢坯,最后轧钢线制成成品出售。不同的分厂,厂房建筑结构和所处环境不同,绿化结构和布局也因地而异。杭钢地处国际风景旅游名城杭州,对自身的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杭钢环境绿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全体职工的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
二、公司环境特征对苗木品种的选择配置的要求
原料厂、焦化厂、炼铁厂的高炉和烧结区域是杭钢污染最重的地方,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废水和噪音都很严重,杭钢在这些区域多选择一些叶面大且枝叶繁茂的落叶树种,如法国梧桐、构树、喜树、毛白杨等,这类树种抗污染抗噪音能力强,落叶后叶片中沉积的污染物随叶片带走,可实现吸附能力的年年更新。同时,这类树木生长迅速且生命力旺盛,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低,可以在短时期内发挥较好的抗污效果。在落叶的乔木间充分搭配常绿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复合结构的混交林,在不同的季节依然可以实现抗污和美化环境的功效。这类树木主要有香樟、法国冬青、花期长的夹竹桃、彩叶苗红花檵木、海桐、阔叶十大功劳、麦冬等,这些植物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它们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很强,具有吸附尘埃、清洁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非常适合在钢企冶炼区域种植。
转炉炼钢厂和电炉炼钢厂,这两个厂相对冶炼区域,其环境状况稍好。植物配置上,主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抗性原则。炼钢厂的污染物有炉渣、粉尘、烟尘、CO等,植物需具有抗粉尘、除废气的功能。根据厂区自然环境、炼钢的生产性质、原有绿化基础的差异和特性,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转炉炼钢厂内厂房与办公楼间夹杂着建植一片人工生态林,主要的植物品种有意杨、国槐、柿子树、木槿、珊瑚树、大叶黄杨等,地面主要为野生的呈原始自然状态的各类本地地表植物,这种搭配结构对净化空气、隔离噪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改善了办公场所的环境,提高了厂区局部的生态效益,现在,这里还成了松鼠和鸟类的栖息地;炼钢厂房两侧建造的狭长的绿化带,以梧桐和珊瑚树夹杂一些瓜子黄杨做成天然的绿色屏障,有效地隔开了厂房和道路,减少了污染。电炉炼钢厂在冶炼和连铸车间等污染较大的部门外夹杂种植夹竹桃、意杨、水杉等常绿和落叶苗木,吸附粉尘和废气的作用较明显;办公楼区域紧邻厂区主道路,扬尘较多,通过在道路两侧种植香樟、侧柏、云南黄馨等常绿植物,对隔离噪音和抗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有较好的观赏性。占地少又能达到观感强的植物品种,至少能保证一年四季常青、季季有花的绿化效果。转炉炼钢厂在建筑间“见缝插绿”,连片的绿化带通过蒸腾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厂区的温度,为绿地生存的各类生物提供了避难场所。电炉炼钢厂与320国道相连,客观上也是展示杭钢形象的一个窗口。这里用到的植物主要有:香樟、法国梧桐、女贞、雪松、侧柏、紫叶李、垂丝海棠、瓜子黄杨、凌霄、百慕大草皮等,这些植物抗污能力很强,通过有层次地合理搭配种植,使电炉炼钢厂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植物饱满、郁郁葱葱。
杭钢的轧钢系统有中型轧钢厂、小型轧钢厂、棒材厂、热轧带钢厂、冷轧带钢厂和高速线材厂,这些区域污染较轻,在植物选择配置上有较大的余地,但有一点不容忽略的是生产过程产生的噪音较大,毗邻道路及居民区的区域需慎重处理。苗木选择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适地适树原则。杭州的乡土树种主要有香樟、桂花、杜英、银杏、乐昌含笑、玉兰(白玉兰、紫玉兰)、枫杨、广玉兰、黄山栾树、无患子、杨梅、枇杷等,在品种选择上,上述树种都作了优先考虑。(二)、美化环境的原则。轧钢区为杭钢展现绿化成果做了很好的典范。小型轧钢厂的“创业亭”,将红枫、五针松、含笑的分层次错落搭配,形成了绿化景观可赏形、观色、闻味的艺术效果。(三)、分区配置原则。居民区、厂外道路与厂方衔接处,选择阔叶乔木,建造密度高的阔叶林带,既可减少扬尘,亦可降低噪音。紧挨公共道路的中型轧钢厂、热轧带钢厂,毗邻居民区的棒材厂和高速线材厂,都有意在交界处连排密植白杨。
三、前期绿化建设及后期调整优化的思路
为打造绿色杭钢,公司围绕环境整治的目标和标准,结合环境整治和“绿色杭钢工业游”的需要,根据厂区自然环境、生产性质、原有绿化基础的差异和特性,注重乔、灌、花、草的有机结合、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的结合、速生快长树种与常绿珍贵树种相结合、冷季植被与暖季植被相结合,强调生态群落的栽植,运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控制各类植物的配置比例、种植密度,营造适宜的绿化特色区域。2000年,杭钢适时作出综合治理厂区环境的重大举措,先后在厂区内拆迁临时住户2053户,拆除违章和临时建筑物约15万平方米,见缝插绿新增绿地面积31万平方米,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企业的环境绿化面貌。按公司总体规划, 2002年12月,杭钢在投入几百万元,经过近九个月的筹备后,推出了“杭钢广场”、“紫金园”、“天祥大道”、“丹心坪”、“钢城问鼎”、“马岭观鹭”、“创业亭”、“越园”和“创业先锋”等九个景区的“绿色杭钢工业游”, “绿色杭钢工业游”的推出及有序运作,这些景点集中展示了杭钢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现已逐渐成为杭州一日游的新景点之一,为城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不足及可行性探讨
绿地的效果不佳,往往有很多老大难的原因,但究其根源,多是由于养护不当或不到位所致。所有,要持续的绿化效果,养护。乔木、灌木、草本需区别对待。坚持原位保护思想,充分结合地形,利用现状,正视绿化面临的各种挑战,营建以适生植物和乡土树种为主的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减少绿化养护成本,增加乔木占绿化的比例,提高绿化量进而进一步改善厂区环境①。根据办公场所和厂房的整体风格和周围环境,充分考虑景观资源的协调互补性,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满足职工的各类爱好及他们对绿化环境的渴望。根据每个厂区的实际情况,妥善协调树木及草坪的美感度。在规划的比例上,以草坪占30%、树木占70%为宜,这种组合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空间感及生态作用②。完善现有的屋顶绿化和墙体垂直绿化,推进绿荫停车场的建设,探索新型的绿化模式(护栏、围墙等能否考虑攀岩植物,厂房、办公楼等阳台、走廊、楼梯等部位的绿化)。在人员管理上,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推进养护各级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建立正常的养护秩序,提高养护标准和养护质量;(二)建立养护组织方案审查制度层层把关审核;(三)建立竞争制度,质量优先,奖惩分明;(四)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自职责和权利,以使目标得到贯彻落实。
