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作文起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三年级是学习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关键之一就是学生开始作文。刚刚接触作文,学生满心好奇,跃跃欲试,然而生活积累、知识储备的制约,又使其产生畏惧。所以我觉得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既要保护好学生的作文兴趣,又要做好必要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作好铺垫。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杨梅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杨梅的色彩、形态、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得到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能提高,写出的作文就会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见闻,又可帮助他们获取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二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立足教材,习得写作方法。
我们的教材都是专家反复研讨,精心修改出来的,不但语言优美,写作顺序、表现方法也是典范。我们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把课文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
(二)技巧指导,拓展写作能力。
虽然新课标不要求老师讲解语言、写作、文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我的实践证明,有必要指导学生怎样审题、构思、观察、想象等这些写作技巧,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要引用得当,不术语化。如审题:虽是起步作文,但各种类型已露出“原形”,抓住他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也要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的训练。再如构思:把编写段落提纲的方法教给学生,作文没条理,中心不明确,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乱无头绪的情况就会减少。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怎样有顺序地观察,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还要训练想象思维,为学生创设想象情境,进行合理想象训练。有了丰富的想象,作文就有了不竭之源。经过这样的练习指导,学生逐步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三)灵活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文不能仅靠作文课,在平常,就要进行灵活多变的训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像口头作文,结合听说训练、口语交际,经常让学生讲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面等,既能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胆识和心理素质。小练笔,选材广泛,形式灵活自由。日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天天记也是锻炼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学会修改,提高习作文采。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教学起步教学
一、加强句子训练
1、句子的训练完整性。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往往不够完整,不是少主语,就是少谓语。这项训练应随着一年级教学“句子”就进行并加强。以使学生形成完整句子的概念。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明谁或者什么?后一部分说明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常引导学生辨别句子,纠正句子的错误,做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
2、造内容充实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经常的、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可以口头造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学生的敏捷、灵活的反应能力,这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可让学生书面造句,要求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句末打上标点符号。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时,不要局限于能写完整的句子就行了,还应引导学生能造出内容充实的句子。如学生用“关心”造句,有的说:“老师关心我们。”有的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第二句就显得内容更丰富、充实。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大量造句练习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的写作能力,是作文的启蒙练习。作为作文教学起步形式的造句只有从内容入手,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造出不仅结构完整,而且内容充实的句子,才能完成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任务,为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奠定基础,减缓坡度。
3.模仿优美的句子说话。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练习说话。这样既给了学生“拐棍”,又能根据训练要求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蔬菜”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蔬菜的种类很多,有的吃根,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花,还有的吃果实。”我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说话顺序,然后进行仿说练习,学生思考一会,列举了10多种内容的句子。这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说话能力。
二、说话、写话训练
说话与写话训练,以往以低年级教学中重视不够,起步较晚。大纲规定作文能力“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说是写的基础,写又是命题作文的前提,所以必须下功夫,从一年级就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儿童说话训练的基本形式,要认真教好。教材中训练形式多种多样,不同训练形式,有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明确训练的目的要求,安排好训练的步骤。有些说话、写话课,教师不但要注意备好课,甚至要写好例文,设计好板书词语,这样做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可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教好看图说话,还应进一步教会学生独立看图的方法。观察是看图说话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是不可能把图意看明白,说清楚,说连贯的。细致,就是对画面上所表现的时间、地点、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画面色彩等都要全面观察;准确,就是分清主次,辨认哪些人物、景物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顺序,就是对画面上的多个景物能够有层次地观察,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这是训练儿童说连贯话、说完整话的主要条件。
1、以看图写话为切入点,开展作文起步训练。看图说话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训练项目,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从看图说话中开始,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也就不难了。如:在教学中,先出示彩图,在引导学生看懂意思之后,让学生有顺序地说出来。在同学们的激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之后,人人都想站起来说一说的时候,告诉同学们: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听每个同学说,但是如果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老师就知道了每个同学说话的内容了。这样引导学生从说话进入到写话训练。在同学们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在引导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写得很认真,但是如果你能将自己写得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像你自己说的一样通顺,一样流畅,那就更好了。如果不通顺,就自己修改一下,这样老师在看你写的内容的时候,就像听到了你的声音一样。”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在看图时,不但能够写出较生动的一段话,而且语句也比较通顺、完整。
2、.增设“说话课”,给学生多说话、多动笔的机会。我们从一年级起,每周设两节说话课,从多方面选择话题。如观察植物、动物实物;还有整理短文,读范文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并让学生有重点、有选择地写下来,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用拼音代替。
