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石化验

矿石化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矿石化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矿石化验

矿石化验范文第1篇

矿石样品的准确性,按规程取样或缩分后,粉磨是矿石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按要求,1000g-500g 矿石经粉磨机粉磨后,要全部通过 180 目的筛网,然后按缩分网络法取每份不少 100g 的样品多份,送化验室分析和备用。但由于现有设备装备技术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厂矿是用人工拖锤研磨来完成。磨完一个样需要 25 分钟左右,而且磨样过程要分小量,经几次磨筛才能完成,同时工作过程产生的粉尘较多,如抽尘风机配备不当和操作人员不按规程操作,就会造成样品偏高影响产品质量的准确度。

2、矿粉全部通过 180目筛的原因

各类公司生产的铁矿石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摩氏硬度均为5.5-6,与脉石矿物双透石的摩氏硬度相同。而与赤铁矿、磁铁矿和双透石共生的石英和石榴子石摩氏硬度均为7,比赤铁矿、磁铁矿及双透石大,相对较难磨。可见,在矿石粉磨加工过程中,游离态的赤铁矿、磁铁矿及双透石先易破碎而通过180目筛网,而被石英、石榴子石等有害物质包围着的赤铁矿、磁铁矿就较难磨,其因杂质含量多而铁品位逐渐降低,并要经多次粉磨后才能通过180目的筛网。另外,这两种有害物质是不能被盐酸直接分解的,检验分析全样时必须加入NaF,因为NaF在盐酸环境中先发生下列反应:产生的氢氟酸(HF)把分解,分离出铁离子,这样分析全铁才是比较可靠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只以第1、第2 段粉磨后的质量就代表全样的含铁品位是不可靠的,因为把低品位的矿粉抛弃后,会使整个样品铁品位偏高。所以,粉磨后要求全部矿粉要通过 180 目筛网,混匀后送化验室分析才能保证样品地准确性。

3、采掘(剥)工程质量控制及测量验收标准设计

(1)矿山一切工程和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均须通过测量人员进行验收。

(2)未经验收的作业量,不得作为统计数据上报。

(3)测量人员对验收的结果负全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验收结果以书面报表、报告为准,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

(5)采准平巷验收

①先检查平巷导线点及中线、腰线是否完好,坑道中心偏差以测设中心为准,向左右偏差超过允许限度(±0.2m),连续达 3m 以上,即为不合格。

②坑道坡度偏差用腰线来控制,采准巷道、切割巷道为±0.3m。连续达 5m 以上,即为不合格。

③检查断面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宽、高均为±0.2m。

④坑道进度数字以米为单位,取至厘米。

(6)硐室验收

①小井允许偏差±0.3m,平硐允许偏差±0.2m。超过允许偏差的,限期整改。

②药室必须按设计施工,不允许小于设计,药室超设计部分在+0.2m 以内,按实测报量。只要一个药室不合格,整个硐室不报量,按测量通知单整改合格后方可报量。

③未掘完的硐室当月不报量。

④因矿体破碎不能继续掘凿且已掘部分不能使用的硐室,必须经生产指挥中心安全办、生产计划部门现场确认后,按实测报量。

(7)深孔验收

①设计排面位置与实际排面位置,不得超过±0.2m,超出允许误差,则为不合格孔。

②设计角度与孔实际角度允许偏差≤3°,角度偏差在 3°-4°按 50%报量。4°以上则视为废品。

③单孔深度允许误差±0.5m,超出允许误差,则为不合格孔。超出设计的孔,按设计孔深报量。小于设计的透孔按实测报量。超出设计的透孔,则视为废孔。

4、严格掌握矿石的分析化验方法

铁矿石中各种成分的分析化验有多种方法,目前用的最多,最为简单的是光度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采用化学试剂将铁矿石样品溶解,应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经过数据转换后直接输出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4.1母液的制取

称试样100mg于150ml的锥型瓶中,加入20ml盐酸(HCL),1g氟化铵(NH4F)低温加热溶解,稍等,再加入1g氟化铵继续加热溶解完毕,加水稀至100ml,此为母液。

