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防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危害:身心压力: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65-02
1 助产常见的职业为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助产士在为产妇做各种护理,输液,注射,连接吸引器时,受污染机会多,如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接生进行会阴缝合时极易发生针刺伤,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1而实际工作中,助产士不可避免的密切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疾病的机会更多。
1.2 物理因素 主要为噪音的影响。各种仪器如胎心监护仪,吸痰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由于疼痛,产妇在宫缩时往往大喊大叫,家属的关切,不间断的问候,甚至不经同意擅闯无菌区,这都容易干扰助产工作的正常进行。长期影响会导致心情烦躁,血压上升。
1.3 化学因素 产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存在着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洗手液极易导致皮肤过敏,溃烂等,含氯制剂.戊二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性,可刺激皮肤引起色素沉着,挥发吸入气道还可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现象,长期接触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人体危害极大。而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缓慢的,因此容易被忽视。
1.4 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助产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长期精神高度集中,特别是一些产程较长或是夜间的分娩,助产士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 致迷走神经兴奋,易患严重的胃病,而长期精神紧张可导致内分泌紊乱。随着我院分娩量的增加,工作任务愈发繁重;大多数产妇都没有分娩经验,产程中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助产士解答,加上导乐分娩的开展,家属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经常会遇到情绪激动,言行过激的产妇及家属,而助产士还必须冷静,平和的面对。(2人们对分娩的恐惧.焦虑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过高期望都对助产士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更会对助产人员进行投诉和谩骂,直接影响助产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产房是高风险科室,突况多,工作节奏快,夜班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超负荷状态。接生操作体力消耗大,因站立时间长可引起腰背部,双下肢及肩颈部关节损伤及下肢静脉曲张等。保护会阴时,腕关节负重易引起腕管综合症,腱鞘炎,再加上生活不规律,严重影响助产士身心健康。#调查表明,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工作压力情况与正常的护士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态差。
2 防护措施
2.1 助产士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各类传染病的常识,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对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危险时,应使用防护用具。在进行肛查,人工破膜.阴道检查时均应戴口罩,乳胶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时,应带双层手套。接生过程中,必要时应佩戴防护镜,穿围裙,防护鞋。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尽量避免针刺伤或器械划破皮肤。若意外发生,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针对性的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登记及随访。如有血液,羊水等不慎污染面部或眼睛,应立即清洗面部,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手卫生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各种操作前后均应用流动水规范洗手。产房水龙头宜取脚踏式或感应式,防止交叉感染。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注意室内空气交换,以免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和各种废气在室内滞留。分娩结束,终末处理消毒产房,同时进行空气净化。
2.2 充分认识并重视噪音的危害 习惯性降低胎心监护仪的音量,做好各种仪器的保养,定期检修,以避免仪器老化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理解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应避免大喊大叫,保存体力有利于胎儿的顺利降生,以取得产妇的配合。限制产房内外闲杂人员和家属的闲谈,尽量保持产房内外环境安静。
2.3 对身心压力的防护 医院应加强对助产人员的编制,减少人员紧张带来的工作压力和体能消耗,实行人性化管理,为助产士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其自身业务知识及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预防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学会倾诉和宣泄心中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掌握一定的心理缓解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培养承受压力的能力,合理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压力,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助产士是个特殊的群体,其身心状况不仅关系其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对工作质量带来直接影响,为最大限度保护助产人员的安全,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作为从业的助产士,应充分认识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并积极防护,才能减少危害,保证自身健康。只有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才能更好地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几种职业危害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方法:通过对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4种职业危害的阐述,分析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正确地了解血源性职业危害的传播途径,感染危险和化学污染造成的损害,压力对护士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血源性感染的防护,化学污染、心理压力的自我防护。必须在临床工作中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自身防护,减少护士的职业性感染。结论: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风险意识,在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能够有效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关键词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护理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威胁着她们的身体及精神健康。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已成为护理工作者迫切关注的问题。因此,护士必须要了解在身边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并掌握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做好自身防护。
常见的危险因素
(1)意外损伤:各种穿刺、注射针头、刀剪、缝针刺伤。由于职业性质和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护意识薄弱,缺乏职业防护的培训,自我防护意识模糊,导致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增加了锐器伤的危害性。