3、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一进入写话训练,不但要学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还要求学生写得有顺序,有一定的内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曾组织学生慰问老干部、春游、做游戏、大扫除、参加运动会等一些活动。事先都布置学生仔细观察,事后根据老师要求先说后写。为了使学生增加练习写话的机会,我们还启发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观察到的以及印象深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鼓励他们坚持每日写一句话,给外地亲属写信、写日记、办班内板报等。
我们认为在低年级进行形式多样的,适应儿童特点的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做到识字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而且对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也是有益的。
三、讲读课文,体现读写结合
在教学改革中,注意课堂上精心设计最佳问题进行阅读教学,并且切合实际地把握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读写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起步作文 观察生活
三年级的起步作文在整个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可是大多数学生都怕写作文,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不善于观察,缺少习作素材,所以无话可说,甚至害怕作文;二是不善阅读,缺少好词佳句的积累,不会表达;三是缺少鼓励,对写作没有热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赢在写作的起跑线上,让起步作文的教和学充满生机呢?就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学会观察,体验乐趣
实践证明,不会观察是学生无话可说的重要原因。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在教学时也经常指导学生学习范文(包括范句、范段),学习通常的几种观察方法(次序观察法、综合观察法、重点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观察想像法),用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使他们逐步形成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丁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教会学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如在上《找春天》之前,笔者带孩子们走入大自然去寻找春天,让孩子注意用眼睛观察。另外,还让孩子们用手去摸摸自己喜爱的植物、花草,用鼻子去闻闻大自然的气息,用心去感受一下春风的和煦等。孩子们都陶醉在大自然中,乐而忘返了。此中,学生学会了观察,也体验到了乐趣,更激发了说写的欲望。此时,他们有话想说,有感想发,有情想抒,他们怎么还会怕作文呢!
二、走进生活,丰盈素材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因此,作文应源于生活,到生活这个泉源中去挖掘素材、积累素材。这就要老师指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因此,只有让孩子走出自我的城堡、学校的围墙、父母的目光,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生活中来,把眼睛解放出来多看看,把耳朵解放出来多听听,把脑袋解放出来多想想,把各种感官都参与进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全面了,见识面广博了,作文时也就有了丰盈的素材,当然也就不会感到无事可写了。
三、开展活动,以境激情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儿童生命的本性就是活动,他们在活动时有愉快的心 情,积极的投入,创造的冲动,奔腾的激情,合作的愉悦。”因此,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失为一条捷径。作文课上,在各种富有情趣的活动中,以境激情,必然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
四、指导阅读,学以致用
如果说学会观察是基础,走进生活是泉源,开展活动是催化剂,那指导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学以致用也相当关键。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多读书不愧为一个好办法。作为教师,要精心指导好学生的阅读,让他们随时注意积累,并且指导他们把自己积累的优词佳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五、重视鼓励,培养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就有“让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这一条,因此,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他们习作的兴趣,增强对习作的信心,笔者注重多用鼓励。如对于平时口头表达能力欠佳的同学,只要发现其作文中哪怕一个好词、好句,笔者都会在批改时做上记号,旁批写上:“写得真棒!”“这个词语用得妙!”“你作文中的语句比原先通顺了,老师真为你高兴!”“不错,继续努力!”“有进步,继续努力!”“你的好词佳句真多!”“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很高兴,因为你进步很快”等字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时时在关注他。
一、感受成功,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人们的评价与认可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则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因素,对于作文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小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我更多的是采取鼓励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实施差异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样,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高,写出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好。如:我教过的一位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但她画画很好,我就让她把美术和作文结合起来,自己构思画的内容,根据构思的步骤、内容画画,然后给每一幅画写上几句话,结果她写得很好,内容也很丰富。在评讲作文时,我特别表扬了她的创作是“最有创意的作文”。在鼓励下,她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写作水平也逐渐地提高了。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大胆仿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在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之后,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填空式作文,架设“阶梯”,让学生大胆仿写。利用课文,我指导学生仿写了《秋天的田野》、《春雨》。通过自己的观察,很多学生不但没有照搬照抄,还写出了很多优美的句子。通过这样浅显易学的反复练习,激发了学生写的欲望,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正确使用优美的词句,而且对于正确断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有很大帮助。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心里的话,花些功夫,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然后以仿写起步,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积累材料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多看、多读、多想、多写是作文的基础。为此,我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重视提供写作的范围,如生活见闻、自然现象、熟悉的人和各种动植物等。我还设计了自由读写课,教师提供阅读场所,利用学生手边的各类图书、报纸交换阅读,记下各类材料,体味、加深理解和记忆。学生有了广泛积累,就不再觉得无材料可写,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课上记录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彼此进行交流、讨论、评比,既丰富了词汇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四、疏通语句
低年级看图写话居多,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说出图意,但很多学生不能将说出来的内容比较全面、流畅地写下来,这和平常语句通顺的训练有关。要想语句通顺,首先要求造句时用词准确、结构完整、合乎语法。训练学生写含主语、谓语、宾语的简单句子,平时回答问题要求尽量完整,再训练写含有修饰成分的较复杂的句子。疏通语句这一项任务完成后,再进行段落的仿写,才能给写作奠定基础。疏通语句是很重要的,这一工作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是用笔、用脑去耕耘心田,收获自己的心声。小学生写作文不像成人写作有很强的功利性,他们只是为了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小学生不也常在欢快地交流着彼此的生活内容和心事吗?单拿螳螂这种动物来说,小学生的喜好也各不相同,让他们大胆表露自己或喜或惧的感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吗?