4.2分析步骤

分取10~20ml母液于50ml量瓶中,加入5ml抗坏血酸(Ti﹤0.1时,分取20ml母液,加10ml抗坏血酸)摇匀,或加草酸(量同抗坏血酸)。加入6.0ml变色酸(参比中不加),用水定容。于530nm(510nm)处,1~2cm比色杯,所制参比作参比,测其含量。

5、解决策略

(1)加强质量基本知识和质量责任心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准确掌握和理解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做到质量管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切实落实“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出矿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指标的均衡稳定和回采率稳中有升。

(2)强化采场质量监督管理,现场管理以穿与穿之间的配矿为重点,对沿脉、穿口收尾、岩石夹层及切割等重点部位实施重点跟踪监控,力保采区溜井的质量稳定。

(3)认真落实周配矿计划。进一步强化中段运输配矿管理工作,运输作业班组要随时掌握各溜井的矿石质量状况,克服一味地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的思想,保证运输矿石质量的均衡、稳定。

(4)强化采掘工程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使采准工程质量、深孔工程质量、开拓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测量管理,做到工程质量检查、服务指导及时到位,杜绝采准超计划带岩现象的发生。

矿石化验范文第2篇

1交叉巷道的实现

对于有岔口的巷道,最好的方法可以采用布尔运算将其融合。实体间的交、差、并等操作称为体布尔算法(BooleanOperation),它是实体造型系统中带有侵入、交错关系的实体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也是各种空间分析的基础[6]。布尔算法基本都是以正则集合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求交计算来实现。使用布尔运算对巷道进行无缝拼接其实就是对巷道所有的已剖分好的三角面片进行求交运算,这样就可以将巷道实体间的布尔运算转换为三角面片之间的布尔运算,因此,巷道实体间的布尔运算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巷道表面三角形间的布尔运算[7]。在布尔算法运算过程中,将一些“无用”的三角形剔除,另外将那些会产生交线的点要加入到新的体中,从而完成对曲面的重构。但此方法实现起来比较复杂,所以本研究中仍然采用贝塞尔插值来实现交叉巷道的三维建模。对于2条相交巷道,若在骨架图上直接加载巷道段,则平面的效果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虚线为巷道中心线,加载巷段后可以看到2条巷道段有相交重叠的部分,并且直接加载的巷道有棱棱角角,不是太逼真,针对此种情况,首先应该求出巷道相交段的交线,裁减掉相交部分,然后离散交线上面的点并采用贝赛尔曲面生成圆滑曲面。算法实现步骤如下:①基于中心线加载直巷道段,经过两次矩阵乘法将两段巷道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下;②根据相应的方程计算求出巷道的交线;③将相交巷道沿交线断开,根据交线上的点使用Bezier曲面将对应部分连接,最终形成圆滑的巷道段。

2实现流程

本次仿真实验是在郑州大学的虚拟现实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的PC机上开发实现的,实验的硬件平台为Intel(R)3.00GHz,显卡信息为GeForce6600GT,内存大小为1.49GB。软件使用的是面向对象开发工具VisualC++6.0,在WindowsXP操作系统环境下,使用OpenGL图形库,屏幕的分辨率是1280×1024像素。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

2.1加载巷道段将巷道分成3个部分来模拟:直巷道、弯曲巷道、交叉巷道。(1)直巷道。对直巷道来说,其实最基本的就是巷道剖面的模拟,前面根据选用特征点的方法来生成巷道剖面,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就给出实现巷道剖面拱顶的主要实现代码,对于拱顶,采取的就是细分法,实现时其实就是一个循环。实验的线框效果图如图6所示。(2)弯曲巷道。对弯曲巷道来说,前面也已经说过,实现采用贝塞尔曲线插值的算法来实现,在用程序实现时,需要使用求值器。OpenGL中提供了一维求值器和二维求值器,但由于两者很相似,而一维求值器更易于描述,所以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一维求值器。贝赛尔曲线是单向量的向量值函数。(3)交叉巷道。交叉巷道采取的方法前面已经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实验的效果图,分别是使用Bezier曲线完成的y形岔口和普通岔口,效果如图8所示。使用Bezier曲面完成的交叉巷道拼接的效果图如图9所示。(4)变径处理。剖面大小不同的巷道也是将对应特征点连接起来形成巷道段,对于形状不同的则使用最小对角线进行判断后再将相应的特征点相连,如图10所示。

