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28-02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和本质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古已有之,如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现代标准化由工业革命而兴起,是近两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普遍重视。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自2007年开始试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从2011年推广,至2013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工作,非煤矿山矿山安全管理上了新台阶。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本质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传统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量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求组织按照PDCA循环开展评价工作,周而复始的进行体系所要求的“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活动,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
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依据和内容
2.1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依据
我国借鉴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的NOSA五星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于2006年10月2日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它是一个管理体系,由五个子标准构成,分别是:《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2―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4―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为了便于实施,国家安监总局还制定了4个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1〕177号)。安全标准化分成五级,一级最高,五级最低,其中四级和五级是为了小型露天采石场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2011年8月后已不再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有两项指标: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现采用企业年度死亡率)。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相应的分数或百分率,企业才能获得相应的等级评定。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内容
标准化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绩效测量与评价共14个评价元素。采石场只有12个元素,尾矿库只有9个评价元素。每个元素按照策划、执行、符合性和绩效四个方面来考核,分别占该元素分值的10%、20%、30%、40%。将评审结果折算成百分制就是标准化最终得分,结合企业的评审年度(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和创标期间的安全绩效,就可以认定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3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创标
3.1 创标前期准备
矿山企业根据地方安监部门的总体布署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具备安全标准化创标的基本条件下,即有相关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基本安全管理制度、完整开采生产系统和前一年度安全绩效良好,就可以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或外聘技术服务公司开始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3.2 创标技术合同签订
一般而言,矿山决定安全标准化创标后,就会选择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帮助,特别是小微矿山和采石场,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双方签订创标技术合同服务合同,由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进行培训和指导创标工作。
3.3 创标过程
首先应在内部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然后开展学习安全标准化活动,再根据标准化要求,对矿山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作业现场、生产工艺技术等按照标准化规范进行建设和整改,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运行并查缺补漏。
3.4 安全标准化自评
在创标半年后,矿山依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和相应的实施指南,对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自评,并做出自评报告,认定所能达到的等级。若自评达标,则可向地方安监部门提出标准化评审申请,委托有资质的评审单位进行外部评审。
4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审
4.1 评审程序
评审由具有资质的社团组织、非煤矿山科研机构或安全评价机构负责。按照申请审查、现场评审及复核、审核公示的程序进行。评审单位收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应进行资料审核,与申请单位签订安全标准化技术服务合同,明确评审对象、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现场评审时,由5名以上评审人员组成评审组,其中1名评审员担任组长,负责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结束后,应当出具现场评审结论,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审组成员须在现场评审结论上签字。申请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当向评审单位报送整改情况报告,评审单位应当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到现场复核。整改符合要求的,评审单位形成评审报告,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等相关材料[1]。地方安监部门逐级上报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通过后由安监部门最终审批认定安全标准化等级并颁发相应证书和牌匾。根据规定,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评审单位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月(不含整改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
4.2 现场评审过程
现场评审一般按照首次会议、现场评审、评审组内部会议、情况通报会议、末次会议(总结会议)的程序,在地方安监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进行[2]。首次会议主要是介绍矿山人员、企业概况、安全生产情况和评审组成员,说明评审标准和方法。现场评审分成查阅资料和作业现场检查。查阅资料主要是对矿山的证照进行审查,对各种资格证书进行审查,查看安标化要求的安全法律法规、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查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和应急管理,检查各种台帐记录情况等;现场考评主要是查看现场各种标志标牌,生产工艺安全,操作是否规范,设施设备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等。总之,安全标准化要求什么,评审就查看什么,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考评。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观察力,往往决定着评审的准确度;评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纪律性,决定着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4.3 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
评审单位评审后,应根据现场评审的实际情况出具安全标准化评审报告。评审报告一般由评审说明(项目名称、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类型、评审依据、评审组织及工作安排、评审时间等)、企业和被评审项目概况、评审程序(首次会议、现场评审、评审组内部会议、情况通报会议、末次会议)、文审(证照审核、否决项审核、自评报告审核)、现场评审综述(各单元评审得分、各单元评审综述)、主要存在问题及纠正措施、评审结论(安全标准化评审得分、安全绩效、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荐等级)、附件(企业证照复印件、评审委托书、评审组长及成员任命书、首次会议签到表、末次会议签到表、材料真实性承诺书、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等组成。
5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1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10年至2013年底,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各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推动和努力下,全国已基本完成了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工作,安全标准化的理念和安全管理体系已深入人心,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三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1)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非煤矿山众多,三年完成标准化三级以上建设目标要求太高,使得评审执行中不得不打折扣。