一、巧引自然过渡,消除畏惧心理。
学生初次接触习作,既陌生又好奇,既有激情又感到畏惧。什么叫习作,我能写出习作来吗?这高不可攀的习作真令学生望而却步。教师也头疼找不到好办法把学生引上习作之路。这时我们不妨回头再研读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先说后写,由说到写,从说话自然过渡到写作,把学生轻松地引进习作之“门”。
例如教学生写第一次习作“介绍自己”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上课时,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实践活动。师:真高兴这学期又认识了你们这40多名新同学,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合作学习吗?生:想。师:看着天真可爱的同学们,我真想一下子都把你们记住,可这么多同学,怎么记呢?你们愿意帮老师想个办法吗?生甲:用相机照。师:可老师没有相机呀。“唉!”生叹气。生乙:同桌互相看着画像。师:图画画得好的可以画,那画画得不好的同学怎么办呢?生丙:还可以把自己的样子写出来,拿给老师课后一个一个地看,就很容易记下来了。师:同学们真聪明,为老师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这样吧,为了省时高效,同桌互相说自己(先说外貌,再说性格或爱好),同桌认真听,仔细观察,如有说得不象的地方就提出来纠正。再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面对镜子仔细看,如还有不象的地方再进行修改,改好后写上学号交给老师。全班同学来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老师从中抽出一张,交给一位同学读出来,其他同学猜是班上的哪一位同学。如有猜不出来的,老师揭晓谜底,学生集体找出那些地方写得不象,帮助修改。游戏结束后把作品还给学生,学生再进行补充修改。最后老师点题,今天我们就上了一节习作课,把你们刚才说的话写出来就是习作了。写习作难吗?生:不难。师:想写吗?生:想,写习作真有趣!
二、结合生活精训练,积累素材寻方法。
学生拿起笔,总找不到写的,“没的写”、“不知怎么写”是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训练。
一是以日记为纽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要求学生写日记,三年级的学生常出现“起床――穿衣、洗脸――吃饭――上学――放学――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这样周而复始的流水帐日记,无任何作用,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观察时机,指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从身边的人、事、物开始观察,同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在日记中记下来,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这学期是秋季学期,在秋刚刚来临时,我就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秋,并写入日记。日记中,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秋,写出秋的一些特征。有时我还抓住学生生活中刚发生的一些事按排学生写主题日记,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又避免了学生记流水帐日记或随便从课文中抄一段文字充数。
二是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写作方法。如第二次习作写景,在那个单元中就有几篇写景的文章,在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文章的内容的同时渗透写作方法。如《托木尔峰》先总写景色特点,再分写雪山(略)和冰川(详),最后写动物(略)和植物(详)。让学生了解到写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中华世纪坛》又让学生理清作者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渗透写作顺序教学。所以在写第二次习作时,学生就有内容写,能抓住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三、由模仿到造,为创造性习作打基础。
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先积累后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仿写,重在形成,内容可以变换。可以是仿语言、仿文体、仿片段、仿篇章,也可以是仿立意、仿章法、仿表现手法等。长期地、反复地、灵活多样地进行模仿,才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创造性地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习作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少约束多鼓励,少限制多放手,让学生“率性而为”,树立习作的信心。
四、品读优秀范文,给学生以真实的启发。
对于来自他人的作品,教师要认真地进行筛选。只有具有典型意义和迁移价值的,才能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在赏析时,学生可先多读几遍有关文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赏析。对于“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这一写作知识,不一定要明确地提出,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品读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写作要领。
五、降低标准细心评,鼓励评语激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受观察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的限制,写出的习作往往空洞不具体,平淡无新异,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等等。老师批改起来很难、很烦,一笔否定嘛又伤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认为评改起步习作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