2.2贴图处理纹理贴图允许将一幅格式为BMP的图像映射到一个不规则多边形的表面,并把整个三维图形画成单个多边形。纹理贴图能保证当这个多边形进行变化或者渲染时,映射到多边形表面的图像也能够表现出正确的行为[5]。纹理贴图的用处很广,可以模拟植被,也可以用做墙纸,利用纹理使多边形看上去像是自然界的物质,如大理石、木材等。纹理贴图时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在纹理生成时,经常使用的点取样方法会导致图形的严重走样。走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是问题减小到不明显。目前减轻走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适当加密取样之后再进行纹理滤波,另一种是先对纹理进行低通滤波后再采样。部分巷道纹理贴图后的效果如图11所示。

3实验结果

实现巷道模拟后,为了使仿真效果更逼真,又对实现结果添加了光照和材质,尤其是材质方面,使用不同的贴图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巷道,但在纹理贴图中,会出现图像走样现象,就是图像会显示为锯齿状或台阶状。在OpenGL中采取提高分辨率的方法来实现反走样,并在实现过程中采取连续对单一面片贴纹理的办法实现巷道的逼真模拟。除了模拟巷道外,还添加了交互功能,用户可以使用鼠标来平移巷道,还可以对想观察的巷道放大缩小。本研究项目主要实现了巷道三维模型的仿真,图12是整体巷道的部分效果图。

4结语

矿石化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围岩蚀变;矿物特征;蔡家坪铅锌矿床;江西上饶

Abstract: the jiangxi shangrao CaiGuPing pb-zn deposit is a newly discovered pb-zn deposit, deposit output in Jurassic zhangping formation, mainly from a vein fu in grinding ShiJianZao pull the miscellaneous sandstone and flow lines of chondrules rock interface and fractures nearby. Wall-rock alteration types have LuNi petrochemical, chloride, kaolin change, carbonic acid salinization, LuNi petrochemical and chloride and mineralization close relationship. Each ore-bearing horizon noise of debris near the sandstone siz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trend of coarse bottom-up,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inding ShiJianZao pull. The copper deposit types for low temperature) metal sulfide ore deposits. In the above was given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prospecting.

Keywords: wall-rock alteration; Mineral features; CaiGuPing pb-zn deposit; Jiangxi shangrao

中图分类号:P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菜家坪铅锌矿床位于赣东北境内,赣东北地区是我国铜-铅-锌矿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解剖菜家坪矿床有助于深化对区域矿床的成因认识和同类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对该区大型矿床(德兴铜矿、冷水坑铅-锌-银矿等)的成因认识已有较成熟的观点,但多数中小型矿床的成因认识还存在较多争议,如对菜家坪铅锌矿床的成因认识就有‘斑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爆破角砾岩型’等观点。文章从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矿物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研究,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用以指导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第一作者简介] 路永严 (1982-),男,地质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mail: 。]

矿区地质背景

构造

蔡家坪铅锌矿床位于扬子与华南板块拼接带南侧,华南板块的北东缘,北武夷山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东段。区内有冷水坑特大型铅锌银矿、永平大型铜硫钨多金属矿床等十几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极为有利。

区域构造上受北东向河源―邵武―广丰基底大断裂和东西向华南、扬子板块拼接带的萍乡―广丰超壳断裂控制[1]。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四组(图1)。其中北北东向、北东向是重要的控矿构造。蔡家坪铅锌矿区北东向断裂控制了矿化带及球粒流纹岩东延,其产生的次一级北西向张扭性构造,是矿液沉淀的储矿构造[ 罗国辉,张永忠,刘消清,等.焦塘矿田简介.2006年.]。

地层

中元古蓟县系周潭岩组组成褶皱基底,盖层主要是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三叠系下―中统、中上侏罗统、白垩系及第四系,其中中、上侏罗统碎屑岩及陆相火山岩为矿田主要的赋矿围岩[2]。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燕山期酸性、中酸入岩和火山岩[3]。

矿床地质

矿体特征

矿区已圈出铅锌矿化带7条(图2),均见工业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平行分布,倾向北东,矿化强度随深度变化而变化,矿体厚度变化不一,平均约3~5m。延伸长约300~1600m,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及自然银等。