杭钢虽然由自身性质决定在绿化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只要遵循客观规律积极探索提升绿化的方法,仍能够把植物景观环境建设好,发展好,期待着钢铁生产力的发展能进一步改善钢铁企业的污染现状,让钢铁职工受益,让社会受益。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功能的认识,已经由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装饰提高到具有城市形象的美化、文明的象征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种功能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城市绿化也因此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它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绿化主要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本质上。来认识,才能有助于对它正确定位。
城市绿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破坏自然的过程的逆向过程;因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农田被占用,代之以柏油马路、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和桥梁,这些无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构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间。因此,城市绿化是把被破坏的自然通过人工再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一个与城市化进程同时产生的逆向过程,所以绿地系统应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在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城市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中起着最活跃、最积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础设施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城市绿化最主要的功能应该定位在生态上,而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绿化也必然能展示其形态美和动态美,成为美化城市的有生命的景观;在文化领域中缘文化早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民族的及地方的特色,成为当前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城市绿化的主要功能定位在生态上,同时兼有其它多种功能,是完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及方向的。
二、城乡协调发展是城市绿化的发表思想
100余年前(英)霍华德发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文,该文是作者在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城乡对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了为了人民必须城乡协调发展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和农村要给予人民社会的爱和自然的爱。霍华德认为一个中心城市必然有与它相联系的卫星城市群落,即大都市圈的规划构思;认为城市各分支系统一住宅、工厂、道路、绿地、学校等通过重新有序组合,更能自我完善,自我生存,更具活力;城乡应视为一个整体,城市周围的农村则是其支撑系统,它们的土地分配比例应为1:5,城市为1,农村为5.由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应该参照上述思想,使农村在绿地建设面积上、数量上大于城市数倍才能同样成为城市的支撑系统,同时在城市或城镇外围以永久性绿带来隔离,防止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展,而城市中央应有大型的绿地,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伦敦中心自然公园等思想。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思想不仅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思有实用价值,也对绿化的规划有直接的和现实的发表意义。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网为缓解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别是热岛效应。
发挥城乡绿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功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绿化建设应以绿色廊道(简称“绿廊”)建设为主体。绿廊指的是从农村开始,经过城市的中心区穿越热岛再进入农村;沿途将“园”(指块状绿地)、“楔”(指楔形绿地)、“环”(指环状绿带)、“廊”(指绿色廊道)连接成生态绿网。绿廊的宽度不小于50m,其中可包括建筑物(但不含成群的高层建筑)、道路和河流;绿廊应以常缘阔叶树种为主、有建筑物处应有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屋顶的及垂直的绿化),使之成为高绿量的绿带,其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绿廊间距以2~3km为宜;绿廊的布设原则,一是整体性指城乡一体化,二是方向性绿廊应顺应本地区盛行的风向设置;三是针对性一方面绿廊应把现实的和规划的大型绿地(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应有意识穿过城市生态环境负荷重、热岛效应严重及旧区改造等地区,使之真正担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四是可行性绿廊布设应沿河沿路,可操作性强且可水绿结合推动河道及道路的整治。通过绿廊纵横布设形成的生态绿同才能发挥农村对城市的支撑系统的功能,达到以绿制热、以绿净污,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也是落实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举措。
以上海为例,在外环线以内的绿廊布局,其方向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交织成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绿廊各9条,主干绿廊共6条,内环线以内的三纵、三横主。干道一致,应首先实施。绿廊纵横于城乡、浦西浦东、环内环外,绿廊相互交织成一个具有整体、系统性的生态绿网,它们的建成将把郊区和海上的冷湿空气带进城市,又能对城区热中心进行分割疏解。
四、区系结构和群落结构