(2)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在物品回收处理以及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极易被感染。
(3)化学污染造成的损害:①化疗药物可引起皮肤红疹、脱发。②化学消毒剂的损害。医院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如:甲醛、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引起皮炎、鼻炎、哮喘,重度可造成中毒或致癌。③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产生的臭氧是对眼睛、皮肤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剂之一。
(4)心理压力:工作紧张、夜班、生活缺乏规律、超负荷工作所致疲劳综合征、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等,均可增加护理工作者的心理负担,使身心受到损害。
自我防护措施
(1)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源性职业危害,护士应主动接受更多关于HBV、HCV、HIV等相关知识。①传播途径:主要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尤其是针刺伤占80%)及皮肤接触、黏膜接触。②感染危险: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4%~6.0%、0.25%~0.4%[1],其危险程度取决于:a.皮肤/黏膜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大小;b.接触时间长短;c.造成表皮损伤的针头粗细、类别(是空心针还是实心针);d.刺伤的深度;e.所接触的病毒滴度高低;f.所暴露的医护工作者的免疫功能等。
(2)血源性感染的预防:①树立标准的预防观念:在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衣帽整齐,戴手套,减少黏膜或皮肤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其他生物材料,尤其是操作者皮肤或黏膜破损时更应采取防护措施。在处理血液污染物品及进行大量血源性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如果血液或体液有可能会溅到面部时,应戴面罩或防护镜。②在工作中尽量避免针刺伤、刀割伤、玻璃锐器损伤。重点是在使用锐器前、中、后正确操作,及用后对锐器的安全销毁。患者的血标本需注有特殊标记,在采集、运送保存过程中,容器应加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认真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可避免病人间感染和医疗环境污染。③发生针刺伤后处理: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专门组织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3)化学污染的防护:各种化疗药物和消毒剂对人体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治疗室配制化疗药物时,操作者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打开安瓿时,需用无菌纱布包住,以免刺破手套或刺伤皮肤;抽吸药液时,尽量减少药液外溢,往安瓿内注入溶剂时,不要使瓶内压力过高,以防拔针时药粉液外溢。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上,应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若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5分钟;药液撒在地上应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彻底擦净,使用完的安瓿、小瓶应放在塑料袋内盖严,以防药液蒸发污染空气。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应放入含氯消毒剂中浸泡,统一回收处理。配备专用抹布、拖把,用毕均用消毒剂浸泡,在配制酸性消毒剂时要戴防护眼镜,若不慎将其喷溅到皮肤上和眼睛里,应用流动水反复冲洗以降低损害程度。禁止用热水配制含氯消毒剂,以免引发灼伤。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防护服、戴墨镜,并且要减少在室内逗留时间,以减少对身体损害。
(4)心理防护:护理工作者平时应加强学习,多参加一些娱乐及文化活动,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对工作的承受能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充分休息,勤洗手,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只要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坚定爱岗敬业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与追求,从更深层次看待自己的护理工作、关爱患者,定能得到更多患者的支持与理解。
参考文献
1张培.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91.
关键词: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1、所谓职业防护即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为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
2.1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2.2工作对象特殊:直接面对的都是病人(易感者);
2.3遭受职业伤害的机率和频率高;
2.3.1随时有受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如:艾滋病患者、乙肝患者、结核病患者;
2.3.2有受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损伤的可能。如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或者乙肝病毒污染了的针头等锐器刺伤或手术刀等误伤;
2.3.3有受化学物质侵害的可能。如:化疗药、消毒剂、福尔马林固定液、二甲苯透明剂、氧化汞等;
2.3.4有受放射性物质侵害的可能。
如放射污染;
2.3.5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制度;
2.3.6所以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过程中均具有存在感染性疾病传播的潜在危险,其中以锐器误伤最为常见。锐器误伤的原因有:
2.3.6.1未遵守标准操作规程;
2.3.6.2工作中不慎误伤;
2.3.6.3保护屏障的完整性遭受破坏;
2.3.6.4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3、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
3.1 SARS疫情:SARS疫情可能随时爆发;
3.2艾滋病疫情:目前艾滋病感染病人超过百万,性病每年递增15%①;
3.3结核病疫情:目前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6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人,150万人传染源每年又使相当一部分人被感染①;
3.4乙肝疫情:我国乙肝病情携带者为世界总数的1/3。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这些都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是医务人员最大的职业风险。
总之,为了避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危险,为了全体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地为社会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保护医务人员本身,保护环境,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关注职业防护,并严格认真做好职业防护。
1.1物理性危害因素
1.1.1噪音:70分贝以上的噪音可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和心率失常。手术室要求平均噪音为60分贝至65分贝。但常接近90分贝,心血管和听觉等系统的生理比变化及一系列心理反应使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差错,手术室噪音有:电刀、电钻、点东西引器、麻醉机、器械车轮的摩擦声等。
1.1.2电离辐射:C臂机在手术中的应用会给手术室工作人员造成机体的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结构、放射病、致癌变、致畸等。
1.1.3异味:使用电刀时产生的有害烟雾、骨科关节置换时骨水泥的有害气体,手术中内溢出的胺类气体。
1.2化学危害因素
1.2.1化学消毒剂:甲醛、环氧乙烷具有致敏、诱变、致癌、致畸作用。戊二醛、含氯消毒液、臭氧可致头晕、恶心、心慌和胸闷。
1.2.2麻醉废气:通过麻醉机管道和病人呼出的残余麻醉气体弥散到空气中,可引起可逆性肝肾损害,是潜在的致畸、致癌物质。