(2)中国小微矿山极多,工艺技术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短期内还不能将安全标准化的规范完全落实。
(3)各地安监部门人员力量和设备薄弱,在监督评审和复查过程中常常力不能及、不能周顾。
(4)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和职业道德高低不一,影响评审的结果和等级认定。
(5)外部评审单位与矿山企业是有偿的技术服务合同关系,直接影响着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6)矿山企业的业主、管理层和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标准化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未来对策
根据规定,安全标准化评审三年一次,自评一年一次,未取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的矿山将不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不给予换证。已获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的企业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被取消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需要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创标工作。从三年的安全标准化实践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未来,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各地安全监管部门的人员和配备,使之有足够力量监控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建设。
(2)逐步淘汰低产、落后、安全基础差的微小企业,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3)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监管,加强对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的监管,加强评审后的复查、中间抽查、监管和指导。
(4)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和持续发展原则,及时修订完善评价标准,实现标准动态化管理[3]。
(5)由矿山提前交纳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费于独立的第三方,评审单位的技术服务费不受评审结果影响,也避免评审单位恶性价格竞争而降低评审标准。
(6)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强化、不断提高,避免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一种运动而失去作为安全管理体系应有的实际效应。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1〕190号).2011年8月25日.
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上看,是具有战略性系统整合能力的动态管理过程,对于如何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策划与准备
为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建立,企业必须做好与之相关的策划与准备工作。安全标准化是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所有生产流程、所有人员的一项系统工程,如果不做好有效的策划,那么所建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肯定严重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差,结果必然是无法作为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具用于安全管理,两张皮现象不可避免。因此,企业先开展有针对性的策划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管理层的真正重视、人员的配备、有关标准化的选择、资金的支持等,这是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第一步需要认真对待的极其关键的环节。
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企业标准化推进工作的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所有职能部门、生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从各部门中选择各相关专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成员,负责相关的准备、策划及创建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有效建立与实施。
安全标准化的创建,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由于标准化评审中会涉及到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合理配置与管理、人力资源配备、培训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企业预算必须做好创建工作的资金测算及财务计划。
二、培训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初期培训分三种,一是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培训,二是对推进工作组成员的培训,三是对其他人员的培训。培训可分开进行,条件允许的话,也可适当考虑合并进行。
对领导小组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使相关领导充分认识到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作用,让他们了解整个创建过程,知道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应该给予标准化创建工作什么支持。
对推进工作组成员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创建的步骤、评审办法等。
对其他人员的培训,则应考虑各类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有关标准化的标准、相关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本部门、本岗位应做哪些工作等,是培训的重点。对其他人员的培训,关注重点是必须让他们知道如何做好自身与标准化创建工作有关的事。许多企业在创建标准化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整个创建过程由推进工作组成员全面包办,结果是所谓的标准化创建变成了形式主义、走过场,标准化系统无针对性和适用性,最终,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了摆设,变成了企业的负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边是所谓的标准化安全管理系统,一边按照原来的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安全管理的两张皮现象。
三、现状评审
推进工作组成员应认真搜集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有关制度、程序、操作规程,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及企业现有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应充分分析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包括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的层次特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及专业水平、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接受培训水平、准确诊断哪些方面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哪些方面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彻底改变的,从而确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把握标准化创建的正确方向。
安全生产标准化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企业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隐患排查治理为主题。企业内各部门应配合推进工作组,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工作,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各部门同时也要对本部门现阶段安全生产的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进行认真的汇总及梳理,依据隐患排查的结果,找出问题及差距,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文件编写
应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进行充分策划和设计的前提下,对管理系统需要的文件进行编写或修订。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去编写一些手册、程序、管理制度,没有充分的策划作为基础,造成了安全标准化系统天生不足,中看不中用,无法真正用于日常的安全管理。这种做法是标准化创建的大忌。
在充分的策划和设计后,根据有关制度、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制订的需要,由涉及的相关部门为主起草或修订相关文件是最合适的做法。根据总体时间表的安排,在文件编写的时间段内,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及时提出有关文件的初稿或修订稿,经相关人员评审后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形成待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可以组织熟悉岗位作业的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作业顺序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编制,方便员工掌握和执行。
五、运行及调整
文件在管理者签字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即真正开始用于企业的实际安全管理工作。在运行过程中,要对文件中的一些规定、程序、规程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试验,若发现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及时修订,则应充分酝酿,经更改、调整后形成新的规定颁布实施。