城市绿化的基础是植物,而植物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如何运用植物材料再现城市中的“第二自然”,是长期存在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虽然谁都能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但在城市绿化的实践中,是人居于自然之上还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和自然关系很和谐呢?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植物生长的分布区域有明显的地带性,它随地理区域、气候带、地貌等不同而有区别。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中国的植物分布(简称植挪就可分成温带、暖湿带、亚热带、热带……等八个植被区划,我国各个城市均处于不同的植被区划地区范围之内。所选用的植物应该尊重其具有地带性的特性。然而在城市绿化的历史上却常常发生跨越地带的错误,大量引种最后遭到多次失败的教训,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并不少见。以上海为例,大规模引种了适应在较高纬度的华北地区生长好的加拿大杨及二次引种适应在低纬度华南地区生长的检树,结果均全军覆灭。事实上,上海地处中亚热带北缘,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地带,根据前几年对上海城市绿化最常见的乔木和灌木树种调查,前者有68种,后者有105种,上海可用于绿化的植物材料都是很丰富的,当前应该深入到江、浙一带属本地带的区域去挖掘、去发现,先引到城市环境中来种植,成功的就可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体现上海城市绿化的特色。
植物在城市绿化的立地条件中发挥其功能,还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生态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必须应用地带性植物;二是指必须适应城市特殊立地条件的植物种。这里重点指后者。如行道树先要按地带性原则选定树种,再要它在立地条件最差环境生长发育,但对它的功能要求却最高。人们常强调后者,而不注意创造有利于行道树生长发育人工可以改善的立地条件,对于因此而生长欠佳的树种又不能用两分法评价,而是一有缺点就全盘否定。所以,在一些城市存在着随便更换行道树种的问题,如在上海的一条道路,解放以来换的树种就达十余种之多,甚至连世界着名行道树种之一的法国梧桐,也因其“冠”“法国”两字在五十年代末被认为是崇洋了媚外,曾一度被否定,当时外省市公。郑付情地大批运走,在那里发挥了良好的绿化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种从南到北不少城市几乎都以“四大件”当家,即法国梧桐、雪松、广玉兰、香樟,使城市绿化面貌显得很单调,而长成大规格的行道树却寥寥无几的根本原因,历史事实证明,只要对城市特殊立地环境及养护管理稍加改善,在一般的城市中,可以选种的行道树种至少有十余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绿化功能。再有,从园林绿化设计风格上也很难看到各地‘曙二自然“的特色。近年来;建筑业的欧陆风刮到了城市绿化中来,不管大城市、小城市都风行从国外进口草种大铺草坪,在有的地方甚至拔掉大树铺草坪,在人们心目中城市绿化的现代化就等于铺设草坪。我们不否认城市需要一定数量的草坪创造开敞绿色的空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这是必要的。经过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多的草坪不仅因其生态效益小于同面积上种植的树木,而且投入和以后的管护工作量均大大超过后者,因此,多种乔木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还要在主要景点移栽些大规格的乔木以显示大城市美丽的形象,也是需要的。但是,大规格甚至特大规格的乔木是在自然界人。十年才形成的自然资源,将其移栽到城市的特殊环境中来,要求保证成活而且还要求保持原来高大的树干和宽阔的树冠的外形就一定要有严密的技术措施和足够的资金。因此,根据我国的资源、资金、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应该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再次刮风。
当前,有些城市提出把“森林引进城市”的口号,我们认为这个口号更加贴近‘自然“,更易被城市的人们所接受。”森林“不是一株株大树的机械总和;而是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组成的植物群落,它们与微生物、动物及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和有机的整体。这种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占用土地少,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自然资源(如光、热量、水分、矿物质等),在同样的空间叶面积指数最多、绿量最大,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在人多地少的大城市中是最适宜的。
如何实施把“森林引进城市”的措施呢?不是真的把一座森林搬进来,而是应该到属本地带的自然界去调查植物群落的种间组成及其空间结构,再在城市内调查保留有15年以上历史的人工或自然植物群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符合项极群落原理的植物群落,在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中逐步形成以稳定的、优化的植物群落为基本单元。因为它们不仅有本区域41植物地带性的特征,而且,绿量高、生态效益显着,又能为动物提供栖息、繁植的场所,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基地,还为城市中人们创造一个回归自然的美好意境。
在整个城市中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应是主旋律,它与开敞的草坪及形态雄伟的大树构成一个有节奏、有韵律的城市绿化整体。
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分为:1、平铺草皮护坡;2、液压喷播植草护坡;3、土工网植草护坡;4、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5、客土植生植物护坡;6、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及应用条件各不相同。
1、平铺草皮护坡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
2、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是交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其特点是:①施工简单、速度快;②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整齐一致;③防护效果好,正常情况下,喷播一个月后坡面植物覆盖率可达70%以上,二个月后形成防护、绿化功能;④适用性广;⑤工程造价低。目前,国内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在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3、土工网植草护坡
土工网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集坡面加固和植物防护于一体的复合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土工网是一种边坡防护新材料,是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三维立体网,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以利草籽发芽、生长的作用随着植物生长、成熟,坡面逐渐被植物覆盖,这样植物与土工网就共同对边坡起到了长期防护,绿化作用,土工网植草护坡能承受4m/s以上流速的水流冲刷,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浆(干)砌片石护坡。