图 1蔡家坪矿区构造纲要图(引自焦塘矿田简介,

2006,略有修改)

图 2蔡家坪矿区地质简图(引自罗国辉等,

2006,略有修改)

围岩类型

球粒流纹岩;球粒结构,斑晶为石英、长石。基质为霏细结构,穿插有方解石脉,沿裂隙可见有金属矿物分布。

杂砂岩;碎屑结构,碎屑为石英、长石、云母等,云母解理缝多弯曲变形,有挤压拉长变形的痕迹,具绿泥石化。填隙物为凝灰质,有金属矿物分布于其中。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结构,主要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等组成。

球粒流纹岩和杂砂岩以层状互层状分布,在每个含矿层位的旋回中,岩石碎屑粒度都有上粗下细的趋势。

围岩蚀变特征

围岩蚀变类型有绿泥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绿泥石化和硅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绿泥石化主要发育于岩石裂隙中,多以脉状绿泥石充填在矿物或岩屑间隙中。硅化多出现在杂砂岩和球粒流纹岩中,以石英细脉出现。高岭土化在较浅层位发育,但蚀变程度不强。碳酸盐化主要为后期充填形成的方解石脉。

从围岩结构和矿物蚀变程度等信息大致可以看出,矿区围岩蚀变期次可大致划分为高岭土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矿化及矿物特征

矿化特征

矿化类型主要为铅锌矿化,次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和黄铜矿化。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等,其中方铅矿和闪锌矿常相伴而生。矿化在岩性界面附近(球粒流纹岩和杂砂岩界面附近)较为强烈,在围岩界面附近的裂隙中可见有块状铅锌矿分布。

从整个矿区剖面对比分析可知,矿化有从地表向深部逐渐增强的趋势,这可能与深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的侵入有关。

矿物特征

蚀变矿物特征

绿泥石;浅绿、浅黄绿色,随蚀变程度和含铁量不同其颜色深度亦不同,多数呈鳞片状集合体。由黑云母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类矿物Mg含量较高而Fe含量相对较低(表1),由其他矿物或围岩基质蚀变而来的绿泥石Mg含量较低而Fe含量相对较高。这表明该区绿泥石类矿物成分特征受蚀变前矿物种类和热液成分的双重影响。该矿区的绿泥石类矿物主要为蠕绿泥石和少量的铁镁绿泥石、铁绿泥石及辉绿泥石[4-6]。多为含铁较少的蠕绿泥石(图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为热液成因。

表 1 蔡家坪矿区绿泥石类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测试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实验中心电子探针室,2007年,以下表中数据测试单位与之相同。

图3 绿泥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投点图

Dapluite(铁绿泥石),Ripidolite(蠕绿泥石),Brunsvigite(铁镁绿泥石),Diabantite(辉绿泥石)

硅化石英;无色或灰白色,多呈它形粒状,有熔蚀,在球粒流纹岩和杂砂岩的裂隙中较发育,可见有细粒石英细脉分布于裂隙中。

高岭土化钾长石;多呈灰褐色、土灰色,板柱状,钾长石表面呈浑浊状,有熔蚀孔,卡斯巴双晶依稀可见。

方解石;多呈灰白色,粒状,菱形解理发育,多呈脉状产出。

金属矿物特征

方铅矿;手标本中为铅灰色,薄片中不透明,反射光下为纯白色,晶体形态常成八面体,通常为它型粒状集合体,具三组完全解理,在反射光下可见有黑色三角孔出现。该区方铅矿类矿物S、Pb含量与标准化学式(Pb86.60S13.40)基本一致,并有少量的Fe、Cu、Zn、As等混入(表2)。

表 2 蔡家坪矿区方铅矿类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闪锌矿;手标本中为棕灰色,薄片中在透射光下为半透明,反射光下为纯灰色,呈细粒状、板状,常与方铅矿伴生。该区闪锌矿类矿物Fe、Se含量较低,FeS分子百分含量低于2 %(表3)。

表 3 蔡家坪矿区闪锌矿类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黄铜矿;手标本中为铜黄色,薄片中不透明,反射光下为黄色,晶体多呈不规则形状。