运行初期,必须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全体人员熟悉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文件规定。这个时期的培训,是能否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规定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充分策划及落实。
六、企业自评
企业自评是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企业依据相关标准化标准,全面、系统地进行逐条、逐项的判断和对比,用量化值表示符合或存在差异的程度,综合分析,得出量化的、反映整体安全生产工作状况结论的过程。自主评定的目的是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现状,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自主评定可以是企业依靠自身的人员组织进行,也可以聘请外部有能力的咨询服务机构或人员参与进行。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整合 一体化 达标
1 前言
国务院在2010年7月19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上海市政府又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0〕35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中海集团、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提出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2 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构架,创建“标准化”达标企业
2.1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区别
*标准化采取强制建立的原则,而职业健康体系采取自愿原则,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标准化有量化分级,而职业健康体系无量化分级。
*标准化有起点要求采用千分制考核,而职业健康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标准化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基础,而职业健康体系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基础。
*标准化强调现场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设,而职业健康强调流程管理,偏重软件建设。
*标准化是以企业自评、外部评审和政府公告的形式由政府颁发证书,而职业健康体系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咨询和第三方审核颁发证书。
2.2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共性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采用PDCA动态循环。
*要素化管理。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第三方审核。
*经过评审颁发证书。
3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建立
3.1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原则,从要素和文件两个方面入手。
3.1.1整合要素。以职业健康体系要素为主线,将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整合在一起。
下表1为《职业健康体系 要求》与《标准化基本规范》要素对照表
3.1.2整合文件。文件的内容应涵盖所有的要素,文件的数量应分别满足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和标准化验收复审的需要。整合时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实效性。 整合是寻求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务必要杜绝“写归写、做归做”的不良倾向,做到“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内容不缺”。
2)融通性。 整合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先行建立的要保持,后建立的不能另起炉灶,要互为补充,相互利用。
3)可操作性。整合必须做到“两符合”、“一提高”——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实际,又要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让标准更有效地指导操作和管理。
3.2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要注意什么
3.2.1 领导的作用非常关键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整合是一项前瞻性、系统性、组织性很强的工作,领导层的积极领导、参与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3.2.2 全员参与事关成败
体系的运行需要公司所有部门的参与,只有所有相关的员工都理解和掌握了有关的要求及实施的方法,体系的建设才能成功。
3.2.3 注重灵活性与操作性
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流程的设计或改造,简化运作流程,建立高效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覆盖所有活动的管理运作系统。
3.3 标准化是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基础内容
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使体系的运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可以相辅相成的管理标准和手段。两者各有侧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来实现企业的“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将标准化要素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融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能多快好省地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运行。
3.4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步骤
我公司采用了聘请咨询师进行指导培训,企业自我整合的方式进行,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3.4.1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各生产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3.4.2 制订推进计划。明确6个月完成整合,将整合思路、要求、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下发到各部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合工作全覆盖。
3.4.3开展学习、培训。请咨询师进行专业辅导培训,重点学习、理解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使工作组的所有人员掌握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熟知整合的方式和技巧。
3.4.4 进行现状调查摸清家底。重新梳理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岗位、工种、人员技术状况、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设备状况、特种设备种类数量等。
3.4.5 开展整合设计。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公共要素(见表1)和专业要素的确定、文件的名称及数量、记录表格的名称及数量、确定各项整合任务的责任人和职责。按13个一级要素、40个二级要素的核心要求,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设施等情况充分梳理,编制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3.4.6 修改完善文件。编制文件修改大纲,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明确文件(表格)的编排格式、编号规则、起草人员等。文件的完善由安质部负责牵头,修订顺序“自上而下”进行。重点对照标准化要求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力求做到每一类设备有一操作规程,每一操作岗位有一操作规程,让职工了解危险源及控制办法。在整合过程中,我公司按标准化的要求先后修订了40余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近百项操作规程。
3.4.7 新文件的运行。做好文件运行和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并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贯标学习、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标准,提高按照安全规程作业的能力。
4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运行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公司举办了多种层次的培训,重点是公司的安全目标、过程及PDCA循环、员工的意识培训和结合岗位进行文件培训。公司各部门按照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实施。
4.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认识到自己应做什么、怎样做以及自身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从而确保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和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自评。试运行3个月后,按《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标准》进行自评。
4.4 自评结果
我公司根据《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自查自评,得分情况如下:
1)总评审分为1000分,因缺项31项,计138分,实际评审分为862分。