4、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5、客土植生植物护坡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在边坡坡面上挂网机械喷填(或人工铺设)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基质(客土) 和种子的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的特点是可根据地质和气候条件进行基质和种子配方,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由于客土可以由机械拌和,挂网实施容易,因此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无论从效率和成本上都比浆砌片石和挂网喷砼防护要优越,而且植被防护效果良好,基本不需要养护即可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已被大量应用,在日本等国家已经被作为边坡绿化的常规方法加以应用。
6、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圬工措施。该技术使用的种植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有机质、肥料、团粒剂、保水剂、稳定剂、PH缓解剂和水等组成,其种植基材的配方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配方能够达到在陡于1∶0.75的岩质边坡上既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各类岩石边坡绿化防护工程。
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
在设计上要深入细化,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区域结合具体情况单独设计,注重落实边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边坡植草退化的防治技术
防治边坡草被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乔灌草相结合,尽量模拟出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走向本地化。实际上国内已经开始流行以乔灌木为主的绿化方式。天然植被一般都是草木混生的,在较高的贫瘠土质或石质边坡上,采用草灌结合的客土喷播或喷混植生技术施工,可以将草种和灌木树种进行混播,早期以草坪防护为主,后期以灌木防护为主,构建乔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应走本地化的道路,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同时也应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的结合,还要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这样才能使植物更能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
积极引进开发边坡生态防护新技术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问题;措施
1 我国城市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大树进城热的问题
在某些城市中,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口号,把森林与大树混为一谈,而这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相违背。要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的城市,不是简单地移植几棵大树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以生态效益为基础,要对城市的气候有所调节,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在形态、气味、色彩、声音等方面是否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但是事实上的园林建设,更多的是关注在气派美观方面,忽视了生态方面。
1.2 盲目模仿,没有地方色彩
大多数的城市绿化都缺乏地方色彩,照搬西方城市和其它的大都市,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完全的复制品,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忽视本地的自然条件,盲目模仿其他的城市,完全缺乏地方特色,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且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
1.3 盲目地引进外来物种
有些城市不根据本市的经济财政水平,盲目的引进外来物种,甚至是国外的珍稀物种,不是追求城市生态绿化的品味,而是盲目与它周围的其他城市进行攀比,既造成资金的大量花费,又没有把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好。这种做法完全不科学、不理智。
1.4 过度改造,植被和地形破坏严重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大肆进行改造建设,特别是对于老城区的改造和建立城乡一体化,大量的移山造地,将原本自然水域和山林植被改造成了城市用地。虽然城区的面积是得到了大规模地扩展,但是当地的植被却严重遭到了破坏,这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极为不利,而且某些植被可能还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 有效的解决措施
2.1 建立生态城市一体化,提高城市生态绿化的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是通过构建多样性的景观,对城市整体的空间进行合理的生态配置。城市绿地不应该局限在仅仅是作为一种视觉欣赏的对象,还必须达到城市绿化在外在形象上的美观,能够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协调起来。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要大力贯彻生态优先的准则,同时还要参与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而不是作为工程建设最后的补漏、修饰。
城市不同的区域都有着属于各自的空间差异性,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城市生态绿化的建设中通过运用绿廊结构,把绿廊与外环绿化带与城市中心区的园林景观联系起来,实现城市的生态绿化一体化的结构。此外,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要对绿化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绿地分布均匀。通过在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应用生态技术,不仅能够使城市生态绿化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2 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创建合理的植被群落