磁铁矿;矿石手标本中为黑灰色,集合体状,薄片中为不透明,反射光下为棕色,多呈针柱状、放射状,在较深部位出现。该区磁铁矿类矿物中含有Ti、Mn,且Ti含量相对较高,可反映其形成温度较高[8],结合其晶体形态特征可推测为岩浆岩成因。

蚀变与矿化的关系

矿区矿化与绿泥石化和硅化密切相关。蚀变与矿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密切的关系,蚀变强度与矿化强度总体呈正相关,在岩性界面附近及围岩裂隙中蚀变和矿化均很发育。

矿床类型及矿床成因初探

矿床类型

矿区绿泥石类矿物的Fe/Fe+Mg值在0.506~0.930的范围内。据Eijun ohta and Junkichi yajima(1988)的结论〔大多数热液成因的绿泥石化学式接近于(FeXMg1-X)5Al2Si3O10(OH)8。当绿泥石类矿物中的Fe/Fe+Mg值X>0.8时,绿泥石是从与围岩(温度>450℃)平衡的矿液中形成的,矿液沉淀温度为200℃;当绿泥石类矿物中的Fe/Fe+Mg值X<0.2时,绿泥石是从与围岩温度<80℃)平衡的矿液中形成的,矿液沉淀温度为200℃ [7]。〕可以推测该矿区矿床形成温度不低于200℃,总体上属于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区闪锌矿中Fe、Se含量比较低,说明其为中低温成因[8]。矿区黄铜矿中的NCu+Fe:Ns =1.01,表明其形成温度>200℃。另外,该矿区的黄铜矿往往与黄铁矿、方铅矿等共生,这也表明该区矿床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磁铁矿的TiO2含量较低,在2.35%~0.34%的范围内,表明其成因可能为岩浆热液或接触交代成因[8]。

综合上述蚀变矿物和金属矿物特征,再结合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特点,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床。

矿床成因初探

矿区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和硅化为主,而赋矿围岩多为偏酸性的,不能提供绿泥石化所需的Fe、Mg等元素,故推测绿泥石化是由后期岩浆热液所引起的。

每个含矿层位围岩的喷发-沉积旋回都为球粒流纹岩杂砂岩,具磨拉石建造特点。这种磨拉石建造为后期含矿热液的沉淀提供了良好的容矿空间。

矿床的物源为岩浆热液携带的成矿物质,矿石矿物多充填在脉石矿物的裂隙中,表明有岩浆热液后期充填的痕迹。矿区深部见到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表明矿区深部有侵入岩体存在。由于深部岩体的侵入,引起围岩发生蚀变,岩浆热液带来的热能和成矿物质,给矿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结 论

①在每个含矿层位的围岩岩性界面附近,围岩具球粒流纹岩杂砂岩的喷发-沉积旋回,杂砂岩的碎屑粒度都有自下而上变粗的趋势,具磨拉石建造的特点。

② 矿化与绿泥石化和硅化的强度和广度呈正相关。

③ 经初步研究,得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床。

④进一步找矿应该注意矿区西部球粒流纹岩与杂砂岩的界面,那里可能是形成大型矿脉的所在。另外,在球粒流纹岩中还发现有岩浆成因的针状磁铁矿,从薄片镜下观察其含量可达10%以上,表明该区也有形成岩浆型磁铁矿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杨明桂,王昆. 江西省地质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J].江西地质.1994年,8 (4):239-250.

矿石化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矿用物资;闭合管理;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前言

矿用物资管理过程中,注重追求成本最小化的管理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在进行物资管理时,事后监督导致成本较高,不利于矿用物资管理,并且会对企业发展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矿用物资闭合管理模式的探究,注重从市场化角度分析矿用物资如何进行管理,才能够帮助煤矿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

一、矿用物资市场特征分析

矿用物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导致在进行矿用物资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帮助煤矿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这就需要采取市场化的闭合管理模式。矿用物资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线控物资、租赁物资、一次性消耗物资等,对这些物资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管理权的变更问题进行有效考虑,能够对物资剩余价值进行有效地应用,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帮助煤矿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1]。