2)自评得分725分,扣分项61项,合计扣分137分。
3)自评总分为725/(1000-138)*100=84.1分。
5 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5.1 我公司于2012年8月下旬向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申报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
5.2 2012年11月12日,经上海市安全协会专家审核,我公司得分82.2分,达标率为86.9%。
5.3 2013年1月30日我公司被上海市安监局核准为“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 ,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商贸)证书。目前我司已进入巩固达标成果和持续改进阶段。
6 效果
6.1 通过自评和整改工作,对车间场地、动火区域、安全通道按规范划出警示线,改造车间氧乙炔供气管线,对全部管线进行规范标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书。改善了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劳动效率。
6.2 明显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有效防范风险,控制和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3 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6.4 推进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得到提升,由过去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从外部要企业安全,转为企业要安全,会管理;员工由“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安全生产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的局面。
7 结论
7.1 按照国家规定,所有企业在2015年底前均要标准化达标,所以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两体系的整合既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整合方式,更要充分分析、理解和掌握两者的共同之处和区别,“求大同存小异”。只有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断持续改进,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7.2 我认为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核心架构,以标准化的要素为基础,将标准化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贯穿始终,从而建立起职业健康体系和标准化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是一条思路,只有结合公司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体系文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进行磨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整合”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符合公司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实效性、融通性、可操作性,才能充分体现整合体系的优势。
7.3 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达标,充分说明了我公司利用职业健康体系为框架整合标准化,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侯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cn.
[2]樊晶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cn.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有利于规范生产人员的生产行为,减少不规范操作行为,从而有效防止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民爆企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民爆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在民爆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势在必行。
2.民爆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原则
根据国家和行业对民爆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民爆企业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笔者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2.1思想观念必须及时转变
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相关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摒弃传统落后的安全管理观点,要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民爆企业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安全就是民爆企业的效益,民爆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安监部门和民爆企业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一系列有执行力的可操作手段抓现场、抓落实,保障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2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管理
民爆企业要想在内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必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依据工信部颁发的《民用爆炸物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通则》的要求,宣传贯彻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意义,对照安全标准化条款逐项检查、逐项落实,不走过场。
2.3严格管理,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民爆企业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并按照相关标准开展自查自评活动,在自查自评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要在持续不断地隐患排查和自查自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顺利实施。
3.民爆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策略
3.1建立完整有效执行力强的安全责任制
民爆企业应建立完整有效、执行力强的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领导必须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具体到每一位生产员工,也要转变工作态度,重视本岗位的安全问题,熟知本岗位的危险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操作过程要程序化、规范化。从而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有效、有执行力的安全责任保障体系,约束各级人员的生产行为,使安全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保障民爆企业的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3.2安全管理过程要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
实施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民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从静态安全管理转变为动态安全管理,所谓动态安全管理主要就是指在事先要确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方案和管理目标,使安全生产每时每刻都能够处于有效地可控状态。在现场巡检的过程中,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反馈责任部门及时解决,同时还要做好隐患整改复查工作;隐患是动态发生的,不可能通过几次安全检查就可以消除,而是要通过经常性的和专项的安全检查持续改进。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除了一些安全设施内部因素,也必须对一些外部因素进行细致周密的考虑,譬如说气候的极端变化、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工艺状况变化等,由于这些因素都会对安全生产形成一定影响,所以有必要提前制定出一系列可以随机应变的纠正预防措施,及时改变安全管理方式,从而有效的做好安全工作。总之,所谓的动态安全管理,就是要根据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办法,最终达到生产本质安全。
3.3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本质安全建设
根据民爆企业的行业特点,积极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加快解决重大技术难题;采用自动控制设施、自动检测等安全手段对危险工序、关键设备全方位、全时段监控;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采用“5S”现场管理法,对危险品生产线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原材料、工器具、半成品摆放有序,利用安全标识线、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提示牌等方式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提示。
强化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强化程序化操作,强化现场定置管理;通过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本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如何防范危险因素、规范操作行为;利用现场检查表和安全巡视卡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坚决杜绝“四超”行为;动火动焊等危险作业必须要有安全管理部门核发的安全作业许可证;在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3.4加强风险管理,消减事故发生