物种的多样性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的自然化,而且对于绿地生态系统也有很好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对于城市遗留地块的和植被的保护,维护自然的演进过程;大量修建绿色廊道与暂息地,形成一各绿色生态网络系统;增加空间开放度和生物之间的连接,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城市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较好较成功值得我国借鉴。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的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必须改变管理模式,改善种植的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的稳定性与抗逆性。生态绿化所选用的植被要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并且使之建立一个群落之间自肥的、良性的循环机制,减少除草、施肥和修剪的过程中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费用。把握好地带性群落的结构特点、种类组成与演替规律,选择耐荫性好的植物,充分开发绿地的空间资源,丰富植被,改变了物种单一密植的做法,使自然物种更加具有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方法,形成具有不同类型物种的群落的交错分布,建立一个合理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2.3 提高植被配置的水平,体现城市地域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支配的合理配置。要加强对植物的品种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的生态型与变种的筛选、驯化,设计建设一个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和城市个性化的绿色景观;同时,对于国外特色物种的引进要极其慎重。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城市的植物种类还比较单一,这使得城市生态绿化不够完美。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被,增加植被的种类,丰富城市的自然景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要合理配置植被,使得不同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芳,卢结续.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J].大观周刊,2011,(19)
关键词:生态学 生态园林 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过渡,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生态园林,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那么,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去,以及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应的城镇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战。
1 植物生态
1.1 植物生态学与城镇生态园林的内涵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个部分。植物生态学则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2 城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园林植物具有维持城镇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净化空气、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生态效应。
1.2.1 维持城镇碳氧平衡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镇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镇的碳氧平衡状况,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
1.2.2 蒸腾吸热降低城镇气温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城镇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植物枝叶形成浓荫来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来之路面和墙面等的放射热,产生降温增湿效应,对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2.3 净化城镇空气 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SO2、HF 和Cl2等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HF是常见的危害植物生长的污染物,各种植物对HF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Cl2它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2、HF 等更为严重。Cl2对植物叶片组织有很强的杀伤力。不同的植物对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常绿的比阔叶树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可以起到滞尘作用。不同的园林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的差异,导致它们滞留粉尘能力的差异。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滞尘作用,减少附着于尘埃而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植物分泌的气体挥发物中有大量的杀菌或抑菌物质占气体挥发物总量的30%~50%。
1.2.4 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 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同样种植园林植物对降低噪音具有重要作用。理论上讲40m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少10dB~15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减少噪音8dB~10dB。
2 城镇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
提高城镇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由于城镇用地紧张,采用复层结构能够提高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绿量,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