二、矿用物资市场化的闭合管理模式发挥的职能

为了更好地对矿用物资进行管理,需要发挥闭合管理模式的功能和作用,能够从矿用物资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到采取怎样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目标。

(一)加强现场信息监控

在进行矿用物资市场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构建有效地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矿用物资实现现场信息测控的职能[2]。这一过程中,要根据信息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对线控物资进行普查,明确自身线控物资的实际情况,之后的对物资进行有效地消耗、回收、存储,并办理相应的手续。同时,在对物资进行存储过程中,要注重构建较为完善的存储计划,能够对物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记录,并做好每日的核算工作,对物资消耗信息进行反馈,保证信息测控发挥有效功能。

(二)注重对物资的计划控制

矿用物资市场化的闭合管理模式应用,需要注重对物资进行有效地计划控制,这是实现物资节约,提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发挥闭合管理模式的计划控制职能时,要注重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能够根据信息指挥中心的信息,更好地对现场物资进行管理,对库存实际情况以及物资消耗信息,进行统计,并编制相应的报表,能够对矿用物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同时,物资计划控制,要注重根据现场信息监控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对物资进行回收鉴定,并做好相应的价值评估工作,能够对物资的报废情况、涉及到的资金量进行统计,从而实现对物资的有效控制[3]。

(三)把握资金控制职能

矿用物资市场化闭合管理模式的应用,把握资金控制职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库存物资情况,对物资的消耗信息进行有效反馈,并能够及时对物资进行核算,编制月度核算表,对物资的实际消耗进行考核。在对物资进行资金控制时,要保证统计、核算报表的相关信息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由信息指挥中心进行检测和确认后,对其进行报出。

三、闭合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分析

闭合管理模式在矿用物资市场化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要注重把握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计划、采购方面入手,对矿用物资的消耗以及转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物资回收和报废时,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跟踪管理。利用闭合管理模式应对矿用物资市场化问题时,要注重考虑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闭合管理模式是一种逆向思维,在管理过程中,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方法,对物资的消耗、闲置以及浪费等相关信息进行传递,从而对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较好的了解。这种管理模式下,要注重对信息指挥中心的构建,能够保证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应用,对各个环节的物资消耗信息进行有效传导。

其次,在进行控制过程中,要注重对每一个链接点的物资消耗情况进行把握,能够在链接过程中,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对其进行上报,对造成问题的源头进行寻找[4]。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注重对存在问题的源头进行把握,从根本上对问题进行解决。

再次,在进行闭合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成本控制和货币化转移问题进行较好地把握,坚持“市场化”的发展原则,从而更好地保证物资控制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闭合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注重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实现,需要从降低成本这一角度出发。闭合管理模式的应用,坚持市场化,这就表明该管理模式注重以实现经济效益为发展目标,从而使其在矿用物资管理过程中,更好地突出了经济效益这一发展原则。

最后,闭合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注重构建“清晰”和“完善”的管理流程,能够以全面管理的方式,保证矿用物资得到有效地应用,从而实现矿用物资最优化配置目标。闭合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市场化”,注重物资管理结合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特点,能够以降低成本为物资管理目标。这样一来,在对闭合管理模式应用时,要注重发挥“跟踪管理”的特点,对“跟踪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更好地解决管理问题,提升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逆向思维的闭合管理模式,在当下矿用物资管理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管理方式更多地关注于矿用物资的成本管理,能够从成本角度出发,更好地实现矿用物资管理的经济效益。对此,在利用闭合管理模式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煤矿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能够对问题的源头进行把握,更好地实现闭合管理目的,有效降低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更好地提升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山东煤炭科技2015年总目次[J].山东煤炭科技,2015,12:217-240.

[2]王金凤,杜恒波,刘刚.基于核心管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动态定位与实现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5,06:78-84.

[3]谭章禄,刘浩.基于物联网的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煤炭,2013,01:78-81+109.