1.2.3药物:几乎所有的化学药物均可引起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研究证明多种抗癌药物对皮肤粘膜、眼睛、及其他组织有直接刺激作用,直接接触细胞毒性药物可发生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也可致癌或致畸。
1.3锐器刺伤危害因素:易造成手术室工作人员刺伤的器械:缝合针、手术刀片、注射器针头、静脉留置针、剪刀、克氏针、带勾器械等。Johanet指出约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其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梅毒等。
1.4生理性、心理性危害因素
1.4.1由于长期站立和饮食不规律,颈椎前倾15°-20°,易患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及胃下垂。
1.4.2紧张的工作气氛、高度的责任感,以及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引起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
2职业防护
2.1物理性危害因素
2.1.1手术时间内限制不必要的交谈和呵斥,走路轻,操作轻,说话轻。经常维护设备和仪器性能,确保环境无噪声。而且仪器应尽量调低音量。
2.1.2安排专用手术间做需要照射X线的手术。照射瞬间穿铅衣等保护,铅屏保护。
2.1.3手术室采用洁净空气技术迅速有效排除室内已发生的污染,严格遵守高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规程。定时请专业人员检修线路和电器设备。术中电凝止血产生的烟雾要及时清除。
2.2化学性危害因素防护
2.2.1注意通风和隔离,减少化学性危害。接触含消毒液的物品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将戊二醛存放在有盖的容器内并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室内安装空气调节装置。保持充足的氧气,定时开窗通风。
2.2.2最大限度改善工作环境及通风条件,麻醉师使用挥发性药物时要迅速、准确,定期检修及保养麻醉机,防止造成有害气体泄漏。
2.2.3在配置、输注化疗药过程中要带帽、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罩,动作轻柔,配制后要洗手等。
2.3锐气刺伤因素的防护
2.3.1①正确操作,减少受伤与污染如手术中建立安全区,使用弯盘传递手术刀,夹有缝针的针持,把电刀刀笔放入保护套中等;②如被污染的缝针,刀片刺伤后应立即挤压伤口,排净污血,用清水彻底清洗,碘酒酒精处理;③如被HBSAG阳性污血的针头刺伤皮肤或溅于眼,鼻、口等粘膜时应立即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如怀疑阳性者因尽早肌肉注射HBIG,并抽血查HBSAG及抗-HBS, 如HBSAG及抗 -HBS均为阴性,两周后再接种乙肝疫苗。
2.3.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个人防护措施。如发生被HIV污染的针具刺伤时正确处理方法:①立即尽可能的挤出伤口处的血液;②用杀菌剂(如0.2%过氧乙酸)清洗创面后严密覆盖;③尽快(最好在24小时内)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
2.4生理性、心理性危害因素防护
2.4.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等组织的抗疲劳能力。适时对颈、肩、背部按摩,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2.4.2重物能转动者则不强行拖拉移动,可拖拉移动者则不提报搬运,器械护士活动活动范围小,可采取做两替向前小抬起运动,以缓解下肢肌肉张力,促进静脉回流。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09-01
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护士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在我国,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问题仍显力度不够。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探讨职业防护中难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现状分析
1.1 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 原因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防护课程,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无职业防护意识。学生毕业后,医院对护士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中,未把职业防护内容列为必须培训的内容。而且,加之医院重视程度不同,护士学习、理解能力的不同,护士掌握防护知识程度不一,部分护士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学习职业防护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导致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总认为不是传染患者,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风险意识薄弱。
1.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分析其原因是:1)目前我国护理管理者及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护重视不够,对有关职业损伤的防护宣传教育较少,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能力较低。2)护士缺编问题严重,护士要完成繁重的任务,而忽视了对自身的保护。护士是执行注射的主要群体,因此,长期处于潜在针刺伤和,手术器械用后清洗、浸泡及一次性用品用后毁形等处理,提高了护士职业暴露机会,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感染危险性。
1.3 防护用品不到位 原因是医院没能按规定购进和提供防护用具。例如:大量普及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都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在基层医院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被使用;医院更难为护士提供随手可得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在进行一些接触病人的操作中,特别是外科、骨科等科室,每位病人都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及血迹,还有在化疗科每位病人都用免疫抑制剂,护士做不到总是戴手套;科室为了节约材料消耗,反对护士在正常无菌操作以外戴手套从事临床工作。
2 对策
2.1 切实增强职业防护意识 上岗前的护士必须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的岗前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工作后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督查力度。
2.2 合理的人员编制 合理的人员编制和专业结构,是临床护理工作必须的人才保障。如果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超负荷,致使护士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大大增加职业伤害的频率和程度。
2.3 充分重视防护用具 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具,是防范护士职业伤害的重要工具。积极开发各类先进、安全、价廉的医疗器材普及使用可自动回套的针头;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箱;推广使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和真空采血系统。由环保部门成立一次性医疗物品用后处理专门机构。医疗垃圾严格分类管理,减少流通污染环节,把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2.4 建立健全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 成立职业防护管理委员会健全职业防护上报制度和上报程序,职业暴露的处理常规,风险评估标准等。
在大多数二级综合医院中,目前还没有建立职业伤害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护士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建立起救助及时、管理科学、操作规范、保障有力的护士职业伤害预防、报告、救助、保险及赔偿机制,是减少护士职业伤害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和完善现代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医院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合理配置人力,减少护士因工作忙乱而引起的损伤,从而减少护士的职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