风险管理是民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和基础,民爆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建立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目的、准则、范围、方法,要在评价中紧紧抓住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要素,“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不留死角”,全面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准确评价风险,有效控制风险,尤其是对重大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键。只有落实了风险管理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前言: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众多,其要求覆盖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所有内容: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和制度规范。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绝“三违”。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各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可见,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开展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企业要严格按标准要求,扎实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下面就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开展相关文件宣贯,取得领导重视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因此,只有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才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投入,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取得领导的重视,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关键。
一是从明确目标任务入手,取得领导重视。国家文件提出了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
二是从不达标后果入手,取得领导重视。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被吊销相关前置许可文件的,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直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也就是说企业如果未达标,将丧失经营资质。
三是从经济利益入手,取得领导重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3〕8号)文件第六条规定经核准公告达到国家规定等级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符合工伤保险费率下浮条件的,按规定下浮其工伤保险费率,对其缴纳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按有关政策给予支持。第七条规定将企业达标水平作为信贷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达标企业优先提供信贷服务,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予贷款。
四是从企业生产经营入手,取得领导重视。目前,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都极其重视职业健康安全,部分企业将相关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否合规作为供货的前置条件之一,企业如果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不达标将被取消供货资格。
二、制定达标工作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职责,是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工作的核心。
一是制定达标工作制度,组建组织机构。依据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和达标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全面细化和梳理达标工作,组建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及各层级管理者达标工作任务及管理责任。
二是制定达标工作制度,实施要素分解。将达标标准各要素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一级要素管理部门,也就是标准化审核时的迎审部门;明确二级要素材料提供部门,也就是要素具体责任部门;将企业达标标准落实到人,全面落实达标工作管理责任。
三是制定达标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时限。依据达标工作制度,制定达标工作计划,明确达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由达标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实施跟踪指导,确保达标工作按时完成。
三、准确理解标准,开展教育培训
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准确理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实质含义,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工作。
一是准确理解标准,讲清一级要素逻辑关系。其逻辑关系为建立安全生产目标;为完成目标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并明确管理职责;实施必要安全生产投入;依据法律法规建立管理制度;开展教育培训,让大家会干;然后实施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等管理;一旦出现意外要开展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救援结束后进行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吸取事故教训;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实施绩效评定持续改进。
二是准确理解标准,讲清要素基本内容逻辑关系。要素基本内容的逻辑关系为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专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方法与流程;开展制度宣贯,使相关人员掌握制度;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工作内容、目标、完成时限、责任人等;按计划实施,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对工作完成情况实施跟踪检查、指导、评价;定期对制度进行适宜性评审;将相关文件、记录收集、归档,实现工作可追溯。
四、开展自查自评,实施综合治理
在实施整改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开展自查自评,制定达标工作流程。企业开展自查自评,必须建立达标工作流程,明确开展达标工作的相关程序,指导达标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开展自查自评,排查梳理问题。第一开展企业机构调研,依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资质等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排查梳理;第二开展企业文件调研,对企业文件、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排查梳理;第三开展设备设施调研,对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排查梳理;第四开展工艺调研,对企业生产工艺是否为落后、淘汰工艺进行排查梳理,通过排查梳理,发现不足和问题。
三是针对问题,实施综合治理。要统筹考虑,综合治理。针对文件存在问题,结合实际,将企业原有的企业管理、教育培训、设备管理、操作规程、职业健康体系等相关文件及制度进行整合,对照标准将其中的细节尽快补充和完善,重新修订,形成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文件制度体系。同时,结合设备改造、大年修、6S治理整顿等相关工作,对设备设施、作业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各类隐患,提高本质安全化程度。
五、有效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创建是过程,而巩固其成果,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则是根本。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具体要求,通过创建过程可将安全生产责任从企业法人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可做到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可强化风险管理,注重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有利于形成和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可改善设备设施状况、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可有效预防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可将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行为过程及结果定量化或定性化,使安全生产工作处于可控状态。
结束语: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来说,有必要通过创建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工作,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营造企业、社会安全发展的和谐氛围,最终取得安全、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