矿石化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煤矿 经营 岗位个体

1 实施岗位经营个体市场化考核的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支降耗,通过基层区队材料费用节支的累积,实现全矿经营指标的增盈。

2 基本原则

根据配件费用、发生原因的差异,确定责任范围及考核办法。根据费用发生的形式、岗位性质、责任大小、关联程度确定联责比例,采取商品出售的方式将可控费用细化到各班组、岗位及个人,以吨煤消耗定额为预支计划,以每日购买数量为考核依据,节支奖励、超支考核。

3 具体操作流程

3.1 区队成本控制

一是月度计划:由各班组班长根据次月工作量预算及地质条件的综合预测,制定次月材料计划,确保材料计划贴合实际,该计划经分管副职、区长两道关口审核、删减不必要的投入,杜绝材料闲置浪费,最终由材料员汇总经区长签字后提交月度材料计划。

二是日常材料计划:工区设立内部材料计划单,各班组根据实际需求填写内部材料计划,(一般就是质量班长、机电班长)经分管副职及区长审批签字后由材料员提交日计划。日常材料提交前,必须核对月度计划及现场备用材料核对,已列入月度计划及现场无备用材料的方可领用,否则不允许计划使用。内部材料计划必须一式三份(区长、材料员、存根各一份),保证材料计划数量与实际到位数量吻合,避免出现丢失浪费。凡是未经区长签字所领用的材料一律由相关人员承担。(计划了没有使用的,要对做计划的班长进行考核追究处罚)

3.2 岗位成本控制

3.2.1 根据费用发生的形式、金额大小,将材料划分为小型配件、常用配件及大型配件,采取商品出售的方式将可控费用细化到各班组、岗位及个人

一是常用配件:常用配件属于正常磨损消耗,根据各岗位的责任关联程度确定关联比例,发生的费用根据比例进行分摊。因特殊条件或个人操作不当造成配件损坏、丢失而产生费用的,考核至责任人。因检修不到位或易损、易丢件未采取强化补救措施而导致损坏或丢失的,考核至设备包机人,并联责责任班长。

二是大型配件:大型配件因产生费用多,落实个人无法承担,故大型配件损坏的,区队采取分析定性、界定责任的方式落实考核,并相应扣除班组节数。

3.2.2 为便于落实班组实际材料费用,避免出现误考核的现象,工区制定配件消耗责任界定,该责任界定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直观性配件:可直接验收验收的配件,如煤机刀、刮板等,为避免现场出现磨损延误更换现象,由机电区长制定易损配件更换标准,岗位施工人员负责汇报、盯班管理人员及验收员负责验收、公证,属当班更换的费用正常落实该班组,属前一个班次应更换而未更换的,双倍落实到该班组。

二是隐蔽性配件:存在于设备内部,如轴承等无法观察、验收,该部分配件损坏后按照大型配件落实到损坏配件的班组及相关责任人。

3.2.3 材料使用程序

计划材料到位后由材料员填写台账装车下井材料到位后小队队长及工具房当班负责人填写台账员工持领料单领取材料发料工发放物料后填写台账验收员或发料工凭领料单核对料场剩余物料并填写当班材料消耗台账验收员根据单价计算当班材料消耗费用每班材料领取单上交办事员办事员计算当班实际产量并根据定额落实费用(奖励或考核)最后上报区务中心与工资挂钩。

3.2.4 材料考核程序

(1)定额分解。根据矿定各项材料的定额(吨煤单价),区队降低10%的定额做为预控费用,防止月度材料费超支。并将剩余的90%做为新定额分解至各班组,其中生产班占新定额的60%、机电班组占40%,并要求各班组消耗材料必须不低于新定额的60%,经检查因节约材料造成安全隐患的,每次扣除单价的5%。定额根据当月实际产量完成情况进行修改,超计划完成的提高定额,产量未完成时降低定额。

(2)分配说明。

①预支计划:当班实际产量乘以吨煤定额为预计计划。(当班产量按照实际生产节数进行计算)

②计算方式:

当班产量=实际生产节数×(吨/节)

预支计划=吨煤定额×当班产量(吨)

③预支计划根据当班材料消耗情况,按照优先使用人员考核的方式落实费用(即该项材料使用人员优先奖惩)。无材料支出的项目根据岗位区域进行分配奖励。

④干零活人员与所有人员平均费用进行联责,节超按个人吃分比例兑现。

⑤各班组长自行分配与相关区域施工对子挂钩,承担费用节超10%。

相关期刊更多

国外金属矿选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铀矿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矿业工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